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的旗主王爷,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何能对抗军机大臣?
八旗旗主王爷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能够对抗军机大臣?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两个职位到底是干嘛的,江湖小晓生跟大家一起来看看。
第一,什么是八旗旗主。努尔哈赤原先还没有一统辽东的时候,只有几个小部落臣服于他。所以并没有什么八旗之说,可是萨尔浒大战时期,努尔哈赤已经成为了辽东第一号人物,强大的叶赫家族也即将被他吞并,这个时候八旗的作用就很明显了。部落太多,军队也比较容易分散,为了加强军队的建制,努尔哈赤发明了八旗制度。这种制度很明显,就是为了方便他管理军队的。而军队不能轻易交给外人来管理,所以这八旗的旗主,基本都是努尔哈赤本人的子侄。到了皇太极时期,他建立了帝国,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他必须要收拢八旗旗主的权力,所以对八旗旗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压。
多尔衮和顺治皇帝时期,八旗旗主依旧担当重要职责,不过已经做出了部分调整,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是皇帝亲自做旗主,而下五旗则是亲王统领。康熙年间,由于康熙皇帝本人的能力过于突出,所以皇权达到了历史巅峰,八旗制度基本就名存实亡了,这些旗主王爷们也都放马南山,根本就不带兵打仗了。因为皇帝自己统领天下兵马,他手底下有一套班子,根本不需要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种制度。不过八旗旗主王爷们手里还是有一点兵马的,只是保证自己安全用的,也算是给满人留一条退路。
第二,什么是军机大臣。如果在雍正之前,你看到这个词,那么一定是后人杜撰的。因为军机大臣这个职位是雍正首创的。跟明朝所创立的内阁大臣一样,军机大臣也是分等级的,首席军机大臣跟内阁首辅是相同的,只不过此刻的皇权要更加强大。当时西北战乱,为了及时处理西北战报,雍正不得不再故宫的一个小屋子里设立了这个军机处,一个领导班子长期在这里工作,也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圈子。他们对军政大事,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是决定权,始终还是在皇帝手里。看似非常荣耀,其实伴君如伴虎,而且没有绝对的权力,是一个风险比较高的职业。如果没有张廷玉这种老谋深算的大脑,是很难驾驭这种高危职业的。
第三,八旗旗主王爷和军机大臣,谁的权力大?说老实话,这两种职业的权力在雍正年间都不算大。八旗旗主在努尔哈赤时期,属于巅峰时期,每一位旗主手底下至少拥有上万军队,旗主王爷是国家领导人之一,属于核心集团成员。到了康熙时期,八旗旗主王爷简直就是一个摆设,他们一直都在关外驻守,很少有机会会来紫禁城,而且他们手里的军队不过几千人,没有什么杀伤力。那个时候满人已经夺取了天下,所以他们也过上了好日子,并不需要打打杀杀的了。雍正年间的旗主王爷基本跟康熙年间一样,没什么实权。
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其实权力也是相对的。他们对皇帝有建议权,当然有时候也有表决权,可是他们没有决定权。所有的权力都在皇帝一个人手里,而且军机处大臣的官衔时高时低,并不统一。皇帝信任谁,说不定第二天就把你拉进来一起讨论,不信任你的时候,第二天你就可以不用来上班了。所以他们手里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权力,跟旗主王爷相比,那还要差一些,毕竟没有那些人自在。不过他们所掌管的是全国性的事务,对国家负有较大责任。旗主王爷只需要管理好自己本旗的事务就行了。
第四,旗主王爷对抗军机大臣背后的原因。其实光靠几个旗主王爷,压根就不可能对抗得了军机大臣。在《雍正王朝》中,旗主王爷们入京以后,每个人带了一千人马,这都不够九门提督收拾的,真正让他们能够雄起的,是他们顺便接管了丰台大营。这里可是有好几万人马,可以在关键时刻作为机动部队。而且九门提督隆科多此刻也已经被八爷党的人收买,有如此庞大的力量作为支撑。不要说对抗军机大臣,连皇帝他们都敢怼。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怼皇帝了,最后被皇帝绝杀了。他们不知道的是,皇权在那个年代确实是不容质疑的最高权力。因为皇帝支配整个国家的资源,不是八旗旗主王爷的眼界所能看到的。
总结:旗主王爷和军机大臣,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为皇权服务的。旗主王爷和军机大臣,说到底都是时代的产物。努尔哈赤为了方便自己领导军队,所以发明了旗主王爷,雍正皇帝为了巩固皇权,所以发明了军机大臣。江湖小晓生认为,这两种职业之间,其实没有绝对的权力高低,要看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一切都是为了皇权服务,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是皇权的对手。
八旗的旗主王爷,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何能对抗军机大臣?
首先,我们看一下清朝的八旗制度。明朝统治的末期,努尔哈赤在东北地区起义,建立了著名的后金政权。面对庞大的明朝,由于双方的力量悬殊,为了更好的作战。努尔哈赤把部众分为了黄白红蓝4个旗。后来,随着势力的扩大,逐步形成了八旗制度。分别是正红旗、正白旗、正蓝旗、正黄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每个旗都有旗主,这些旗主由于立下了赫赫战功,基本上都是亲王或者郡王。
按照努尔哈赤事留下了的规矩,国家事务需要由大汗(皇帝)和八位旗主共同商议决定。这就是八王议政制度,这个制度让后来的康熙、雍正等皇帝非常头疼。 为了遏制旗主王爷议政的权力,雍正皇帝建立了军机处,从而架空了八王议政制度。其实早在康熙皇帝时期,刚刚亲政的康熙皇帝已经开始想办法了。由于清朝入关时间不长,康熙皇帝不敢贸然废黜旗主王爷。但康熙皇帝建立了都统制度,每个旗都有一位都统。都统由皇帝任命,属于从一品的高官。从这个时候开始,皇帝已经开始逐步分割旗主的权力。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都统已经负责各个旗的大部分事务,旗主成了空架子,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权力。而且由于国家进入安宁时期,战争越来越少,一些旗主不一定是王爷,爵位开始慢慢下降。但是,旗主对本旗人的影响没有立刻消失。 按照清朝的规矩,旗主和普通旗人都是世袭的。除非被开除旗籍,否则世世代代都是旗奴,见到旗主以后必须请安。哪怕旗主已经家道中落,而旗奴封侯拜相也必须请安。和珅是乾隆后期的第一权臣,兼任了40多个官职,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和珅是镶红旗的旗奴,而金大烟袋是镶红旗的旗主。见到旗主,和珅不得不下跪请安:“奴才和珅叩见老主子。”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松筠是道光皇帝的宠臣,而且也是军机大臣。松筠的旗主去世以后,旗主家里人立刻给松筠送信,让松筠穿上孝服在大门口迎接客人。松筠虽然非常生气,但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说,进入清朝统治中期以后,旗主的实际权力并不大,但对旗奴仍有很大的印象力。但仅仅对自己的旗奴有用,例如阿桂,如果金大烟袋训斥阿桂,阿桂可以立刻顶回去。因为阿桂是正蓝旗的,镶红旗的旗主管不到。至于刘墉、纪晓岚、王杰等汉臣高官,旗主们无权使用。
其实进入清朝统治的末期,八旗制度也在逐步瓦解,旗主和旗奴的关系出现了变化。旗奴不再受制于旗主,旗主反而需要昔日旗奴的照顾。在影视剧中,屡屡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高级贵族以外,就连一般的贵族也和普通的富家翁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总结一下旗主的历史,在清朝入关的初期,旗主基本上都是王爷,而且战功赫赫,拥有一定的实权。但从清朝中期开始,旗主不一定能拥有王爵,而且权力被逐步架空。
进入清朝统治后期,旗主仅仅成了名义上的高级贵族。清朝灭亡以后,八旗制度彻底崩溃,旗主丧失了所有的影响力。按照一位军阀的话说“现在,什么王爷、贝勒都没有枪杆子好使。”这句话反应了当时的真实情况,进入北洋军阀时期以后,清朝贵族的权力陡转之下,就连当年的王爷们也开始谨小慎微的过日子。有的王公贵族甚至开始变卖家当,因为自己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八旗的旗主王爷,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何能对抗军机大臣?
导读:和珅富可敌国,他和八旗王爷比起来谁权利更大?老龙带您走进历史品味历史!《八旗》:满清根基,国之柱石起源:八旗刚开始只是满人的狩猎组织,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他将八旗上升为一种军事社会制度。由他和七位子侄各掌握一旗,实行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做到每个旗主掌管各旗行政、经济及家族组织,以此作为和大明王朝争夺天下资本。
发展:在八旗制度下,清军很好的集结优势兵力,打开了山海关大门,进入中原地区。为了稳固政局,清朝统治者把八旗派到全国各地进行驻防,给与他们很大自主权,这虽然皇太极等人能够把控中原地区,但也让八旗旗主手中的军事力量不断强大。
老龙:八旗王爷是皇室贵族,手握八旗子弟兵,和珅只是文臣之首,再厉害也是臣子!八旗旗主世袭传承,与皇权关系越来越远传承:在八旗中,除了正黄、镶黄两旗由清皇帝直接统领外,其他都是世袭制的传承下来,这六旗的旗主从开始与努尔哈赤的兄弟、叔侄关系,到乾隆之后血缘亲疏关系已经远了不少。但八旗参与朝政最终决策的制度,一直传承下来,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清朝统治者皇权威严、执行力。
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从雍正开始设立军机处,将朝廷中自己心腹纳入国家军事、政治决策体系中来,通过他们把政令颁发出去,从而规避八旗对皇权的干预。在这过程中,军机处的权力越来越大,作为皇权的代言人,在其中任职的官员地位也是水涨创高。
老龙:军机大臣只能传达主子的意见,而八旗王爷是皇帝都有忌惮的人,和珅和他们比起来没有什么优势!和珅:出身八旗,遇父低一辈国之根本:雍正帝说过“八旗满洲 ,乃我朝之根本,根本不可不固”,这就是说八旗制度在清朝相当于宪法,牢不可破。而和珅为满洲正红旗人,虽然和珅深受乾隆喜爱,任了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数十个职务,自己的儿子还娶了乾隆的女儿,算得上皇亲国戚,但这些一遇到正红旗的旗主,那么就把和珅打回了原形,作为旗奴他只有下跪请安的份了啊。
老龙:不过根据八旗制度规定,和珅只是受制于正红旗,对其他旗主却不必在乎,不受他们的管辖限制。但八旗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和珅纵然是军机大臣也要退舍三分。八旗的旗主王爷,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何能对抗军机大臣?
这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剧情吧?金大烟袋凭借着自己的八旗旗主身份好好整治了和珅一番。
但是电视剧无法代表历史,特别是《铁齿铜牙纪晓岚》这样一部虚构历史剧,其情节很多都经不起历史的推敲。乾隆时期的旗主王爷虽然地位超然,但却无法压制军机大臣和珅,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和珅的权力范围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而设立了统管军政大事的“中枢权力机构”——军机处。
和珅身为乾隆朝的军机大臣,有代君处理大清朝军国政务的特权, 外省官员呈给皇帝的奏事折子必须事先经过军机处的处理才能被皇帝批阅,因此和珅的权力极大,有偷天换日,斗转星移的权力。
除此之外,和珅还曾兼任刑部尚书——管理大清刑法;吏部尚书——管理清朝大小官员;内阁学士——尚书房议事权;内务府总管——管理乾隆的金库;理藩院尚书——管理蒙、藏、回等少数民族的事物;户部尚书——管理大清朝的国库以及各种税务;九门提督——管理京畿的防务问题已经步军衙门和丰台大营。
试问,除乾隆皇帝、孝圣宪皇后这娘俩之外,放眼当时大清朝还能找出任何一个比和珅实际权力大的人吗? 电视剧里纪晓岚根本没资格与和珅叫板。
旗主王爷的没落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统治时期,旗主王爷的权力、地位几乎除皇帝之外无人可比。
比如清朝历史中著名的旗主王爷多尔衮、多铎、代善等等,这一时期的旗主王爷有军权、政权、议事权甚至有左右大清朝政局的权力,但在顺治皇帝执政时期,为了避免旗主王爷的权力过大,顺治皇帝将八旗旗主的权力大幅度削弱,上三旗加下一旗由皇帝统管,每一位八旗旗主手中的兵力几乎不超过“两旗”。
康熙、雍正两位雄主更是接连打压满八旗旗主手中的权力。满八旗除了设立“旗主”之外,还另设立一位“副旗主”,而副旗主多为汉人。换言之“副旗主”便是皇帝安插在旗主王爷身边的卧底。
到了乾隆朝,八旗旗主们早已经不复当年的雄风,没有乾隆的懿旨,旗主王爷甚至不能随意出京,只能老老实实的蹲在北京城。举个例子,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弟弟弘昼,手中掌握着正白、镶黄二旗,算的上是乾隆朝中最为受宠的亲王,但弘昼的权力依然受到和珅的限制。
正白、镶黄二旗的军饷由户部管理,户部归和珅管;正白、镶黄二旗的人事安排由吏部管理,吏部归和珅管;
最关键的是,和珅身兼八旗都统和各省驻防将军二职,有权利插手正白、镶黄二旗的各项事物。
试问旗主王爷如何压制军机大臣, 不同的朝代,其政治环境也有所不同,如果把军机大臣和珅,放在皇太极执政时期,多尔衮和代善两位旗主王爷能把和珅吊起来揍,但在乾隆执政时期,旗主王爷则无法起到压制和珅的作用。
当然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代善的后人“金大烟袋”让和珅下跪的一幕,这个其实到没什么。
金大烟袋是代善的后裔,代善在八旗入关时便是正红旗的旗主,而和珅的祖上是正红旗的兵丁。按照清朝的规矩来讲,金大烟袋是和珅的老主子,清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旗下人见到老主子必须三跪九叩,哪怕老主子当街要饭,旗下人也要 行跪拜礼。所以和珅跪金大烟袋并不吃亏,但是并不代表金大烟袋的权力比和珅大。后面将和珅关到兰州大牢守尿桶的情节,显然有些过分了。
不过话说回来,电视剧编剧也没有太夸张,他还是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当时的和珅主要是没有亮明身份,这才吃了个哑巴亏。如果当时和珅是以和中堂的身份出现,金大烟袋也没法拿他怎样。
八旗的旗主王爷,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何能对抗军机大臣?
八旗旗主就是铁帽子王。清朝皇帝自己就是正黄旗旗主,相当于董事长。其他七位旗主就是董事会成员。和珅是军机大臣,相当于总经理。一个是决策层,一个是管理层。
八旗的旗主王爷,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何能对抗军机大臣?
八旗之制是清朝的基础性制度,在初期为女真(满人)夺取天下发挥了关键作用,入关之后,在统治中原、维护皇权中依旧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八旗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为了便于管理部众,建立四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万历四十二年(1614),又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八旗制度正式建立。到了皇太极时,又创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但是满八旗地位最为崇高。
早期,满八旗的旗主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各旗旗主凭借其身份地位不同而权力有所不同。到了皇太极称帝后,极力打压其他旗主,加强自己的权力。到了顺治帝时期,随着多尔衮的去世,对八旗作了重大调整,天子亲自统辖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其他五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由亲王统带,由此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因为八旗多派往地方,而旗主又是一旗之首领,中央的很多政策要通过旗主才能下达,所以旗主的势力很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