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病已和许平君夫妻恩爱,为何反倒成了害死许平君的根源?
故剑情深的戏码,使得许平君彻底成为了霍光的眼中钉。汉宣帝刘询本来是好意,因为他对民间的结发妻子许平君念念不忘,想要将她立为皇后。
可是他当时刚刚登基不久,不清楚做皇帝的门道。那时候的他,应该要看霍光的脸色做事才对,毕竟你这个皇位是人家霍光争取过来的。
尤其是皇后位置,那就是霍光奋斗的唯一理由。既然自己没有谋朝篡位的想法,那就让汉朝的后世皇帝,有咱老霍家的血脉也行啊!
所以皇后的位置必须要留给霍光的女儿,哪怕霍光的女儿又老又丑,汉宣帝也必须要接受,这就是政治婚姻,这就是你想要做皇帝的代价。
没有霍光的相助,刘询啥也不是。刘询是什么人呢?他是汉武帝的长子,戾太子刘据的亲孙子。这身份本来是很尊贵的,可是他爷爷刘据犯了傻,一出巫蛊之祸就把他全家给害了。
刘据选择自杀,刘询的父亲刘进和母亲王翁须都被诛杀。只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刘询被弄进了监狱里,因此刘询的童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
汉武帝虽然后悔,却也没有给儿子刘据平反,甚至没有把刘询给释放出来,还是在汉昭帝时期,刘询才出狱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因此在霍光找到刘询之前,刘询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什么爵位地位都没有。可以说是霍光成就了汉宣帝刘询,因此刘询必须要报恩才是。
结果不懂事的刘询,一上台就上演了一出故剑情深的戏码。他说自己有一把剑遗落在了民间,希望大家能够帮他找回来。
朝臣们立刻明白了刘询的意思,于是第二天连忙上奏,希望刘询能够将许平君立为皇后,刘询显得很高兴,可是霍光脸都黑了。
在霍光的计划当中,废掉不听话的刘贺,目的就是要找一个听话的来做傀儡。刘询没有任何背景和帮手,又是汉武帝的后代,是最合适的人选。
没想到刘询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这让霍光很不爽,因此刘询必然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学会如何做一个寄人篱下的皇帝。
别把什么坏事都推给霍显,霍光自己有很大责任。霍光自己有个小女儿,叫霍成君。这是霍光早就为刘询挑选好的皇后人选,可是刘询抢先一步,把许平君立为了皇后。
因此霍光就必须要把许平君除掉才行,这个时候霍光的媳妇儿霍显开始出手了,他买通了御医淳于衍,让她给许平君下毒。
当时许平君身怀六甲,刚刚生下了孩子以后,淳于衍就给她下了毒,这样的话大家以为许平君是生产而死,所以没有人能够察觉。
就这样,许平君生下了个儿子以后便去世了。这个时候霍光是知道一切的,但是他也只是表示默认,这是史书的记载。在我看来,霍光绝对有可能是整件事的指使者。
汉宣帝刘询终于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他第一次明白做皇帝没那么简单,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失去自己最爱的人。
从此以后,汉宣帝开始变得隐忍,但凡是霍光提出的任何建议,他无不听从。朝中的大小事务,汉宣帝在决定之前,都要询问霍光的意思,只要霍光不点头,那这件事就办不成。
衍曰:“药杂治,当先尝,安宁?”显曰:“在少夫为之耳,将军领天下,谁敢言者?缓急相护,但恐少夫无意耳!”衍良久曰:“愿尽力。”即捣附子,赍入长定宫。皇后免身后,衍取附子并合大医大丸以饮皇后。有顷曰:“我头岑岑也,药中得无有毒?”对曰:“无有。”遂加烦懑,崩。---《汉书》
许平君死后的第二年,霍成君就被送入宫中,立为了皇后。汉宣帝刘询也对霍成君相当关爱,两个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其实这都是在作秀,是做给霍光看的。
霍光终于对刘询彻底放心了,他认为刘询已经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岂不知,一场长途报仇的活动正在路上赶来。
霍光死后,老霍家被灭满门。霍光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看到自己的女儿霍成君生下一儿半女来。很奇怪的是,汉宣帝和霍成君相当相爱,可就是生不出孩子,难道是霍成君的身体有问题吗?这种事情也没办法仔细调查。
反正刘询的身体肯定没什么问题,他跟其他妃子合伙生了6个儿子2个女儿。我认为刘询是故意跟霍成君生不出儿子来,为什么?
一旦霍成君生了儿子,那刘询的小命可就危险了。他们老霍家一定会把刘询给弄死,把这个小孩儿弄上皇位,因为这个孩子有老霍家的血脉,又是个孩子,比刘询更好控制。
所以刘询不可能跟霍成君有什么结果。霍光无奈地死去以后,刘询开始打击报复霍家了。霍光死的第二年,刘询就把自己和许平君所生的儿子刘奭立为太子。
这件事可把霍家人给气坏了,于是霍显便让女儿霍成君去毒杀太子刘奭,大汉朝的继承人怎么能没有霍家血统呢?
霍光死后的第三年,刘询开始追究许平君之死的案子,霍显知道大祸临头了,于是鼓动儿子霍禹和霍家其他人造反,结果被早有准备的汉宣帝刘询一举拿下。
此后霍家人全部被诛杀,霍成君也因为毒杀太子未遂,被汉宣帝给废了,不久之后霍成君便自杀身亡,老霍家辛苦奋斗几十年,一朝输给了汉宣帝刘询。
总结:霍光教会了汉宣帝成长。汉宣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其实多亏了霍光的辅佐。可以说霍光是汉宣帝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处理朝政的能力,还是杀伐决断的态度,那都是跟霍光学来的。
有时候血缘传承并不是最合适的,师徒传承,可能更利于社会的发展。很显然霍光的儿子霍禹并没有传承到霍光的本事,反而汉宣帝成了霍光的继承人。
至于许平君的事,那就是霍光给汉宣帝上的第一节课。普通人上课,不听讲或许还有补课的机会,可刘询上课要是不听讲,失去的可能就是最爱的人了。
参考资料:《汉书》
刘病已和许平君夫妻恩爱,为何反倒成了害死许平君的根源?
许平君可以说是因为汉宣帝而死的,我常会想一个帝王,最不缺的就是美人相伴,但这并不代表帝王们不懂爱情,汉宣帝对他另外的两位皇后是否有爱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刘病已深爱着陪伴他度过最落魄时期的许平君。
许平君
当刘病已被霍光等人立为皇帝时,霍光的权势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汉宣帝入宫后又毫无依仗,他没法和权臣对抗,政权也未稳固,连能不能做长久都是霍光一句话的事,所以他暂时只能依附于霍光,这个时期的汉宣帝,自保都做不到,又怎么谈得上保护自己所爱的人呢?
此时的汉宣帝,虽然手中没有实权,但是他这个皇帝却是货真价实的,在他身边就不乏有贪图权势,地位的人,当霍光拥立汉宣帝登基时,汉宣帝和霍光的第一次斗争就开始了。汉宣帝和许平君是在元凤六年成婚的,在汉宣帝登基后,霍氏家族为了在新的一朝中巩固自己的地位,希望通过联姻把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嫁给汉宣帝。
霍光的妻子霍显则想要让霍成君成为皇后,这样一来必定加强霍氏对朝政的影响力,汉宣帝在刘贺被霍光废黜后,他就明白现阶段不能和霍光暴发直接冲突,但是更重要的是遏制霍光家族的权势,因此在立皇后这个问题上,汉宣帝始终没有退让,最后许平君终于在元平元年年末被立为皇后。
但是汉宣帝和霍光的角力还没完,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在上官桀谋反一案中,因为搜查不利被判有罪,所以霍光就以许广汉是罪人为由,不允许将其封为国丈,这等于是间接表示不认同许平君的皇后的地位,在这个事情上反反复复折腾了一年,许广汉才被封为昌成君。
影视剧中的许广汉
在争夺皇后之位上,霍光是输给了汉宣帝。有句话叫“最毒妇人心”,在这里提起倒不是有什么歧义,但是在历史上,那些参与政治的女性,手段往往比男性更狠毒,并且很少受到道德约束的影响。
霍显并没有死心,她还是挖空心思想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当上皇后,那就先得把女儿嫁给汉宣帝,汉宣帝也需要霍光的支持,为了让霍光放心,本始三年,霍成君被选入宫中,很明显这是一次政治联姻,而阻碍霍成君成为皇后的就只剩下了许平君,霍显开始谋划怎么除掉许平君。
影视剧中的霍成君
而正好这个时候许平君怀孕了,在许平君快生产时,身体不适,医女淳于衍就常去为许平君看病,淳于衍的丈夫想要调任至其他地方任职,淳于衍就去求助于霍显,霍显便指使她毒杀了皇后许平君,后来给许平君治疗的医官均被抓捕,霍显畏罪才将真相告诉了霍光。
由此来看,许平君之死确实和汉宣帝有关,但这主要还是霍显等人贪念权势,最后害死了许平君,也可想汉宣帝身边唯一能信任的人,离他而去,他的心情应该是非常内疚,悲伤的,但是他接下来的行为更让人佩服。
汉宣帝
霍光把真相汇报了汉宣帝,汉宣帝没有处置任何人,还把淳于衍给放了,最后立霍成君为皇后,看似霍氏家族大胜利了,但汉宣帝在霍光病逝后不久,便将霍氏灭族,霍光的党羽尽数铲除,霍显被斩首,霍成君被废后自杀身亡。
刘病已和许平君夫妻恩爱,为何反倒成了害死许平君的根源?
对于普通百姓之家来说,夫妻恩爱自然是最幸福的一件事;然而,在帝王之家,深宫之内,很多时候,这种爱就会招来无尽的嫉妒与恨意,古往今来,因此而死的后妃可谓是不计其数,而许平君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一、命运的轮回如果没有“巫蛊之祸”,也许西汉的历史发展就是太子刘据接替汉武大帝,然后是其长子刘进,长孙刘病已,想必那时候他的父母就应该来得及为他取一个名字,而不必用“病已”了。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戾太子刘据和他的儿子刘进因“巫蛊之祸”而死,全家上上下下,只剩下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了。
刘病已在监狱之中度过了人生的前四年,然后又在掖庭之中生活了十几年,他的皇族血统此时不但没成为他人生的助力,反倒阻碍了他的进一步发展,就连许平君的母亲最初听说结亲对象是他的时候,都是一脸的不愿意。好在,养育刘病已长大的掖庭令张贺拿出了自己的身家当作彩礼才算帮他把许平君娶回来。
结了婚的刘病已也没有体现出什么谋生的技能,反倒是经常到处游玩,京畿附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许平君家里的钱也没少让刘病已花。可是,运气这个事儿有时候谁也说不清。
接替汉武大帝的汉昭帝英年早逝,紧接着当皇帝的昌邑王刘贺又太不像话,朝廷上的重臣们选来选去就相中了这位流落民间的皇曾孙(相对汉武帝而言)刘病已。
二、故剑情深汉宣帝刘病已登基以后,满朝文武就开始盯上了后宫之主——皇后的位置。什么样的人物能称得上一朝人王帝主的皇后呢?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拥君首席大功臣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了。
话说这时候的霍光已经为汉家君主服侍四十余年,掌权也已经达十数年之久了,尤其是最近几年,他的威望和权势甚至还在皇帝之上。只不过他的女儿嫁给宣帝还是有个辈份的问题,首先,他的外孙女上官氏是汉昭帝的皇后;再者,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跟戾太子刘据还是姨兄弟,不管咋算,霍成君都算是宣帝的长辈。如果依据后来儒家礼教思想来看,这门亲事很明显就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在当时那个儒家思想还未根深蒂固的时候,还真不算什么事儿。
所以,一朝的官员全都支持霍成君入宫封后,不过初登大宝的汉宣帝倒是不慌不忙,轻描淡写地发了一道诏书——寻找一把曾经追随自己的古剑,意思很明显:我刘病已是个念旧的人。群臣都不是愚人,转过天来便都将自己支持的皇后人选变成了许平君。
公元前75年,刘病已与许平君成婚;
公元前74年,许平君生子,起名刘奭(即汉元帝);
公元前74年八月,汉宣帝刘病已正式登基
公元前74年十一月,许平君被立为皇后。
三、许皇后之死时间又过去了两年多,许皇后平君再次身怀有孕,临盆在即,却不料在即将生产前夕,突发暴疾,头晕气短,竟不治身亡了,这一天是公元前74年正月癸亥日。汉宣帝得知许皇后身死,不禁大怒 ,下令将所有负责护理许皇后的医护人员全都逮捕入狱,可最终还是没有审理出个所以然来。
群臣上表,许皇后之死固然可惜,但后位不宜空缺太久,特建议霍光之女霍成君入宫为后。宣帝见事已至此,也不得不让霍成君入宫了。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渐渐地当年许皇后的死因也传到了汉宣帝的耳中。
原来,当初霍光的妻子、霍成君之母霍显,希望女儿可以入宫当皇后,便暗中收买了负责护理许皇后的首席女御医淳于衍,让她暗中用药害死许皇后。但由于淳于衍用药手法高明,并未留下明显的证据,所以才很难查明。
在淳于衍等人被关押之时,霍显将此事向霍光和盘托出,霍光虽然生气,但也不得不与之同流合污了。随后,为避免淳于衍在狱中乱说话,霍光利用职权之便,签署了对淳于衍的免责令,淳于衍得以逃出生天。
霍光死后两年,即公元前66年,正当汉宣帝想向霍氏全面下手之机,霍氏率先谋反,但因保密功夫做得不到位,终因走漏消息被彻底消灭。不久之后,霍皇后成君被废。
一场宫斗“大戏”至此宣告终结了。
水言水语尽管汉宣帝早在自己祖父、父亲的死中意识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可是许皇后的死还是给了他不小的打击。当初立许氏为后,他的出发点一方面是源于许氏是他的发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后宫能够多一分安定,少一分争斗,可惜还是事与愿违了。
后来,汉宣帝在选择下一任皇后人选的时候,他为了彻底避免这种后宫的争斗,主动选择了无宠而又无子的王氏为皇后,甚至为避免嫡子之争,他会刻意跟王皇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让她承担起抚育太子刘奭的责任。
从此之后,汉宣帝的后宫便再无争宠、争斗之事发生了。
刘病已和许平君夫妻恩爱,为何反倒成了害死许平君的根源?
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够夫妻恩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对于帝王之家,在深宫大内可就未必了。
公元前74年,刘病已被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中,意外的成为了大汉朝的皇帝。也许是身份转变的太快,将所有的事想的还是太简单了。所以才会想当然的以为既然自己当了皇帝,那么自己在民间而且和自己感情很好的妻子许平君就应该是皇后。
在朝中大臣正商议着推荐立权臣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时,他先下手为强的下了一道旨意希望群臣为他寻找一把旧时的宝剑,好在大臣们都是识时务的,于是纷纷上奏立许平君为皇后,让这件事告一段落。
表面看起来是刘询赢了,却不料霍家根本就没有放弃对皇后位置的追求,对于许平君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子竟然成为皇后始终耿耿于怀,总觉得是她挡了自己女儿成为皇后的路。
三年后,皇后许平君再次生产,正常来讲,这是帝后恩爱和谐的证明,是天大的好事。但却更引来霍光的妻子霍显来的嫉恨,在她看来这也意味着女儿更加没有希望成为皇后了,离皇后的宝座是越来越远了。
于是她指使女医,将一种有毒的药草放进了许皇后的药汤,许皇后服用之后不久就毒发身亡。刘询十分悲痛却也只能将其厚葬,追封为"恭哀皇后"。
后来有人说,皇后死的蹊跷,必是御医从中捣鬼。霍显一听,害怕汉宣帝真的彻查此事,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霍光,霍光得知真相后,冷汗都下来了,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替她将这件事遮掩下来。而刘询也觉得势弱,无法与霍光抗衡,暂时放弃了追究此事。
后来,霍显终于达到目的,将小女儿送宫中做了皇后。但是,不几年,霍光就去世了,毒杀皇后的事又被人重新提起,霍家人为了活命,竟然密谋造反,被早有准备的刘询一举拿下。终于为含冤去世的许皇后抱了一箭之仇。
所以说,如果不是刘询与许平君夫妻情深,刘询就不会坚持立许平君为皇后,许平君不做皇后,也不会被霍显认为阻挡了自己女儿的路,而视她为眼中钉,而最终将其毒杀,从某种程度而言,刘许二人夫妻恩爱确实是许平君被害死的根源 。
刘病已和许平君夫妻恩爱,为何反倒成了害死许平君的根源?
谈秦说汉(252)
一切的灾难,均来自那把不祥的宝剑。而这把所谓的宝剑,却是汉宣帝刘病已童年时期唯一的玩耍之物。从一个婴儿自幼在狱中长大,后来又进了掖庭干苦力,认识了温柔娴淑女子的许平君,结为夫妻。他发誓要与她患难与共,给她全部的爱。
他终于咸鱼翻身了,摇身一变坐在龙椅上,南面称孤,百官臣服。他没有忘记那个多少苦难岁月里与他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女子,那个仍在民间干农活的结发之妻许平君。于是顾左右而言其他地下了一道诏书:“寻找微贱时曾经玩耍过的宝剑。”
- 许平君入宫为皇后
许平君是掖庭晒布房工头许广汉的女儿,虽然说不上天姿国色,但也勤劳肯干,任劳任怨。当初刘病已来到掖庭上班时,由于是罪人之后的身份,没人敢把女儿嫁给他,许广汉虽然阶级成分不太好,但也不讲究出身,要不刘病已就是光棍一条。
几十年前的玩耍的宝剑,除了许平君家人外,谁还能找到呢?大臣们当然能看懂汉宣帝诏书的意思,于是纷纷上书册立汉宣帝在民间的结发之妻为皇后。汉宣帝不能推辞,就顺其自然地接受了,下令用最高规格的仪式把许平君接进宫立为皇后。
许广汉就爱喝两口小酒,从没想到要大富大贵,因此对于将来的刘病已会大富大贵真没有心理准备。而许平君就一个民间村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听天由命。突然自天而降的富贵让这父女俩心存感恩,仍然是小心翼翼地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许皇后出身低微,做皇后的时间很短,仆从车驾服饰都非常节俭,每隔五天去长乐宫朝见一次皇太后,亲自捧着食案给太后敬献食物,尽孙媳妇孝道。但是,她没有想到,入宫做了皇后,却因为得到男人的宠爱被人妒忌,过早地失去了性命。
- 霍显为抢皇后位毒杀许平君
然而汉宣帝册立皇后的行为,却没有顾及另外一个人的感受,那就是三朝权臣、大将军、大司马霍光。霍光有个女儿叫霍成君,也到了婚嫁的年纪,早都想着让女儿成为国母,但他还没有来得及行动,汉宣帝就在大臣们的拥护下册立了许平君。
皇后之位被人抢了先机,霍光倒是没有说什么,谁让自己动手太慢,又顾及面子,只好认命。但霍光的夫人霍显却不这么认为,女人嘛,天生就是头发长见识短,看到自己的男人在朝廷里呼风唤雨,文武大臣那个不给他点面子,内心就膨胀了。
汉宣帝还是挺厚道的,许平君进宫的第二年就有了身孕,但临产时却得了病。淳于衍是皇室御用医生,她的丈夫赏是掖庭的保安,想弄个安池监的职务,也就是保安小队长。淳于衍曾经跟霍显提过一嘴,当时霍显左耳进、右耳出,没太当回事。
这次皇后生了病,霍显就把淳于衍找了过来,跟她说让下毒将皇后毒死。医者父母心,从来只有把人治好的,哪有故意把人治死的,淳于衍当然不敢。霍显就跟她说,现在整个朝廷都是大将军说了算,你丈夫的事情还办不办呢?这当然得办。
于是,淳于衍把附子捣成粉,掺和在太医的药丸中,服侍皇后吃下去。过了一会儿,皇后感觉非常不舒服,说:“我的头好痛,难道药里有毒吗?”说者无意,淳于衍听了吓出一身冷汗故作镇静地说:“药没有问题。”皇后烦闷不安,终于死了。
在汉宣帝的授意下,许平君被抢先立为皇后,这里有两种可能。第一,霍光应该是有私下里向汉宣帝建议过立霍成君为皇后,但汉宣帝没有采纳。第二,汉宣帝低估了霍氏的能量,想提前树立自己的外戚势力,结果给许平君带来了杀身之祸。
- 汉宣帝与霍家结下仇恨
淳于衍离开皇宫,惴惴不安地把结果告诉霍显,霍显拍着胸脯向她保证不会有事,但也没敢重金谢她。皇后服药而死,这当然有事,汉宣帝下令,将所有参与医治的太医全部下狱,包括淳于衍。霍显怕淳于衍受不了酷刑,只得将实情告诉了霍光。
毒杀皇后,那是多大的罪呀,霍光听到也惊呆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恶毒妇人心,这话用到霍显、淳于衍身上非常合适。坦诚,就是最合适的解释,霍光冒着大司马、大将军被撸的风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汉宣帝和盘托出,请求治他的罪。
汉宣帝很痛苦,也很憋屈。许平君入宫前跟他一起吃过这么多苦,从无怨言;因为他罪人之后的身份,她也跟着遭受了多少旁人的白眼。他富贵了,成为九五之尊了。而曾经最疼爱她女人,也是他最挚爱的女人却因为自己的宠爱被人下毒毒死了。
更可恨的是,仇人的丈夫却还跪在面前请求原谅,有仇不报非君子,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还要什么天下。汉宣帝的内心怒海奔腾,却强颜欢笑原谅了眼前这个权势正盛的忏悔者,一个恶毒的复仇计划在他心中渐渐形成,而霍家人浑然不知。
- 写在最后
后来,汉宣帝顺从地册立了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再后来,霍光生病去世了,汉宣帝为他举办了盛大的丧事;后来的后来,霍家人因“谋反”被灭了族,报复有点过了火。汉宣帝失去结发妻子,霍氏一家被族灭,这就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如果刘病已与许平君只是一对平常夫妻,虽然生活苦了点,工作累了点,起码还可以在苦中作乐中生存。刘病已还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女人,却又让她陷入宫廷争斗的漩涡中。过多的恩爱反而让许平君过早地失去生命,一切原罪还是汉宣帝。
2020/10/30
我是在秦砖汉瓦里游走的拾荒者“谈秦说汉”,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刘病已和许平君夫妻恩爱,为何反倒成了害死许平君的根源?
刘病已和许平君可谓是患难夫妻,他们成亲时,刘病已当时只是一个“落魄”的皇族中人。不过,夫妻二人还是很恩爱。
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因其驾崩时无子,众臣拥立刘贺为帝,但刘贺在位只二十七天,就被权臣霍光以胡作非为、不能守社稷为由废了。
刘贺被废后,众臣迎立刘病已为帝,刘病已继位后,是为汉宣帝。当然,朝廷大权依旧掌握在霍光手中。
汉宣帝继位后,封许平君为婕妤。
接下来就是封立皇后之事了,由于许平君是汉宣帝的嫡妻,同时汉宣帝也很喜爱她,所以就想封许平君为后,但朝廷大臣却都奏请封权臣霍光之女霍成君为后。
汉宣帝于是就下了一道寻求“故剑”的圣旨,这也就是“故剑情深”的典故,意思就是自己和许平君夫妻恩爱,故而想立许平君为后。
众臣知道了汉宣帝的心意,于是就奏立许平君为后。
所以,没过多久,许平君就被封为皇后了。
然而,后来许平君却被霍光的夫人派人毒杀了。
当时由于霍光掌权,汉宣帝虽然明知害死爱妻的凶手是谁,但却不敢轻易造次,因为刘贺的故事才过去没多久,若自己轻举妄动,可能就会是第二个刘贺。所以只得把这份恨意埋在心里。
直到后来,霍光去世,霍家又密谋图谋不轨。此时汉宣帝的帝位已经比当初稳固了,最终,得以清理了霍氏家族,也算是为爱妻许平君报仇了。
当然,虽然霍氏家族被清理,但汉宣帝也并未抹杀霍光当初的功劳。后来汉宣帝回忆起以前辅佐自己的功臣,还是把霍光列为第一。而由于其死后家族图谋不轨,所以只称他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而不书霍光全名。
那当初汉宣帝和许平君恩爱,为何反成了害死许平君的根源呢?
其实,汉宣帝和许平君恩爱,本来并没有错,毕竟夫妻恩爱是天经地义。汉宣帝成了皇帝而不忘妻子,也是合乎常理。
可惜的是,许平君没有强大深厚的背景,再则那时的汉宣帝虽然贵为皇帝,但还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利,朝政大权依然掌握在霍光手中。
霍光的夫人想让女儿霍成君为皇后,但汉宣帝却立了许平君为后。
当时霍光掌权,不仅位极人臣,而且有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实力,作为他的家人,自然觉得不可一世。
霍夫人认为,许平君只是仗着皇帝的喜爱就成了皇后,这让霍夫人不能容忍。让女儿霍成君低许平君一头,她实在容忍不了。
霍光当时掌权,这就让霍夫人有了无法无天的资本。为了让自己女儿能成为皇后,霍夫人就派人把许平君毒杀了。
其实,许平君被杀,也是属于权利、政治相争的范畴。
当时霍光掌权,霍家又怎么会容忍汉宣帝立许平君为后的。汉宣帝执意如此,霍家就给他点教训,想让汉宣帝知道现在是谁说的算。通过结果告诉汉宣帝,皇后都可以毒杀,皇帝也一样可以。
本来在后宫之中,想要生存,得到皇帝的宠爱固然重要,但有时因为政治因素,有深受背景也很重要。
当时汉宣帝权利不大、许平君无势,相反霍家却掌权,在这样的情况下,立许平君为后,那不是明摆着和霍家对着做吗!
当时霍光位极人臣、权利极大,霍家想让霍成君为后,也是常理。但汉宣帝偏偏立了爱妻许平君。
霍夫人为了让女儿霍成君为后,只得除去许平君,于是就把许平君毒杀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