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

诸葛亮失去张苞,其实就相当于刘备失去张飞,心痛指数五颗星。张苞的死,对中期的蜀汉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更可叹的是,张苞居然是摔死的。他骑马没刹住马蹄子,结果摔山沟沟里了。救起来没多久就病死了,可见张苞这运气的确不咋地。

张苞的死,使得蜀汉又失去一员猛将。

张苞是张飞的儿子,在演义当中的武力值不下于乃父当年,所以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张苞的分量很重,是新五虎将的准候选人。

这种大人物,自然是备受诸葛亮的信任,而他本人也十分卖力,为诸葛亮立下汗马功劳。当然了你非要问是哪些功劳,我说不出来,因为都是杜撰出来的。

当时蜀汉五虎将已经去了四个,就剩下了一个年迈的赵云。可不久之前,赵云也去世了。诸葛亮虽然伤心,却也是无奈。因为赵云就算是活着,也打不动了,七十多岁的年纪,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能安然活到那个岁数就是祖上积德了,别说带兵打仗了。

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三国志》

所以赵云死后,其实五虎将就都没了。那么剩下的后辈当中,能够拿得出手的,只有魏延一个人。魏延似乎也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所以显得十分嚣张跋扈,这就让诸葛亮有些头疼。

而张苞的勇猛,是诸葛亮非常欣慰的一件事,至少有张苞这样的猛将可以任用。蜀汉中期的大将实在是太少了,关兴张苞已经属于第一梯队,由此可见蜀汉严重缺少人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张苞忽然就摔死了。诸葛亮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当场吐血,大病一场,至此失去了旺盛的精力。

由此可见,张苞的去世,对蜀汉中期的北伐,是有致命打击的。毕竟诸葛亮手里拿得出手的王牌,又少了一张。

张苞是刘禅的大舅哥,是蜀汉帝国的国舅。

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刘备做了两年皇帝就病死了,把蜀汉这个烂摊子交给了刘禅。刘禅运气不错,接二连三得到贤臣的辅佐,足足做了41年皇帝,是三国所有君主中,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个。

当年给刘禅选媳妇儿的时候,刘备就留了个心思,他想要搞政治联姻。所以张飞和夏侯氏的大女儿便成了刘禅的媳妇儿。

张飞虽然遇害,可是作为蜀汉帝国的创始人之一,张飞的属下遍布蜀汉军中。夏侯氏是夏侯渊的侄女儿,也是夏侯渊一手养大的,所以算得上是曹魏集团的贵族。

次子张绍,继承张飞爵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张苞儿子张遵,为尚书,随诸葛瞻守于绵竹,与邓艾交战时,战死。---《三国志》

有这么两层身份加持,他们的女儿自然是不容小觑。大女儿嫁给刘禅没多久就去世了,没想到刘禅又主动迎娶了张飞的小女儿。

由此可见,张飞全家在蜀汉的地位是何等崇高。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张苞这位国舅爷似乎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张苞若在军中主事,那就相当于是给自己的妹妹保驾护航。刘禅之所以一直以张飞的女儿为皇后,可能也是因为张苞在军中的力量,又或者说,是张飞的部下在军中的力量。

有这么一群人掌握军权,那就是刘禅继续做皇帝的重要保障。所以说张苞的死,对刘禅的政治地位,其实也是有很大打击了。

至少从此以后,刘禅在军中就少了一个亲戚,保不齐将来军中发生夺权的事情,刘禅就会失去军权。所以我们看后来张苞的儿子张遵继续在军中任职,似乎就是这个道理。

《三国志》中的张苞,形象过于单薄。

以上全都是《三国演义》里的张苞,对这个人的记录,似乎《三国演义》才是最全面的。反而目前作为正史的《三国志》对张苞的记录实在是令人寒心。

长子苞,早夭。---《三国志》

就这么几个字,便想要解释张苞的一生,未免也太草率了。陈寿是蜀汉的官员,他没有理由不知道如此重要的人的一生。

张苞是张飞的长子,陈寿就算是从老一辈的人嘴里,也能听到一些张苞的故事。可是陈寿只给了这么五个字,最有可能的情况,我认为陈寿对张家是有很大意见的。

张家可以说是荣宠蜀汉全朝,也是刘备嫡系力量。陈寿是本土力量,一直被这些嫡系人马压制,所以他对张苞没有好感自然就正常了。

其实陈寿所记录的,当然不是什么真实的事情,只是所谓的正史而已。张苞很早就去世了,这一点应该可信,不过一点故事都没有,那就说不过去了。

反倒是罗贯中老爷子,把张苞的形象描绘的十分传神,其实这就是对张苞本人的一种补偿。从这些事情里面,我们也能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张苞。

总结:张苞的儿子为蜀汉战死,弟弟却投降了司马家。

张苞的传奇一生,基本都是罗老爷子杜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必太计较所谓的真与假。不过张苞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那要跟他儿子张遵有关系了。

张遵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物,而且是蜀汉后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作为皇亲国戚,张遵继承了爷爷张飞戎马战场的志向,帮助刘禅守护天下。

不过在能力上,张遵还是欠缺了一些,毕竟太年轻,缺少历练,又没有一流高手带着打怪升级,手里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装备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遵参加了成都保卫战。当时邓艾翻山越岭爬进了蜀地,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压根就不会打仗,却偏偏带着几万人跟邓艾在绵竹火并。

张遵恰好就在诸葛瞻的麾下,所以在这一战中,张遵是战死了。张遵的战死,为父亲张苞挣得了所有颜面,没有辱没爷爷张飞的威名。

可惜的是,张飞还有一个小儿子张绍。张绍那就没有继承张飞的武将天赋了,他是刘禅身边的侍中,属于文官。

在刘禅投降的时候,张绍作为投降使者,前往邓艾大营送了投降书。这一点就丝毫没有张飞的血性了。在蜀汉灭亡以后,张绍前往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列侯,从此杳无音信。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三国演义》

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对张飞的长子张苞记载非常之少,《三国志》中记载:

(张飞)长子苞,早夭。《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

在《关张马黄赵传》中的张飞传里,只记载张苞五个字而已。

虽然《三国志》中张苞的记载非常之少,但并不代表张苞不重要,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对张苞的描写非常多。(张苞动漫形象)

张苞是蜀汉中期的重要将领,与关兴、王平、姜维齐名,手中使用的是张飞的丈八蛇矛枪。诸葛亮二出祁山时,四位蜀汉将领将魏将郭淮、孙礼杀的大败,张苞在追击时跌入山谷,头部受伤严重,被诸葛亮送回成都医治。不几天回报诸葛亮张苞伤重不治身死,诸葛亮知道后大哭,口吐鲜血,倒地昏厥,被众将领救醒。这一段《三国演义》的描述和真实的历史还是十分契合的,完美的阐述了《三国志》记载中不足。(张苞的雕塑)

张苞对蜀汉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一、张苞身份的特殊性。

张飞当年进攻魏将夏侯渊时,在城外抓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是夏侯渊的侄女。张飞知道是夏侯渊的侄女后,就娶了她为妻子。至于张苞是否是夏侯氏的后代,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但是夏侯氏为张飞生下两个女儿是确凿无误的。

张飞和夏侯氏的两个女儿先后为蜀汉后主刘禅的皇后,长女在221年嫁给刘禅,成为太子妃,223年成为皇后;237年(一说238),张飞的长女去世,刘禅封张飞的次女为皇后。张苞是刘禅名副其实的大舅哥,皇亲国戚,地位显赫。

张苞无论在军中还是在文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辅佐刘禅的一大臂膀。张苞的儿子张遵为尚书,而张苞的弟弟张绍是尚书仆射。(刘禅和张皇后剧照)

刘备、刘禅父子选择夏侯氏的女儿为皇后还是有一定战略眼光的。司马懿诛杀曹爽后,拥护曹氏的诸多将领反叛,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投奔蜀汉,就是奔着刘禅的张皇后是自己堂妹的女儿的原因,是相当近的亲戚关系。

二、张苞作为将领的重要性。

有句俗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蜀汉的名将确实非常少。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等名将去世后,剩下的将领以姜维最为出名,而张飞的儿子张苞、关羽的儿子关兴等人属于第二阶梯的主要将领,可以二人先后去世,使得蜀汉的发展出现断层。

诸葛亮听到赵云去世后也只是哭泣了一阵,言称蜀汉失去一大臂膀;而得之张苞去世后,诸葛亮吐血昏厥,其主要原因是张苞是张飞之子、刘禅的大舅哥、蜀汉的中坚后备人才,因此诸葛亮才出现这种反应。

虽然《三国演义》为小说,但对张苞的描写也是入情入理,可以以假乱真了。

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

与其说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倒不如说他对诸葛亮有多重要(演义里的)。

在夷陵战败,刘备死去,蜀汉五虎上将也接连殒没后,诸葛亮接手了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为了实现“刘备遗令,兴复汉室”,诸葛亮进行了六次北伐,而在第二次北伐时,猛将张飞之子张苞很不幸地去世了。演义中处处蕴含着“天命论”,当刘备有天命时,他处处都能逢凶化吉,而当天命不在刘备时,他就万事不顺。夷陵之战前后,关羽有赤兔马却无法突围,张飞无缘无故被人砍了头,黄忠箭法如神,有百步穿杨之能,却被一个无名小卒马忠一箭射中肩膀而去世。这些看似奇葩的事全部结合在一起,正好印证了刘备已经失去了天命,再也没有以前的运气了,夷陵战败从一开始就成定局。

同理诸葛亮也是个信“天命”之人,在赵云死后,意味着蜀汉第一代将领已经全部去世,这时候的诸葛亮急需建立新的军事班子,以魏延、姜维、关兴、张苞、王平五人为主,建立新的“五虎”阵营。而关兴、张苞更是关羽、张飞的接班人,是蜀汉新兴的中坚力量,加上姜维,他们三人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就好比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一样。

而且张苞并不是战死沙场,而是骑马掉入深涧,头部遭冲击,不治身亡了,死法比他老爹张飞还要无厘头,很难想象一个驰骋疆场日子也不短,骑术高明的青壮年会是这样的死法,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天命,是天命让张苞死去,是天命注定诸葛亮在北伐节节胜利的情况痛失大将。诸葛亮听到张苞去世后更是口吐鲜血,卧床不起,蜀汉又失去了一次“中兴汉室”的绝佳机会。张苞一死,诸葛亮可用之人虽然还有四个,但魏延“后有反骨,日后必反”,用他是无可奈何之举,诸葛亮曾想以马谡取代魏延,可马谡不争气,街亭战败,不止把北伐大好局面破坏,更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而姜维又是刚投靠不久的降将,王平身份尴尬(降将),威望也不高,诸葛亮的“五虎”阵营实际上只剩下一个关兴。

此后,诸葛亮打仗开始佛系了,似乎一切都在顺应天命,不逆天而行,就算是第六次北伐时关兴去世,孔明也没有做出过大的反应:“我这番北伐,又少一员大将也”,之后也还是继续带着姜维、魏延继续北伐了。甚至于在七星求命之时,魏延不小心破坏了仪式导致求命失败,这在以前可是要直接把魏延斩首的(诸葛亮有一次就差点斩了魏延),可诸葛亮这次却只说了一句“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如果说张苞之死是诸葛亮看透天命的分水岭,那在张苞死前,诸葛亮还敢逆天而行,尽全力去争取一番,但在张苞死后,诸葛亮开始“顺应天命”,一切只能是尽力而为,连司马懿在上方谷如神迹一般地脱难,诸葛亮也只是长叹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连追都懒得追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

诸葛亮北伐时兵微将寡,在第二次北伐时取得胜利,攻取陇右,但大将张苞在追赶雍凉名将郭淮时不慎跌下山涧,伤势过重转往成都治疗,月余后不幸身亡。诸葛亮听到消息后不哭不止,气得口喷鲜血晕倒,醒来后仍悲声不止,说,天不佑大汉啦!诸葛亮把张苞看得如此重要,甚至超过前期其父张飞,确实如此。。。张苞在彝陵之战时已显其才,武艺高强,办事稳重,又不嗜酒。经过磨砺,日后造诣在其父张飞之上。还有小将关兴,和张苞在伯仲之间,也没有其父关羽的傲慢之气,二人是蜀汉的后起之秀,其武力和功绩不可估量。北伐正用人之际,丧失如此重要将领,怎能不让诸葛亮伤心欲绝呢。。。际然张苞有如此重要,有高强武力和韬略,为什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放置张苞不用呢?有张苞守街亭定会守得住。(听说张苞重病不能随军),关兴在北伐时也不见踪影,(听说在北伐前就因病去世了)若有张苞关兴两位虎将在,北伐将事半功倍。

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

诸葛丞相整兵秣马欲再次北伐之际,忽报蜀汉仅存的五虎将赵云亡故。诸葛亮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其抚今追昔丶痛失国之柱石之情溢于言表。

而闻张苞之死,"孔明闻之,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众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

后来关兴亡故,诸葛亮也昏倒于地。

由此从诸葛亮的反映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对张苞关兴这二员小将之死更加悲伤。

其因在于这两员之死,将使本来就人才匮乏丶难以为继的蜀汉人才队伍痛失中坚领军力量。而这也必然影响北伐和其孜孜以求光复汉室的大业。

天时丶地利丶人和,古之三要素,蜀国本就不占明显优势,而人才于魏吴两国对比更是人少将稀。五虎将之后,蜀汉几无能征惯战的大将。这时关羽之子关兴、张飞之子张苞二位小将闪亮登场,且武功高强,不亚于乃父,这使蜀汉的北伐事业又有了新的希望。可是天不假年,二人又都过早去世,北伐大业必受重挫,这让诸葛亮怎么不悲痛欲绝?

张苞少年英雄,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可也正因勇猛,在追击时不慎落入山涧,因此丧命,令人扼腕叹息。

赵云之死,只是蜀汉老将的谢幕,这时张苞关兴等新生代已成领军人物,所以北伐和光复汉室等依然可期。而关兴、张苞之死,则象征着蜀汉大业的没落。

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

俗话说“虎将无犬子”,这点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中体现得也很明白,关羽与张飞是号称“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万人敌,是能够让曹操、孙权那样的雄主闻而心惊的绝世名将,他们的后人自然也是相当不凡,关羽的儿子关兴与张飞的儿子张苞,少年时期就进入军中,创下了赫赫战功,被人们尊称为“小关张”,也就是能够与关羽张飞相提并论的名将。

蜀汉后期随着关羽、张飞、马超等等老一代名将的去世,渐渐开始出现人才凋零的景象,这个时候的关兴与张苞就是蜀汉军中成长起来的新鲜血液,不仅在忠诚度上绝对可靠,而且他们还继承了从各自父亲处得来的强壮体魄与高超武功,是蜀汉军中的新一代将星。

诸葛亮很多杰出的军事行动中,都有着关兴与张苞的身影,在那一场名闻天下的“空城计”中,诸葛亮在身边仅有五千兵马的情况下,还让关兴与张苞各率两千人去占据有利地形埋伏,而关兴与张苞也确实伏击到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并且战而胜之,让曹军大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