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为什么图里琛在山西诺敏处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

粘杆处是雍正当年在潜邸时,设置了粘知了的机构。当年雍正年少,夏天读书的时候,知了声音贼吵人,于是他就设立了这么一个机构,专门对付知了。

长大一些的雍正,开始参与九龙夺嫡,这个时候他手里正缺人手,很多他无法在明面上做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些人去做,而且这些人必须要对雍正忠心耿耿,为此多年在粘杆处工作的这帮人就成了雍正的间谍。

等到雍正成为皇帝以后,粘杆处立下了大功劳,也就跟着成为了雍正的秘密机构。明朝有锦衣卫,清朝有粘杆处,其实是比较相似的特务机构。

粘杆处的另外一个名字,其实就是血滴子。这玩意儿听到了就慎得慌,可见威力其实是不小的。雍正靠血滴子掌握天下官员们的动态,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图里琛是康熙的心腹,也是康熙留给雍正的秘密武器。

皇帝身边没有一两个推心置腹的打手,其实很多事情是不太好办的。康熙身边就有一个图里琛,这哥们用起来得心应手,他跟朝臣不同,他不需要考虑国家利益,只需要考虑皇帝个人的利益。

康熙用了很多年,在临终前,他选择将图里琛传给雍正。这可比传家宝管用得多。毕竟传家宝只能贡在那里,可图里琛可以到处拿来用。

雍正该怎么用图里琛?其实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问题,把图里琛当成一般的大臣,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毕竟他没怎么干过正经事,放哪个部门都不合适。

把图里琛当成真正的自己人,这好像也太仓促了,毕竟从来没有用过图里琛,谁知道他跟你是不是一条心呢?

思来想去,雍正打算让图里琛先到粘杆处里实习一段时间,如果合适的话,就让他带领粘杆处,做个小头目,不合适就直接打发走人。

很显然,图里琛是相当合适的,做打手,咱是专业的。雍正皇帝很满意,所以图里琛就成了粘杆处的核心领导。

诺敏被雍正称之为天下第一巡抚,图里琛能对付得了?

山西巡抚诺敏,积极响应雍正的号召,带头在半年内还了清国库欠款。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

为什么?因为坑儿子的康熙皇帝,给雍正留下的国库,居然是空的,耗子来了都要哭着走的那种。钱都去哪儿了?大部分被手下人给贪了,明面上的账目,基本上都是各地官府的欠款。

各省都亏欠国库银钱,雍正必须要拿出一个方案来追缴欠款。结果问题来了,谁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谁肯定能够得到雍正的赏识。

诺敏这个人,他绝对是一个大清官,当了这么多年官,他自认为自己从来没拿过一分不义之财。在这个时候,诺敏还带头还清了大清国库的欠款,雍正那叫一个高兴啊。

于是雍正亲自给诺敏颁发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巡抚。这下子诺敏算是过瘾了,为什么?原来这哥们虽然不贪财,却十分贪恋名利。

他带头做这件事,的确就是为了名利。可有人却不相信,尤其是田文镜,认为诺敏有造假的嫌疑,可是他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时候雍正决定让图里琛带着粘杆处的人前去会一会诺敏。这需要很大勇气,因为如果查出来诺敏的确造假,那可不是处置他一个人的问题,那是在打雍正自己的脸,那块匾额上的字迹还没干呢!

图里琛为何要亮出自己粘杆处的身份?强龙难压地头蛇啊!

田文镜是个老实人,他在山西查了一圈,啥玩意儿破绽都查不出来。可是邬思道路过的时候,却道破了天机。

他告诉田文镜,山西国库里的钱款,其实都是从山西各大商户那儿借来的。到期了还是要还回去的。所以只要拖住诺敏他们,再让各大商户到巡抚衙门领钱,那么诺敏的案子就不攻自破了。

这可是个好办法,为此田文镜希望图里琛能够配合一下。图里琛压根就瞧不起田文镜这种死脑筋的官员,这回发现他能想出如此出色的办法,于是也就心悦诚服地愿意为他拖住诺敏一天时间。

这一天是中秋节,田文镜那边让商户们来领钱,而图里琛则在宴会上,将诺敏这帮人给拖住了。这是人家的地盘,你想拖住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诺敏认为自己有可能要暴露了,索性在宴会上让刀斧手都亮相了,很显然,这位大兄弟有点想不开,想要在图里琛跟前动武,杀人灭口不就死无对证了嘛!

图里琛也是吓了一跳,不禁冷汗直冒,在这里被收拾了,那一世英名可就没了。不过人家的人到底多一些,打不过是很正常的。因此这个时候图里琛只能亮出自己的杀手锏,自己是粘杆处的人!这也只是搏一把罢了。

诺敏愿意铤而走险,可山西其他官员没这个胆子。

说到底诺敏只是山西巡抚,这兵马调动的事情,他还是不怎么在行。所以在面对图里琛和他手下带来的那帮勇士的时候,诺敏一时也没了主意。

尤其是当图里琛和那帮勇士把上衣脱了以后,诺敏这帮人彻底被震住了,人家上半身到处都是伤痕,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勇士。

真正打起来,不说自己人多打不过,就算是打得过,这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也难免会被误杀,这是这些人不愿意看到的。

很显然诺敏最后的底牌都没了,图里琛手里这一票兄弟才是关键所在。有他们震慑着,山西百官什么都不敢做。而亮出粘杆处的身份,其实作用并不大,人家想铤而走险,还管你是哪个部门的?

总结:雍正主动承认错误,这是值得敬佩的。

在诺敏这件案子上,雍正显然是草率了,那个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赤裸裸地讽刺了雍正的眼光。

不过雍正在意识到错误以后,并没有逃避错误,而是认清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是很了不起的。毕竟没有几个皇帝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事情。

参考资料:《雍正皇帝》

《雍正王朝》中,为什么图里琛在山西诺敏处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图里琛深受康熙和雍正两代帝王的信任,每当遇到棘手或者隐秘的事情需要处理,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派出图里琛前去处理,而图里琛也总是能把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

究其原因,除了图里琛对帝王的绝对忠诚外,更重要的是图里琛有着高明的为人处世手段。图里琛生得一副粗犷的外表,长得膀大腰圆,乍一看一副憨态,而且还惯于装傻充愣,不了解他的人都以为他是个憨憨。

实际上,图里琛粗犷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精细无比的心和教科书般的处事方式,他该说的说,不该说的绝不多说一个字,该看的看,不该看的绝对假装看不见,他遇事果决,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出手绝不拖泥带水,这也是他深受康熙和雍正二帝信任,始终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图里琛的精明和善于装傻充愣在以下两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刑部宰白鸭一案中,八阿哥胤禩为了把太子胤礽拉下马,不惜假传康熙的旨意,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肖国兴供出太子。

事后,康熙派图里琛把肖国兴交给盛京将军秘密关押,肖国兴这才知道自己被八阿哥胤禩给骗了,于是,肖国兴一路上不断的在图里琛跟前叫屈,并把八阿哥胤禩利用康熙口谕诱骗他一事向图里琛和盘托出。

图里琛回来之后立马向康熙报告了肖国兴叫屈一事,康熙连骂了两句:“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眼看康熙还不解恨,图里琛立马“识眼色”地来了句:“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

康熙怒道:“谁让你去杀肖国兴!”

图里琛由康熙这句话得到的明确信息是:八阿哥胤禩“其心可诛”,由此,图里琛得到的进一步信息是:八阿哥胤禩储位无望了。

通过装傻充愣,从简单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就能得到最关键的信息,可见图里琛的精明之处。

木兰围场时,当康熙亲自撞破太子和郑春华的丑事时,另外一个侍卫领班德楞泰就因为多看了几眼,多说了几句话,而被康熙抽了一个大嘴巴子,反观图里琛,在发现情况不对后,来了个尿遁躲过了尴尬的场面。

当康熙命令捉拿放风的人时,图里琛直接一步到位,一脚送放风的太监何柱儿回了老家,事毕后,图里琛还专门来了句:“奴才力使大了,他死了。”

康熙怒赞道:“死了更好,这种人死了更好!”

面对同样一件事,同是侍卫领班,但二人的眼力见和处理方式完全不同,这也导致了二人最后的结局不同,此事之后,图里琛更加受重用,到了雍正朝亦是如此,而德楞泰则淡出了康熙的视野。

图里琛的“遇事果决,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拖泥带水”的性格在撤掉年羹尧大将军之职和山西调查诺敏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图里琛和田文镜调查诺敏的关键时刻,诺敏知道让他们查下去,自己瞒报虚假功绩的事实将被揭穿,于是,诺敏铤而走险,选择了狗急跳墙,调来巡抚衙门的官兵准备对付图里琛等人,图里琛则表现的张弛有度,稳中带硬,适时的亮明了粘杆处管带的身份,并露出满是伤疤的一身腱子肉,彻底的镇住了诺敏等人。

那么,图里琛在调查诺敏的关键时刻,为何要有意亮出其粘杆处管带的身份呢?下面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诺敏好大喜功联合山西众官员上下其手串通欺瞒朝廷

雍正在做皇子时曾被康熙委派清理户部亏空,结果最后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后来他又在各部办差的时候深知国库空虚,积弊甚深,因此,雍正继位后迫切地想要改革弊政,刷新吏治,而他首先要办的大事就是清理各部、各省官员十几年累积的欠款,办好了这件事,雍正朝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康熙驾崩当晚,九门提督隆科多保驾有功,因此,隆科多进了上书房,这个时候的隆科多颇受雍正信任,正好山西巡抚出缺,而且山西还是全国欠款最多的省份,隆科多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因此他向雍正极力举荐诺敏出任山西巡抚,隆科多生怕雍正不同意,还拿诺敏曾顶撞过八阿哥胤禩说事,隆科多道:“诺敏在户部的时候因为顶撞了八爷,因此被冷落了多年,此人机敏练达,是个理财的能手。”

雍正听隆科多这样夸赞诺敏,再加上诺敏顶撞过胤禩,因此,雍正说道:“好!只要是人才,朕不惜破格录用。山西巡抚就叫诺敏去!”

一旁的张廷玉本有话要说,但见雍正已经拍板了,他选择了谨守自己的箴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处世准则,便忍了下来。

与此同时雍正提出:“朝廷发一道明诏,责成各省清理藩库亏空,限期两年内清理完毕,两年内未能填补亏空的官员一律革职拿问抄家抵债,凡是在限期内提前完成清理亏空的,朝廷要明令嘉奖。”

诺敏对于能出任山西巡抚一职很是意外,同时他也有些忐忑不安,清理亏空极难,万一办不成自己还得被革职拿问,于是,他去请教了保举他的隆科多,隆科多拿出中堂的派势让诺敏放心去做,同时他还指点诺敏,只要想法设法补齐亏空就行,用什么方法都行,诺敏一听顿时来了灵感,拜谢了隆科多后,喜滋滋的上任去了。

众所周知,晋商做生意很有一套,晋商的银库里都存着大把的现银,诺敏是个重名声且好大喜功之人,他为了尽快完成清理欠款一事,会同山西一众官员商量后,决定从商家借银补齐亏空,银子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把数目对上了,就行了,顺带着还为天下的督抚做出了榜样,而且还能捞个好名声。

于是,在诺敏和山西一众官员的“努力下”,山西十几年来亏空藩库的三百多万两官银,竟然在半年内奇迹般地全部还清了!

在接到诺敏报功绩的奏折后,雍正极为高兴,还特意起了个大早,召集所有王公勋贵部院大臣开朝会,着重表扬了诺敏,还亲自书写了“天下第一巡抚”的匾额送给诺敏,并以诺敏为榜样责令其他省份尽快清理欠款,雍正的意思就是说,人家诺敏作为新任巡抚半年就完成,难道给你们两年时间还不行吗?这下你们没什么可说的了吧?一时之间诺敏风头无两,其他各省官员则满脸愁容,内心把诺敏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古语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诺敏还没高兴几天,就有好事者把诺敏联合山西众官员虚报功绩一事捅了上去,这好事者不是别人,此人正是堪称雍正朝第一愣头青外加第一喷子的孙嘉诚,他上喷廉亲王胤禩,拳打上司,下喷各级官员,此人眼里容不得沙子,因为他发现雍正朝新制钱有猫腻,而被雍正赏识,雍正提拔他为山西道御史,这官职倒也合了孙嘉诚的性格特点。

孙嘉诚上报雍正之后,雍正既慌又恨,他连夜召张廷玉商量如何处理,并问张廷玉道:“衡臣,你说山西的事朕是不是太性急了点儿?”

张廷玉哪里敢说雍正的不是,只能从山西一众官员身上找原因,只听张廷玉回道:“这岂能怪皇上太性急,若真如孙嘉诚所说,那就是山西的官员上下其手,串通欺瞒朝廷!”

雍正听了后,两眼闪出幽幽的光,恨恨地道:“若真是这样,朕决不轻饶!”

张廷玉连忙说道:“可是,这事朝廷已经明诏通告全国,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把事情弄清楚,而且不能闹大,最好是派一个得力的人以验收的名义,暗中彻查。”

正好田文镜要赴河南上任,于是,雍正委派田文镜以钦差的名义明面上去验收,暗地里去查个清楚。

田文镜到了山西之后也是两眼一抹黑,他是个外来户,山西众官员都防着他,诺敏甚至还允许田文镜去藩库查验,但田文镜查验一番后,没有发现任何异样,一时间,田文镜明知道有问题,但却无从下手。

诺敏眼见田文镜一无所获,内心暗自高兴之余,还不忘写折子参田文镜一本,他在折子中诉苦道:“田文镜下车伊始,便多方责难,吹毛求疵,其心实因嫉妒,其行则上损皇上圣名,下寒群臣求治之心。藩库清查之后,倘银账不符,微臣甘愿领罪,倘银账相符,则田文镜难辞其咎!谨此上闻。”

雍正接到田文镜和诺敏的折子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经过反复权衡之后,雍正决意再派出一个可靠的人前去查探实情,此人正是善于装傻充愣的人精儿——图里琛。

图里琛为何在山西诺敏处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就在田文镜愁眉莫展的时候,李卫带着智近于妖的邬思道来到了山西,并且还和田文镜来个“偶遇”。李卫在田文镜面前把邬思道一顿猛夸,说了什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五百年后的事都能预测”之类的话,顺带着把邬思道介绍给了田文镜,李卫的目的就是把邬思道这个烫手山芋推出去,而邬思道则是为了以后的“全隐”做打算,二人一拍即合把田文镜弄的五迷三道的。

田文镜则为眼下的事头疼不已,邬思道看出了田文镜的处境,他瞅准时机向田文镜递出了投名状,邬思道表示要帮田文镜解决眼下的困局,代价就是事成之后,田文镜官拜督抚之时要付邬思道高达每年八千两的幕酬银子,此时田文镜求胜心切,想也没想就答应了邬思道提出的条件。

邬思道轻易就为田文镜指出了问题所在,让田文镜从库银的成色查起,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田文镜一拍脑门说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邬思道心说:“你要想到了,我上哪挣每年八千两银子去?”

图里琛出发前,隆科多还专门找图里琛谈话,隆科多让图里琛顾全大局,不要伤了皇上的脸面,言下之意就是让图里琛不要查诺敏,走个过场就行,岂知,隆科多前脚刚叮嘱完,雍正后脚就知道了,雍正对图里琛只有一个要求:“要彻查清楚,要说实话。”

以图里琛的精明当然知道该听谁的话,该怎样做。当他到了山西以后,正赶上田文镜下令封藩库和诺敏闹得不可开交,起初,图里琛还打哈哈,没有明确表态,当田文镜单独找图里琛深谈的时候,图里琛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田文镜看图里琛还有些犹豫,于是,田文镜进一步说道:“这样吧,这个案子由我去查实。如果查对了,功劳是我们俩人的,如果查错了,我一个人顶罪,怎么样?”

图里琛急剧思索了片刻,说道:“你让我做什么?”

田文镜要求图里琛以钦差的名义封住巡抚衙门的大门两天时间,图里琛又犹豫了,毕竟这件事牵扯太大,万一田文镜查不出端倪,自己也要受牵连。

田文镜看图里琛犹豫了,于是继续加猛料道:“这事迟早会水落石出。如果这一次你我两个钦差都未能查实上奏,日后愈演愈烈,陷皇上于不可收拾的境地,皇上追查起来,我们都难逃失职之罪!”

图里琛一咬牙,一跺脚答应了,但只给了田文镜一天时间。

田文镜说完立马就走了,图里琛则去和诺敏周璇了,诺敏一看势头不对,两个钦差联起手来,他做得事情迟早要败露,于是,在图里琛要求所有人不得离开时,诺敏决定铤而走险,他暗中找来巡抚衙门的兵丁准备对抗图里琛。当诺敏有此举动时,图里琛这时露了真面目,哈哈一笑:“怎么了?怎么了?我这是到了哪儿了?这儿还是不是大清朝的天下?”

图里琛边说着边两眼闪着寒光从诺敏开始,在众人脸上一一扫射过去,然后指了指身边的几个大内侍卫,接着,一脚踏在椅子上,大声说道:“皇上命我从万马军中挑出来,充实宫掖宿卫,又称‘粘杆处’卫士,统归皇上领侍卫内大臣管带。如果这儿不是大清朝的地方,你们不是大清朝的臣民,就尽管往这儿来!”

说完,图里琛还不忘扯下胸前的衣服,露出满是伤疤的胸脯,接着,图里琛轻蔑地道:“笑话,居然敢对朝廷的钦差使刀弄枪!你们中间有谁知道大清律法怎么说的吗?戕害钦差,按谋反罪论处,诛灭九族!”

说完对着门外诺敏叫来的士兵喝道:“还不滚!”

那士兵一溜烟地跑了。而诺敏则完全呆了,怔怔地站在那儿,一张脸变得煞白起来。

这里要说下“粘杆处”是做什么的,实际上“粘杆处”在明朝时就有了,它主要的职能就是替皇帝和皇亲国戚粘知了、蛐蛐儿之类的,皇帝午休时,这些知了之类的叫个不停,惹得皇帝很烦躁,于是,就下令让宫里的太监、宫女、侍卫去把知了之类的捉干净,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新的部门“粘杆处”。

雍正做皇子时,表面上表现得没有任何夺嫡之心,但暗中招募了各类人才,他把招募来的这些充入粘杆处掩人耳目,实际上让他们暗中打探各类消息,替他办各类秘密事儿。雍正继位后,这个部门也就公开了,成了雍正公开的特务机构,这些人无孔不入,有时就连哪个官员头天晚上是喝酒了还是打牌了,和哪个老婆睡得,都一清二楚,因此,朝廷各级官员都对“粘杆处”很是惧怕。

所以,当图里琛在诺敏处亮明“粘杆处卫士”的身份后,包括诺敏在内的山西一众官员都知道厉害之处,诺敏等人也就放弃了抵抗,图里琛亮明这个身份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达到震慑作用。

写在最后

图里琛虽然惯于装傻充愣,但他在关键时刻做事果断狠辣,在山西诺敏处,图里琛表现得张弛有度,遇事不惊,以“粘杆处卫士”身份外加霸气十足的手段,成功震慑住了想狗急跳墙的诺敏等人,总之,在气质这一块,图里琛是拿捏的死死的。

《雍正王朝》中,为什么图里琛在山西诺敏处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

图里琛历经三朝宠臣,康熙、雍正,甚至乾隆,都对他十分信任。图里琛之所以能在三朝不倒,因为他很有特点,守口如瓶,察言观色异常强大,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绝不会碰,别看他是一个大老粗,但很会来事。他的精明能把那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谋臣们甩了一条街,所以他一直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经常替皇帝办秘密事情的执行者。那么,图里琛在调查诺敏事件时,为什么要故意暴露自己这一秘密身份呢?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在当时的情况下,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跟对方进行心理战,击败了做最后垂死挣扎的山西诺敏和破罐子破摔的那些官员。在危难之际,只能跟他们打心理战,如果没有击败,也只能硬拼,说不好会把自己的命交代这里。

雍正在继位初期,康熙其实给雍正留下的可以说只是一个国库空空的江山,雍正为了扭转康熙晚年留下那些吏治腐败的一些弊端,可谓是励精图治,用心推行新政。

所以使各地方的藩库亏空提上了行程,山西省藩库亏空很大,上书房大臣隆科多为了邀功,于是在他的举荐下,雍正就派诺敏去山西任巡抚,期望尽快把这个亏空填补上,希望以山西藩库来为突破口,为全国做一个表率。

诺敏这个人不是贪财之徒,而是被名利蒙蔽了双眼,用雍正的话说:“诺敏这个人贪的不是财而是名!”也就是说诺敏这个官当的也不纯粹,还是离不开追逐名利。

隆科多给诺敏支招

正是如此,诺敏为了在雍正面前鞠躬心切,全然不顾实际亏空的情况,在雍正皇帝那里夸下海口说,他有对应策略,可以快速整治亏空。雍正这下一听有解决方法了,自然很高兴,于是命人将奏折发放各地督抚以诺敏为榜样,这下诺敏知道放出去大话已经收不回去了,情急之下,去找隆科多给他支招。

于是隆科多就给诺敏支招,暗示诺敏只要将亏空的数对上就可以了,只要做好天下榜样就好。于是,有了隆科多这位上房大臣的支持,诺敏就撸起袖子开始干了。

于是,拉上山西297名官员一起做起假账,向山西所有富商借钱来填补藩库亏空,半年内还清了三百万户部欠款,然后向朝廷谎报政绩,上报朝廷说已经把藩库亏空解决了,雍正龙颜大悦,封他为“天下第一巡抚”。

但是睿智的田文镜发现了端倪,于是报上朝廷,既然有问题,雍正自然要查,于是雍正派田文镜为钦差前去调查事情真伪。田文镜不知道根本问题在哪,所以雍正随后又派图里琛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协助田文镜调查,还特意交代图里琛要实事实办,说实话。

图里琛配合田文镜调查诺敏

图里琛是什么人啊?可以说是高配职场达人。早在康熙朝,图里琛完成押送肖国兴任务后,把实情汇报给康熙,康熙连连说了三个“其心可诛”,这时的图里琛装傻装愣避开了党争之嫌,遇事反应速度之快,令人很佩服。

而同样是康熙身边的侍卫应辩对策完全不一样,在太子和郑春华幽会那晚,德楞泰傻傻的还在劝康熙不要过去,而图里琛灵机一动假装尿急找借口避开了,顺利的保全自己。

所以雍正交代的话,精明的图里琛肯定明白意思,虽然隆科多交代他说要顾及皇帝的脸面,意思是叫图里琛不要动诺敏,就算有问题也不能动。精明的图里琛当然知道该听谁的话了,自然是听皇帝的。

就在图里琛前往山西期间。这时的田文镜正发愁,刚好碰上经过山西的李卫和邬思道,邬思道向田文镜献计,知道山西藩库的根本问题所在是借富商的钱来填补,所以才没有破绽,只要能够封了山西藩库,把诺敏控制住,不让他阻止富商领钱,并通知那些富商们来巡抚衙门领钱,诺敏借钱的事自然会水落石出。

于是,等到图里琛到了山西后,田文镜跟他说这里藩库的情况,说诺敏和山西297名官员做假账欺瞒朝廷,想让图里琛配合控制住诺敏两天,图里琛听后,虽然不太喜欢田文镜,但是他做的事是他正想要做的,只好答应配合帮田文镜控制住诺敏一天时间。

那天正好是中秋佳节之日,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来巡抚聚一起,诺敏一看田文镜钦差到来,随后又来了图里琛钦差大臣,可谓忐忑不安,惶恐汗流想,毕竟他自己做的事是欺君之罪,难道是他们看出端倪,就要暴露了?

就在这时,所有大小官员就按耐不住了,乱哄哄的说这事怎么办?面对大家的质问,这位臬台大人也措手不及,只能劝他们不要自己乱了方寸,然后自己拿起酒壶与众人共饮起酒来,喝了一口,然后狠狠地摔地上了。

可见,这些大小官员为了自保,没有坐以待毙,毕竟要是真的被查出来,坐实欺君之罪名那就全完了,只能铤而走险,开始破罐子破摔了。

所以就在图里琛盯住诺敏,哪里都不让他去时,诺敏一急眼就跟图里琛翻了脸,说明这些官员达成一致准备杀人灭口了,并且一声下令“来人呐!”,埋伏好的一群兵丁突然杀出……。

虽然图里琛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但是此时要是稍有不甚也可能脑袋就搬家了,图里琛一怒之下,把自己身份亮了出来。

在千钧一发的危难之际,图里琛哈哈大笑问道:“这是怎么了,我这是在哪儿?这还是大清朝的天下吗?”随后命令他手下侍卫脱掉上衣,一下露出满是疤痕累累的上身,个个威武霸气,这些官员都被镇住了。

图里琛立刻扭转局面,这时就掌握了主动权,又呵呵两声说到:“好好看看,这些百战之余,经历过生死大世面的,这可是皇上命我从粘杆处卫士千军万马挑选的“精锐战士”,充实宫掖宿卫的粘杆处卫士,统归皇上领侍卫内大臣管带。”意思就是这些可不是普通的卫士,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战士”,现在粘杆处卫士是由我图里琛管带,不怕的尽管过来。

粘杆处背后其实就是皇权

粘杆处的背后其实就是皇权,是在雍王府内务府之下设置了“粘杆处”这个机关,是统归皇帝管带的,也就是清朝的特务机构。

可谓粘杆处是传说中神秘的卫士,让大臣们谈虎色变的“精锐战士”,由此看来,这个钦差大臣图里琛,还有这么一重秘密身份,自然一下子吓得这群官员不敢再出声了。

因为谁都只是听到传说中的粘杆处,从来没见过,不知道他们到底有什么底牌,万一他们这些兵丁不是他们对手就不好办了。如果暗中还有人,把消息传出去,就算把人灭口了,也保证不了万无一失啊!

图里琛看到所有官员都已经慌了神,趁他们还没回过神,继续说道:“如果你们不是大清朝大臣,就尽管往这儿来。”说完,也脱掉自己的大衣露出自己满是疤痕的上身。

图里琛把诺敏等人震慑住了,冲着他们说道:“笑话,居然胆敢对朝廷钦差大臣舞刀弄抢,大清戒律怎么说的,戕害钦差,以谋反定罪,是要诛灭九族的。”

“你们还不快滚!”,那些兵丁听闻都吓跑了,此时的诺敏吓得一屁股瘫坐在那里,这意味着不管他怎样都很难逃脱雍正的追责了。

结语

图里琛面临危急关头,故意暴露自己身份,可以说是一场的心理战的对决,图里琛完美的胜出,先是命卫士露出疤痕,再说粘杆处是自己管带,先震慑住那群想铤而走险的官员,再趁热打铁说出大清戒律的的惩罚,诛灭九族的利害,把那些准备杀出的兵丁吓退了。

这一番的心理交锋让图里琛扭转主动权,把岌岌可危的局势稳住,击破了诺敏的心理防线,让诺敏只能无力的等着田文镜清查藩库,坐等东窗事发。图里琛可谓是职场的心理专家啊!

—END—

(图片来源网络)

《雍正王朝》中,为什么图里琛在山西诺敏处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

粘杆处是干什么的?

粘杆处是雍正创立的,还有一个名字想必大家都听过就是"血滴子",是一个特务机关,官名叫尚虞备用处。康熙晚年的时候,"九子夺嫡"越来越激烈,雍正看似表面上与世无争,但暗地里招募江湖武林高手,训练自己的家丁,为的就是铲除异己,四处刺探情报,为雍正继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雍正继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也为了答谢这些人,就在内务府设立了"粘杆处"。总部位置就是在雍正的亲王府,并且定为"龙潜禁地",这些人每天跟随在雍正的左右,是雍正亲信中的亲信,朝廷官员对这些人是相当的忌惮,已到谈及色变的地步。

雍正为什么信任图里琛

图里琛在康熙的时候就深得信任,雍正继位后基本上之前康熙身边的人都没换掉,尤其是李德全和图里琛,说明两人在康熙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雍正的人,不然实在想不出雍正继续用他们的理由。要知道皇帝更替,下一任皇帝都会启用自己的亲信,不会再用上一任皇帝身边的人,而且还有一点就是,雍正经过"九子夺嫡",刚上位时,危机四伏,疑心会更加的重。

为什么要在诺敏面前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

图里琛完全就是为了震慑诺敏。要知道当时的情况十分的危险,双方都已到刀兵相见的地步,恶战一触即发。

《雍正王朝》中田文镜通过邬思道的点拨,得知了诺敏的作假手段,那些藩库里的银子都是从商人手里暂时借来的。为了证明诺敏和山西二百九十多名官员是联合起来欺骗雍正的事实,于是就封了藩库。并贴出告示,山西商人凡是借钱给官府的,限期两日内前来领回,若没领的,则所借的钱将一律充公。诺敏得知后,内心是十分的着急,就想着赶紧派人通知那些商人别来领银子。但田文镜为了防止诺敏通风报信,就央求图里琛帮忙看住诺敏这些官员两天。

图里琛也十分的为难,知道私扣朝廷命官的严重后果,举棋不定的时候,田文镜就把事情的利弊分析的头头是道,恩威并施,说最后的功劳算咱俩的,所有的罪由自己一人承担;而且这个事情真相迟早水落石出,你我二人都是钦差,若查不出事情真相,日后必将皇上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到时候你我二人都难逃责罚。图里琛也不是傻子,知道田文镜说的有道理,于是就咬牙答应田文镜只帮一天。

诺敏知道自己这样坐以待毙下去,必须通知那些商人,被查出来自己就必死无疑。这边诺敏急着想出去,另一边图里琛派人堵住门口不让出去,诺敏是真急了眼。在诺敏心里,认为这是图里琛和田文镜联合起来整自己,而且知道图里琛没有皇上的旨意,就软禁自己这些官员,准备派兵硬闯出去,双方此时火药味十分浓,大战一触即发。

图里琛此时心里也很忐忑,知道局势十分的凶险,自己虽然是钦差大臣,但在没有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私自扣押朝廷命官,如果诺敏今天硬闯的话,就是杀了自己这些人,也是没有错的。更糟糕的是自己只带了六个人,又在对方的地盘上。

此时图里琛就让手下脱去上衣,露出满身的刀疤,并告诉诺敏这些人都是皇上命自己从千军万马中挑出来充实"粘杆处"的。意思很明显,这些都是皇上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是代表皇上,你若今天非要硬闯,那就是跟皇上过不去,就是对皇上大不敬。这个时候图里琛还不忘把自己撇出去,自己若秉公执法,皇上就不答应。这些官员都是文人出身,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一个个被当场震住了,诺敏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再也不敢放肆。

结语:雍正在当皇子的时候已经创立了"粘杆处",可见其早已对皇位做了充足的准备。表面上与世无争,暗地里则血雨腥风,可见他皇子中是城府最深的一个,可怕!

《雍正王朝》中,为什么图里琛在山西诺敏处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

图里琛要是不吓唬住那帮山西佬,自己肯定被毁尸灭迹了!

杀钦差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清朝嘉庆年间,山阳知县王伸汉就曾杀钦差李毓昌。这就是清朝四大冤案之一的李毓昌案!

嘉庆年间,山阳(府、县所在地)发生灾荒,朝廷按例拨款赈灾。山阳知县王伸汉趁机大肆贪污,并贿赂前来查赈的钦差。十名钦差,被贿赂了九位。只有李毓昌不吃王伸汉那一套,将山阳贪污赈灾款项的事,全部查清楚了,并打算汇报给了上级知府。

王伸汉知道以后,先恳求李毓昌放他一马。但是,他不仅无功而返,还被骂了一顿。之后,他又买通李毓昌的三个仆人,用毒茶害死李毓昌,并伪装出自缢的假象。而山阳(淮安)知府和王伸汉穿一条裤子,认定李毓昌为自缢而亡。

不过,李毓昌的妻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李毓昌的血衣和告发王伸汉的奏折残稿,知道肯定有内情。后来,李毓昌家人经开棺检验,查明李毓昌生前中毒,并非自缢。于是,李家人将此事上告。嘉庆皇帝知道这桩“查赈大员蒙冤命案”后,大发雷霆,下旨彻查此事。

最终,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日章被流放;王伸汉等人被处死。李毓昌得以沉冤昭雪!

一个知县都敢杀钦差,更别说身为山西一把手的巡抚诺敏了!

山西由于没有总督,巡抚就是山西的一把手,山西的土皇帝。而诺敏又因为“手段好”,半年就将山西多年的亏空给补齐了。也是因此,诺敏被雍正称为天下巡抚的楷模———天下第一巡抚!

然而,诺敏的那些计量逃不过田文镜和邬思道的眼睛,诺敏肯定是找山西商户借银子冒充库银了。于是,田文镜在邬思道支持下,和诺敏“打擂台”,闹到了雍正哪里。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雍正派图里琛为钦差,来山西查明此事。雍正既然让图里琛来,肯定是觉得田文镜说的有理。而图里琛也知道田文镜是雍正手下旧臣。所以,图里琛接受了田文镜的嘱托,在他查封库银逼山西商户提银子的时候,看住诺敏等山西官员!

此时,诺敏等一众山西官员的身家性命都在图里琛手里!在座的官员,如果乖乖的听图里琛的,待在屋内,其乌纱帽(和项上人头)肯定不保!

逼急了,兔子都会咬人!于是,诺敏叫来了自己手下的兵丁。此时,诺敏不用杀钦差。只要先硬把图里琛等人劫持了,然后,拦住到库房提款商人,不给田文镜留下把柄就行了。等这个关卡过了,再给图里琛赔罪、向皇上请罪也不迟。诺敏的罪名最多就是因为看不惯“图里琛拉偏架”,冒犯了钦差。也不至于自己被杀头,全山西官员都被撤职。

往坏了说,大不了杀了图里琛!报个匪乱,或者走火!反正,全山西官员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非常值得博一把!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是钦差,今晚也要先把他们办了再说。

不过,图里琛可是老江湖!他亮明自己所带的卫士都是从千军万马中选出来的,充实宫掖宿卫,又称粘杆处卫士,统归皇上、领侍卫内大臣带管。并且,还让侍卫们脱光了衣服亮出伤疤。

图里琛的意思很明白,爷们可不是一般的钦差!爷们干的是“刀尖舔血”的活,手下人都是亡命之徒,都是骁勇善战的高手!老子绝对不会任你们宰割,只要动手就是以命相博!所以,诺敏你最好别动真格的,否则肯定会两败俱伤!!!

诺敏就是一个文官,哪里杀过人?一下子被图里琛忽悠住了。而巡抚府里的兵丁,见诺敏虚了,自然也就尿(sui)了。

诺敏也只有等死了。而图里琛用一番话,就把巡抚府里的亲兵、山西百官都给镇住了,给朝廷免去一番麻烦。图里琛真是人才啊!

(文/勇战王聊历史)

《雍正王朝》中,为什么图里琛在山西诺敏处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

粘杆处演变成特务组织是雍正皇帝的一大创举,朝廷上下官员,包括各省大员听到“粘杆处”谈虎色变!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山西巡抚诺敏欺骗朝廷的假亏空案中的诺敏差点与图里琛发生火拼,当图里琛报出“粘杆处”时,诺敏傻了!【图里琛就是粘杆处首领】

这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第一次暴露粘杆处这个组织,而且是在图里琛以钦差大臣身份协助田文静办理山西巡抚诺敏亏空一案中,诺敏的反抗,差点发生火拼,好像图里琛不得而已亮出“粘杆处”这个组织的金字招牌。

刚刚登基不久的雍正皇帝面临着最大的困境就是国库空虚,为了清理亏空,隆科多举荐了诺敏为山西巡抚,因为在山西一省官员就欠库银三百多万两库银,可诺敏还真是能吏,不到半年亏空全部清理完成,雍正帝亲赐天心第一巡抚招牌,没想到竟然是弄虚作假欺骗朝廷,这是田文静发现的。

田文静是去河南上任的路过山西发现的,上奏朝廷雍正帝,被雍正帝亲命钦差查办此案,又派图里深去山西协助田文静,看来雍正皇帝是下决心了。【诺敏要对图里琛下手】

图里琛的到来使诺敏感到事情严重了,诺敏知道他的欺诈手段一旦被查出,以雍正皇帝的手段必定大难临头,所以诺敏作为一省之最高长官不甘束手就擒,他要反扑,所以就发生了诺敏的亲兵长枪短剑的威胁着图里琛。

看来图里琛危险了,可图里琛不愧为大内高手,问诺敏:

这是怎么了?我这是到哪了?这还是不是大清的天下了?

三个问号问的诺敏不禁毛骨悚然!

图里琛接着说:你诺敏居然敢对朝廷的钦差舞刀弄枪的,知道我带来的这些人都是干嘛的?

他们都是皇上命我在万马军中挑选出来,又称“粘杆处”卫士。【诺敏傻眼了】

看来在雍正朝的“粘杆处”已经演变成雍正皇帝的雍正皇帝的“大内高手”,又有传说是雍正皇帝亲自培养的特务组织,可见一斑。

这是图里琛第一次暴露他的身份,如果想象一下,当时一定情况非常紧急,否则图里琛是不会暴露这个粘杆处的作用的。

由此可见图里琛不是一般的侍卫,他还统领着“粘杆处”宿卫着雍正皇帝的安全。来山西查办诺敏也是预见到了此案子的复杂性。不知朋友们有何见解,请在留言区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227期总268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