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向来足智多谋,为何会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

曹操有25个儿子,6个女儿,其中有3个女儿:曹节、曹宪和曹华,被曹操一口气都嫁给了同一个人。那么是谁有如此大的福气呢?

其实这个人就是被曹操把玩了二十多年的汉献帝刘协。那么曹操这么是为什么呢?既然汉献帝是个傀儡,他又何必让自己的3个女儿嫁给一个没用的傀儡呢?

在封建时代,女儿是最不受重视的,一般都是用来作为政治联姻的工具。曹操的这6个女儿全部都成为了政治联姻下的工具。

除了嫁给汉献帝的这3个以外,还有安阳公主嫁给了荀彧的大儿子荀恽,金乡公主嫁给了何进的孙子何晏,清河长公主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

荀彧是自己的得力谋士,何进是东汉老牌大将军,夏侯惇是自己的族弟兼大功臣。所以用这3个女儿,跟这3类人加深关系,一点毛病都没有。那么那3个女儿全都嫁给汉献帝,这买卖划算吗?

一、曹操担心如有不测,还有顶包的。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活多少岁,马拉多纳这么一位享誉世界的球王,年仅60岁就因为心梗去世了,这谁能预料得到?现在平均年龄,怎么也得活到70岁以上,他这种条件的人,活个八九十不成问题吧?

可惜事实上他只活了60岁,他自己估计都没预料到,这就是天有不测风云。同样,曹操也有这样的担忧,他担心一个女儿万一早逝了,其他女儿都嫁给了别人,那汉献帝这边,岂不就没有他的女儿了?

为了保险起见,曹操索性就嫁了3个女儿给汉献帝。总不会3个女儿全都早逝吧?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也就是天意了。

尽人事听天命,这就是曹操一贯所倡导的事情。一个做皇后,两个做妃子。相当于是一个上场球员,两个候补选手,总归不会输得太惨。

二、堵住汉献帝再娶的借口。

如果曹操只把一个女儿嫁给汉献帝,那么这个女儿一旦不孕不育,汉献帝就有理由再娶其他女人,这在皇家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这件事也一定会得到满朝文武的赞同,毕竟即使是傀儡皇帝,有个后代也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将来说不定他的后代也得做傀儡。

要是没有后代的话,那这出戏可就唱不下去了,只能撕破脸皮,让老曹家的人,公然称帝了。这不是曹操最希望达到的目的。

为了防止女儿不孕不育,或者为了防止有人不让某一个女儿生下孩子,曹操索性就派了3个女儿到汉献帝身边去,总不会3个女儿都不孕不育吧?

曹操生育能力那么强,女儿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汉献帝也是有过孩子的人,所以不存在生理上的问题。

这么一来,汉献帝就没有理由再娶媳妇儿了,要女色有女色,要孩子也会有孩子,你汉献帝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三、确保汉献帝的嫡系后代,都是老曹家的人。

谁还没有个失手的时候呢?曹操自己活着的时候,可以保证老曹家至高无上的地位,汉献帝也得靠边站。

表面上所有人对他十分恭敬,可背地里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你能看得清楚吗?曹操手下有这么多人,难免会出现一些阳奉阴违的人。

再说了,人都是会变的,如果曹操去世以后,恢复汉室的声音再次出现,那又该如何去处理呢?因此曹操必须要做两手准备。

在确保老曹家的人牢牢掌握权力的基础上,还要确保汉献帝的所有嫡系后代,都是他曹操的外孙。这么一来,即使汉室江山再次被恢复,将来继承汉献帝皇位的人,依旧是他们老曹家的子孙,那他们对老曹家也不会赶尽杀绝了。

四、杀了人家的老婆孩子,毕竟不是很好看。

曹操对汉献帝来说,那简直就是魔鬼,因为汉献帝在迎娶曹家三姐妹之前,老婆孩子都被曹操给杀光了。

可笑的是,还有人为曹操喊冤,说他这辈子没有叛汉,是大汉朝的忠臣。有把皇帝的老婆孩子给杀光了的忠臣吗?这样的忠臣还是少来几个的好。

伏皇后被诛杀以后,她给汉献帝生的两个嫡子,都被曹操给宰了。董贵人被诛杀的时候,曾经苦苦哀求汉献帝,因为她肚子里还怀着汉献帝的儿子。

可惜汉献帝表示,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哪里还能救得了你和孩子呢?因此董贵人和肚子里的孩子一起,都被曹操给杀了。

这么一来汉献帝可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很多人表面上不说什么,背地里都指着曹操的脊梁骨在骂!有这么做臣子的吗?要想篡位你就爽快点,这么折磨汉献帝,算什么英雄好汉?

曹操想着,也是哦,这么做不利于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所以曹操就给汉献帝补上了曹操的3个女儿做老婆。

他的意思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看看,我3个黄花大闺女给你做媳妇儿,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也就堵住了悠悠之口。

五、3个女儿里,有没有曹操的间谍呢?

我们都知道,汉献帝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他曾经两次向曹操发起过反抗,可惜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还搭上了两个媳妇儿的小命。

可是自从曹操把女儿嫁给汉献帝以后,汉献帝就老实的跟一只小绵羊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汉献帝被曹操的女儿们给感化了?心甘情愿当一个傀儡?

这角色转换未免太快了,而且这么做怎么对得起被曹操杀掉的老婆孩子呢?因此我认为不是汉献帝不想折腾了,而是汉献帝身边多了几个监视他的对象。

曹操把3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其中肯定有心向着曹操的某一两个女儿,这女儿不仅可以日夜陪伴在汉献帝身边,还能把汉献帝的一举一动都告诉曹操。

这也太可怕了,可能汉献帝前一天晚上抠了几次脚趾,第二天曹操都能一五一十地告诉汉献帝,不禁吓得汉献帝汗流浃背,从此沉默寡言,啥事儿都不敢干了。

总结:曹操的3个女儿,也算是老曹家的牺牲品了。

曹操明知道,汉室江山想要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还是用自己3个女儿的幸福,去堵住这种不可能。

由此可见女儿在曹操心目中,是没有什么分量的。所以说这3个女儿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嫁给了汉献帝以后,还在为娘家人曹家着想,你说他们家的日子能过得好吗?

夫妻4人离心离德,各怀心思,纯粹就是应付时间地活下去。最惨的是,曹操挂了以后,曹丕登基了。这3个女人既失去了父亲的庇佑,又没有得到丈夫的真心,后半生除了郁郁而终,好像没有其他结果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三国曹操向来足智多谋,为何会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

可以说曹操在这个问题上十分明智。

曹操说,我养了个皇帝,总不能给皇帝养后宫吧。意思就是,我要养也只有养自己的儿女。

曹操的女人特别多。他在外面跑 碰上了就带回来,就是差点被杀也要有女人陪着才吃得下饭。所以,他对女人有天生的喜欢。这当然是他自己而已。张绣的嫂嫂,袁绍的儿媳,还有乔国老的女儿,吕布死了后,那么一些大美人,下落如何就不言而喻了。

曹操看不得别人有女人,这就决定了在他面前晃来晃去的汉献帝不能有多的女人。

一,汉献帝活了多久,他为什么会活那么久?

两汉的皇帝,除了汉高祖,汉武帝等等几个皇帝寿命长点之外,就要数汉献帝了。其他的皇帝,史书上的无一例外的是“酒色过度”,然后就魂飞天外了。

汉献帝的寿命长一要感谢曹操给了他三个女儿,二要感谢舅子曹丕让他继续过山阳公的日子。

汉献帝的后宫荒凉。这是曹操当丞相不称职的恶果。皇帝的后宫根本就不是“标配”,而且曹操给皇帝的女人,差不多都是别人挑肥拣瘦之后的“剩女”。汉献帝当时自己都保不住,所以,对女人也没有过分的要求。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曹操即使有大量的女人,但是,生产儿女的却不多。再说曹操的儿女这时还非常小。纵使曹操想多给皇帝几个嫔妃,把自己的女儿凑数,他看到太小的女儿,他自己也没有信心朝宫中送。

所以,曹操给汉献帝的“标配”是凑合,大家看了三国演义就知道,汉献帝贵为天子,后宫连个土财主都不如。汉献帝的后宫女人实在不多,前后也就伏皇后、宋贵人和董贵人,还有曹贵人而已。曹操这样干是别有用心的。

二,原因就在于曹操的女儿们还没有长大, 后宫的位置一定要留着

皇帝是块招聘,不然曹操也不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上的就是这块招牌正统性,影响力和号召力。朝廷上曹操去打理,皇帝后宫的生活上应该有曹操相信得过的人去照顾。当然,曹操的女人是不去的,那么,曹操的女儿们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对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汉献帝,曹操软的硬的都上,努力把这种运动扭转过来。变成要合作。曹操借口把汉献帝爱幸的女人,都整死了,对已经有身孕的皇后更霸道,一身两命,曹操都干得出来。目的就是不能让汉献帝有自己的种,这对曹操很不利。

曹操的目的水落石出了,把刘家天下变成曹家天下。为儿子们铺路,曹操根本就不在乎女儿们的处境了。

曹操诛杀伏皇后,还把伏皇后生的两个皇子也杀了。在就表明,曹操要断绝汉献帝的后代种子。

曹操对汉献帝说:

陛下无忧,臣无异心,臣女已为陛下贵人,大贤大孝,宜为正宫。

汉献帝敢不让曹节做皇后娘娘吗?

但是,这个皇后娘娘有没有生孩子,就不知道了。

曹皇后是在皇帝左右,她的妹妹们也长大了。曹操一看,丞相的女儿比公主还金贵,大臣们的儿子又配不上,曹操干脆就把长大的两个女儿送入宫中。这样就有三个女儿围绕汉献帝了。曹操认为,“人三为众,兽三为群”,三个女儿人多势众,也应该管得住汉献帝了。

如果生下的女儿,有一半就是曹家的血脉了。和平过度就成功了一半。

汉献帝本来已经是曹操掌握中的“囚徒”,曹操再厉害,总管不住人家的床上运动吧。汉献帝要近哪个女人,不近哪个女人,曹操总不能守在龙床边是不是?什么都好管,唯独这个问题难搞,曹操也一样无能而且无奈。

但是,汉献帝不怎么近这三给美女,要生产孩子,还得看男人跟不跟女人亲近了。

这是曹操管不了的事情。

任何时候,女人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棍子拖着走”,她们毕竟是皇帝的老婆,她们被男人感化后,一起反对舅子篡权了,虽然力量微薄,但是毕竟跟老公一起走,也难难可贵了。后来她们还是一起跟着汉献帝去了山阳国,度过了亡国皇后嫔妃的一生。

三,曹操的女儿们逐渐长大,即使成了“剩女”,曹操也不会外嫁

曹植手下有个丁仪丁廙兄弟,他们就想曹操的女儿,但是,曹丕不同意没有成功,他们就帮助曹植反对曹丕,事败后被杀。可见,曹操的女儿们是有特殊用途的,一般的人想都别想。

事实上,曹操一共有七个女儿,他巴不得把这七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只是后面四个女儿的年龄太小未嫁成,曹操死后,她们一定成了曹丕拉拢别人的交换物品。

当然,汉献帝已经被废,曹丕也就没有必要把四个小妹妹送给山阳公了。

三国曹操向来足智多谋,为何会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

答:曹操之所以把三个女儿一次性嫁给汉献帝,显然就是觉得单单嫁一个不够。

曹操的意图,就是要把刘家天下变成曹家天下。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是要牢牢控制住汉献帝,不能让他在自己背后搞任何小动作。

汉献帝已是曹操掌握中的笼中鸟、瓶中鱼,被禁锢在小小的皇宫之中,表面上荣华富贵,实际上暗无天日。

他与外界的讯息交流之路已经完全被掐死。

所能做的最后挣扎,就是通过后宫女人的亲属,也就是外戚帮自己一把。

这之前,有过有董贵人哥哥董承的“衣带诏”闹剧,以及伏皇后父亲伏完的传密信行动。

其实,这些小伎俩曹操都瞧在眼里,但他还在忙于征战,没有贸然发难而已。

建安十八年,曹操放弃南征,开始着手巩固内政。

他将三女同时嫁给汉献帝,就是要让曹家人包围汉献帝,完全把控住后宫地位。

想想看,如果是单嫁一女,肯定达不到这个效果。

而且,曹操嫁女时,伏皇后还在,还是名义上的后宫之主,单单一个曹家女儿,未免势单力薄。

再者说了,汉献帝的后宫女人也不多,也就伏皇后、宋贵人和已经死去十多年的董贵人而已。

如果曹操单嫁一女,汉献帝的后宫仍是空虚,还可以再纳贵妃,则还会出现其他外戚,这是曹操不希望看到的。

事实上,曹操一共有七个女儿,他恨不得把这七个女儿一古脑都嫁给汉献帝,只是后面四个女儿的年龄太小未嫁成而已。

后来曹操处死伏皇后时,为绝后患,把伏皇后所生子女也一并处死了。

剩下一个低调、默默无闻的宋贵人,直接可以忽略,汉献帝的后宫就成了曹家的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曹操是不打算在有生之年篡位称帝的,他把“刘变曹”的一切工作做好,根基扎稳,以后儿子曹丕稳取一个瓜熟蒂落的结果,那是最好不过。

当然,还有一个最坏的打算,万分之一的可能出现了变数,即儿子曹丕没有篡位成功,那汉献帝的儿子全是曹家女儿生育的,也算得是曹家窃去刘家一半天下了。

还有,刘家皇族的身上都流畅有曹家的血,应该也不会对曹家下狠手。

所以说,曹操这一步棋可谓老谋深算,阴狠毒辣。

再补充一下,连嫁几个女儿给皇帝,也不是什么不合礼法的事,尧帝就曾经一次性地嫁了两个女儿给了舜。

三国曹操向来足智多谋,为何会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

这就是曹操的智慧,在历史上的诸多权臣中,曹操最谨慎,别人都是嫁一个女儿给傀儡皇帝形成联姻,而曹操则是嫁了三个。

曹操嫁三女给汉献帝刘协,这件事情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发生在了汉献帝第一任皇后伏皇后被曹操幽禁致死之后,曹操顺势将自己的女儿曹节嫁给汉献帝,还让汉献帝立曹节为后,在汉献帝的宠妃董贵人被曹操强行杀害后,汉献帝知道了反抗曹操已经没有意义,于是立曹节为皇后。

可是曹操知道,众人也都知道,汉献帝的心里不是很愿意,这就是赤裸裸的裹挟,要知道曹操也不是举世无敌的,他还要顾及自己的名声。

所以为了安抚汉献帝,并且加强他和汉献帝之间的“亲属关系”,曹操还将另外的两个女儿曹华、曹宪一同许给了汉献帝,于是权臣曹操成功变成了“史上最强岳父”曹操。

这便是曹操嫁三女的政治动机。

汉献帝肯定是倒霉的,因缘际会,自己成为了傀儡皇帝,而曹操却是为了汉献帝的后宫们操碎了心,不仅干预,而且还强行对汉献帝的妻妾进行废立,本来自己和汉献帝没什么关系,但是为了让自己“中兴汉室”的独裁更加名正言顺,曹操活生生把自己变成了汉献帝的岳父,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当年汉献帝有一个妃嫔姓董,是为董贵人,她是汉献帝的宠妃,但这个董贵人的父亲董承,就曾靠这层关系想要联合刘备等人击杀曹操,谁知道被曹操提前知道了这件事,于是曹操反杀了董承。

这还不算完,曹操要连董贵人都一起收拾了,为此汉献帝多次哀求放过董贵人,可是曹操却不管,将怀有身孕的董贵人处死,自此事后,汉献帝变心灰意冷了。

其实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曹操和汉献帝后宫的矛盾开始逐渐放到明面上来了。

后来汉献帝的伏皇后因为董贵人之死感到害怕,就让自己的父亲联合他人来铲除曹操,可是计划未成,伏皇后的父亲就去世了,过了几年后,曹操不知道在哪里得知了当年伏皇后想要“谋害”他一事,于是他故技重施,让汉献帝废掉伏皇后,而伏皇后求助于丈夫汉献帝,麻木的汉献帝就说了一句:

“我自己活到什么时候都不知道”

伏皇后因此被曹操幽禁而死,而且她和汉献帝的皇子都被铲除掉了,可见曹操对汉献帝势力的控制达到了极限。不过话说回来,曹操这样做,大家就真的没意见吗?

汉献帝怎么说都是明面上的皇帝,曹操连皇后都敢弄死,他这也是给了世人一个借口,如果不小心处理,自己会造成他人群起而攻之。

所以为了深化自己摄政的合法性,曹操将自己的女儿曹节嫁给了汉献帝,自己就成为了汉天子的家人,也是这个时候,曹操也知道,一个女儿根本不够,自己能嫁的女儿,全都嫁给汉献帝,加强关系。

因为曹宪和曹华年龄还比较小,曹操约好等她们长大了就会进入汉献帝的宫中,不管汉献帝愿不愿意,这三个“老婆”是完全跑不掉的了。

汉献帝很无奈,可如果对于现状不能反抗,自己只能享受其中。实际上曹节还算是一个较为不错的妻子,即便她是曹操的女儿。此事之后,果不其然,曹操“舍不得女儿,套不着江山”的计划生效,除去伏皇后一事,没有引起汉献帝的反弹。

曹宪和曹华具体什么时候进入汉献帝的后宫中不得而知,但是曹操这套“联姻术”玩得非常不错,曹华和曹宪,她们俩也被立为“夫人”,在后宫中仅次于姐姐曹节。

实际上,曹操也是用三个女儿封锁了后宫势力的崛起,避免有其他后宫还想着针对他,曹操嫁三女之举,和这个原因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过曹操还是没在有生之年把自己女婿的皇位给夺走,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可是汉献帝的处境没有因此变得更好,因为曹操的儿子曹丕不是个善茬,很快,曹丕让汉献帝禅让了皇位给予他,刘汉正式成为历史,曹魏登上舞台。

关于曹丕登基,其实还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汉献帝的曹皇后,也就是曹丕的妹妹曹节训斥兄长“篡位夺权”,在世人眼中,曹家人应该是目标一致的,即便曹节是皇后,但也是支持曹家人的。

而事实不是这样,曹节拿着玉玺砸在了地上,并且“诅咒”自己兄长以后会有报应的。

就这样,汉献帝和曹节开始过上了“退休”生活,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山阳郡,虽说两人是百分之一百的政治联姻,可是汉献帝被废了帝位之后,却是和曹节过上了默契的日子,二人在山阳郡时常乐善好施,受到了地方百姓好评。

这也可以说是汉献帝一生度过最为自在的日子,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己能保全性命,这才是王道。

其实关于汉献帝能保全性命这事,后人也从中解读出了曹操非要嫁三个女儿给汉献帝的“根本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曹操想让汉献帝成为自己的女婿,这样一来,等自己或者儿子篡位之后,汉献帝不至于被清除掉,即便汉献帝不再是皇帝,但他还是曹操三个女儿的丈夫,地位还是很高的,处境也是十分安全。

实际上曹节就曾和汉献帝说过曹操这样做的意图,就是为了保住汉献帝。

不过这也存在可能性,因为曹操多次都没有对汉献帝下手,而不是废立新帝,从中也可以看出曹操对汉献帝“特殊照顾”,虽说和汉献帝联姻对自己的大业有所帮助,但这股力量也同样保护了汉献帝,后来曹丕登基,正是曹节出面来维护皇家尊严,而汉献帝也没有被杀害,这就是联姻的好处。

曹节多次“点明”曹操的良苦用心,让汉献帝保住了性命,其实曹节这个人也属于矛盾体,自己的哥哥篡位显得无比愤怒,但是对于“罪魁祸首”的曹操,曹节却是百般维护。

也可能汉献帝就是因为曹节经常这样去讲述这个事情,反而不相信曹操真的会对他这么好,毕竟曹家是篡位,是大逆不道,任何理由都说不过去。

直到汉献帝和曹皇后去世,刘汉江山都已经不能再力挽狂澜,曹操的三个女儿,在汉献帝的后期,更像是“监视”和牵制,例如曹节就有意无意地引导汉献帝消减对曹家的记恨,而在山阳郡,当地的百姓将曹操称呼为“魏公”,而不是“太祖皇帝”,这就是曹节一手推动的,曹节可以说政治智慧非常之高。

娶了曹节这三姐妹,对于汉献帝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汉献帝当时拒绝,曹操会做出什么举动的确让人难以猜测,曹操嫁女,汉献帝配合,这就是一种政治默契和交换,只不过这场游戏的规则依旧是汉献帝要输掉江山,区别只是在于能否保住性命罢了。

曹华和曹宪何时去世也已经难以考证,不过曹丕还是以皇后的葬礼安葬了自己的妹妹曹节,这也体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曹节和曹丕很有可能只是在演戏。

曹节内心依旧偏袒着自己的曹家,而如果真的是这样,将“演技”极好的曹节放到汉献帝身边,这才是曹操的真正目的,嫁三女只是为了麻痹汉献帝,而曹节,才是最可怕的那个人,周旋其中,滴水不漏。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三国曹操向来足智多谋,为何会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曹操控制汉献帝,派一个女儿就够,为啥三个女儿都嫁过去?

一、派一个不如派三个,监视汉献帝的举动拿捏地杠杠滴。

我们知道古代富家大户,以传宗接代的名义,娶个三妻四妾是非常正常的,何况是皇帝?在这之前,曹操已经杀了汉献帝身边的伏皇后和董贵人,因为她们想依靠娘家的势力,帮助汉献帝政变,扳倒曹操,好让汉献帝取得实权,但都被曹操反杀,而且杀个干干净净。她们这些举动难道不是汉献帝指使的吗?所以汉献帝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傀儡,只是形势太逼人。怎么样杜绝类似的事件发生呢?杀了汉献帝,但当时的情形不允许,忠于汉朝的人大有人在,并且会让吴蜀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曹操毕竟是汉臣,虽然这家业是他们一手打造的,汉献帝不过是一个名誉董事长。曹操不想在他这一代篡汉,他希望的是平稳过渡,让自己的儿孙去篡汉。因此杀汉献帝这路也就堵死了,汉献帝毕竟是他千辛万苦给接回来的,并且一表人才,家世无双,与其再出现其他的贵人或者皇后,不如自己的女儿当,自己当皇亲国戚。一个添不满,就三个,可惜没有更多的了,总之就算有其他的女人进到后宫,也斗不过曹家的姐三儿。

二、汉献帝是个理想的夫婿,曹操的女儿嫁给汉献帝是理想的选择。

我们知道汉献帝并非是弱智白痴,非常聪慧机敏,一表人才,家世无双,正是女子理想的夫婿人选。曹操选择把女儿都嫁给汉献帝,虽然主要是政治考量,但是也有着父女之爱在里面。把女儿嫁得体面如意。

三、曹操不想自己女儿嫁给功臣,造成尾大不掉之势。

曹操得天下主要靠自己宗亲和寒族士大夫,以及以汉献帝名义聚拢的天下英才,他看惯了汉朝几代皇帝由于宦官和外戚干政而造成的混乱局面,所以他不想重蹈覆辙,曹魏一直遵循这个原则,结果也导致了曹丕将宗室力量进一步弱化,最后导致司马篡魏。

四、曹操是政治家,安全第一是他要考量的问题。

曹操知道他的子孙篡汉是迟早的事,成功了固然没问题,失败了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他希望把这种风险降低到最低,所以将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也是给曹家留血脉。这是正常人思维,就如同诸葛亮家,诸葛一族,分三份分别效忠于魏蜀吴三国,这样就使得不论哪家成功了,诸葛家族也会立于不败之地。

五、汉献帝是曹操的政治理想,他确实喜欢汉献帝。

我们知道曹操不仅仅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伟大的诗人作家,他也有文人的情怀,也曾经是热血青年,他一生忠于汉室,可是事情发展却朝着最终曹家篡汉发展,这也是不以他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说汉献帝就是曹操的君父,他也非常喜欢汉献帝,汉献帝就是曹操的一个贞洁牌坊,像曹操这么爱惜羽毛的人,是一定会照顾好汉献帝的,也不枉他一生以周公自比。把自己的三个女儿献给汉献帝,是一种忠心的体现。也许更有隐喻自己也是皇帝了(后追为魏武帝):当初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帝。

六、保全刘家一个体面,为儿孙以后的篡位,尽量降低反抗力度。

曹丕篡汉,最后就是曹家和刘家两家的家事了,这样就给篡汉的难度降低了,并且可以安顿好汉献帝,让其当山阳公,给自己一个好的得位理由:禅让,所以历史学家公认,曹魏得位:,这点要比司马家正得多,所以后来西晋遭难,历史学家都觉得其得位不正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理由,小荷暂时也想不出来,不过我想这里面夹杂了太多的东西,不过以曹操的智力,一下子就判断出来了:利大于弊,所以他一股脑地把女儿都嫁过去了。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希望友友们一起来交流和分享。

三国曹操向来足智多谋,为何会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这要搁一般人身上,感觉这事赔了,赔大发了,一个傀儡皇帝,曹操咋就砸进去三女儿。一个女儿您是皇帝的老丈人,三女儿他还是皇帝的老丈人,这身份也没有因为多嫁两个女儿见涨啊。

可这老话说过树老根子多,人精点子多。曹操?大华夏地头上的一代枭雄啊,人家能做赔本买卖吗?显然不能,这是走一步瞅三步的主不是。

那会虽然女人在社会的地位不高,但那也是曹操的骨肉,而且作为政治联姻,一个女儿可就是一条联盟关系。所以这事很明显,曹操这么干,应该有他的政治目的。

那么接下来,咱不妨把这事揉碎了唠叨唠叨。

咱先说说汉献帝这人吧。

话说汉献帝,已经是东汉的末代皇帝了,他这人和他的王朝一样,起起落落,坎坎坷坷的。

当年母亲王美人肚子里有了他的时候,害怕被何皇后害死,用堕胎药想把他弄死。这要是搁一般人身上,也就瞅不见这世界的光明了,但命不该绝啊,这堕胎药心许是过期了还咋的,没起作用。

这汉献帝就呱呱落地,话说这世界是公平的,你的命留下来了,那就得用别人的命来代替,而代替汉献帝的恰恰就是他的母亲王美人,一把毒药就这么一命呜呼了。

后来他的小命在他奶奶董太后的关照下,总算是被留了下来。

按说东汉的皇帝帽子压根和他没有关系,但架不住那个时候,局势比较乱,他爹灵帝一死,就把皇位留给了汉献帝的哥哥汉少帝(这是遵循汉朝立嫡立长的原则)

但这事就被后来那不着调的董卓给搅和了,这就是个好事不做,天下的坏事做绝的货。

为了钱啥都干,刨皇家的坟头,掘皇家宗庙府库,为了取乐,一股脑把赶集的老百姓全抓了,男的全剁了脑袋,女的掳走全卖了,对外边人说自己打仗,大获全胜这是战利品。

咱就说见过不要脸的,就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所以这种人压根就没啥底线,废帝的事扣着脚丫子就能做出来。

这不顺手就把汉献帝丢了上去,这叫时也运也命也。

至于董卓,他这坏脑壳坏的都能冒出黑水来,应了那句老话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正义这东西有时候来的晚点,但他从来就不缺课。

后来这董卓就被人给点了天灯,肚脐眼里插了一根灯芯,一家伙就烧了三天三夜。

打这里开始汉献帝就过上了漫长的傀儡生涯,您要说这汉献帝是个没啥才能的人,这您可说错了,这人也有才,可架不住他身边的人胳膊腕子比大腰子都粗,他们信奉暴力可以解决一切,所以就没有他说话的机会,这也造就了他心里也有一定的野心,逮住机会就想翻朵浪花。

这不,最后兜兜转转的就被曹操给挟持了,话说曹操这人不仅胳膊腕子粗,脑瓜也好使,就把这汉献帝给压的死死的。

接着咱说说,汉献帝的反抗。

话说汉献帝这人自从当了皇帝之后,他基本上就没有行使过皇帝的权利。您要说这事搁一般人身上,对方好吃好喝好招待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可人家汉献帝才能还是有的,他不甘心啊,所以这就想着,啥时候能把曹操给掀翻了。

他私下里盘算盘算自己手中的资源。话说东汉时期,引领这政局的变换,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宦官,一个是外戚。

汉献帝瞅瞅身边一个个阴阳怪气的宦官,这帮子玩意不监视他就不错了,还利用他们,这得傻到啥程度才成。

所以汉献帝其实面临的选择就只有一个,利用外戚。

那么汉献帝的老婆当时只有三个,董贵人,大老婆伏皇后,还有一个宋贵人。

这三人中宋贵人可以忽略不计,毕竟宋贵人的家世,就一个老爹仅仅是个常山太守,这在曹操的手里边压根就翻不起浪花来。

那么他的选择又进一步的缩小,只剩下董贵人和伏皇后。

汉献帝首先选中了董贵人,为嘛是她呢?

因为她老爹是董承,官职车骑将军,受封列侯,地位不可谓不重。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董承还是自己奶奶也就是抚养自己的董太后的大侄子。

亲上加亲,董承能办这事。

所以一个衣带诏可就下去了,董承领头,拉了个刘皇叔作为拉拉队,摇旗呐喊。结果这事没整好,刘皇叔借盾溜了,董承没跑,结果被灭了三族,不可谓不惨烈。

当时汉献帝想要以董贵人怀有身孕保董贵人一命,结果曹操压根就不搭理这茬,还是弄死了董贵人。

这事按说应该消停了,但伏皇后瞅着这事,心有不平,这就给自己的老爹伏完写信,通篇写了曹操不是和暴行,想要让她父亲秘密的搞掉曹操。

伏完这可是个老谋深算的主,瞅着胳膊腕子比自己腰还粗的曹操,这就怂了,就当啥事都没有发生过。

话说但凡发生过的,必然会留有痕迹,九年后,当伏完走完了自己的一辈子,儿子伏典继承了他的位子,又过了五年,这事可就发了。

一家老小两百多人的宗族可就被曹操灭的啥也不剩,包括伏皇后以及伏皇后所生的俩娃娃全部被杀。

后来的事

按说这应该消停了吧了,但曹操这人生性多疑,走一步看三步的主。汉献帝搁到脑袋上,这始终是一个祸害。

但他不能真的拿刀子把这汉献帝给剁了,毕竟他心坎里还有道义俩字,他想当皇帝,这辈子是不可能了,只能等他的儿子来完成这项任务了。

回头瞅瞅汉献帝,他的后宫里边就只剩下一个宋贵人,虽然这人不会给曹操找太大的麻烦,但架不住过去是个男人就要纳个三妻四妾的,这要是后宫空虚了,再把别人家的女儿弄进去,这还是会给他找麻烦的。

所以他干干脆脆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让他女儿把汉献帝给看管起来,外戚这条路也就能掐死了,汉献帝也就只能成为孤家寡人了。

但曹操这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了,他感觉一个女儿压根就看不过这汉献帝,所以干干脆脆的就嫁进去三,就算你以后还有其他女人,你能干的过三姐妹?再加上他这个老丈人,这就是铁打的堡垒,一般人就攻不进去。

得咧,这么一做,汉献帝果然老实了,毕竟这三姐妹的外戚就是曹家人,那个曹家人缺心眼了会帮他汉献帝?所以汉献帝和外界的联系全给堵上了。

按说这末代皇帝他捞不到好,不是被人剁了,就是被人剁了,但这汉献帝还是捞了个好,就因为他这三个老婆。

咱瞅三国的时候,曹操的女儿大骂曹氏贵戚,这帮子贵戚也只能受着,这要是一般人,敢骂第一句,轻了大耳瓜子糊上去了,重了这就的剁脑壳。

所以当曹丕当了皇帝之后,对这汉献帝还是不薄的,至少给了个山阳县安度了晚年。

大家伙也知道曹丕这压根就是个笑面虎,肚子那叫个黑,但始终没有冲这汉献帝下黑手,还不是因为汉献帝这三老婆。

一个老婆就让曹丕够受的了,更加何况是三呢?三个女人还一台戏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