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从水路进攻东吴不从合肥进攻?
曹操从水路进攻东吴,而不从合肥呢?这里的水路指的就是荆州这边的长江。而合肥当然指的不是现在的合肥,而是当初扬州和江东交界的地方。
跟江东比起来,南阳郡才是曹操最想夺取的地盘。过去南阳是属于袁术的地盘,他以此作为根基,拥有天下百姓最多、最富有的地盘南阳郡,所以才敢称帝。后来袁术兵败如山倒,刘表趁机夺取了这块地盘,从此荆州实力大增,让曹操也不敢小觑。等到曹操消灭干净袁绍的势力以后,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夺取南阳郡,只有占据了这个天下第一郡,曹操的心才能安稳。
所以曹操率大军直奔荆州,而不是朝着合肥出发,他第一目的其实是南阳郡,其次是荆州,最后才轮到江东。江东地区现在看起来十分富庶,可是在孙权时期,这个地方大多数还属于蛮荒之地,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赶不上南阳郡和荆州,所以曹操自然是最看不上的。
打下了南阳郡,没想到刘琮带着荆州主动投降。让曹操意想不到的是,收服南阳以后,刘表的儿子刘琮压根没有反抗一下,就将整个荆州给让出来了。天底下还有这么窝囊的人,曹操大军自然不会停歇,直接就入主荆州了。荆州虽然有二十万人马,可是除了刘备以外没有一个反抗的。所以曹操进入荆州一点阻碍都没有,此刻的他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天下,自然是会站在船上横槊赋诗了。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三国志》既然已经打下了荆州,那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夺取江东呢?荆州和江东不过是一江之隔而已,现在再绕道去合肥,岂不是浪费人力和物力?曹操是会算账的,而且他认为孙权也会像刘琮一样,软弱无能地把江东送出来,可惜他错了。
曹操掌握了荆州一流水军,自信满满。刘表集团军事力量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关羽时期的荆州水军号称天下第一,而这支水军正是刘表留下来的。所以当荆州水军都督蔡瑁投降曹操以后,曹操白白得到了这一支强大的水军力量,自然是更加放心了。他认为有这帮专业的水军来培训自己带来的北方人马,不用多久,就能够横扫江东集团。
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三国演义》北方人是不擅长打水战的,曹操之所以敢从水上跟东吴较量,其实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掌握了天下最好的水军,就连东吴都不是对手。可惜后来他中计将蔡瑁给杀了,使得荆州水军失去了头头。
曹操认为可以在短时间一统天下,此刻他已经狂了。到了荆州以后,他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和绝大多数的人口。这样的功绩是当时那个时代没有哪个诸侯能够做到的。所以曹操此刻已经有些狂妄了,他认为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一统天下。因为在他眼里,孙权不过是一个黄口小儿,没什么真本事,而西川的刘璋更是一个守成之主,不会有大出息。此刻的曹操似乎已经在规划一统天下后该如何自处的问题了。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三国志》自从击败袁绍以后,他做任何事情都十分顺利,似乎老天爷已经选中了他一统天下一样。所以他来到荆州以后,在没有什么规划的情况下,立刻发起了对东吴的进攻,再绕道合肥又不知道何年马月了。这种盲目的自信和急躁的表现,在孙权看来,那就是失败的象征。孙权不是吃素的,他的反击等于是打醒了曹操。
合肥也是个战略要地,不过双方都太看重。合肥在三国时期的确是战略要地,曹操和孙权都太看重这个地方了。赤壁之战战败五年后,曹操卷土重来夺取江东,其实就是从合肥这边出兵。当时他带兵四十万,号称要荡平江东,可惜被孙权手下大将击退,也正是在这一战后他才说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赞叹。
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彻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扞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三国志》后来孙权也想在这里北伐,亲自带着十万人马从合肥出击,却被张辽八百人打的溃不成军,孙权本人也差点丧命。后来合肥这里常常发生拉锯战,不过大规模的战役是没有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合肥太重要,没有人会白白拱手让人。此刻曹操从水路出发,并不是放弃合肥这条线,只是他觉得从水路进攻对当时的曹操来说,是最方便的。
总结:曹操夺取荆州意气风发,想要迅速一统天下。- 南阳郡是诸葛亮居住的地方,也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地方,所以曹操最想得到的地盘是南阳郡,而不是江东。
- 在夺取南阳郡以后,没想到刘琮居然举手投降,将整个荆州都让给了自己,曹操的大军自然不客气地入主了荆州。
- 曹操拿下荆州以后,得到了当时的一流水军荆州水军,所以自然认为是夺取江东最好的时刻。
- 轻而易举拿下荆州以后,曹操开始有些飘了,便想迅速一统天下,索性就在荆州出兵,也懒得循序渐进地做计划了。
- 合肥的确很重要,可就是孙权和曹操都太看重,所以更加不利于出兵讨伐东吴。
曹操为什么从水路进攻东吴不从合肥进攻?
题主说曹操只从水路进攻孙吴,这个说法是错的。因为,合肥在三国时期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曹魏政权拿下合肥,进可以直逼濡须,牛渚,进攻建业,防守上则是寿春的屏障。孙权方面拿下合肥,则可以进军中原地区,防守上可以保证长江天堑的巩固。当时,合肥在曹操的手里,后来扬州都督满宠建议,把合肥城西移,建立合肥新城。这样有个好处,可以规避孙吴水战的优势。
(图中的红圈为“合肥旧城和新城位置”,明显合肥旧城靠近岸边)
正是合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曹魏和孙吴通过争夺合肥经过几次大战。比如说曹操,在213年,曹操率领40万大军攻打濡须港,被吕蒙,甘宁打得大败而退军。反过来,孙权率领10万大军发起“合肥之战”,结果被张辽打败,孙权损兵折将,自己也差点被抓,这就是著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所以,合肥,濡须一线,一直是曹魏和孙权争夺的焦点之一。何来曹操不从合肥进攻孙权之说?
(曹魏要出濡须入江,必经合肥前线基地)
当然,题主可能是问“赤壁之战”时,为何曹操要走水路进攻孙权,而不从合肥呢?这又是另外一个角度了。当时的曹操,虽有在“玄武池”训练水军的事情,但是总体上,曹魏的水军还是远不如孙权的。赤壁之战,曹操正好接收了荆州的土地和军队,这倒让曹操省去很多麻烦。因为荆州的水军实战经验要丰富很多,荆州的将领对当地的水路地势也比较了解。如果从荆州北部度过长江天堑,并控制长江的中上游地区,将会对处于下游的孙权集团带来强大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赤壁之战一结束,周瑜不惜代价要拿下江陵的原因,也是日后孙权和刘备“反目成仇”的重要原因。可见,被别的势力控制住长江中上游,这对孙权集团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总结,曹操从荆州发动“赤壁之战”,这是基于当时的形势和便利条件,假设把荆州水路移到合肥一线,曹魏依然要拿下濡须港,才能使用水军在长江作战。那么,既然从荆州进攻,有那么多好的条件,又何必“劳军远行,多次一举”呢?
曹操为什么从水路进攻东吴不从合肥进攻?
赤壁之后曹操,曹丕几次伐吴都从合肥方向!司马炎灭吴六路大军,有两路从安徽方向!不知道你瞎说什么玩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