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汉宣帝刘病已?

汉宣帝刘病已的故事已经不新鲜了,我们说一点他不为人知的事情。这很可能改变你对汉宣帝的认识,在汉朝的所有皇帝当中,刘病已堪称最优秀的一个,因为他出身低微,在社会底层成长,深切地知道老百姓生活十分辛苦,所以对老百姓很好。那么他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呢?

第一,为了老百姓而改变自己的姓名。

刘病已这个皇帝不简单,他从小就坐牢,到了八岁的时候才被放了出来。这个时候的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老百姓的艰难。所以登基以后,认为病已这两个字在民间用的实在是太平凡了。而古代皇帝的名字是百姓们不能提起的,所以刘病已为了方便百姓,就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询。询就是询问的意思,很显然就是希望大家都来向他述说事情,不要藏着掖着。这是很不简单的事情,雍正登基以后,只准自己叫胤禛,其他兄弟的胤都必须要改称允。连兄弟都必须要改名字,可见皇帝的名字是多么重要。

第二,杀掉霍光全家,自此无人愿意轻易保护帝王。

霍光是帮助刘病已上台最大的功臣,在丙吉的保护之下,刘病已终于躲过一劫,这个时候霍光刚刚把刘贺给废掉了,正愁没有接班人。丙吉便推荐了刘病已,霍光便将刘病已接入了宫中,尊奉为大汉的皇帝。而刘病已执政期间,对霍光十分尊敬,什么都要询问霍光。可是在霍光去世以后,刘病已却开始对霍光家族动手,虽然说是情有可原,是霍光他老婆毒死了刘病已的皇后许平君所以刘病已才会在霍光死后灭了整个霍家。可是这件事也开启了灭功臣族的先河,直接导致了,从此没有权臣会一心一意地保护皇帝。

第三,追封爷爷为戾太子,有定罪之意。

让我想不通的是,刘病已在登基以后,居然没有册封自己的爷爷为皇帝。他的爷爷是汉武帝的太子,本来就应该是皇帝的接班人。如果没有奸人陷害的话,他爷爷刘据一定可以顺利接替汉武帝,成为王朝的继承人。所以一般后代子孙如果做了皇帝的话,应该要给刘据追封一个皇帝。但是刘病已并没有这么做,反倒是给了刘据戾太子这个封号。戾就是有罪的意思,就是说刘据是一个有罪的太子。这实在是太过分了,可怜刘据悲惨的一生,就算孙子做了皇帝也没有为他平反。

第四,加封汉武帝庙号,却给父亲按了一个皇考之名。

汉武帝是大家都知道的皇帝,在大汉朝十分出名,打匈奴十分厉害。可是在后世当中的评价却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就是到了晚年的时候,杀害了太子全家,差点把自己搞灭族了。所以大家不是很喜欢汉武帝,等到汉武帝去世以后,他也没有庙号。可是刘病已却为汉武帝安插一个庙号,汉世宗。但是我们发现,他没有给自己的爷爷刘据封皇帝,给自己的父亲刘进就封了一个皇考,其余什么都没有。这就显得有些忘恩负义了。加封汉武帝为汉世宗,其实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是正统,其他什么作用都没有。对父亲和爷爷的这种态度,其实也挺让人寒心的。

我是江湖小晓生,在你们眼中的汉宣帝刘病已,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呢?

如何评价汉宣帝刘病已?

汉宣帝是个非常好的皇帝,也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他的功绩和品行都值得赞扬。

汉宣帝,刘询,也叫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

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了刘据,早先被立为太子。刘据的儿子叫刘进,刘进的儿子就是刘病已,就是汉宣帝。

汉武帝年老后犯了糊涂,“巫蛊之乱”,几乎灭了自己的太子的满门。刘病已的父母姐妹也在这次事变中,全都被杀。

那时候的刘病已只有几个月大,就成了孤儿,还被关进监狱。

负责审巫蛊案的丙吉心地善良,找了两个忠厚的女囚哺养刘病已。

汉武帝那时确实糊涂得很厉害,有个方士告诉他,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武帝下诏处死各监狱所有的在押犯人。

丙吉关闭了监狱的大门,不让传旨的使者进入。使者返回奏明,弹劾丙吉。汉武帝认为是天意,大赦天下。刘病已才保住了小命。

丙吉查访到了刘病已祖母的娘家人,就把刘病已送给他们抚养。 巫蛊之乱平息后,武帝下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

刘病已长大后娶许平君为妻,夫妻恩爱,生活幸福。

武帝死后,汉昭帝刘弗陵(就是那个钩弋夫人生的儿子)继位,霍光辅政。不久也死了。刘弗陵无子嗣,霍光就立了昌邑王刘贺为帝。

刘贺是个沷皮纨绔,整天沉缅酒色,只干了27天就被霍光废掉了。

在丙吉推荐下,霍光重立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宣帝登基后,怀柔隐忍。朝中政事都经过霍光先听取汇报,才上奏宣帝。宣帝对霍光十分尊重,礼敬有加。前往汉高祖庙祭拜时,宣帝和霍光同乘一车,紧张到如芒刺在背。

刘病已想封许平君为皇后。而霍光的小女儿,也想当皇后。慑于霍光的威权,大臣们都认为应该立霍光的女儿为皇后。汉宣帝下诏,要求大臣们寻找以前他用过的一把宝剑,大家明白了皇上的心意,就奏请立许平君为皇后。这就是成语“故剑情深”。

女儿没有被立为皇后,霍光的老婆怀恨在心,与太医勾结,将许皇后毒杀了。

霍光知道后大惊,将事情隐瞒和压制了下来。

霍光的女儿当上了皇后。

霍光去世后。汉宣帝立即任用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霍光的老婆又想毒死太子,却没有成功。

宣帝亲掌朝政,魏相为丞相,下诏群臣可以直接晋见皇帝,架空了霍家在朝廷中的地位。逐步将霍家在朝中的领兵重臣全部调离京师,所有统领京城警卫部队的将领,都改由汉宣帝所亲信的许、史两家子弟担任。

霍家人密谋造反,被发觉,满门抄斩。

那刘病己怎么成为刘询的呢?

由于“病已”两字在民间常用,需要避讳,给老百姓带来很多的不便,宣帝就主动改名。下诏:“古代天子的名字,民间不常用,百姓们容易避讳,那我就改名叫刘询了。”

有个当年的宫婢上书朝廷,说自己曾经抚育过皇上,汉宣帝就亲自召见,了解情况,得知当年的身世。他下诏寻访当年在监狱里抚养自己的两位宫女,但二人已然去世,但子孙尚在,汉宣帝都给予了赏赐。

宣帝对丙吉也深怀感恩。凡是曾对他有过抚育之恩的人,都被报答。

为感谢对自己的培养,宣帝追封已经去世的张贺为恩德侯。

为了感谢辅佐大臣的功劳,汉宣帝命人在麒麟阁为十一位功臣绘制画像,使他们能为世代记念。闻名于当世。这十一人中只有霍光不注名字,只写“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

汉宣帝忠厚仁善,没有掩盖历史抹杀霍光的贡献。

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

古人的评价,班固赞曰:

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藩。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我的评价:

一、位登至尊而不忘平民出身的发妻,一往而情深。

二、救抚之恩情都有回报,心怀感恩。

三、除权臣而不忘其功,胸怀宽广,处事公正。

四、重农富国而打击兼并,政绩骄人。

五、设立西域都护府,首次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开疆有功。

六、死后能被立庙祭祀(汉朝非有大功业不予立庙),成就很高。

如何评价汉宣帝刘病已?

刘病已是一位传奇帝王

刚出生就遭遇不测,遭受了牢狱之灾,然后就流落了民间,原本以为会就这样孤独终老。但是奇迹总是会有的,在他十七岁那年被接回宫,登基为帝。

原本以为有了施展本领的地方,但是他受尽了屈辱,就连妻子都被毒杀了,但是他也没有声张,用装傻来保全自己。经过多年的计划谋策,扳倒了宫中的这一势力,从而成为真正的帝王。

在他统治的二十五年里,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等被推向了高潮,开发了汉王朝最广阔的疆域,跟匈奴最大规模的骑兵开战,开始了帝王的治国之路。匈奴等人在他的恩威并施中被彻底降服。但是这个帝王也是比较痴情的,亲手写了最浪漫的诏书,他还喜欢四处游历,体察民生。

汉宣帝的时代是巅峰时代,后世人称“中兴”。“中兴”的意思就是说从衰退走向了复兴。汉宣帝的复兴超越了之前的所有辉煌,创造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巅峰。

汉宣帝时代的内政也是达到了巅峰,使得这个朝代是两政间最清明,军事最强盛、经济最富足。汉宣帝的非凡和谋略之道,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汉宣帝首中文治,次行武力,把外交和军事实力做到了极致。

汉宣帝对于爱情也是非常专一的,在民间时,他跟妻子相敬如宾,登基为帝后并没有嫌弃妻子,反而是念念不忘,下了一道世界上最浪漫的情书。这就是帝王恋爱的千古绝唱。

在为人方面,宣帝也是有开阔的胸襟,使得很多人甘心为他效命,也使这辈中人才辈出。

纵观整个汉宣帝时代,无论是什么都到达了巅峰时代,但可惜的时没有一本描写汉宣帝时代的书籍,让很多人无法看清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法看清这个传奇帝王。

如何评价汉宣帝刘病已?

中兴之君,有为之人。刘病已是布衣出身,他的人生经历和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样传奇,其祖父是戾太子刘据,巫蛊之祸中刘据一脉被铲除,卫氏外戚势力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唯一留下的两个人,一个是霍光,另外一个也是刘病已。刘病已和霍光,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人,实际上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没有霍光就没有刘病已。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严格上来说,也算是卫霍一族,但是巫蛊之祸并没有波及到他,他作为汉武帝的近臣,一直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信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霍光最突出的能力就是做事谨慎,据说他每次上朝走过的路线都是固定的,有人测量过竟然分毫不差。正是因为谨慎,霍光才被汉武帝赏识,加上他是小时候被霍去病带进宫闱的,因此汉武帝对他格外厚爱。

刘病已则很不幸,巫蛊之祸本质上是刘据为首的卫氏和汉武帝之间的权力之争,刘据失败了,最后只好自裁谢幕,母亲卫子夫为自缢身亡,刘据的两个儿子被杀,只有刘病已这个孙子被人保护起来,成了唯一的血脉,保护刘病已的人叫丙吉,他也是被霍光信用的手下之一。当汉昭帝刘弗陵病逝,昌邑王刘贺被废,权力出现真空的时候,刘病已则被丙吉带到了霍光面前,你说是巧合可以,说是霍光的刻意安排和授意也行。

刘病已和霍光之间的关系是君臣,但霍光这个臣子实在是太强了,这也难怪刘病已总是有“如芒在背”的感觉,霍光既是重臣,也是能臣,但同时也是令君主忌惮的权臣。但刘病已不动声色,霍光活着的时候,他按兵不动,当霍光去世后,他开始夺取霍氏权力,让他们成为居高位而无实权的人,特别是兵权。这也是霍氏最后毫无还手之力的原因所在,当然所有对刘病已可能构成威胁的人,都被一网打尽,就和当年霍光对付上官桀时一样,刘病已这个徒弟超越了霍光,属于他的时代来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如何评价汉宣帝刘病已?

刘病已是古代有作为的君王,在位期间是西汉王朝综合国力最为强盛时期,取得的成绩被称为“孝宣中兴”、“昭宣中兴”、“孝宣之治”。刘病已这个皇帝经历比较特别,青少年时期流落民间,遭了不少罪,受了不少苦,算死里逃生,当皇帝后体贴民情。例如:当皇帝后改名为刘询,改名也是为减少老百姓的避讳,不想给百姓添麻烦。刘病已生活在公元前91年至公元前48年,活了44岁;公元前74年至公元前48年当皇帝,在位27年;是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刘病已没有汉高祖刘邦“流氓相”,也不像汉武帝刘彻那样穷兵黩武。汉武帝时期,发生了巫蛊之祸,导致刘病已的曾祖母卫子夫自尽,祖父刘据、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等等遇害,仅剩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死,被收系郡国在长安的府邸中临时设置的官狱里。邴吉等人抚养保护了刘病已。霍光等拥立刘病已当了皇帝。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去病的亲生母亲卫少儿和卫子夫是亲姐妹。汉武帝刘彻死后,是汉昭帝刘弗陵,然后是昌邑王刘贺当了27天皇帝不合格被废,刘病已继位登基当皇帝,谥号:汉宣帝。刘病已当皇帝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霍光去世后,霍光后人想谋反,被刘病已粉碎。刘病已妥协处理了武帝庙乐之争,获得了“聪明远识,制持万机”的赞誉。刘病已即位后,整顿吏治,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惩治腐败,亲自过问政事,特别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确定明确了“汉家制度”。刘病已在位期间,处理好同匈奴、西羌、乌孙等异族关系。设置了西域都护。西域都护设置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刘病已在位期间,实行正确切合实际的经济政策。整顿工商,抑制土地兼并,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在刘病已统治后期,国内经济繁荣,农业连年丰收,谷价创造了汉代的最低价。刘病已在位期间,实行了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繁荣了科技文化并且获得长足发展。《史记》就是在刘病已当政时期公开传播的。

如何评价汉宣帝刘病已?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平民皇帝。

刘询的童年充满了困难和离别,他出生几个月,巫蛊之祸就发生了,

他的祖父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他的父母也因这次事件离世,年仅几个月的刘询成为了孤儿。 刘询因为是婴儿,所以幸免于难,但也被下令关到监狱之中。这个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他就是丙吉。丙吉是长安城内监狱的狱长,他对太子刘据抱有深切的同情,常常照顾他。

后来长期生活于平民世界,因对社会状况十分了解,即位后励精图治,积极改革吏治,减轻刑法,任用循吏;他多次颁布减免徭役、税赋的诏令,注重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他杂用“霸道”“王道”以治理国家。宣帝在位时期没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国。西域都护的设置加强了西汉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刘询崩于未央宫,谥号孝宣皂帝.庙号中宗,葬于杜陵。

宣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出现小康景象。他还主持召开了石渠阁会议.此举对经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与昭帝在位时期被史家合称为“昭宣中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