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血液癌症指标正常就可以排除患癌风险吗?

抽血查肿瘤标志物,并不能完全排除患癌风险。除了前列腺的癌症指标具有特异性,其他的都不具有特异性,只能作为参考。而且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只涵盖了几个器官,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恶性肿瘤。

举个例子,我目前肠癌化疗的病人中,就有一位术前检查肿瘤标志物正常的患者,但腹痛症状出现一年多,后来是做肠镜才发现的肠癌,但肿瘤标志物一切正常。

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包括以下:

肝癌主要是查甲胎蛋白(AFP);胃肠癌主要查CEA(癌胚抗原)、CA19-9、CA72-4;肺癌和食管癌主要查SCC(鳞状上皮癌细胞抗原)、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胰腺癌主要查CEA(癌胚抗原)、CA19-9、CA50等;前列腺癌主要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妇科方面肿瘤(包括乳腺癌、宫颈癌等)主要查CEA(癌胚抗原)、CA15-3、CA125。

有哪些癌症不能通过血液癌症指标检查?

诸如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脑肿瘤、骨肉瘤、甲状腺癌、鼻咽癌、皮肤癌等,都不能通过查肿瘤标志物发现。

癌症的筛查,不能靠一种方法就能查出来,是要结合多方信息考虑。一个合格的体检医生开体检前,会详细询问病人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既往病史、饮食爱好、烟酒嗜好、家族患病情况等;其次要从头到尾、各个器官询问一下常见的相关症状,如头部症状、眼睛症状、鼻咽部症状、颈部症状、饮食吞咽、肺部症状、腹部情况、排便情况、小便情况等等。如此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针对性开展体检项目;拉网式的体检,只能让患者多花冤枉钱。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检查血液癌症指标正常就可以排除患癌风险吗?

我们现在常规检查的肿瘤指标,以消化系统的肿瘤为主,当然消化道的肿瘤非常多,但人体的其他系统肿瘤同样也不少,体检的目的主要是早期发现肿瘤,但遗憾的是目前的肿瘤标志物很难做到早期发现,发现指标升高时再去检查,往往都是中晚期了。

目前可以相对较早提示癌症的肿瘤指标为肝癌的标志物,AF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肠癌,肺癌的标志物癌胚抗原,即CEA较难早期发现,需要肠镜和CT检查诊断。而常见的肿瘤食管癌,胃癌几乎没有特定的肿瘤标志物去检查,需要靠胃镜。妇科方面的肿瘤标志物CA125,在很多炎症时候都可以明显升高,胰腺和胆道的肿瘤,CA199,CA242都是很难肿瘤出肿瘤来。

因此,如果是为了早期排查肿瘤,肿瘤标志物的作用有限,需要联合胃肠镜,CT等检查来进行。

检查血液癌症指标正常就可以排除患癌风险吗?

不可以。

题目中提到的癌症指标应该指的是肿瘤标记物,其实这些指标在肿瘤筛查里只有提示和参考价值,没有诊断价值,尤其是当肿瘤标记物升高不是很明显的时候,多数意义不大,而且,即使肿瘤标记物正常,也不代表不会患癌或没有癌症存在。

之前曾经被广泛宣传的“滴血验癌”就是指的查肿瘤标记物,其实这是不可靠的,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项技术能通过一滴血能够排除癌症的存在。

目前对于癌症的筛查,靠的是影像、内镜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其中影像检查最重要。

影像包括CT、彩超、核磁、钼靶等;内镜包括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肿瘤标记物常见的指标有NSE、CEA、CA-199、CA-125、CA-724、AFP和PSA等。

其中的肿瘤标记物只能起到一个临床提示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有某项数字大幅升高或持续升高,就要高度注意有无肿瘤性病灶了,需要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做影像或内镜检查;但是,即使上述肿瘤标记物都正常,也不代表就能除外肿瘤的存在。

所以,肿瘤标记物还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神奇,有些可以通过这项检查发现问题,也有不少患者是通过这项指标反应不出来的。

检查血液癌症指标正常就可以排除患癌风险吗?

很多病人,看到体检里有一项:癌胚抗原。指标正常,就来问:“癌胚抗原不高,应该没有癌吧?”。想当然地把“癌胚”理解为癌症早期的标志。其实完全不是。不止癌胚抗原正常不能排除癌症,就算肿瘤标志物全套都正常,也不能排除癌症。

“血液癌症指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肿瘤标志物检查。肿瘤标志物是由癌细胞或者一些正常细胞都可以产生的一些物质。多数情况下,这些物质在癌症条件下产生的水平要高得多。这些物质可以在一些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肿瘤组织或其他组织或体液中发现。大多数肿瘤标志物是蛋白质。目前很多体检套餐里面都包含“肿瘤标志物全套”检查。

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在使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假阳性就是说这些肿瘤标志物升高,但其实病人并没有患癌症。这种情况一般见于这些指标略微升高的情况,多数情况下,如果这些指标高出正常值5-10倍以上,那么患癌症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如果这些肿瘤标志物略微升高,而其指向的肿瘤的筛查又没有明显异常,那么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复查。

比起假阳性,其实假阴性更为严重。也就是说,的确是癌症病人的,去检查肿瘤标志物,结果完全没有异常。这种情况比假阳性更为多见。为什么呢?同样的癌症,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造成肿瘤标志物升高。比如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在这些癌症的时候,癌胚抗原都有可能升高。但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这些癌症病人的癌胚抗原都会升高。比如胃癌病人,大概85%会有CEA升高,那么100个病人里面至少有15个人CEA是正常的;同样只有70-80%的结肠癌产生CEA。同样,就算准确率比较高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那么也会有一些前列腺癌的病人,这项指标是正常值以内。

更何况,还有很多癌症,几乎是不引起这些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比如肾癌、膀胱癌,多数病人去检查肿瘤标志物的话,应该都是正常。所以,就算所有的肿瘤标志物都正常,并不能排除已患癌症,更不能排除患癌的风险。

所以,当用于没有任何症状和没有怀疑癌症的健康人,肿瘤标志物的筛查,是很有局限性的。即使升高,也不能说明肯定有癌,即使正常,也不能说明没有癌。目前唯一推荐用于正常健康人筛查的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近几年也引起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它不应该用于健康人的筛查。

肿瘤标志物的使用,主要意义更在于已经确诊癌症的病人,主要用于:

  • 指导治疗决定。一些肿瘤标志物医生决定在手术后是否增加放化疗或免疫疗法。一些肿瘤标志物可帮助医生选择哪种药物或化疗方案。

  • 监测治疗。医生可以使用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来确定治疗效果如何。

  • 预测治愈的机会。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癌症的恶性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

  • 监测复发。在癌症复查中,如果之前从高水平降低为正常的肿瘤标志物,再次升高,往往预示着复发或者转移。

所以,当健康体检时,肿瘤标志物有轻度升高,其他相关检查正常的,一般也不用过于着急,往往不一定是癌症;同样,肿瘤标志物正常的,也不要掉以轻心,根本不能排除所有癌症,如果其他相关检查有异常的,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检查血液癌症指标正常就可以排除患癌风险吗?

感谢邀请:

血液检测指标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检查,不能单纯的作为排除患癌风险的金标准。

一般的血液检测癌症标志物是具有特异性,只是针对某种癌症,某些特定的,所知的肿瘤往往会有特异性的指标升高,但并不针对所有的癌症。

例如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是血清甲胎蛋白,所以如果检测的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是正常的,或者不是特别高的水平,那么只能说明患肝癌可能性特别小,或者说肝脏的功能没有收到明显影响,但是并不能代表患其他癌症胃癌、肺癌的可能性也小。

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虽然比较高,但不是百分之百。

还是拿肝癌来举例,70%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会高,可以达到400μg/L,也就是说还有30%的患者会出现低于这个值的,换句话来说30%的肝癌患者这个检测指标并不会达到特别高的水平。所以如果单纯的认为血液检查的肿瘤标志物正常就没有患癌,那将有一部分疾病被漏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所以说,不能单单凭借某一个检测结果来判断是不是患癌,还是要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诸多特征来进行综合的分析的 。包括临床的症状,查体,影像学的CT,磁共振等等检查。

检查血液癌症指标正常就可以排除患癌风险吗?

【@刘永毅医生 编号WD438】

血中癌症指标一般指的就是肿瘤标志物,目前发现的有几百种,种类很多,有胚胎抗原类、糖类、酶类、特殊蛋白类、激素类以及基因类等等,其对肿瘤的敏感率总体只有40-50%,也就是说一大半肿瘤患者的相关标志物就是正常的,所以肿瘤标志物正常并不能排除癌症。还有“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近些年研究比较火爆,号称“液体活检”,也是血中癌症指标,目前在晚期癌症中阳性率为80%左右,在早期癌症中阳性率更低,所以也是不能完全排除癌症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有望阳性率进一步提高。

血液检测方便、没有创伤、可以反复进行,是其优势,但是存在敏感性高低不一,普遍比较低,还有特异性也很差,所以肿瘤标志物在诊断上是参考、辅助,起不到主要作用。如何正确看待、用好标志物也不是个简单的事,还需要结合临床、影像以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肿瘤标志物升高也不能诊断癌症,尤其是轻度升高,这也是常见的疑问。但是“循环肿瘤细胞、或者DNA”发现问题,那就可以诊断癌症了。它们在肿瘤治疗效果、监测复发上作用要明显些。

临床上采取联合肿瘤标志物办法以提高阳性率,期待更好的标志物被发现,希望“循环肿瘤细胞、DNA”技术更成熟、更普遍应用、价格更便宜。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