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如果不死,真的会是曹操的最佳继承人吗?你怎么看?

曹昂如果不死,难道真的就可以成为曹操的继承人吗?我觉得说这件事未免也太早。曹操当时是带着全部家当打天下,儿子侄子都在军中效力,张绣投降以后,因为曹操霸占了他的婶娘,张绣一怒之下造反,结果把曹昂给做了!

曹操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哪里管得了继承人的事情。

很多人说,曹操是把曹昂当成继承人来培养,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曹昂是曹操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所以最适合带出来打仗。

可是他有这方面才能吗?历史上对曹昂才能上的表述,只有举孝廉这么一个。他是在20岁的时候举孝廉,也是在20岁的时候战死。

除此之外,我们压根就看不到曹昂的任何功绩。那么这就可以说明一点,曹昂20岁之前,应该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而讨伐张绣,是曹操第一次带儿子出征。

丰愍王昂字子脩。弱冠举孝廉。随太祖南征,为张绣所害。无子。---《三国志》

我认为曹操这个时候带儿子出征,并不是打算将来把大位传给他,而是打算让军中多一个自家人。所以包括侄子曹安民在内,也一起在军中效力。只有这些自家人在军中成长起来了,那曹操的大位才能坐稳。

曹操那时候连袁绍都没有PK掉,哪有什么闲工夫管大位不大位的事情。所以说曹操在这个时候把曹昂当成继承人来培养,我觉得言之有过了。

那么曹昂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他是家里的长子,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带着孩子一起出征在外,比如说袁绍带着三个儿子一个外甥,张济带着侄子张绣,所以曹昂也是这么个情况,成年了,就应该出来打仗了。继承人的问题,曹操还远远没有考虑到。

曹昂在混乱中保护不了自己,哪有这个能力继位呢?

说实话,一切都要看结果说话。不管这个人有多大的才能,多有出息,如果他在考上北大以后,还没毕业就暴毙了,那这个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吗?除了浪费教育资源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曹昂也是一样,他享受到了曹操良好的军队教育,从小对军务应该也是耳濡目染。但是他在20岁的时候就挂了,那他这就是占用了资源却没有发挥作用。曹操就算是为曹昂掉眼泪,那也是因为曹昂让曹操太失望了。

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典论》

当时张绣造反,曹昂显然没有灵活应变的能力。而且他空有一副忠心,却没能够保护好自己。这跟匹夫之勇有什么差别呢?典韦就算是战死了,人家毕竟保护曹操撤退了,你曹昂没有典韦那本事,就先保护好自己。

可是曹昂做不到这一点,这足以说明,20岁的曹昂,依旧还是一个涉世未深,不懂自保的热血青年。

这种人,曹操是不可能吧大位传给他的。如果只知道忠心,该如何自立呢?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又怎么去保护身边的人呢?

所以从这件事当中,我们也看得出,曹昂不适合交托大事。反观曹丕、曹植这两个人,同样也是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却能够很好保护自己。继承人不是战将,他们要站在制高点看问题。

曹昂的政治才能未必就有曹丕高。

曹操的儿子们都很优秀,但是最优秀的,我认为还是曹丕和曹植两个人。这其中曹丕还是要更胜一筹,因为他能够博取曹操的信任,这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曹植就做不到。

所以曹丕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手段,而这一点曹昂具备吗?我看并不具备。当然了这只是我的臆想,因为曹昂死的太早,而且历史上对他的记录实在是太少,我们没有证据直接证明曹昂在政治方面的无能。

不过从史书中我们了解到,曹昂之所以战死,主要是因为他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这才得以战死。那么问题来了,他这么做虽然是有孝心,但是他身边就没有其他人有马匹吗?

作为未来的继承人,难道可以跟手下的士卒一样,在战乱中厮杀吗?当然不行!他应该紧紧跟着曹操才对。他居然没有为自己准备另一匹马,或者说,居然没有手下为他送来另一匹马,这本身就是领导的失败。

准备不够充分、领导能力不足、威信不够再加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亲信,这是我推测出来的曹昂的缺点。当然了,曹昂刚刚进入行伍,不应该对一个20岁的孩子这么苛刻,但是他是要成为曹操继承人的人,如果对他不苛刻,那就是对曹魏未来的不负责任。

总结:曹丕有个好老妈,所以他的手段十分高明。

曹丕是个人物,不仅文武双全,而且精通权谋之术。他能够让司马懿这样的人对他俯首帖耳,丝毫异心不敢有,这本身就是一种本领。

他废除曹操的唯才是举,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这也是一种巩固自己地位的办法,虽然有点向士族们妥协的意思。

这就是政治手段,曹丕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胁,这就是智慧谋略。这些不敢说曹昂完全没有,但是至少不会超过曹丕。

看看曹丕有一个怎样的老妈就能看得出差距。曹丕的老妈真的是曹操的贤内助,卞夫人本身就是曹操的小妾,因为曹昂死后,丁夫人一怒之下跟曹操离婚,卞夫人才开始主持家务。

之前卞夫人是一直受到丁夫人打压的,这个时候才算是缓过劲儿来。但是我们看看卞夫人的所作所为,她哪有一点嘚瑟的意思呢?她依旧对丁夫人十分照顾,还多次想要劝丁夫人回来,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

初,丁夫人既为嫡,加有子脩,丁视后母子不足。后为继室,不念旧恶,因太祖出行,常四时使人馈遗,又私迎之,延以正坐而己下之,迎来送去,有如昔日。丁谢曰:“废放之人,夫人何能常尔邪!”其后丁亡,后请太祖殡葬,许之,乃葬许城南。---《魏略》

就连丁夫人后来对卞夫人都非常感激,认为她是个好人。其实她真的是好人吗?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至少不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做不出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事情来,也管不好这个家。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卞夫人是有手段的,卞夫人教育出来的孩子哪个不是人中龙凤?曹丕、曹植、曹彰,哪个不是当时的人杰呢?

从母亲这边就看得出曹丕和曹昂的高低了,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丁夫人为了儿子居然放弃了自己正妻的位置,最终便宜了卞夫人,这才是耿直且没有谋略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事情。

参考资料:《三国志》、《魏略》、《典论》。

曹昂如果不死,真的会是曹操的最佳继承人吗?你怎么看?

在古代时,继承人选择应该从嫡、从长,这是最基本的社会常识。

但凡放弃嫡子,选择庶子为继承人,都是不符合礼法,会让人诟病的。

曹昂的生母是刘夫人,嫡母是丁夫人,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妻,曹昂妥妥的就是曹操的嫡长子。曹操过世之后,曹昂就是合法的继承人,雷打不动。

按《魏略》记载,魏文帝曹丕经常说: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曹丕的前半句中的“家兄孝廉”就是指曹昂,“自其分”是“理所应当(成为继承人)”的意思。可见,曹丕也清楚,曹昂死后,自己才有机会成为继承人。

曹丕的生母是卞夫人,卞夫人的身份是妾,曹丕的身份就是庶子,所以丁夫人主持家务的时候,卞夫人和他的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都是没有地位的,丁夫人甚至经常打压他们。

《魏略》:初,丁夫人既为嫡,加有子修(曹昂),丁视(卞)后母子不足。

在丁夫人离开曹操后,曹操也只是把其他庶子交给卞夫人来抚养,并没有给卞夫人以正妻、嫡室的身份。

卞夫人被扶正为正室,都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的事,距离曹操去世也不到半年的时间了。

而在曹昂死后,至曹丕被立为继承人(王太子)这段时间里,因为曹丕和同父同母、同父异母的兄弟都是庶子身份,曹丕不过是长子,占了年纪上的优势,所以被曹操重点培养。

曹丕被确定为继承人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例如他自己说的曹冲、曹植,都曾一度成为父亲看重的对象。曹丕靠着稳重发挥,加上一些运气,最终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被立为王太子。

得知喜讯的曹丕,搂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君知道我多开心吗?!”

既而文帝(曹丕)得立,抱(辛)毗颈而喜曰:“辛君知我喜不?”

听闻喜讯的卞夫人倒是很冷静,她说:“魏王当然是以曹丕年纪大的缘故,才立为嗣子。”——其中道理就是如此。

有一说一,不偏不倚,感谢关注!

曹昂如果不死,真的会是曹操的最佳继承人吗?你怎么看?

说起魏晋时期,“三曹”是绕不开的知名人物,曹操、曹植、曹丕三人之所以被后代尊称为“三曹”,是因为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非常高,特别是曹操与曹植,《短歌行》、《洛神赋》等文学创作至今仍然被传唱。曹丕虽然在文学上没有父亲与弟弟那么高,但却建立了曹魏政权,完成了其父曹操毕生的心愿。

世人大多只知道曹植与曹丕当年争夺继承权,却鲜少有人知道其实这两人都不是正统的嫡长子,他们还有一位长兄——曹昂,这才是曹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惜曹昂英年早逝,便宜了曹丕与曹植两兄弟。

曹昂的母亲是曹操的庶妻刘氏,刘氏在生下曹昂后早早撒手人寰,曹操便将曹昂交给原配夫人丁氏抚养,丁氏虽然是原配夫人,但身份成谜,据考证曹操母亲也被称为丁夫人,所以不排除丁夫人是母亲娘家女儿的可能性。

也许是因为近亲结婚的关系,丁夫人婚后一直无所出,便把曹昂当做亲生儿子来养,母子感情深厚。如此一来,曹昂虽是庶出,但由丁夫人养育,就可以看做是嫡长子。按照古人推崇的嫡长子继承制,曹昂应该是曹操法律上爵位财产的第一继承人。

史书上关于曹昂的记载少之又少,据说曹昂在年仅弱冠之时便举孝廉,从而得到了曹操的关注,举孝廉的做法源于汉武帝,是科举制度诞生以前常见的选官方式,取“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当然,不能因为曹昂被举孝廉就说他有多大才学,自东晋开始,选官就被世家大族垄断,成了他们培植党羽的权力游戏,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昂能够被举孝廉,是因为才学还是身份无从知晓,不能因此就说曹昂有多厉害,也许是人家考虑他父亲的身份地位,给他个功名也说不定。

但曹操对这个儿子还是很器重的,甚至可以说是当成继承人来培养,这从曹操常年将曹昂带在身边陪自己一起征战沙场就可以看出来。

按照当时曹昂的劲头来看,成为“魏文帝”的非他莫属,因为他深得曹操喜爱,再加上嫡长子的身份,于情于理,都应该由他来继承大统,加之他年长,早早陪伴曹操征战沙场,在各位大臣的心中也是光辉伟岸的形象,可以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曹昂继位了。

变故发生在公元197年,二十岁的曹昂跟随时年42岁的曹操前往宛城讨伐张绣,此时的曹操虽然尚未平定北方,但已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头领,而张绣不过是寄居刘表旗下的小军阀,与曹操相比不值一提,张绣也挺懂事,看到曹操来了,早早竖白旗投降。

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可喜可贺,曹操大喜过望,举行酒宴庆祝胜利,但在酒宴之上曹操做出了令他后悔终生的事:他竟然见色起意,执意要纳张绣的寡妇婶婶邹夫人为妾。张绣是叔叔张济带出来的,没有张济就没有张绣,叔侄二人感情深厚,虽说邹夫人也不是什么贞洁烈女,但名分在那里,曹操这么做,其实就是精虫上脑不加控制,明里暗里打张绣的脸。

张绣本就因为曹操重赏自己的大将胡车儿而不爽,认为他故意分化自己的手下,此时更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半夜,早就谋划好的张绣突然反水,奇袭曹营,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曹操美人在抱,哪里想到祸起萧墙,仓皇之下,损失惨重,贴身保镖--大将典韦命丧营帐不说;逃跑途中,爱驹“绝影”也不幸身亡,懂事的曹昂为了帮助父亲逃跑,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他,自己选择步行逃跑。最终曹操安然回到大营,曹昂与他的兄弟曹安民都死在了张绣手中。

曹昂死后,丁夫人伤心欲绝,在她看来,正是曹操的不检点,才导致曹昂身死,追本溯源,还是曹操的问题,她本就这么一个养子,好容易长大成人,却命丧疆场,从情感上无法接受,于是经常大哭大闹。曹操震怒之下,将她赶回娘家,希望她能自我反省,不再找麻烦。

但这位丁夫人性格十分刚烈,自从回到娘家以后,就与曹操断绝关系,后来曹操前去接她,她也狠心拒绝,从此两人再无交集。丁夫人死后,也未与曹操合葬。反倒是曹丕的母亲卞夫人,体贴入微,经常接济丁夫人,丁夫人死后,也是卞夫人劝曹操,念及往日情分,好生安葬。

据说曹操死前,念及逝去的曹昂,悲从中来,自言如果死后有灵,见到儿子,问起母亲下落,如何作答。可见曹操后半生一直对曹昂母子心存愧疚。

曹丕上台后,曾对左右言道:孝廉长兄,自然应当继承这个位置!这里的孝廉长兄,就是曹昂!

至于曹昂是不是曹操的最佳接班人,此事要领导别论,因为我们知道,曹昂与公元197年战死,但在公元196年,环夫人给曹操生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天才儿子-曹冲。

曹冲的智商有多高无从考证,但从其幼年就能想到称重大象的办法来看,可能是个超级天才,而曹操对他也十分满意,多次流露出让他继承大位的想法,曹丕上台后除了提及长兄应该继位,还说了一句:如果仓舒还在的话,我也当不了皇帝!

这里的仓舒,便是曹冲的小名!

不能不说,曹操的基因真是好,能生出曹冲、曹植两大天才。

可惜天不假年,曹冲13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曹冲死后,曹操十分悲痛,他对曹丕等儿子说道,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可见他心中早已认定曹冲是接班人的不二人选,不然也不会有此一说。

如果继续假设,曹昂曹冲都健在,谁最有可能成为曹操的接班人,在日慕乡关看来,曹昂的可能性更大。

古人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曹昂是嫡长子,理论上来说他的继承权最高,曹冲纵然天纵英才,也难以冲破传统礼法的束缚,这点在后世西晋司马炎传位司马衷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司马衷是个傻瓜,但却因为嫡长子(其实是嫡次子,但长子早夭),得到了群臣的拥护,司马炎不得不传位于他。

至于曹丕,他不过是庶出的儿子,地位并不高,只因为曹昂、曹冲死后,他的年纪最大,才被当做接班人重点培养,即便如此,也是通过不少手段才取得继承权,在曹操眼里,他不过是个无奈的选择罢了!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曹昂如果不死,真的会是曹操的最佳继承人吗?你怎么看?

在公元197年曹操征伐张绣,张绣投降。可是曹操看中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这使得张绣非常生气。随后密谋反叛,结果曹操战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全部都死于宛城。如果曹昂没有死,曹操会选他做接班人吗?我认为肯定不会。在宛城之战中,当曹操得知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之死后,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伤感,但是得知爱将典韦死讯的时候,为之大哭,而且并不止哭一次。可见曹昂在曹操心中的份量。

其次在曹操所有的儿子之中,曹操最喜欢的是曹冲,曹冲年少时就非常聪明,相信大家对他最熟悉的故事就是曹冲称象了,那时曹冲还很小,就深受曹操喜爱。可惜后来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想上天请求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可惜曹冲还是英年早逝,为此曹操痛苦流涕,曾对曹丕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曹丕登基之后常对群臣说,如果曹冲还活着,这个位子根本轮不上我坐。

最后只有曹丕和曹植争夺王位,结果曹丕胜出,可见曹丕性格阴冷,擅长政治、身边又有一群智谋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如果曹昂不死,估计也不是曹丕的对手,照样也可以像对付曹植那样,把曹昂给挤下台去。所以曹昂也不是曹操继承位的最佳人选。

曹昂如果不死,真的会是曹操的最佳继承人吗?你怎么看?

最佳继承人有两个最大的因素,长子,有能力。曹操喜欢是因为作为长子,曹操把他当继承人培养,他也没有让曹操失望,所以他肯定是最理想的继承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