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不是战争最少,和平期最长的朝代?
宋朝的战争情况其实和汉唐一样,平时小打小闹,关键时刻给你来一票大的。汉朝的时候王莽篡汉,导致15年改弦更张。唐朝时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统治者一蹶不振。
同样的道理,宋朝时靖康之役,导致北宋灭亡。赵构南下建立了南宋王朝,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
很多人认为宋朝是相对和平时间比较长的王朝,其实这是对的。因为宋朝所采取的政策,是岁币政策,也就是拿钱买和平。
土豪的世界,你是不会理解的,当时宋朝实在是太发达了。经济局势直奔资本主义了,要不是蒙古大爷们用腰间的跨刀砍断了这条发展之路,我们才是最先进的国家。
01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保证了百年的和平。宋太宗赵光义在夺取了皇位以后,发誓要完成哥哥的遗愿,一统天下,收复燕云十六州。他最初做的还是不错,至少灭亡了北汉。
可是在于辽国大战的时候,被人家萧太后孤儿寡母连续打败了两次,从此宋太宗再也不提北伐的事情,对辽国采取了防守态势。这一段时间算是宣告暂时和平了。
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益坚,帝将许之。准欲邀使称臣,且献幽州地。帝厌兵,欲羁縻不绝而已。有谮准幸兵以自取重者,准不得已,许之。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语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河北罢兵,准之力也。---《宋史》
宋真宗上台以后,辽国萧太后打算南征,带领大军南下。这个时候宋真宗居然打算南下避难。好在主战派的寇准等人,强行让宋真宗前往前线督战。
最终战事虽然有利于宋朝这一方,可是因为宋真宗赵恒惧怕辽国大军,便跟对方签订了澶渊之盟。
- 所谓澶渊之盟,也就是宋朝和辽国是兄弟之国,但是作为哥哥的宋朝,每年要给弟弟辽国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作为岁币。并且以白沟河为边界。
- 此后辽宋之间,长达百年,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战事。而且两国在边境设立了市场,以便于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 其实对辽国来说,这是比较沾光的一点。契丹人口稀少,南下不足以征服整个宋朝,也没有先进的制度来管理庞大的宋朝。
对宋朝来说,虽然是花了一点钱,可是这点钱比起和亲的汉唐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再说了宋朝真的很有钱,花点钱换取和平,是真的划算。
02靖康之役后,南宋猥琐发育了百年。时间到了北宋末年,这个时候的辽国已经被宋朝和金朝给灭了。金朝人并不感谢宋朝,反而南下占领了宋朝的大片疆土。
懦弱的宋徽宗压根就不敢与金朝决战,他选择将皇位传给儿子宋钦宗,把所有问题都交给儿子来处理。
没想到的是,金朝人南下的速度非常快,席卷之下,寸草不生。他们将汴京城包包围,将北宋皇室、朝臣基本全都给抓了。
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车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库畜积,为之一空。辛酉,北风大起,苦寒。---《宋史》
这一奇耻大辱之后,北宋宣布灭亡。唯一逃出来的是宋徽宗的儿子赵构,他在南方建立了南宋王朝,延续了宋朝的命脉。
这个时候的南宋一直处于北伐和议和之间徘徊,整个宋高宗一朝,都没有平息过这一场争论。直到岳飞被杀以后,基本上确立了议和为主的国家策略。
- 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赵构当然不惜出卖部分国家的利益。与此同时,赵构换来的,还是南宋地区的和平。
- 南宋的地盘虽然不大,可是一直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因为北伐的呼声一直都不是很高,即使后来岳飞被平反,宋孝宗打算北伐,也因为隆兴北伐的失败而告终。
- 宋光宗时期,韩侂胄等人扬言北伐,可惜大败而归。此后宋朝再也没有什么有规模的北伐活动。可以说这一段时间的南宋,是相对来说比较和平的南宋。
所以南宋时期的经济,非但没有落后,反而比以前发展的还要好,这是出人意料的一点。也因为宋高宗南迁,使得江浙地区,终于第一次在历史上成为了全国的经济重心。
03宋朝重文轻武,所以相对来说更看重和平。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他在自己的老大哥周世宗柴荣去世后,武力夺取了皇权,取代了后周建立了北宋王朝。
从此以后,赵匡胤就有了心病,他似乎认为武将带兵就是一种威胁。自己得了这种病也就算了,导致后世宋朝的每一代皇帝,基本上都得了这种心病。
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太祖揽辔谓诸将曰:"我有号令,尔能从乎?"皆下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诸将皆载拜,肃队以入。---《宋史》
赵匡胤选择杯酒释兵权,将武将们手里的大权都给收走了。后世的宋朝皇帝则是将武将的地位给贬低了。
同等地位的文官,一定比武将地位高,就算是两台轿子在路上遇到,武将也得靠边给文官让道。这种风气传扬下来,还有哪个人愿意习武呢?
- 所以宋朝著名的武将十分稀少,我们所熟悉的几个,比如杨家将的杨业是从北汉收服的,大将军狄青是被文官集团搞崩溃的,就连民族英雄岳飞,最后也落得个不得善终。
- 宋朝这帮著名武将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由此可见这不是个例,而是宋朝的一种通病。这种病没有治好,那么宋朝的军事实力就一定提升不上来。
- 这一点宋朝皇帝自然也是考虑到位了,他们也不愿意打仗。因为打仗就会用到武将,战争时间拉长的话,武将掌权的机会就大,这不利于自己的统治。
所以他们宁可赔点钱了事,也不愿意把权力放给武将。后世认为他们是为了天下太平才这么做,那可真是高看这帮统治者了。
他们全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才会赔钱了事,反正这些钱又不用自己出,从老百姓身上平摊下来,一个人也是微乎其微的了,最后还能换一个美名,岂不快哉?
总结:与丢了江山相比,赔钱算什么?宋朝皇帝对战争的冷处理态度,导致了宋朝长期的和平状态。其实我这么说,一下子说破了很多统治者的心态。
因为乱世才会出英雄,而太平时候,不管这个人有多大本事,他也翻不上天。所以太平盛世也是皇权的保障,两者基本是相辅相成的。
宋朝牺牲尊严和岁币,换取来的和平,的确值得珍惜。不管和平到来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至少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总比那些一出生就要喊打喊杀的皇帝强得多吧。
参考资料:《宋史》
宋朝是不是战争最少,和平期最长的朝代?
不是,宋朝的战争并不少,题主说除了金国和蒙古的战争,南宋前期和金国作战,后期和蒙古作战。那么题主指的应该时北宋了。
北宋给人的印象时经济发达、富甲天下、文化昌盛、科技进步,应当是个天下太平的年代,但恰恰相反,北宋一朝是战争频发的时代。
宋辽金夏地图
北宋前期的战争北宋初期处于统一过程中,战争频繁,
1、统一战争
宋太祖陆续灭了后蜀、南汉、后唐等政权,宋太宗灭了北汉。
2、太宗时期宋辽战争
宋太宗二次大规模伐辽,以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均遭失败,损兵折将。辽军也不断侵犯宋境。宋辽之间的战争频发。统计太宗一朝,宋辽之间27场战役,双方伤亡总数都在10~15万之间。所以北宋初年战争并不少。
3、真宗时期辽攻宋守
真宗一朝,宋辽之间战事逐渐形成了辽攻宋守的局面,小规模战役频发,大规模的战役有关南之战,威虏军之战和澶州之战。其中宋真宗和萧太后母子都因为战况而御驾亲征。
太宗、真宗两朝,宋辽之间战争几十场双方损失惨重,但战争主要集中在双方边境的河东、河北地区,其它地区受战争的影响并不大。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签署和平条约,大宋用岁币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以后北方基本安定。
北宋中后期宋夏战争1、仁宗、英宗时期西夏之患
北方和平来之不易,但西北的党项人又开始侵犯宋朝边境。小规模冲突不断。大规模战役有三场,分别是: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三场战役大宋都战败,损兵折将,仁宗朝少壮派武将在这三场战役中几乎损失殆尽。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协议,以希望保持和平,但西夏和辽国不同,签署和平协议之后仍然侵犯大宋边境。大宋在西北与西夏接壤的五个路深受其害。
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大宋终于扳回一城,西夏军队攻略庆州之时,在大顺城遭到宋军伏击,夏毅宗李谅祚受伤,不久后去世。
2、神宗时期由守转攻
励精图治的神宗即位后,以富国强兵为目标,首先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之后,国家财力、军事战斗力都得到了提升,神宗对周边展开了征讨,收复河湟、破交趾。神宗时期虽然没有完全解决西夏问题。但宋、夏之间的攻、守发生了转变。熙河之战、元丰五路伐夏、永乐城之战都是宋军战略上以灭亡西夏进行的战役。虽然没有灭亡西夏,但是西夏也元气大伤,走向衰弱。大宋逐渐开始占到优势。
3、哲宗时期进一步蚕食西夏
宋哲宗时期大宋一步一步蚕食西夏,洪德城之战和二次平夏城之战致使西夏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侵犯大宋。 宋元符二年,西夏遣使谢罪,双方暂时和平,宋夏新疆界确立。史书评价说:西夏战败后损失惨重,再也无法组织军队,屡次向大宋求和。原文如下:
“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元 脱脱《宋史》北宋末年徽宗、钦宗时期战争徽宗时期也是战争频繁,政和四年,宋军在古骨龙大败西夏军。宣和元年,宋军攻克西夏横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面临亡国之危。
除了西夏,徽宗时期宋攻吐蕃湟州之战,彻底平复了整个河湟地区,并平定各处叛乱,如方腊起义、安化蛮之乱等等。
宣和年间,北宋破盟伐辽,遭到惨败,钦宗靖康年间,女真金国侵宋,北宋灭亡。
结语宋朝并不是战争最少,和平期最长的朝代。宋代战争频发,但除了两宋之交与南宋亡国这两段时期,其它战争均发生在边境,如北宋时期主要就是西北五路、河北路、河东路。其它区域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少,所以感觉天下太平。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赵宋春秋,喜欢本文的朋友请点赞,转发加关注,谢谢!
宋朝是不是战争最少,和平期最长的朝代?
宋朝并不是战争最少,和平最久的年代!
某些人一提到宋朝,就会想到丧权辱国。事实也正是如此,宋朝早期的战争是与其他小国之间的统一战争。接着又是与辽国与党向的战争,在与辽签订条约后将战略目标转向西北——西夏。南边也偶尔与大理和安南产生摩擦。北宋末年东北女真族崛起,宋与女真联合灭了辽国…然后又被女真灭了国。南宋的早期、中期一直在与金国交战,晚期与蒙古交战,直至灭国。
宋朝是不是战争最少,和平期最长的朝代?
宋朝经济得到发展,不过战争也多,面临北方西南等少数名族的挑战,有大战也有小仗
宋朝是不是战争最少,和平期最长的朝代?
你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呢,确实也找到了要点,
宋朝在相对的和平时间呢,确实比其他王朝要长,那么我们来梳理一下他们其他王朝在战争时间的比例,
首先,两汉时期西汉和东汉呢,在讨伐匈奴,其中汉武帝,大概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唐朝战争属于内战比外战的时间长,就是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有过几次对外的战争,蒙古跟明朝阿是对峙了200年,但不是说200年我们时常处于对战当中,清朝与准噶尔呢,确实进行了百年的战争
如果换个个角度来说,对于战争的破坏性,我们要从这个维度来衡量呢,就很难说两宋时期的战争对于生产力的破坏就较小了,清朝与准噶尔的百年战争呢,在这100年中内地相对。两汉时期的战争啊,对于国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唐朝的战争啊,特别是唐末年的藩镇割据战争以及农民起义战争,对于人民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明朝与蒙古对峙了200年了,当中不是说每年都有战争,大部分的在明帝国内部是形成了一个相对的稳定,如果说从相对稳定这个角度来说呀,宋朝和明朝、清朝在内部的稳定上还是比较可以的
宋朝是不是战争最少,和平期最长的朝代?
宋朝并非战争少,而是没有开拓性的战争。
宋初的时候跟辽国打,知道檀渊之盟。
后来好景不长西夏叛乱,西北边疆长期有战争威胁。
后来辽被宋、金联盟干趴下了,但是宋金战争也让北宋变成了南宋,首都从开封跑到了临安。宋金之间并不和平,大体是宋在防御。
后来又和蒙古结盟灭了金,结果又被蒙古按在地上揍。抵抗了几十年终于亡了国。
对外也跟南方的越南打过。
内部各种农民起义不断,比较出名的方腊起义,但是难以撼动宋朝统治根基。
宋朝优待士大夫阶层,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与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没看到身为武官的林冲都被逼上梁山了吗?宋朝的老百姓也都富有反抗精神,动不动就要造反。所以说,两宋时期不仅面对恐怖的外部军事压力,也不得不对内部采取高压。
有些人感觉宋朝战争少,只不过是宋的士大夫阶层“跪得快磕头早”,拿尊严、金钱和女人换回来的假象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