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华容道上关羽为什么放走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以后,诸葛亮布置了一系列的追捕陷阱。分别派遣了赵云、张飞和关羽等猛将前去追杀曹操。

关羽处于最后一道关卡,也就是华容道。偏偏就是在华容道这里,关羽把曹操给放了。当然了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不是说好了孙刘联手抗曹的吗?

曹操不能死在刘备手里,这是诸葛亮的底线。

在孙刘联盟的关系当中,刘备集团其实是比较弱小的。但是弱小也有弱小的特点,那就是什么都不怕。

本来手里就没什么资本,打光了大不了还是什么都没有。因此刘备集团敢打敢冲,相反孙权集团就比较畏首畏尾了。

孙权已经坐拥江东,所以他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夺取荆州之地。但是他又不敢正面跟曹操抗衡,因为他担心自己抗衡曹操,会被曹操攻占江东地盘。

所以孙刘联盟,看似是一种不平等的联盟,实际上彼此都互相依靠。在赤壁之战打完了以后,周瑜集团并没有急着去抓曹操,而是在收缴曹操的兵马钱粮和武器装备,这些都是战略资源。

周瑜故意将曹操放到了刘备的防区,就是希望刘备把曹操给抓了或者杀了,这么一来北方曹操的部下们就都会把矛头指向刘备,孙权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诸葛亮看透了一切,所以他在布置作战任务的时候,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让自己的人杀掉或者抓住曹操。

这件事就比较困难了,不杀曹操那故意漏个破绽就行了,但是曹操已经是残兵败将,遇上了不抓曹操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三国演义》

因此诸葛亮选择关羽来镇守华容道,而让张飞和赵云在前面将曹操赶到华容道去。诸葛亮心里明白,关羽是个讲义气的人,他既不会杀掉曹操也不会抓了曹操,这样一来事情就大功告成了,整个计划当中,还真少不了关羽这样的人。

让关羽去,既能够放走曹操,又能够打压关羽。

曹操当年对关羽是有深情厚恩的,在徐州战败以后,关羽带着两位嫂嫂投降了曹操。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给关羽接风洗尘,让关羽在汉献帝那里拜将封侯。

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曹操也急切地让人过来放关羽出关,所以说曹操对关羽的恩情,的确是很大的,他就是希望关羽能够回心转意,真心为自己效力。

  1. 可是曹操心里明白,如果关羽真的回心转意了,那他又会瞧不上关羽了。这是比较矛盾的地方,不过当年的恩情,关羽时时刻刻都记在心里。
  2. 这回诸葛亮让关羽去守最重要的华容道,就是看出了关羽依旧记住当年的恩情,所以势必会将曹操放过去。
  3. 一来可以圆了关羽报恩的心愿,以后再遇到曹操那就不会手下留情了,二来诸葛亮压根就没想杀曹操,放走曹操是和周瑜有一样的心思。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诸葛亮想要借助这件事打压一下关羽。关羽这个人武功盖世,战功也不少,所以十分傲气。

就算诸葛亮智谋过人,却也只是个新人,因此诸葛亮要想镇住关羽,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就好比说关羽是原始股东,而诸葛亮是职业经理人。

你让职业经理人去管原始股东,人家原始股东当然不服气。为了让关羽以后能够服气听话,诸葛亮只能出此下策。

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三国演义》

先不派遣关羽前去,故意激怒关羽立下军令状。等到关羽功败垂成以后,再扬言拿军令状来杀关羽,这么一来大家肯定会求情。

诸葛亮再利用这次大家求情的档口,原谅关羽一次,就可以暂时杀掉关羽的傲气。以后再调动关羽的时候,自然就顺当多了。

《三国志》里可没有华容道这一关。

华容道这一出戏的确非常精彩,不得不佩服罗贯中老爷子心思缜密的安排。不过这件事在《三国志》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曹操和关羽没有在华容道相遇,曹操兵败赤壁以后,派遣曹仁镇守在樊城,自己带着人马回到了北方,所以压根就没有兵败华容道。

至于关羽,当时正忙着指挥水军攻打曹操的残余部队。后来更是带兵前往长沙,因此他没有时间在华容道与曹操相遇。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三国志》

也就是说,按照正史来说,曹操在赤壁大战过后就不应该死。那么到底怎么让曹操不死呢?这是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想到了当年关羽和曹操的纠葛,又想到要给关羽树立一种义薄云天的形象,于是乎华容道的故事就这么诞生了。

当然了,华容道的设计者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也在这件事的过程中体现了出来。其实诸葛亮也就是作者罗贯中的化身了。

总结:孙刘联盟,本来就是塑料联盟关系。

这世上没有铁杆的联盟关系,别看现在国人说某个国家跟我们有多好,就叫人家某铁。那是因为人家在我们这里有利可图,真正到了争夺利益的时候,再看看他们的嘴脸就知道了。

别说国外了,就是国人之间其实还不是一样吗?难道两家公司之间会有真正的友谊吗?还不是利益往来关系嘛!

当年孙刘联盟其实也是一样,需要共同对抗曹操的时候,孙权和刘备好得跟亲哥俩一样。一旦曹操被击败了,那么为了荆州的地盘,两家人斗得你死我活。

孙权不断讨要荆州,刘备总是霸着荆州不放。这没什么有没有理的事情,全部都在演戏罢了。这次华容道事件其实就已经看得出来两家之间的关系了。

周瑜想把祸水留给刘备,刘备自然也不会上当,宁可把曹操放了,也不愿意单独承担杀掉曹操的后果,结果曹操逃出生天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了,关羽表示被诸葛亮白玩了一把。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中,华容道上关羽为什么放走曹操?

赤壁之战华容道上关羽为何放走曹操?

这分明是扯犊子,关羽连曹操的影子也没看见,刘备亲率大军赶到时曹操早已走远,而关羽根本没守华容道的任务,曹操宁走时还留下一句话,刘备不会用兵,要在此埋伏一支伏兵我曹某人要命休也,多风趣的情调,刘备能抓住曹操那他不叫刘备了,想像力到是挺丰富的,可惜没这副好牙口。

赤壁之战中,华容道上关羽为什么放走曹操?

云长是最重义气之英雄人物,云长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恩人就是阿瞒,人云,有恩不报非君子。所以在恩人危难之时,感恩的人一定不惜一切代价来报答自己的恩人。

按正常思维,诸葛完全知道云长之为人和他与曹操的关系,但他又为什么又派云长去劫阿瞒,这中间就很费解,,,,,,

赤壁之战中,华容道上关羽为什么放走曹操?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罗贯中精妙之笔,充分表现了关羽“欺强而不凌弱”、“义薄云天”的鲜明人物性格。更衬托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及曹操临机权变的奸诈嘴脸的人物形象。

赤壁之战中,华容道上关羽为什么放走曹操?

赤壁之战中,华容道上关羽什么放走曹操?答,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末年的丞相,权位极高,威信很高,足智多谋,文武全才。诸葛亮当军师,奇谋妙计,诸葛亮深知,赤壁之战曹操虽然失败了,但是,不能赶尽杀绝,曹操死了对局面更加浑乱复杂,诸侯争霸,天下大乱,所以必须要放曹操一马,诸葛亮知道关羽和曹操有交情,卖个人情给关羽,关羽必须要放曹操一回,诸葛亮的计谋厉害😊。

赤壁之战中,华容道上关羽为什么放走曹操?

“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其实不是关羽放了曹操,是诸葛亮放了曹操。

阿呆以前也会幼稚地想,关羽一刀杀了曹操,岂不是就没后面的那么多麻烦事了。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咱们来分析分析。

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深入人心,突显了关公的义薄云天,知恩报恩。

华容道,中国历史上地名。据《资治通鉴》注释中的说法,就是“从此道可至华容也”。这里所说的华容,当然是指华容县城。华容道也就是赤壁战争中曹军逃入华容县界后向华容县城逃跑的路线 。古华容县城在现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城以北约60里的周老咀附近。

孙刘两家联手抗曹,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军在乌林(现湖北洪湖市),上演了火烧赤壁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战役,以少胜多,以弱扛强,并获得胜利。

那么,战胜曹操后,怎么收场,怎么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孙权和刘备都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也就是说,诸葛亮是故意安排关羽守华容道,留曹操一条命的。

诸葛亮这一招非常高,也非常妙,一招三得,达到了三个目的。

1、 达到放走曹操的目的。

2、 彻底降服关羽这匹烈马,服从认可于诸葛亮。

3、 让关羽卖了个人情,抬高了关公威望。

那么,最关键是:诸葛亮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呢?

曹操若死了,曹军群龙无首,必乱。孙刘联合抗曹的意义就没了。为了抢地盘抢利益,孙权马上会对刘备动手的。刘备作为弱小的一支队伍,在混乱的局面下是很难生存的。曹军、孙权、韩遂等都不会给他留机会的,曹操的军队更是要报仇雪恨,腹背受敌,遭到围剿的。只有放走曹操,曹操的势力还在,孙刘联盟就还存在。刘备才能作为共同作战的兄弟,从赤壁战役的胜利果实里,分得一些地盘,站稳脚跟。事实也是如此,刘备于是上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南下荆州南部,包括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投降,拔擢诸葛亮负责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刘备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占了荆州。

诸葛亮是在按照他的《隆中对》的战略步骤在实施。只有放了曹操,才能实现第一部:得荆州!

所以,当时刘备军团是无力争天下的,曹操一死,局面失控,曹军、关西军、东吴……哪一家他都打不过。只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三足鼎立,他才能在夹缝中生存。

放走曹操,是给刘备集团寻求了生路,也实现了占有荆州的目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