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百姓跟随刘备逃亡,被曹操追上后,这些百姓被曹操杀了吗?

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三国志》

《三国志》里对这10万百姓的去处,其实是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交代,曹操抓获了这些百姓,还是说斩杀了这些百姓呢?

不管怎么说,刘备不仅抛弃了百姓,同时也抛弃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只带着几十个人逃跑了。那么这些百姓岂不就都成了曹操手底下的鱼肉?

曹操怎么对付他们,那是曹操的事情。可是刘备之前的人设,因为这次的逃跑可就彻底嗝屁了。那么对于曹操怎么对付这些百姓,我们姑且可以根据曹操的作风,做一些假设。

01屠城是曹操家常便饭的事情。

曹操喜欢盗墓,喜欢人妇,其实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屠城。没错,你真的没有看错,所谓屠城就是把一座城的人全都给杀了。据不完全统计,曹操在历史上屠城的记录,就有6次。

  1. 第一次是曹操为父报仇,攻打徐州陶谦的时候。他走到哪儿就屠杀到哪儿,看来对陶谦是真的恨到家了。路过取虑、雎陵、夏丘三城的时候,杀掉了数十万男女,泗水都被阻断了。
  2. 第二次是曹操击败张邈以后,把雍城给屠戮了。张邈是曹操昔日的好伙伴,可是友谊的小船,说被打翻就被张邈打翻了,他居然联合吕布偷袭曹操,结果曹操一顿操作以后歇菜了。
  3. 第三次是曹操讨伐吕布的时候,把彭城给屠了。上次攻打徐州,没有打下彭城,这次总算是完成了多年的心愿,曹操心满意足。
  4. 第四次是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坑杀了袁绍七万多降卒。当然这次跟屠城不沾边,纯粹是杀人比较多,列在这里表达一下对曹操杀人如麻的感叹。
  5. 第五次是击败了袁绍的儿子袁尚后,将邺城屠戮殆尽。这次应该没杀光,至少袁熙的老婆甄氏是被曹丕给救走了。
  6. 第六次是在征讨乌丸的时候,屠杀了柳城。还是因为袁尚这个瘪犊子,他其他地方不跑,偏偏跑人家乌丸这边来,结果引来了曹操的屠刀。

这些是曹操直接参与的六次屠城记录,其中有五次是直接将一座城池的人都给屠戮殆尽了。这里面大多数当然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馀,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后汉书》

由此可见,曹操对新野的这10万百姓,也极有可能采取如此残忍的做法,毕竟有时候屠刀使顺手了,那就搂不住了。

02迁徙汉中居民,并没有造成杀戮行为。

曹操在平定了中原地区以后,一度想要南下占领荆襄和江东,结果被孙刘联军给打回来了。为了弥补赤壁之战的损失,曹操打算西进。

所以他先后进攻了西凉的马超和汉中的张鲁。张鲁选择投降以后,曹操并没有屠杀汉中的百姓,而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迁徙,曹操迁徙走了数万户汉中百姓。

这对汉中百姓来说,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老命。人家祖祖辈辈都在汉中这块过日子,早就习惯了这里的风土。

从征张鲁,别从散关入讨叛氐,收其麦以给军食。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其后与曹洪破吴兰於下辩,又与夏侯渊讨宋建,别攻临洮、狄道,平之。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扰扰不安,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三国志》

可是曹操一声令下,这帮人就被挪到了长安附近居住。对曹操来说,这当然是有战略意义的,充实了关中地区,有利于抵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态势。

在后来关中地区成为了西北重镇,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曹叡才得以亲自坐镇长安,以此化解曹魏的危难局面。

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似乎不会将新征服的百姓给屠杀了。与其杀了这帮人,还不如将他们安置到一个需要的地方去。

汉中的地理位置虽然比较重要,但是这里更适合军队盘踞。因为复杂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如果大量百姓在这里占山为王,是非常难以剿灭的。

为此曹操未雨绸缪,为了防止汉中出现第二个张鲁,他必须要让这里少点人,再少点人,最好只有自己的军队驻守。

03没有迁徙的理由和价值,估计这10万百姓活不了几个。
  • 10万百姓跟着刘备一起逃出新野城,按照后来的说法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刘备舍不得丢下百姓,一种是为了拿百姓当作掩护,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不成立。为什么呢?

  1. 首先刘备是个连老婆孩子都丢了的人,怎么可能舍不得丢下百姓?何况他后来的确把百姓丢了自己逃命去了。
  2. 其次明知道曹操喜欢屠城,在北方屠了五六次了,拿百姓当成挡箭牌这种蠢办法是哪位天才想出来的?你出来走两步?

或许刘备是认定了百姓留在新野也是死,出来逃难也是死,倒不如制造一些混乱,好让自己可以从中逃脱,同时逃出来的百姓还有一线希望。

  • 反观曹操这边,他到底该如何处理这10万百姓呢?我认为被屠杀的可能性很大。
  1. 第一,曹操没有迁徙这些百姓的理由。当初迁徙汉中的百姓,是因为汉中地势复杂,很容易像张鲁一样,占山为王。可是荆襄地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2. 第二,曹操迁徙汉中的百姓,目的是为了充实关中,让长安片区发达起来,房子才能卖得出价格。可是荆州房价已经很高了,而且物阜民丰,总不能把他们运往北方吧?
  3. 第三,新野这10万百姓,实在是不具备迁徙的价值。人数太少是一方面,其中老弱病残者不计其数,所以根本就入不了曹操的法眼。

由此可见,这10万百姓大多数应该是在这场战役中被杀掉了,要么就是在路上饿死了。曹操真的没工夫去管他们。

总结:屠城和迁徙,都是有目的性的。

曹操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不可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做这些事情。就拿屠城来说,曹操真的喜欢杀人吗?或许真的喜欢,但是他屠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喜好,更是为了威慑那些对付他的敌人。

屠杀徐州三城,是为了让陶谦不要抵抗,屠杀吕布的彭城,是为了让下邳的百姓主动打开城门。屠杀张邈的雍城是为了告诫那些朋友们,不要背叛自己。屠杀柳城,是为了让辽东不要再藏匿袁家那两个瘪犊子了。

同样迁徙也是有目的的,为了让汉中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让关中地区变得富庶起来。曹操才会想到迁徙。

由此可见,对新野的这10万百姓,曹操完全可以放任不管,任由士卒们践踏抢掠,毕竟没有任何有利用价值的目的。

参考资料:

《三国志》

《后汉书》

十万百姓跟随刘备逃亡,被曹操追上后,这些百姓被曹操杀了吗?

谢谢邀请!曹操南征,恰逢刘表死,刘表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本来没有什么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迎战,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只有逃跑,荆州的百姓对刘备很信任,怕曹操屠城,10万之众选择跟随刘备逃跑。刘备等人带着10万百姓行军必然慢,危急之中,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丢下百姓逃跑了,这些百姓除个别跟随刘备逃跑外,大都落到曹操手中。曹操是否屠杀这些百姓呢?我认为不会的!

曹操以前屠城过,那是报仇,这次不同,这次要杀的是刘备,不是百姓。曹操得到百姓和一些辎重也是胜利,当时全中国的所有人口仅六、七千万,太少了,百姓珍贵,得到百姓就得到兵源,得到衣食父母,且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曹操比谁都清楚。因此曹操不仅不会杀掉,而且还会安抚。这样,曹操可以得到兵源,同时曹操还可以让百姓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别人说的是怎样怎样的人……

难道曹操一个也没杀了,这个不可能,肯定有听信他人与曹操作对的,个别曹操看不顺眼的,有可能被杀掉。

十万百姓跟随刘备逃亡,被曹操追上后,这些百姓被曹操杀了吗?

并没有。

曹操当时急于追击刘备,抢占江陵。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屠杀平民百姓。

曹操也屠城,杀过很多老百姓。但是此人并不是暴虐无常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就乱杀一气。

曹操杀的最多的是徐州,因为他爹被徐州的一个小将领给劫杀了。曹操攻打徐州,一路上屠城数十座,残杀无数百姓。另外就是官渡之战后,据说残杀了袁绍七万降兵。

除此以外,很少有曹操残杀百姓的记载。总得来说,曹操还是比较理智的,知道不能滥杀无辜。曹操似乎还有点悲悯之心。

具体到长坂坡之战,曹操一起一夜三百里追击刘备,目的就是要击败刘备,彻底解决荆州问题。长坂坡,曹操大获全胜。但是刘备跑了,曹操穷追不舍,直奔江陵,抢占了这个军事重镇。

整个过程都是十万火急,曹操根本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管那些小老百姓的死活。反正他们也跑不了。

总而言之吧,长坂坡击败刘备以后,那些追随刘备的十万荆州百姓,最有可能就是被曹操重新带回襄阳,重新安置了。

当然在长坂坡的战斗中,肯定了很多老百姓惨遭毒手,战乱年代,本来就有很多无奈。

等到赤壁大战之后,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荆州连年鏖战,最后荆州一分为三,曹操、刘备、孙权各占一份,长期陷入紧张的军事对峙。荆州百姓苦不堪言,赋税极重,人口锐减。

在曹仁占据的襄阳地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结果又惨遭镇压,不少县城被屠。

十万百姓跟随刘备逃亡,被曹操追上后,这些百姓被曹操杀了吗?

刘备在占据了荆州之后心想总算有个立足之地了,这下惹怒了曹操曹操不干了,在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带50万大军浩浩荡荡发兵荆州,志在必得。

刘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以当前的实力不是曹操的对手,不敢跟曹操硬碰硬的干,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只能逃跑,本应该带上自己的亲信轻装逃跑,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带上了十万荆州百姓这么多拖油瓶一起走,这对刘备来说他对是一个累赘,这也是“三国演义”里是精彩片断,赵子龙单骑七进七出在百万军中救主都发生在这一回里。

至于说被曹操追上后,这些百姓被曹操杀了吗?

我的回答是,不可能全部被杀,战争中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在群雄争霸三国时期,人口是最大财富,谁得到了民心谁就得天下,刘备尚切知道爱民如子得天下的道理,一代枭雄曹操必然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曹操的目标是刘备,曹操没有下令杀戳无故百性,死亡的百姓应该是躲避不及的少数百姓。

十万百姓跟随刘备逃亡,被曹操追上后,这些百姓被曹操杀了吗?

三国时期,曹魏440万人口,孙吴240万人口,蜀汉94万人口。当然,这只是编户齐民,还有大量的隐匿人口及私人部曲和少数民族。

但是,即便如此,与东汉末期比,人口减少大半,到处都是荒地,到处都缺人。没有人,赋税、遥役、兵员、粮草都无法保证,于是,各路军阀纷纷抢人,魏吴边境,被抢成无人区。曹操退出汉中时,将百姓全部迁到关中,留给刘备的是一片无人区。

三国时期,荒地到处都有,可惜人口太少,物以稀为贵,所以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

刘备弃新野时,自然要带上他最值钱的东西——十万百姓。曹操不可能杀的,人口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刘备带着那些百姓,真的是为了保护他们吗?他是在转移他的战略资源,在这点上他比曹操更可恨。

当然,百姓在迁徙中,冻死、饿死、病死者甚众。

十万百姓跟随刘备逃亡,被曹操追上后,这些百姓被曹操杀了吗?

都不要抢,我来回答。

十万百姓跟随刘备逃亡,被曹操追上后,刘备丢下妻子儿女,带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十数人抄近路奔赴汉津,后与关羽、刘琦汇合,前往夏口。那么追随刘备的十万百姓的结局是如何的呢?根据正史分析如下:

关羽率水军来接应刘备去往夏口

曹操南下征讨刘表 对手先是刘表后是刘备

曹操平定北方后,南下征刘表,想平定荆州,那么他会屠杀十万百姓吗?曹操以前有数次屠城杀人的记录,那么面对跟随刘备的十万百姓曹操会举起屠刀吗?我个人觉得不会,曹操主要的对手先是刘表,刘表病死后,刘表幼子刘琮不战而降。对于曹操而言,最具有威胁的对手就是之前被称为英雄的刘备。刘备逃亡的路线是樊城——襄阳——当阳——江陵——夏口。

刘备从樊城逃离后,路过襄阳,指责刘琮不战而降,拒绝了诸葛亮进攻刘琮夺取荆州的建议,当时刘琮的下属和荆州人士大多归附刘备。

跟随刘备逃亡的十万荆州百姓

刘备行军到当阳县时,追随他的人就达十多万,粮草物资装了几千车,每天只能行进十几里,于是他派关羽另率几百艘船从水路行进,约定在江陵会合。有人建议刘备全速行军到江陵,意思放弃众多跟随的民众,刘备以成就大业须得人心,不忍放弃。

而曹操考虑到江陵囤集大批军用物资,唯恐刘备抢先占据,便放弃粮草辎重,轻装急行赶到襄陽。曹操亲率五千精锐骑兵急速追击,一昼夜行进三百余里,至当陽县长坂时即追上刘备。

曹操亲率五千精锐追击刘备

刘备最终还是丢下妻子儿女和十万百姓,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抄近路赶往汉津,曹操夺取了他的大批人马辎重(包括跟随刘备的十万百姓)。

刘备、诸葛亮等人从樊城一路逃亡

曹操得到荆州的百姓是如何处理的呢?

《三国志记载》曹操占领荆州后,命荆州一带的官吏和百姓同他们一样实行新法规。还评定荆州降官的功劳,封侯的有十五人,任命原刘表手下的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让他领管自己的兵马,并举荐任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人。史书上并没有曹操屠杀荆州百姓的相关记载,但曹操确实有过屠城杀人的记录。比如为父报仇,屠徐州,张邈背叛曹操,曹操后来攻打张超,屠雍城;再比如官渡之战,坑杀袁军七万多人。

曹操屠徐州

但回想下曹操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夺得荆州大部,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搞屠城屠杀了。毕竟曹操想要平定南方,一统天下,所以曹操并不会对十万百姓怎么样,反而会多加安抚,得到荆州的民心,以稳固自己在荆州的统治。

总结:曹操早期是有过屠城杀人的,但并不是每到一处就搞屠杀,比如在汉中,只是迁徙了汉中百姓,也没有屠杀,所以我推测曹操并没有对跟随刘备的十万百姓进行屠杀,对于拉拢荆州派势力政治上的需要,就更不会对百姓进行屠杀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