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把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害的生不如死,是真的吗?

叶赫那拉婉贞,是光绪皇帝的生母。同时她也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当年慈禧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载淳死了以后,慈禧为了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便将载湉给过继到了自己名下,成为了光绪皇帝。

载湉便是光绪皇帝,他是叶赫那拉婉贞和醇亲王奕譞的儿子。奕譞是咸丰皇帝的弟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光绪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说慈禧害了自己的妹妹,这话是说不过去的。要我说慈禧救了她的妹妹才是,毕竟慈禧亲手把光绪给养大成人了。

叶赫那拉婉贞,4个儿子1个女儿,只活了一个光绪。

奕譞和婉贞有5个孩子,其中4个儿子,还有1个女儿。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几个儿子基本全部都夭折了,婉贞是真的有克子的命,唯一活下来的载湉,是被慈禧给收养了。

婉贞15岁的时候,姐姐慈禧已经是咸丰皇帝的妃子了。在慈禧的撺掇下,咸丰帝将婉贞赏赐给了弟弟奕譞,成为了他的嫡福晋。

毕竟奕譞年富力强,在皇室成员中算是佼佼者了,恰好又没有嫡福晋,把妹妹嫁给奕譞,这笔买卖绝对不亏。

婉贞嫁给奕譞足足10年,这才在25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大儿子载瀚。可惜载瀚只活了3年就夭折了,婉贞为此伤心了很长时间。

同治10年,婉贞和奕譞又生了第二个儿子,这就是载湉了。本来小日子很幸福,一家三口好好过着,可惜3年后,也就是同治13年,同治皇帝驾崩了。慈禧太后立刻将3岁的载湉过继给了自己,成为了光绪皇帝。

好不容易有了个自己的儿子,就这么送人了,心里当然难受。不过没关系,慈禧没机会生了,但是婉贞还有机会,毕竟她丈夫还没死。

为此她和奕譞再接再厉又生了俩儿子和一个女儿,全部都宣告夭折。婉贞眼泪都快哭干了,为什么自己就养不活孩子呢?好在她还有唯一的盼头,那就是光绪皇帝。

十三年,食辅国公俸。十二月癸酉,穆宗崩,无嗣。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召惇亲王奕誴、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孚郡王奕譓、惠郡王奕详,贝勒载澂,镇国公奕谟,暨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弘德殿、南书房诸臣等定议,传懿旨,以上继文宗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有子,即承继大行皇帝。---《清史稿》

要不是慈禧把光绪给接进宫去,说不定婉贞还是养不活孩子,毕竟她能养活孩子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了,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婉贞需要感谢慈禧。

克子的事情,绝对不是奕譞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孩子夭折,这也不能全怪婉贞,毕竟父亲奕譞也需要负责。可问题是,奕譞不只有婉贞这一个媳妇儿。

除了这个嫡夫人以外,奕譞还有3个侧福晋。其中刘佳氏给奕譞一口气生了3个儿子,全部都好端端给养活了。

这3个儿子可了不得,奕譞的第五子载沣,那就是后来的摄政王,是溥仪皇帝的生父。第六子载洵,也是清朝末年的海军大臣。第七子载涛,是清朝末年军谘府大臣。

也就是说奕譞和婉贞生的4个儿子里有3个夭折,而奕譞和刘佳氏生的3个儿子,全部都活了下来,这可就不是概率问题了。

要么是婉贞的血统上存在一定问题,要么就是婉贞真的不会养孩子。可以说婉贞这一辈子,就是被孩子这个问题给毁了。

眼看着侧福晋一天天得宠,婉贞心里当然很难受。她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了光绪皇帝身上,可是她始终看不到自己的儿子。

光绪成了婉贞唯一的寄托,这也是慈禧一手造成的。

按照婉贞的想法,光绪能够好好活下来,这绝对不是慈禧的功劳,即使他在自己身边长大,也是可以安然无恙地活下来的。

因此婉贞自然是有些怨恨慈禧的,为什么?因为她认为是慈禧抢走了她唯一的寄托,她唯一活着的孩子。

其实这件事不能这么论,上天给了婉贞5次生养孩子的机会,可是婉贞4次都自己失手错过了,那不能说唯一的那一次被慈禧夺走的,就一定不会失手了。

婉贞一直跟光绪见不着面,这倒是真的心酸。毕竟自己唯一的儿子在朝中那可是皇帝,可这个皇帝是个一点权力都没有的傀儡皇帝。

光绪每天都需要给慈禧请安,都需要喊慈禧一声亲爸爸。可是他却再也没办法给自己的亲娘请安,也没办法喊一声亲娘了。

为此婉贞当然是更加怨恨慈禧了,她觉得这一切都是慈禧造成的。可是她又能咋整呢?毕竟慈禧是太后,手握大权,又是自己的姐姐,总不能对亲姐姐心生怨怼吧?

总结:婉贞的悲哀,是她自己的心病。

从现实情况中来看,慈禧不仅没有害婉贞,反而帮了婉贞一个大忙。因为慈禧把婉贞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儿子载湉给养大成人了。

慈禧也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婉贞的事情,至少她让亲妹妹的儿子,成为了清朝的皇帝,这难道不是一种恩宠吗?

婉贞所有的悲哀和辛苦,全部都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她但凡稍微会养点孩子,都不会让4个孩子全部夭折,这完全就是做母亲的责任。

因此婉贞不能怪罪慈禧,慈禧对婉贞算不错了。溥仪从名义上来说,还是婉贞的孙子呢!儿孙都能够成为清朝皇帝,你还想啥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

慈禧把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害的生不如死,是真的吗?

光绪皇帝的亲生母亲,叶赫那拉·婉贞,满洲镶黄旗人,惠政的女儿,慈禧太后的亲妹妹,醇亲王奕譞的嫡福晋。1856年京城选秀,她刚好15岁,按照选秀条件,13—16岁的满族女孩都可参加。于是她既欢喜又激动地进京了。那时她的姐姐慈禧在皇宫中已经混迹3年,贵为懿妃,她羡慕自己姐姐,也想入宫。可是选秀那天她被咸丰皇帝撂了牌子。 她的人生被慈禧操纵

慈禧野心勃勃,她想拉拢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利,把眼光瞄向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弟奕譞。当时的奕譞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能文能武,很有才干,家族势力强大,而且单身。他嫡福晋的位子被很多名门贵族盯着。此时,慈禧就给咸丰皇帝狂吹枕边风,终于把自己的妹妹婉贞给扶上嫡福晋的座位上。从此婉贞就成了慈禧的一枚棋子。

连失爱子,虽有四个儿子死、活都不属于自己

婚后婉贞夫妻恩爱也算甜蜜,但是让她郁郁寡欢的是,结婚十年了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直到1865年,25岁的婉贞才为奕譞诞下长子载瀚,她欢喜异常,对儿子万般疼惜,可惜的是,她这个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婉贞悲痛欲绝。

1871年31岁的婉贞终于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载湉(光绪皇帝),这个儿子的到来使她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为了爱子,她整日提心吊胆,对儿子日常悉心照料,所有的事必亲自过问。当健康快乐的载湉长到3岁的时候,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皇帝却驾崩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到底立谁为皇帝呢?慈禧考虑到两点:一是,要让这位帝王有叶赫那拉家族的血脉。二是,必须能当她的傀儡,满足自己独揽大权的欲望。慈禧自然就想到了妹妹的亲生儿子载湉。1874年,慈禧命人抬着大轿冲进婉贞的家里。刚刚3岁的载湉不想离开母亲的怀抱,他哭泣着紧紧地搂住自己的母亲。此时的婉贞已撕心裂肺。她苦苦哀求那些主办人员,希望能和儿子多呆一会。但是太后懿旨不敢违,她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放入八台大轿,匆匆赶往紫禁城,从此母子天各一方,光绪受尽虐待。

1875年(母子分离的第二年),35岁的婉贞作为高龄产妇又生了个儿子老三,但是还不到一天就死了,连名字都没有。

光绪六年(1880年),年已40岁的婉贞又生了个儿子,老四载洸,在4岁时也死了。

痛苦的加深

此后,婉贞再无任何儿女。载湉也就成了她的独子。而这个孩子又遥不可及。见上一面那是痴心妄想,万般困难。就算见到了,婉贞也得向自己儿子行三叩九拜之礼,母子关系畸形尴尬。 而与此同时,奕譞的侧福晋刘佳氏却接连生下载沣、载洵、载涛3子,而且全都健康快乐地长大,“母凭子贵”,侧福晋日益受宠,地位上升。婉贞看着侧福晋和她们的儿子们母子情深,生活幸福。与此相比婉贞的心情可想而知,而她只有在无人时,偷偷流泪,只能日日抚摸着载湉小时候的衣服寄托相思之苦,而此时自己儿子却被要求称呼慈禧为“亲爸爸”。

孩子在深宫大院到底是如何生活的呢?她日夜担忧。她太了解自己的姐姐慈禧了,慈禧尊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她连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和儿媳皇后阿鲁特氏都容不下,更何况是别人的儿子。本来慈禧儿子同治皇帝得了天花,一天他的皇后阿鲁特氏去养心殿看他。皇后对同治诉苦,说慈禧无辜责骂她,她受到很大冤屈,无处诉说,只好来丈夫面前边哭边流泪。当时同治皇帝得病就要痊愈了,他劝皇后暂且忍耐。 小两口哪里知道,此时此刻慈禧在门外偷听墙根,而且已经听了好久。当慈禧听到儿媳告自己,她恼羞成怒。根本不顾躺在病床上的儿子,疯一般地冲入养心殿,一把抓住皇后的头发,连骂带打,还说要行廷仗之刑。虚弱的同治帝看到这情况心惊胆战,一下子昏死过去,因此受到严重刺激,发生“痘内陷”病变,不久死去,皇后不久也蹊跷死去。婉贞料想自己儿子在皇宫不会有好日子过,时常担忧。

光绪十二年(1886),慈禧太后赏福晋乘坐杏黄轿。然福晋“秉性谦冲,至内廷,仍不用也”。 在婉贞心里,没有任何荣华富贵能比得上自己儿子重要,所以对于这样的赏赐,她根本看不眼里,心有怨恨又不能明说。

转眼光绪皇帝已经离开婉贞22年,她在对儿子的日日思念中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弥留之际想见儿子一面,母子终于相见。据记载,

慈禧命令她朝思暮想的儿子载湉来探病。婉贞见到了儿子,只是愣愣地看着这个独子,对视良久之后,她终于带着幸福逝去了。终年55岁。

婉贞死后,光绪皇帝悲痛不已,他辍朝十一日纪念生母,称婉贞为“皇帝本生妣”。她虽为皇帝生母,却从未有过太后之名!

综上,慈禧强行把自己妹妹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养子,害她们母子分离,害她一生都在思念儿子、担忧儿子中度过。这样的日子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生不如死。慈禧在自己妹妹死后并没有善待光绪皇帝。她独揽朝政大权,让光绪当了她34年的傀儡皇帝。光绪皇帝一生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最后在慈禧临死的前一天,喝了慈禧御赐的酸奶离奇暴毙。

参考资料 《清德宗实录》、《清史稿》、《清稗类钞》。

慈禧把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害的生不如死,是真的吗?

这么说也没错,光绪皇帝的生母婉贞的结局,确实和慈禧脱不开关系。

婉贞是谁呢?

她可不仅是光绪皇帝的生母,还是慈禧的亲妹妹,一个娘胎里蹦出来的亲姐妹,慈禧生于1835年,她则生于1841年。

所以,慈禧入宫几年之后,婉贞这才得以参加选秀,也就是从满清旗人家庭选一些漂亮姑娘入宫伺候皇帝。

不过,她并没有慈禧这么幸运,咸丰皇帝并没有选中她,原因也许是因为他确实不喜欢婉贞这样的女人,也可能是防止叶赫那拉姐妹俩将来为祸后宫。

慈禧对于妹妹的落选虽然也有一点遗憾,可她很快从中想到了另一个计划。

慈禧虽然给咸丰生了个儿子,地位往上爬了不少,但在朝堂之上也不能没有政治盟友不是?如果将来咸丰又生了儿子怎么办?或者说,干脆是咸丰的皇后生了儿子,慈禧和她的儿子载淳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于是,慈禧决定拿妹妹下半生的幸福给自己换取一个政治盟友,也就是后来的醇亲王,咸丰的弟弟奕譞。

婉贞落选之后没过多久,慈禧便打起了婉贞和奕譞的主意,所以有意无意地和咸丰说了说这事。

咸丰想了想之后也觉得这事靠谱,所以婉贞和奕譞的婚事也就定下来了。

婉贞或许曾经也以为自己嫁给了奕譞,然后再生几个儿女,自己的人生也就圆满了,可惜,她可没有这么幸运。

慈禧在1856年为咸丰生下了一个儿子——载淳,只不过载淳生下没过几年便迎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被吓得一路逃到了热河行宫,载淳作为咸丰此时唯一一个仍然活着的儿子,自然也被带到了热河。

咸丰也没想到自己到了热河之后,就再也回不到京城了。

1861年咸丰死在了热河,载淳随后即位为帝,也就是同治皇帝,不过因为载淳年幼的原因,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窃取了清朝国柄。

慈禧当然不可能一个人发动政变,当时配合她的还有恭亲王奕訢和醇亲王奕譞等人,所以,奕譞是慈禧成功夺权的功臣,并且很听话。

慈禧垂帘听政,听了十几年,越听越过瘾,说什么也不肯将权力交还给儿子载淳,以至于载淳抑郁不得志,只能寄情于声色之间,最后据说因为身染花柳病而亡,让人唏嘘不已。

载淳死了,又没有儿子,皇位让谁来坐呢?

慈禧当然也想自己一屁股坐上去,可她知道朝臣可以支持她掌权,却未必会支持她当武则天,所以她只能从皇室成员当中找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皇位。

选谁呢?

对于慈禧而言,这个继承皇位的人首先必须得年幼,不能防碍她继续掌权;然后这个人的父亲必须得是她这一边的人,并且足够听话,只此两点便已经能够确定人选了——奕譞的儿子载湉。

更何况,载湉的生母还是慈禧的亲妹妹婉贞,这么亲的关系,不选载湉还能选谁?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婉贞愿不愿意载湉入宫当皇帝呢?显然并不愿意,因为载湉当了皇帝,也就意味着他们得脱离母子关系,即便是载湉的生父奕譞见了载湉,也得执君臣之礼,见了他也得乖乖地下跪磕头。

除此之外,婉贞想再见载湉一面恐怕难如登天!

所以说,婉贞作为一个母亲,实际上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当什么皇帝,只是她没有办法改变罢了。

慈禧选中载湉,让载湉当皇帝,对婉贞而言绝对是一个沉痛的打击,然而命运对她的打击可远远没有结束。

载湉入宫当了皇帝之后,婉贞又生了几个孩子,只可惜没一个能养活的,统统早夭了,这样的打击对她不可谓不大。

更讽刺的是,当了皇帝的载湉却在慈禧的要求之下,叫慈禧“亲爸爸”。从婉贞和慈禧的关系,载湉应该叫慈禧一声姨妈;从奕譞和咸丰的关系,载湉则应该叫慈禧一声伯母;当然,载湉被过继给了咸丰,所以又得叫慈禧一声皇额娘。

可是,慈禧偏偏不让载湉这么叫,她要让他叫自己“亲爸爸”!为什么呢?没办法呀,男权社会造成的。

慈禧为了让载湉和所有朝臣知道,清朝是她说了算,这才有了“亲爸爸”这个如此滑稽的称谓。

慈禧是载湉的亲爸爸,那载沣是什么,婉贞又是什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叫自己姐姐“亲爸爸”,婉贞心中的无奈是可想而知的。

再说婉贞没了儿子,虽说是奕譞的福晋,可在醇亲王府中的地位到底也会难堪,看到她那个愁恹恹的样,奕譞更不喜欢她了。

最终在多重打击之下,婉贞病倒了。

婉贞病得快不行了,慈禧这才念着姐妹之情松了口,让光绪皇帝出宫探望探望婉贞。

光绪皇帝自幼离开了醇亲王府,对婉贞恐怕也没什么感情可言,即便到了王府探望婉贞,为了不惹慈禧生气,他也不敢说什么出格的话。

婉贞看着当了皇帝的儿子,那么的熟悉,却又那么的陌生,终究嗫嗫嚅嚅说不出一句话来,然后就断了气。

婉贞的结局算不算凄凉呢?显然也是算的,而她这个凄凉的结局却始于慈禧选定载湉作为皇位继承人。

所以,说是慈禧害了妹妹婉贞的后半生也并不为过,倘若载湉没有入宫当皇帝,婉贞结局或不至于此。

慈禧把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害的生不如死,是真的吗?

光绪帝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唯一的妹妹,比慈禧小6岁,是醇郡王奕譞的福晋。那么婉贞为何会被嫡亲姐姐害得生不如死呢?

1852年,17岁的慈禧通过选秀入宫后,获得咸丰帝宠爱,仅用4年时间便从兰贵人晋封为懿妃。妹妹婉贞做为旗人家的女儿,自然也要参加内务府选秀,但未能中选,因而没能成就一段姐妹共侍一夫的传奇佳话。慈禧的娘家境况不好,三个兄弟没一个争气的,要想保住富贵只能依靠两个女儿,于是慈禧向咸丰帝大吹枕头风,请求将妹妹指配给皇弟醇郡王奕譞做嫡福晋。奕譞长得一表人才,只比婉贞大一岁,是正儿巴经的皇亲国戚,富贵荣华可谓享之不尽。慈禧这么做虽然免不了政治上的考量,但归根结底还是希望替妹妹找一个好归宿。1861年,英法联军入侵,咸丰帝带着王公大臣逃到热河,不久便“崩”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把持朝政,骄横跋扈,对慈安太后还有所顾忌,却丝毫没将慈禧太后放在眼中。权力欲极强的慈禧说服慈安,秘密联络留京善后的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抢班夺权。婉贞当时与慈禧的关系非常密切,恭王到热河后,因寡嫂与小叔子不宜走动频繁,以避人口实,遇到传递消息时,总是婉贞以探视姐姐的名义出入于后宫,再把两宫太后的意思告诉奕譞,再转告奕訢。慈禧与妹妹交恶源于亲生儿子驾崩,1875年1月12日,19岁的同治帝载淳驾崩于紫禁城,慈禧提议将醇亲王次子,年仅4岁的载湉过继给咸丰帝为子,继承大统,由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听政。载湉是奕譞和婉贞的第二个儿子,长子载翰于两岁时夭折,载湉是自己独子,却被亲姐姐认做儿子。当时怀有身孕婉贞,心有埋怨却不敢有丝毫流露,只能将一片爱子之心深深埋藏在心底。

1875年2月,心情抑郁的婉贞生下三子,出生仅一天便夭折。连失爱子的婉贞对姐姐的怨恨与日俱增,原本亲密的姐妹之情也逐渐恶化。俗话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年仅四岁的儿子在人情冷漠的皇宫中不知会遭受怎样的虐待。更难堪的是,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做为生母的婉贞见到他却要磕头行礼,君臣名份远高于骨肉亲情。1880年11月,40岁的高龄产妇婉贞诞下四子载洸,老来得子,醇王府上下无不精心呵护,好不容易长到4岁却再度夭折。随后,奕譞的侧福晋刘佳氏接连生下载沣(溥仪生父),载洵,载涛三个儿子,全都长得白白胖胖,生龙活虎。推此及彼,想想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却已经成了他人之子,婉贞只能以泪洗面,抚摸着载湉小时候的衣物痛哭不止。

慈禧太后为了缓和姐妹关系,曾赏赐给婉贞一顶杏黄轿,可出入于内廷。慈禧希望妹妹可以像当年一样时常走动,毕竟也是姐妹一场。可婉贞性格刚强,遇到庆典必须入宫时让人抬着杏黄轿入宫,自己从不乘坐,这表示她根本就不领情。1896年6月17日,苦思爱子22年的婉贞病危,慈禧派光绪帝前去探视。面对朝思暮想的儿子,婉贞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儿子说,却没能说出一句话。她和儿子深情对视良久,面带微笑地闭上了双眼。婉贞去世了,如果再多活几年,活到戊戌政变之后,知道心心念念的儿子被囚禁于瀛台,身边连个尽心服侍的太监都没有,甚至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真不知她会做出什么疯狂举动。婉贞死后,光绪帝缀朝11日,定称号为皇帝本生妣,意思是皇帝亲生母亲。

婉贞一生育有四子一女,却唯独只存活了载湉这么一个儿子。可就这么个独子到头来还被姐姐过继给自己当儿子。她生下了一位皇帝却从未有过太后之名,朝思暮想了22年直到临终之时也没能听见儿子叫一声“娘”。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慈禧把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害的生不如死,是真的吗?

据说同治皇帝死后,他的有孕在身的皇后,成了一位年轻的寡妇。

甚至于,在这位寡妇染病身亡之前,传说可能是被人下毒而死的,但在很多清朝文献记载中,她却是死于丧夫后的悲伤过度。

后来,慈禧太后在她的多年老盟友李鸿章的积极帮助下,将还是婴儿的载湉,以光绪为年号推上了大清朝皇帝的宝座。

光绪的亲身母亲是慈禧的妹妹。

1875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慈禧的这个小外甥被从他母亲的床上抱走,一路送入皇宫,第二天一早,他被宣布继任皇位。

不仅整个过程非同寻常,这件事情本身还有着一种不合法理的诡异,因为照理说继任权应该落在醇亲王两位哥哥的儿子身上,而不是四岁的载湉。

  • 因为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

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咸丰皇帝的兄弟,光绪的亲身母亲是西太后的妹妹,皇族的两兄弟娶了两姊妹。

慈禧太后既是光绪的大伯妈,又是光绪的大姨妈。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11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9位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他在位34年,年号“光绪”。

同治皇帝驾崩后,事关清朝国运的紧急会议就在养心殿西暖阁按时召开了。

参加会议的有同治皇帝的五叔惇亲王奕誴、六叔恭亲王奕訢、七叔醇亲王奕譞、九叔孚郡王奕譓,还有奕劻、景寿等大臣。

首先有人请为同治皇帝立嗣,并且提到了溥侃、溥伦两位人选。

惇亲王奕誴就反对,他说了四个字:“疏属不可”。慈禧不失时机地表示首肯说:“溥字辈无当立者。”

此时,有的军机大臣跟慈禧太后发生了争执。慈禧太后说:“此后垂帘如何?”军机大臣中有人说:“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

此后,军机大臣为奕訢的儿子载澂争取机会,但是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又因为同治帝因患天花突然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命,慈禧太后压制了其他一切意见,坚持要载湉入宫继承皇位。

事实上,同治皇帝在年仅19岁时就不幸病亡,其母慈禧太后怕立了同治帝的儿子当皇帝,自己可能要失去权力,她就选中了醇亲王4岁的儿子载湄即位,这就是光绪帝。

其实 从血统关系上讲,载湉是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很近的亲属,但他不是咸丰的直系子孙,他本来并不具备继任皇位的资格。

光绪的父亲是慈禧的丈夫咸丰的弟弟,因此,光绪就是慈禧的侄子,而光绪的母亲又是慈禧的亲妹妹,因此,光绪又是慈禧的外甥。光绪即位时,年仅4岁,这样朝政大权就可以完全操于慈禧一人之手。

从此,慈禧确实把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害的生不如死,但是婉贞毕竟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所以这个里面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尴尬和无奈,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主要承受着三个方面的痛苦。

其一、母子长期分离之苦,据说当慈禧宣布小载湉为嗣皇帝时,醇王府哭声一片,其生母婉贞居然昏厥过去

据说慈禧教光绪皇帝做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叫他畏惧自己,二是让他学习。

慈禧对光绪管教很严,企图把他培养成自己驯服的工具。至于学习,光绪却十分主动,非常好学。

为了让光绪皇帝彻底忘记亲生母亲婉贞,慈禧居然成为光绪皇帝的“亲爸爸”,造成此后光绪皇帝与亲生母亲婉贞长期分离。

载湉的父母却伤心不已,他们好不容易盼来一个男婴,却要“贡献”出去当皇帝,从此父子不是父子,只能是君臣了,咫尺天涯。

事实上,太上皇的高位,只有皇帝的父亲才能享有。

后来,慈禧竟然自居太上皇的尊位,便喜欢皇帝以男子的称呼来尊称她,以显示她的尊威,这当然没有比皇帝叫她“爸爸”更合适的了。

另外,光绪皇帝载湉不是那拉氏所生,却为何在“爸爸”之前加上“亲”字。

这是因为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慈禧说过光绪皇帝的父亲就是醇王。他的母亲,是我的妹妹。我妹妹的儿子,就跟我亲生的一样。

因此在“爸爸”之称前面,加上“亲”字以掩非亲之嫌。

据说,光绪皇帝无论在何地拜见慈禧,都称她为“亲爸爸”,乍见这种称呼,不禁让人匪夷所思,可能有人认为这只是满族人的旧有风俗,其实不然。这个别出心裁的称呼是慈禧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慈禧让皇帝管她叫“亲爸爸”,以示自己家长权威的说一不二。光绪自幼便在慈禧的呵斥声中长大,二人之间,一直因为朝廷的权力问题,而存在着若隐若现的矛盾。

随着光绪越来越懂事,皇帝和太后之间也开始出现各种冲突。

面对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矛盾和冲突,婉贞不可能不有所耳闻,她是整天担惊受怕的过日子呀!

其二、醇亲王奕譞一家子,非常担心慈禧太后,会不会给儿子和自己带来灾难,为此,醇亲王奕譞和婉贞更加小心谨慎。

为了减少慈禧的疑虑,醇亲王奕譞做了两件事:

  • 一是醇亲王奕譞辞去一切差使。儿子都做皇帝了,父亲实在也不适应再上朝为官。

于是,醇亲王奕譞上书太后,要求免去自己一切差事。太后准奏,但仍保留亲王的爵位。

  • 二是醇亲王奕譞从不张扬

据溥仪回忆,慈禧赐过醇亲王奕譞两样东西,一个是黄马褂,可他一次都没穿过;还有一个是紫禁城坐轿,是四人抬杏黄大轿,可他一次没坐过,轿子都没出过府门,而是恭敬地把这个轿子,供在醇亲王府里。

对于自己的儿子,醇亲王奕譞和婉贞还是很惦记的。他们很担心载湉在宫里面孤寂。

事实上,光绪皇帝身体特别虚弱,以性若棉花的比喻,来看待光绪的一生命运比较贴切的。

据说光绪小的时候,得过一种怪病,时常无缘无故从肚脐眼里流出一种发黏的液体。

为此,慈禧天天擦洗他的身子,衣服一日三换。光绪年幼时最怕雷声,每次听到电闪雷鸣,天公发怒,都吓得浑身发抖,啼哭不止,人称“小胆儿天子”。

每遇雷雨天,慈禧就把光绪搂在怀里,一边轻轻拍打其后背,一边哼着摇篮曲。她有时让光绪睡在她的寝榻上,爱护其身体,照料其饮食,并根据季节的变化为他加减衣服。

说白了,慈禧太后对小光绪还算不错哦!

其三、婉贞真的是诚惶诚恐,醇亲王奕譞对慈禧是比较了解的,他深知自己4岁的儿子这么年幼就在其掌控下当皇帝,这绝非是福,而是躲不过的祸。这就产生了莫大的恐惧。醇亲王得知慈禧这个决定时,惊得“伏地晕绝”,何况是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其提心吊胆的日子,也可以说是很不好过的!

夜已深,四下寂静,孩童恬静地睡着。她并不知道几分钟以后,会有大批人马闯进自家庭院,目的是把她的儿子抱走,让他离开他熟悉的家园和母亲温暖的怀抱。

每每想起四岁的儿子离开自己,婉贞就暗自流泪。

她知道,儿子以后都难于见到自己,而要和一个强势凶狠的养母相伴一世

醇亲王奕譞虽然身为王爷,但他却丝毫没有野心,以“恭谨”闻名。

他也在辛酉政变中立有大功。婉贞比醇亲王奕譞小一岁,比姐姐慈禧太后小6岁。

后来,慈禧太后的支持者,有保守派“北系”的徐桐,将领荣禄和太监总管李莲英,他们组成“后党。

皇帝的老师翁同稣领导的“南系”,以及军机处几位汉人则被看做是“帝党”,1895年,他们私下鼓励御史,来批评慈禧干预朝政。

巧合的是,第二年,光绪的母亲婉贞就去世了,从此皇帝与慈禧之间的纽带松弛了,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也就彻底解脱了。

也就是说婉贞比慈禧太后小6岁,却比慈禧太后早去世12年,这也许就是慈禧把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害的生不如死的一个结果吧!

慈禧把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害的生不如死,是真的吗?

《宫中杂件》中有一段关于慈禧妹妹叶赫那拉氏婉贞的记载,其内容虽非常简单,但因为是选秀的介绍词,所以基本算很具概括性地讲完了婉贞的“前世”。具体是:

"镶蓝旗满洲,……年十五岁,纳(那)拉氏;原任员外郎吉郎阿之曾孙女……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通过这个介绍词,慈禧的身世也明了了,毕竟慈禧与婉贞是亲姐妹。

婉贞可能想过自己的一生会因为选秀而被改变,但她怎么也想不到,她的命运之被改变并非因为帝王,而是因为她那在帝王身边做懿妃的亲姐姐慈禧。

婉贞这一生,真真是成也姐姐慈禧,败也姐姐慈禧。

最初,落选秀女后,婉贞因祸得福得了个好结局:嫁给皇帝的弟弟奕譞做嫡福晋。按照婉贞的家世才貌以及落选等实际情况,她本不可能有这么好的结局。婉贞与奕譞

婉贞之所以能幸运地成为王爷的嫡福晋,是慈禧在老公咸丰面前吹了耳边风的结果。若没有这耳旁风,婉贞是断不可能能嫁给文韬武略的奕譞为嫡福晋的。

初嫁给奕譞时的婉贞对姐姐慈禧充满了感恩,她打心眼里觉得:姐姐对自己真真不薄,能如此周全地为自己设想。

可婉贞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的是:在她对姐姐满怀感恩时,慈禧的算盘却拨得哗哗响。慈禧这算盘里算的是什么?当然是她自己的利益。她最初将妹妹嫁给奕譞是为了壮大自己在皇族中的地位,而后来,随着世事的变迁,慈禧对妹妹的算计也一步步发生了变化。

慈禧对妹妹这种算计的变化,在1874年时达到了顶峰,也正是在这一年,婉贞的一生悲剧便被注定了。

这一年,慈禧的儿子,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病逝了且未留下子嗣。而这一年,婉贞的二儿子载湉则年仅2岁。

慈禧在失却了自己的儿子之后,竟为了所谓的天下大统,堂而皇之地将自己亲妹妹与奕譞所生的二子接入宫中做了傀儡皇帝。

也正是从这时起,刚刚遭遇长子夭折的婉贞又一次遭受了失去儿子的痛苦。实际上,这种失去儿子的痛苦,远比前者要难受得多。

前者,说来,婉贞虽失去了儿子,可毕竟还有个墓地,也算是有个念想和寄托思念的地方。可这二子离开后就完全不同了,她不仅不能去看他还不能表现出悲伤失落。这种种,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其痛苦不言自明。

因为一直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婉贞后来即便又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可他们却都因种种原因夭折了。这么多孩子全部夭折,而且还是在帝王家,如果说它不与婉贞的抑郁情绪有关,那自然是很难服众的。

根据史书记载,二儿子被接近宫后,婉贞情绪非常低落,经常一个人看着二子的小衣服、小鞋子发呆。而每一次宫里传来消息,最担惊受怕的也是她,毕竟,她虽不是帝王家儿女,却因嫁在帝王家,所以很清楚帝王家的种种不确定。

无数个夜里,婉贞从噩梦中惊醒,然后整晚难眠。她的抑郁,也开始让丈夫奕譞厌烦,起先,他还耐着性子宽慰妻子,可日久后,倦了的他便开始慢慢疏远了她。

感情上的不如意,子女的相继夭折,让婉贞的抑郁越发深重了。随着抑郁情绪的不断累积,她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问题。

终于,婉贞在55岁这年病倒了。也是在这次病后,她才终于又见到了自己的亲骨肉,此时已贵为九五之尊的光绪皇帝。

面对这个自己十月怀胎生下又喂养到两岁又被姐姐“顺”走的儿子,婉贞百感交集。好在,她终于是看到儿子好好的模样了。

光绪这次探望后不久,婉贞便在抑郁中辞别了人世。

婉贞这一生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大约是她死后的这一件了:她死后,儿子光绪帝为她辍朝十一日,并称婉贞为皇帝本生妣。

有儿如此,婉贞九泉之下也当能瞑目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