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讥讽汪伦吗?

根本就没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生气吗?

那绝对不是讥讽,而是感谢!汪伦,从他的族谱中可以发现,这哥们是个大户人家的子弟。他和哥哥两个都是县令,哥哥担任歙县县令,他本人担任泾县县令。

而著名的桃花潭就在泾县,汪伦对桃花潭的迷恋程度,不亚于对李白的诗感兴趣的程度。他为了桃花潭,在卸任县令后,还定居在了泾县,甚至把老父亲给接到了泾县居住。

这小伙除了桃花潭,还对李白很感兴趣。可是他作为小小的县令,就算手里有点钱,怎么也够不上天皇巨星李白吧?你别说,汪伦还真的有办法,因为他有桃花潭。

桃花潭大小也是个著名景点,李白早有耳闻,但是从未去过。恰逢李白当时正在族叔李阳冰家里做客,距离泾县不太远,于是骚操作开始了!

一、一封书信骗来了李白?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汪伦给李白的书信。

就这么两句话,活活抓住了李白的所有痛点。

第一,李白特别喜欢四处游玩,这哥们免费逛的景点数不胜数,毕竟你敢收费,他就敢拔剑。

第二,李白特别喜欢喝酒,岂不闻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的酒量咋样从这首诗里可见一斑。而且喝完酒他就喜欢写诗,而且还写得很好,你说气人不?

李白收到了这封信以后,那叫一个兴奋。毕竟有美景,又有酒喝,说不定还都是免费的,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李白拔腿就小跑到了泾县,与汪伦相聚。由此可见,这封书信成为了汪伦与李白牵线搭桥的重要工具。

二、哪来的十里桃花?哪来的万家酒店?

等李天王好不容易来到泾县以后,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这里不仅没有桃花,连万家酒店都没有,你说李白能不生气吗?

作为天皇巨星,这档期早就排满了,不知道有多少要请他喝酒作诗,时间可就是白花花的钞票,李白当然非常心疼。这个时候汪伦也察觉了李白的脸色,笑呵呵地表示:

桃花者,十里之外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也。

这可就是玩文字游戏了,看来汪伦也是个有点才学的人,他说十里之外的潭水叫桃花潭,所以这里有十里桃花。至于万家酒店就更简单了,酒店老板姓万,就问你服不服了!

李白听了以后,只好哈哈大笑,实际上不知道怎么埋怨汪伦呢!但是此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汪伦家里是比较有钱的,他做了多年的县令,积蓄自然也不少,因此不会亏待了李白。

三、李白写诗一般不带名字,带名字说明不一般。

我们现在看电视剧,是不是总能在电视剧里看到有很多演员有意无意地拿出某某品牌的商品?看似很随意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就已经给这个商品打了广告。

比如主角开什么牌子的车,或者在办公室喝什么样的牛奶等等,其实这种带货的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品牌商那边也会比较满意,毕竟想要看电视剧,就必须要接受他们的商品推广。

李白的诗里其实也是一样,你看他写的诗当中,会莫名其妙提及某个人的名字吗?按道理不会吧?还偏偏有那么几首诗很巧妙地提到了那个时候的人名。

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这个广告就打得太明显了,第一句就直奔主题,表明李白敬重孟浩然,还顺带着把孟浩然尊称为夫子,可见他很敬佩孟浩然的才学。其实要不是孟浩然好吃好喝,外加带他四处看风景,李白估摸着也懒得拍这个马屁。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与韩荆州书》

这是写给韩朝宗的一封信,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夸一夸韩朝宗。因此李白表示,我这辈子不想封万户侯,只想结识一下韩荆州。你看,封万户侯居然没有认识韩荆州重要,可见韩荆州在李白心目中的地位。是否有一种“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的感觉?

当时李白正在追求功名,有名人推荐,那是唐朝做官的一种重要途径。李白写这封信,就是希望韩荆州将来可以成为他平步青云的好推手。

裴公有仙标,拔俗数千丈。澹荡沧洲云,飘飖紫霞想。---《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这也是很经典的直奔主题,李白和裴公去石娥溪游玩了一趟。估计裴公是好吃好喝地款待了李白一番。在临别之前,李白表示也没啥好礼物相赠的,要不就送你一首诗吧!

于是便有了这首诗,其实人家也不要李白送啥礼物,送他的诗是最理想的结果。这首诗的开篇就告诉大家,这个裴公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有仙人的样子,站在俗人当中,不知道这气质要高多少。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就能看得出来,李白的诗词里面,一般是不会带上人名的。带上了人名说明这个人要么带他吃吃喝喝,要么对他来说有很大作用。

所以说他能够专门写一首诗给汪伦,而且题目直接写上汪伦的名字,可见没少得到汪伦的好处。毕竟汪伦对他在仕途中没什么太大帮助,除了钱财,似乎汪伦也没啥好相赠的了。

总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李白写诗总是喜欢做对比。你比如说拿“封万户侯”跟“结识韩荆州”做对比,拿“裴公的仙标”和“俗人”做对比。

《赠汪伦》这里,也一样,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和“汪伦送别自己的情”做对比。不过你也可以这么理解,这深千尺的不是桃花潭水,而是汪伦的套路。

但是呢,汪伦赠送给李白的,可不仅仅是情义,而且是一大笔稿费!所以说跟丰厚的稿费比起来,汪伦骗我来的套路再深,又算得了什么呢?

汪伦这一波也绝对不亏,钱财实在是身外之物,能够用有限的钱财,给自己挣一个流传千古的名声,就问你划算不划算了。

参考资料:《随园诗话》

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讥讽汪伦吗?

我觉得不是。

虽然李大爷是被骗过去的,但逛了人家的桃花潭3A级景区,又喝了万家纯手工自酿酒,吃饱喝足,还讥讽人家汪伦干啥?

如果李大爷是那么小肚鸡肠的汉子,是写不来那潇洒飘逸的诗句的。

1、海参炒面,海参呢?

首先,汪伦是个善意的谎言,换个方式来说,玩了个文字游戏。

君好游乎?此地有桃花千倾。君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桃花千倾可以理解为千倾的桃花林,也可理解为深千倾的桃花潭。

万家酒店可以理解为上万家酒店,也可理解为姓万的开的酒店。

李大爷偏偏理解为前者,到地方一看,上当了!

这种说法等同于海参炒面,海参呢?我叫海参,面是我炒的。

这种文字游戏是典型的欺诈消费者行为。但问题是李白去那里消费了没有?

汪伦想见李大爷,李大爷来了,他还要李大爷自行消费喝酒吃饭买门票逛景区吗?

汪伦明显是个粉丝而不是个酒托,所以李大爷一日游的费用大约是汪伦买单的。李白没消费,顶多是个粉丝见面会,地方差了点,但接待服务还不错,最后李白开船走的时候,汪伦还在江边来了一段现场show:

hey,大家好,我叫汪伦,我是李白最忠实的粉,桃花潭的水一直都这么深,喝多了万家的酒你给我飞吻,哼,海参炒面没有海参,噢~~你们为什么要这么较真,yo,不懂我的热情请你不要喷,我会用歌声对付你的残忍~耶···

2、你来了?你不该来的。

男人之间的感情,只怕没有那么多鸡零狗碎。

古龙式的对白一样。

--你来了?你不该来的。

--可我还是来了。

--这里并没有桃花林。

--我并不是为了桃花林来的。

--我不懂。

--你不必懂,只要有酒,哪里不是桃花林?

--这里的酒也不好。

--只要是能醉,就没有什么不同。

--我听说你经常喝醉。

--我只有在和朋友一起的时候会喝醉。

--那今天你会醉吗?

--我已经醉了。

--你醉了还会写诗吗?很多人醉了的时候往往不够清醒。

--醉得人事不省只有一种原因,他不想清醒。

--那你呢?

--我作诗给你听。

以上都是我胡思乱想所做,要不是因为马上下班,我大概还能再编一个。

--------丸-------

文:祁门小谢

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讥讽汪伦吗?

野狐试答

题主好,《赠汪伦》这首诗流传甚广,很多人把这首诗看作打油诗,认为李白做这样的诗,纯粹是嘲弄汪伦,因为汪伦骗了自己,尽管接待周到,临别有礼相赠,还是心里过不去。其实这是以讹传讹,这个冤案与清代袁枚有关。

一 空穴来风

既然是空穴来风,我们就先进洞穴看看。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卷六

去泾川,本来就是李白的旅游计划,汪伦只是顺势修书,表示欢迎,乐于接待,何来欺骗之说。汪伦“诡云”,后面有“李白大笑”,实为文人间风雅之事,不可把“诡”死板理解为欺骗。

再说,袁枚的这个段子显然有漏洞,款留数日,尚可信,赠名马八匹,实为想当然。别后李白是卖马,还是带着八匹马到处游山玩水,马可是要吃喝拉撒的,八匹,你想想可能吗?即使汪伦要送,李白也不会要这些累赘,要是一匹,还说得过去。

野狐以为袁枚的段子是因着诗歌编出来的,而且还有漏洞。至于李白和汪伦的关系,这首诗背后的实情,不得而知。袁枚为何要编这样的段子?

袁枚著有《随园诗话》一书,对于诗歌创作,他力主“性灵说”,强调诗人必须要有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要素,他特别重视“灵感”在作诗中的重要性。李白三者俱全,而且李白绝句,很多都是灵光一现,张口诗成,这种自然天成的诗,很符合袁枚推崇的“天籁最妙”的艺术主张。袁枚面对《赠汪伦》这样的天成之作,编一个这样的段子有何难。为了更好的宣传自己诗论的观点,《随园诗话》和其补遗中不知有多少像这种因诗编成的段子。这不过是阐述观点的一种手段,当年苏东坡科考都杜撰典故,主张性灵之说的袁枚就不能杜撰几个论据材料吗?

孟子讲“尽信书,不如无书”,此言不虚。

二 秀才人情纸半张

古人很重视友情,朋友之间唱和,诗文相赠是生活中的常事,也是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出使、升迁、贬谪、远游、远归等情况下,要是没有几个朋友诗文相赠,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很多情真意切的酬赠诗文就是这样产生的,并被受赠者代代相传。

颜真卿的《送刘太冲》书法文章双美,刘家六代宝之。韩愈《送董邵南之河北序》、《送礼愿归盘谷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都是送别的经典文章。送别的、赠别的诗歌那就多不胜数了,单李白就有《渡荆门送别》、《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其他不再列举了。

“秀才人情纸半张”,古人送别诗文是不会随便的,古代交通通讯很落后,搞不好一别竟成千古,古人有很重友情,送别、赠别诗文常是真心、真情、真意的,不能因这首诗看起来通俗易懂,就错认为是李白敷衍汪伦。

三 《赠汪伦》好在哪里

这不是一首打油诗,也不是打发汪伦的敷衍之作。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走到哪里都不会寂寞的,乘舟将要出发,送别的人自然不会少。“欲行”而没有行,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就这样淡淡地隐入了这两个字中,“忽”,有意外的意思,背后的事情不好猜测,揆情度理,应该是汪伦本不能来送李白,但后来还是来了,而且踏歌而来。李白深感于此,情之所致,随口诗成,这就是天籁之音。没有任何作的成分,自然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完全符合了袁枚的真情、个性、诗才三个重要标准。

这种诗就是诗歌中的最高境界了,高到你都觉得自己也能写出来这样的诗,但你无论如何是写不出来的。就像大师写意的中国画,或者怀素狂草,你感觉就是乱画乱写的,你也行,其实我们能看懂就不错了。

总结

《赠汪伦》一诗何以如此广为流传,就是因为他太经典了,不是太简单了。诗仙就是诗仙,羚羊挂角不着痕迹,看是简单通俗,实乃已到至境。这种诗和一般的打油诗常会被混同,看起来差不多,实则内在的精神和神性上相去万里。

“刻鹘不成尚似鹜,画虎不成反类犬”,后世学李白诗歌的人很少,就是因为无迹可寻,没法下手。

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讥讽汪伦吗?

这是一个大明星与粉丝的故事。

1.书信相邀

话说公元755年,大诗人李白正无聊,发着感概: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这时下人送来一封信。拆开一看,原来是一封钦慕者的邀请信,书信人叫汪伦。信中问道:君好游乎?这里有十里桃花。君好饮乎?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立马来了兴致:正无聊,还有这等好去处?你们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我能不去吗?傻瓜才不去!于是吩咐:备马、驾车,走起!

2.酒肉相候

走了大约半天,终于到了目的地――泾县。只见路边一帐篷,上书“欢迎诗仙李白”,帐蓬内有酒有肉,一员外带四五个仆人恭候在外。

李白知道,这应是请他的汪伦。于是下车作揖,问道:“您是汪伦?请问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在哪?”

汪伦深深还了一揖:“先生有请。酒,这里就有,我们喝完了酒再带您去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边说边暗示仆人倒酒。

闻着扑鼻的酒香,对着大碗的佳肴,李白酒瘾上来了,端碗便喝,直呼痛快。

3.真相大白

喝到一半,李白忽然站了起来:“走,留点肚子到桃花林中去喝酒,岂不快哉。”

汪伦拗不过,只好吩咐仆人赶来一辆大马车,请李白一同上车。

走至半途,遇一深潭,水清鱼游,深不见底。汪伦指潭说:“先生,十里桃花到了。”李白迷糊了:桃花在哪里?我怎未见?

汪伦狡黠一笑:“先生,此谭为桃花潭,方圆十里,我们都叫十里桃花潭。”

李白脸色一变“那万家酒店呢?”

汪伦一看,吓坏了:“酒店就在前面,老板姓万,故称万家酒店。”说完静静地看着李白,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一会,李白忽然大笑起来:哈哈哈,聪明!👍👍👍

汪伦这下放下心来,随后吩咐马夫将车往自己家赶去。

4.临别赠诗

到家后,汪伦立马吩咐仆人杀猪宰羊、邀朋呼友,重新隆重招待李白。席间喝酒论诗,好不快活。

第二天,汪伦又邀朋友同李白四处游走,边歌边饮,直至黄昏日落。

这样又过了几天。一日上午,李白来告辞,正巧汪伦有事外出了,李白只好自行离去。

李白刚上船,准备解绳出发,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原来是汪伦带着乡亲、挑着酒肉送行来了。

李白一见,甚是感动,对潭水高声吟道: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事在歌声中结束了,你说李白有讥讽汪伦吗?

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讥讽汪伦吗?

太白出身豪贵门,

气宇轩昂度不同。

素喜游历山川美,

江河湖潭皆诗文。

庐山飞流桃花潭,

金樽盛情千尺尊。

名士惜羽珍名节,

岂为睚眦必报行。

升斗庸人己度人,

焉知太白汪伦情。

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讥讽汪伦吗?

诗仙李白的千古名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源于李白与汪伦交往的一段佳话。

李白在当时名气是很大的,在安徽泾县当小官的汪伦,久闻李白大名,当知道李白来到泾县水西,于是想方设法地要见到李白,并介绍他们长江支流青弋江上游,风景优美,山水旖旎,有“十里桃花,万家酒肆。”特邀李白去玩。

李白既是诗仙,也是酒中仙,嗜酒如命,听说有好玩的地方,就欣然前往,等到了桃花潭,却不见“十里桃花,万家酒肆”,只有两、三株桃树,三五朵桃花,以及孤零零一座微风中飘着写有“万”字的酒旗的酒家。

李白怪怨汪伦说话不真,这里没有十里长的桃花岸,也没一万家酒肆,汪伦狡辩道“那两、三株桃花所在地叫‘十里’,所以叫‘十里桃花’,那一家酒肆老板姓‘万’,所以叫‘万家酒肆’”。

李白明知道被骗了,但也知道汪伦的初衷很好,再加上青弋江上游风光还是很美,汪伦又潜心招待,李白在青弋江、桃花潭玩的很开心,于是,有感而发,做了上面的《赠汪伦》。李白是发自肺腑的感激汪伦的深情,并无半点讥讽的意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