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能够同时迎娶姑侄三人?
皇太极娶孝庄他们家姑侄三人,那可不是什么魅力问题,主要是因为必须要维持满蒙联姻的现状。
- 皇太极先娶了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庄的姑姑。哲哲的地位很高,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可是她多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 因此皇太极着急了,为了维持满门联姻的关系,他又娶了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皇太后。没想到孝庄嫁给他13年后才给他生了个男孩儿,也就是福临。
- 这期间皇太极哪里等的了?于是皇太极在这期间又娶了博尔济吉特海兰珠,也就是孝庄皇太后的姐姐做老婆。海兰珠争气啊,刚嫁过来三年就给皇太极生了个儿子。
为啥非要生了儿子才算是正式联姻呢?因为有了儿子,就可以给科尔沁蒙古一点念想,让他们认为满清的江山有他们科尔沁蒙古的一部分,这样的联姻才更加牢靠。
不过情况很快发生了转变,海兰珠的儿子生下来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就去世了。好孝庄这个时候给皇太极生下了儿子福临。要不皇太极还要从科尔沁找女人做老婆。
稳住蒙古,满清大军才能挺进中原。被很多研究明史的专家们所误导,很多人认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之所以不敢轻易南下,是因为皮岛的毛文龙,对他们各种牵制。
只要皇太极南下,那毛文龙就带兵攻打他们的大后方,使得满清铁骑疲于应付。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很可惜并不是,毛文龙那点人马真不够皇太极嚼两口的,偌大的李氏王朝都被皇太极征服了,他会拿不下你这个小皮岛?
那么到底是谁在牵制皇太极的力量呢?其实这股力量就是察哈尔蒙古。蒙古在明朝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其中察哈尔部属于漠南蒙古,是牵制后金最重要的力量。
努尔哈赤每次南下攻打明朝的城池,察哈尔部就在后面偷袭他们。而且他们实力还不小,你说气人不气人?一时半会儿根本灭不掉人家。
为此努尔哈赤想了个办法,让子女们和同样处于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联姻,用科尔沁部落来牵制察哈尔部落。这么一来后金的后顾之忧可就减轻不少了。
后来皇太极养精蓄锐,在1632年出击察哈尔蒙古林丹汗,林丹汗实在是扛不住了,所以不断败退,最终在青海殉难。而他的残余部队也在1635年,被皇太极彻底解决。
这个时候皇太极稳住了西边的蒙古,东边的李氏王朝,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这才在这个时候选择带兵南下,因此与科尔沁蒙古联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
皇太极比孝庄大了21岁。早年娶哲哲的时候,皇太极还是个俊后生,1614年,16岁的哲哲,嫁给了23岁的皇太极。可以说两人也是郎才女貌,这样的联姻关系,是被很多人所祝福的。这一年孝庄太后刚出生一年,才两岁大。
可是一直到1625年,嫁给皇太极11年之久的哲哲,都没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女。这个时候又是满蒙联姻的关键时刻,努尔哈赤打算对察哈尔部动手的时候。
为了维持满蒙联姻的关系,1625年,34岁的皇太极又娶了13岁的孝庄做了媳妇儿。这么一来努尔哈赤再次稳住了科尔沁蒙古的力量。
由此可见,孝庄纯粹是为了家族前程,才会选择嫁给自己的姑父。而且这个姑父比自己大了21岁,她还是个孩子,可皇太极已经是个中年人了。
孝庄嫁给皇太极以后,其实并不受宠。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孝庄足够漂亮,又是个年轻的姑娘,皇太极却长时间没有提拔孝庄。
一直到1636年,皇太极正式建立了清朝,登基称帝以后,这个时候才把孝庄封为了庄妃,也只是形式上改了一个称号,没有过多的宠爱。
反倒是她的姐姐,后来嫁进来的海兰珠,被皇太极封为宸妃,同时赐居关雎宫,地位仅次于孝端文皇后,也就是她们的姑姑哲哲。
所以说孝庄能够在后来成为母仪天下之人,完全就是一个意外。如果海兰珠的儿子没有夭折,说不定就轮不到孝庄太后入主中原了。当然,还是科尔沁蒙古沾光。
满蒙联姻,从康熙这儿就断了。满洲人一直希望自己的血统能够纯正,所以尽量不跟汉人有联姻的关系。一般都是自己民族内部成婚,这样也少了很多爱恨情仇的纠葛。
可是努尔哈赤是有野心的人,他自己的16个老婆里,除了满洲人,就是蒙古人,因为他希望得到蒙古的支持。
为了能够让联姻关系得以稳固,努尔哈赤几乎让所有儿子都跟蒙古联姻,逐渐形成了满蒙联姻的局面。这也保证了清军入关时没有后顾之忧。
可是不久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清廷已经问鼎中原,不再需要蒙古的帮助了,甚至不允许蒙古各部落带兵私自进入中原。尤其是康熙朝,满蒙联姻关系,也逐渐淡化了。
康熙为了稳住皇位,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这是正儿八经的满洲人。所以没蒙古什么事儿,后来又先后立遏必隆的女儿钮钴禄氏、佟国维的女儿佟佳氏做皇后,始终没有蒙古女人的身影。
可见,这个时候的清廷,其实更加注重满洲人内部的团结工作,至于团结蒙古的事情,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总结:皇太极本人还是有点魅力的。没有皇太极,还真的未必就有满清天下。这位老兄不光打仗厉害,而且智谋也是无敌的。攻灭察哈尔,征服李氏王朝,收拾袁崇焕,降服洪承畴。
可以说他的确是一位很出众的英雄人物,孝庄嫁给他是一点都不亏的。只可惜他的寿命太短了,在清军入关的前一年就去世了,没能看到他的王朝一统整个天下。
参考资料:《清史稿》
皇太极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能够同时迎娶姑侄三人?
魅力?并不是皇太极有什么魅力,而是科尔沁部为了部族的地位权势,接连嫁过去了姑侄三人,历史上的皇太极且不说长相才干如何,在当时,满蒙之间的联姻为的都是利益而已。
姑姑先嫁,幸福美满却没能生下儿子明朝万历42年,当时16岁的科尔沁部贵族之女博尔济吉特·额尔德尼琪琪格,也就是哲哲远嫁后金,成为努尔哈赤的媳妇,成了当时22岁的皇太极的侧福晋。在皇太极的正妻乌拉那拉氏死后,哲哲因为出身高贵而且与皇太极之间感情很好,成为了继任的大福晋。
从皇太极迎娶她举行的婚礼,还有之后对其态度方面来看,哲哲很受皇太极的敬重疼爱,夫妻俩相当亲密,但是也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哲哲始终都没能为皇太极生下一个男丁。虽然哲哲接连生育,但是连续三个孩子都是女儿,最终也都是和亲远嫁的命数。没有儿子也就意味着无法拥有坚实依靠,这让哲哲与科尔沁部都非常不安。
哲哲不行,那就派大玉儿上虽然哲哲的娘家是当时蒙古大部科尔沁,但是没有生育男丁始终是哲哲与科尔沁部的一个心病,尤其是在争夺汗位的过程中,科尔沁主要支持的就是皇太极。为了自己与家族的地位更加稳固,天命十年,科尔沁部将时年十三岁的布木布泰,也就是大玉儿送嫁给了皇太极,而大玉儿就是哲哲兄长的女儿,是她的亲侄女。
表面来看,大玉儿要叫皇太极姑父,且不说这有亲戚关系和辈分,而且皇太极当时已经33岁,大玉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根本还是个黄毛丫头而已,这样的婚姻关系实在很雷。但是女真蒙古等风俗与中土相差甚远,子娶后母、弟娶兄嫂也稀松平常,更何况是姑父迎娶妻家的侄女这种事,而且,两人其实也没血缘关系。
何况,汗王之位的争夺已经愈发激烈,皇太极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自然也需要拉拢科尔沁部,送嫁大玉儿也是科尔沁部的意思,自己也不便拒绝,于是,皇太极以盛大的典礼又迎娶了大玉儿成为自己的侧福晋。科尔沁的想法就是,既然哲哲年岁渐长,怕是也难以再生儿子了,干脆让大玉儿来生,反正也是科尔沁的女儿。
但非常尴尬的是,皇太极与大玉儿虽然也接连生子,五年间连生三胎,这也算恩宠很盛了,只是大玉儿一下子也生了三个女儿,这让科尔沁部很傻眼了,姑侄俩生了六个孩子,结果全都是女儿,一个男丁都没有。
一而再再而三,海兰珠闪亮登场哲哲与大玉儿接连生女的打击,并没有让科尔沁部放弃,天聪八年,大玉儿的哥哥吴克善奉命,亲自将大玉儿的姐姐海兰珠送到了盛京,与皇太极完婚。与文学影视作品中描述的不同的是,并没有资料显示海兰珠与大玉儿是异母姐妹,再者,“海兰珠”这个词语在蒙古语中就是珍爱的女儿的意思,若海兰珠真的出身低微,也不会得这样的名字。
虽然那时的海兰珠已经26岁,按照常理,这个年纪早就应该嫁过人,最主要的说法就是海兰珠曾嫁给林丹汗,但林丹汗被灭之后,海兰珠也就被接回了科尔沁草原。然而在所有的史籍资料中,都没有海兰珠26岁之前的记载。虽然在古代海兰珠的年纪已不小,但是她长得非常漂亮,一下子就吸引了皇太极,盛宠无比。
皇太极称帝之后分封后宫,海兰珠被册封为宸妃,赐居地位仅次于中宫的关雎宫,而“宸”乃北极星,在古代通常代指帝王,宸妃这个尊荣非同一般,也可见皇太极对其宠爱。送去的海兰珠如此得宠,科尔沁自然放心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海兰珠嫁过去的第二年就生下了儿子,也就是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直接宣布这个孩子为继承人。
皇八子诞生之时,蒙古各部都派人或者首领亲自带队前往盛京朝贺,皇太极颁布了清朝建立之后的第一道敕令,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只可惜,海兰珠的儿子受尽宠爱,却无福消受,还没等到皇太极给其取名就早早夭折,海兰珠也因此伤心过度香消玉殒,不过好在皇八子出生后没多久,大玉儿成功生下了皇九子福临,弥补了科尔沁的缺憾。
其实无论是哲哲还是大玉儿、海兰珠,他们虽然是姑侄,但是嫁给皇太极的原因和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家族的利益,除此之外,与爱情什么的都没什么关系,嫁给皇太极也不是皇太极有什么吸引力,只不过家族的命令,她们无法违抗罢了。
哲哲远嫁,就是皇太极与科尔沁联盟的标志,但是哲哲生不出男丁,所以科尔沁毫不犹豫就送去了大玉儿,然而大玉儿也迟迟没能生育男嗣,科尔沁又送去了海兰珠,如此这般送去姑侄三人,就是为了强化科尔沁的地位,遍地撒网重点捞鱼,送去三个人,总有一个能生下继承人,这才是科尔沁利益的最大保证。
皇太极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能够同时迎娶姑侄三人?
我是红辰,为您解答。
据史书记载,皇太极有15个老婆,其中七个是蒙古族美女。地位最尊崇的是哲哲、布木布泰和海兰珠,且她们三个的关系不一般。
哲哲和布木布泰
出于政治需要,满蒙之间世代联姻,到了皇太极这一代,蒙古族科尔沁部先后把博尔济吉特家族中的三位美女嫁给了皇太极,且这三位美女还是姑侄关系。
这姑侄三人分别是,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哲哲,庄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宸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海兰珠。
庄妃在野史中被叫做大玉儿,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哲哲是大玉儿和海兰珠的姑姑,有说海兰珠在进宫之前曾嫁过人。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公元1614年,科尔沁大领主莽古思将十六岁的女儿哲哲,嫁给努尔哈赤四贝勒皇太极。在皇太极建国称帝时,贤德淑良的哲哲被封为孝端文皇后。
哲哲从16岁嫁给皇太极,过了11年仍没生下一儿半女,莽古思急了,便又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皇太极,这就是大玉儿。
就在大玉儿嫁来的那一年,哲哲竟然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儿。之后的几年,哲哲和侄女大玉儿都只生下女儿,哲哲两个,大玉儿两个,没有儿子。
博尔济吉特·海兰珠
海兰珠是大玉儿的姐姐,在大玉儿嫁给皇太极9年之后,才嫁了过来,那时的海兰珠26岁。皇太极为了表示对海兰珠的宠爱,将她的宫殿取名“关雎宫”,意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将她封为了“宸妃”。
宸妃在古代后妃称号里很少有出现,因为这个“宸”字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唐高宗李治起先给武则天的封号就是宸妃。可想而知,当海兰珠生下八皇子后,立刻被皇太极内定为了储君人选。
在海兰珠生下八皇子后,大玉儿也怀孕了,在公元1638年,大玉儿生下一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世事难料,八皇子未满周岁便夭折了,这让海兰珠伤心不已以致薨逝。
清太宗·皇太极
海兰珠的死让皇太极哀恸不已,于两年后,也就是公元1643年病死。皇太极死后,又经历了夺位斗争,最后在多尔衮的建议下,福临即位。
福临(顺治帝)即位后,尊哲哲和大玉儿为皇太后。哲哲皇太后于1649年病逝,时年五十一岁。哲哲死后,福临还亲自为她写祭文,将她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
大玉儿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先后辅佐了顺治和康熙两代帝王,于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
皇太极和海兰珠
红辰说姑侄三人嫁给皇太极是出于对政治的需求。而在政治婚姻中,海兰珠和皇太极的爱情殊为珍贵,貌似人生已得圆满,爱子的夭折却像是命运跟他们开了个玩笑,你怎么看?
皇太极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能够同时迎娶姑侄三人?
清太宗皇帝的后宫是清朝所有皇帝之中最为特殊的,主要特殊在后宫之中,有三位同一姓氏的嫔妃,这三位嫔妃同时还有着十分近的亲属关系,而且在后宫的地位还都很高,这三位嫔妃分别是皇后的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其中博尔济吉特氏哲哲是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和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的姑姑,那么皇太极究竟是有什么样的魅力,使得皇太极能够同时娶到姑侄三人的呢?
其实并非是皇太极的这个人有魅力,是皇太极的身份给他带来了相应的魅力,在当时势力最大和实力最为雄厚的是努尔哈赤作为首领的建州女真,作为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的皇太极,皇太极能力出众且相貌不凡,十分得父亲努尔哈赤的重用,因此就成为了女真各部首领想要笼络的对象之一,而笼络的主要手段无非就是钱财和女人。
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也是出于笼络建州女真的原因,嫁给了当时只是贝勒的皇太极,后来在汗王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承了汗王的位置,而博尔济吉特氏哲哲自然也就成为了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在皇太极未做皇帝之前,已经为皇太极生了三个女儿,并未给皇太极生下皇子,在古代时期,都是母以子贵,没有生育的皇子的后妃们,一般是很少能够让皇上十分宠爱的,出于这个原因之下的蒙古科尔沁,也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娘家,为了能够继续笼络住皇太极,先后将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和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先后嫁给了皇太极。
其中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庄妃,十分争气的为皇太极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名叫福临,福临甚至还在父亲皇太极死后,十分争气的做了皇帝,史称顺治皇帝,儿子福临做了皇帝,作为福临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由此就成为了太后,在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去世后,孙子康熙皇帝将祖母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追封为孝庄文皇后,孙子康熙皇帝追封祖母博尔济吉特氏为孝庄文皇后,是以丈夫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基础上进行追封的,不过一部分人还是习惯称她为孝庄太后。
说完了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和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最后来说一下,在清太宗皇太极心中最为重要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皇太极和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爱情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从孝庄秘史这部中看到过,虽然孝庄秘史里面很多的情节,戏说的成分居多,不代表真的历史,但是真实历史上的皇太极确实也是十分爱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
从清太宗给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封号宸妃中就能看出,宸妃这个封号相当于皇贵妃,而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是仅次于皇后的,除此之外,在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生下八皇子后,皇太极在高兴之余还要立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所生的八皇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表现,不难看出清太宗皇太极对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深爱。
不过令人悲伤的是,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所生的八皇子,没到一周岁就夭折了,八皇子的夭折使得清太宗皇太极和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十分悲伤,不过皇太极没有因为爱子的离世,而对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爱有所减少。
之后清太宗皇太极因为战事前往前线进行指挥,在战场上因为受到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病重的消息,使得此时的皇太极连忙将所有的事情安排给别人,便立即快马加鞭的奔赴都城盛京,尽管清太宗皇太极一路快马加鞭,还是依然没有赶上见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最后一面。
清太宗皇太极在看到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已经去世后,清太宗皇太极趴在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身边悲痛到昏厥,之后清太宗皇太极还为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举行了隆重的丧仪和隆重的祭奠仪式,赐予敏惠恭和元妃的谥号,元妃有原配妻子之意,可见清太宗对于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深厚的感情。
姑侄三人最初来到皇太极的身边,都是家族的安排,为了笼络当时实力雄厚的建州女真,毕竟当时政治利益高于一切,即便是再不愿意,为了家族利益也是要去的。
这三位当中唯有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是最为幸运的,她得到了清太宗皇太极所有的爱,比起其他两位来说,要幸福得太多了。
皇太极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能够同时迎娶姑侄三人?
皇太极后妃一半是蒙古女子,说他魅力大,不如说是政治联姻的结果
从皇太极的爸爸开始,努尔哈赤就开始娶蒙古族的各部部落的女儿为妻。
皇太极有15位妻妾,其中有7位是来自蒙古草原。
其目的就是为了统一漠南蒙古部落,而政治联姻是最常用的 手段,
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成为努尔哈赤最先征抚的对象。
努尔哈赤不仅仅是自己娶了科尔沁两贝勒的女儿为妻,
同时命令他的儿子们纳蒙古王公的女儿做妻子,
作为第八子的皇太极,也娶了科尔沁部一门三个女人为妻,蒙古族也是满蒙联姻最初的开端,也是清朝一直采用的联姻政治手段。
皇太极的确是一个很有本领的男人,娶三个蒙古女人,最爱的是大玉儿姐姐海珠兰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在贝勒爷中排第四。
20岁就跟着父亲努尔哈赤出征乌拉,先后参加了10次重大战役。
24岁,成为正白旗的旗主,四大贝勒爷之一。
他酷爱读书,不光看满文,还满文翻译过来的汉文书籍,《金史》、《通鉴》、《水浒传》等等。
他登汗位后开始集权,该杀的,造反的全都杀了。
皇太极骁勇善战,并且有手段,有谋略,从这些点也都能证明皇太极确实很有本领。
我们再来,说说他娶了蒙古科尔沁一门三个女人,做老婆的事。
- 这第一个娶进门的,是在他23岁的时候,娶的是16岁的哲哲皇后。
- 这第二个娶进门的,是在他34岁的时候,娶的是13岁的大玉儿,也就是庄妃。
- 这第三个娶进门的,是在他40岁的时候,娶的是26岁的海珠兰,也就是宸妃。
为啥,海珠兰的年龄,都算剩女了,在古代26岁还不结婚,也不大可能。
但是关于她26岁之前的记载,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很可能是皇太极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全都保密了。
有猜测,说她是二婚,改嫁皇太极的。
不管怎么说,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海珠兰,这一点上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而孝庄太后,可以说很受皇太极的尊重,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她的胞姐海珠兰。
但她是一个很旺夫,很有谋略,大格局的女人。
这三个女人是亲人关系,哲哲是大玉儿和海珠兰的姑姑,海珠兰是大玉儿的姐姐,大玉儿是妹妹,虽然她比姐姐嫁得早。
皇太极都海珠兰可谓是非常用心,她的宫殿取名叫关雎宫,很特别的名字。她生的皇八子,是皇太极最喜欢的儿子,有传皇位给这个儿子的意思,可惜出生刚半岁,就夭折了。
海珠兰因而儿子的离世,而异常的悲伤,没过多久也病死,年仅三十三岁。
当时的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指挥作战,得知海珠兰病危,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可惜还是没有见到最后一面。为此皇太极一度伤心欲绝,泪如雨下,之后又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满蒙联姻在清朝很常见,不足以说皇太极的魅力有多大,倒是可以说这种方式是蒙古和清朝维护关系,亲上加亲的一种手段哲哲皇后和皇太极生的三个女儿,下嫁回了蒙古,回到了草原。
孝庄皇后与皇太极生的三个女儿,也都下嫁回了蒙古,回到了草原。
目的就是稳定关系,也是出于满蒙结盟的政治需要。
所以,皇太极娶姑侄女三人,不是他魅力大,而是他出身在皇家,就像他的母亲是女真族部落的女儿,所以他爸爸才会娶她妈妈,才会有他。
他能娶科尔沁家族三个女人,说到底还是因为科尔沁在蒙古部落的实力比较强,他要并吞掉整个家族,不用打仗的方式,和平归顺于他的统治。
也再次说明了,古代女人没有婚姻自由,很多时候都是由父母,或者哥哥,弟弟当做物品一样,许配给谁,来达到自家的政治需求或者是利益需求。
还有皇家女儿和儿子也是没有婚姻自由的,可以说政治婚姻缔结。
我是@予小草说悟空 可以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不断更新回答,可发表你的看法与我互动。
皇太极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能够同时迎娶姑侄三人?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就是他的魅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