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今日读吕蒙传,最后孙权对周瑜、鲁肃、吕蒙评论时说:“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 当时刘备处境艰难,虽有诸葛亮为其谋划,但连一个容身之地都没有,如果不借他土地发展又怎会有其后的三国鼎立?刘备又怎么会有机遇和实力占益州、立足巴蜀?

导语:

荆州是刘表的地盘,刘表去世以后,荆州被刘表的小儿子刘琮继承,刘琮将荆州献给了曹操。所以在赤壁之战前,荆州是曹操的地盘。

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都出了力,为什么说荆州一定是孙权借给刘备的呢?如果孙权实力足够雄厚,拒绝给予刘备任何土地,那么刘备又该怎么办呢?

鲁肃作为江东谋臣,他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将荆州借给刘备,所有主动权都在孙权手里,所以不能把这件事怪罪在鲁肃身上。

01周瑜打不下南郡,刘备派张飞帮他才打了下来。

说是借荆州,其实主要就是借南郡。那么就要看南郡的归属权问题了,显然赤壁之战之前,南郡是曹操的地盘。

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肋,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三国志》

曹操在战败以后,将大将曹仁留守南郡。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曹仁必须要同时应付孙权和刘备两方面人马的施压,同时曹操一时之间也无法给予任何增援。

不过曹仁足够英勇,周瑜看中南郡这块肥肉,毕竟荆州的治所在南郡,拿下南郡也就等于是得到了荆州核心地区的控制权。

  1. 很可惜的是,周瑜打了足足一年,都没能把南郡给打下来。不得不说周瑜只擅长水军,陆军作战不是周瑜的长项。
  2. 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看戏的刘备,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刘备就让张飞带了一帮人前去支援周瑜,这才将南郡给打下来了。
  3. 可以说,周瑜能够夺取南郡,完全依靠的就是刘备集团的力量。等到瓜分战利品的时候,刘备被孙权保举为荆州牧,可是曹操却将周瑜举荐为南郡太守,目的很明显,就是让刘备和周瑜互相争斗。

孙刘两家自然是看得清这件事的根本面目,所以孙权和周瑜商量了一番,决定用南郡换取江夏和公安的治理权。

刘备这个荆州牧,当时治所在公安这么个小地方,实在是有些丢人,这么换对大家都有好处。毕竟江夏更靠近江东集团的势力范围,而南郡对刘备掌控荆州更有利。

所以到这儿为止,都不存在什么借荆州的事情。双方之间,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而且大家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这属于等价交换。

02孙权不借刘备土地,刘备凭实力也能抢回来。

我们要注意一点,刘备46岁的时候,是他人生转变巨大的一年,因为这个时候他来到了荆州,并且在这之后遇到了诸葛亮。

他在荆州呆了三年时间,这期间他可不是无事可做。他在这期间一直都在广交荆州好友,荆州这些豪族基本都成为了刘备的好朋友,这就是他在荆州立业的基础。

  • 等到刘琮投降曹操以后,其实荆州内部分为了两派,一帮投降派的人选择跟随曹操,另外一帮强硬派的人则选择全部来到了刘备的麾下。
  • 这个时候的刘备实力非常强大,此外还有关羽和刘琦在夏口训练的两万水军,绝对是刘备的主力军。三国时代能够同时以水军和陆军都见长的,只有刘备集团。
  • 孙权集团擅长水战,陆战简直一塌糊涂,曹操集团擅长陆地战,可是在水军上缺陷十分明显。而刘备却能集中两者的优势,所以孙权不敢小觑刘备。

为此在击败曹操以后,荆州地盘上,只有孙刘两家的时候,孙权必须要考虑的是,如何稳住刘备。因为不管刘备是与他反目成仇,还是与他断交,那都对孙权是有极大伤害的。

打败曹操是孙刘两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到最后你孙权想要吃独食,刘备可能答应吗?以当时刘备的军事实力,孙权还真的未必是他的对手。

别看江东地盘广大,真正能拿出来打仗的士兵也就五万人左右。而刘备手里当时也已经有了三万人左右,而且战斗力强悍。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三国志》

一旦双方爆发战争,孙权吃不吃亏都是吃了大亏。被刘备打败了,孙权就没了立足之地。两家两败俱伤的话,孙权甚至都使唤不动自己的那帮手下人。

03稳定江东是孙权的第一要务,舍弃荆州是权宜之计。

孙权的压力比刘备大得多,他是一个少年英雄,手下这帮人都不是自己的班底,全都是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留给他的。孙权当时只有一个目的,稳住局面。

  1. 首先孙权必须要稳住父兄留下的人马。这些人都是孙策的嫡系人马,而且大多数都是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的老将,他们资历深能力强,凭什么一定要听你孙权这毛头小子的呢?
  2. 其次孙权必须要稳住江东世家大族的压力。孙策本来就是以武力平定了江东地区,江东豪族们一个个其实不怎么服气,他们手里有兵马钱粮,虽然数量不多,足以自保和独立。
  3. 再者孙权必须要保证手里有足够的实力。就孙权现在的可控军队,勉强可以稳住江东的局面,可是一旦与刘备大战失败,那孙权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说摆在孙权面前的,其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交好刘备。且不论他能不能打的赢刘备,就算能打赢,对孙权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当初曹操大军南下的时候,几乎全部江东大臣都主张要投降曹操,只有少数军中领袖选择死战到底,这就可以看得出江东的局面并不太平。

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先主从之,权果辍计。迁观为别驾从事。---《三国志》

孙权与刘备交好,不仅可以保证江东的稳定,也让自己有了一个强大的盟友,使得江东豪族们不敢对孙家江山产生质疑。所以不光是地盘,孙权连妹妹都送给了刘备。

总结:鲁肃只是传达一个命令,他没有权力借领土。

所有认为鲁肃借荆州的人,都不愿意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鲁肃哪来的权力?荆州是鲁肃的私人后花园吗?他想要借出去就能借出去吗?当然不行。

荆州地盘的归属权,是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所需要讨论的问题,上升到这个层面的话,鲁肃顶多也就是一个外交部发言人的角色,他负责传递双方的意思。

最多鲁肃是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不过你让一个提意见的谋士为主公的错误来背锅,是不是要寒了天下谋士的心呢?毕竟决策权在孙权手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聪明的孙权还是知道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

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都清楚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但究竟是咋借的,是谁借给的,借的那一块疙瘩地,具体咋说的,这些事就说不清楚了。

这事太复杂,暂且不多说,就题主的问题,简单说一下这个事吧。

01

建议孙权借土地给刘备的是鲁肃还是周瑜呢?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

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这是说,后来虽然劝我把土地借给刘玄德,这是他的一个短处,但是不足以损害他的两个长处啊。

这一短二长是说谁呢?这里的他究竟是指周瑜还是鲁肃呢?

豹眼看到一些资料介绍说,是周瑜做主把荆州南郡的公安县借给了刘备。

这明显是断章取义,张冠李戴。

这个需要说清楚,别的史料是如何说得,暂且不论。既然说得是《三国志》,那就必须把《三国志》的记载说明白。

传记记载,孙权与陆逊讨论周瑜、鲁肃、以及吕蒙时说道:

“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

孙权对陆逊说:周瑜周公瑾大破曹孟德,开拓了荆州地盘。在很长的时间里,很难有人能够继承他的才干。现在你来了,就能接替他,继承他的职位。之前,周瑜邀请鲁肃鲁子敬来到了江东,让我见到了鲁子敬。在酒宴上,他很快就谈到了政事的要点是帝王的功业,这是他第一让人痛快的地方。

那么,究竟是谁让孙权痛快呢?

周瑜大破曹操、开拓了荆州地区,邀请鲁肃来加盟,这自然是令人痛快的事吧!

酒宴上,鲁肃三句话不离本行,很快就为孙权谋划帝王之业,这很令人痛快吧!

从这里,豹眼还真看不出,是谁让孙权第一痛快,或许是二人都令他很痛快。

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刘琮投降曹操,曹操扬言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攻占荆州。孙权遍问诸将群臣,无人能回答如何应对。张昭等人主张遣使修好,唯有鲁肃反驳不可,并建议赶紧召回周瑜,委以重任,让周瑜率兵抵抗,这是第二痛快的事。

这里也是鲁肃与周瑜一起的事,到底是鲁肃的建议令孙权痛快呢?还是周瑜击败了曹操大军令孙权痛快呢?还是这二人做的这个事令孙权痛快呢?

这个也说不太清楚。

接下来孙权说:

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

意思是说,而且他的决策、谋略,超过张子布、苏文表远多了。

这里也看不出,孙权说得是周瑜还是鲁肃。

之后,孙权紧接着就说出了题主所提示的问题:

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他后来劝说我把土地借给了刘备,这是他不足之处啊。但这个短处不足以损害他的两个长处。

从这整整一大段话来看,的确不太好辨别,孙权到底是在说周瑜还是鲁肃。

因而,也就不好以此肯定,就是鲁肃建议把土地借给了刘备。

02

鲁肃建议孙权借荆州给刘备。

据《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到京口去拜会孙权,请求管辖荆州,只有鲁肃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来共同抵御曹操。

这个就说得很清楚了,没有任何争议。

再看一下,当时周瑜是个啥态度。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这里说得也很清楚,周瑜专门上疏建议孙权不要把荆州的土地借给刘备,还出了个馊主意,把刘备迁徙到吴郡去,广筑宫室,多给美女珍玩,使他享受声色之乐。而且把关羽、张飞各置一方。

但孙权以为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此时应当广揽英雄,又担心刘备一时难以控制,就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

结合周瑜、鲁肃的传记来看,的确是鲁肃建议孙权把土地借给了刘备。而周瑜开始就是持反对态度,但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而否决了周瑜借土地给刘备的建议。

不过呢,孙权还是采纳周瑜的美人计,把刘备困在吴郡,但此计失败,也就是后世所知“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03

孙权此论有失公允,鲁肃借荆州不是其短处而是其长处。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鲁肃给人的印象是憨厚、稳重,有长者之风,但史学界对鲁肃的评价是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

其主要成就就是促成了孙刘联盟,而且一直坚持维护这个联盟的存在。

在这一点上,鲁肃与诸葛亮高度一致,这个战略眼光,不要说远在周瑜、张昭等人之上,而且就是刘备、孙权也远远不如。如果没有刘备集团的存在,孙权集团恐怕早就被曹魏灭掉了,甚至在曹操时期,就不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出现。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曹丕直接把蜀汉抹掉了,如果不是再一次发生瘟疫,江陵之战,曹丕就把孙吴给灭掉了。

再说,刘备借的荆州,仅仅是荆州的一部分。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操调整为荆襄九郡,曹操占据三郡,刘备、孙权占据六郡。

从周瑜传记来看,刘备当时占据南四郡及南郡的公安,孙权占据江夏郡(江南部分)及南郡大部。

湘水划界后,刘备、孙权各据三郡。南郡全部归属刘备,而南四郡中的长沙和桂阳归属了孙权。

退一步讲,刘备、诸葛亮妥协,是不想与孙权撕破脸。如果孙权一定要撕破脸,刘备绝对不会把占据的荆州部分让给孙权。

再说荆州这事根本就不存在借不借的问题,本来也不是你孙权的。尽管赤壁之战周瑜打败了曹操,但不等于原来刘表的地盘就理所当然的归你孙权。

刘备说借,那是给你孙权面子,你真要开战,刘备集团一定会奉陪。

周瑜的战略一向就是二分天下,划江与曹操分而治之。这是周瑜自负其才的表现,但遗憾的是英年早逝。

在所谓的借荆州这件事上,鲁肃是对的,这也是孙权采纳其建议的根本所在。

而孙权把这责任推卸给鲁肃是不公允的,孙权对陆逊那么说,或许是言不由衷,只是给自己找个台阶。

孙权自己也说了,这是鲁肃的短处,但不足以损害他的两个长处。

总不能让孙权自己说:把土地借给刘备是我的过错,虽然鲁肃有建议,但是我考虑不周所致吧。

由此看来,有人说是周瑜做主,把荆州借给刘备是不确切的。的确是鲁肃建议孙权借出去的。没有孙权点头,谁也不可能借荆州给刘备。

刘备所借的荆州,仅仅是荆州的一部分。凭借刘备当时的势力,有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人及刘琦的势力在,就算孙权不借也难。

但借荆州维系了孙刘联盟的存在,就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否则孙吴恐怕抵抗不住曹魏的进攻。

鲁肃不愧为战略家,具有远见卓识。孙权之所以说借土地给刘备是其一短,纯粹是给自己寻找的一个借口。

豹眼认为,鲁肃没有错,而且很高明、很了不起。

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借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1,当时天下,还称为汉朝。天下表面上,还是汉天子的天下。荆州之地,属于汉朝,孙权也自称汉臣。

鲁肃作为孙权的跟班,在未经汉天子允许的情况下,他代表东吴,将荆州借与刘皇叔。此举大逆不道。

2,当时荆州属刘表及其子嗣刘琮所有,东吴并无染指。后来荆州归属汉相曹操,东吴也无力窃取。东吴一无荆州的所有权,二没有占领过荆州,却将荆州借给了刘皇叔。这只是鲁肃利用小聪明,去讨了个口封而已。此种行为有失人格丶国格,自此东吴成了三国之中,口碑最差,最招人看不起的一方。

3,鲁肃凭口水,借出荆州。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可以时常借口讨要荆州,去敲打刘备集团。以此来掌握“孙刘联盟”的主导权;二是,一旦有机会,东吴就可以明正言顺的去占领荆州。

正是鲁肃设下的这条“妙计”,诱发了后来的关公失荆州、吴蜀大战等一系列事件。而这一系列事件,直接葬送了吴蜀两国的前途。

从鲁肃借荆州,这一举措,可以看出,做人做事要有度,任何算计都要有分寸。老实人终归难吃大亏,聪明有时反被聪明误。

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浅谈刘备与鲁肃"借荆洲"的历史案例

刘备三顾茅庐,签下君子联盟,隆中对,制订兴汉大纲。主策划设计人:诸葛亮。审批,刘备。在这个大纲计划里,应该包括荆州啊,还有更广大的土地!这里,我包容地看待刘备借荆州土质的行为性质,是无奈之举!这不能上升到道德品质问题,如果一定要上升问题性质,那就是上纲上线,那就是有诋毁刘备之嫌了,荆州这点事儿小吗?

这应该回归到战略层面上来。谋国之道,超越常理常态,这叫雄才大略!

话说鲁肃,字子敬。实诚君子也,为人忠厚,善待朋友,视刘备集团为忠实的朋友,也是刘备集团的最大支持者和赞助人!用现在话说叫投资人,或者说是盟友,战略合作伙伴!

做为普通人,鲁肃的为人无懈可击!朋友之间借借拿拿实属正常,有道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刘备这位朋友有求上门,慷慨解囊相助无不应该,谁都有求人帮忙的时候嘛!何况,布衣之交不相欺,况且刘备集团多仁义君子,借荆州这点土地用一用,有甚大惊小怪?何况,刘备,真仁义君子也,善名远扬,交这样的朋友,值得拥有!"不要用小之心,度君子之腹"!于是,鲁肃大胆做主,不需立字划押担保契约书之类繁锁程序,开借!批准。

其实,鲁肃应该算是担保人,用现在话说也叫证人!可以上所述这些应该仅适用于信誉好的普通守法公民!

鲁肃刘备的这种借贷历史案例纠纷仔细分析其中责任划分研判,判定结论:鲁肃失职渎职!鲁肃之过,过在概念混乱,偏听轻信,这些就构成了思想错位。最大的错误是他误判对手,以为这是个人民间借贷,忘掉了这是集团利益,换言之,这是战略之举,不是朋友往来借贷,因为这是国家版图,是国家利益!

鲁肃之错,错在轻信,错在谋略不周,利害不分,错在胡作为,乱作为!错在战略误判!

一点浅见,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关注支持!

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戰國君手札】

实际在这件事上,鲁肃不但没有错,而且处理还是很有远见的,当然了,我们作为后世人来看如此,而孙权碍于当局者迷,是难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

看历史一定要看细节,孙权评价鲁肃的行为,是与陆逊在一起说的。彼时的陆逊替代了周瑜、鲁肃、吕蒙三任大都督,可以说是东吴最为倚仗的人。因此,孙权对陆逊说的这番话,颇有希望借此点一点陆逊的意味,因此难免不客观。

一、孙权对鲁肃的评价及背景

孙权当时与陆逊这么评价鲁肃的:

鲁肃初见我,便为我勾画了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政治蓝图。这是鲁肃第一件令人称快的事。

曹操南下,刘琮出降,献出荆州全境。乘势征伐江东,我问计张昭、秦松,皆主降,唯鲁肃驳斥他们,并劝说我,急召周瑜回来,受命他率军讨伐曹操。这是鲁肃第二件令人称快的事。

后来他劝我借地给刘玄德,这是他的一大短处,但并不损害他的两个长处。

接着他还说到:在图取关羽上,吕蒙胜于鲁肃。鲁肃曾对我上疏:“帝王之路上,总有贤人帮助驱除祸患。关羽能助我们北拒曹操,不用太忌惮他。”这是他不能图取关羽,反而对外夸口的表现,我也宽恕他,不求全责备了。

以上说法,明显是带有主观倾向,把刘备能够西进图取益州做大做强等一系列令东吴不爽的结果怪罪到了鲁肃借地给他们上,这……未免太牵强了。

二、当时的实际情况

实际上,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完全取得益州。孙权着急讨要荆州,刘备以缓兵之计对他说:“等我打下凉州,荆州都给你”。孙权觉得被大耳贼骗了。于是两家开战,孙权派吕蒙率2万人直取南三郡,派鲁肃率1万驻巴丘抵御关羽,刘备带着5万人赶回公安,让关羽带3万人进驻益阳。此时,刘备惊闻曹操拿下了汉中,孙权亦觉得此时应该带着10万大军攻打合肥,两家讲和。

以湘水为界,西归刘备,东归孙权。至此,刘备交出桂阳郡,长沙郡东,江夏郡夏口。

孙权不过给了刘备江陵和武陵郡北部,换来的却是整个湘水以东,赚大了。

这就是鲁肃借荆州带来的结果之一。

赤壁之战前两家结盟,打赢了肯定平均分赃,那时候刘备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就已经压制不住了。后刘备在西边坐大,凭江东实力,既要北拒曹操,又要吞掉关羽,怎么可能呢?

三、鲁肃借地的影响

且鲁肃让他借荆州,形势上是有远见,结果还赚来湘水以东一大片土地,为之后吕蒙白衣渡江铺垫。

此外,当时还有以下好处:

  • 1,让刘备承担防御曹操的责任。
  • 2,避免东吴腹背受敌的局面。
  • 3,降低东吴因为战线拉得过长导致的军事经济后勤方面压力。

吕蒙是实实在在的鹰派,但即便如此,当他接替鲁肃后,短期内也没有太多大的动作,还假装和关羽修好。可见关羽是很难被武力拿下的。后来也是通过偷了关羽的身后,瞄准了关羽进军襄樊,被徐晃击退,战线拉得太长这一致命弊端,吕蒙陆逊才趁机吃掉了整个荆州。

总之,孙权会这么说,

一是鲁肃在位时,三家的格局导致东吴确实难有大的作为,且刘备趁机壮大实力也是时所必然;

二来孙权此时经历过合肥几场败仗,想要陆逊更加鹰派一些,而不是再去无限期地修好。

关注@戰國君,带你畅游历史星河,品读历史人物,汲取文化滋养~随手转发是美德,欢迎在下方留下宝贵评论,和我一起交流三国那些事儿~

鲁肃借刘备土地真的错了吗?

没有错,如果不把荆州借给刘备,刘备就没有立足之地,就无法形成联刘抗曹战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