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是哪一位?

清朝无昏君,这是我们经常提起的事情。其实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比如说咸丰、同治这俩父子,不是昏君是什么?

清朝名声最好的皇帝,当然是康熙皇帝。这位仁兄灭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对待部下宽以待人。8岁登基,在位时长61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大一统王朝的皇帝。

要说名声好,实在是找不出第二位了。但是名声好就真的一定好吗?其实好不好,是相对来看的,对他的部下们来说,那绝对是好。可是对百姓未必就那么好了。

康熙皇帝能够做出如此多的丰功伟绩,最大的基础就是老百姓们掏钱给他办事儿。任何雄才大略的皇帝背后,都有一帮拼死拼活的老百姓。

只有老百姓拼命干活,赚了钱再被他割韭菜割走了,他才能拿这些钱去办事儿,才会有政绩,才会有雄才大略这一说。要是兜里没钱的话,他连身边的小太监都调动不了。

你以为地铁是白来的?公园是白建的?宽敞的道路是从天而降的?政绩好不好,关键还得看手下的百姓是不是愿意掏空6个钱包来支持你的雄才大略。

因此康熙的名声那么好,那么雄才大略,其实都是建立在百姓们吃糠喝稀的基础上的。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才能够熬过康熙时代,进入雍正时代。

说到雍正,他是清朝名声最差的一个皇帝。

历史上很少有皇帝,会被这么多文人攻讦的。就算是荒淫无道的皇帝,人家也只是一句话带过,没那么多荒唐的故事。

可是雍正就不一样,他这个皇帝有各种各样荒唐的故事。甚至有人在民间给他编写了不少书,里面全都是讲述他的罪状的。

比如说著名的曾静,这哥们牛皮的很,他受到吕留良的影响,各种对清朝不满。恰逢雍正登基,因此他写了一本书,列举了雍正的十大罪状。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明的事情,曾静认为雍正是谋害了康熙,杀害了自己的兄弟们,篡改了传位诏书这才夺取了皇位。

我们后来各种宣传雍正夺位的故事,其实根源就在这里。文人们将这件事各种宣传,最后雍正自己都受不了了,于是就把曾静弄过来对峙。

根据曾静所列举的种种罪状,雍正一一作出反驳。甚至为了这件事,编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这本书里将雍正和曾静的对话全都记录了下来,把皇帝逼到这个份上,你小子也忒狠了。

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时,皇考圣躬不豫,静摄于畅春园,朕请侍奉左右,皇考以南郊大典应于斋所虔诚斋戒,朕遵旨于斋所至斋。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允祉、允祐、阿其那允禩、塞思黑允禟、允䄉、允祹、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大义觉迷录》

在这本书里,雍正仔细向老百姓们介绍了自己登基的经过。康熙在畅春园不行了,但是当时雍正奉命代替康熙去南郊祭祀,所以赶来畅春园的时候,比其他阿哥们要晚。

职业观时候康熙亲口将皇位传给了雍正,而且隆科多亲口读了康熙的传位诏书。那天的事情,所有的兄弟和宫中的大臣、太监和宫女全都知道。

看把皇上给逼的,恨不得当时能把全过程都给录下来。为了向天下人澄清自己,雍正甚至大肆刊印了这本书,让所有百姓都能看得到。要不老百姓懂个锤子,帝王家事,不可能传到外面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帮文人如此诽谤雍正呢?

提到康熙皇帝,一个个竖起大拇指,笑着点点头。一提到雍正皇帝,这帮文人们立刻眉头一皱,长叹一口气,全都摇起了头来。

这种现象也不是雍正即位之初就有的,而是在雍正出来了改革政策以后。尤其是在出台了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以后,几乎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在口诛笔伐雍正。

朕令允禵奉祀景陵。有奸民蔡怀玺投书胤禵之院中,造作大逆之言称允禵为皇帝、而称塞思黑允禟之母为太后。允禵见书大逆之语,剪裁藏匿向该管总兵云:此非大事可酌量完结。即此,则其悖乱之心何尝改悔耶?---《大义觉迷录》

为什么?因为这一政策,彻底伤害到了读书人们的利益。自古以来,但凡是读书考取了功名的,哪怕还没有做官,那都不需要服徭役了,也就是不需要给朝廷白干活,不需要给朝廷交人头税了。

为什么古代皇帝愿意这么干?因为他们要笼络读书人,跟读书人比起来,那些不读书的老百姓压根就没有话语权。种地的老百姓皇帝没有必要笼络,所以受到伤害的自然都是他们。

可读书人不一样,他们手里有笔,他们掌握着舆论导向。一个村子里就一个秀才的话,那这个村子里的人所能够听到的任何新闻和故事,可就都靠这个秀才的一张嘴来宣传了。

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对读书人做出了妥协。可是雍正这位爷,他不愿意向读书人妥协。读书人凭什么就有特权?当官的凭什么就不需要交税?

有钱的就是你们这帮士绅,偏偏你们还不交税,这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为此雍正摊丁入亩,按照家里田产来收税,再也不收人头税了。

这下子有钱的士绅们炸开锅了,特权没有了,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开始认为是皇帝身边有小人,结果他们错了,因为小人好歹也是官,是个官都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因此他们最后认定了,就是雍正皇帝本人,不让他们过好日子。因此这帮士绅们开始各种与雍正作对,其中就包括了这些玷污雍正名声的事情。

其实这帮人怎么可能知道雍正在宫闱之中的事情呢?还不都是瞎掰的吗?雍正当真了,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跟他们叫板,这才让我们稍微知道了一点宫闱之中的真相。

但是越描越黑,是很多文人喜欢说的一句话。他们认为雍正越解释,就越证明他有嫌疑。为此《大义觉迷录》甚至成了他们批判雍正的铁证。

总结:乾隆做出了妥协。

乾隆是雍正的儿子,但是他跟雍正绝对不是一条心,他更加崇拜自己的爷爷康熙,他也要做康熙那种皇帝,因此有了十全武功的说法,他也自称为十全老人。

在对付士绅的问题上,乾隆上台没几年就把雍正的政策给废除了。为什么?因为他也想要好名声好政绩,老百姓算什么?读书人的笔杆子才更重要。

所以说清朝名声比较好的两位皇帝是康熙和乾隆,夹在中间的雍正名声是最差的。可是真正为百姓和天下着想的皇帝,却是雍正。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

清代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是哪一位?

一提到清朝名声最好的皇帝,我的第一反应是康熙。

说一个人名声好,肯定是因为他做了有益的事。我们看下康熙的主要成就。

一是平三藩内蒙收复台湾,确定中俄边境线,保证了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废止贵族圈地特权,将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

三是兴礼教,注重教育。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亲临曲阜拜谒孔庙。

四是兴修水利工程。修治黄河,淮河和永定河。

康熙做了有益于政权和百姓的事,因而他名声最好。

清代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是哪一位?

康熙

清代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是哪一位?

清朝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肯定是康熙了。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虽然很厉害,但毕竟还没入关。入关后共历十帝,捋一下的话,除康熙外,基本名声上都一般。

顺治帝早年被多尔衮挟制,清军入关这么大的事没顺治啥事,都是多尔衮的决策。待多尔衮死后,顺治才掌权,但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功绩,年纪轻轻就交待了。还有人说他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了。

雍正帝虽然励精图治,但得位不正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而且在获得皇位后,他清除皇兄弟的做法也为人所诟病。

乾隆帝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也有他好大喜功的一面,自诩为十全老人,大肆发动对外战争,组织浩大的南巡,花费大量帑银。在位期间,乾隆帝下令一口通商,通常认为闭关锁国从他开始。除此之外,乾隆帝在艺术上的品味也为人所诟病,写诗写得多,但大多是打油诗,还特别喜欢在名画上扣章,喜欢的瓷器也是农家乐风格的。

嘉庆帝是典型的平庸之主,在位期间毫无作为,鸦片走私日益严重,大量白银外流,还让一群天理教毛贼差点端了故宫紫禁城。

道光帝也是庸主,除了节俭,他没有任何办法让帝国再度复兴。在任期间与西方国家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可谓是忍辱负重第一君。

咸丰帝让英法联军端了老巢,除了跑到热河暂避,根本无能为力。

同治帝顽劣,与太监厮混,甚至盛传其出外嫖娼,因而染上梅毒而死。

光绪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空有强国理想,却没有强国的能力,被幽禁十余年后,还是被慈禧毒死了。

宣统帝名声最差,为了复辟帝制不惜投靠日本人,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

只有康熙帝,无论是政治上还是道德上,基本没有污点,名声最好。他在位六十一年,在位期间平三藩,收台湾,拒沙俄,击溃噶尔丹,还多次蠲免赋税,劝课农桑,治理黄患,发展漕运,而且任用许多西方传教士为官,学习西方文化,算得上是清朝历史上最博学最开放的君主了。

清代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是哪一位?

清朝名声好的皇帝,恰恰不是最好的皇帝。因为他提出“官绅一体纳粮”把官绅的特权给否掉了,导致他名声不太好,但他真的确实是清朝最好的皇帝。他就是雍正皇帝。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废除贱籍二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有人想做却做不成。而最终,由雍正皇帝亲自主导了这场改革。他所需要对抗的利益集体太强大了,他的政敌借机发挥,政治发难。所以他对他的政敌们雷霆手段,甚至不惜背上杀兄弟、杀儿子的罪名,雍正皇帝就是这样一位皇帝。然而,史书是由文人来写的,不是由百姓来写的,导致雍正皇帝名声不太好。但我依然认为他是清朝最好的皇帝,因为历史并不只是王侯将相写的,也是有百姓来写的。我相信,百姓会给雍正皇帝一个公正的评价。

我是史争朝夕,我们一起学习进步,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清代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是哪一位?

清代历史上的皇帝有两个皇帝是名声够大的,康熙名声最好,文人称呼他“千古一帝”,有没有水分就不清楚了!另一个皇帝就是雍正,他名声大,是反面,文人说他残暴冷血无情,其实他是清朝最好的皇帝!

康熙的确厉害,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达61年,你8岁登基,年少时干掉权臣鳌拜,把权收归中央!用八年的时间平息三藩之乱,巩固了清朝对天下的统治!对战沙俄,最后取得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同时逼迫台湾的郑氏势力,让台湾重新回到中央的统治之下,康熙对西北用兵,稳定了西北地区,再者康熙“永不加赋”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可以说康熙在位期间,社会还是挺繁荣的,他让满汉融合在一起,所以文人称赞他,叫他为“千古一帝”,当然康熙也有昏庸的一面,就是后期官员腐败,他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可以说对贪污是纵容的,不过在文人的口中,康熙的名声是最好的!

雍正的名声就挺臭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废除贱籍,二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没有哪个皇帝做到,他做到了,得罪了整个地主和官僚阶层,所以名声不好。雍正把官僚和地主利益阶层得罪的这么狠,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不是雍正在位时间短,只有12年,如果有康熙那么长的时间,“康乾盛世”就变成了“康雍盛世”啦!所以说雍正是个杀伐果断之人,也是个革新的皇帝,对农民也是真正有帮助的,只是在位时间太短了,因为他得罪了官僚地主阶层的利益,所以文人就抹黑雍正的形象,名声最不好的皇帝,可是他对百姓还是好的,他勤政的很,最后还是累死了,可以说雍正名声不好,可是清朝最好的皇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