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吕后这样厉害的妻子,刘邦的儿子有几人善终?

汉高祖刘邦一共八个儿子,不过可惜的是,堂堂天家之子却没几个能得善终的,这一切大多跟刘邦的妻子吕后有关。

正所谓“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

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后

老大刘肥:主动认怂,死里逃生

老大刘肥是曹氏所生,庶长子,也是私生子。

按照《史记》记载,“好酒及色”的刘邦在婚前有一个叫曹氏的“外妇”。“外妇”一般是指养在外面的相好或是另娶的妾,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不难推测曹氏可能身份低微,不方便迎娶进门。

所以,曹氏没有正式的名分,而他的儿子刘肥也就成了庶子,没有皇位继承权。

但也许是刘邦顾念昔日温情,刘肥又是他第一个儿子,所以刘邦给刘肥安排得还不错,封他为齐王,下辖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齐王。

△曹氏

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继位。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时,思维一下子还没有转过弯,在酒宴上仍按原来的兄弟之礼与刘盈往来。这一下就碰触了吕后(此时已是吕太后)的敏感的神经,不尊重新皇帝就是不尊重她,那必须得使出杀威棒,以儆效尤。(吕后生一子一女,刘盈和鲁元公主)

吕后的杀威棒可不好挨,直接就要整死齐王刘肥。

刘肥胆战心惊之下,倒是果断采取了一招妙计,将城阳郡献出,送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做为封地,这才使得吕后转怒为喜,刘肥最终得以安全回国。

△儿时刘肥

不得不说,财帛动人心,利益赛人情,吕后也不例外。

刘肥关键时刻懂得割让利益,这才使得他保全了性命,可笑好多人性命危急,却还视财如命,实在是本末倒置。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谥为悼惠王,他的长子刘襄继承了王位。

万事皆成因果,吕后死后,铲除诸吕的宗室主力,正是刘肥的儿子们。

老二刘盈:仁弱惠帝,饱受煎熬

刘盈是刘邦的第二子,吕后所生,因而是嫡子,很早便被立为太子,后于16岁时继承皇位,是为汉惠帝。

汉惠帝刘盈是一个仁德善良的人,一点也不像吕后那般精明阴狠,但也正因如此,年轻软弱的刘盈完全无法反抗强势老妈的意志,朝政大权实际掌握在吕后(此时已是吕太后)手中。

△刘盈

以致于司马迁都在《史记》中专门设立了《吕太后本纪》,反而没有汉惠帝刘盈的本纪,可见当时真正的天下之主是谁。

刘盈的死,其实与吕后也不无关系。

当初,刘邦专宠戚夫人,因此想要改立戚夫人之子为储君。吕后那叫一个气啊,想她一生为刘邦付出良多,甚至一度沦陷敌营,自己生的一对儿女也差点被刘邦抛弃在逃跑的路上,而临了居然连太子位都想拿走,送给另一个女人生的孩子。

在吕后的全力应对下,刘盈的太子之位保住了,而吕后自此恨透了戚夫人,等刘邦一死,便找了由头将戚夫人囚禁起来,后来又残酷地将她做成了“人彘”。

仁弱的刘盈在老妈的逼迫下,看到了戚夫人的惨状,精神受到深重打击,大病一场后不再理会朝政。六年后,心情沉郁的刘盈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逝,年仅24岁。

△吕后

刘盈虽然在吕后的帮助下登基称帝,但他的一生也是悲剧的,时刻笼罩在吕后的强大气场下,良心日夜遭受着煎熬,最终难免抑郁而终。

老三刘如意:三赵之一,难逃一死

刘如意是刘邦第三子,母亲是戚夫人,年轻貌美,很受刘邦的宠幸。

吕后在彭城之战后,被楚军俘虏,直到约两年半后,才因楚汉议和被放归。

当时刘邦已经专宠戚夫人,常带着她出征,形影不离,而吕后被刘邦留在关中,镇守大本营。

△戚夫人

枕边风历来腐蚀人心,戚夫人一再请求刘邦,改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还真就动了心。

这段夺嫡风波导致吕后与戚夫人结下了大仇,刘邦死后,吕后不但囚禁了戚夫人,同时也不准备放过刘如意。

刘邦知道,吕后会在他死后,对刘如意动手,便任命元勋之臣周昌担任赵国的相国,并嘱咐他好生看护刘如意。

一开始,吕后传召刘如意进京,周昌三次抗命,确实拖延住了吕后的计划。

不过,吕后很快便想出釜底抽薪之计,先传召周昌进京,这样再传召刘如意,就没人敢阻拦了。

刘如意被召进京,是人都知道吕后想下手,心善的刘盈也不想看到弟弟被杀,就极力回护,寸步不离,搞得吕后没有下毒的机会。

△刘如意

不过终日防贼总会有疏忽的时候,一日早起射猎,年仅12岁的刘如意,贪睡没起来,刘盈先走一步。瞅着这个空档,吕后终于毒杀了刘如意。等刘盈回来后,发现弟弟已被母亲杀害。

刘如意死后,吕后便放心大胆地处置已被囚禁的戚夫人,把她做成了“人彘”。

虽然震惊于吕后的凶狠手段,但对她倒也不是不能理解,政治斗争历来残酷,如果戚夫人胜出,吕后恐怕也会遭受迫害,何况吕后还有对刘邦的怨气,不能拿捏刘邦,就只能都出在戚夫人身上。

老四刘恒:天选文帝,刚柔并济

刘恒是刘邦第四子,母亲是薄姬,她原来是从魏王豹那边俘虏过来的,不受刘邦重视,只被宠幸了一次,就怀有麟儿,还真是天意使然。

△薄姬

薄姬身份低微,又受冷落,刘恒早年的地位自然不高,这反而使他养成了低调隐忍的性格。

刘邦封刘恒为代王,而刘恒母子知道政治险恶,所以也只想踏踏实实地在封地过活。

实在没想到,吕后去世,诸吕被除,功臣们挑选新皇挑到了刘恒头上,这简直就是中大奖了。

而功臣们原本以为刘恒老实、好控制,没想到刘恒其实是扮猪吃老虎,上位后刚柔并济、手段精明,很快便镇住了朝堂,坐稳了皇位。

△刘恒

“文景之治”便是从刘恒这里开始的,为汉朝的强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他的意外继位真让人有种天选的感觉。

老六刘友:三赵之二,愤懑幽歌

刘友是刘邦第六子,生母不详,应该是刘邦的其他姬妾。

把老六放在老五之前说,是因为继老三刘如意之后的第二任赵王,是老六刘友,而刘友之后又是老五刘恢。

吕后毒杀老三刘如意后,封老六刘友为赵王。

刘友的王后是吕氏之女,刘友根本不喜欢她,都是吕后强行安排的婚事。

所以,刘友冷落王后而宠爱其他姬妾,惹得王后嫉妒生恨,便跑去吕后身边诬告丈夫言行不轨。

吕后一怒之下,召刘友入京,并软禁在府邸中,不给他吃饭,最终导致刘友被活活饿死。

刘友在囚禁期间,还作了一首《幽歌》,以发泄对吕氏的愤恨之情。

老五刘恢:三赵之三,绝望殉情

刘恢是刘邦的第五子,刘友被饿死后,吕后又封他为赵王。

吕后其实就是在报复刘邦,折磨他的儿子们泄愤。两任赵王都惨死了,刘恢受封后丝毫都不开心。

吕后又使出了联姻的伎俩,强行将吕产之女嫁给刘恢,以便随时监督,加强管控。(吕产:吕后之侄)

△诸王位置示意图

刘恢原本是有相爱的王妃的,这下竟被强行分开。刘恢耐不住相思苦,便私下里偷偷与宠妃相会,结果被吕产之女发现后,歹毒地将宠妃毒杀。

不得不说,吕后阴毒,吕家人也都是一个路数,嚣张跋扈,草菅人命,令人不齿。

宠妃死后,刘恢日夜伤心,相思过度,再加上吕氏的迫害,绝望的刘恢自尽而亡。

三任赵王,在吕后的有意操控下,至此全部丧命。

老七刘长:淮南刚厉,荒唐谋反

刘长是刘邦第七子,母亲是赵姬。

当初,刘邦路过赵国,当时的赵王张敖献上赵姬,因而赵姬被刘邦宠幸,怀有身孕。

不久,赵相贯高刺杀刘邦的事情败露,赵王及从属人等都被牵连下狱。

赵姬向狱吏求情,希望通报刘邦对她网开一面。结果刘邦因为刺杀而生气,没有予以理会。

后又托关系,想请吕后说情,然而吕后嫉妒,拒绝援手。

于是愤懑的赵姬在生下刘长后,便在狱中自尽了。

狱吏抱着刘长向刘邦禀报,刘邦追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后封淮南王。

也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吕后在打压刘氏时,才没有对刘长下手。

汉文帝即位后,长大成人的刘长力能扛鼎,骄纵跋扈,多有不法,而汉文帝念及手足之情,多是忍让宽恕,不予纠正。

刘长越发猖狂无忌,以至于纠集了七十多人便在县中造反,还派人联络闽越、匈奴一齐起事,简直荒唐。

但再荒唐也是谋逆大罪,汉文帝于是将他用囚车押解入蜀,刘长不甘受辱,在途中绝食而死。

其实,刘长完全是被惯坏了,以至于越来越无所顾忌。而汉文帝说是顾念手足,但其实根本没上心,而是采取当年郑庄公的做法,对弟弟放任自流,等祸闯大了,正好收拾了。

老八刘建:吕后狠厉,燕系绝嗣

刘建是刘邦第八子,卢绾叛变后,受封燕王。他在位十五年后,病逝,留有一子,但被吕后杀死,因此香火断绝。

结语

综上,刘邦的8个儿子,被吕后直接或间接害死的有4个,包括老二刘盈、老三刘如意、老五刘友、老六刘恢;

得以善终的有3个,他们是老大刘肥、老四刘恒、老八刘建,不过刘肥是死里逃生,刘建则是被断香火,而刘恒无恙得益于母亲不受宠,外加会装老实;

最后剩一个刘长,自己把自己作死了,死得很荒唐。

总之,8个儿子中,除了刘恒和刘长,其他6人都不同程度地遭吕后毒手,不知道刘邦如果能活过来,会不会严惩吕后一番。

唉,女人嫉妒起来,当真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在此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