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抄和珅的八亿两财产,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导语:
乾隆皇帝潇洒走一回,做了61年皇帝,3年太上皇,度过了清朝从富有到贫困的这个过程。他将皇位传给嘉庆以后,顺带着还把和珅留给了嘉庆。
嘉庆皇帝对和珅这位巨贪当然是绝对不会手软,乾隆皇帝死了没几天,嘉庆就对和珅动手了。他把和珅打入死牢,抄了和珅家。
让嘉庆想不到的是,这一抄足足抄出了大清国15年的税收总量,居然达到了8亿两白银的财产。可以说大清国最富有的人是和珅,一点也不夸张,就算嘉庆这个皇帝,他的现金流也不可能有8亿两白银这么多。
可是这笔钱,不到一年时间,就被嘉庆给花了个干净。这些钱到底去了哪儿呢?难道说有人贪污了这笔钱不成?
01嘉庆皇帝是个平庸无能的皇帝,在位期间天灾人祸太多。嘉庆皇帝的能力,的确太平常了,一辈子没有任何大的功绩,烦心事倒是不少。刚刚登基那会儿,他手里还没有实权,一直都是由乾隆这位太上皇掌权。
等到他掌权以后,情况就陆续出现了。他在外地避暑的时候,天理教的人,只率领了一百多号人,就冲进了紫禁城。
- 要不是当时的皇太子后来的道光皇帝指挥得当,可能紫禁城还真的会被这帮人搞翻天。如果那天嘉庆恰好在皇宫,或许还真的会被这帮人给杀了,那可就是天下奇闻了。
- 对嘉庆来说,保住自己的江山,那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血腥的镇压当然是有的,不过收效甚微。他越镇压,起义者就越来越多。
- 尤其是在天灾不断的年景,嘉庆皇帝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据统计,他在任期间,云南、河北、山东以及陕西地区都发生过旱灾,流民四处都是。
云南的3年饥荒,导致百姓根本活不下去,只能起来造反。所以说当时的政治局势是比较紧张的。
在这种情况下,嘉庆皇帝自然是要用钱来解决问题。所以和珅的那一大笔钱,应该有很大程度是用在了赈灾之上。
嘉庆元年丙辰春正月戊辰朔,举行内禅,上侍高宗遍礼於堂子、奉先殿、寿皇殿。高宗御太和殿,授玺。上即位,尊高宗为太上皇帝,训政。颁诏天下,赐宴宗藩。庚戌,立皇后喜塔拉氏。宁寿宫举行千叟宴,太上皇帝莅焉。九十以上者,召至御座,赐卮酒如故事。辛酉,祈穀於上帝。癸亥,上奉太上皇帝赐廷臣宴於正大光明殿。凡赐宴皆如之。---《清史稿》
不过窟窿实在是太大,就算嘉庆皇帝不断赈灾,也避免不了有人会被饿死。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会想到起来反对你这个皇帝。
02手下人存在贪污和珅家产的行为,在家嘉庆朝一点也不奇怪。乾隆皇帝是一辈子非常幸福的一个皇帝,他做了六十多年的实权皇帝,也培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他什么都要跟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学,就连纵容手下也是这么回事。
结果造成了清朝的贪官污吏数不胜数,而且也培养出了一种贪墨之风。嘉庆皇帝上台以后,虽然对和珅采取了抄家的手段,但是他不敢实行改革。
四年己未春正月壬戌,太上皇帝崩,上始亲政。丁卯,大学士和珅有罪,及尚书福长安俱下狱鞫讯。晋仪郡王永璇亲王,贝勒永璘为庆郡王,绵亿封履郡王,奕纶、奕绅在上书房读书,绵志等各封赏有差。诏:“中外陈奏直达朕前,不许副封关会军机处。”命成亲王永瑆、大学士董诰、尚书庆桂在军机处行走。沈初免直。成亲王永瑆管户部。丁丑,和珅赐死於狱,福长安论斩。己卯,特诏申明军纪。---《清史稿》
因为他一旦改革,一定会得罪天下官员,这不利于他自己皇位的稳定。所以在整治贪官污吏这件事上,嘉庆皇帝是妥协了。
他妥协了以后,贪污腐败的风气就更甚了,他没有雍正皇帝的魄力,自然也做不出雍正皇帝的业绩来。
所以说在抄和珅家的时候,即使整件事嘉庆皇帝都盯着,由亲王们亲自去督促,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 一旦给手下这帮人钻到一点空子,那和珅的家产一定有可能落入他们的口袋之中,这就造成了实际收入银两,极有可能跟抄家时登记造册的银两对不上号。
- 毕竟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折合成银两的,有很多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抄家的时候随便记录了一下,事后可能就会被人给顺走了。
- 由此可见嘉庆朝虽然惩治了天下最大的贪官,却没有将贪腐之风给扼杀掉。和珅家的钱他们敢贪,那嘉庆的赈灾款项他们难道就不敢贪污了吗?
嘉庆皇帝针对不同的灾情都会有赈灾款拨付下去,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不少老百姓饿死呢?为什么还是有百姓起义呢?中间商赚差价实在是太可怕了,就算是国家到了生死关头,这帮贪官所在意的,还是自己的钱袋子。所以我认为抄和珅家所得来的钱,大多数是被这帮贪官以各种借口给贪污掉了。
03平定各种叛乱,需要花费不少银两。嘉庆朝可能是清朝入关以后,反叛力量最集中的一个时期。乾隆末年的时候,其实起义军就已经比较多了,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白莲教起义。
闰二月戊寅,上还驻圆明园。乙酉,还宫,入顺贞门,奸人陈德突出犯驾。定亲王绵恩、额驸拉旺多尔济及丹巴多尔济等擒获之,交廷臣严鞫。奖赉绵恩等有差。丁亥,祀先农,上亲耕耤田。己丑,诏曰:“陈德之事,视如猘犬,不必穷鞫。所惭惧者,德化未昭,始有此警予之事耳。即按律定拟。”是日,陈德及其二子伏诛。予告大学士王杰陛辞,赐玉鸠杖,御书诗章,驰驿回籍。庚寅,严申门禁。---《清史稿》
乾隆皇帝派兵多次围剿,都没能将白莲教给剿除,反而使得他们越来越壮大。此后嘉庆皇帝采用了剿抚并用的办法,对白莲教实行打击。
- 可是对手实在是太顽强,以至于清政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时白莲教攻占了204个县城,抵挡住了16个省的军队进攻,击毙清军副将以下将领400多人,一二品大员就有二十多个。最终清政府耗费了大约2亿两白银的代价,这才击败了白莲教。
- 为此清政府自己也元气大伤,开始走下坡路。此外还有东南匪乱,从乾隆年间开始围剿,一直到嘉庆15年这才被镇压结束,也花费了大量的钱财。
- 天理教起义就更出名了,当时嘉庆皇帝前往热河避暑,结果一百多天理教人在太监的指引下冲入皇宫,差点就灭亡了清王朝的最高权力机构。为此嘉庆皇帝对其采取了严厉的镇压,以此挽回大清王朝丢失的颜面。
镇压这些起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所以和珅的那些钱,用在这上面才勉勉强强够数,其他方面如果再有需要,那就杯水车薪了。
总结:嘉庆皇帝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嘉庆的很多政策,其实都是比较好的。比如说他也有一段时间,是支持反腐的,并且处理了一帮贪官,可惜的是他的能力不足,也没有人坚持这个观点,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在对外的态度上,嘉庆皇帝一开始采取的是非常严格的态度,对洋人他没有什么好感。可是后来面对强大的对手,嘉庆皇帝也只好做出让步。
此外嘉庆皇帝闭关锁国的态度,使得清王朝成为了世界上比较落后的帝国。当时全世界都在搞工业革命,唯独清王朝依旧处于农耕社会,无法自拔。
参考资料:《清史稿》
嘉庆抄和珅的八亿两财产,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首先要说一下所谓和珅有8亿两财产不过是野史传说,实际没那么多。
乾隆死后,嘉庆将和珅下了大牢并查抄了他的家产。因为和珅深得乾隆宠信,又善于敛财,因此民间传说嘉庆查抄和珅家产所获丰厚。很多野史更是说和珅家产合计有8亿两之多。不过这些说法缺乏依据。
根据《清史稿》记载的和珅二十条大罪状中,涉及财产的共有6项,其中现金部分包括黄金32000多两,白银200多万两,另有白银、衣物等“数逾千万”。此外和珅收藏的珠宝也有不少,包括200多串珍珠手串和大量珍珠、宝石。而在产业方面,和珅有当铺、钱庄等合计价值10多万两。剩下的就是和珅购置的房子、庄园、田产等不动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和珅家的现金不算多。珠宝、房产等虽然不好估价,不过显然不可能价值几亿两,而且也不好变现,所以估算下来,乐观点看也就是几千万两的样子。不算少,但是距离8亿两肯定差着很多。
在这些查抄的家产中,最有名的当属和珅的府邸。和府被一分为二,一半被嘉庆转手赏给了自己的弟弟庆僖亲王永璘,另一半则让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的和孝公主居住,也算是照顾了兄妹之情。后来和府成为恭亲王奕䜣的府邸,也就是现在北京的恭王府。
至于剩下财产去处没有明确的记载,按照传统的处理方式,一般不是赏赐给了王公大臣,就是收归国库,充当日常用途。
由于嘉庆年间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规模浩大。清政府为了镇压白莲教,前后耗费白银约1亿两,因此被抄没的和珅家产很可能就是用于军费。
嘉庆抄和珅的八亿两财产,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八亿两,这是民间传抄的讹本,源出各种版本收录的和珅家财查抄清单,比如《御览抄产单》、《查抄和珅家产清单》等,将有数无数的估成银数达八亿两,这些全是民间的记载,早在道光时期就已成册,再流传至今,《清稗类钞》记载“值八百兆有奇,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八百兆就是八亿。
图为和绅画像。实际情况与八亿两出入很大,压根也没有官方的权威档案,因为嘉庆并没有对和珅的家财进行彻底的究查,比如清查官员副都统萨彬图上奏,想继续审讯和珅家人扩大查抄范围时,被嘉庆严令呵止,于是抄查仅有部分,也只留有一些对和珅查抄后的奏折,比如定亲王绵恩的奏折、内务府折等,这些才是迄今为止最真实的材料。
图为北京恭王府,最早是和珅的府邸。时任步军统领的定亲王绵恩给嘉庆上的查抄奏折里,有金、银、当铺、房契等,内务府奏折有有各地的田产、庄园、私库等,通过故宫出版的《嘉庆诛和珅案》,折合白银约四百万两,但这里面不包括数不清无法估价的奇珍异宝,大致算上罕见的珍宝,其价值可“数逾千万”,但跟讹传的八亿两相差极其悬殊。
图为嘉庆的画像。查抄财产的有三处去向,一部分当铺、房屋、珍宝等固产,嘉庆赏给了宗室,比如仪亲王永璇、怡亲王永琅、庆郡王永璘、荣郡王绵亿、贝勒绵勤、贝子奕纯等都有份,二部分是剩下的庄园、田地等归到内务府照常经营,三部分是金银和器物,几万担粮食等,全充了国库,实际上金银并没有多少。
白莲教起义,打了8年,清朝损耗殆尽,图为白莲教首领王聪儿跳崖之地。乾隆后期,整个朝廷已是吏治败坏、财政亏空、武备废弛,到嘉庆主政时,国库是空的,乾隆死时一个子没给留下,当时西南几省有白莲教叛乱,几年了都没剿灭,正值打仗又没钱,治河又等着大笔开支,这也是嘉庆火速拿下和珅的原因之一,就为了捞点钱,除和珅外,嘉庆还打掉了如漕运总督富纲、巡漕御史英纶、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日章等,来解燃眉之急,如果真查抄有8亿,那绝对够嘉庆使好一阵子,所以查抄和珅并没有夸张的那么多。
嘉庆抄和珅的八亿两财产,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嘉庆皇帝抄家得到的8亿两白银,其实大部分都是土地和珠宝,难以变现,基本都是变成官庄或者赏赐,而剩下的现金,也都当军费了。
都支付了镇压五省白莲教大起义的军费。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9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204个,抗击清政府从16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400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20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2亿两。
1796年白莲教起义。清朝无法镇压。采用"地主团练固守各地,清军挑选精锐尾随起义军但不交战,起义军攻打团练才救"。使起义军"进不得战,退不得食,不过十几天,非溃即死,不战而屈人之兵",1797年,仅四川就已有30万团练。
自乾隆三十八年以后……川楚间……穷民就食前来……数十余万。”就整个老林看 ,“江、广、黔、楚、川、陕之无业者,侨寓其中,以数百万计。这些流民进入南巴老林,最终都变成白莲教大军。
白莲教大军在多个省份,多路进军,大队人马千里纵横驰骋,清朝动员7个省军队,还花大钱征募团练,才将白莲教大起义镇压下去,当然,花钱也是流水一样。
嘉庆抄和珅的八亿两财产,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八亿两白银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
清朝乾隆时期一年的收入是4858两白银。
八亿两是户部收入的20年的总和,你认为可能吗?几千万两,我认为还是有的,动不动八亿两白银,都不思考一下吗?当时市面上流通的白银,都不见得有八亿两。
搜出来的东西,大部分应该是不动产,比如田产、房产、商铺、古玩字画之类的,并不是现银。
嘉庆抄和珅的八亿两财产,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嘉庆抄和珅的八亿两,这个数字有待争论。
1、乾隆在位后期好大喜功,奢靡无度,国库空虚;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去世,嘉庆掌管朝政,此时国库空虚,嘉庆把抄和珅等贪官的钱银充入国库。
2、吏治败坏,贪污腐化严重;当时各地闹饥荒,百姓食不果腹,国家拨款对这些地方进行救助。
3、各地起义不断,天理教起义,白莲教起义为代表;嘉庆拔银子操练新军,镇压各地起义势力。镇压白莲教耗时九年时间,耗银无数。
4、治理河堤;嘉庆年间国家加大对河道堤坝进行治理。
嘉庆皇帝抄和珅的银子完全不够国家开支。且国家机构腐败,贪污盛行。负责抄家的很多官员饱受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