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杨勇继位,隋朝还会亡国吗?

隋炀帝杨广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荒淫无道的大昏君,大隋王朝也在隋炀帝手里灭亡。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果当初隋文帝杨坚将皇位传给杨勇的话,可能就不会出现亡国的现状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的确是这样。

雄才大略的隋炀帝,耗尽了大隋朝的国力。

隋文帝杨坚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在任的时候,为大隋朝积蓄了不少财富,也使得天下一统,四海升平。差一点就造就了太平盛世,结果这一切都毁在了自己的儿子手里。

隋炀帝杨广接过皇位以后,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各种行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开凿大运河。我们都知道,但凡是国家级别的大工程,那油水多的吓死人。

所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种通天大工程,在当时来说,那就是各个标段的官员捞钱最好的办法。国家拨钱拨粮食给民工,几乎全都被当地官员们一层层给剥削干净了。而民工们却饿死累死了大半。

遣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东京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又作天经宫于东京,四时祭高祖。---《资治通鉴》

钱都到了贪官肚子里,而隋炀帝还在为自己的浩大功业津津乐道,实在令人寒心。此外他在任期间,还对高句丽发起了三次征讨,耗尽了天下财力。

很多人都在想钱都去哪儿了?其实钱都到了地方官员和各级将领手里,皇帝手里没钱,农民手里也没钱。所以皇帝做不成皇帝了,而农民为了活下去,也只能起义了。

此外,隋炀帝开启了科举制度,唯才是举的行为,得罪了关陇集团。所以关陇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在帝国的重要位置,也参与了谋反。、

隋炀帝的确是雄才大略,但是他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实在是太急促了,使得大隋王朝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杨勇是个平庸之人,但是他不会亡国。

杨勇相对于杨广来说,那的确平庸很多,不过杨勇跟杨广不同的是,他绝对不会亡国。隋文帝杨坚留给子孙的,不仅仅是偌大的大隋江山,而且还有数不清的财富,以及强大的关陇集团。

杨勇上台以后,应该只会顾着自己享受,绝对不会有劳民伤财的大工程,他也没有这方面的志向。所以杨勇治理之下的百姓,必然不会被拉来开凿大运河,上百万的百姓也不会因此而饿死。但凡只要有一口饭吃,老百姓们自然就不会造反了。

后帝乃外征四夷,内穷嗜欲,兵革岁动,赋敛滋繁。有司皆临时迫胁,苟求济事,宪章遐弃,贿赂公行,穷人无告,聚为盗贼。帝乃更立严刑,敕天下窃盗已上,罪无轻重,不待闻奏,皆斩。百姓转相群聚,攻剽城邑,诛罚不能禁。帝以盗贼不息,乃益肆淫刑。九年,又诏为盗者籍没其家。自是群贼大起,郡县官人,又各专威福,生杀任情矣。---《隋书》

关陇集团扶持杨坚上台,其实本身就是认同杨家做皇帝的。所以杨勇上台以后,只要不动关陇集团的蛋糕,那关陇集团自然不会贸然造反。天下好不容易统一,这帮贵族们也想好好过几天好日子。所以没有科举制,就没有关陇集团造反。

此外,对高句丽的战争就更加不可能了,杨勇那点志向,是绝对想不到要开疆拓土,为大隋朝争夺地盘的。所以没有对高句丽的战争,也就不会出现耗尽国力的情况。

最多杨勇就做一个平庸无能的皇帝,但是不至于将大隋朝搞亡国,在他死后,可能小皇帝上台会遭到权臣的谋逆,但是他在任期间,应该不会有什么风吹草动。

隋炀帝上台,虽然亡了大隋,却让历史在前进。

大隋朝这么一个朝代,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上,确实不算什么。但是隋炀帝的所作所为,却使得中国千百年的历史都发生了改变,这才是旷世之举。

他所修建的大运河,已经距今一千多年了,到现在我们依旧还在用,虽然在当时劳民伤财,但是拉近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创举。

二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元礼,监门直阁裴虔通,将作少监宇文智及,武勇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景,内史舍人元敏,符玺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弟孝质,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以骁果作乱,入犯宫闱。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隋书》

他所开创的科举制度,影响了后世一千年选拔人才的标准。无数人才都是在这种制度下被选拔出来。过去官场都是贵族垄断,隋炀帝有改革选拔官员制度的魄力,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直到现在的高考,都是科举制度的原型所改变而来。

他对高句丽的战争,为大隋朝开疆拓土,使得大隋王朝的版图不断扩大,也为后来唐高宗灭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隋炀帝所做的每一件,似乎对后世都有非常深厚的影响。但是他自己却成了亡国之君。

总结:隋炀帝的确是暴君,但是不能说他荒淫无道。

隋炀帝本人对老百姓确实非常不好,上百万人为了修建大运河而丧命,这在历史上也就秦始皇做得出来。所以隋炀帝视百姓的生命为鱼肉,压根就不重视。

对高句丽不断发起战争也是如此,他并不吝惜手里士卒的生命,只想着达到属于自己的目的。这件事对国家来说可能是好事,但是对百姓来说却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所以说隋炀帝的暴政是有目共睹的,他想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做一些大事。结果引火烧身,导致大隋朝灭亡。

但是他并不是所谓的荒淫无道,毕竟有如此宏图大业的人,不可能一直沉迷于温柔乡中。所以很多他的劣迹都是李唐王朝给他添加上去的。

如果让老百姓在这两个人中选一个做皇帝的话,我认为老百姓会选择杨勇。杨勇虽然没有什么大志向,但是至少不会去过多骚扰老百姓。只有在这种平庸的皇帝手里,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得到相对的富足安康。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隋书》。

如果杨勇继位,隋朝还会亡国吗?

历史定律,大隋王朝会顺风顺水的延续下去,但杨勇也非善类,他吃喝玩乐不思进取,不会有大的作为,大隋帝国也许会走上二百年也未可知。

如果杨勇继位,隋朝还会亡国吗?

谢谢邀请!大隋如杨勇做皇帝也会灭亡,大隋与大秦一样。大秦建立前乱,到大秦统一后,其乱仍延续,秦始皇铁血,活着时勉强镇住,一死就完蛋。

大隋与大秦基本一样,开国皇帝杨坚一死,杨广镇不住台面。如杨勇干一样也镇不住台面,因为大隋的建立靠的是关陇集团,就是李渊、宇文等家族。这些集团手握重兵,称霸一方,对皇位一直虎视眈眈。杨坚活着,加上集团利益还能互相配合,这些集团也忌惮杨坚。杨坚一死,你杨广小儿当家,算那根葱,这些集团便趁机起兵反叛,所以大隋成也关陇,亡也关陇。

大隋滥用民力,对外进行战争,农民起义,百姓反抗是表象,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成不了什么大事。当然杨勇干皇帝大隋也许能多存活几年。但历史从来没有假设,只有必然。杨勇、杨广这哥俩谁干皇帝大隋都一样灭亡,不会有本质、根本的区别。

如果杨勇继位,隋朝还会亡国吗?

这个事吧,真的咱们只能坐这儿揣测一番,毕竟,杨勇杨广兄弟俩咱们都不熟。

大伙儿对杨勇被废抱有深切同情,主要是哀其受冤枉,愤杨广太奸诈。

但事实上呢?唉,这个事实当然只能从故纸堆里偷窥一点点。

史书上说杨勇容貌俊美,生性好学,善于词赋之道,个性宽厚温和且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

这个分析一下,所谓不矫揉造作,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是什么样就表现成啥样,直爽不掩饰。这是个好品质,做朋友极好,但要为君为主,恐有点任性了。

书上又说,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爱与文人往来。唉,这与吃瓜群众的印象不符啊。杨勇也好色爱奢呀,又爱交文人,恐怕是个风流才子人设呢。

这不,弟弟杨广就利用其兄的不设防,宠妾冷妻等缝儿盯了上去,还跑到老妈独孤伽罗那儿告状。

好,伽罗女士最厌男人三妻四妾,杨坚都让她管得死死的。说起来这位女士倒不像别的婆婆只管丈夫,放纵儿子,她对儿子的放浪也不喜欢。

这下,娘俩天天在杨坚面前说杨勇坏话。杨广呢,他也好色好奢,但他会装啊。一来二去,太子位落他手了。

要说杨勇不被废,杨家天下位会不会长?这很难说,毕竟杨勇也不太靠谱。而且,杨广除了好色的大毛病(这还许多是政敌宣传需要),打仗比杨勇还强那么一点。

但说回来,隋的倒台,民不聊生是主因,这个杨坚杨广都有责任,若杨勇上位,征敛得可能比这二位稍轻些,隋朝可能走得远点。

但我又想,关键若是李家硬是想坐位,那么,杨勇是否难挽狂流?

好哒,历史只能意淫一下。诸位看客有啥话想说的?欢迎打个嘴仗。

如果杨勇继位,隋朝还会亡国吗?

谢邀,假设杨勇当皇帝,不好说,他要是当过一段时间还有依据,他一天都没有当过。

那就妄谈两句,杨勇没有杨广的心机,他对别人基本是直来直去,他还不像李建成,李建成没有都过死了,他斗都没斗就被拿下了,说明政治上不成熟。有人说,杨广品行不端,老做两面人,表面一套 背后一套。在古代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多少人都盯着这个位子,斗争从来都是是你死我活的,你要当君子,你就上不了那个位置。不管杨广用什么办法大白杨勇,说明他就比杨永会斗争。估计杨勇当皇帝也坐不了多久,以他的性格,不会对杨广下毒手,杨广还会把他从皇位上赶下来。杨坚是多么聪明而且斗争经验老道,都可以被杨广给骗了,杨坚的的那些开国功臣不就都跟杨广走了吗?几年以后,杨勇不也是光杆司令一枚。当皇帝也要杀伐决断,不可以妇人之仁。分析这哥俩的性格,我认为,杨广当皇帝要比杨勇当皇帝更合适,我认为,隋文帝没有选错接班人。只是杨广太过于好大喜功,安排的工程都是世纪性的,劳命伤财,又没有及时看到民间的疾苦,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手段差一些,要是能解决好这些事情,还是很不错的一位皇帝。他做的有些事情到今天都在发挥效益,总体认为,杨广和王莽属于一路人,太过超前。

如果杨勇继位,隋朝还会亡国吗?

中国古代经历了两个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另一个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通常只记得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却忽视了杨坚同样是结束中国长时间分裂的伟大帝王,他创建的隋朝也是个无比强大的国家,但是隋朝却与秦朝一样十分短命,仅仅传位二世便亡了。虽立国时间短,可隋朝为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抹灭的,没有隋朝也就没有后来承隋制达到封建王朝巅峰的唐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秦朝若交到扶苏手上,那肯定不会二世而亡;同样的如果隋文帝传位给杨勇,隋朝的国祚是不是能更久呢?

秦二世是胡亥,隋二世是杨广,这两人完全不同。胡亥是昏庸无能,毫无作为的皇帝;杨广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他击败杨勇成为太子并继承皇位只是他宏伟理想的第一步。杨广能击败杨勇也证明他确实很有能力,在杨广还是晋王时就表现出了十分优异的性格特点,不仅忠诚孝顺,不近女色,还十分勇敢,勇于承担责任。反观杨勇,经常做一些让自己父皇母后不高兴的事,又十分宠爱侍妾云氏,冷落太子妃。独孤皇后是最在意这个的,从杨坚在她身前都只能宠爱她一人就可以看出来,在独狐皇后晚年时,杨坚临幸过尉迟氏,后来独孤皇后逝世了,杨坚才敢封了两个夫人,一个皇帝一生只拥有四个女人,这是十分少见的。可如今杨勇宠妾灭妻,怎么可能让独孤皇后看着顺眼。而且杨勇跟他父亲的性格很不像,杨坚对他也是渐渐失望。

最终在杨坚和独孤皇后经过多重考虑后,作出了废除杨勇立杨广为太子的决定,可能他们也没想到这个决定日后会断送大隋江山吧。

杨坚驾崩后杨广顺利登基,继位之初杨广就表现出了自己过人的一面。在那时隋朝的主要威胁就是高句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杨广毫不犹豫的三征高句丽,稳定了隋朝边境,也扼制了高句丽图谋中原的野心。同时杨广将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动摇了几百年来的门阀制度基础。随后他又努力的去完善科举制度,让有才之人不再受门第的约束能为朝廷所用,打破了阶级之间的隔阂。当然杨广最大的成就还是开凿了大运河,为了便利南北往来运输,杨广花了六年时间来开凿这条运河,可惜运河全线贯通没多久隋朝就大乱了,杨广也慢慢走向灭亡。

杨广能够拥有这么一连串的成就,绝对不能算是昏君,他所做的事都是明君该做的事,最终导致隋朝灭亡也只是因为他太心急了,想一个人完成几代人要做的事,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杨广是很有才,所以也十分自负,非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变革,这样就触动到了一些贵族的利益,又加重了底层百姓的负担,两头都得罪了。所以隋末不仅有农民起义,也有贵族起义,谁都想在这乱世之中分得一杯羹,杨广就是再有才华和抱负也双拳难敌四手,隋朝不久就在诸军混战中土崩瓦解。

既然杨广当皇帝会导致隋朝灭亡,那么杨勇当皇帝会这样吗?显然不会,杨勇也许没有杨广这么有抱负,但他属于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不会搞大的改革,最多是执行好当初隋文帝制定的政策,当个守成之君绰绰有余。在乱世之后本就应当无为而治,秦朝统一天下却实行暴政,国祚只有十五年,汉朝一统天下后前几代皇帝都推崇“无为而治”,这才有了汉武帝时期的盛世江山。同样的若杨勇上台,大概率也会无为而治,大臣们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就行,国家短期内没有大的兴建活动和变革,隋朝也就能立国更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