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虎豹骑”是不是最早的特种部队?
不是哦,先秦时期其实就有特种部队了。三国时期的君主,其实手里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比如说刘备的白眊兵、无当飞军,孙权的锦帆营、解烦兵,当然还有曹操的虎豹骑。
身处乱世,如果手底下没有一支完全嫡系的部队,那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为此这些君主都会把手里的精兵强将选拔到这支部队当中,使得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远高于其他军队,也就是所谓的特种部队了。
曹操的虎豹骑,只有老曹家的人可以统帅。看一支军队是不是嫡系,需要看看这支军队的历任领导到底是怎样的人,这些人身上如果有一些共同特征,那么就可以轻易判断出来。
比如说曹操的虎豹骑,这支军队的领袖就很特别,最初是由曹纯领导,曹纯是曹仁的弟弟,也是曹操的族弟,地位非同小可。
仁弟纯,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袁谭出战,士卒多死。太祖欲缓之,纯曰“今千里蹈敌,进不能克,退必丧威。且县师深入,难以持久。彼胜而骄,我败而惧,以惧敌骄,必可克也”太祖善其言,遂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三国志》
后来曹休和曹真也都领导过虎豹骑,曹休是曹操的侄子,而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这两位都是老曹家的嫡系将领。
当然虎豹骑还有一位重要的统帅,那就是曹操本人。因为这支部队人数并不多,常常负责保卫曹操个人的安全,所以曹操曾经统帅过一段时间。
那么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说虎豹骑是曹操的嫡系部队了,因为统帅这支部队的将领,全部都是老曹家的嫡系将领。
这支军队是曹操最后的底牌,不管是进行机密的军事活动,还是防止其他将领反水,虎豹骑的作用都非同寻常。
为此曹操在选择这支军队的统帅时,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他对五子良将的确非常信任,但是他不会把这样的军队交给五子良将来统帅,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姓曹。
相对于五子良将,曹操肯定是更加信任曹家的人, 这就是信任的底线不同。没有无下限的信任,才是枭雄该干的事情。
虎豹骑的战绩,的确堪称特种部队。其实写历史书的文人们,对特种部队的了解,那是非常浅薄的。因为他们不可能知道特种部队里的真正秘密。除非曹操或者曹纯等人爬出来告诉陈寿。
及北征三郡,纯部骑获单于趶顿。以前后功封高陵亭侯,邑三百户。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进降江陵,从还谯。---《三国志》
所以说在《三国志》中,对虎豹骑的描述,那是相当模糊的。因为陈寿本人对虎豹骑这种部队,也是知之甚少。
不要说他了,就算是曹魏带兵打仗的普通将领,也未必就能知道虎豹骑的秘密。所以史官们记载起来就更加吃力的。不过虎豹骑在哪些战争中,曾经出面,这一点是有迹可循的。
- 第一次是在南皮之战中,曹操攻打袁绍的儿子袁谭。袁谭属于孤注一掷,所以战斗力异常强悍,曹操与之争锋多时,双方伤亡惨重。曹操一时间有了退却的意思,这个时候曹纯阻止了曹操,并且带着虎豹骑冲上去,不光击败了袁谭的部队,而且当场斩杀了袁谭。
- 第二次是在曹操北征乌桓的时候。当时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逃到了乌桓,与当地兵马联合。曹操在白狼山视察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量乌桓人马。曹操身旁的将士都感到害怕,唯独张辽和曹纯比较勇敢。曹纯带着虎豹骑抓获了乌桓单于蹋顿。
- 第三次是在曹操南征刘表的时候,曹纯带领虎豹骑先行一步,前去攻打刘备。刘备的人马被虎豹骑冲散,老婆孩子都给丢了。长坂坡之战中,虎豹骑表现英勇,几乎全歼刘备所带的兵马。而且他们行军速度飞快,根本难以抵挡。
- 第四次曹操西征西凉的时候,普通军队拿西凉军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虎豹骑出马以后,大败马超的关西联军。
由此可见,曹操的这支虎豹骑战斗力的确非常强悍。他们所要应对的,都是一些难啃的骨头。当然了如果不难啃,其实也不需要他们亲自出马了。
虎豹骑这样的特种部队,是如何选拔士兵的呢?很多人不能理解古代选拔特种士兵的方法,因为他们非常奇怪。一般在原有部队做将军的人,到了虎豹骑却只能做一个士兵,需要亲自拿着刀枪上战场杀敌。
由此可见,虽然虎豹骑的人数部队,但是个个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这些将领也是谁都不服气,所以只有曹操的嫡系将领才能统帅他们。
- 同样的道理,其他人选拔特种部队成员,也是比较特殊的。比如说刘备的白眊兵,主要成员都是由少数民族中的强壮男子组成,他们的战斗力比汉人要强得多。
- 孙权的锦帆营成员,主要是由甘宁当年做水盗时所带着的那些人组成的,他们熟悉水性,常年在水上生活,所以水上的战斗力是其他军队所比不了的。
- 诸葛亮的无当飞军,其实也是少数民族成员组成的一支军队,他们身披重甲,擅长使用弓弩,是诸葛亮北伐期间的重要帮手。
由此可见,特种部队招人,肯定是要挑选一些战斗力比普通人要强得多的人。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虎豹骑里个个都是将军的原因了。
总结:虎豹骑并不是最早的特种部队。其实在三国以前,像虎豹骑这样的特种部队,还是有一些的。但是由于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我们不能认定他们就是特种部队。
- 比如说项羽所领导的3万骑兵,那就是真正的特种部队,而且规模庞大。曾经一日之间袭取刘邦56万大军,将其打得溃不成军。
- 还有秦始皇时期的铁鹰卫士,虽然只有1600人左右,可是其中有1000人就来自于杀神白起的部队,以一当十完全不成问题。
- 吴起训练出来的魏武卒,其实也是特种部队的雏形,但是他们的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所以单兵战斗力自然是没有铁鹰卫士那么强。不过魏武卒足有5万人左右,是一支精干的大军,曾击败过50万秦国军队。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曹操的“虎豹骑”是不是最早的特种部队?
我是读史静思,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曹操的“虎豹骑”不是最早的特种兵部队。最早的特种兵部队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武卒,堪称特种兵的鼻祖,号称步兵中的兵王。
详细原因听小编慢慢说来:
一、魏武卒成就吴起“战神”称号提起魏武卒,就得说它的创建者吴起,因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因正是魏武卒的强大,才成就了吴起“战神”的称号。
史书记载:吴起一生同各国诸侯军队大战七十六次,其中大获全胜六十四次,剩余十二次堪堪打成平手,一生竟然无一失败!
吴起的魏武卒如此厉害,除了吴起本身是历史上罕见的名将,更是得益于极高的兵员质量和极为精良的武器装备。
《吴子·图国》: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1、严苛的兵员选拔吴起根深蒂固的认为兵在精而不在多,并且把“精兵”二字贯彻到了极致。
据史书记载,要想成为魏武卒的一员,要达到下面的标准:穿上三层铠甲和铁盔,能拉开十二石的重弓,再背上五十支箭,扛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就这一硬性条件直接刷掉了七成以上的人,可以说能进入魏武卒的都是极为精锐的战士,在基础素质上就领先别的部队一大截。
2、极具诱惑的福利政策
成为魏武卒,不仅仅是意味着成为国家的战士,更是意味着家人可以解除奴隶身份、免除劳役,另外还可以分100亩的土地。
这些福利措施对于普通的魏国百姓来说极具诱惑,可以说一旦入选魏武卒,就意味着生活水平直接提高一个档次。虽然家庭依然要负责魏武卒本身的装备和补给,但在没有徭役的情况下,已经领先90%的魏国人了。
何况魏武卒还可以靠战功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可以晋升爵位。吴起对于士兵的战功记录也非常在意,经常是战士立功,全家收益,更是激起了士兵旺盛的求战欲望。
3、精良的武器装备有了优秀的兵源,旺盛的作战意志,精良的武器装备也非常重要。
吴起对于魏武卒的装备,大胆启用了刚刚推广使用的铁器。这一方面得益于魏国就是当时最大的冶铁中心,另一方便得益于魏国刚刚经历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国富民强,有财力大量打造铁质武器装备。
4、严苛的纪律、灵活的作战手段吴起对于魏武卒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吴起还没有下达命令,有两个勇猛的士兵就冲上去斩杀了敌兵回来。但是吴起以不听将令为由,将二人斩首示众。
吴起还通过训练、重新制定灵活的步兵编制。将魏武卒训练的“如臂使指”。
5、同廿共苦的将领有了上述优点还不够,吴起甚至放弃了将领的优越条件,和最下等的士兵同吃同住,士兵有生病的,吴起还为他吸出脓血,让士兵死心塌地为吴起效命。
(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於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所以这时候的魏武卒有战斗技巧,有战斗意志,有精良装备,有名将率领……一诞生就是冠绝当时的巅峰状态。一度以几万人打得秦国丢失河西五百里之地,连函谷关都被攻破,打的秦国不敢过黄河。
说罢吴起魏武卒,再说曹操的特种部队虎豹骑。
二、三国中的王牌之师——虎豹骑“虎豹骑”的每一届统领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真、曹休和曹纯,曹操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或本人统领,由此可见其重要。
据《魏书》记载:“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何等精锐由此可见一斑。
然后再来看看虎豹骑的战绩。
1、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的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杀死袁谭;
2、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时,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
3、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长坂坡之战中强攻刘备;
4、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大破以马超为首的关西军团;
5、在建安二十三年,即公元218年,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的蜀汉部队。
几乎每一场战役,曹操都是在最关键时刻投入“虎豹骑”,这种作战方法有点类似于李世民的玄甲精骑。
再看看“虎豹骑”史上的三次战绩:据《三国志》记载,一是官渡战后,“纯麾下骑斩谭首”;二是“及北征三郡,纯部骑获单于蹹顿”千里奔袭,攻之能克,机动力和战斗力可见一斑,要知道这蹹顿可是号称“冒顿”再世;三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可见演义中的追赶刘备那支“五千铁骑”在正史中就是虎豹骑,他们一昼夜行“三百里”,诸葛亮说是“强弩之末”。
结果刘备被这支“强弩之末”的军队杀得几乎全军覆没,要不是关羽及时赶到,恐怕历史就改写了,其天生的快速能力展露无遗,这是刘备没有想到,而尤其令刘备感到震惊和恐惧的是,他们在如此急行军后还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曹操的“虎豹骑”在三国史中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袁绍帐下麹义的“先登死士”、吕布麾下高顺的“陷阵营”、曹操麾下夏侯敦和徐州陶谦的“丹扬兵”、西凉马韩的“西凉铁骑”以及将来蜀汉的“白耳兵”、诸葛的“无当飞军”等几支精锐部队难以比肩的,仅从唯一的一次与“西凉铁骑”的战斗中就可以看出,“虎豹骑”是三国当之无愧的王牌之师。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西征马超一战中,“又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可见出战的正是虎豹骑。因为有后面这一句“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这五千铁甲就是“虎豹骑”,能大破西凉铁骑一方面是曹军“轻装步兵”青州军顽强的拖住了敌人,为“虎骑夹击”争取了时间,但根本上还是他强大的战斗力决定的,“大破”之余,还能阵斩二将,实力何等强悍。
综上这些场出色战斗,虎豹骑的战斗力可见一斑!曹操手下第一王牌军虎豹骑,人数只有千余人,却能大败刘备和马超数万大军,它被称为曹操的第一王牌军也当之无愧!但是后来随着曹操在220年去世,曹丕继位后,战事减少,而虎豹骑特种部队开销巨大,极有可能被编入近卫军,而不用再上战场了。从官渡之战后,虎豹骑组建,到曹操去世后,虎豹骑淡出人们的视野,虎豹骑在三国历史上辉煌了近20年,但它也被永远写入史册!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并关注。
曹操的“虎豹骑”是不是最早的特种部队?
曹操的“虎豹骑”是曹操麾下最精锐的部队,《魏书》记载,“(曹)纯所督虎豹骑,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纯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因为太过精锐,都是从将军中选出的士卒。导致曹操很难选帅。而虎豹骑皆历来为曹氏宗族掌控,是嫡系中的嫡系,像曹纯、曹休、曹真都曾统率过虎豹骑。但却称不上最早的特种部队。
在三国时代就有很多和虎豹骑类似的“特种部队”。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是公孙瓒打造的骑射部队,清一色的白马,可见其气势。吕布的“陷阵营”,据《英雄记》记载吕布部将高顺“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而在诸葛亮与兄长诸葛瑾信中也提到了蜀将陈到“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提到的“西方上兵”,就是刘备著名的白毦兵。而诸葛亮本人鉴于精锐部队发挥的威力,自己在平定南中后,见到南中蛮夷作战勇猛,以南中蛮夷组建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叫做无当飞军。
当然,在三国以前,就有类似的特种部队出现,《荀子》中提到“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这里提到的魏之武卒,就是著名的魏武卒。这是一代名将吴起为魏国留下的宝贵财富。魏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这是什么样的士兵,身披三层重甲,拿着拉力达十二石的重弩,背着五十枝箭,还有2-5米的大戈,还要带上重盔和利剑,此外,还得带着三天的干粮,在一天中奔驰近百里。携带如此负重,还要如此高速行军,然后发起攻击,这样的士兵有多少,二十万!这是一支怎样的强悍军队。战国初年,魏国的强悍可想而知。
曹操的“虎豹骑”是不是最早的特种部队?
第一支特种部队应该是魏文侯变法时期,又吴起建立的魏武卒,魏武卒取每个人的长处,制定不同的作战方略,形成了在当时无人能敌的部队。“魏之武卒,秦之锐士”就是对战国时期顶尖军事能力的概括。
曹操的“虎豹骑”是不是最早的特种部队?
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有描述。
曹操最精锐的部队叫虎豹骑,是三国时代最强悍的一支特种部队。
这支强悍的特种部队《三国演义》里几乎没有提及,倒是《三国志》里有所记载。
首先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
先不妨从正史里看看“虎豹骑”的赫赫战绩。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在南皮之战中,虎豹骑斩杀了袁谭;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时,“纯部骑获单于首级”,其千里奔袭的能力可见一斑;建安十三年,长坂坡之战击破刘备;建安十六年,曹操征马超时出战的又是虎豹骑,“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
李堪等”;建安二十三年,虎豹骑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曹操几乎会在每场战役的最关键或者最危急时候,投入“特种部队”参战,并能扭转干坤。
《三国演义》里说,能大破马超西凉铁骑是靠曹军“轻装步兵”青州军的顽强战斗,并且拖住了马超军队,这是根据《三国志》而写。青州军的确为“虎骑夹击”赢得了时间,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虎豹骑超强的战斗力决定的。“大破”之余,还能斩杀二将。
据史载,马超能以一州之力对抗曹魏全国,靠的就是“西凉铁骑”,足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超军中多高鼻深目者”,说明马超的部队有西来的异族军人。打败这样的军队,固然跟曹操的战略战术有关,但与虎豹骑强大的突击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正史里说,曹操的这支特种部队分虎骑营和豹骑营。两营的最高长官以及大小头目均按武艺、智谋、战略战术等实力定夺。当然,“一把手”都是由曹操最信任也是最忠心的曹氏将领担任,从曹真、曹休到曹纯,曹操从不让特种部队的指挥权“外落”。
冷兵器时代,骑兵因其特有的快速机动性、强大的攻击突防能力,历来是各个国家和时代军事家手中的重要力量。所以,东西方都有关于骑兵发展、战斗的经典战例。但是无论是轻装骑兵、还是重装骑兵,如同现在的装甲部队一样,是高技术兵种,花费自然不少,所以,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骑兵是发展不起来的,当然,游牧民族是例外。因此,曹操强大的不是虎豹骑,而是曹操集团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
并不是虎豹骑本身真的有多强大,这是典型的,资源优势集中部队。机动力强,金戈铁马。单兵素质是挑选出来的。在物资和生产力都严重底下的古代,能集结成这种实力的部队本身就不多。18路诸侯打董卓,步兵45万,骑兵9万。这种对比就可以看出,骑兵本身就是宝贝疙瘩。弓骑兵就更牛了,相当于现在的二炮啊这在古代,尤其古典时代是什么概念,懂的都懂。战绩不用多说,临阵斩杀袁谭、踏顿什么的对这种骑马武士队来说都是小意思,分内之事而已。后世李二于虎牢之战率三千玄甲军击破寇建德三十万大军,生擒寇建德,逼降王世充,一战而擒两王。抱歉,精英骑士在古代战场上就是这么无敌。
小说里杀的老板割须弃袍的西凉骑兵,在现实中的精英重骑兵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长坂坡之战刘备能在虎豹骑手上跑掉,真心算他狠。
码字不易,记得点赞关注。
曹操的“虎豹骑”是不是最早的特种部队?
三国志最早的特种部队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和袁绍手下麴义率领的八百先登死士,双方在岘桥决战,结果白马义从伤亡残重,主将严纲战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