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手下谋士众多,怎么没人献计去取西川?

在联合刘备拒了曹操之后,怎么没人跟他献计早一步去取西川?这一来就断了刘备的后路,三国鼎立之势也就不成形了,而是北有曹操南有孙权隔江而治。

在赤壁之战过后,孙权当然是有想过取西川的,那个时候的刘备正在和他争夺荆州的地盘。刘备近水楼台,攻占了荆南四郡,手里又有江夏郡的部分地区,因此在荆州实力大增。

这个时候周瑜提出了假道伐虢的策略,也就是说假装路过荆州前去夺取西川,拿下西川以后,用西川跟刘备换荆州。

这样一来刘备也有了立身之地,孙权也能够顺理成章夺取荆州。看似是两全其美的计策,实际上周瑜的目的是在路过荆州的时候,对刘备反戈一击,杀他个措手不及。

可惜周瑜在行军半道上就病死了,之前在攻打南郡的时候,被曹仁部射了一箭,此时旧病复发,不存在诸葛亮气死他的情况。周瑜死了以后,新上任的鲁肃是个没什么军事才能的大都督,因此就搁置了夺取西川的想法了。

周瑜真取了西川,那刘备还不得吃不了兜着走?

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来看,先夺取荆州,再夺取西川,以荆州和西川作为基地,两路大军共同讨伐北方政权,那刘备自然可以夺取天下。

这一计策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刘备必须手握荆州和西川,我们都知道后来关羽丢了荆州,刘备只有西川之地,因此诸葛亮北伐12年,天天走山路,活活给累死了。

当周瑜提出要夺取西川的时候,其实刘备心里肯定是咯噔一声的,为什么?因为西川也是刘备的下酒菜,就是没时间去夺取罢了。

如果周瑜真的拿下了西川,那么刘备是什么状况呢?他将会夹在西川和江东中间。周瑜和孙权是一家人,所以刘备心理压力就大发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还不能向北面称臣,所以最终结果或许就是臣服于孙权,或者被孙权彻底消灭。因此,刘备是不可能看着周瑜去夺取西川而无动于衷的。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趶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

再说了周瑜拿下了西川以后,真的会拿西川跟刘备换荆州吗?这当然是一个笑话,稍微成熟一点的人都知道,这是睁眼说瞎话。

不管派谁去夺取西川,孙权都不放心。

西川为什么能够自立那么多年?还不是因为那地方山川险阻,易守难攻嘛!当年刘焉碰巧来到这里,索性就申请做了益州牧。

此后派遣张鲁前往汉中,将出川的路给堵死了,从此刘焉和刘璋父子就在益州做起了土皇帝,不管是黄巾之乱还是赤壁大战,这些事情他们父子俩都不管,西川在东汉最动荡的时候,是相对比较安宁的。

后来刘备到了这里也能够自立为帝,包括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其实内心也逐渐开始膨胀,以及钟会在邓艾死后,得到姜维的辅助后,甚至想要在这里割据自雄。

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明白,孙权为什么不敢派人去夺取西川了,因为这就好比是给了这个将领一笔创业资金,人家是不会给你任何回报的。

包括周瑜在内的任何将领,但凡带兵前去夺取了西川,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会在西川割据自立,到时候山高皇帝远,况且孙权当时还不是皇帝,他又怎么能控制得了呢?

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乃诡说会曰:「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於扰攘,以见疑於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於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闇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三国志》

孙权和西川之间,始终夹着一个荆州,所以就算拿下西川,那也是一块飞地。就算孙权拿下了荆州,其实要想夺取西川,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毕竟西川山路崎岖,打进去的几率并不高,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刘秀那么幸运的。

因为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孙权不可能这么贸贸然就派人去夺取西川。到时候人家把你的兵马都带走了,你江东还要不要混饭吃了?

立足于江东之地,再谈扩大周边地盘,这才是取胜之道。

西川这种飞地,孙权暂时是不可能考虑的,他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住江东之地。因为他不清楚自己的盟友刘备的心思,到底是在西川还是在江东。

如果刘备想要夺取江东,那么孙权必须要做好自保的准备。毕竟刘备实力大增,就算没有曹操强悍,但是他们熟悉水战,又在荆州呆了很多年,因此比曹操更可怕。

为此孙权要么对刘备下手,要么就跟刘备加固关系。显然孙权没有底气彻底消灭刘备,就算能消灭,自己也是元气大伤,反倒让曹操渔翁得利。

所以孙权选择了后者,主动和刘备加固关系,孙小妹嫁给刘备,其实就是加固关系的一种手段而已。这样一来孙权就能够真正保住江东的地盘了。

此后孙权再去考虑扩大地盘的事情,他曾经尝试过北伐合肥,但是永远都是以失败告终,他知道就算打下了北方的部分地盘,似乎也守不住。

为此他开始考虑对盟友下手,那就是夺取荆州。在关羽北伐曹操的时候,孙权派遣吕蒙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夺取了荆州之地。

这个时候他为了稳住荆州,索性把都城迁徙到了武昌,在夷陵之战过后,孙权也曾经想着夺取西川,可是曹丕这个时候杀来了,孙权只能够让陆逊撤回来了。

总结:夺取西川,应该趁热打铁才是。

孙权一生中,唯一一次有机会夺取西川,那就是刘备兵败夷陵的时候。这个时候蜀汉的主力大军被打散了,一时半会儿凑不出战斗力那么强的队伍来。

留在蜀中的军队都是些没有大规模战斗能力的散兵游勇,因此孙权这个时候夺取西川,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可惜这个时候曹丕带大军南下,孙权只能收手对付曹丕。等到曹丕兵败以后,孙权再想夺取西川,已经没什么好机会了,因为诸葛亮把一切都防守好了,孙权再来,那就损失惨重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孙权手下谋士众多,怎么没人献计去取西川?

取西川跟谋士多少没有关系。

孙权帐下的谋士,你知道,曾被诸葛亮嘲笑过一回,大多皆无远虑之士。大难来临,保命要紧,投降为上策。

周瑜曾说过气话,去取西川换回荆州,诸葛亮劝他不要耍滑头,取西川不成,丢了东吴,那就完了。

东吴虽然占据江东,可孙权不是曹操,有雄心大志的人,再则,东吴离西川遥远,大军征伐,粮草供应艰难,而且进取西川,非短时间能攻取,一旦曹操报赤壁之仇,兴兵伐吴,则东吴兵马无回师之力,东吴则危矣。

孙权的谋士虽儒,也知道这个道理,故无人会提出伐西川的建议,说不好,误了大事,被孙权斩了就没命了。

孙权手下谋士众多,怎么没人献计去取西川?

东汉末年江东孙权的手下的确是谋杀众多,最出名的有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等等。咱们紧扣主题,说说为什么在当时没有人献计去取西川。这要看当时天下的形势,曹操以汉丞相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统一了北方,积极备战渡江灭孙权的江东底盘,同时追杀流寇刘备。当时江东危在旦夕,孙权内部出现了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和以周瑜为首的主战派。后来在诸葛亮提出的孙刘联盟共同对曹的统一战线战胜了张昭为首的投降派,江东开始了赤壁大战的前奏。

在看看东汉末年西川的实力。西川作为东汉十三州最大的益州,当时益州拥有,阳平郡武都郡,汉中郡,巴西郡,梓潼郡,巴东郡,广汉郡,东广汉郡,巴郡,涪陵郡,江阳郡,踺为郡,汉嘉郡,蜀郡,永昌郡,云南郡,建宁郡,兴古郡,朱提郡,杨珂郡,越隽郡,共21郡,作为西川的主人益州牧刘璋是汉室宗亲,经验西川多年,人脉广泛,经济发达,手下有十四名猛将且兵马充足。这时江东自霞不顾,那还有谋杀献计谋取西川。那时候如果有谋杀提出夺取西川那一定会被骂的狗血喷头,脑子进水了。

孙权手下谋士众多,怎么没人献计去取西川?

三足鼎立,少一个都不行。

孙权手下谋士众多,怎么没人献计去取西川?

正史里面,周瑜是准备真正攻打西川的,可惜还没有成行就病故在路上了。

孙权手下谋士众多,怎么没人献计去取西川?

荆州在刘备的手里,想要取西川还要借路,刘备怎么可能让他借路呢,肯定是他自己去取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