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休和曹真,这些曹家宗室一代二代三代的亲戚关系是怎样的?

曹魏的宗亲将领包含曹氏和夏侯氏,《三国志》中的《诸夏侯曹传》便是最好的佐证,毋庸置疑。然而,曹氏很好理解,但夏侯氏为何也进入了宗亲之列?其实《三国志》中也给出了回答:

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曹魏宗亲将领

曹氏和夏侯氏原本便是谯郡的两大家族,两家结为联盟,互通婚姻。长此以往,两个家族成员之间便形成了各种亲戚关系,因而夏侯氏同样被曹操所信重。

至于有观点认为,曹操的父亲曹嵩其实是从夏侯氏过继来的,因而曹操其实也是夏侯氏。我不赞同,我认为此说的可能性极小,具体原因后文会有分析。

下面我就帮大家梳理一下这些宗亲将领的亲戚关系。

曹氏:曹仁、曹纯、曹洪、曹休、曹真

先从曹氏讲起吧。

1、曹仁

曹氏这边的首席大将当推曹仁,曹仁是曹操的从弟,一生替曹操南征北战,最高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曹仁,《新三国》,洋光饰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三国志·曹仁传》

这里注意从弟不等同于堂弟,堂弟是同祖父但不同父,从弟是同曾祖但不同祖父,说白了就是堂兄弟有同一个爷爷,而从兄弟的爷爷是不同的,只是有同一个曾祖而已。

如果还不太清楚,可以结合下面两图推导一下。

△父系九族五服图

△九族五服图梳理版

看完这两幅图,兄弟俩如果连曾祖都不同,只是高祖相同怎么称呼?

没错,族兄弟。

所以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某人是某人的族弟”时,就该明白其实两人的关系不近,已经到了五服。

那么曹仁这个从弟说白了就是曹操四服的亲戚。

而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曹仁的父亲是曹炽,祖父是曹褒,而曹褒是曹腾之兄,曹腾正是曹操的祖父。由此可见,曹仁正是曹操的从弟没错。

△曹氏关系图(部分)

2、曹纯

曹仁的关系出来了,则曹纯就好办了,因为曹纯是曹仁的亲弟弟。所以曹纯也是曹操的从弟。

哥俩虽是一母同胞,但是父亲曹炽早亡,哥俩就分家过了。曹纯很有头脑,年纪不大就靠自己的能力成了富裕之家,家中仆从多达数百人。同时他还喜好学问,礼敬文士,在乡里有着极佳的名声。

△曹纯

后来曹操起兵时,文武全才的曹纯一直帮助曹操掌控亲卫精兵——虎豹骑。因为虎豹骑是魏军的精锐中的精锐,很难统管服众,惟有曹纯能够抚慰军心,镇得住这帮骄兵悍将。可惜天不假年,曹纯去世较早,曹操叹息无人能接替曹纯,只得自己亲自统领虎豹骑。

3、曹洪

曹洪也是曹操的从弟,但是曹洪与曹仁、曹纯不是一支人。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三国志·曹洪传》

△曹洪,《新三国》,陈之辉饰

曹洪的父亲不详,有个出名的伯父叫曹鼎,曾经做过尚书令。如下图,曹鼎的身世也不是很详尽,不知道他是曹节哪个儿子的后人。

曹节四个儿子中,曹腾是老幺,曹褒是曹腾的哥哥,但不知是老几,那么曹鼎这一支应该就出自曹腾另外两位兄长之一。

△曹氏关系图(部分)

从图中不难看出,曹洪和曹仁、曹纯一个辈分,同曹操也是“同曾祖不同祖父”的从兄弟关系。

曹洪对曹操忠心尽力,曾经在董卓军的追击中让马给曹操,自己步行。不过曹洪为人贪财吝啬,家资富足令人咋舌。曹丕年轻时,曾向曹洪借钱,遭到拒绝,曹丕怀恨在心。等曹丕继位后,曹洪被曹丕折磨得死去活来,好在卞太后力保才得以脱难。

4、曹休

△曹休

曹休算是第二代宗亲将领,少时便追随曹操征战,最高官至大司马。

曹休的祖父是曾任吴郡太守的曹鼎,也就说曹休是曹洪的堂侄(堂兄弟的儿子)。而往曹操那边论,曹休就是曹操的从侄(从兄弟的儿子)。不过,曹操待曹休如亲子,让他同曹丕等亲子一起生活。

△曹氏关系图(部分)

5、曹真

曹真,原本是秦邵的儿子。秦邵是曹操的好友和心腹部下,早期帮着曹操一块创业,后来秦邵不幸因公殉职(一说为救曹操而死)。曹操感念秦邵对自己的贡献,于是收秦邵的儿子为养子,便是后来的曹真。曹真的待遇和曹休一样,都是和曹丕等亲子一起生活。曹真天生力大勇猛,曹操便让他率领虎豹骑随自己征战沙场。曹真后期也成为了魏国的中流砥柱,最高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曹真,《军师联盟》,章贺饰

曹真和曹休一样都属于第二代宗亲将领,而且两人是其中最拔尖的。

可惜,最终曹魏还是败在了曹睿识人不明、错用了曹爽上,而曹爽正是曹真的儿子。

原本曹睿是让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带着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曹休之子)、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组成“宗亲天团”辅佐曹魏强盛不衰的。结果,曹睿被士族忽悠瘸了,改成了曹爽和司马懿辅政,其他人被雪藏,这才让司马懿在日后夺权得逞了。

△曹氏关系图

夏侯氏:夏侯惇、夏侯渊

1、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魏的中坚大将,也是宗亲将领中的老大哥。曹操做魏王时,他是前将军,相当于蜀汉的关羽;曹丕登基后,夏侯惇又是曹魏第一任大将军,在他死后,曹仁才接替了他的位置。

前面也说了,有观点认为曹嵩其实是从夏侯氏过继来的。我无法赞同,因为太不合逻辑了。前面曹氏关系图大家也看了,老曹家光是曹节一脉就枝繁叶茂的,根本不会拿不出一个人来过继,怎么可能“肥水流入外人田”?曹腾若是真那么想,曹氏也是不能干的。所以,就像史书中的评断那样,夏侯氏与曹氏就是姻亲关系,是联盟家族,目前看是相对合理的说法。

△夏侯惇(左)、夏侯渊(右)

2、夏侯渊

夏侯渊是夏侯惇的族弟,根据前面五服知识的普及,想必大家知道这兄弟俩的关系更远了。曾祖同祖父不同是从弟,而族弟则是高祖同而曾祖不同,这就是前面说的五服的亲戚了。

夏侯渊字妙才,惇族弟也。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太祖营救之,得免。——《三国志·夏侯渊传》

不过夏侯渊还有一层身份,他娶了曹操的内妹(老婆的妹妹),也就是说夏侯渊和曹操是连襟。

不过夏侯渊在定军山被杀,这一支人的起点就受到了影响。原本夏侯渊的儿子中人才较多,但是由于影响力不足,所以难以挽救后来的曹魏。

△夏侯氏关系图

夏侯惇的儿子基本都不成器,老三、老四还联合陷害老二夏侯楙(máo)。夏侯楙本事一般,但已经是混得最好的了。所以说夏侯惇这一支人也指望不上了。

不过,夏侯渊的堂侄夏侯尚是个人才,受曹丕信重,官至征南将军。其子夏侯玄也是后期的众望人物,可惜名头比能力大,依然挽救不了曹魏的颓势和司马氏的崛起。

△夏侯尚

最后,再说一个夏侯渊的堂侄女,这位夏侯夫人正是13、4时外出砍柴被张飞抢走为妻的那位。她与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了蜀汉后主刘禅的皇后。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转发,在此感谢。

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休和曹真,这些曹家宗室一代二代三代的亲戚关系是怎样的?

三国曹氏家族以曹操为代表,曹操之上可以追溯2代,之下可以至少下溯3代,其中各类人才辈出,不仅有5位在位的皇帝,还有不少精英人物,包括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及其他搅动历史风云的人。

曹家是从曹操的爷爷曹腾开始发迹的,他是个大宦官。除了曹腾,安徽亳州曹氏宗族墓里清空埋着曹褒、曹嵩、曹炽等人,他们都是曹氏族人。

曹褒与曹腾同辈,应该是从兄或从弟的关系,因曹腾的荫护,做到了颖川太守。他的儿子叫曹炽,做过侍中、长水校尉,是曹仁、曹纯的父亲。

曹炽与曹嵩同辈,在这一辈的人里,至少还有四到五个族人。一个是曹鼎,做过尚书令;曹鼎的兄弟中,有一个叫曹瑜,做到了卫将军;他们还有一个亲兄弟,已不知名字,但他的儿子很有名,叫曹洪。

除了曹鼎三兄弟之外,这一代人中,至少还有两个支脉,其中一个当过吴郡太守,他有一个孙子叫曹休。另一个生了个儿子叫曹邵,曹邵有个儿子叫曹真。

如果以曹腾、曹褒为“曹一代”话,“曹二代”包括曹嵩、曹鼎、曹瑜、曹炽;“曹三代”包括曹操、曹洪、曹仁、曹纯、曹邵;“曹四代”就很多了,包括曹丕、曹植、曹休、曹真等,后面还有“曹五代”。再之后,虽然曹氏后人仍在,但已经不是历史关注的焦点了。

在谯县,与曹家来往最多的是夏侯家,这两个家族的友好情谊已经历了几代人,他们相互通婚,互相扶持,但说曹嵩是曹腾抱着的夏侯家的儿子,这个说法没有说服力。

谯县的夏侯氏是汉初功臣夏侯婴的后人,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家族,虽然在夏侯婴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大人物,而且早在西汉时就因为什么事被剥夺了封爵,成为平民。但在谯县当地,夏侯氏一直是响当当的大家族。曹家与夏侯家很早就开始通婚,这个传统以后还继续保持着,这两个家族结成了至亲的关系。

由于这层原因,夏侯家也把孩子送到曹府开办的私学里接受教育,这些孩子中,知道名字的有夏侯惇、夏侯廉、夏侯渊等,他们父辈的名字都不可考了,他们跟曹操是同辈,年龄也相当。夏侯惇和夏侯廉是亲兄弟,夏侯渊至少有兄弟三个以上,另两个已不知道名字了,但是其中有一个,生了个儿子叫夏侯尚,夏侯尚又生了个儿子叫夏侯玄,都是后世的风云人物。

夏侯渊另外一个弟弟,虽然不知道名字,但却很有意思,因为他是蜀汉大将张飞的岳父,还是蜀汉皇帝刘禅的外祖父,她的女儿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嫁给了张飞,生下的女儿,又嫁给了刘禅,当了蜀汉的皇后。

少年时期的曹操虽然不是一个用功听话的好孩子,但却跟曹氏、夏侯氏一帮兄弟们处得特别好,多年之后,他就是领着这帮兄弟纵横驰骋,开创曹魏基业的。

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休和曹真,这些曹家宗室一代二代三代的亲戚关系是怎样的?

曹家人物太多,我在一代二代三代里举几个比较有名的按照我理解的方式简单的讲一下。

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为同一辈分的人,我们就称为标题中的一代,其实还有一个曹纯,也很厉害,也是一代。姓虽不同,但是四人均是曹操的族弟,因为一讲曹操的爷爷的爸爸姓夏侯,又有一讲曹家与夏侯家世代联姻。都是亲戚中的亲戚,关系很好,虽然不是亲表兄弟,但是也是值得信任,

曹休、曹真是一代后辈了,也就是二代,和曹丕、曹植、曹彰、曹冲为同辈,同辈亲戚中比较有名的还有夏侯尚,夏侯霸。夏侯尚是夏侯渊之侄,夏侯霸夏侯渊之子。曹休就不知道从哪跑来的,只知道是曹家族子,听说曹操起兵,千里之外来投奔曹操,曹操视为亲子。曹真和曹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曹真原姓“秦”,父亲替曹操而死,曹操又特别喜欢他,就收养了曹真为“干儿子”,天天和曹丕在一起玩,这才有了亲戚的关系,二代里都知道曹丕打压亲兄弟,但曹休、曹真或者夏侯尚等人都不是亲的,只是一个家族里的,又不担心夺位又不担心叛变,这才有了曹休大司马和曹真大将军。

三代里就没啥人了,曹睿、曹爽,夏侯玄,曹睿是曹丕的儿子,曹爽是曹真的儿子,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儿子,虽然是亲戚,但是关系应该就不怎么样了,不像一代二代,三代只有亲戚之名,没有亲人之情了。最后曹睿托孤曹爽,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夏侯玄为曹家报仇,又被司马师所杀,可以讲宗族内部感情再淡,还是有血缘之情的。

再补充个四代,四代里就没人了,只有皇帝了,曹芳,曹髦。曹芳据传是曹彰之孙,曹髦是曹宇之孙,曹宇是曹操不著名的儿子,有人讲还有曹奂来,这里就比较奇怪了,曹奂其实是三代,是曹丕的侄子,司马家找个前任皇帝的长辈来继承皇位。

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休和曹真,这些曹家宗室一代二代三代的亲戚关系是怎样的?

三国志说曹操是汉朝开国名将曹参之后,这多少有些粉饰,但凡在历史上闯出些名堂的人,都要将自已的出身粉饰一番,史记说刘邦是刘邦他妈和龙生的,这当然是造假,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同样的道理,曹操说自已是曹参的后代,十有八九就是编的。

就不说别的,先说说曹家和夏侯家的起源,这就要说到西汉开国时期了。

曹参是沛县人 ,是刘邦的同乡,在随刘备打下天下后,曹参之功仅次于萧何,被刘备封为万户候,爵位是平阳侯,设置平阳侯国,国都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汉文帝时期,除了在中央任职的功臣之外,其他随刘邦起兵的功臣全部遣送回封地。

曹参是平阳侯,自然要回到平阳侯国,而不是家乡沛县,之后曹参子孙后代大多是在平阳侯国生根发芽,曹参的子孙曹宗曾参与汉武帝太子刘据的谋反一案被杀,封国被除,之后又陆续恢复,这一支传承下来,但是具体传承到哪里,并不是太清楚。

根据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在2013年进行的现代DNA检测,已经确认了曹操不是曹参之后,同时也确认了夏侯渊、夏侯惇不是夏侯婴之后。

再来说夏侯家的先祖,夏侯渊和夏侯惇按三国志的说法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代,夏侯婴是刘邦的御用车夫,被封为汝阴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夏侯婴有一个曾孙夏侯颇曾经娶了汉武帝寡居的姐姐平阳公主,由于夏侯颇与他父亲的小妾私通,后畏罪自杀,平阳公主后来又嫁给了卫青。

之后史书上关于夏侯家的记载就基本上没有了,估计这夏侯渊与夏侯惇是夏侯婴之后,也靠不住, 因为没有准确的证据,仅仅是陈寿在三国志中这么说,因为夏侯家与曹操家关系非常密切,很有要能为了要抬高夏侯家,而说他们是夏侯婴之后。

再来说曹操的祖先,曹操的祖先往上追四代人,就是曹节, 曹节是曹操的祖父的父亲,这里的曹节不是曹操的女儿曹节,也不是汉灵帝时期的中常侍曹节,而是宦官曹腾的父亲,史书中没有记载曹节有在朝中为官的记录,但是曹参的家谱就直接跳到了曹节这里。

曹节有四个儿子,曹操的祖父曹腾就是曹节的第四个儿子,想来曹节的家世不是太好,才会把自已最小的儿子曹腾送到皇宫中当太监,由于曹腾聪明伶俐、谨慎厚重,侍侯了四位皇帝,在宫中的地位逐渐升高,官至中常侍。

太监当然不可能有儿子,因此曹腾为了继承下去,收了曹操的父亲曹嵩为养子,曹嵩就是曹腾法律意义上的继承人和儿子,在曹腾去世后,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

关于曹嵩的来历,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说曹嵩本姓夏侯,因为被曹腾收为养子,改为姓曹,养子有改姓的,也有不改姓,比如寇封被刘备收为养子之后,改姓刘,而何晏被曹操收为养子后,并没有改姓。

根据DNA检测,曹嵩应该不是来自夏侯,而是来自曹腾的本族,要知道曹腾有三个哥哥,而曹腾是混得最好的,不排除曹腾过继了自已兄长的儿子为自已的儿子,这在三国时期非常普遍,比如司马师过继了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自已的儿子。

曹嵩有5个儿子,曹操是有长子,曹操还有四个弟弟,分别是曹彬、海阳哀侯(名字不详)、曹玉、曹德。

曹仁是曹操的族弟,曹仁的父亲是曹炽,是与曹操父亲曹嵩同辈的族人,曹炽的父亲是曹褒,曹褒的叔父是曹腾,也就是说曹褒是曹腾三位兄长中某一位的儿子,换句话说,曹仁的曾祖父与曹操的曾祖父是亲兄弟,这样看起来,曹仁与曹操的亲戚关系可以说超出了三代,已经很远了。

曹洪也是曹操的族弟,但曹洪的父亲是谁,史书没有记载,但只知道曹洪一个伯父叫曹鼎,还有一个族父叫曹瑜,曹鼎有一种说法是曹嵩的兄弟,还有一种说法是曹腾的兄弟,应该是曹嵩的兄弟,这样的话,曹洪才和曹操是族兄弟,从曹洪家世富来看,曹洪这一支应该是曹操最有钱的。

曹休是曹洪的从子,曹休父亲是曹洪的从父兄弟,也就是堂兄弟,曹休算起是曹操的同族侄子。曹休的祖父是曹鼎,但他父亲是谁,并不知道名字,只知道他十几岁就死了父亲,后来追随曹操打天下。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曹真本姓秦,曹真的父亲秦邵为曹操招募兵马,后来被豫州牧黄琬所杀害,因此曹操就收养了秦真为养子,改姓曹,即曹真,曹真算起来只是法律上的曹操儿子,与曹操并无血缘关系,也不是同族关系。

夏侯渊的妻子与曹操的妻子是亲姐妹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夏侯渊与曹操是连襟,只能算是亲戚关系,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又是亲戚关系,所以比较熟识,曹操并不是夏侯氏改姓而来,他们仅仅是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亲戚而已。

夏侯惇能与曹操攀上关系,是因为夏侯渊,夏侯渊是夏侯惇的族弟,他们两人是同族,与曹家并无同族关系,而且夏侯惇与曹操是同乡。

从三国来看,曹操将曹家与夏侯家都视为自已的宗亲,这些宗亲掌握了曹魏帝国的兵权等核心权力,这是曹操定下的原则,说明曹家与夏侯家渊源颇深,但是曹家是曹家,夏侯家是夏侯家,两家都是沛国谯县的大族,而在东汉末年时期,大族都有通婚的习惯,从而将两家结合得更加密切。

而且古人的乡土观念很深,同乡更容易得到信任,夏侯渊与夏侯惇就是夏侯家杰出的代表,由于自身的能力,而得到曹操的信任,同样,曹家的曹洪、曹仁、曹休、曹真等人,都有各自的能力,曹操用人原本就不是唯亲,而是唯才,当然如果亲人更有才,那当然是重用了。

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休和曹真,这些曹家宗室一代二代三代的亲戚关系是怎样的?

曹仁:

曹节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曹伯兴、曹仲兴、曹叔兴、曹季兴。曹叔兴也就是曹褒官至颍川太守,生了一个儿子叫曹炽,曹炽生了一个儿子叫曹仁。

曹季兴(曹腾)后来进宫当了宦官,他是无法生育的。虽然无法生育,但是他收养了一个儿子叫曹嵩。曹嵩生了一个儿子叫曹操。

曹操和曹仁从族谱上来说他们是同辈,有一个共同的曾祖父,不过也不算很亲的,隔了好几辈人。从血缘上来说曹操和曹仁没有关系。

曹仁有一个弟弟叫曹纯,曹操的虎豹骑就是他带领的,刘备被抢的女儿很可能成了他的妻子。

曹洪

曹洪在《三国志》只记载是曹操的从弟,应该曹节的某一个后代所生。曹洪做过最厉害的一件事情就是曹操在攻打董卓被徐荣杀败,最后曹洪舍命献马,助曹操逃出升天,所以曹洪对曹操有救命之恩。

曹丕看到曹洪很不爽,反正曾经想弄死他,结果被曹丕母亲制止了。

曹休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休和曹洪是同枝的。曹休比曹操晚一辈。曹操一向将他当儿子一样抚养。曹休最厉害的战绩是他在下辨之战中击败了三国名将张飞和马超的联军,而且还斩杀将军吴兰。

后来在东吴一线中了陆逊的诈降计,让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假装投降曹魏。周鲂或许大家不清楚,但是他的儿子肯定都知道。他的儿子就是周处,那个除三害的周处。

最后曹休中计兵败,抑郁而死。

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曹真的父亲叫秦邵,母亲是曹氏。曹操一次外出时侦察时,遭遇袁术部曲追杀,秦邵冒充自己是曹操,结果曹操逃命,秦邵死了。曹操自然需要收养这个救命恩人的儿子,所以秦真也就是曹真成了曹操的养子。曹操将他的地位与自己亲生儿子一般对待,可谓有情有义了。曹真的儿子曹爽后来在与司马懿争权中失败,被夷三族。

夏侯惇

《三国志》在写传时,将夏侯惇摆在第一位,那是不是暗示夏侯惇才与曹操有血缘关系?因为坊间传闻曹操的父亲原来姓夏侯。

夏侯惇很早就跟着曹操混,曹操将他视为同辈一般,而不是上下级。夏侯惇作战能力似乎并不突出,打败仗经常发生,不过不影响曹操对他的信任,夏侯惇是可以不用经过通报就直接进入曹操卧室之人。就这一点你可以猜测一下夏侯惇的份量。

曹操去世不久,夏侯惇也去世了。夏侯惇有一个儿子叫夏侯楙,这个人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他是一个草包。他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在历史上夏侯楙并不是这么无能之辈,当然他也没有什么突出能力。

夏侯惇最典型的特征是独眼。

夏侯渊

夏侯妙才的老婆是曹操妻妹,可能是曹操原来的正室丁夫人的表妹之类的。丁夫人虽然和曹操离婚了,但是丁夫人在曹操心中的份量还是很重的。他的侄女被张飞抢走当老婆,生的二个女儿都嫁给刘禅,所以刘禅和夏侯渊是亲戚。

夏侯妙才在汉中一战被黄忠斩杀,他的特长是奇袭战,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全方位的人才。

他有一个儿子叫夏侯霸,后来跑到蜀汉去了。他的曾孙女是晋元帝司马睿的母亲。

结语:

如果将三国的一些人物进行梳理,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三国一家亲。更有意思的是曹操的曾祖父叫曹节,他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叫曹节,不知道曹操当时取名时是怎么想的?曹操的女儿曹节后来嫁给汉献帝,成为皇后。

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休和曹真,这些曹家宗室一代二代三代的亲戚关系是怎样的?

曹仁、曹洪是曹操族弟,曹休、曹真是曹操族子,这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有记载的。

而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的关系。根据坊间野史传说,曹操之父曹嵩本姓夏侯,为夏侯惇之叔父,后来曹嵩过继给大太监曹腾为养子;因此,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是本家族兄弟的关系。这种说法出自《曹瞒传》,这本书中对曹操有许多负面描述,有很大偏见;而其作者一说为吴人,一说为被山,至今尚未有定论。“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操予惇为从兄弟。”这句出自《曹瞒传》的话,却被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用。但曹操与夏侯氏到底有无血缘关系,史学家至今尚无定论。(夏侯惇)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都是沛国谯县人,也就是现在安徽省亳州市人。他们都是曹操的同乡,最早跟随曹操在陈留起兵,曹操当时的职务是行奋武将军,而夏侯敦为司马,夏侯渊、曹仁和曹洪是别部司马;所以说,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人是曹魏的开国元勋。曹操自诩为汉开国元勋曹参的后代,而夏侯氏是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曹氏家族与夏侯家族在曹操的长辈已经开始交往,甚至联姻;后来跟随曹操起兵,两家关系更加紧密,已经形成利益同盟,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了。(夏侯渊)

曹氏家族与夏侯家族的联姻关系

夏侯惇次子夏侯楙娶曹操之女清河公主为妻,夏侯楙与曹丕交情深厚,在魏国历任侍中、尚书、安西将军、镇东将军,假节,封列侯。

夏侯渊其妻丁氏为曹操原配夫人丁氏之妹,其长子夏侯衡娶曹操弟海阳哀侯之女。(曹洪)

总之,夏侯家族与曹氏家族都是沛国谯县的大族,两家之间不仅有同乡关系,还有姻亲关系。加之,夏侯兄弟最早跟随曹操,同时军事才能突出,一直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夏侯惇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夏侯渊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追谥愍侯。曹洪官至骠骑将军,封乐城侯,追谥恭侯;曹仁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封陈侯,追谥忠侯;四人都享受从祀于曹操祖庙的待遇。(曹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