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结义全是戏,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为何刘备坐视不理?

现在都有抗日神剧,那在古代出现一两篇博眼球的闹剧,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花关索传》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捏造的,而且所出现的年代,正是捏造故事最频繁的年代,那就是明朝。

关羽和张飞互相杀害对方全家,只是为了起义不留后患。

刘备刚出道的时候,就遇上了关羽和张飞这两位好兄弟,这的确算是他的福分。不过有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刘备本人是一个人出游,所以了无牵挂,而关羽和张飞却有一大堆家人,着实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当时他们已经商定了要一起成就大事,所以必然是一生都要在战场上度过,为了不让自己有牵挂,所以关羽和张飞就私底下商量,杀了各自的家人,免除后患。

这件事的确歹毒啊,要自己动手杀了自己家人,这是没办法办到的事情。所以他们俩就合计了一下,约定各自杀了对方的家人,以除后患。

所以他们各自行动,不仅张飞杀了关羽全家,关羽其实也杀了张飞全家。作为大哥的刘备,为什么不管管呢?

刘关张桃园结义时,为了去牵挂,绝“回心”,分头杀了对方的家小。张飞见关羽之妻胡氏身怀有孕,就领走关平,放其逃生。胡氏回到娘家,生一子。其子七岁时,观灯走失,为索员外拾得。九岁时,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花关索传》

刘备不好插手这种事情,首先这是他们俩的私事,其次杀掉家人他们俩就能铁了心跟着自己闯荡天下,未尝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所以刘备没有管这件事。

其实当时的民间小说中,子虚乌有的事情太多。

包括《三国演义》在内,其实很多东西都是造假的。比如说感天动地的桃园三结义,我们不能轻言这件事是造假的,但是并没有历史根据可以考察。

罗贯中先生为了体现刘关张三人的感情,所以打造了这么一个结义的场景。这是非常感人的,他所想要达到的也就是这个效果。

但是因为没有历史根据,所以这应该就是他编撰出来的故事。相类似的,《花关索传》中张飞和关羽互相杀了对方的亲人,这也是作者编撰出来的一个故事。

忽有关公第三子关索,入军来见孔明曰:‘自荆州失陷,逃难在鲍家庄养病。每要赴川见先帝报仇,疮痕未合,不能起行。近已安痊,打听得东吴仇人已皆诛戮,径来西川见帝,恰在途中遇见征南之兵,特来投见。’孔明闻之,嗟呀不已;一面遣人申报朝廷,就令关索为前部先锋,一同征南。---《三国演义》

但是这个故事跟桃源结义的故事,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桃园结义是想要表达他们兄弟三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刘备后来为了给两位兄弟报仇,甚至连江山都不要了,可见他们之间的感情到了何种地步。

而《花关索传》里这个桥段,则是为了彻彻底底黑一下刘关张三兄弟。自古都是黑曹操的多,那为什么不能黑一下刘备呢?作者跟现在很多专家们一样,都想着标新立异,却忽略了这种谣言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以至于现在,大家想要黑刘备,就会拿出这个桥段来,岂不知,这个故事纯粹就是作者闲着没事干,胡思乱想出来的,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漏洞百出的《花关索传》,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四大名著,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罗贯中并没有完全脱离历史真相去写这本书。罗贯中是刘备的忠实粉丝,这点不假,但是他也没有把刘备写成最后一统天下的那个人,所以罗贯中是尊重历史真相的。

而《花关索传》则丝毫没有尊重过历史,或者说是漏洞百出,是一个不怎么了解历史的文人,胡乱编造出来的。

比如说这里面讲到多年以后,18岁的关索带着老妈,一起前往四川与父亲关羽相认。这简直就是没有一点历史常识。当时谁都知道,刘备虽然在成都建立了蜀汉帝国,但是关羽这辈子没有去过四川,他一直都在荆州待着。

当时家中贫困,哥哥由外公胡员外抚养成长,才知父亲原先在桃园结义,现今在荆州,故而特来寻见。关羽听了关索这番话,迟疑不信。关索哭昏于地。后经张飞详细询问关索,关羽与妻子胡氏叙情,才知关索叫花关索的由来,于是释疑相认,一家人在荆州团聚。---《三国演义》

其次,这个故事的根据是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但是这三个人压根就没有结义过,所以他们不会因为结义的问题,而杀了对方全家。这个大前提都是编纂的,就更不要说后面的内容了。

因为它偏离历史的真实性太严重,所以压根就不会被流传下去,这种吸引眼球的文学读物,只会在大众的慧眼里逐渐消失。

结局:关羽全家在蜀汉灭亡时被杀,但是确实是有后人留传后世的。

荆州城破以后,关羽被杀。后来刘备伐吴失败,没能给关羽报仇。多年以后,当钟会的人马杀入成都的时候,庞德的儿子庞会为了给父亲报仇雪恨,带人冲入了关羽家中,将关羽全家上下全部诛杀。

看到这里很多三国迷都黯然伤神,如此一代战神,为何会落得断子绝孙的下场呢?这是仇恨所造成的悲剧。当年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杀掉了庞会的父亲庞德,现在庞会跟着钟会的大军,进入四川,自然是要找关羽的后人报仇了。

所以关羽全家的确是被杀掉了,但是据说,当东吴的人马冲入荆州城后,关平的老婆比较机智,他带着儿子关樾离开了荆州,躲在了乡下,改姓门,所以免于一死。一直等到西晋王朝灭了东吴以后,关樾才带着家人们回到了荆州,恢复了关姓。

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至少保住了关羽的血脉,一直流传到现在。这样的神人绝对不该落得断子绝孙的下场,这可不是传说,而是事实。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花关索传》、《三国志》。

桃园结义全是戏,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为何刘备坐视不理?

张飞杀死关羽全家的故事,出自于一本名为《花关索传》的说唱词中。书中刘备对张飞杀关羽全家而坐视不理,那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是刘备策划的。而且张飞杀关羽全家的时候,关羽也遵循约定杀了张飞的全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嘉定县的一座明代古墓中出土了一本名为《花关索传》的说唱词。故事内容充满了玄幻题材,整本书中以关羽的儿子关索为主线,讲述了关索类似于“神人”的经历。

开篇第一部分讲述了关索的出身。当时的刘关张刚刚桃园结义,准备联起手来干一番大事业。但当时刘备比较腹黑,因为害怕关张会半路会因为家室而抛弃自己,所以总是唉声叹气。

作为兄弟的关张二人,看到大哥愁眉不展之时,问刘备什么情况,于是刘备把心中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听到刘备的忧愁后,关羽首先表态,愿意杀死自己的妻儿老小,以绝后顾之忧。

听到关羽准备杀死自己全家时,张飞在一旁说话:“那可是自己的家人呀,又如何下的了手?”关羽随即说对张飞说到:“不如这样,你杀我全家,我杀你全家,这样就都下的了手了。”

此时在一旁的刘备被没有说话,兄弟二人以为大哥默认了此事,于是关羽和张飞分头行动灭掉对方妻儿。

关羽这边非常痛快,三下五除二解决掉了张飞的家人,因此张飞的妻儿老小全部成为了关羽的刀下亡魂。但张飞这边不是特别顺利,在杀到关羽的老婆胡金定时,胡金定跪在地上祈求张飞放过自己,而且关羽的长子关平也跪在地上请求,并且表示愿意给张飞牵马坠蹬。

当时的胡金定已经身怀六甲,加上年幼的关平跪在地上祈求,所以张飞动了恻隐之心,便放了这“两个半”人。

胡金定被放后,回到了娘家,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因为各种奇遇,被一名索姓员外收养,后来又有一名花姓道士教导其武艺,所以取名“花关索”。后来花关索在偶然间得到了神力,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来历,所以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程。

这个故事情节离奇,引人入胜。尤其是后来关索上路之后,在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都逐一化解。并且在此期间还收获了鲍三娘、王桃、王悦等几个漂亮的妻妾。但实际上这个故事纯属虚构,正史中关羽只有二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关平在临沮和关羽一同被杀,关兴在蜀中继承了关羽的爵位,但不幸英年早逝,唯一的女儿在关羽失荆州后下落不明。

刘关张妻室

实际上,刘关张三人在创业路上是一直带着妻室的,并不可能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在失去徐州后,妻室曾经被吕布擒获,后来刘备回到小沛之后,吕布也将其妻子还了回来。再后来刘备在长坂坡逃亡的时候,也曾经抛妻弃子。以此可见,刘备在创业路上一直是带着家人的。

同样,关羽和张飞也不例外。关羽曾经跟随曹操战败吕布后,向曹操请求迎娶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夫人,《华阳国志》中记载“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这也就是说,关羽的妻子当时并没有生育,所以请求娶杜夫人。由此可以看出,关羽常年征战,也是带着自己的妻室。

张飞更是如此,在徐州盘踞的时候,就抢了夏侯渊的侄女为妻,此后一直带着夏侯氏到了蜀中,夏侯氏还为张飞生育了两个女儿,后来这两个女儿还成为了刘禅的皇后。

桃园结义全是戏,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为何刘备坐视不理?

张飞和关羽互相杀了对方的妻儿老小,以安大哥刘备的心,是不是有点令人毛骨悚然?

桃园三结义,千古永流传,刘关张那是个个具备“侠骨柔肠”的精神的嘛,怎么还有这么血淋淋的一出呢?

故事出自明朝成化年间的一本书《花关索传》,这书里讲述了不少故事,其中就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事情。

话说这一天,刘备、关羽、张飞一见如故,欲结拜为兄弟,以图一番大业,但是结拜之后,刘备却怅然起来。

关羽张飞不解其里,就忙问大哥顾忌什么?

刘备叹口气说:我现在是孑然一身,孤家寡人,也算是把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了,可你们都有妻儿老小,留了后路啊,万一你们将来眷顾家人,回心转意不再图谋大业呢?

关羽和张飞这就愣住了:还有这道理?

两人思索一番,为了解除大哥的后顾之忧,两人就狠下心来,决心杀了自己的家人。

但是自己杀吧,下不去手,那就互相做掉对方的家人吧。

听了两人的建议和安排,刘备表示赞同,就放手让两人去办。

于是,按照书中叙述:关羽拎着大刀,跑到张飞家里,把张飞全家杀了个精光。

而同时,张飞也赶到关羽家里,把他家杀了十八口,这见一个杀一个,简直杀红了眼。

结果,当张飞举刀落在关羽老婆胡氏身上时,胡氏哀求说:自己怀有身孕,恳请放过她。

张飞顿时起了恻隐之心,就放过了胡氏。

此时,关家还剩下一个关平。

关平跪在张飞面前,恳求说:三叔,你不能杀我啊,我还小,你留着我这条命,以后我给你牵马打杂,给你干活好不好。

张飞长叹一心,放下了手中的刀。

这就样,在这次杀戮中,张飞家都被杀光了,关羽家还剩下1个孕妇和一个儿子,胡氏逃回娘家,把孩子生了下来。

这孩子后来被索员外收留,再大一些,又被武林高手花岳收做了弟子。

他长大之后,也慢慢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于是,他以关家、索家、花家三姓为姓名,取名“花关索”。

当然了,这个故事也只是个故事,一种民间传说罢了,古人聊以为谈资罢了。

毕竟,在正史里,关羽和张飞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这个故事乃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虚构情节而已。

自然,就连“三国演义”里的很多故事,比如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也不过是演义罢了,当小说、电视情节看就行了。

桃园结义全是戏,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为何刘备坐视不理?

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桃园三结义的另一套完整故事,只是这个故事比《三国演义》还要令人悲伤,至于刘备为何坐视不理?因为这就是刘备的主意,他怎么会阻挠呢?

有书出土记载此事

一九六七年,在上海嘉定县城东公社发现一处明代宣姓墓葬,墓葬之中有一女子,其棺樽之上有书,乃唱词。其中一册记录了一个关于三国的故事,这本书叫《花关索传》。此书非正史记载,是民间唱词,或许内容并不足信,但是故事却是令人着迷,因为这个故事更接近人性。

三国另一个版本

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欲共图大事,为绝“回心”,互杀家眷。张飞见关羽妻子有孕在身,留关平,放其妻逃生。后妻子生下一子,“其子七岁时,观灯走失,为索员外拾得。九岁时,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此子成人后,取名三姓,为花关索。

花关索带母寻父,途中打败强匪,娶了鲍三娘和王桃、王悦姐妹为妻。

花关索偶遇张飞,关家团员,随后曹操安排“鸿门宴”宴请刘备,花关索救下刘备,配合诸葛亮大败曹操,刘备因此得到占了落凤坡,夺取荆州。

后来,花关索一路如有神助,讨伐强敌,建立不世之功,助刘备取得西川。

关羽奉命镇守荆州,刘封前去探望,与花关索发生争吵,关羽无奈,将二位送到了刘备处,刘备将关索贬云南,刘封贬在阴山之后。后关羽侮辱孙权,遭到东吴围攻,关羽势围,求救刘备,不了接连一十三封求救信都被半路的刘封拦下,刘备得不到求救信,关羽也没等到救兵,关羽归天,糜竺糜芳献荆州。关羽死后心有不甘,托梦给自己的好哥哥刘备,刘备得知后伤心欲绝,斩杀刘封,召回花关索,围攻东吴,花关索历经千险万难,终于斩杀糜竺糜芳,活捉陆逊、吕蒙,报了杀父之仇。

但是,这样的结局没能让众人欢喜,刘备思念关羽成疾,郁郁而终;诸葛亮心灰意冷回了卧龙岗;至于花关索,也在气愤,恼怒之中离开人世。

结语

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在任何版本中并无耍心眼的情况描述,刘备对关张也是一心一意,三人的兄弟情义,让人敬佩。至于三人为绝“回心”,互杀家眷。只描写了张飞一方,或许刘备的家眷亦被斩杀,也未可知。

桃园结义全是戏,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为何刘备坐视不理?

众所周知,三国历史中的刘关张是桃园结义的三兄弟,从结义开始到三人相继生命终结,一直没有背叛过对方,为此,其中的佼佼者关羽还被后人尊奉为忠义的化身。

我国在1967年,在上海的一处明代宣姓墓葬,其中一女骸棺木中出土了一批成化年间的说唱词话和传奇刻本,计十二册。内有《花关索传》一册。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张飞关羽互相杀害对方家人的说法,就是从这本书上而来。

我们都知道,明清小说非常盛行,元代的曲艺也很出名,著名的四大名著也是出于这段时间,其中《花关索传》就是其中的一本。里面主要讲述了关羽的儿子关索学成武艺寻父亲的故事。

根据书中所说,刘关张三人桃园三结义之后,就准备一起起事,成就一番事业。

但是刘备却每日愁眉苦脸,一筹莫展。

关羽和张飞知道大哥心情不悦,变问其故。

再三询问之下,刘备才说出实情,大意是,我们刘关张三人既然已经结为兄弟,就应该为回复大汉皇室尽心尽力,我是汉室后裔,肯定会拼尽全力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是你们都有家室,我怕你们那天过的不开心,想家了,就回去了,留我一个人坚守事业。

关张二人忙说,大哥,我们既然选定了你,就不会有异心,为了绝了后路,我们愿意杀尽全家再来投奔。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家人,关张二人也于心不忍,便想出了一个法子,关张二人组成杀家二人组,互相杀害对方的家人。

二人说干就干,但是两人的心肠不一样,关羽没有什么犹豫,直接杀害了张飞的家人。但是张飞看见在地上哭求的关平和怀有身孕的关羽妻子胡氏,实在是下不了手,便带走了关平,留下了胡氏母子。

关羽的妻子胡氏逃回了娘家,很快便生下了一个孩子。刘关张三人继续前往自己的事业。

七年后,这个孩子因为观灯和家人走失,刚好被一个好心的索员外看到,善心大发,觉得这个孩子日后必成大器,便将他带回了家里抚养。

又过了两年,这个孩子跟着一个叫做花岳的的老先生学习十八般武艺,还有各式的兵法,日有长进。

一晃又9年过去,这个孩子也长大了,很是思念父母,便回到了索员外的家里,并且找到了自己的母亲。问明出身之后,便以三家姓为名,取名:花关索。然后带着母亲前往寻找父亲之路。

说来也巧,这个神奇的孩子在探寻父亲的路子也很神奇,凭借高超的武艺打败了两伙强人,并且英雄救美娶了三个女子做老婆,其中两人还是姐妹!(厉害、牛逼!)

那个时候,刘备正在攻打西川,关氏父子相认之后,关索也从军了,并且在战斗中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战果,一举成为独霸一方的将领。

这个故事确实是在这本书上记载的,毕竟是古代的说唱类,里面为了增强场景效果,加入了很多传奇的色彩,我们不可以相信。

历史上的刘关张三人在打仗的时候是带着家人的,只是影视剧上没有呈现出来,英雄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更何况在古代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恨不得多生几个孩子。

那么这个说唱词话为什么要写这么离奇的故事呢?坦白来说,我也不知道,这个就得去问下几百年前的作者,但是这个事情确实是把关羽和刘备抹黑了,尤其是刘备,厚黑学的一大宗师。

我说个有趣的事情吧,历史上其实很多人都在怀疑刘备的忠义是否真心实在的,还有他的仁义是否真的的仁义。为什么,近代就有人指出,《三国演义》虽然是想写刘备的仁义、敦厚,比如用刘备摔阿斗做给赵云看,但是写的太多了,还一直在哭,就给人感觉很假。

鲁迅先生在在《史略》的第十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中先生评价三国人物写到: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长厚而似伪”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这个观点我想在古代也会有一些人有这样的感觉,况且古代还有这么一句话: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花关索传》的作者是不是也想借关索寻亲的故事来进一步衬托刘备的虚伪,这个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最终定论!

桃园结义全是戏,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为何刘备坐视不理?

1967年,在上海嘉定县的城东公社发现一处明代宣姓墓葬,其中的一具女骸棺木中出土了一批明成化年间的说唱词本,共有十二册。其中一册的书名叫《花关索传》。在《花关索传》中就讲到了发生在刘备、关羽和张飞之间的一段残忍得不可思议的故事。

话说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后,为共图大事,刘备认为在外厮杀拼命难免会为家事而耽误前程,关羽和张飞听后,心下明白。可是两人要杀掉自己的亲人,实在是下不了手,于是便约定互相斩杀对方的家人。那么,关羽毫不客气的杀掉了张飞的家人。

而当张飞赶到山西运城关羽的老家后,看到嫂夫人胡金定有孕在身,张飞的心一下子软了。一阵犹豫后,他放走了胡氏,杀掉了其余18口老小,才拍马扬鞭赶回涿郡。

胡氏逃回了娘家,不久,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孩子长得很像父亲关羽,面色发红,身板健硕。七岁时,与家人看灯展时走丢过一次,幸好让本地的大善人索员外发现了,给送了回来。九岁时,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跟从花先生文学黄公三略法及吕望六韬文,武学十八般武艺。成人后,关公子回到家里,跟母亲胡氏谈起这些年的经历,胡氏遂以三家之姓,为关公子改名为“花关索”。花关索此后就与母亲启程一起去西川找寻父亲。在寻亲的路上,打败了鲍家庄和卢塘寨的人马,意外的娶了鲍三娘和王桃、王悦姐妹为妻。

一天,张飞与关羽在一起闲聊,小吏忽报:“门外一小将军,名叫花关索 ,想进见关将军。”关羽命传入。花关索来到堂前,见到关羽,双膝跪地,看着眼前千里迢迢找寻到的父亲,花关索泪流满面的对关羽说:“我小时侯见不到父亲,就常常问母亲。母亲说父亲杀了乡里的恶霸,避难江湖,也不知道在那里。家里穷,是姥爷将我抚养成人。后来打听到父亲在荆州的消息,所以赶来寻亲认父。”关羽听了花关索的哭诉,简直蒙圈。他不能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有个儿子。花关索看到父亲迟疑不定,失望地说:“父亲不认儿子,儿子就没有依靠了呀!”

张飞将哭昏在地的花关索扶起来,对关羽说:“我看这个孩子,一定不是胡乱来认亲的!兄长在外时间久了,是不是把家里的事忘了?”关羽沉吟了半响,问花关索:“你既是我的儿子,为什么姓花不姓关?”花关索就把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关羽,没等讲完,九尺的铁汉关羽兀自捂脸掉泪,泣不成声的说:“你要不来,真不知你们母子的艰辛,你母亲现在何处,快快请来!”

于是,胡氏及三个儿媳才走进堂前,拜见了关羽和张飞,关羽高兴地像在做梦。看见三个儿媳妇齐刷刷站在眼前,不解的问胡氏:“家里穷的娶一个都困难,怎么能娶了三个媳妇?”胡氏笑着说:虎父无犬子嘛!关羽亦大笑说:“好好好,吾有此儿,如虎添翼,何愁汉室不兴乎?!”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东汉末年乱世纷争中,一群怀抱理想的贫民,为了共图大事,残忍的挥刀斩断了一切牵绊双脚的情愫。凄凉悲壮里,这种杀光光誓死不回头的革命,让人不敢苟同,然而,直到清末年间在一些草莽土匪举事前还沿袭着这种风俗。这与主流意识形态中所倡导的有情有义,“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是大不相同的。

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都是带着家属创业的。众所周知,刘备有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和吴夫人。甘夫人即阿斗的生母;糜夫人在落难长坂坡时,为让赵云全力保护阿斗,自己投井而死;孙夫人是政治联姻;吴夫人是刘备夺取益州后,纳为夫人的,刘备称帝后,册封吴夫人为皇后。

关羽的家属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提及:诸葛瑾曰:某闻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诸葛瑾去荆州找关羽提亲,没料想关羽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搞得诸葛瑾两头不是人。张飞的妻子是夏侯渊的侄女,张飞有两个儿子张苞和张绍,有两个女儿,均为刘禅的皇后。

虽然史料中并无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记载,但他们三人情同手足,恩若兄弟,是一种互帮互助精诚团结的典型关系。所以桃园结义不是戏,而张飞杀死关羽全家老小,刘备坐视不理才真的是戏。《花关索传》写这种无情无义的不入主流的故事,是不是也在抢三国热的噱头?谁能说妻儿老小是前进的绊脚石,家庭是动力的源泉,正是有来自亲人的鼓励和安慰,才让男人们欢快地顽强地奋斗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这句话,没问题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