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废皇帝曹芳,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哥哥与弟弟哪个更猖狂?
司马懿是真的会生啊,生了一堆儿子里,头两个就都不是省油的灯。司马师和司马昭全部都是阴险毒辣之徒,难怪司马家能够夺取皇权了。
司马师这辈子最辉煌的,那就是废掉了曹魏皇帝曹芳。而司马昭比司马师更加过分,他居然杀掉了曹魏皇帝曹髦。
这哥俩辅佐司马懿一路走到夺权,此后他们俩又相继掌权。要不是司马师没有儿子,这俩货之间肯定也有一场精彩的较量。
高平陵之变的本钱,那是司马师给的。早年司马懿也不想篡位夺权,有好日子过谁愿意做这种杀头的事情呢?自古帝王不长久,唯有士族传千年。司马懿就想把家族企业传承下去而已。
为此司马懿给司马师找了一门好亲事,让他娶了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夏侯徽做老婆。而夏侯尚是曹魏重臣,也是夏侯渊的侄儿。因此司马懿希望能够和夏侯家达成姻亲关系,以此保全司马家族。
奈何司马师这哥们比较出众啊,他一心想着谋朝篡位,夏侯家和曹家是不分家的,因此夏侯徽得知司马师的异志以后,心里很不痛快。
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晋书》
既然不痛快,那就给你来个痛快的好了。司马师居然就这么把自己的媳妇儿夏侯徽给毒杀了,要知道当时夏侯徽可是给他生了5个女儿了,可见司马师究竟有多狠毒。
司马懿一天到晚就知道隐忍,这让司马师很不爽,为此司马师常常犯嘀咕。这才发现,自己的老爹老谋深算到了什么程度,原来司马懿早就已经有了想法。
曹爽执政期间,对司马懿打压太厉害,所以司马懿早就想要弄死这个龟孙了。奈何手里没什么兵马,这该怎么办呢?
正当司马懿烦恼的时候,司马师笑呵呵地拍了拍老爹的肩膀,表示兵马不用愁。原来司马师早就在民间阴养了3000人的死士。
这帮人平日里在民间过日子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吃喝都由司马师供应着,一到关键时刻,全部都被召集到了司马师这里。
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闰月疾笃,使文帝总统诸军。辛亥,崩于许昌,时年四十八。---《晋书》
司马懿大为感叹,原来自己的儿子这么能干,可见司马师的城府那是相当深的。因此高平陵之变能够成功,多亏了司马师。
司马昭差一步就登上了皇位。司马师这么牛,按道理也能成就霸业。可是这哥们运气不好,一来眼睛上长了个瘤,二来没有儿子。
眼睛上这颗毒瘤成了司马师的致命伤,至于没有儿子这件事,也成功化解了他和弟弟之间的矛盾,使得他们兄弟俩有了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司马家扶正,谁来当皇帝无所谓。
其实司马昭多精啊,哥哥司马师在前面卖力干活的时候,司马昭就在家里卖力生儿子。司马师生了一票清一色的女儿,司马昭一口气生了9个儿子。
看着司马师无奈的表情,司马昭颤颤巍巍地把次子司马攸拎了出来,表示:哥,别挣扎了,要不这小子算你的!从此司马攸就成了司马师的养子。
司马师废了曹芳,改立曹髦为皇帝。这本来也没啥,奈何曹髦还是个比较有志气的皇帝,他不愿意做傀儡,这件事就麻烦了。
当时司马师已经挂了,司马昭掌握朝政大局,为此曹髦在19岁的时候,扬言要带兵讨伐司马昭,可是兵从哪儿来?连个毛都不愿意跟随曹髦。
最终曹髦被成济所杀,成济是太子舍人,早年就依附于司马昭,是司马昭的心腹。后来为了表现自己的无辜,司马昭特地把成济全家灭了。
可见做小弟是真的难,替老大办了事,还要替老大背锅。背锅也就算了,家里人总要给我照顾好吧?这个你放心,老大会把你全家人送去陪你。
此后司马昭改立曹奂做皇帝,这个时候司马昭已经加九锡封晋王,跟当年的曹操一模一样,就差最后一步的时候,55岁的司马昭突然就挂了,看来这就是命。
司马昭综合素质还是比不上司马师。其实司马家族在中期的顶梁柱,那就是司马师。司马懿岁数太大了,就算掌权,有时候也会糊涂起来,实际上真正做事的就是司马师和司马昭。
而这两兄弟里,大哥司马师更加出众,而且是风向标。大事都是司马师做决策,司马昭只有听吩咐的份。
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晋书》
司马懿死后,他们兄弟俩很懂得分工,司马师负责掌握天下的兵权,而司马昭则负责内政大权。这样一来军政大权就都是他们司马家的了。
此后司马师一直都是领头羊,谁掌握军权,谁才是真正的老大。所以说司马昭还是得听司马师的话。
在高平陵之变前一天晚上,司马昭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毕竟第二天要造反,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可是转头一看哥哥司马师,却已经在打鼾了。可见司马师的心理素质,不是司马昭所能比的。
总结:摘桃子的司马炎,要感谢自己的伯父。司马懿虽然生了两个有出息的儿子,可惜这俩儿子最后都没能在活着的时候成为皇帝。最后反倒是让孙子司马炎建立了晋王朝。
司马家族的传承还是很不错,都说富不过三代,司马家族在第三代的时候,达到了家族的巅峰时期。司马炎最应该感谢的,当然就是司马师,所以他追封伯父司马师为皇帝。
不过由于他们夺取权力的过程实在是让人恶心,所以一直以来在历史上司马家都是遭人唾弃的。后来西晋仅仅过了50年,就因为自身的内讧而土崩瓦解,造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司马家也是罪人。
参考资料:《晋书》
司马师废皇帝曹芳,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哥哥与弟弟哪个更猖狂?
司马昭,司马师不分伯仲皆是阴险狡诈,手黑心毒的妄徒。自高平陵事件暴发后,曹魏江山行尸走肉名存实亡,被司马氏父子三人撑控着,司马师随然骄横无礼霸凌,行废立尊王道,自知亡曹尚无十足把握。乃行大将军事,录尚书事,有是一个狐假虎威的太上皇。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雄才大略,野心勃勃,蛮恨无礼超其兄百倍不止。魏帝曹髦生性软弱无能,确也心知肚明司马氏之祸。一日忍无可忍领千余玄甲军直奔大将军府而来,贾充见况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令左右将领去杀皇帝,左右皆惊不敢应令。唯校尉成济血气方刚,不知死活轻重,飞声急奔到帝车驾前,一枪爆头刺死了少帝曹髦,一石激起千层浪,兵部尚书陈泰领兵勤王,众大臣也兴师动众,怒斥司马昭暴行,陈泰受皇帝隆恩,要撒查背后主谋,贾充等众臣出面调和,言能否退让一步,陈泰言只能更进一步。岀于无奈,为弃卒保帅,将成济交于朝庭处置,总算是避祸成功。有为化解危机立主阀蜀,从而一步步解除了曹魏余勋的兵权人脉。两人一丘之貉,不分上下。皆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
司马师废皇帝曹芳,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哥哥与弟弟哪个更猖狂?
哥俩绝配,一个骄横跋扈,一个阴险狠毒。相较之下,弑君比废立更猖狂
司马师废皇帝曹芳,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哥哥与弟弟哪个更猖狂?
司马昭表示冤枉啊,他虽然跋扈,不过真的不是主动想杀皇帝曹髦,而是曹髦逼得他动手。
中国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权臣把皇帝废了的事情不在少数,就在三国时期,就发生过董卓废少帝、司马师废曹芳、孙綝废孙亮等事情。杀皇帝的也有,像在三国之前比较有名的有梁冀毒杀汉质帝,另外少帝和孙亮被废以后也被毒杀。
当然大部分权臣杀皇帝也是偷偷摸摸下毒,对外诈称病死。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杀皇帝传出去太难听,好歹要遮掩一样。像司马昭那样,直接派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皇帝杀死的,是极少数的案例。
然而司马昭也表示冤枉啊。他虽然做人跋扈,大权独揽,谁都知道他要篡位,还流传下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么一个典故。但是他真的不是自己想这么光明正大地把曹髦当众给杀了。
只是司马昭也没想到曹髦作为诸多傀儡皇帝中极有个性的一个,居然会自己突然带着僮仆数百来杀自己。
由于事发仓促,司马昭一时也是来不及想一个万全之策。第一个去拦截曹髦的屯骑校尉司马伷率兵赶来时,估计他还想着和平解决。然而曹髦居然率众冲了上来,司马伷手下兵马不敢对皇帝动手,于是四散而逃。
到了这个时候,曹髦和司马昭之间就必须死一个人了。司马昭不想自己死,就只能让曹髦去死。从事后司马昭的狼狈样看,有得选择他肯定不会当中直接杀曹髦。换成司马师面对这事,估计也只能派人去杀曹髦。
所以论猖狂,司马师和司马昭哥俩也是半斤八两,谈不上谁更狂一些。
司马师废皇帝曹芳,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哥哥与弟弟哪个更猖狂?
司马师废曹芳与司马昭杀曹髦谁更猖狂?其实实质都一样,为何?自司马懿执掌曹魏大权,曹魏皇族命运就注定了!
一、高平陵政变是奠定司马家权势的基础。
公元249年2月,司马懿通过装病成功欺瞒了同样是权臣的曹爽后,借由曹爽陪同魏帝曹芳祭扫高平陵之机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
这次政变名以上是针对曹爽的,但身为君主的曹芳如若不傻必定会十分清楚司马懿真正的目标就是自己。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杀曹爽,曹魏大权旁落司马家,是魏帝彻底傀儡化的开端!
二、傀儡下的魏帝废杀成为必然。
司马师与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是开启魏帝傀儡化的肇事者。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司马家两兄弟深得父亲真传,全力维护自身的权利。
曹芳不服那就废了,另立新帝!曹髦妄图重掌大权?那就假借手下之手杀了!兄弟二人之举出于的目的完全一致,只是具体落到实际行动是才稍显差异。因此基于初衷与目的来看,兄弟二人是一样的。若要真要论谁更猖狂,那么必然是他们的父亲—司马懿。因为司马懿以臣子身份操控魏帝才是猖狂至极!
- 总结
本质上而言司马师与司马昭只是其父亲司马懿行事作为的继承者,废杀魏帝并无二致。但若按古代儒家君臣礼法来看,司马昭杀魏帝显然比司马师废魏帝来得更严重。废帝可出于儒家认可的理由,但杀帝是完全是叛逆之举。因而以礼法论,司马昭更猖狂!
司马师废皇帝曹芳,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哥哥与弟弟哪个更猖狂?
您好!我是@齐一人 我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时期,豪杰辈出,群雄逐鹿。 滚滚长江东逝水,尽是英雄血。争来斗去,三国归晋,司马家族成了最大的赢家。除了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打下的基础之外,他的两个儿子 司马师与司马昭也为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把司马懿比作"鹰",历史记载其外貌是"鹰视狼顾",而且他确实有鹰一样的犀利而长远的战略眼光和鹰爪一样的锐利致命的手段。那么,他两个儿子司马师 司马昭的铁腕冷血就更青出于蓝了。一个如狼,一个似虎。
下面我们就把司马师与司马昭做一对比:
1.司马师作为司马家的长子,在司马懿死后接过司马家族的大旗,独揽朝廷大权。公元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掉专横跋扈的司马师,事情败露后,司马师杀掉所有参与其中的大臣,又把曹芳废掉,改立曹髦为帝。因其擅行废立,毋丘俭、文钦等人不服,起兵勤王,司马师在平乱途中因文钦之子文鸯夜袭大营,惊吓过度导致眼疾突发,不久便一命呜呼。其刁钻狠毒 机警过人,故后人有称其为"独眼狼"。
2.司马昭作为司马师的胞弟,当然要继续完成他哥哥的未竟事业。其凶狠程度与铁腕手段更胜其兄一筹。他同样经历了他哥哥要被魏帝罢黜的命运,公元260年,曹髦召见群臣,商议罢免司马昭权力之事。言道: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司马昭闻讯立即做好应急准备。曹髦只好亲自带领人马去抓司马昭,但司马昭暗中指使家将贾充让太子舍人成济刺杀皇帝,成济一戈就把曹髦扎了个透心凉。
事后司马昭忌惮世人说他弑君,就把锅甩给了刺杀曹髦的成济。将成济处斩并灭三族。他自己则伏地恸哭是手下人乱来才刺死了皇帝,并不是他本意。其演技堪称一流!
司马昭完全是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比其兄司马师更绝。不论文人与武将,只要觉得不与他一心,就格杀勿论。他不仅下令杀了"竹林七贤"的嵇康,还把灭掉蜀国的两位功臣钟会邓艾也都杀了。
结语:司马昭不仅比司马师更心狠手辣,而且更会玩造型。吃人不吐骨头的那种。早已像狮虎一样自带王者之气。如果不是他病死的早,可能不用等到他儿子司马炎称帝时,他自己就捷足先登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