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武力值极高,破祝家庄立了头功,那为什么只做了个小彪将,还被黄信压了一头?

病尉迟孙立,地勇星,梁山排名39位,地煞第3。

孙立的武力不凡,进天罡绰绰有余,所以很多人为他鸣不平,认为他被扔到地煞是屈就了。

更可气的是,一向被认为比较“水”的镇三山黄信还在他的上面,更让人有一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觉。

那么孙立为何会被如此安排呢?

是天意?

抑或是宋江之意?

还是施耐庵之意?

别着急,下面给大家讲讲我的看法。

“孙立”起初是什么样子?

我们知道,一部分梁山好汉是有原型的,不完全是作者施耐庵原创的。

宋朝的话本《大宋宣和遗事》被认为是《水浒传》的蓝本,其中就有“宋江三十六人”的名单,孙立在其中位列第24位。

在宋人龚开写的赞诗《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孙立也在其中,位列第9,赞诗为“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功可成”。

这两个较早、较权威的资料都说明了孙立的形象起初便有,而且排位比较靠前。

施耐庵是何用意?

其实,孙立的排位首先就是受作者的影响最大,你看现代作家写的《水浒新传》中,就又把孙立排回了第9,星号改成了天严星,角色的设定就是作家一个念头的事。

那么到了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汇集各种资料信息去创作《水浒传》的时候,为何就把孙立排到了后面呢?

虽然施耐庵自己没有解释,但我们可以通过水浒的内容去推测。

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有三种可能:

1、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有孙立的配套故事,孙立和杨志同为朝廷的指挥使,而且二人还有交往,杨志的卖刀杀人事件就有孙立的参与。从此点可以看出,早期版本中,孙立和杨志的形象有一定的重合性,施耐庵在创作时可能选择了弱化孙立,把他放到其他故事中去。既然是弱化,排名自然也跟着下降。

2、随着时间推移,民间传说故事中,孙立的排位逐渐下降,原因不明。施耐庵可能对此没有过多矫正,直接选择顺势而为。

3、施耐庵创作水浒,在“宋江三十六人”的基础上,大肆扩张到了108好汉,上应108星宿。那么,每个好汉的星宿对应,也要尽可能地符合人设。孙立分到了地勇星,一个勇字何尝不是对孙立武力的认可。有人问为何不能是天勇星?天勇星是关胜啊,想必孙立自己都是服气的。另外,地煞前二,一个是天魁星朱武,一个是地煞星黄信,品一品不难知道,还是地勇星符合孙立的气质。

宋江是何用意?

抛开作者的用意,单从书中内容逻辑来看,有的说梁山排名就是天意,不是人为的,上天就是这么安排的。

如果是天意,那在此段中就不用讨论了,因为所谓天意其实就是作者的设定,毕竟没有哪条天理规定孙立必须排地煞第三。

所以,我们就谈一谈人为的情况,也就是宋江和吴用设计出来的排名。

显然,如果是宋江来排名的话,肯定是综合考量,绝不单单看武力。

我个人认为,宋江将孙立排到地煞,有三种可能:

1、天罡位置吃紧,优先关系户和大户。看看天罡那些好汉,要么是个人能力极强的大户,比如卢俊义、公孙胜、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要么是背景不一般的大户,比如关胜、呼延灼、秦明、徐宁、索超等朝廷降将;要么是有资本的大户,比如柴进、李应;要么是与宋江亲近的关系户,比如花荣、朱仝、戴宗、李逵等人。

当然,关系户也都是有本事的关系户,就算解珍解宝兄弟,那也是稀有的山地步军头领,具有不可替代性。反观孙立,属于骑兵头领类型,稀有性较低,在梁山比较内卷,外加和宋江也不亲近,所以被排出天罡就不奇怪了。

2、登州派一共八人:孙立、孙新、顾大嫂、乐和、解珍、解宝、邹渊、邹润。

这个派系人数不但多,关系还铁,比如孙新是孙立的弟弟,孙新和顾大嫂是夫妻,乐和是孙立的妻弟,解珍、解宝又是顾大嫂的表弟。总之,这一家都是沾亲带故的,可能会让宋江有些不放心。于是便有意压低孙立,削弱他的影响力,同时拉拢解家兄弟,以此来降低登州派的凝聚力。

3、“义”是《水浒传》的核心主题,也是宋江常挂在嘴边的“杀手锏”。不讲义气的,人人得以唾弃。孙立就干了一件不讲义气的事,攻打祝家庄时,他为了立功,出卖欺骗了同门师兄栾廷玉,助梁山攻破了祝家庄。

这个事功劳绝对是不小的,但是手段令人犯嘀咕,谁知道你孙立今天能出卖师兄,明天会不会出卖梁山兄弟。孙立还不像宋江会演戏,做得毫无顾忌,干脆利索。要是能像宋江那样做之前难受挣扎一番,那也能让旁人改观不少。

所以说,宋江作为义气的倡导者,自然要维持自己的标准,必须一定程度地打压孙立,好让其他好汉明白,不是为了立功就可以不讲义气的。

为何屈居黄信之后?

至于孙立为何在黄信之后,原因不复杂,简单一说。

黄信确实相对比较“水”,镇三山更是镇了个寂寞。但是黄信的师傅是秦明,秦明可是宋江亲信,黄信自然也是。

另外,黄信原来可是青州的兵马都监,是秦明的副手,相当于方面军副司令,而孙立只是登州提辖,相当于方面军旅长或团长的角色。

不管从关系上还是职级上来看,用来压孙立都是正合适的。

至于武力,那并非是最核心要素。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在此感谢。

孙立武力值极高,破祝家庄立了头功,那为什么只做了个小彪将,还被黄信压了一头?

孙立的武力值确实极高,破祝家庄也的确立了很大的功劳,他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只是一个小彪将,还被黄信压了一头,是宋江高超驭人之术的表现。

一、关于孙立的武力值。

孙立弓马娴熟,能使长枪能用短鞭,曾与呼延灼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呼延灼后来是梁山泊五虎上将,可见,孙立至少有跻身梁山泊八骠骑的武功实力。

孙立极高的武力值,在之后的战阵中也得到了具体的映证:

征辽时,孙立与史进分别接战辽国两大先锋使,梁山泊骠骑将军史进被辽国的先锋使琼妖纳战败,而孙立斩杀了辽国另一个先锋使寇镇远。辽国两大先锋使应该实力不相上下,即使琼妖纳比寇镇远强,也强不了多少。

征田虎时,孙立对阵田虎麾下的“四威将”之首方琼,方琼不是孙立的对手。方琼的偏将张翔偷发冷箭射中了孙立的战马,但孙立临危不乱,步战方琼,不但不落下风,而且在花荣的助力下杀了方琼。

二、梁山泊攻破祝家庄,孙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宋江率领梁山泊人马两次攻打祝家庄,都是以失败告终。

祝家庄的盘陀路,祝家庄的处处荆棘、步步陷阱,祝家庄的教师栾廷玉的高强武功,庄子里的全民皆兵以及扈家庄的呼应,使其整体战斗实力远非曾头市可比。梁山泊后来的五虎上将秦明都被栾廷玉设计生擒活捉而去。

除了林冲活捉扈三娘,让宋江两次攻打祝家庄小有收获以外,梁山泊几乎是一败涂地。

宋江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战争的主动权才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梁山泊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有的放矢的方略。梁山泊三打祝家庄的所谓主动权,说白了就是里应外合。

而梁山泊的里应外合,离不开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孙立。

孙立是祝家庄武术教师栾廷玉的师弟,又是登州兵马提辖。他的双重身份,加上他一到祝家庄,就活捉了石秀,显示了惊人的本领,迅速取得了祝家庄的信任。

孙立率解珍、解宝等人卧底祝家庄,待到梁山泊再次出兵时,突然放出梁山泊被俘的将领,内外夹攻,一举攻破了祝家庄。

孙立功不可没!

三、孙立在梁山泊只是一个小彪将,还被黄信压了一头的原因。

《水浒传》里,孙立是实际上的“登州系”带头人,“登州系”有孙立、孙新、顾大嫂、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等人,可谓人多势众。

关键是“登州系”众人与诸如“清风山系”、“江州系”、“二龙山系”,以及朝廷降将都有所不同。

“清风山系”以花荣为首,是宋江最亲近的班底;“江州系”以李俊、张横、张顺、戴宗、李逵等人为首,都是劫法场搭救过宋江的人;朝廷降将都是寄希望于宋江的招安决策成功,重归体制内的人。其中李逵虽然反对招安,但又可以说他是宋江最忠实的仆人。

“二龙山系”最为特殊,他们以武功高强的鲁智深、杨志、武松为首,许多人认为他们有实力与梁山泊一较高下。可见,他们是不容小觑的一个派系。他们既与宋江的招安决策有明显分歧,其中一个重要人物武松,又与宋江在上梁山前就是结拜兄弟。宋江可不愿,也不能歧视他们。

“登州系”与梁山泊上述派系不同,他们之中的任何人都与宋江没有任何交集,他们上梁山也不是慕宋江之名而来。而他们又没有“二龙山系”那样实力强大。所以,宋江对他们使用的是分化瓦解的策略。

宋江把“登州系”的老大孙立直接贬到小彪将里,而把武功一般的二流角色解珍、解宝纳入步军头领里面。

这样一来,解珍、解宝不会反对宋江,其他人也没有理由说宋江歧视“登州系”。而且孙立也没法号令“登州系”众人了。

可见,宋江的驭人能力非同一般。

至于宋江把孙立的位置摆在黄信的后面,原因挺简单:

黄信的位置是梁山泊小彪将首领位置,小彪将虽然武功大都次于五虎将和八骠骑,但人数众多,小彪将首领也是极其重要的。

而黄信是秦明的徒弟,秦明是花荣的妹婿,是宋江的死党。让黄信做小彪将首领,当然比让孙立做首领,容易控制。这也体现了宋江的驭人之术的高超。

孙立武力值极高,破祝家庄立了头功,那为什么只做了个小彪将,还被黄信压了一头?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孙立的排名问题一向是水浒迷们津津乐道的一个问题。论武艺,他绝对够得上八骠;论能力,他上山前也是一州提辖;论功劳,他算得上是破祝家庄的首功。可是到排名的时候,连两个表弟都能位列天罡,他反而被排进了地煞,这是很明显的歧视了。

个人觉得,孙立排名如此之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原因。

1)梁山不缺骑兵将领,步军将领倒是很缺。解珍解宝单纯的论武艺未必怎么样,可是他们猎户出身,无论是带领步兵还是训练弓手都是一把好手,在梁山上属于稀缺人才。而孙立虽然个人能力更突出,但是在梁山之上比他强的也是大有人在。

2)孙立做事没什么主见,这从营救二解兄弟就看得出来。

3)孙立其实也是被逼上梁山的。被自己的弟弟弟妹逼的,心里要说没点怨恨是不可能的。登州系的人比较多,足足八位,如果让他们成为铁板一块,那就是山上的小团体了。最好还是防一点,把能力最强的孙立放在地煞,也可以让他对二解兄弟有所怨恨,这是一个小小的分化。

4)孙立破祝家庄虽然的确是立了大功,但是他背叛同门师兄弟,却也犯了江湖大忌,加上之前营救解珍解宝表现也不太好,这人基本上已经被定义成了不讲义气之人。这在以义相合的梁山大寨,多多少少是会受点排斥的。

以上这些是孙立排名比较低的主要原因,至于为什么会被黄信压一头,那是因为黄信的条件确实要比孙立好。

黄信的武艺跟八骠中比较弱的比应该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他上山早,也算是宋江的心腹,加上有师父秦明位列五虎高位。另外黄信本人上山前地位也不低,所以他排名比孙立要高,其实也很正常。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码字不易,点个赞呗!

孙立武力值极高,破祝家庄立了头功,那为什么只做了个小彪将,还被黄信压了一头?

关系是第一生产力。《水浒传》也是一部很好的关系学教科书。人家黄信虽徒有镇三山的虚名,但好歹也是跟着大老板混上山的。任你病尉迟武功再高、功劳再大,无奈老兄既不是宋大老板的亲信,也不是他的朋友,更不是他的亲戚,能给口饭吃已经不错了,知足吧!

孙立武力值极高,破祝家庄立了头功,那为什么只做了个小彪将,还被黄信压了一头?

提到“官运”两字,往往被插上迷信的标签。如今在肯定天才的基础上,运气一说也逐渐让人们接受。孙立功高官低,千因万果归根结底还是官运指数低,我们这些常阅读小说的人对于有能力但位置不高的人物应该是司空见惯不惊不怪吧!什么黄信、阮氏兄弟等人功夫不甚了得却官居孙立之上,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人间一景——作者可不管你(个别人)乐意不乐意看!

孙立武力值极高,破祝家庄立了头功,那为什么只做了个小彪将,还被黄信压了一头?

不要小看黄信,人家的师父是大名鼎鼎的五虎将之一霹雳火秦明。而秦明则是宋江帐前第一宠将小李广花荣的大兄哥,有了这些关系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别看黄信外号叫的贼响什么震三山?就凭他马上一口单剑莫说是震二龙山的鲁智深武松杨志了,就连清风山的锦毛虎燕顺,白面郎君郑天寿和矮脚虎王英哥仨都揍的他屁滚尿流!桃花山的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哥俩合力也能搞定他!而且此人自出道以来无论上梁山前后,不管是征大辽灭田虎讨王庆到最后的打方腊,一直都没出过什么彩,但是人家就是混的不赖,这不得不说是人家的关糸硬了!

而病尉迟孙立身为登州提辖官,人家食朝廷奉禄本是小日子过的悠哉悠哉,官当的稳稳当当。却无端被八竿子探不着的远亲解珍解宝哥俩所牵连,在弟弟弟媳的威逼下不得不劫牢反狱和草寇搭上了边。不得已上梁山后也是屡立战功!无论梁山的每一仗都有其冲锋陷阵的身影,而且其精湛的武艺折服了众多的人。虽五虎八骠之中武艺战绩亦有不如他的!打祝家庄,征大辽,讨田虎王庆和征方腊都有其浓墨重彩。奇怪的是病尉迟孙立在梁山无论从排名到知名度似乎不高!比不过黄信,甚至不如插翅虎雷横和两军阵前从没单挑打过仗的八骠骑没遮拦穆弘。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也能明白了!梁山的小旋风柴进,扑天雕李应,没遮拦穆弘这几位未上梁山前可都是当地富甲一方有钱的主啊!而且柴进穆弘雷横等人都和宋公明私交关糸相当不错!这就说明了一个现实问题,不管古今中外但凡是有人的圈子,就的论关糸的重要性!孙立只知疆场效命,缺少自己的人脉,又不会奉迎领导,所以名望不如人家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