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惠王后和赢稷的关系真如电视里演的那样吗?

秦惠文后,在《芈月传》里面叫芈姝,是楚国的公主,而且是楚威王的嫡公主,地位身份都非常高贵,芈月只是庶出,也只是陪嫁。

而在《史记》中,秦惠文后,并不是楚国人,而是魏国人。她和芈月之间,其实没有那么多交集。因为她地位崇高,是王后,而芈月只是八子,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对手。

01秦惠文后的死因,其实是有分歧的。
  • 叛乱被诛杀。

在《芈月传》当中,秦武王举大鼎死了,这个时候秦国一片混乱,因为秦武王嬴荡没有留下子嗣,所以王位继承权是一个大难题。

  1. 为此秦惠文后,将庶出子公子壮立为嗣子,希望让他来继承王位。可是穰侯魏冉却支持他姐姐芈月的儿子嬴稷作为继承人。
  2. 这么一来双方大打出手,嬴稷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成功夺取秦国王位,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秦惠文后就此落败,从而被诛杀。
  3. 这一说法其实是有来源的,根据《史记,秦本纪》中记载来看,秦昭襄王二年,秦惠文后落败以后,公子壮和他的支持者们相继发动了叛乱。

芈月命人平息叛乱以后,将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全部给诛杀了,其中就有秦惠文后。由此可见她的确是被芈月诛杀。

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史记秦本纪》

  • 善终。

可是在《史记》中秦惠文后的死还有其他版本。比如说在《史记,穰侯列传》中,就曾经提到过,秦惠文后早在秦武王还没死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所以她不可能参与到后来扶持公子壮,以及后来的政变夺权当中来。

季君即公子壮,僭立而号曰季君。穰侯力能立昭王,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及惠文后。---《史记索隐》

  • 郁郁而终。

当然,司马迁在《史记索隐》中,还是对秦惠文后比较善良的,秦武王去世以后,秦惠文后打算改立公子壮做继承人,可是公子壮后来被芈月等人诛杀了。秦惠文后为此非常伤心,郁郁而终。

惠文后时党公子壮,欲立之,及壮诛而太后忧死。---《史记索隐》

所以说光在《史记》中,秦惠文后的死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善终、被杀、郁郁而终。可见秦惠文后的传说实在是太多,连太史公当年都没搞清楚,只能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写下来,留给后人作为参考,愿意信哪个就信哪个,这是他一贯的写作手法。

02芈八子和嬴稷被送到燕国做人质,未必是秦惠文后的主意。

在《芈月传》中,秦惠文王暴毙,秦惠文后强行把儿子嬴荡立为国王,可是当初秦惠文王更加喜欢芈八子,同时也希望把王位传给嬴稷。

这种手法在楚国已经用过一次,没想到导演在秦国还是用了这种处理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感到十分揪心。

在楚国芈月一直深受楚威王的宠爱,可是楚威王也是暴毙,使得芈月不得不跟随嫡公主嫁到秦国去。

在秦国芈月深受秦惠文王宠爱,结果秦惠文王暴毙以后,秦惠文后为了自己和儿子的未来,狠心将芈月和嬴稷打发到了燕国做人质。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为政。---《史记穰侯列传》

可是历史上真的是秦惠文后出的主意吗?其实未必就是这样。因为在战国时期,诸侯国送公子到各国做人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秦国送出去的人质那就更出名一些了,比如说秦始皇的老爸嬴子楚,其实原来就是安国君送到赵国的人质。

由此可见,秦国把嬴稷送到燕国做人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嬴稷没有继承王位,对秦国来说,那就只有做人质的作用。

所以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秦惠文后在这件事上做了文章的话,是不可以将这个帽子扣在秦惠文后头上的。

而且芈八子是不可能去燕国做人质的,他是秦惠文王的妃子,去燕国做人质,那是在侮辱秦惠文王。

03芈八子与秦惠文后争斗,还真有一些筹码。

秦惠文后只有秦武王嬴荡这一个儿子,后来的公子壮是她的养子,从这个角度来说,秦武王一旦去世,其实秦惠文后就失去了靠山。

  1. 而芈八子就不一样了,她给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后来的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
  2. 这三个儿子当中,嬴稷被送到燕国做人质了,而嬴芾和嬴悝都还在秦国。所以芈八子手里有三个筹码可以角逐王位。
  3. 秦惠王一共8个儿子,其中有3个就是芈八子所生,可见芈八子当年还是比较受宠的,至少生育能力是不错的。

最初芈八子是想要立泾阳君嬴芾为秦王,以此跟秦惠文后手里的公子壮争夺王位。她不仅有手握重权的弟弟魏冉作为帮手,而且在外面还有赵武灵王作为呼应。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赵武灵王并没有支持芈八子手里的泾阳君嬴芾,而是支持在燕国做人质的嬴稷。

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芈八子当然是无所谓的。所以就顺着赵武灵王的意思,将嬴稷给接了回来,继承了国君的位置。

由此可见,秦惠文后在这一场争夺大位的争夺战中,其实实力相当弱小。她过去养尊处优,一直都是依靠秦武王的地位,所以没有培养什么亲信,这是她最大的败笔。

总结:历史只会比电视剧更加残酷。

宣太后芈八子是一个非常狠毒的人,她帮助儿子登基以后,杀掉秦惠文后,简直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秦惠文后活到了秦武王去世以后,那么她应该就是被芈八子给害死的。此后宣太后执掌朝政41年之久,秦昭襄王活到了60岁,这才强行夺取权力,从而亲政,换一般人早就挂了。

宣太后为了消灭义渠国,甚至不惜与义渠国王有私情,还生下了两个儿子。此后她诱因义渠王入朝,随后将其杀害,又将亲生的两个儿子也都一并杀掉,从而灭亡的义渠国。

参考资料:《史记》

秦国惠王后和赢稷的关系真如电视里演的那样吗?

那只是电视剧真正历史是这样,赢稷,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惠文后(?-公元前305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惠文王的王后,秦武王的母亲。

公元前334年,惠文后来到秦国与秦惠文王联姻,称魏夫人。惠文后与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29年生下秦武王。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惠文后支持公子壮,公子壮僭立,号季君。但在掌握朝中实权的魏冉的支持下,秦昭襄王继位,魏冉担任将军,保卫都城咸阳。公元前305年,公子壮与惠文后遭诛杀。

秦国惠王后和赢稷的关系真如电视里演的那样吗?

赢驷是赢稷的父亲,赢稷的曾孙是始皇帝赢政。秦始皇帝嬴政是芈月的玄孙。

1、赢驷,是秦惠文王,又称秦惠王,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 ,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2、赢稷,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

3、赢政,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4、芈月,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在今湖北省),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扩展资料:

1、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2、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在近几年的古装历史电视剧中,如《芈月传》、《大秦帝国》、《思美人》等等,这些电视剧中都有秦惠文王嬴驷。在最近的《思美人》这部剧中,秦惠文王和楚怀王争霸天下,共同掀起了战国末期最后的几场较量。其中有个剧情,是秦惠文王和樗里疾正在谈论秦国国政,却不小心看到了他的妃子芈八子教训儿子赢稷的场景。

  看起来,芈八子对她的母国楚国的仇恨很深刻,处处教导赢稷不能对楚国心软。从芈八子的话语中,我们竟然得知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她并不是自愿嫁入秦国的,之所以会嫁过来,是因为楚怀王将其强行带到了秦国。本以为秦惠文王听到芈八子这样说,会非常生气,毕竟芈八子的语气中尽是对秦国的不喜。可没想到,秦惠文王不但不生气,反而还非常欣赏芈八子,还说既然芈八子对楚国都这样仇恨,那秦国打败楚国的日子就快要到了,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难道秦惠文王宠爱芈八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就算芈八子明确表示自己不是自愿嫁给他,不喜欢秦国,他也依然能够原谅她!这只是剧中的秦惠文王对芈八子的态度,历史上的秦惠文王对芈八子的态度如何呢?除了芈八子,秦惠文王的王后又是谁呢?

  在历史上,秦惠文王一生只有一位王后,那就是惠文后。芈八子只是八子的位份,并不是正宫之主。虽然后来芈八子被称作“宣太后”,但也只是因为她的儿子做了秦王,所以母凭子贵,宣太后的身份这才得以和惠文后平起平坐。

我们先来聊一聊这位惠文后吧!惠文后是秦惠文王的结发妻子,两个人的感情也非常好,惠文后还为秦惠文王生下了嫡长子公子荡,就是后来继承秦惠文王王位的秦武王。秦惠文王将秦国除了王位以外最为尊贵的两个位置给予了他的王后和王后所生的儿子,可见秦惠文王对其不是没有感情。在电视剧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芈八子深受宠爱的情景,可是不管怎么说,秦惠文王再宠爱芈八子,都没有提高她的位份,没有立她的儿子赢稷做秦国的王。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惠文后是在公元前334年嫁到秦国来的,入宫的时候,她被称为“魏美人”,所以她极有可能是来自魏国的。在《芈月传》中,惠文后则是楚国派来秦国联姻的公主,乃是楚国楚威王和楚威后的亲生女儿,地位非常尊贵。总之,惠文后都是因为联姻才来到秦国的。公元前329年,惠文后终于生下了她和秦惠文王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唯一一个,那就是赢荡。秦惠文王对这个儿子非常喜爱,公子荡从小就孔武有力,长得非常健壮,秦惠文王还把公子荡封为了秦国太子。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了,于是赢荡便继承了王位,史称秦武王。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举鼎而死,芈八子和儿子赢稷在魏冉的帮助下,从燕国回到秦国,赢稷继位为王,史称秦昭襄王。可是,秦武王去世以后,惠文后在非常伤心的时候,还要来选下一位继承人,秦武王没有子嗣,所以惠文后就看中了公子壮。由于魏冉的势力太大了,惠文后没办法,只好和公子壮等人掀起了政变。可是这次政变失败了,惠文后也死在了这场政变中。《史记》中却记载,惠文后在秦武王还没死的时候就已经死了。

  芈八子能够当上一国之君的母亲,还掌控了朝政几十年,靠的不是秦惠文王对她的宠爱,而是她强硬的手段。所以,对于楚国和亲公主芈八子,秦惠文王是能不给她权力就不给权力,她实在太厉害了!

秦国惠王后和赢稷的关系真如电视里演的那样吗?

电视里大部分虚构的,历史中关于惠王后记载也少。按时间最少的《史记》看,就两条“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意思秦武王的母亲是秦惠文后,在秦武王之前死了和惠文王的庶子嬴壮与大臣、诸侯、公子谋反,都被杀,牵连到惠文王后也不得善终。

两句虽有矛盾,按《史记集解》(南朝宋裴骃)、《史记索隐》(唐司马贞)、《史记正义》(唐张守节)三家集注看,以及引用的《竹书纪年》,其实也就一句话概括了。秦武王的母亲惠文后参与了嬴壮与大臣、诸侯、公子的谋反,这些人都被秦昭王赢稷所杀。

至于其他没有记载,但影视作品可以从大背景中发散思维、发挥想象,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