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临北京,崇祯皇帝要王公贵族捐款,如果你是大臣,你会捐款吗?捐多少?
李自成快来了,一提到捐款的事儿,崇祯手底下的那帮大臣们,一个个哭起了穷来。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穿着打着补丁的官袍,就差提溜着一只破碗上街了。
很显然,这帮大爷们是一分钱都不想给。在他们眼里,崇祯是个不值得效忠的皇帝。就算借钱给了崇祯,自己也未必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借的多了,以后会被查为什么有这么多钱,借得少了,崇祯会觉得你一点诚意都没有。与其被各种误会,还不如索性捂紧自己的腰包,等着下一任统治者来接管他们。
在明朝那些没有跟着崇祯殉国的官员眼里,李自成进入北京城,无非就是换了一朝天子而已,这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崇祯没筹到钱,结果只能上吊煤山了。
从旁观者角度来看,不能怪这帮大臣不捐款。- (1)、明朝官员的俸禄低得可怜。
朱元璋刚开国的时候,对大明朝的官员还是可以的,俸禄给得足足的,让他们好好干活。可是这帮扯犊子的玩意儿依旧不满足,谁还能嫌钱多呢?于是各种贪腐之风便起来了。
为此老朱杀了一大片文武官员,甚至杀到了没人给他干活的地步。问题是后起之秀上来了,依旧还是贪污,根本就挡不住。
会考校钱谷册书,空印事觉。凡主印者论死,佐贰以下榜一百,戍远方。士元亦坐是系狱。时帝方盛怒,以为欺罔,丞相御史莫敢谏。士利叹曰:“上不知,以空印为大罪。诚得人言之,上圣明,宁有不悟?”会星变求言。士利曰:“可矣。”既而读诏:“有假公言私者,罪。”士利曰:“吾所欲言,为天子杀无罪者耳。吾兄非主印者,固当出。需吾兄杖出乃言,即死不恨。”---《明史》
老朱对此终于做出了妥协,他明白,这就是人性,不是某一批人烂掉了,而是他给的这些职位所拥有的权力,容易让人腐烂。
为此老朱索性把这帮官员的俸禄大打折扣,只给他们一个温饱钱。要想家庭富裕,也就只能自己创收了。
反正贪腐之风止不住,倒不如让朝廷少出点钱。毕竟怎么贪污也基本不会贪污到朝廷自己身上来。朝廷手里有钱,这心里才踏实。
可是老朱忘记了,这世上还有一小撮人,是真心不会贪污的。他们拥有足够的良心,是世上最绚烂夺目的花朵。这帮人拿着这么少的俸禄,甚至连一个仆人都请不起,比如海瑞。
崇祯皇帝要捐款,贪污的和不贪污的到底该捐多少?清廉如海瑞这样的,真的是一个大子儿都拿不出来,最多下个月的工资不要了,找朋友借点钱度日。
而贪腐之人如果拿出了大量的钱财,跟自己的工资严重不匹配的话,保不齐将来会被清算,这也是他们所顾虑的地方。救国归救国,保命还是最重要的事情。
- (2)、崇祯皇帝不是一位仁义之君。
崇祯这皇帝,的确足够勤勉,是明朝皇帝中勤奋前三名不为过。可是崇祯也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疑心病太重了。
他在任用手下官员的时候,最初表现得像个明君一样,各种放权,各种给钱。等到人家操作到半路上的时候,他是越来越不放心,半路就把人家给收拾了。这种皇帝谁敢给他卖命呢?
最著名的案子就是袁崇焕的了,当初袁崇焕赋闲在家,是崇祯一手把他重新提拔了上来。袁崇焕在崇祯跟前拍着胸脯说要五年平辽。
有人说他在吹牛,有人说他的确有把握。姑且不论这件事是否能完成,可总得等5年看看效果吧?最起码时间得过一半再说吧?
- 可人家袁崇焕才去了辽东一年时间,第二年崇祯就急眼了,把袁崇焕一撸到底,甚至将他凌迟处死。这是多大仇多大恨?关外的皇太极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 他刚登基那会儿,一年要换好几个内阁首辅,因为他对这帮人不放心。总是怀疑这个要害他,那个不务正业等等。
- 这么一来还有哪个大臣愿意为崇祯卖命的呢?他们自保都还来不及,自然不会去想那些事情了。等到崇祯最后一次下令天下将领勤王的时候,基本没有人理他了,他真的成了一位孤家寡人。
距离北京最近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本来可以赶往北京救驾的。可是一个星期的路程,他走了半个月,还只是走到了半路,可见他也在观望,不敢轻易为崇祯卖命。
如果我是大臣,会把工资和火耗全部捐出来,最多房子再抵押了。话是这么说,但是面对国仇家恨的时候,容不得你多思考。毕竟即将亡国了,跟亡国比起来,自己的一点得失,真的没那么重要。
所以如果我是明朝那帮官员,在崇祯让大家捐款的时候,我会把自己这些年的合法积攒,全部捐献出来,包括工资、火耗以及年终奖。
再不行的话,就把房子抵押了,估计那个时候房子也不值几个钱了,大不了卖了,先帮崇祯渡过难关算了。
如果真的有一些非法收入,那是万万不能拿出来的,这玩意儿是要杀头的。崇祯这位大爷可不是个善茬,他总是可能秋后算账的。
至三月,都城陷,景文死之,藻德、岳贡、瑜并被执,幽刘宗敏所。贼下令勒内阁十万金,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勋戚无定数。---《明史》
尽我所能,在合法有限的范围内,把能捐出来的,全部捐出来。这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今后哪怕暂时不领工资也行,毕竟如果朝廷没了,以后连养老金都没地方拿。
结局: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从官员身上搜刮了8000万两白银。崇祯皇帝没筹到钱,心里那叫一个窝火。看着这帮像乞丐一样的大明官员,他只觉得有些好笑。也没必要去惩罚这帮人了,老天爷自然会看到一切。
在李自成打进来以后,崇祯去了煤山上吊自尽了。李自成夺取了北京城,前两天也不错,对明朝官员采取安抚政策。
可是他手下的大将刘宗敏可是个嫉恶如仇的家伙,他认为这帮官员肯定是贪污了不少钱财,所以把明朝官员全部都给下了大牢,严刑拷打,让他们交出贪污的钱财。
这帮人都是细皮嫩肉的,哪里吃得消刘宗敏的毒打,只好一个个乖乖交钱。这下子可把李自成给吓坏了,刘宗敏一口气居然给他整来了8000万两银子,还有不少古玩字画。
明朝的这帮京官是真的有钱,其实当初只要给崇祯两三百万两银子,也就能够解燃眉之急了,可惜人家不愿意。
参考资料:《明史》
李自成兵临北京,崇祯皇帝要王公贵族捐款,如果你是大臣,你会捐款吗?捐多少?
我是会捐一点儿的,但大概率只是一点儿,不会太多。
切不开面子是我个人性格,所以一定拿一些。但多了就没门了。崇祯皇帝内帑银子数目惊人,他自己都不掏,凭什么让别人掏钱?其实当时的大臣们就是这么想的。
关于崇祯私房钱这个事当然存有争议,后来有人说这是谣言,但是我觉得比较靠得住的一手材料都是这么说的。而且李自成的确在北京发了最大一笔财,都是从内帑中发现的。
什么是内帑?就是皇帝的私房钱,他存那么多钱到底干什么?这个人是不是知道他自己有那么多钱,都是一个问题,假如他真的知道,他心理也太变态了。已经到了亡国地步,他让那些权贵都出钱救国,这个是所有史料都讲过的。但是皇后之父周奎,还有田弘遇,也就是田贵妃的父亲都不愿意出钱,为什么?因为知道皇上其实是有钱的。
崇祯实在是问题很多。当然了,一个王朝到了那个时候,叫做气数已尽。不管能干的也好,不能干的也好,基本就是这样了。
李自成兵临北京,崇祯皇帝要王公贵族捐款,如果你是大臣,你会捐款吗?捐多少?
李自成在明大臣眼里是“反贼”,闯王兵临北京按理大臣们是有义务和责任维护明统治的。帮崇祯就是帮自己。但自古都是同享富贵者多,共患难者少。“反贼”来了,忠君“爱国"者中绝大多数人恨的是爹娘只给了两条腿,没长四只脚!跑不了的还巴望做新贵,找门路给李闯王送大礼买“乌纱帽”,哪会有人给崇祯捐款抗“贼”?!
我等寻常百姓,压根没想过做大臣,更没想过回到明朝当大臣为朱家效力。再者也根本没这个胆量妄想处江湖之远去攀庙堂之高,进而妄议人家的朝政!所以,也就只有那些想做大臣,又特别热衷做“吊死鬼”脚下的大臣们自己去回答!
李自成兵临北京,崇祯皇帝要王公贵族捐款,如果你是大臣,你会捐款吗?捐多少?
这些大臣要是知道李自成进城以后干的事,与其被贼兵抄家不如把家产助饷。崇祯让百官捐助百官哭穷,崇祯让皇后的父亲周奎带头,你是皇后的父亲啊,皇帝的岳父啊。你不带头谁带头?崇祯给周奎下指标,十万两。周奎哭穷,说没钱。皇帝说,最少两万两。周奎继续哭穷,说,臣真没钱啊!我捐一万两,行吗?于是捐了一万两。皇帝说,不行差的继续想办法。于是周奎,找自己女儿周皇后,请女儿资助一点。周皇后拿出五千两给父亲。周奎这老东西还扣了两千两,拿出三千两交了上去。
后来李自成进京,成立了一个特殊机构,比饷镇抚司。比是什么意思?比就是逼啊!逼你明朝大臣拿钱。每级官员定标准,拿钱。没钱不给,抓起来打。再不给把你吊起来,一百斤大沙袋往你身上一压,看你有没有。就这个皇帝岳父周奎,被刘宗敏抓起来要钱,打的死去活来,结果交出了五十二万两银子,那个零头都比给崇祯的多。你这不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与其被贼抢走,还不如拿出来助饷呢!
李自成兵临北京,崇祯皇帝要王公贵族捐款,如果你是大臣,你会捐款吗?捐多少?
我不会捐,原因如下:
崇祯皇帝自己就是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却让大臣捐款。崇祯有自己的理想,想使大明重新焕发生机,面对祖宗留下来的烂摊子,崇祯皇帝励精图治,自奉俭约。崇祯帝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是皇后娘娘给补的。可是,皇帝生活简约,但不能缺军费啊!崇祯也是没有办法,天天一分钱掰成八瓣花。因为缺军饷,引发了士兵哗变。因为缺钱,崇祯皇帝决定裁减驿站,开除富余人员。一共裁撤驿站200多处,压缩开支80万两个,同时还裁掉了上万名驿族,很不幸,李自成就在被裁撤之列。
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可是钱从哪里来?崇祯皇帝的运气很差,刚登基陕西就发生了旱灾,战战兢兢的过了一年,陕西旱灾。第三年、第四年还是陕西!救灾需要钱、打仗需要钱。可钱从哪里来?北边皇太极,西边李自成,都不好惹。
没有钱怎么办?众位爱卿捐款吧!作为大臣,应该为朝廷分忧,积极捐款才是。结果却是,大家都哭穷,为官清廉哪里有钱呢?大家都不捐,太师你就带头捐吧!太师一脸哭相,老臣没有钱。皇后娘娘实在看不下去了,给太师送来1000两银子,让他做个表率,谁知道,老太师扣下一多半,把剩下的银子上交。众人见太师带头了,纷纷捐款,这个二两那个三两,崇祯皇帝干瞪眼没办法,其实崇祯皇帝有自己的私房钱。却舍不得拿出一两。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以后,大明的官员被勒令交出银子,他们居然交出了近千万两!最终钱没了,命也搭上了。
这样的朝廷,捐款有什么用?
李自成兵临北京,崇祯皇帝要王公贵族捐款,如果你是大臣,你会捐款吗?捐多少?
全捐了,李自成入京后可是把那些王公贵族拔光了的,还不如全捐了,如果明胜了也会厚待你,输了李自成也懒得管你,因为你没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