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俄罗斯为什么要收留斯诺登?是为了与美国斗气,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所畏惧?
“斯诺登事件”到现在还没有定论,这里面的水很深。
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很多事情看起来非常反常;其实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些事就变得非常正常。为什么感觉差距如此之大呢?因为信息不对称,很多事情背后的因素是我们不掌握的。
首先,要搞清几件事:“斯诺登事件”发生时的世界形势?斯诺登是什么身份、这个事件到底是什么回事、涉及什么秘密?“棱镜门”对美国有什么伤害?“棱镜门”爆发后,在世界达到了什么效果?
事出反常必有妖,把这些问题捋清以后,才能揣测:斯诺登为什么跑到香港?为什么俄罗斯接受了斯诺登?
这是电影海报,九边用做头像
一、2013年的世界,美国想搞很多事“斯诺登事件”发生在2013年6月,首先是英国的《卫报》报道的,接着,美国的《华盛顿邮报》跟进。这两个报纸都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综合性报纸,立场偏左。
2013年,要注意几件大事:第一个,伊朗正在进行总统大选,和平派的鲁哈尼就要当选,美国在中东的政策马上就要调整,美伊关系眼看着就要转好。
而埃及却发生了大规模示威游行,支持或反对穆尔西的人在街头互相打得一团糟。推翻穆尔西政权是美国心心念念的事,因为这是“穆斯林兄弟会”的政权。
2013年6月,开罗街头
叙利亚从2011年开始吵了好几年,矛盾进入爆发期,美国按奈不住地要动手;之前,由于奥巴马要考虑中期选举,加上欧洲国家普遍不太愿意,一直没敢把事搞大。2012年底,奥巴马连任成功,最后一个任期,没有选票压力,可以放手干事。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说,美国指控有两个国家一直搞窃听,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亚洲大国,到2013年,这种指责达到顶峰。奥巴马到处说,甚至领导人见面,这些有的没的他都说,搞得大家很恼火。如果注意国际时事的话,明显能感到,2013年美国那种极限污蔑的样子。
方济各
2013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天主教的教皇方济各继位。他是罗马天主教历史上首位非欧洲裔的教皇,他继位时,前任教皇本笃十六世还活着。
本笃十六世是近600年来首位主动请辞的教皇,这件事总让人觉得很蹊跷。教皇的地位在天主教的西方国家是至高无上的,方济各继位后,就访问了美国。
为什么要说这些事呢?因为这些事情可能都和“斯诺登事件”有所关联。按照事物发展规律的“蝴蝶效应”,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只要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就会影响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奥斑马同学
二、“斯诺登事件”是什么回事斯诺登是谁,“斯诺登事件”是什么回事?首先,各种报道都说,斯诺登是“美国中情局前雇员”,于是都认为这家伙是特工。
实际上,斯诺登就是个普通人,他是“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一名雇员,而博思艾伦咨询公司恰好是“美国防务承包商”,一直承包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些外包业务。
也就是说,斯诺登实际上就是一个美国中情局外包业务承包商的雇员,他在这个公司里就是个“程序员”,并不是CIA特工。
各个国家的政府、机关,都有这样的外包业务公司,比如我们的“金山公司”,就是做这个工作的。这样的公司雇员,因为工作原因,可以接触到大量政府、机关的电子文件档案。
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斯诺登能接触到美国中情局的许多东西。但是,实事求是讲,接触的东西密级是有限的,核心的内容肯定接触不到。
另一方面,因为他只是干活的,所以他抛出的东西,严格来讲,美国官方不承认,你一点办法没有,因为这些东西不是合法证据,可信度也有问题。
“斯诺登事件”开始是英国 《卫报》2013年6月5日的一篇报道,《卫报》说:
有一个“告密者”出示的法院密令显示,从2013年4月25日至5月19日,美国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须每日向美国国家安全局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涉及通话次数、通话时长、通话时间等内容,但不包括通话内容。
第二天,美国《华盛顿邮报》又曝光一份美国政府的机密文件,显示:CIA和FBI都能直接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家网络巨头的中心服务器。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随时跟踪这些网络巨头用户的一切上网信息,在他们面前,所有用户都是透明的,没有任何秘密。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美国干这些工作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这项工作计划叫“棱镜计划”,所以,大家把这件事也叫作“棱镜门”。美国不是最讲“人权、自由”、最尊重“个人隐私”吗?那么这件事明显和他们“普世的”价值观不一致。
所以,《华盛顿邮报》报道的第二天,也就是2013年6月7日,奥巴马公开做出回应:承认有这个计划,但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反恐,不针对美国人,而是保护美国人,并且,这个计划是经过国会授权的。也就是说:这是合法的事。
告密者是谁呢?大家都在好奇的时候,英国《卫报》在6月9日就公开了,并说是“告密者” 自己要求公开的;他就是“美国防务承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29岁雇员斯诺登”,他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了四年,他说他“良心上受不了”,因为“美国政府居然侵犯全球民众隐私,破坏互联网自由”。
斯诺登爆出的问题最具价值的就是:
1、美国在监听世界所有人,包括各国领导人,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
2、美国政府可以监视任何人的任何隐私,只要美国愿意;
3、美国监视的资料包括“电子邮件、视频、语音交谈、影片、照片、VoIP交谈内容、档案传输、登入通知、社交网络细节”等等;
4、美国总统每天必看的“总统每日简报”,很多材料就来自这里。
从这些爆出的内容,可以看出两点:
1、默克尔都能监听,还有谁不能监听?
2、监视资料如此详细,还有什么秘密?
既然自己跳出来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立即开始对斯诺登展开刑事调查。就在大家纷纷猜测斯诺登在哪里时,6月17日,美国时任副总统切尼(就是那个当过国防部长的家伙,他为了石油,挑唆小布什进行伊拉克战争,被人比喻为黑暗骑士达斯·维达伯爵)出面强烈谴责斯诺登,并说:斯诺登可能是东方大国的间谍。
切尼
6月21日,美国正式以间谍罪等罪名起诉斯诺登,实际上这时候,斯诺登不知怎么早就跑到了香港;美国要香港配合抓捕,香港说:我们依法办事。
过了两天,也就是6月23日,俄罗斯答应给斯诺登提供有效期一年的俄罗斯临时难民身份,斯诺登离开香港,飞到莫斯科。合情合理也合法。
斯诺登到达俄罗斯后,普京表示:斯诺登如果愿意留在俄罗斯,不是不可能,但他必须停止对美国造成损失。随后,斯诺登就对外界“闭嘴”了,再没有任何事情爆出;至于他向俄罗斯说什么,就更没人知道了。
必须要说一件事,那就是2013年6月7日、8日,“棱镜门”爆出的两天,这是有名的“庄园会晤”,这个会晤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网络安全”问题。
三、美国受到什么伤害?其实啥事没有美国在这次事件受到了什么伤害?表面看,好像把美国搞得很没有面子,其实,美国根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仅仅是把许多事情挑明了而已。
首先,搞这些事也不是美国一家,大家都在搞;那些一般的情报人员,各国互相都认识,平时在街上见到都心有灵犀地避开。这是工作,都要吃饭。
美国监听欧洲国家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不知道吗?要是不知道,说明这个国家太“LOW”了。所以,事情爆出来以后,除了默克尔不高兴地嘟囔几句以外,欧洲静悄悄的。
默克尔不高兴
美国务卿克里公开说:监控“盟国”没有什么不寻常,各种各样的情报对维护国家安全有好处。奥巴马也说:这没有什么不寻常的,我们只是想更好地认识世界。
美国国会众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麦克·罗杰斯对记者说:这件事得到了国会的授权,是合法的,不是政府在滥用权力;这种做法有效防止了对美国的“重大”恐怖袭击。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则说:只有在美国以外的非美国人才是监视的对象,并且,我们的监视行动接受严格的法律审查,将信息的获取、保留和传播最小化。
吵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美国从各个层面给出了解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美国还是那个美国,该干嘛干嘛;美国人也不太关注,反正老百姓也不怕,你叫他监视,他还嫌麻烦。
对于告密者斯诺登,美国政府嘴上说得很严厉,实际行动一点没有。如果美国真要采取什么措施,一个“公司雇员”,怎么逃得了“CIA”的手掌心。
四、只有两种可能那么这件事只有两种可能:
1、斯诺登真的是良心发现,他牺牲自己,唤起人们的良知,以自我放逐的精神来和美国政府斗争。
2、斯诺登是美国布下的一粒棋子,把他抛出来,用他爆出的信息测试一下世界;引导一下世界大事的走向。
第一种可能,斯诺登真的是良心发现,他牺牲自己,唤起人们的良知,以自我放逐的精神来和美国政府斗争。如果真的这样,那“CIA”太菜了,被一个“外包雇员”搞一下。
他怎么搞到如此确切的东西,连这些东西编辑“总统每日简报”都知道,美国政府的秘密情报工作千疮百孔,还搞什么监听、监视,一点作用都没有。斯诺登怎么能轻易跑出去?美国的防间保密就是个笑话,监视来的情报都是没有用的东西。
斯诺登到香港后,美国也没有办法,香港那个最大的美国谍报机构什么事干不了?还让他到处跑。
而他跑到香港就很敏感、爆出情报的时间也很敏感,奥巴马正在搞“庄园会晤”,这次会晤还是美国要求搞的。
斯诺登爆出的东西,说实话都没有什么价值,仅仅是验证了大家心里的猜测。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猜测是真的,压根不用验证。
第二种情况就好玩了,实际上美国也从中得到了好处,那就是向世界各国大喊一声:美国基本上掌握全部秘密。这是提醒,大声地提醒。
接着,伊朗和美国关系缓和、欧洲各国在叙利亚和埃及问题上支持美国行动。实际上这两个地方动乱,对欧洲一点好处没有。
然后就是埃及穆尔西政权被推翻,包括穆尔西本人在内的许多人被抓;美国开始准备对叙利亚轰炸。
穆尔西被抓
保守的本笃十六世辞职,和白人左派观念相近的方济各当上了教皇。也就是教皇和美国许多观念在往一块走,包括对待“同性婚姻”这么敏感的事,这让美国从宗教上压过了欧洲一头。
有时候,敲山震虎还是有效果的,有很多东西我们老百姓不知道。比如,哪个教皇敢对美国不太感冒,马上会有许多教皇的丑闻,说的有鼻子有眼,就差亮照片了,而照片,斯诺登说美国很多。
五、俄罗斯都稳赚不赔俄罗斯收留斯诺登,别忘了,普京是干什么的。无论哪种情况,俄罗斯都稳赚不赔。
如果第一种,很好,俄罗斯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往后可以拿捏美国很久;第二种也很好,就是送美国一个顺水人情。
既然美国想演戏,俄罗斯就陪着,又不失去什么;并且,普京还说“不伤害美国的前提下,斯诺登可以留在俄罗斯”。
为什么大国不感兴趣,因为这与我们没关系,没必要趟这趟浑水。欧洲的冲突是欧洲、美国、俄罗斯的事,斯诺登跑到香港,未必不是想把我们拉进来到意思;天主教更是他们自己的事,教皇总想好事,我们防着呢。
在香港不抓斯诺登,已经够意思了。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不抓就是不抓,这是态度;如果是第二种,那就是看破不说破,你们玩去。
现在,斯诺登事件还有多少人在提?
当初俄罗斯为什么要收留斯诺登?是为了与美国斗气,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所畏惧?
俄罗斯收留斯诺登既不是跟美国斗气,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所畏惧,而是看中了斯诺登手里握的价值连城的情报!
从斯诺登潜入香港那一刻起,俄罗斯情报机构和国家安全部门就严密监视事态的发展,而斯诺登在香港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抛出一个接一个的“惊天巨雷”就足以证明,他手里真的握有无穷无尽的情报宝藏,而能收下宝藏的非俄罗斯莫属。
自斯诺登下决心要背叛美国那一刻起,为中情局工作许多年的他深知,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收容与保护他的只有俄罗斯,因此,他精心策划了从美国本土逃到香港的路线,导致神通广大的美国情报机构一直以为他是在中南美洲。而斯诺登就在香港的酒店里接受英国媒体的采访,接二连三引爆美国的“情报原子弹”,令美国上下乱成一团,而且世界也相当震惊。事实上,这是斯诺登以特殊的方式向俄罗斯证实他的价值所在。因此,当美国情报机构最终锁定斯诺登身在香港,并且向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引渡要求时,因为手续与时差的原因,俄罗斯已经派出精锐的特工队伍将斯诺登接上专机,并且从那里直飞莫斯科。
斯诺登在俄罗斯安身后,每当俄罗斯有外交或者政治需要的时候,他总是不急不忙地抛出“情报炸弹”,往往会将美国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搅得天翻地履。更重要的是,许多美国政客的黑幕也掌握在俄罗斯的手里,因此,斯诺登出逃后,美国对俄罗斯的传统强硬派低调了许多,而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盟友接二连三发生离奇事件,包括乌克兰的政坛。因此,斯诺登让俄罗斯凭空获得了一个宝贝。
当初俄罗斯为什么要收留斯诺登?是为了与美国斗气,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所畏惧?
俄罗斯收留斯诺登,对俄罗斯而言最大的是象征意义,以展示俄罗斯可以同美国抗衡的能力。同时,斯诺登还可以成为俄罗斯攻击美国的一个工具,无论斯诺登是否知道一些机密,但只要斯诺登在俄罗斯,俄罗斯就可以随意利用斯诺登的名义,引导国际舆论,对美国施压。
斯诺登从美国叛逃以后,除了中途短暂停留的几个中转站,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收留斯诺登。当时斯诺登出逃,是一个突出的国际大事。包括一些大国,为了不至于招惹美国,几乎都选择了置身事外。而俄罗斯,也是在斯诺登流落我国香港一段时间以后,才着手接纳斯诺登的。从俄罗斯的反应来看,俄罗斯收留斯诺登,内部必然也是经历了一番争论的。
俄罗斯最终的结果是允许斯诺登前往俄罗斯避难。这种局面,主要是几个因素决定的:其一,俄罗斯有同美国抗衡的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不至于受制于美国;其二,美国是俄罗斯的头号对手,但不是俄罗斯主要的联系伙伴,如果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受其影响的程度有限,或者可以克服,所以俄罗斯不怕美国因此而施加的制裁;其三,俄罗斯虽然衰落了,但是俄罗斯称霸世界的野心却并没有随之衰落,通过收留斯诺登,俄罗斯可以尽可能地恶心美国,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增强在其他国间的号召力。
因此,俄罗斯收留斯诺登,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与美国斗气,更不是单纯地表现所谓的无所畏惧。而是俄罗斯在收留斯诺登以后,其付出的代价远低于其获取的好处。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能够做出这个动作的国家中,俄罗斯再合适不过。
当初俄罗斯为什么要收留斯诺登?是为了与美国斗气,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所畏惧?
大熊子当然无所畏惧,甚至还要给老鹰拔拔毛,有核国家之间的较量,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号称美国史上三大揭密者之一的斯诺登,泄密了本国经营已久的“棱镜”计划等绝密计划,撕下了美国的伪装,美国贪婪的嘴脸暴露在世界面前。
这就是泄密史上著名的“斯诺登事件”,斯诺登“泄密” 事件的威力太大了, 犹如在美国投入了一颗大量的原子弹,对美国的打击深远,欧美关系也因此陷入低谷。
“棱镜”计划始于小布什总统,壮于奥巴马政府,他每天都要看监控报告。
棱镜(PRISM)是美国绝密计划中的一个代号,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感到国内的恐怖活动很猖獗,为了收集情报,于是开展棱镜计划。
被爆出的窃听资料显示,奥巴马时期,棱镜计划覆盖范围非常的广,全网监控,包括谷歌、苹果,所以国内的人民也被监控了,泄密事件曝光后,美国引发众怒,指责政府。
你的通话记录会被监控,包括通话的内容;你的网络聊天记录,包括视频内容,音频内容,文件内容,照片等等,都会被一一监控,这些数据最后都上传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
这是非常可怕,你在网上的任何活动都暴露在安全局(NSA)上,在“棱镜”面前,没有任何隐私可言,美国连公民的基本权力都侵犯,还谈什么自由、民主?
棱镜对外监控全球,特别是一些网络安全弱的国家,比如非洲,美国黑客要想侵入他们的网络,获取机密不是什么难事。还设立特别部门,专门对特定国家进行监听。比如NSA有“对华监听小组”,专门对中国互联网、电话进行监听监控。
美国对斯诺登的背景调查中,没有发现斯诺登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一个普通人, 甚至没有出国过,职业是一名美国(CIA)普通雇员,但确接触到了美国的核心机密,以至于人们分析他是不是某国的间谍。
我们知道,斯诺登最后是被俄罗斯收留了,为他提供庇护,如果不是俄罗斯收留了他,那么肯定会被美国引渡回国,遭受不公审判,终身监禁。
美国对与接收的国家施加的压力,一般的小国家难以承受。能承受得起的国家并不愿意为了这事儿得罪美国。能不怕美国压力又不怕美国制裁的只有俄罗斯。故此斯诺登选择俄罗斯就非常正确。
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的军备竞赛众人皆知,到了俄罗斯,虽然实力没有以前强横了,但是对待老美,依旧不给面子看。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敢于和美国较量那么那时候的俄罗斯和美国实力对比怎么样呢,我们来简单罗列一下。
- 全国总人口数量(2013)
俄罗斯:约1.41亿人
美国:约3.16亿人
人数上面,美国是俄罗斯的两倍,但是俄罗斯领土面积也差不多是美国的两倍。
2、现役部队人数(2012)
俄罗斯:总兵力120万、陆军26万、海军19万、空军18.8万:
美国:总兵力148万、陆军5l万、海军37.9万、空军37.6万;
兵力上是美国遥遥领先,美国占优势。
3、两国的战斗机数量(2012)
俄罗斯:2749架
美国:18234架
空中力量还是美国占优
4、两国的坦克数量(2012)
俄罗斯:22950辆
美国:9573辆
俄罗斯扳回一局。
5、两国的装甲车(2012)
俄罗斯:24900辆
美国:26653辆
美国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6、海军力量(2012)
航空母舰
俄罗斯:1艘
美国:11艘
这没法打了
7、潜艇(2012)
俄罗斯:48辆
美国:75辆
8、驱逐舰
俄罗斯:14艘
美国:59艘
通过以上简单对比,当然还有很多没有提到,但是也可以看出俄罗斯的总体军事实力是稍逊美国的,特别是航母战斗群,俄罗斯远洋实力就不足了,是打不到美国本土的,那只有发射核弹了2012年(俄罗斯10000-11000)VS(美国8500-10000),这个数量足以把两国毁灭好几遍。
所以大国之间,不轻易言战,有核国家之间若是动用武力,必定是互扔核弹,谁也承受不起。 和平时期,大家主要在软实力上面过招。 俄罗斯敢收留斯诺登,自然无所畏惧,有什么不敢的,不能示弱啊
斯诺登在泄密之前就已经逃离美国本土,但他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正义的事,上帝会保佑他。在他辗转多国之后,最终到了俄罗斯,就没有离开过,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很微妙,明争暗斗很厉害。斯诺登不请自来,羔羊进入了我的领地,就算是老鹰也不敢来抢回去。如他所愿,普京收留了他。
斯诺登在俄罗斯并没有获得合法的身份,但也没有遣送回美国,普京总统说过,“斯诺登你想走就走,想留下来也可以,就是停止泄漏我友好伙伴的秘密”。
随后普京又说“斯诺登并不是俄国间谍”,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美国认为斯诺登是俄国间谍来做文章,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了斯诺登。这样看来,普京收留斯诺登似乎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
俄美关系本就不友好,为什么普京说美国是“友好伙伴”呢?我想这也是为了嘲讽奥巴马,斯诺登表示只要奥巴马当局对他会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审批,愿意回去,但是美国并没有展示人道主义精神,可见美国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普京认为,实际上是美国封锁了斯诺登的所有出路,将其“困”在了俄罗斯境内。普京笑称,斯诺登是“美国送给我们的圣诞礼物”。既然是礼物,哪有送回去的道理,除非“礼物”自己要走,普京留了个口子,也是不想损坏俄美关系,但是他并不想和奥巴马会晤,由俄罗斯新总统出面,等到普京王者归来的时候,不知道奥是不是能连任。
斯诺登手里掌握的情报能有多少,大部分秘密已经被公开,即使还有情报,对俄罗斯作用并不大,成为不了对付美国的筹码,相反只会搞得俄罗斯与美国关系紧张。
俄罗斯收留俄罗斯,是在普京授意的前提下进行的,普京的性格,敢作敢为。但是美国一直对俄罗斯没有给予真正的尊重,你是大国,我也是大国,你有原子弹,我也有原子弹,你有战斧,我有苏-57……美国没有把俄罗斯当成平等的伙伴,普京很是恼火,不愿意同美国一起出现国际重大会议。
斯诺登送上门的礼物,普京为其提供庇护,就是想看看奥巴马能怎么样。就像古代两派相争,你的叛徒来投靠我,我收留了他,你想要人,敢来吗。美国只能是干瞪眼,强烈谴责俄罗斯也没有用,斯诺顿一直在俄罗斯的庇护下快乐的生活中。
当初俄罗斯为什么要收留斯诺登?是为了与美国斗气,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所畏惧?
俄罗斯考虑再三收留了斯诺登主要有这么几方面考量:
第一,对美国留后手。
斯诺登在中情局负责棱镜计划,肯定掌握了很多核心机密没有披露。俄罗斯收留斯诺登自然会得到这样猛料。如瓦尔沙夫斯基所说:“目前斯诺登更需要俄罗斯,俄方的立场以及采取的措施都是基于他曾是美国情报部门的雇员。等到时机成熟有需要的时候,俄罗斯就祭出斯诺登这些猛料,给美国一记重击。
第二,无人敢碰的烫手山芋,俄罗斯收下,借以提升国际形象。
在斯诺登同意遵守“停止给美国带来损害”的条件之后,俄罗斯从道义上已没有理由将斯诺登拒之门外。俄罗斯此时顺水推舟收留斯诺登,可以展现出其不畏美国压力的强硬姿态。批准斯诺登的请求将让世人看到莫斯科在保卫人权、信息自由方面的决心,也让人们觉得“俄罗斯是值得信任的”,这表明俄罗斯不惧怕与美国针锋相对,同时也传递出俄一直奉行独立外交政策的信号。
第三,顺应俄罗斯民众希望收留斯诺登的愿望,也是民心所向。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战斗民族看到有反水的美国人,群情激昂,要求政府收留的呼声很高。俄罗斯不收留会让民众觉得政府软弱、害怕美国施压。俄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更是直言:斯诺登是“人权卫士”,是全球无数民众权利的保卫者,俄应该接受斯诺登的政治避难或临时避难申请,这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
斯诺登事件虽然给美俄带来了外交风波,但是影响美俄关系有限。毕竟在伊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这些重大区域问题美俄之间还需要合作。斯诺登在俄罗斯只是临时避难,后续如何,拭目以待!
现在斯诺登住在莫斯科郊区的一栋特殊的秘密房间里,享受着非常良好的待遇。他的俄罗斯女朋友经常会陪着他,不过斯诺登也非常想念在美国的父母和姐姐。由于斯诺登的情报利用价值非常高,因此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特工们,对斯诺登进行了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无缝隙的保护,目的是防止斯诺登这样一位“深喉人物”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暗杀。
当初俄罗斯为什么要收留斯诺登?是为了与美国斗气,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所畏惧?
如果不提斯诺登,是不是很多人都忘了这个人了?
最近一次他露面去年12月,他和以色列摩萨德前局长视频交流,还有一堆以色列咨询公司的朋友在场。当时探讨了美国情报和全球局势问题。木叔看了一段视频,觉得他已经没什么价值了,说的东西无关痛痒,当然可能这样商业活动他就是走走过场吧!
4年前,他可是全球最火爆的名字,其实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原因。
英国每日电讯报曾透露,斯诺登叛逃,其实也有俄罗斯特工在背后操控的影子。
第一,俄罗斯之所以收留斯诺登,是因为本来就是操纵了他。每日电讯报曾引述美国FBI的消息称,他们认为俄罗斯就是斯诺登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俄罗斯特工策反了斯诺登,最终才产生这种戏剧性的结果。
如果从这个逻辑出发,斯诺登能跑到俄罗斯去,当然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其他逻辑也支持这个说法——斯诺登敢于透露美国情报信息,他如果没想好自己的落脚点,或者没有和自己落脚点的相关人员进行接洽的话,就贸然供出美国情报?连后路都不考虑?想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除非他疯了!哪有搞情报的人会这么办事毫无逻辑和头绪的?因此可以说,俄罗斯之前就安排好了斯诺登的退身之步。
至于俄罗斯给了斯诺登什么,他为什么要为俄罗斯卖命,这可能比斯诺登供出的美国情报还要秘密呢!
第二,俄罗斯介入美国的内部事务,确实能力很强,影响很深远。别以为2016年美国大选的所谓希拉里“邮件门”或者特朗普的“通俄门”都是突如其来的,是普京乃至俄罗斯高层心血来潮,突然想介入美国政治?
当然不是!这只是俄罗斯对美国情报战被揭开的一幕罢了!双方隐秘战线的斗争历史久远。所以斯诺登的事情其实就是俄罗斯深度介入美国事务的缩影之一,和什么“邮件门”、“通俄门”类似。
对以上所有指控,俄罗斯否认,但这是他们一贯的做法,不稀奇——特工哪有这么容易公开承认自己的行为的?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罢了。美国对俄罗斯的情报战也是类似。第三,俄罗斯当然要获得美国的情报,斯诺登是个宝库。具体斯诺登给了俄罗斯人什么情报?媒体也不可能知道,俄罗斯也不可能透露。
但从斯诺登的身份上能够看出,他给的情报并非特别高级,一般保密级别的比较多,绝密情报是他这个80后外包员工根本接触不到的。但即使如此,俄罗斯也能从这些情报中分析美国的各种情况,包括监听的信号、规模、对国内各种信息的获取乃至对策等。
这些对于俄罗斯对美国的情报战进行反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认为俄罗斯只是和美国人斗气收留斯诺登,那是被障眼法迷蒙双眼啦!
你如何看待斯诺登事件?
欢迎关注木叔,多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