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为何沦落青楼?
导语:
提到梁红玉,很多历史爱好者朋友们一定会想到另外三个非常熟悉却又比较混乱的名字,那就是秦良玉、左良玉、刘良佐等等。本着强迫症的精神,在这里简单区分一下。
- 梁红玉,在历史上称为梁氏,红玉是后人强加给她的名字。她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常常与韩世忠并肩作战。在成为韩夫人之前,梁红玉曾是宋军营妓。
- 秦良玉,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女性将领,历史上唯一一个凭借军功,被封为侯爵的女性。她才是真正的巾帼英雄,丈夫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千乘。
- 左良玉(男人),明末清初大军阀,号称有百万雄兵,虎踞荆襄之地。可是李自成的大军南下以后,左良玉成溃败之势,在带兵攻打弘光小朝廷的时候病死,儿子左梦庚带着大军投降了满清王朝。
- 刘良佐(也是男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四镇军阀之一,在史可法的调和之下,拥立福朱由崧。多铎大军南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投降了满清。
我们会发现,这四个人的名字都很类似,可是四个人的人生却有天壤之别。两位女性是当真的巾帼英雄,而两位男性则白瞎了七尺男儿的热血衷肠。
01梁红玉命运不好,还没嫁人就被罚做了营妓。梁红玉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祖父和父亲那都是武将,所以梁红玉自幼也开始习武,有一身不错的功夫底子。
这个时候方腊造反,声势浩大,梁红玉的爷爷和父亲在征讨方腊的战争中,贻误战机。结果这两人都被朝廷杀了。
韩蕲王之夫人,京口娼也。尝五更入府,伺候贺朔。忽於庙柱下见一虎卧,鼻息齁齁然,惊骇亟走出,不敢言。已而人至者众,复往视之,乃一卒也。因蹴之起,问其姓名,为韩世忠。心异之,密告其母,谓此卒定非凡人。及邀至其家,具酒食,卜夜尽欢,深相结纳,资以金帛,约为夫妇。蕲王后立殊功,为中兴名将,遂封两国夫人。---《鹤林玉露》
宋朝的武将地位很低下,选择走这么一条路也是无奈之举。梁红玉家从此一蹶不振,她本人也因为爷爷和父亲的罪祸,受到株连,被罚成为京口营妓。
- 所谓营妓,也就是官办妓院里的妓女,一般都是罪臣家的女眷充斥其中。梁红玉是武将出身,就算是成了妓女,一般人也拿她不住。
- 况且梁红玉文武双全,在哪儿都是非常出色的角色。其实我们都应该清楚一点,这是历史上对梁红玉悲惨遭遇的一种晦涩掩饰。
- 人生遭遇了如此大的悲剧,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梁红玉的这段日子一定是非常艰苦,迎来客往的全都是一些纨绔子弟,没有一个是真心对待她的人。
所以说,梁红玉的命其实并不好。她在沦为营妓之前,并没有嫁人的记录,可见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只能说命运弄人,千万别认为她英气逼人,所以在那种地方还能受到别人的尊敬。
02改变梁红玉命运的人,便是他的如意郎君韩世忠。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会穿上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或许梁红玉对自己未来的夫婿,就抱着这样的幻想。
因为她本人是武将世家出身,所以她对武将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当韩世忠出现的,梁红玉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发生改变。
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双烈记》
童贯带着大军班师回朝,因为他们已经平定了方腊的叛乱,当然是要庆贺的。大军来到京口以后,梁红玉作为营妓自然是要前去伺候的。
席间,每个将士都是开怀畅饮,热闹非凡。唯独韩世忠显得十分沉稳冷静,所以梁红玉成功地被韩世忠这种忧郁气质给吸引了。
恰好韩世忠这个人虎背熊腰,一看就是大英雄,梁红玉知道,自己找到意中人了。而韩世忠一眼也瞧上了梁红玉,虽然梁红玉是营妓,但是看着英姿飒爽,完全没有沦落风尘的感觉,所以也得到了韩世忠的好感。
两人这么一对眼,韩世忠决定,要把梁红玉救出来,从这人间地狱中救出来。以梁红玉的出身,是不可能成为韩世忠的正妻了,所以梁红玉当时是以韩世忠妾室的身份,成为了韩世忠的媳妇儿。
03夫妻俩搭档作战,神仙眷侣不过如此。最理想的夫妻状态,或许就是有共同爱好的状态。韩世忠和梁红玉都是武将,所以他们俩对战场有天生的痴迷,自然是拥有共同爱好的。
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我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宋史》
所以当韩世忠上战场的时候,梁红玉也没有闲着,常常跟随在左右。她去战场可不是为了照顾韩世忠,而是为了奋勇杀敌。
- 苗傅叛乱的时候,宋高宗偷偷派遣梁红玉出城求援,梁红玉带着韩世忠前来救驾,这才保住了宋高宗的帝位,可见梁红玉是多么机智。
- 韩世忠在水战中属于战无不胜的那种角色,所以他压根瞧不起金军,认为他们不懂水战。结果因此而吃了大亏。虽然表面上韩世忠已经达到了阻挡敌人的目的,可梁红玉却还是上书高宗,表示应该治韩世忠的罪,一时间成为美谈,梁红玉的智慧可见一斑。
- 军中粮草不够的时候,梁红玉主动担当起了寻找粮食的角色,她带着士兵们在各地寻找野菜充饥,成功地化解了军中缺粮的危机。
最让我们感动的,可能就是韩世忠在战场上杀敌的时候,梁红玉在高台上击鼓的画面。这一唱一和的画面,让人们想到了什么叫做神仙眷侣。
总结:可怜梁红玉33岁便英年早逝,苦日子太多,熬不住了。可以说找到韩世忠,是改变梁红玉一生命运的关键转折点。在韩世忠的正妻去世以后,梁红玉随后便转正了。
但是军旅生涯毕竟辛苦,何况是乱世中的军旅生涯?她虽然是武将,到底还是一个女人,时常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日子,早晚会把她的身体给掏空。
我认为她就算是生病了,也不会去打扰自己的丈夫,因为她知道,丈夫肩负着全军乃至全国人的希望。她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小毛病,让丈夫韩世忠乱了方寸。
所以当梁红玉33岁病倒的时候,也是她再也熬不住的时候。顿顿吃野菜并不要紧,颠沛流离也不碍事,甚至英年早逝,对梁红玉来说,她也不会后悔。
梁红玉认为她这一生,能够遇到韩世忠,已经知足了。至少她的丈夫是一个盖世英雄,曾经脚踏七色云彩来娶过她,这就足够了。
参考资料:
《宋史》
《双烈记》
《鹤林玉露》
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为何沦落青楼?
梁红玉是谁?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说到她的丈夫、抗金名将韩世忠时,大家可能会恍然大悟。其实梁红玉虽曾被贬为官妓,但她也是南宋的抗金名将,在文学作品中与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并称古代四大女豪杰。
梁红玉,生于江苏淮安,祖籍安徽池州,家中三代都是宋军将领。在勇武之气氛的熏陶下,梁红玉从小便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宋徽宗政和末年,宋军屡次征讨方腊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贻误战机获罪而被杀。
十五岁的梁红玉贬入教坊,在此需要说明一下,教坊是宋代的官妓或营妓,并非普通意义上的青楼私妓。宋代规定官妓向州府只能提供歌舞、陪酒,不能陪其过夜。但准许官妓商人、文人、纨绔子弟提供各种服务。
梁红玉由于精通剑术,又学得歌舞弹唱,可谓是色艺双全,一时间名噪江南,很快成为豪富权贵们追捧的对象。徽宗宣和三年,宋军大破方腊军后,在京口举行庆功宴,十九岁的梁红玉与诸多官妓被召来陪酒助兴。
一位英俊伟岸且一身正气的年轻将领,很快吸引了梁红玉的注意。这位将军在席间并未畅饮的忘乎所以,他独自一人清醒的自斟自饮。梁红玉趁机与其搭话,一番交流后,这位年轻将领被梁红玉的不凡谈吐所打动。
原来这位名将正是三十一岁的韩世忠,他是陕西绥德县人,家庭自幼贫寒,十八岁时便应征从军。韩世忠当时在军中也是遭人排挤而不得志,两人互生怜悯,情投意合。最终梁红玉成功赎身,与韩世忠情定终身。
韩世忠在贤妻梁红玉的辅助下,仕途青云直上,不久便被提拔为武节郎。靖康元年升任嘉州防御使,第二年晋升为御营左军统制,第三年被授定国军承宣使。韩世忠仅用了七年时间,便从偏将一跃而成为宋军统帅。
建炎三年,金军将领宗维率军南侵,宋高宗逃往杭州。御营统制苗傅与副统制刘正彦趁机发动兵变,控制了宋高宗,将其三岁的儿子立为皇帝,由高宗祖父哲宗赵煦的皇后孟氏来垂帘听政,改年号为“明受元年”。
这一政变使得杭州城陷入了惊恐不安之中,为了消除内乱,稳定民心,韩世忠等宋军主要将领先后举兵勤王。同年三月,韩世忠兵锋已达杭州城外二百里的秀州。叛军将有孕在身的梁红玉和儿子韩亮软禁起来。
迫使孟太后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将其儿子留作人质,让她去秀州劝韩世忠退兵。梁红玉假意答应,策马一昼夜赶到秀州。梁红玉以国事为重,劝说丈夫继续平乱。韩世忠深明大义,果断出兵,平定了杭州叛乱。
复位后的宋高宗,亲书“忠勇”二字赐与韩世忠夫妇,并晋升韩世忠为武胜昭庆军节度使,称赞梁红玉智勇双全,特命其参与韩世忠军队的大事决策。至此,梁红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其金戈铁马的生涯。
建炎三年,金兀术率金兵直入江浙一带,但遭到各地军民的激烈反抗,在大肆抢掠一番后,决定挥军北返。当金兀术率十万金兵退到镇江筹备渡江时,韩世忠率水军八千人乘海船急赴镇江,准备抄金兀术的退路。
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梁红玉认为只可通过智取方可获胜。于是二人决定,由韩世忠率战船诱敌深入,在纵深处予以伏击。为了及时发布进退命令,梁红玉登上金山之巅的妙高台,以战鼓来调兵指挥作战。
梁红玉在高台上冒着流矢飞箭,挥旗擂鼓且调度有方,她临危不惧的作风深深的鼓舞了宋军将士。宋军士气大振,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最终大获全胜。此战使得金兵数十年不敢南顾,让南宋得以喘息。
在立下赫赫战功后,梁红玉深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作为主战派的韩世忠,势必会引起主和派的污蔑诽谤。梁红玉主动向朝廷上疏,弹劾韩世忠“失机纵敌之罪”。梁红玉居功不傲请求处分的举动,让朝野钦佩。
深受感动的宋高宗,不但没有怪罪韩世忠,反而加封梁红玉为“杨国夫人”。两年后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节度使,率军驻扎楚州(今淮安)。梁红玉招募当地妇女,组建了一支娘子军,配合韩世忠的官军。
夫妻二人的苦心经营,使楚州成为一方重镇。绍兴五年,韩世忠夫妇率宋军与金军激战于山阳等地。同年十月,三十三岁的梁红玉遭金军伏击,腹部受到重创,她将流出的肠子用汗巾裹好继续作战,最后力战而死。
梁红玉死后,她的头颅被金人割去,遗体被乱刃分尸,金兵残忍地将其曝尸三日。后来金兀术念其忠勇,将她的遗体送回,南宋朝廷进行了厚葬。梁红玉也因抗击金军的光辉业绩而被载入史册,为后世所广为传颂。
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为何沦落青楼?
大家不要误会,梁红玉并不是你们想像中的青楼女子,不是谁有钱谁都能过夜的,她是正宗的官妓。
官妓与一般的青楼女子不同,她们是专门侍奉官员的,也算是有编制的人。
管理她们的机构在唐朝叫“太常寺”,唐玄宗之后属“教坊”管理,到了宋代由“乐营”管辖。
如果你不是当官的,你是不可能和官妓发生什么的。因为按规定官妓不能与官员之外的人交往。
最初的官妓是奴隶的后代,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开设“女闾”,里面的官妓大多都是出身奴隶。
但是汉唐以后,官妓的来源基本上是罪人的家属为多,是由官方发没为妓。
在唐、宋时期,官员狎妓是普遍现象。
《中国娼妓史》上说:“唐代吏狎妓,上自宰相节度使,下至幕僚牧守,几无人不从事于此。并且任意而行,奇怪现象百出。”官妓是有编制的,任何人不得随意占为已有。
史载成都将军李晟在任期间,与一个名叫高洪的官妓打得火热,后来李晟离职回师时,竟想把高洪也带走,当地官员劝阻时还差点被打,结果西川节度使张延赏大怒,派军把高洪抢回,李晟从此成为官员的笑柄。
宋代对官员狎妓有所限制,规定干司法的官员不能去找官妓。
熙宁之后,监察官员也不得去找官妓,只有万圣节(皇帝生日)那一天例外。
其他官员虽然可以招官妓歌舞陪酒,但不可以留其侍寝,也不能发生关系,违者要受到处分。
所以说,做为一名官妓,梁红玉很大可能是清白女子,只是陪酒卖笑的,最多是卖艺不卖身。
当时全国的官妓都是统一注册登记的,实行分级管理,京师的官妓由教坊司派宦官管理,外地官妓则由地方官吏管理。
官妓一律由教坊司发证,持证上岗,以备清查。这是为了保证官妓队伍的稳定,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也是对官妓队伍的纯洁性进行监督,防止地位低下的营妓、私妓混入,或者有人逼良家女子加入官妓队伍。
官妓表面上看,属于政府内部的人员,她们上岗必须经过官府“应官身”后,由官府安排工作,有的安排进宫表演才艺的,或者在国家庆典的时候需要女性参加大型歌舞的,或者有外国使节来访需要文艺表演时,都由乐营安排官妓演出。
官妓按规定只能陪酒陪唱,不准卖身。但现实中官妓侍寝也不是没发生过,但表面上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梁红玉为什么成为官妓,原因不详,但从她受过的教育和后来的表现来看,她很有可能是官宦之后,因为家人犯了罪而被藉没入官的。
但是要说清楚的是,成为官妓不一定要失身。
从后来韩世忠对她的态度和她后来被封为“安国夫人”来看,她应该不是卖肉的。
因为朝廷也不可能封一个卖肉的妓女为国夫人,否则朝廷脸面何在?
虽然在黄天荡之战中,梁红玉擂鼓助战,大破金兵的事只在野史中有所记载,但我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因为韩世忠对梁红玉特别好,两人肯定是志同道合的,对于韩世忠来说,如夫人激励自己破金军,成就功业,这就是最大的志同道合。所以他才对出身不是特别高贵的梁红玉敬爱有加。
明朝之后,朱元璋发现官妓队伍鱼龙混杂,里面水很深,很多官员浑水摸鱼,借官妓实现贿赂、请托之事,于是下令解散官办妓营,并且禁止官吏嫖娼,如果官员违反,按杀人次一等追究法律责任。
并且终明一朝都执行这项制度。所以那些官妓们要么改行,要么与私妓抢饭吃,从此成为与三教九流混在一起的普通失足妇女。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为何沦落青楼?
首先,请允许我纠正一个常识性错误, 梁红玉自有不堪的经历,然而她从没有流落青楼,史书说当了一位营妓!所谓营妓,尽管也是供人娱乐的服务性人员,但比青楼高上好几个档次,一般是为封建王朝军队将士服务的,隶属官方机构的人;与青楼妓女出卖肉体为生,还受“妈妈”剥削是有区别的。
梁红玉,是江苏淮安人,家中三代都是宋军将领。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梁红玉从小便摆弄刀枪剑戟,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宋徽宗政和末年,宋军屡次发兵征讨方腊义军失败,梁红玉的爷爷和老爸被冠以“贻误战机”的罪名而被杀。
十五岁的梁红玉被贬入教坊,养尊处优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梁红玉,唱歌不在话下,又正值豆蔻年华,不久诸多将士便成为了她的铁粉,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她认识了韩世忠;作为抗金名将,韩世忠侠肝义胆,忠心耿耿,与岳飞齐名,在南北宋人人自危的时候,韩世忠还敢匡扶正义、为民请命; 岳飞被冤时,他曾去质问秦桧岳飞犯了何罪,秦桧只能回答“莫须有”。
梁红玉后来成了韩世忠的夫人,对大宋她是有功的!北宋亡国后,南宋接踵而至,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率领军团狙击敌人的韩世忠猝不及防,他肯定在想,我们还在浴血奋战,怎么突然之间就亡国了?韩世忠连同他的十万大军当时就销声匿迹了,朝廷慌了,梁红玉听从太后指令,怀抱着小儿子,骑着快马,连夜奔波,终于找到了夫君,把处于困惑期的韩世忠及其人马带了回来。
建炎三年,当金兀术率十万大军退到镇江,筹备渡江时,韩世忠抓住战机,率水军八千人乘急赴镇江准备抄敌后路,随军作战的梁红玉认为敌众我寡、只能智取。与夫君商量后,决定由韩世忠率战船诱敌深入,在纵深地带予以痛击,为了及时传递作战进退命令信息,梁红玉亲自登临金山上的妙高台,用战鼓来调度将士,并鼓励士气。
她冒着流矢飞箭,临危不惧,挥旗擂鼓,从容地指挥战斗,这作风大大鼓舞将士,一时,士气大振,连续击退了金军的多次攻击,大获全胜!此战辉煌,令金兵数十年不得不敢南顾,让南宋得到了喘息、休养的机会。
绍兴五年,夫妇二人率军与金军激战于山阳等地,十月,33岁的梁遭金军伏击,腹部受到重创,但她视死如归,将流出的肠子塞进肚里,用汗巾一裹,继续作战,最后力竭而死;梁死后,金军主帅兀术念其忠勇,将她的遗体送回大宋,南宋朝廷为她举行了厚葬仪式。
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为何沦落青楼?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澄清两个历史大乌龙,真正率军平定方腊起义的不是宋江,而是《水浒传》里的大奸臣、大太监童贯。活捉方腊的自然也非花和尚鲁智深,而是与岳飞齐名的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梁红玉便是韩世忠的夫人。
我们先说韩世忠,再提梁红玉,这当然并非出于什么男权女权的考虑,而是从大家所熟悉的历史出发,由一个英雄引出另一个英雄。
韩世忠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在文学作品中,梁红玉也与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并称为“四大女中豪杰”,正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不过,我们必须强调的是,梁红玉的功绩和历史地位,并非出于艺术创造和文学再加工,而是出于确凿无疑的历史事实。就连软脚虾皇帝宋高宗赵构也不得不对其大加称赞,称其“智略之优,无愧前史”。
那么,这么一位响当当的巾帼英雄,究竟在历史上留下了哪些浓墨重彩的功绩?总结起来,至少有四点。
一是飞马传诏。当宋高宗赵构刚刚在江南站稳脚跟,金兵尾追而来,内部矛盾也十分激烈。在临安,宋高宗赵构被部将软禁,被迫禅位与皇太子。在皇太后和宰相的密谋下,同样身陷临安的梁红玉奉命怀抱儿子,飞身上马,前往驻扎在秀州的韩世忠处,将情况一一说明,韩世聪于是率军回归,平定了叛乱。
俗话说,救人一命,如造七级浮屠,更何况这条命还是皇帝老儿的!救驾之功,自然非同小可,韩世忠加官进爵,梁红玉也被封为护国夫人!
二是激战黄天荡。黄天荡之战是韩世忠军事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围困金兵长达 48 天。在黄天荡之战及其前后的一系列抗金行动中,梁红玉与韩世忠一起,身先士卒,擂鼓助威,绝对的“巾帼不让须眉”。
三是上书劾夫。在黄天荡之战中,韩世忠梁红玉等率八千士兵将金无术的数万大军围困四 十八天。此后韩世忠略显骄傲轻敌,金兵逃脱宋军受损。梁红玉于是上书朝廷,弹劾韩世忠“失机纵敌”,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四是驻军楚州。后来韩世忠与梁红玉二人奉命前往楚州,依靠淮河抵抗金军军。二人在楚州与士卒同甘共苦,共同经营楚州防线,将历经战火、残破不堪的楚州发展成为一方重镇,十数年来,金兵不敢轻易南下。
郭德纲曾说“山外青山,楼外青楼”,就是这么一位巾帼女英雄,女中真丈夫,也有一段灰暗的历史,总结来说,就是从将门到娼门,再回归将门的人生历程。当然说起这一段历史,就有些违背“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的古训了。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更是任意妄为,于是人杰地灵,物产丰饶的江南,便成为朝廷和皇帝攫取财富以及各种珍奇玩物、奇花异草的宝地,这些东西一船一船的从江南运往汴京,江南人民苦不堪言。
这些东西还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花石纲,《水浒传》中也有侧面描写,青面兽杨志便是为宋徽宗运送花石纲的人之一。
各种天灾人祸的加持,江南人民奋起反抗,睦州人方腊利用摩尼教作为宣传工具,聚众数十万揭竿而起,席卷整个江南。
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身为武将,在平叛的军事行动中,因为贻误战机获罪被杀,梁家从此中落。梁红玉也被没入官府,成为一名官妓。但梁红玉从小跟随父兄学习武艺,能拉硬弓,百发百中,加之熟悉文字,可谓文武双全。
(韩世忠)
朝廷派大太监童贯率大军南下江南,最终评定方腊的农民起义。在庆功宴上,梁红玉等一众官妓入侍助兴,就是在这场庆功宴上,梁红玉与韩世忠相识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父兄因方腊而死,自己因方腊而委身红尘,夫君因方腊而立下大功,自己又因方腊而与之相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草头王方腊功不可没。
(梁红玉雕像)
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描述的也是此后一史时期的历史,小龙女与杨过快意恩仇,而韩世忠与梁红玉便是那个大时代活生生的神雕侠侣。只不过,他们踏足的不是江湖而是沙场。
1142 年,岳飞遇害风波亭,韩世忠也被罢兵权。于是韩梁二人辞官归隐,养花种花,怡然自得。
1151 年, 61 岁的韩世忠去世,两年后,梁红玉也郁郁而终,二人死后合葬,同穴而眠!
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为何沦落青楼?
答:传说总是美好的,而且引人入胜,魅力无穷;现实总是乏味的,不但空洞、单调,更是残酷冰冷。
在传说中,梁红玉是安徽池州人,出身将门,祖父与父亲都是大宋名将。梁红玉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杨家将的故事,对杨门女将无比崇拜,她暗下决心,将来要成为像杨门女将一样的英雄,报效国家。
这么一来,她虽然也裹有一双三寸小金莲,却跟随父兄练就了一身踏雪无痕、杀人不见血的真功夫。
可惜的是,梁红玉的父兄在讨伐方腊时未能成功,被奸人陷害致死。
梁红玉无端遭受牵连,被没籍,发落入教坊充当官妓。
在沦落为妓的岁月里,梁红玉卖艺不卖身,一直保护着自己的清白,追求她的王公贵族们数不胜数,但她连正眼瞧都不瞧一眼,像只骄傲的小母鸡。
大英雄韩世忠平定方腊,出现在庆功宴上。
梁红玉对他一见钟情,以身相许,甘愿作妾,并跟随他效命疆场,杀敌无数。
梁红玉的代表作有两件。
第一件,在黄天荡摆下九宫八卦阵,困锁兀术四十万大军长达四十九天。
第二件,在平定苗傅之变中,曾一夜奔驰数百里,成功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
关于梁红玉的结局,小说家颇为纠结,徘徊于两种写法之中。
写法一,梁红玉单骑闯阵,连挑滑铁车,最后力尽身亡,非常壮烈。
写法二,梁红玉在宋金议和后,与夫君韩世忠隐居山林,琴瑟和鸣,笑傲江湖,白头到老。
在史实中,梁红玉没有名字——所谓“梁红玉”之名,其实是明朝人张四维在写传奇《双烈记》时为她捏造的。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书一概称之为“梁氏”。
而且,这个梁氏也不是什么将门之女,直接是一个在京口谋生的妓娼。
这个梁妓娼某夜去一个官员做服务,五更时分出来,“忽于庙柱下见虎蹲卧,鼻息齁齁然”,惊骇之余,命仆从小龟提灯笼照看,原来是一个军卒。
这个军卒就是发迹前的韩世忠。
梁妓娼认为了这个军卒不是凡人,就推醒了他,悄悄带回家,“具酒食,卜夜尽欢,深相结纳”。
梁氏能在历史上露一会儿脸,就是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兀术大军时,安排她端坐在金山上击鼓。
她击鼓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评书、小说家神神道道,说她摆了九宫八卦阵;再不济,也说她通过鼓点数来指挥军队。
其实,这完全是瞎编。
梁氏击鼓能起的唯一作用,就是激励士气,不必要想那么复杂。
还有,梁氏应该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质女流之辈,一双三寸小金莲既不能疾行,也不能骑马,从未上阵参加过战斗,平苗刘之变与她没半毛钱关系,说她连挑十二辆滑铁车是把《说岳全传》是高宠挑车的戏份移花接木了。
而且,梁氏的死法也很平常,《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记了一句话“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
这个简单的“卒”字,就轻松否定了前面小说、野史给她安排的两种死法。
最后补一句,在古代,一般人只有一个妻子,妾的数目不论。
韩世忠独立特行,他有妻子四个,妾无数。
他的四个妻子分别被宋高宗封为:秦国夫人(白氏)、杨国夫人(梁氏)、秦国夫人(茅氏)、蕲国夫人(周氏)。
其中的蕲国夫人周氏、秦国夫人茅氏也同样是妓女出身。
同韩世忠时代文人胡舜申所著的《己酉避难录》中记载,茅氏还是个雏妓,艺名吕小小,韩世忠替她赎身,改姓茅。
中国古代历史上,真正能提枪上马杀敌的女英雄只有两个:商代妇好、明朝秦良玉。
其他的什么花木兰、佘太君、杨八姐、杨九妹、穆桂英,以及十二寡妇等等,全是虚构的。
所谓“梁红玉”,虽然有历史原型梁氏,但梁氏实在没打过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