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世民的逼宫,李渊真的能做到不管任何事情,只顾娶妻生孩子吗?
导语:
李渊从一个问鼎天下的开国帝王,沦落为一个只能在后宫生孩子玩的太上皇,那都是他自己作的结果。
开创李唐基业,其实没有人可以否定唐高祖李渊的功绩。他在起义的过程中,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不管李世民怎么抹杀历史,都无法将所有功劳都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
可是李渊玩权谋之术的时候,玩脱线了。因为他完全控制不了儿子们之间互相残杀的状况,最后把自己逼入绝境,也是必然的了。
01李渊想要学习孙权,平衡诸皇子之间的力量。家有长子李建成,在唐王朝建国以后,李建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帝国的合法继承人。成为皇太子以后,李建成的行为举止还算符合规矩,可问题是李渊不希望过早看到李建成大权独揽的情况。
因为皇帝还活着,而且还有很长的时间来管理这个国家。他压根就不希望有任何人来分割他的权力,就算是亲儿子也不行。
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史臣修高祖实录,语多微隐,若有怵惕不宁之情焉,夫人皆有之心也,且以示后世,与宋太宗烛影斧声之事同其传疑,则人固谓天伦之不可戕也。而太宗命直书其事,无畏于天无惮于人而不掩,乃以自信其大恶之可以昭示万世而无惭。---《通读鉴论》
所以李渊为了平衡太子的力量,就扶植起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能征善战的李世民。最初李世民对自己的定位是武将,很简单,类似曹操的儿子曹彰这种类型。
- 因为李世民擅长打仗,所以长期活动在军队之中,也积累了一批忠勇的武将。可是李渊却觉得这还不够,光有武将辅佐怎么能跟太子李建成相抗衡呢?于是乎李渊特批,你小子可以招揽一点谋士为你出谋划策嘛!
- 李世民心里的小悸动就这么被挑出来了,原来老爸有心把他培养成为继承人!有了这么一个想法以后,李世民开始大肆培养文臣武将,直接把一套领导班子给带出来了。
- 李渊看情况不对,立刻打算打压李世民,结果这个时候局势以及超乎了李渊的预料。李世民的个人能力太强,比他老爸和老哥都要强,这帮文臣武将对李世民的忠诚度那是没的说的。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刻意削减李世民的配置,比如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出秦王府,到朝中任职。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对手下人的掌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02李世民个人能力太强,李渊压根扛不住。李渊的确做了一些打压李世民的事情,可是情况早就超出了李渊的控制。就算房玄龄等人成为了朝廷的官员,依旧还是听从李世民的调遣。
你不管李世民用了什么特别的办法,反正最后他的手下对他都是十分忠诚的。所以李渊压根就掌控不住局面。
高祖大悦,群臣皆呼万岁,极夜方罢。斋 帝宜九年五月庚子,高祖大渐,下诏:“既殡之后,皇帝宜于别所视军国大事。其服轻重,悉从汉制,以日易月。园陵制度,务从俭约。”是日,崩于太安宫之垂拱前殿,年七十。群臣上谥曰大武皇帝,庙号高祖。十月庚寅,葬于献陵。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旧唐书》
李渊没这个本事,李建成就更加没辙了。因为李世民是久经战阵的猛将,而李建成则是在家养尊处优的太子。
这就好比如果鄢陵侯曹彰带着十万大军要造反的话,养尊处优的曹丕也未必就是他的对手。所以李建成的努力,压根就撑不起他的野心。
- 在玄武门之变爆发之前,其实双方都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状态。两个人为了争夺继承人的位置,已经不止一次交锋过。玄武门之变只是对整个事件做了一个了结罢了。
- 按照李世民的说法,是李建成事先在玄武门设下了埋伏,想要杀了他。所以他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反击,杀害李建成和李元吉,那也只是无奈之举罢了。
- 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李世民进入玄武门带那么多文臣武将干嘛去了?其实他就是去登基的。不管李建成设下什么埋伏,对李世民来说,那跟小儿科没什么区别。
王世充、窦建德这样的豪杰,都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你一个小小的李建成就能斗倒了李世民?实在是太天真,一切都掌握在李世民的手里,而李建成却浑然不知。
03李渊真的在游湖吗?玄武门之变爆发的时刻,他难道一点消息都得不到?最让人感到诡异的事情就是,当玄武门之变爆发的时候,李渊居然在后宫游湖。而且整件事从发生到结束,李渊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杀害李建成的事情,还是李世民亲自跑到宫里去告诉李渊的。
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太宗切益高,而高祖屡许以为太子。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未发。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新唐书》
难道皇宫中的通讯如此闭塞吗?宫内的大内侍卫和密探们都是吃干饭的吗?理由可能只有一个,李渊早就被李世民给控制住了。
- 所谓擒贼先擒王,如果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以后,李渊公然反对李世民的话,那李世民必然就是乱臣贼子。
- 聪明的李世民当然不会让这件事发生,所以李世民选择先把皇帝给控制住了。只有封住了李渊的嘴,才能在杀了李建成以后,掌握整件事的主动权。
有人会认为李渊当时没得选了,儿子只剩下李世民了,所以就算不控制李渊也没办法。这就有点天真了,我们可以看看李渊的生殖能力有多强悍,就知道他完全不会担心这种无聊的问题。
包括后来做了太上皇生的,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李世民诛杀的只是窦皇后嫡出的两个而已,所以说李渊可选择性还是非常大的。
做事就要做到绝对,既然想要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那这就说明李世民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既然没有其他选择,为什么不把唯一的一条路走得精致一些呢?
总结:李渊在后宫生孩子,也算是李世民对得起他了。李渊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能在那个时代站出来建立政权的人,都不是什么小人物,至少得有胆量和眼光才行。
可惜的是,在玩弄权谋之术的时候,忽略了儿子们之间水平的差距。后来情况失控,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事后李渊“主动”退位让贤,把皇位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李世民,这应该是开国之君中唯一的一例了。事后李渊的小日子还算逍遥,做了10年太上皇,生了一波小儿子。
李世民对自己的父亲算是比较客气的了,要是他内心再狠毒一点,可能李渊也得跟着李建成一起下去了。毕竟一杯毒酒就能解决所有事情,而且李渊也到了那个岁数了。
当然了,千古明君李世民是做不出杀害父亲的事情的。李渊在政治上的表现,恰好反称出李世民杰出的政治才能。当然他的这一行为为后世子孙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表率。
参考资料:
《新唐书》
《旧唐书》
《通读鉴论》
面对李世民的逼宫,李渊真的能做到不管任何事情,只顾娶妻生孩子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李渊态度到底如何?史家有不同看法。
作为太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的父亲,对一母所生的兄弟俩,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都是文武双全当成左右手的,功绩都不相上下。一种观点是不偏不倚,任其自然。
一种是倾向太子,立长不立幼。
第三种是答应过李世民,默认李世民替代。
但事实上是李建成先动手的,一种说是给李世民喝了毒药未死;另一说是李世民已被扣押,是尉迟恭救于危难之中。
不管那一种,李世民后来反戈一击,玄武门一变灭了李建成,众将士又逼宫,唐太祖禅让李世民为唐太宗,自己退而成太上皇。
当然,历史有时为胜利者唱赞歌。具体如何,只有李世民集团最清楚。
在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唐太祖已无力阻止其前进步伐,为了大唐,为了不再自相残杀,唐太祖退位,还是唯一的安全选择。
唐太宗还是很有才华,不久就获得了贞观之治。
面对李世民的逼宫,李渊真的能做到不管任何事情,只顾娶妻生孩子吗?
感谢邀请:大唐由李渊而起,其功绩并不可没,唐王李世民在战争的征伐过程中逐渐成熟发展,并为后来逼宫李渊,亲政大唐准备了充分条件,那么此后的李渊会不会做到不管任何事,只顾娶妻生子呢?
一、继续为大唐贡献微薄之力。李渊是唐高祖,是当朝皇帝的父亲,是唐朝的奠基人,他又是隋朝的遗老,是他起兵反隋,把隋朝灭亡的,虽隋炀帝暴政引起民怨,但李渊也担负"逆臣″的骂名,他不得不修史扬名,为大唐基业重新立传,他会闲着吗?
二、李世民继续铲除异已。李世民逼父出宫,残杀兄弟,消除隐患,为其执政扫平道路也是迫不得已,是其政治手腕,李世民会坦然让李渊娶妻生子,平空多几个小阿弟吗?他会想,说不定真的再来一回"玄武门兵变"之类乱七八糟的事情来,这不给自已添乱吗?说白了,李渊还是一边呆着吧。再说,李渊年龄已大,国事操劳,也早已料到,已无心于风花雪月。
三、李世民发动宫变,是其既定国策,从其随父出征开始已显露帝王之术,在战争中锻炼其帝王手段。在政变过程中,射杀兄弟不得已而行之,但必竞是手足之情,对李渊而言,丧子之痛打击很大,也是风烛残年平添几分萧杀。
综上所述,遭逼宫后的李渊,能平安度过晚年已是不易,那还有娶妻生子这份闲云野鹤之心呢?
面对李世民的逼宫,李渊真的能做到不管任何事情,只顾娶妻生孩子吗?
李世民逼宫的时候,已经控制了军队和长安城的禁军,李渊已经是孤家寡人了,而且,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拿什么反抗?
从地图看,玄武门是李渊的宫殿太极宫的北门,控制玄武门,就说明解除了李渊的武装,而且,李世民政变,就是冲着李渊去的,他就是为了控制李渊,然后夺权做皇帝的,
所以说,李渊才是他的目标。
在玄武门之变前,朝中大量官员支持李世民,武将中,李靖和李绩都是支持李世民的,当李渊看到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披甲来见,就说明李世民已经控制局面了,李渊还能怎么办?
李渊比较识时务,马上就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随后退位做太上皇,李世民在太子东宫执政,
三年后,李渊才搬出太极宫,到了大安宫,李世民这才搬进太极宫,
如果李渊想翻盘,李世民会毫不犹豫的解决李渊的,方法有很多,想想看,赵武灵王怎么死的?
这时候的李渊,除了在宫里养老,还能怎么办?没得选了,他的太上皇,可不是乾隆啊,乾隆可是掌握实权的,是自己退位的,他是被逼退位的。
面对李世民的逼宫,李渊真的能做到不管任何事情,只顾娶妻生孩子吗?
感谢邀请。应该这么说,李渊从自我的本心来讲,当然希望能够执掌大权,对于一个帝王来讲,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权利更加让自己到挂心和在乎的了。但是俗话说得好,形势比人强。张朝廷里的绝大部分人都已经站在了秦王李世民的一边的时候,李渊就算想翻盘,他也同样有心,也无力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面对李世民的逼宫,李渊真的能做到不管任何事情,只顾娶妻生孩子吗?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斩下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脑袋,传首长安,东宫与齐王府势力纷纷下跪俯首,李世民力服两宫反对势力。
当时在宫中的李渊被尉迟敬德软禁于宫中,只等李渊自己做出选择。
如果李渊不肯禅位李世民,而要追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因,那么尉迟敬德就会杀掉李渊,将罪名按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身上,因为这两人已经被定为谋逆。
李渊是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知道事已至此,自己的权力已经所剩无几,不如顺水推舟,让位给李世民,自己也好落得一个安享晚年。
于是父子二人合力演出了一场苦情戏,李世民更是吮吸父皇李渊的乳头来表达这份情感。
但是李渊虽然禅位,却一直没有搬出代表皇帝居住的宫殿。
李世民一开始隐忍,但一年之后,李世民面对仍然对权力表现出恋栈的父亲,狠心将其感到了别宫去。
此后,除了必要的场合,李世民很少去参见这位太上皇,李世民有避暑的习惯,但是一次都没带上李渊。
李渊的晚年非常寂寞孤单,他原先的老朋友老宠臣,都让李世民给赶得远远的,远离李渊。
最后,直到李渊死后,李世民才觉得自己作为儿子,对晚年的父亲太过苛刻,深为自责后悔。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