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有始皇帝,为什么没有听说始皇后?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那么第一位皇后呢?居然不是秦始皇的老婆,而是刘邦的媳妇儿吕雉,你说还有天理吗?还真的就是这样。

关于秦始皇皇后的记载,历史上目前是找不到的,没有任何记载表明,秦始皇有立过皇后。甚至连秦始皇的任何一个女人的相关记载,咱们都找不到。

但是秦始皇却有20多个儿子,还有至少10个女儿,是有相关记载的。如果说秦始皇不好女色,那么这些孩子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如果说秦始皇好女色,也娶了不少媳妇儿,那么这些媳妇儿为什么连一个名字都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不禁让人想想就觉得胆寒。

一、秦始皇因为母亲的原因,不愿意立皇后。

秦国包括任何一个诸侯国,其实对王后都有明确的记载,比如说秦惠文王的王后是魏国人,被称之为惠文后。秦昭襄王的王后是楚国人叶阳后,秦孝文王的王后也是楚国人华阳夫人。包括秦庄襄王的王后赵姬,全都是有明确记载的。

历史越王后,这记载应该越明确才对,到了秦始皇这一代,没有理由不记载秦始皇的王后是谁,或者说秦始皇的众多女人中,是否有哪一位最受他的宠爱。

其实在秦始皇的心目中,是非常讨厌王后这个角色的。因为他的嫡祖母华阳夫人,就是个狠毒的角色,差点让他坐不上秦王的位置。

他的母亲赵姬,更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女人,这个女人曾经跟过吕不韦,后来又嫁给了嬴异人生下了秦始皇。等到嬴异人死了以后,她又跟了吕不韦。

吕不韦年纪大了吃不消赵姬,于是送了个猛男嫪毐给赵姬,结果两个人在后宫,居然偷摸着给秦始皇生了个弟弟!你说这事儿闹的,当时秦始皇已经登基,这老脸没地方搁啊!

因此秦始皇恨透了自己的母亲赵姬,他杀掉了嫪毐和那个孩子,甚至发誓一辈子不想再见到自己的母亲。

在秦始皇看来,自己一生辉煌,灭亡六国,一统江山,已经是达到了巅峰的男人。身上唯一的缺点,那就是有赵姬这么一个母亲。

所以说秦始皇不立皇后,极有可能跟母亲赵姬有很大关系。就算不立皇后,在秦始皇看来,也不影响什么。谁也没有规定国家元首身边,必须要配一个第一夫人吧?

二、秦始皇觉得没有人配得上皇后的大位。

秦始皇开创了秦国800年江山以来,最辉煌的战绩。他灭亡其余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这哥们可谓是中华第一人。

谁能够配得上秦始皇呢?还真的没有。那些女人没有任何努力或者背景,就因为得到秦始皇的宠爱,就想着陪秦始皇分享这些胜利的果实?那也未免太便宜他们了。

要知道秦始皇吃多少苦才做到的事情,她们这些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打算坐享其成?这是不可能的,就算其他人答应,辛苦经营的秦始皇也不可能答应。

尤其是皇后这一职位,任何一个女人,一旦登上了这个位置,就注定了要跟秦始皇一起,流传千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

秦始皇根本就想不出,到底该让哪个女人来做皇后。可以说,秦始皇活到了50岁的时候,依旧在犹豫这件事。

按理说哪个皇子有希望继位,那么这个皇子的母亲,就应该做皇后。可是秦始皇连让哪个皇子继位这件事都没有做好决定,又怎么可能提前去定皇后的位置呢?

三、后宫乱政的局面,让秦始皇倍感恐怖。

后宫乱政,其实从秦国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秦武王嬴荡举大鼎被砸死了以后,秦昭襄王嬴稷继位。

这个时候嬴稷虽然已经成年,但是朝中大权却落在了宣太后的手里。宣太后就是我们熟知的芈八子。而且这位大姐,一掌权就41年的时间。秦昭襄王亲政的时候,已经60岁了。

正常人活60岁都是个难事儿,可见后宫乱政对这些国王有多么大的影响。秦昭襄王命大,活了75岁,他做了56年秦王,真正自己做主的却只有最后这15年。

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继位仅仅3天就去世了。这个时候他媳妇儿华阳夫人,作为秦庄襄王的嫡母,居然也想着要垂帘听政。

虽然没有达成这一愿望,但是华阳夫人始终在干扰秦庄襄王执政。这一切秦始皇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说对秦始皇来说,后宫干政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他不希望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最后被一个轻松上位的女人所操控。后来刘邦不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吕雉掌权以后,大肆启用老吕家的人,差点把大汉王朝给颠覆了。

所以秦始皇的女人们地位都比较低,而且没有任何插手政治的可能性。既然跟政治没有任何关系,她们也就不可能被史书给记录下来了。

总结:秦始皇的女人大多数被杀了,子女也没有好下场。

秦始皇暴毙以后,他的儿子公子胡亥继承了皇位,也就是秦二世。这哥们对自己的兄弟们,那是一点也不心慈手软。

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子扶苏给赐死了,随后胡亥还逼迫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自尽,逼得公子高主动为秦始皇殉葬,在杜县处死了6名公子,在咸阳又处死了12名公子。

此外10名公主胡亥也不放过,全部在杜县给处死了。至于秦始皇的那些女人们,但凡没有生过孩子的,全部被胡亥给处死了。至于生了孩子的我看后来伴随着这些孩子被处死,她们也不可能有好下场。

如果说秦始皇,是上天留给老秦人的一朵鲜花,那么可以说胡亥这家伙,就是上天丢给他们老秦人的一颗重磅炸弹。他凭借一己之力,不仅灭了秦始皇全家,而且还把秦国800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参考资料:《史记》

世人只知有始皇帝,为什么没有听说始皇后?

秦始皇嬴政一生未立皇后,而他的后妃也大多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不仅不立皇后,而且不允许后人给他上谥号、庙号。

对于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后世众说纷纭,更多的观点认为秦始皇是受其母亲赵姬影响。他的母亲赵姬原本是赵国商人、后来的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宠妾,吕不韦将她献给庄襄王秦赢子楚。

可是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水性杨花、风流成性,居然与没有阉割就入宫的“假宦官”嫪毐私通。嫪毐因为得到赵姬的宠信,获封为长信侯,在秦国拥有奴仆近万人,地位显贵。

他野心勃勃,以接近赵姬为手段,成为继吕不韦以后第二个崛起的势力。

堂堂的皇太后(王太后)赵姬与宦官嫪毐秽乱宫廷,接连生下两个孩子,令秦始皇脸上无光。不仅如此,那位名叫嫪毐的假宦官还在秦始皇(秦王政)成年后发动叛乱,阴谋夺取王位。结果嫪毐谋反失败,被秦始皇下令诛灭九族、车裂处死。

秦始皇不仅痛恨母亲秽乱后宫的事实,而且认为她与嫪毐谋反有关,所以一怒之下把母亲赵姬流放到了外地,宣布断绝母子关系。可能是受此事刺激,秦始皇认为女人终究不可靠,因此终身不立自己的皇后。

尽管他的妃嫔众多,可是没有一个被立为皇后。为发泄愤怒,秦始皇严禁任何大臣为母亲赵姬求情,结果有27名大臣因此事触怒被杀,头颅也被秦始皇切下挂在咸阳宫外。

此后,他还把两个同母异父、襁褓之中的弟弟也残忍杀害。可见,秦始皇对母亲赵姬与长信侯嫪毐的怨恨,实在非同一般,导致他不再信任身边的女子,这也就解释了历史上为什么有“始皇帝”,没有始皇后。

除了这种原因以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认为自己身份尊贵,没有皇后能配得上自己。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子女众多,其中光是被秦二世赢胡亥所杀的就有二十多个子女,因此秦始皇的妃嫔肯定也不在少数,其中有不少还可能是从六国的后宫之中掳来的妃嫔、公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宣布开始统一了文字,他认为自己的功劳已经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所以抛弃王号而自称皇帝,由过去的秦王政改称为始皇帝。“万世开兮书同文,四海定兮车同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秦始皇的野心和虚荣心极度膨胀,牢牢站在皇权的顶端。

他认为世间的女子没有谁能配得上自己的皇后之位,所以终身不立皇后,只是广纳后妃。这种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秦始皇称帝以后确实非常膨胀。

他不仅看不起历史上的商汤、周武,甚至还不允许后人给他上谥号。子谥父,臣谥君一直是过去留下的规矩。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家中每逢新君登基,必然要给先君议立“谥号”,可是秦始皇认为子谥父是不孝的行为,臣谥君是不忠的行为,严格禁止后人用谥号来评价他的所作所为。

没有办法,由于嬴政没有谥号,所以后世只能称他为秦始皇,因为他自称始皇帝。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的话,秦始皇不立皇后就是出于封建皇权的角度,为了维护男尊女卑、皇权至上。

世人只知有始皇帝,为什么没有听说始皇后?

因为始皇后的所有痕迹都被秦始皇从史书上抹掉了,所以我们一直没有听说过始皇后。这一切要从一场战争说起。

1

在秦始皇灭六国的这段时间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秦国的丞相出现了历史空白,没有人知道本应该在史书上有着浓墨重彩的大秦丞相去了哪里。

随着对秦楚战争的探索,这位消失的丞相终于浮出了水面,始皇后之谜也随之解开。

秦始皇准备发动灭楚之战,首先问老将王翦:灭楚需要多少人马?

在王翦回答需要六十万人的时候,秦始皇嘴角抽搐了一下,转头问了新兴小将李信。

李信言道:二十万人足矣。

就这样,李信踏上了灭楚的征程。

然而就在李信一路势如破竹,准备继续完成下一步作战目标的时候,李信突然带大军调头攻打早已经属于秦国的郢陈、鄢陵两地。

至于原因,史书没有记载。

只记载了李信大败而归的事。

不过,任何事情只要发生了,肯定是瞒不住的。

《史记索引》记载: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

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相关记载:十七年,丞相启、状。

昌平君就是熊启,是楚考烈王之子,昌平君的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昌平君是秦始皇的表叔兼姑爷爷。

他就是那位“消失”的丞相。

秦始皇灭韩国后,韩国的国君被允许留在韩国首都新郑,可是新郑很快发生了起义。

秦始皇不得不把韩王迁出新郑,于是韩王就被安排在了楚国原来的国都郢陈(此时已经属于秦国)。

如今秦王准备伐楚,一方面为了监视韩王,一方面为了做当地楚国人的工作,就把昌平君派到了郢陈。

昌平君是楚国人,担心自己的故国被灭,就反叛了,李信被截断后路,这才调头攻郢陈。

但这件事,没有记录在秦国的历史书上,所有的一切都被抹掉了。

因为昌平君是秦始皇派去郢陈的,昌平君又是他的表叔兼姑爷爷,这次李信的失败完全是因为秦始皇的人事任命,为了挽回颜面,秦始皇抹掉了这段历史,毕竟自己的亲人都背叛自己,还导致了战争失败,好说不好听。

2

秦国是有立王后的惯例的,按照惯例,秦始皇的王后只能在赵国人和楚国人之间选择。

因为秦国此时最大的两股势力分别是以赵太后为首的赵国势力,和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国势力。

秦始皇刚刚继承王位到掌权之前,无疑没有选择王后的权利,这时候只能是华阳太后或者赵太后安排。

赵太后的势力最初不如华阳夫人,而且赵太后后来因为和嫪毐私通并且叛乱,被废了。

所以秦始皇的王后必然是楚国人。

扶苏就是始皇后的儿子。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会拥立楚国项燕和公子扶苏。

作为楚国人的始皇后,不知道是否在昌平君叛变的时候参与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史皇后被牵连了。

而这一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扶苏那么优秀,秦始皇那么喜欢扶苏,但从始至终都没有立扶苏做太子。

扶苏应该就是因为楚国血脉,和他那位被废的始皇后母亲才没有被立为太子。

所以,并非没有始皇后,而是始皇后的所有痕迹被秦始皇全部抹除了。

3

秦始皇虽然贵为中华祖龙,但他从小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直和赵太后相依为命,他几乎没有感受过父爱。

然而他从小相依为命的母亲,却因为情人背叛了他,选择帮助嫪毐发动兵变夺权。

赵太后和嫪毐私通并发动叛乱给秦始皇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秦始皇规定,母亲改嫁别人,如果不带着孩子一起改嫁,孩子可以不认母亲,并且在秦朝如果女子守节,会享受极高的待遇。

同时秦国一直处在几位太后之间的争权夺利之中。因此秦始皇在废掉王后之后,就再也没有立后。

总结

始皇后是楚国人,但因为被昌平君叛乱牵连,所以被抹除了所有痕迹。

而秦始皇因为生母赵太后的背叛,和秦国几位太后争权夺利的现象,让秦始皇没有再立后。

这就是为什么只知始皇帝,没有听说过始皇后的原因。

世人只知有始皇帝,为什么没有听说始皇后?

作为始皇帝的秦始皇,一生没有立后,因而也就不曾有所谓的“始皇后”。

对于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后,以及秦始皇的后宫嫔妃情况,任何一本史书都不曾有过记载,唯一涉及到秦始皇后宫史料的是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的一句话:“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也就是下令把先皇后宫内没有子嗣的嫔妃全部诛杀。除此之外,秦始皇的后宫在历史上再没有任何痕迹。这团迷雾令后世之人不停地揣测、推测,更有考古学家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秦始皇陵内各种设施和用具一应俱全,唯独没有皇后陵。

立后对于任何一位皇帝而言都是一件大事,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居然不曾立后,这一怪现象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他的身世,并根据他一生的发展历程推测他的心理。概括起来,后人的推测主要有三点:

一、多数人认为秦始皇之所以不立后,与他母亲对他的伤害有直接的关系。

  • 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当时他的父亲异人是作为人质在赵国生活的。他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小妾,后被吕不韦送给了异人,由此生下了赵政(即嬴政)。但赵姬和吕不韦仍藕断丝连,异人死后,两个人更是肆无忌惮。后来,吕不韦发现嬴政的不凡之处,害怕引火烧身,又怕赵姬纠缠,于是秘密引进一个名叫嫪毐的人,以宦官的身份安排在赵姬身边,用以安抚赵姬。之后,赵姬与嫪毐还生下了两个孩子。赵姬秽乱后宫的种种行为让嬴政颜面尽失,对于他的身世问题也很可能会危及他的皇位,最为严重的是由此造成的阴影伴随了嬴政一生,直接影响到他对女人的看法,他极有可能认为女人都是不洁的,就像他母亲一样。这从后来他对一个巴蜀寡妇的态度上足以证明。《史记.货殖列传》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嬴政认为巴蜀寡妇清是贞洁的女人。在此寡妇面前,秦始皇甘愿放下身段,收起高傲,对其毕恭毕敬,还为其助贞女台,这分明是在打他母亲赵姬的脸啊!

二、秦始皇不立后的另一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秦始皇自命不凡,不可一世,认为其觉得没有哪个女人能和他比肩同坐,无人能做他的皇后。

  • 秦始皇是一位事业型的人物,是一个事业狂,他在经营一桩功劳盖世的千古大业,再加上看透女人之后,根本也没有那份心思去立后。
  • 秦始皇去世之前的若干年里,他为寻求长生不老,满世界地寻丹问药,就更没心思立后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想过立后。

三、秦始皇不立后的原因,还有一说是因为一个叫阿房的女人。据说阿房宫就是为此人造的。但这仅仅只是传说,并无史实根据。

  • 传说嬴政小时候和他父亲在赵国做人质时,经常受人欺负,有个医生的女儿叫阿房的,便常常保护他,给他温暖。嬴政即位后,想接她到秦国,并有意立她为后,无奈她是赵国人,遭到了所有大臣的反对,阿房为此自杀身亡,秦始皇非常悲痛,并为其造了一座宫殿以纪念她。

但这种说法仅仅只是传说,终究是靠不住的。秦始皇到底为什么不立后,留给后人的永远只是一个谜。

世人只知有始皇帝,为什么没有听说始皇后?

我个人认为秦始皇中孔老二的毒中的是很深的。因为他认为他是“君权神授”的皇帝。他从来就瞧不起妇女,包括他奴隶出生的母亲。史书和野史上也都从未记载过,他特别喜欢过谁,虽然他霸占了战败的东方六国的所有宫廷妇女。有的也许是野史上的闲谈,说秦始皇只喜欢过一个“胡姬”,因为这个“外国人”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就是他一直带在身边,取名叫胡亥的那位。[大笑][大笑][大笑]没有立皇后是因为他根本没考虑过他会活不过50岁。

世人只知有始皇帝,为什么没有听说始皇后?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然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却是刘邦的老婆,大名鼎鼎的吕后。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猫腻?难道吕后和秦始皇有什么说不清的关系?青青草原?

嘿嘿,肯定没那回事儿,秦始皇驾崩的时候,刘邦和吕雉还在沛县当平民呢,他们根本就没什么交集。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秦始皇他一生并没有册立皇后。

至少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并没有任何关于秦始皇立后一事的记载。虽然当年项羽火烧咸阳宫,导致大量秦史被焚毁。但是,像秦始皇皇后这么重要的人物,应该多少会有些记载。

就算是没有确切的官方记录,司马迁通过民间采访也能得到一些资料,毕竟是母仪天下的始皇后啊,除非秦始皇根本就没有立后。没有这个人,自然也就不会有过多的记载。

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他为何一生不立后?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

秦始皇何许人也?千古一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开创的功绩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他才会给自己一个“皇帝”的称号,意思就是他觉得自己比三皇五帝还要牛。

而皇后作为与皇帝并称的存在,也比之前的王后高了一个级别,这是一个地位及其尊宠的称号。秦始皇身边的那些女人,谁有资格来做?

她们要么就是秦始皇称帝前政治联姻的他国公主,要么就是灭六国之后俘虏来的六国后宫,一没感情,二没功劳,凭什么和秦始皇一同享有这天下。

在秦始皇眼里,他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所以他不会立后。

而之所以让秦始皇产生这样一种偏激心里,和他阴暗的童年多说有一些关系。

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是一个特别“奔放”的女人,历史名声极差。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小妾,后被吕不韦当作礼物送给了还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异人,并生下了秦始皇嬴政。

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异人回到秦国,并当上了国君。赵姬与嬴政母子,也被他从赵国接回,入主秦王宫。但是,异人死得早,导致嬴政小小年纪就继承了国君之位。而他母亲赵姬年纪轻轻,也成了寡妇。

不甘寂寞的赵姬,开始和原来的主子吕不韦,藕断丝连。而此时的吕不韦,乃是秦国丞相,身份敏感,不想与赵姬有过多纠缠。于是他把下半身能力很强的嫪毐,以宦官身份送到了赵姬身边,以满足赵姬的生理需求。

这种事儿虽说没有明讲,但事实上并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对于秦始皇来说,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不可能不知道母亲和的关系。尤其是后来赵姬还为嫪毐生下来两个孩子,这更是纸包不住火了。

说实话,堂堂秦王的母亲,淫乱后宫不说,还为一男宠生子,这事儿传出去怎么都不好听。而且赵姬诞下的子嗣,身份很尴尬,虽说嫪毐不值一提,但因为母亲赵姬的缘故,他们就成了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以后改如何安排?

但是嬴政为了母亲的幸福,他还是忍了,不仅接受了这个结果,还封为长信侯,让母亲的孩子能有个名分。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跃居高位的嫪毐居然想要取代秦始皇,他招揽门客,阴谋政变。最终,事情败露,嬴政车裂了嫪毐,并杀掉了他和赵姬的两个孩子。至于母亲赵姬,嬴政也是心灰意冷,不再管她。

赵姬的所作所为,给嬴政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其心里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阴影。甚至于影响到了秦始皇对于女人的一个看法,尤其是那些自己灭亡六国后掳来的后宫女子。

在秦始皇眼里,她们是不洁的,相反,秦始皇更敬佩像巴清这样为丈夫守节的寡妇。

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当然,也不仅仅是母亲赵姬的缘故。秦国太后专政的传统或许是秦始皇不立后的重要原因。

秦国历史上出过不少女强人,从秦宣太后到华阳夫人,都曾一度掌控秦国最高权力。尤其是秦宣太后,主掌秦国数十年,导致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在四十多岁了还是一个傀儡。秦始皇本身权力欲就极强,他不希望秦国再出现这样的人物,更不想自己梦想的千秋万代,有朝一日会被自己所看不起的后宫女人所把持。

而最好的办法,除了让自己长生不老以外,就是不立皇后,限制后宫的权力。所以,不立后,可能不是秦始皇针对自己一个人的规定,而是一项秦朝历代所遵循的制度,秦二世胡亥,不也没有立后的记载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