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仅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汉文帝刘恒只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名满天下的馆陶长公主刘嫖,还有一个则是默默无闻的绛邑公主。同样都是公主,为什么两个人的待遇差距那么大呢?
馆陶公主刘嫖的母亲是窦皇后,而绛邑公主的生母不详。其实一个人的出身,完全可以决定这个人一生大概会是什么模样。馆陶公主的母亲,那是大名鼎鼎的窦皇后。汉文帝刘恒只有这么一位皇后,所以皇后窦漪房所生的大女儿,自然是夫妻两个人都非常喜爱的对象。
刘嫖十分幸运,就是那个父母都疼爱的对象。汉文帝刘恒登基为帝以后,窦漪房成为了他唯一的皇后,而刘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长公主。在母亲的保护之下,馆陶公主刘嫖,在大汉朝直接成了风云人物。
而绛邑公主的生母,并不知道是什么人,极有可能是一名普通的宫女,而且在生下绛邑公主以后,便匆匆死去。所以这位悲惨的女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封号和地位。
绛邑公主的母亲地位低微,这直接影响到绛邑公主本人也不会受到汉文帝刘恒的青睐。所以绛邑公主本人也是比较低调,自然是不能跟长公主刘嫖相提并论了。
馆陶公主的弟弟是汉景帝,绛邑公主则因政治原因嫁给了绛侯。馆陶公主不仅仅是汉文帝的长公主,而且还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姐姐。这一层关系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当汉文帝去世以后,刘嫖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而自己的弟弟刘启上台以后,再次让刘嫖成了皇城中最炽手可热的人物。
在汉景帝的纵容下,刘嫖压根谁都不放在眼里,这就是皇帝亲姐姐的特权。再说了她还有一个强大的老妈作为后盾,这种关系是没办法改变的。
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汉武故事》刘嫖嫁给了堂邑侯陈午,陈午属于列侯,所以地位一般,两人生下了三个孩子。按理说嫁得也只能算是普通,可见汉文帝的家教还是可以的,不会因为喜爱刘嫖,而放纵她挑三拣四。
不过陈午早就去世了,所以刘嫖一直自己抚养三个孩子,后来被窦太后召回宫中,陪伴在身边,这才逐渐飞黄腾达。
而绛邑公主在汉文帝时期,因为政治原因,嫁给了后嫁绛侯周勃的儿子周胜之。那周勃可就是大人物了,能够成为周勃的儿媳妇儿,其实对绛邑公主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可惜周胜之后来因为杀了人,结果导致侯爵被消除,从此绛邑公主也就过上了比较凄凉的生活,毕竟皇宫已经容不下她,她极有可能是在民间终老的。
馆陶公主的女婿是汉武大帝,儿媳妇儿是汉武帝的妹妹!馆陶公主作为长公主,在汉景帝身边说话还是比较管用的。她先是想要将女儿陈阿娇嫁给栗姬的儿子刘荣,因为刘荣是汉景帝的太子,将来有可能继承皇位。可是栗姬看不上刘嫖的女儿陈阿娇,结果一气之下,刘嫖就和汉武帝的母亲王夫人联手,将汉武帝刘彻送上了太子宝座之上。
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史记》为了报答刘嫖的帮助,汉武帝在做了皇帝以后,立刻封陈阿娇为皇后。所以馆陶长公主刘嫖,其实还是汉武帝的丈母娘!这就保证了刘嫖在汉武帝时期也能够得到荣华富贵。
此外刘嫖的儿子陈蟜又娶了汉武帝的妹妹,所以亲上加亲的情况下,刘嫖的地位就更加高了。所以刘嫖得以在三代帝王时期,都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地位。
尤其是汉武帝前期,当时的汉武帝手里的权力有限,所以都是窦太后和刘嫖手握大权,一度成为汉朝最高的统治者。而且刘嫖拥立汉武帝是有巨大功劳的,汉武帝的母亲王夫人自然也不会亏待刘嫖,把她当成了自己人。
绛邑公主就显得有些惨淡了,因为她老公周胜之犯罪被除掉了侯爵,所以他们即使生了孩子,也不肯能再成为什么贵族了。所以绛邑公主的地位跟刘嫖是完全没法比的。
总结:长公主刘嫖出身固然重要,后期出牌更加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刘嫖尊贵的出身,却没有看到她后期为了权力而做出的努力。刘嫖的出身的确非常高,是汉文帝的嫡长女,汉景帝的亲姐姐,汉武帝的姑姑兼任丈母娘。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刘嫖自己不是没有奋斗过。
从刘嫖开始巴结栗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得出,她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努力了。因为她知道如果汉景帝的其他儿子上台以后,那就没有刘嫖什么事儿了,她不可能再像汉景帝时期那么高的地位了。
所以她要为下一代投注,当然第一次投注没有中,这没有关系,她第二次投注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中选。所以刘嫖的出牌保证了她在汉武帝时期,依旧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参考资料:《汉武故事》、《史记》。
汉文帝刘恒仅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馆陶公主可是汉代在史书上留了名的公主,地位了不得。
汉文帝刘恒一辈子就俩女儿,馆陶公主刘嫖备受宠爱,不仅是汉文帝时代就一直活跃,而且是一直活跃到了汉武帝朝,而且还成为了汉武帝的岳母,著名的陈阿娇,就是馆陶公主之女,这个时候,馆陶公主身份更甚以往。
而另外一个女儿,绛邑公主,和馆陶公主反差极大,不仅鲜有记载,唯一的记载还是因为丈夫杀人导致封地爵位被取消,史书对其描述寥寥,生卒年不详,名字更是没有,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一概没有记录。讲道理,其实绛邑公主才是古代普遍女子的真实写照,连名字都不配拥有,而馆陶公主却是走向了“权后”那一类型的路线。
为啥两姐妹差别那么大?
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嫡庶差距,而这个差距是最基本的差距,让姐妹两的命运越走越远。
汉文帝刘恒年轻的时候算是比较好运的人,早年母亲薄姬被吕后放过,而舅舅又在朝中掌握着重要的地位,于是得以在吕后死后被立为太子,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是为西汉文帝,而刘恒和妻子窦氏的女儿此时已经九岁了,刘嫖出生于公元前189年。
不管怎么说,刘嫖属于长公主,还是嫡长公主,在朝中的地位自然不同。与刘恒当年的那个姐姐鲁元公主不同,鲁元随是刘邦长女,但是刘邦本人创业导致心性冷淡并不疼爱女儿,于是鲁元的一生实属悲哀,矮个子里跳高个子,刘嫖属于西汉难有的幸福公主。
不过刘嫖的幸福是自己争取来的。
在封为公主后,刘嫖的封地在河北馆陶,于是被称为馆陶公主,在汉文帝即位第三年,十几岁出头的馆陶公主就出嫁了,虽然才十二岁的年龄,但是在西汉婚姻里却是常态,她嫁的并没有很显赫,而是嫁给了当年东阳县令的后人堂邑侯陈午,陈午的爷爷是陈婴,这是一个在西汉初历史中对天下局势影响也不算小的一个人物,后来被刘邦封为堂邑侯,不够侯爵排名在近100名左右。
刘嫖后来能够留名青史,与她自己的努力有关,嫁夫陈午,陈午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帮助。
对比起刘嫖,刘恒的另一位女儿绛邑公主则是嫁得要好得多。
刘恒的另一位女儿被封绛邑公主,理论上可能比刘嫖要小,不过绛邑公主嫁的人不错,嫁给了周勃的儿子,周勃可是汉文帝登基的重要人物,属于实权时候,他的儿子周胜之袭爵绛侯,于是娶了绛邑公主,绛邑公主的“绛邑”,其实就是来自于夫家的“绛”封地,与后来汉武帝姐姐高阳公主的高阳是来自于“高阳”侯一样。
其实看起来的话,绛邑公主自然是比馆陶公主嫁得不错,虽然不是嫡长女,但是生活也差不了太多,这个阶段,很难讲刘恒就只宠爱刘嫖,不宠爱她,很难讲,但直到周胜之因为犯了事情爵位被削,绛邑公主的记载就没有再出现了,这就意味着,绛邑公主没有想馆陶公主一样,独立周胜之而自己经营关系。
汉景帝时期,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地位正式拉开。
馆陶公主是汉景帝亲姐姐,绛邑公主则是不知道是妹妹还是姐姐了,而且还是庶姐妹关系,自然不可能被汉景帝关照有加。
所以与其说汉文帝宠爱馆陶,不如说是汉景帝时期才有了明显的差距。刘嫖在弟弟上位后,极力运作关系,她想要自己把握有一席之地,但是她自己不可能当皇后了,于是她开始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推荐给汉景帝的儿子们联姻,一开始是准备嫁给汉景帝的庶长子刘荣,不过精明的馆陶公主又在另一边给汉景帝进贡美女,这个明显的拉拢行为让刘荣生母栗姬十分不满意,于是联姻吹了。
馆陶公主也很聪明,不放弃,刘荣不行就刘彻,刘彻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完成了刘彻和陈阿娇的联姻后,刘嫖算是明白了,凭什么要对别人卑躬屈膝啊,栗姬的态度让刘嫖十分愤怒和惊恐,因为栗姬把刘嫖给刘启介绍媳妇这件事给恨上了,刘嫖很怕刘荣登基后自己会倒霉,于是她开始运作,运作的事情就是让刘彻登基。
刘嫖的命运转变可以说是从这个阶段正式质变的,扶持刘彻登基,她与刘彻生母王氏极力运作,然后刘荣被废,把后宫之敌栗姬淘汰出局,刘彻即位后,自己的姑妈刘嫖兼自己的岳母,而且功劳很大,于是刘彻称馆陶公主为“窦太主”,而窦,正是刘嫖生母窦氏的姓氏,当时窦氏可是实力不小的外戚家族,份量可想而知。
不过命运没有让刘嫖直达云霄,因为陈阿娇与汉武帝多年无子嗣,陈阿娇失去宠爱,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就是陈阿娇不能生,但是当时很多人流言蜚语说是汉武帝不能生,于是在遇到了卫子夫,并且有了子嗣之后,陈阿娇被废就成为了定局,后来陈阿娇自己也配合,使用巫术被发现,于是在公元前130年被废。
陈阿娇被废了后,刘嫖属于影响不了局势了,最重要的是,她已经老了。
当年刘嫖看着卫子夫受宠,女儿受冷落,于是派人针对卫青,这件事情后,导致汉武帝与刘嫖之间也有了隔阂,随着卫青的功劳越来越大,刘嫖更是无地自容,不过她毕竟是一个三朝公主,地位超然,在陈午死后,她又找了个新的男宠。
当时已经是花甲之年的刘嫖开始了另类的生活,她都已经不是寡妇可以形容的状态了,而是老妪,可是她还宠幸了当时一位名为董偃的男子,董偃号称样貌极佳,于是让这个老公主十分动心,六十几岁了还返璞归真,追求甜甜的爱情,最重要的是,可能刘嫖保养得不错,于是董偃也是真心实意喜欢她,两人的确是一段佳话。
不过后来有人提醒董偃,说你侍奉皇帝岳母,又是皇帝的姑妈,你悠着点,这可是大罪啊,严重程度和泡皇帝老婆没啥区别。再结合古今来看,就和当年吕后宠幸辟阳侯审食其一样,会被人上纲上线。
后来刘嫖的心术就发挥作用啦,她就让董偃把她的长门园献给汉武帝作为离宫(皇帝在外的行宫),汉武帝被收买了,但是汉武帝就吃这套,可能长门园一直是汉武帝喜欢的建筑,于是汉武帝对董偃观感十分良好。走完了这一步,刘嫖趁着汉武帝开心在头上之时趁热打铁,说自己病倒了,汉武帝就来探访,于是刘嫖就将计就计坦白,汉武帝就这样默认了自己这个多重身份长辈的“黄昏恋”。
汉武帝后来也很给刘嫖面子,十分关照董偃,但是东方朔一直对这些小白脸不顺眼,百般给汉武帝洗脑,说以前就有审食其,现在又有个董偃,这让咱们老刘家的女人名声该怎么办,于是汉武帝也想明白了,冷落了董偃,董偃也很快去世了。
堪称西汉手段能排到前三的女人,刘嫖,最后还因为董偃早逝哭得很伤心,为爱情付出了心思,最后她还提出,不和陈午合葬,而是要和董偃合葬,该说不说,她和陈午几十年夫妻,还有儿女,最后竟然提出这样的遗言,可谓是让人大开眼界。
而刘嫖也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封建女性“越礼”的重要代表人物。而她那个一开始还能稍作比较的姐妹绛邑公主,早就埋藏在了漫长的历史河流之中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汉文帝刘恒仅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这个主要还是一个身份的差距,嫡庶有别!
汉文帝刘恒的两个女儿分别是馆陶长公主刘嫖和绛邑(绛侯)公主,一个在西汉一朝乃是浓墨重彩书写的女人,另一个则是一笔带过,对其记载甚少,只说了他的老爸是汉文帝。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两个人的出身所造就。
馆陶长公主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窦漪房,汉文帝的皇后,所以她是嫡长女。当时窦漪房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一个叫刘武,窦太后最宠爱的儿子。
而她的亲侄儿,则是汉武帝刘彻,最厉害的是,她的女儿陈阿娇和刘彻成为了夫妻,所以她还是汉武帝的丈母娘。
这样的身份,足以让史书对其大书特书。
而绛邑公主,不知道是哪位姬妾所生,其身份仅仅就是文帝之女。汉文帝死后,天下完全是窦太后一脉,她没有了靠山,更没有发挥的舞台。
虽然从宠幸程度上来讲,绛邑公主并不输馆陶,因为按照两个人出嫁的对象来看,绛邑比馆陶还有一定的优势,馆陶的老公只不过是坐拥两千户地盘的堂邑侯陈午(陈婴之后),而绛邑的“对象”则是拥有八千户食邑的绛侯周勃的儿子周胜之,二者在出嫁门第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从这里来看,绛邑似乎比馆陶有更加突出的地位,但是文帝一死,这些都没用了。
人家馆陶长公主根本不需要依靠夫君来为自己加持身份。当年馆陶的老公虽然在婚后没多久就去世了,但是她依然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
因为她的背后可是有着窦太后撑腰啊,而窦太后又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女人,汉景帝是她儿子,汉武帝是她孙子,馆陶长公主作为窦太后唯一的女儿,被当成了贴身小棉袄。可以自由的出入宫中,陪伴母亲。
而绛邑夫妇在婚后经常出现矛盾,其丈夫在后期还因犯罪丢掉了自己的爵位,夫妻二人也只能沦为平民。显然,如果是馆陶长公主遇到这种事儿,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待遇。
除了出身以外,这两个女人的政治野心不在一个级别。就绛邑公主而言,她这一生还是非常平淡的,无论其夫君是否拥有爵位,她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做一些政治投资。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绛邑公主相对卑微的出身使她没有较多的政治资本。
不过馆陶在这方面就非常优秀了,她的膝下有一个著名的女儿陈阿娇,根据相关记载,汉武帝刘彻当年被阿娇美貌吸引,竟承诺用金砖屋来迎娶这名女子,这便是所谓金屋藏娇。
“若是娶阿娇为妻,当筑金屋藏之。”
而馆陶也正是围绕着自己的女儿开始了谋权之路。
她首先的投资对象是太子(刘荣)母子俩,不过对方并不是特别看中她,而且太子之母还非常干脆的拒绝了馆陶嫁女的请求,自尊心遭受打击的馆陶只好另外开辟出路,而这个时候,一个利益密切相关的集团就慢慢登场了。
这个利益集团的主要成员有馆陶、王美人(汉武帝刘彻之母)、武帝、阿娇,由于在正位太子那里没有取得好的结果,所以这个利益集团就谋划着将原太子废除,让刘彻成为太子,然后陈阿娇成为太子妃。等到刘彻继位后,陈阿娇便是皇后,她馆陶长公主也成为了了当今皇帝的亲姑姑加丈母娘,地位尊崇,如此一来各方势力都“皆大欢喜”,几人在制定计划时布置周密,实行以后也达到了预期效果,馆陶长公主成功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地位。
最后还有一点,馆陶长公主有两个好弟弟
无论馆陶本人拥有多么强的实力,可她活跃的时期毕竟还是景帝在做主,如果不好好把这个“大领导”服侍明白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进行。
当时景帝之弟梁王刘武非常受窦太后喜爱,甚至承诺让景帝兄终弟及,日后将皇位传给弟弟。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刘武当了真,这让刘启很恼火,兄弟之间后开始有了隔阂。好在这其中一直有馆陶斡旋,兄弟二人才没有“撕破脸”。
而且馆陶还甚至景帝喜欢怎样的女子,每次的“推荐”都让景帝非常开心,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馆陶都让景帝非常倚重。总而言之,汉景帝刘启和自己这个亲大姐关系非常好。
而绛邑公主在这方面基本没有任何表现,所以她们之间会有差距也是容易理解的。
综上所述,二人在历史上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出身是第一要素,同时二人的作为表现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个是多点开花,翻云覆雨;一个是默默无闻,与世无争,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汉文帝刘恒仅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馆陶公主凭本事争取来的宠爱,是绛邑公主无法相提并论的。
馆陶公主刘嫖,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所受宠爱长盛不衰,可谓是汉初第一聪明女子。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其实一开始绛邑公主比馆陶公主更受宠。
虽然馆陶公主因为是嫡女,有一块封地在馆陶县,但是皇帝家的女儿是否受宠,还要看她嫁给谁。
馆陶公主的夫君是堂邑侯陈午,陈午的爵位是继承过来的,他的祖父是陈婴,在西汉开国功臣中排位86,很靠后了。
加上陈婴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一切都是顺势而为罢了。因此,可以看出陈午在西汉朝廷的地位有多低。
再来看看绛邑公主,她嫁给了绛侯周胜之,其父亲是周勃。
周勃可是历经汉高祖刘邦、吕后、汉文帝刘恒三朝的重臣,一生立功无数,巅峰时期一度位极人臣。
虽然周胜之继承爵位的时候,周家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也不是区区陈午能比拟的存在。
当时宫中说了算的是汉文帝,这一比较就能明显看出,相较于馆陶公主,汉文帝更喜欢绛邑公主。
换成一般人,也就认命了,毕竟这种被安排好的人生,又有什么好挣扎的?
但是馆陶公主不是一般人,她没有认命,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万千宠爱。
一切都从汉景帝继位开始,汉文帝去世后,绛邑公主最大的依仗不在了,情况开始变得对馆陶公主有利。
当时,汉景帝刘启虽然继位,但是其权力却受到窦太后的制约,很多事情都要请示窦太后。
窦太后也趁机在朝中扶植外戚势力,其代表人物便是窦婴,与汉景帝争权之意很明显。
这还没完,窦太后特别宠爱小儿子梁王刘武,因此总想让汉景帝立梁王刘武为储君。而刘武也对皇位很感兴趣,总在打皇位的主意。
可想而知,汉景帝和窦太后还有梁王刘武之间的关系自然好不了,这也给了馆陶公主可乘之机。
馆陶公主的目标很明确,她首先要拿下这皇宫中最尊贵的人——窦太后。
窦太后虽然最宠爱的是梁王刘武,然而刘武身为诸侯王,按照当时的规定,不能长期滞留长安城的,他要回去打理封地。
而且刘武虽然对皇位感兴趣,但是在继承皇位前,他还是舍不得他的封地的。因此大部分时间里,他无法陪伴在窦太后左右。
而汉景帝刘启则因为皇位的事情,对窦太后不满,加上皇帝国事繁忙,自然也没空陪窦太后。
于是,长期陪伴在窦太后身边的,反而是已经出嫁的馆陶公主。
窦太后有眼疾,看不清东西,因此对身边的人十分依赖,馆陶公主无微不至的照料,使得窦太后对这个女儿越来越满意,自然对其宠爱有加。
馆陶公主的成功,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肯用心、肯花时间,但是效果却极佳。
到了后来,窦太后对于馆陶公主的宠爱程度,已经不输给梁王刘武了。
换做一般人,做到这一步也就结束了,毕竟有了窦太后这个大靠山,她连汉景帝的脸色都不用看了。
但是馆陶公主是个聪明人,她明白窦太后年事已高,也许哪天就不在了,为了自己的长远幸福考虑,她要多做几手准备。
一旦窦太后去世,这天下就是汉景帝一个人说了算。因此,馆陶公主要博得汉景帝的恩宠。
馆陶公主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挑选漂亮的民间女子,对他们进行一番训练,再好好打扮打扮,送到宫里了。
这送得多了,汉景帝自然会记得馆陶公主的好。
而且一旦有人被汉景帝看中,得到宠信,这女子自然会替馆陶公主说好话。
一方面是知恩图报,另一方面,这些女子都来自民间,在宫中没有依靠,馆陶公主就算他们的靠山,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情,没人会拒绝。
凭借着这些美女,馆陶公主果然得到了汉景帝的恩宠。
而且随着梁王刘武谋求皇位的想法越来越明显,汉景帝和窦太后还有梁王刘武的关系越来越差。
但是汉景帝也是人,也渴望亲情,于是,作为汉景帝最亲近的亲人,馆陶公主受到的恩宠自然越来越多。
就这样,她彻底搞定了汉景帝。
你以为馆陶公主就此收手了?远远没有,搞定汉景帝之后,他便开始打储君的主意了。
由于梁王刘武一直惦记着汉景帝的王位,想要被立为储君,为了断绝他的念头,汉景帝立刘荣为太子。
馆陶公主于是找到刘荣的母妃栗姬,表示希望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刘荣,让两家亲上加亲。
实际上,馆陶公主打的如意算盘是,一旦刘荣登基,自己的女儿便是皇后了,那自己自然母以女贵,皇帝刘荣对自己自然不会差。
可惜她万万没想到,这栗姬是个小心眼。
当初,汉景帝得了重病,觉得自己不就便要离世,于是找来栗姬,希望她能替自己善待后宫妃子和其他皇子。
这换个聪明点的人,肯定先满口答应了再说,至于到时候会不会这么做,那是另一回事了。
可是栗姬明显没这么聪明,竟然很不乐意地表示,她是不会善待那些人的,这话差点把汉景帝给气晕过去。
栗姬就是这样一个人。
于是,当馆陶公主提出两家联姻时,她果断拒绝了,原因很简单,馆陶公主当初给汉景帝送了太多美女,她不乐意。
馆陶公主多么精明的人呀,既然栗姬拒绝了她,那么换个太子就好了,反正这皇帝的岳母,她是当定了。
于是馆陶公主将余下的皇子都看了一遍,相中了胶东王刘彻,这种两个字的诸侯王,往往封地都不如一个字的诸侯王,可见刘彻并不讨汉景帝喜欢。
汉景帝不喜欢没事,馆陶公主喜欢就行。
馆陶公主想刘彻的母亲王娡提出两家联姻,王娡欣然答应。
不过这毕竟是大事,为了慎重起见,馆陶公主特意安排刘彻和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见了一面。
这一见,刘彻对陈阿娇一见钟情,表示这么好的女子,一定要好好藏起来,不能让其他人看到。
当然,后来我们知道,这都是刘彻的演技罢了,不过馆陶公主对于刘彻的反应非常满意。
虽然此次联姻,馆陶公主是为了自己的未来,但是有哪个做母亲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呢?
刘彻的表现无疑是保证会好好对待陈阿娇的,因此馆陶公主也决定拼命扶刘彻上位。
凭借着汉景帝的宠信,馆陶公主不断在他耳边说栗姬和刘荣的坏话。
汉景帝对于栗姬的不满越来越强烈。
此时王娡又安排亲近的大臣向汉景帝进言,既然早已立刘荣为太子,那么就应该立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认为这是栗姬急不可待地想上位,于是一气之下废掉了刘荣的太子之位,这样就彻底断了栗姬做皇后的念头。
对于汉景帝来说,立刘荣为太子本来就只是为了让梁王刘武不在打皇位的主意,并不是一定要让他当太子,所以这太子废得毫无压力。
按照馆陶公主和王娡的计划,下一步应该让汉景帝立刘彻为太子了,可惜其中出现了意外,窦太后和梁王刘武出手了。
因为汉景帝突然立刘荣为太子,窦太后和梁王刘武实在是找不到理由让汉景帝立刘武为储君。
此次刘荣被废,让窦太后和梁王刘武看到了希望,于是窦太后在朝中提议立梁王刘武为储君。等汉景帝去世后,让梁王刘武来继承皇位。
汉景帝没辙,于是发起了廷议,好在大臣们都反对此事,认为国有长君,应该立汉景帝的儿子为储君,轮不到梁王刘武。
大臣们都反对的事情,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反对,毕竟治理天下还要靠这些人。
更何况窦太后并不是皇帝,既然大臣都反对,她也无计可施了。
好在她后来想通了,不管是立儿子做储君,还是立孙子做太子,这江山都是刘家的,她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于是窦太后再没提过此事,梁王刘武也就彻底断绝了成为皇帝的机会。
而馆陶公主这边也开始了刘彻上位计划。
在栗姬失宠后,馆陶公主便时不时在汉景帝面前说王娡的好坏,加上王娡也很会表现,刻意讨好汉景帝,使得王娡越来越得宠。
王娡得宠后,计划便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便是馆陶公主和王娡轮番说刘彻的好话,加上刘彻本人也争气,在汉景帝面前表现得不错,最终被汉景帝立为太子。
在此过程中,馆陶公主自然也搞好了和王娡的关系,毕竟刘彻继位后王娡便是太后,提前搞好关系是有必要的。
到了这一步,馆陶公主的地位应该是稳如泰山了,然而她还不忘交好梁王刘武。
就在窦太后提议立刘武为储君失败后不久,刘武便派人暗害了领头的几个大臣。
这下子可捅出了大娄子,汉景帝派人严查此事,最后查到了刘武头上。
不过考虑到窦太后的感受,汉景帝并未对刘武下狠手。
但是刘武整天提心吊胆的,吃不好睡不香,于是想托人替自己说点好话,让汉景帝消消气。
这种事情谁敢答应呀,最后刘武没办法,找到了馆陶公主,求她看在姐弟一场的份上帮他一把。
于是馆陶公主找了个汉景帝心情不错的机会,提起此事,表示大家都是一家人,闹成这样多不好?窦太后肯定也不希望看到家人不和睦的。
好说歹说,总算让汉景帝原谅了梁王刘武。
这事情,换个人说都没用,汉景帝会怀疑他们别有用心,唯独馆陶公主没事。
毕竟她离权利最远,既无法参与朝政,也没资格继承皇位,加上她还是太子刘彻的岳母,不可能帮着刘武上位的。
而馆陶公主之所以帮助梁王刘武应该是想分散投资。
刘武好歹是个诸侯王,万一他起兵反叛且成功了,最终做了皇帝,那么馆陶公主不至于因此失势,她依然能得到恩宠。
总之,交好刘武对馆陶公主来说没有坏处。
事情的发展全都在馆陶公主的掌控中,汉景帝驾崩后,太子刘彻继位,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汉武帝。
汉武帝统治前期,窦太后、王太后(王娡)皆在世,可想而知,馆陶公主受到的宠爱得有多高。
可惜,她的女儿陈阿娇远没有她聪明,在当上皇后之后,陈阿娇在宫中飞扬跋扈,连汉武帝都不放在眼里。
后来因为卫子夫怀上皇子,陈阿娇竟然派人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抓起来想杀掉,幸好被人阻止。
汉武帝也因此动了废后的心思,最后陈阿娇于公元前130年被废除后位,不过碍于馆陶公主和王太后的面子,其待遇并未怎么削减。
好在此事并未牵连到馆陶公主,她反而在丈夫去世后,与一个叫董偃的小鲜肉走到了一起,董偃没少宠爱馆陶公主。
更厉害的是,馆陶公主竟然让汉武帝默许了此事,要知道这在当时是犯了重罪的,可见汉武帝对馆陶公主的恩宠并未减少。
相较之下,绛邑公主早就被人们所遗忘,宠爱更是无从谈起。
史书上关于她的记载只有一条,就是其丈夫周胜之因为杀人而被免除爵位,可见绛邑公主在当时已经毫无存在感了。
馆陶公主的一生,堪称励志。她从原本的不得宠,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最后做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此等手段和心机,在汉初女子中绝对排在第一,和他一比,吕后的手腕都落了下乘。毕竟吕后做事常常不顾及后果,得罪了一大批人。
反观馆陶公主,可谓是左右逢源,人见人爱,窦太后宠她,汉景帝宠她,梁王刘武与其交好,王太后和汉武帝也对其恩宠有加。
所以说,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想得到什么,就努力去争取吧,付出迟早会有回报的。而那些不懂得争取的人,基本都活成了绛邑公主的样子,实在是可惜。
汉文帝刘恒仅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汉文帝是刘邦的四子,母亲薄姬,公元前196年被刘邦封为代王。吕后死后,群臣拥其为帝,成为西汉历史上第五位皇帝。据记载,汉文帝一共有十个子女,发妻王氏生四子,但都早薨。窦氏为其生二子二女,其他庶出有二子。其中长女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公主(馆陶公主)刘嫖,次女为默默无闻的绛邑公主(无名讳)。
那么,为什么馆陶备受宠爱,绛邑公主无人问津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馆陶公主富有心计
馆陶公主会为讨好汉景帝,隔三差五给景帝往宫里送女人,如此一来自然和皇帝的关系就相当融洽。
二、馆陶公主富有野心
馆陶公主不甘心屈居人后,她有个女儿叫陈阿娇,本来想嫁给原太子刘荣,想日后成为皇后,但被刘欣的母亲栗姬严词拒绝。碰了一鼻子灰的馆陶公主并不灰心,而是又找到了汉武帝的母亲王娡。经两个人联手策划,不但刘荣的太子之位被废,就连母亲栗姬也被汉景帝打入冷宫。后来女儿陈阿娇如愿以偿地成为汉武帝的皇后,这样一来馆陶公主就成为了皇帝的丈母娘,想不露脸都难。
三,深受母亲窦太后的喜欢
汉武帝即位不久,馆陶公主的丈夫陈午就去世了,于是馆陶公主就经常陪在窦老太太身边,而窦老太太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就连汉武帝都敬让三分。所以,做为老太太的贴身小棉袄馆陶公主自然也就受到众人的敬畏。
四、无人问津的绛邑公主
绛邑公主嫁给了周勃之子周胜之,婚后二人感情不和,后来周胜之因为犯罪还丢了继承父亲的爵位,如此一来身份与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据推测绛邑公主过得并不如意,所以最终也就安于现状,与世无争,平平淡淡过了一辈子。
总结:当窦老太太去世后,馆陶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当女儿陈阿娇的皇后之位被废之后,曾经红极一时的馆陶公主也就风光不在。因此,姐妹二人的性格及生活环境,造成二人的命运及社会影响力也大为不同。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汉文帝刘恒仅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汉文帝刘恒在正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女儿有两个:窦皇后所生的馆陶公主和嫁给绛侯家的绛邑公主。这两个公主在史书上的地位云泥之别,答案很简单,因为生母地位不一样!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帝的嫡长女,她的生母是文帝皇后的窦氏,公主的同胞弟弟为汉景帝刘启。由于西汉有封皇后长女为长公主的制度,所以窦氏被立为皇后之后,刘嫖也顺理成章成为了长公主。长公主秩比藩王,在诸公主之中地位最为高贵。
文帝去世后,景帝即位,窦皇后成为了皇太后。由于西汉王朝奉行“以孝治理天下”,因此太后具有相当强势的政治影响力。窦太后特别疼爱自己的子女、再加上景帝对长姐感情也不错,水涨船高,所以馆陶公主在汉景帝一朝具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
馆陶公主最主要的能量表现有二,首先,她是汉景帝家庭的重要协调者。窦太后有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两个儿子,她尤其溺爱幼子,一度很希望景帝能把皇位传给梁王。梁王仗着母亲的偏爱也对皇位产生了觊觎之心,他的僭越举动自然引起了景帝不满。而馆陶公主作为长姐,多次协调处理了母亲和两个弟弟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维护了皇室家庭的和谐。
其次,馆陶公主在汉景帝立王夫人母子为皇后太子的问题上发挥了关键决定作用。汉景帝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由于拒绝与馆陶公主结为儿女亲家,得罪了公主。于是盛怒的公主转而和胶东王刘彻之母王美人结成联姻利益同盟,馆陶公主不断在汉景帝面前诋毁栗姬,景帝由此厌恶栗姬。刘嫖又经常在汉景帝面前吹捧刘彻,景帝于是越来越喜欢他。最后栗姬母子被景帝厌弃废杀,而王美人母子因为拉拢到了馆陶公主,从而得以上位。
至于文帝之女绛邑公主,她被嫁给了太尉周勃之子周胜之,这门婚事自然也是政治联姻,因为周勃是迎立代王为帝的最大功臣之一。但公主和周胜之感情不协,周胜之后来又犯了杀人罪,文帝废黜了其爵位和封地,公主与其离婚。再加上绛邑公主生母不明,不过公主母亲很显然不具备窦皇后那样的影响力,所以公主无法参与诸多重用政治事件,发挥不了影响力,自然也不会被史书记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