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六大猛将怎么排序?

正史上,曹操麾下猛将如云,抛开演义色彩,其实力并不比刘备差多少。

如果让我来排曹操的六大猛将,我的观点是:典韦、许褚、张辽、曹仁、徐晃、曹彰。

下面我们就依次领略一下6大猛将的风采。

1、古之恶来——典韦

典韦是陈留人,原先属于张邈。他相貌魁梧,臂力过人,有大气节,性格豪侠。

最初他隶属于司马赵宠,有一次军营中的牙门旗倒了,由于这大旗十分的高大沉重,因而没人能把它重新竖起来。

这时,典韦出场了!

他一只手就把旗子重新竖立起来,赵宠对典韦的巨力感到十分惊讶,典韦由此也小有名气。

后来,典韦转投曹操。在曹操和吕布兖州鏖战的时候,有一次曹操夜袭吕布的一个据点,由于曹军没有及时撤退,被吕布的援军咬住,因而发生了一场苦战。

当时情况危急,曹操需要组织陷阵队突围,典韦和数十个勇士应募。他们都穿着两件铠甲,不拿盾牌,只拿着长矛撩戟,向敌阵发起冲锋。

吕布军弓弩齐发,矢箭雨下,典韦毫无畏惧,让随从报告敌军距离。待到敌军离有5步,典韦奋起强掷出手中的十余支小戟,敌军应声而倒,戟无虚发。

由此可见,典韦不光是力量过人,而且武艺精湛,善用手戟。

△典韦

也因为他的出色表现,被选中宿卫曹操,成为曹操的“禁卫双虎”之一。

可惜,曹操在宛城好色误事,被张绣反击,大军溃败,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死守营门,以一当百,最终伤重阵亡。

2、虎痴——许褚

许褚也是一个大力士。他身高体壮,容貌雄毅,勇力惊人。

他年轻时在乡里聚众数千人抵御盗匪。有一次因为缺粮,便拿牛和盗匪交换粮食。可牛到了盗匪手中,又突然跑了回来。于是,许褚走上前,单手倒拖着牛尾巴走了上百步。如此惊人的力量,使得盗匪们震惊不已,连牛都不要了,转头撤退。

△许褚

后来他被曹操发掘,成为宿卫将领,与典韦并为“禁卫双虎”。

典韦死后,许褚总是伴随在曹操左右,护卫曹操的安全。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刺客被他全灭。对战马超时,许褚拼死护卫曹操脱险,并在后来的首领会面中,震慑得马超不敢妄动。虎痴之名,从此扬名天下!

3、威风八面——张辽

张辽原属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归顺曹操。张辽的勇猛在史料中记载得比较详细,他功勋甚厚,挑选比较经典的战绩有率骑兵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还有合肥之战以八百士卒击破孙权十万大军。

△张辽

尤其是合肥之战。极为精彩。孙权率十万大军强势而来,却不想张辽率领八百先登勇士直陷军政阵,一路望风披靡,勇不可当,一直打到了孙权的麾旗之下。孙权被逼得不得不仓皇向高丘上逃跑。张辽在丘下挑战孙权,孙权吓得不敢应战,只敢招呼附近的部队围堵张辽。

更为震撼的是,当张辽突出重围时,有一部分部下依然被困在阵中,张辽竟然霸气地重新杀了回去,救出自己的部下,方才二度突围而去,孙权军中竟无人能挡!这一战,江东名将陈武被击杀,徐盛重伤,丢下长戟而走。

没完,不光这一次打脸。

在孙权撤退时。张辽再次集结精兵,从城中杀出突击吴军,吴军大败,孙权自己也差点儿被抓。张辽由此威震逍遥津,其威名可止小儿夜啼。

后来张辽病重,孙权依然告诫诸将,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千万要谨慎小心。张辽之威可见一斑。

4、勇烈宗亲——曹仁

曹仁是曹操的族弟,是曹魏的宗亲将领,十分被信重,自身也确实是本事过硬,勇猛过人。

△曹仁

体现曹仁勇猛的典型战例和张辽的较为类似。当时,曹仁镇守江陵,周瑜的先锋军数千人前来攻城。曹仁的部将牛金率300人迎敌,结果被困在阵中。

由于兵力有限,长史陈矫劝曹仁放弃牛金,被曹仁果断拒绝。曹仁果敢地带着数十骑兵便直扑敌阵,救援牛金。

结果第一次冲阵并没有救出所有士卒,曹仁竟调头二度冲阵,直到救出所有人。回军之后,陈矫赞叹道:“将军真天人也!”。因为此事,“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

△曹仁

曹仁早期追随曹操南征北战,多是统领骑兵,屡立功勋。

《傅子》中赞叹他:“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

是说曹仁的勇猛可比战国时的勇士孟贲和夏育,张辽稍逊于他。

这个评价的前半句还是准确的。至于张辽和曹仁谁更勇猛,从现有的史料战绩对比来看,我认为还是张辽更胜一筹。不过。这也变相地体现出曹仁的勇猛与张辽接近。

5、长驱战将——徐晃

徐晃是关羽的老乡,同为河东名将。归顺曹操后,始终随曹操从征各地,历经早期所有战役,作战勇猛,屡立功勋。

△徐晃

最为经典的一战,是徐晃奉命解樊城之围,突袭四冢,击败关羽援兵,并尾随追杀,攻破十重鹿角之营,使得关羽军全线败退。

曹操为表彰他的功绩,特别在令中夸赞了徐晃的勇猛无前:“我用兵三十余年,也听说过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见过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

徐晃因而有了“长驱直入”的美誉,其勇猛善战之名大显。

6、黄须儿——曹彰

曹彰是曹家老三,曹操口中的“吾之黄须儿”。曹操的儿子教育得好,成材的多,曹彰从小喜欢弓马刀枪,立志要做个厉害的将军。

△曹彰

他还真的做到了。

曹彰不但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而且还臂力过人,喜欢徒手搏斗猛虎,无惧危险。这天生就是打仗的猛将材料!

公元218年,乌桓反叛,曹彰奉命讨伐。北征过程中,曹彰勇猛冷静,以少击多,后又果敢追击,最终大获全胜。

鲜卑族看到曹彰如此勇猛披靡,不可抵挡,便主动向曹魏臣服,北方于是平定。

以上便是我认为的曹魏六大猛将,各位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六大猛将怎么排序?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有拥刘贬曹的倾向,曹操麾下大将虽不及刘备手下五虎上将勇猛,但在书中的表现也是相当精彩的。曹操手下比较有名的武将很多,像典韦、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彰、张辽、徐晃、张郃、高览、于禁、李典、乐进等等,要以武力最强,排出其前六大武将,以个人的感觉,以下几人可入列。

第六名张郃、徐晃。张郃是河北名将,是袁绍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战曾与张辽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后与高览被逼投降曹操。穰山之战,被打了一夜的赵云三十回合击败,长坂坡与赵云战十余合,战云不敢恋战而走;在与马超对战时,被马超二十回合击败;在汉中之战中两败于张飞,再败于黄忠,差点被曹洪斩首;米仓山之战,赵云救黄忠、张著,一杆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竟不敢接战而退。后来张飞、马超、赵云等将相继过世,本该好好露脸的张郃,让六出祁山的诸葛亮感到了威胁。在第四次北伐退军时,非要作死追赶蜀汉军,司马懿拦挡不住,在木门道一声梆子响,万箭齐发,张郃竟被射成了刺猬。诸葛亮得意地说:“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看来张郃在诸葛亮眼中竟是个畜生。不过张郃几乎与蜀汉名将都单挑过,虽大多不能取胜,但能轻松逃脱,保存自己,也不失为勇略之将。徐晃也是曹营名将,徐公明曾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曾与受臂伤的关羽大战八十余合,渐占上风,也曾多次冲锋陷阵,斩将杀敌,十分英雄了得。但在白马被颜良二十回合战败,在延津救张辽,也因料敌文丑不过而败退。相比较来说,徐公明应略强于张郃吧。第五名夏侯惇。夏侯惇是最早跟随曹操闹革命的,是曹魏元老级人物,一生功勋卓著,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在《三国演义》中,夏侯惇在率军攻打吕布部将高顺时,高顺败逃,夏侯惇紧追不舍,不防却遭敌将曹性暗箭,正射中左目。夏侯惇怒吼一声,把箭拔出,由于用力过猛,竟将眼珠子也连带拔了出来。夏侯惇大叫:“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便把眼睛塞进嘴里,呑进了肚子。然后挺枪纵马,上前一枪刺死了射他的曹性,算是报了一箭之仇。夏侯惇与吕布对战过,也与关羽缠打过。自从得了赤兔马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包括斩蔡阳,都是手起刀落,干净利落,但是遇到夏侯惇,关羽却不利落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正向汝南进发,不想夏侯惇领三百余骑赶来。关公让孙乾保着车仗先行,自己回身勒马按刀道:“你来赶我,有失丞相大度。”夏侯惇说:“丞相无明文传报,你于路杀人,又斩吾部将,无礼太甚!我特来擒你,献与丞相发落!”说吧拍马挺枪欲斗。这时后面一骑飞来,大叫:“不可与云长交战!”关公按辔不动。来使取出关文,对夏侯惇说:“丞相敬爱关将军忠义,恐于路关隘拦截,故遣我特带公文,遍告各处。”夏侯惇问:“关羽于路杀把关将士,丞相知否?”来使说:“此却未知。”夏侯惇说:“我只捉他去见丞相,待丞相自放他。”关公怒道:“吾岂能怕你!”拍马持刀,直取夏侯惇。夏侯惇也挺枪相迎。两马相交,战不十合,忽一飞骑至,大叫:“二将军少歇!”夏侯惇停枪回来问:“丞相让擒关羽了吗?”使者说:“非也。丞相恐守关诸将阻挡,故又差我驰公文来放行。”夏侯惇说:“丞相知其于路杀人否?”使者说:“不知。”夏侯惇说:“既未知其杀人,不可放去。”指挥手下军士将关公团团围住。关公大怒,舞刀迎战。两个正欲交锋,阵后一人飞马而来,大叫:“云长、元让,休得争战!”众人一看,来人正是张辽。二人各勒住马,张辽说:“奉丞相钧旨:因闻知云长斩关杀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传谕各处关隘,任便放行。”夏侯惇说:“秦琪是蔡阳的外甥。他将秦琪托付于我,今被关羽杀害,怎肯干休?”张辽说:“我见蔡将军自有分解。既丞相大度,教放云长去,公等不可废丞相之意。”夏侯惇只得将军马约退。由此可见,夏侯惇虽知道关羽勇猛无敌,却毫不畏怯,可见其还是有一定能力的。第四名曹洪、曹彰。曹洪曾两次救曹操于危难。一次是曹洪随曹操追袭董卓到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洪舍命献马救护曹操;另一次是马超韩遂造反,破长安。曹操命曹洪和徐晃带军,先帮助潼关守将钟繇守潼关,限十日之内不可丢潼关,否则斩首。因曹洪性格暴躁,不堪西凉兵在外辱骂,不听徐晃苦谏,守到第九日,开关出战,结果正中马超韩遂激将之计,潼关很快被马超韩遂攻破。曹操率大军来到,正遇曹洪败军,问清原由,要斩曹洪,被众将劝免。曹操扎下营寨,与马超西凉军对阵。马超出战,八九合败于禁,二十合败张郃,又数合一枪刺死李通。接着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兵大败,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曹操在乱军之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在马上急脱红袍。又听有人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曹操惊慌,急掣佩刀断其髯。混乱中又有人大叫:“短髯者是曹操!”曹操边跑便扯旗角包颈而逃。正逃间,背后一骑赶来,回头一看,正是马超。曹操大惊,左右将校见马超赶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马超大喝:“曹贼休走!”曹操惊得马鞭坠地。看看赶上,马超从后挺枪刺来。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正扎树上。急拔枪时,曹操已跑远。马超纵马赶来,这时山坡转过一将,大叫:“勿伤吾主!曹洪在此!”轮刀纵马,拦住马超。曹操趁此得逃性命。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就在这时,夏侯渊引数十骑赶到,马超独自一人,恐被所算,只好拨马而回。曹洪能与马超战四五十合,可见其武功还是可圈可点的。曹彰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二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彰武功精湛,善骑射,膂力过人,年少时喜手搏猛虎,因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乌桓反叛,曹操命曹彰领兵镇压。曹彰用计打败叛军,乘胜追击一天一夜,追上叛军,身先士卒,亲自搏战,亲射敌骑,应声而倒的敌军前后连成一串。最后大破叛军,斩首俘虏几千人。鲜卑族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人观望双方强弱,看到曹彰如此英勇,所向披靡,便请求臣服,就这样北方叛乱彻底平定了。曹彰回到长安,曹操很高兴,捋着曹彰的胡须说:“黄须儿居然大不简单!”接着曹操率军与刘备争夺汉中,两军对圆,刘备常让刘封搦战。曹操骂道:“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于是曹操于长安调曹彰。等曹彰来到后,曹操大喜:“我黄须儿来,破刘备必矣!”便命曹彰出战。曹彰使一条长戟,大败刘封,在与蜀汉军交战中,曹彰战不数合,一戟刺蜀将吴兰于马下。后来曹操病逝,留守长安的曹彰,引军十万到洛阳,欲问罪曹丕。却被谏议大夫贾逵以片言折服,入宫交割军马后,回到自己的封地居守终老。曹彰虽没与三国真正名将交手,但他能手搏猛虎,平北方,败刘封,斩吴兰,已足见其武功不凡。第三名张辽、庞德。张辽是雁门马邑人,在《三国演义》中,张辽先为吕布部将,其武勇连关羽也非常称道。关羽曾对张飞说:“此人(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投降曹操后,官渡之战张辽曾先后大战张郃,斩蒋奇,大败袁尚、沮授。在追击袁熙、袁尚时,张辽受曹操任命,秉持军麾,担任首将,率领许褚、于禁、徐晃等迎击乌桓军,张辽于白狼山亲斩乌桓单于蹋顿,建立大功。赤壁之战后,曹操命张辽为主将,引李典、乐进守合肥,以御东吴。在张辽为主的第一次合肥之战中,孙权亲率吴兵进攻合肥,经过多场战争均未能攻克合肥。东吴大将太史慈用计派吴兵混入魏军进城,预谋与间谍张辽军中养马后槽制造祸乱骚扰魏军。张辽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阴谋,号令全军不反者皆静坐,没多久副将李典就抓住了吴兵和间谍后槽。张辽更是将计就计,引诱太史慈入城,对其伏击,致太史慈伤重而死。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张辽更是发挥自己的智勇谋略,以八百敢死军大破孙权十万吴兵。张辽率领八百敢死军冲阵东吴十万大军,使得孙权以走高冢的方式逃命。张辽突出重围后,看到多数敢死军还在吴兵的包围中,就又杀入重围。猛将众多的东吴兵无法挡住张辽,孙权围攻合肥不利,只好撤退。张辽料敌先机,提前破坏了吴军退路逍遥津的渡桥,使留在河水北岸的孙权及一部分吴军非常被动。张辽乘胜掩杀,让不少吴军将士只好跳入水中囚渡,死伤无数,孙权若不是骑良马,踞津跨桥,也差点被张辽俘虏。张辽这一次冲杀,吴军尸横遍野,损失惨重,张辽从此在江东留威名,就连夜哭的小儿,一听说张辽来了,马上止哭,这就是“张辽止啼”的由来。庞德字令名,一开始在西凉跟随马超,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也十分了得。在关中之战与马超率领西凉军冲得曹操大军一度扎不下营寨,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十分狼狈。后来投降曹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与于禁一起去解襄樊之围。庞德为表对魏王忠心,抬棺而战。在樊城外与关平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与年老马衰的关羽大战一百五十余合,精神抖擞,不落下风。关羽也称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庞德箭技高超,曾箭射关羽左臂,也曾箭射敌兵,箭不虚发,让荆州兵非常畏惧。但因汉水暴涨,于禁、庞德及所率三万援军全部陷于洪水之中,最终被关羽率水军擒获,不屈被杀。第二名典韦。典韦在《三国演义》中出场时间很短暂,只存在了六个章回。早年典韦在闹市为友杀人,数百人不敢逼,后来投到张邈帐下,因与帐下将士不合,手杀十数人,逃入山中。夏侯惇射猎山中,发现典韦逐虎过涧,十分英勇,就推荐给曹操。一次曹操帐前大旗被风吹得岌岌欲倒,数十名军士把持不住。典韦喝退众人,单手执定大旗,屹立风中巍然不动,被曹操称为“此吾之恶来也。”最能体现典韦勇猛的是三次勇救曹操,特别是最后一次,在没有穿铠甲,没有拿称手兵器双铁戟的情况下,只身杀死叛军数十人,以致大叫身死后,叛军尚不敢从其身旁跨过。最能体现典韦武功的,就是与许褚大战,两人从辰时战到午时,稍歇后,又从午时战到黄昏,不分胜负。后来曹操非常喜欢许褚,就让典韦诈败,引诱许褚追赶,掉入陷井,活捉了许褚。典韦擅使飞戟,百发百中,许褚擅打飞石,也百发百中,因此二人武功应该在伯仲之间。只是典韦在世行色匆匆,与其他超一流武将交手太少了,只能屈居第二名。第一名许褚。许褚是谯国人,身高八尺余,腰大十围,勇力惊人,曾倒拖二牛尾行百余步。擅使飞石,百发百中。许褚曾和典韦大战一天不分胜负,与吕布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与马超大战二百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吕布是《三国演义》中公认的武功第一猛将,马超也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被曹操称为“不减当年吕布之勇”,也是名符其实的三国超一流武将。许褚能与这些武将不相上下,也足以奠定其三国超一流武将的地位。虽然许褚三次遇张飞,都被完虐,一方面有其客观原因,另一方面张飞也是三国数一数二的超一流武将,因此这些丝毫也影响不了许褚名标三国超一流武将的地位。

在《三国演义》中,超一流武将与超一流武将之间,甚至超一流武将与一流武将之间,武功相差都不是很大。超一流武将之间相比拼,没有个数百回合,是很难见输赢的。就是超一流武将与一流武将之间相比,没有个数十回合,也是很难见伯仲的。这种武将与武将相差无几的情况,更能突显谋略的重要性,更能让读者感到双方斗智斗勇激烈精彩性,从而杜绝了一人单凭武勇就能定乾坤的不真实性,这正是罗贯中的高明之处,既让人体会了武斗的精彩,也让人领略了智略的重要,从而在众多历史演义小说中脱颖而出,成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六大猛将怎么排序?

三国迷都有一个共识,在魏蜀吴鼎立的三方势力中,东吴阵营里运筹帷幄的帅才比较多: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具备统帅三军的能力;蜀汉方面猛将比较多,五虎战将关张赵马黄,个个都勇冠三军,横勇善斗;而曹魏阵营则比较均衡,有善于领兵作战的,也有擅长在两军阵前厮杀的,还有精于谋划的,长于治军的。

那么,曹魏军中如果仅以阵前厮杀的武艺来论,哪几位将领能够排在前六呢?咱们就来分析分析。

一.典韦、二.许褚

典韦和许褚是曹魏阵营中毋庸置疑武力值最高的两位“超级猛将”,只有他俩具备与蜀汉五虎相抗衡的实力。

典韦是曹操最为信任的护卫队长,如果他活着,那在曹操心目中就是军中第一将,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典韦列在首位,而许褚次之。但实际上,无论武艺还是力气,许褚都绝不在典韦之下。典韦能“逐虎过涧”,独臂擎旗,一双铁戟有八十斤重,而许褚也曾“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膂力不亚于典韦。两人在葛陂一战曾经交过手,“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稍歇后再斗,“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可以确定两人的武力值非常接近,基本上旗鼓相当。

典韦最大的弱点是斩将率太低,检点典韦的戎马生涯,他只在羊山之战时“不三合”斩杀过黄巾军首领何仪手下的一个副元帅,而其他斩获都是一群喽啰兵。这也许与典韦的那双大戟属于短兵器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马上厮杀,持短兵器的战将通常不抢先发招,而是后发制人,这样敌将发觉情况不妙,就有机会逃走。而典韦还有个特点是马上战绩不佳,但步战能力超强,可以说是三国时代的步战第一高手。

许褚武艺与典韦相当,但他的战绩要比典韦好很多,斩将率限高得多,而且他护卫曹操的效果其实也比典韦要强。所以客观的来评判的话,许褚应位列于典韦之前。

三.徐晃、四.庞德

曹军诸将中,典韦、许褚之后,武艺最高强的就要数徐晃和庞德了。典韦、许褚属于“超级猛将”,而以徐晃、庞德的实力足以跻身于“强一流”的行列,能够在相当的回合数内与“超级猛将”相抗。

徐晃和庞德都曾经与许褚有过交锋。徐晃与许褚的较量是在曹操挟天子群臣迁往许昌途中。徐晃率兵拦截,曹操命许褚出战,两将“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但从后文中曹操的态度“不忍以健将决死战”来看,虽然胜负未决,但徐晃是落了下风,继续战斗下去,必然败阵。而在曹操征张鲁的战役中,庞德曾受张鲁之托率兵在南郑迎敌,连战曹军四将,“并无惧怯”,许褚出阵,“战五十余合亦退”

许褚与徐晃交战五十余合,是实打实的硬拼,而许褚与庞德交战前,曹操有过交待,“吾欲得此人”,要收服庞德,命令众将“须皆与缓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所以许褚出战庞德是有很大的放水成分。从武力值高低上来看,徐晃不会低于庞德。但庞德性情悍勇,作战风格刚猛敢斗,勇气上要胜过徐晃,这在实际作战中武力值的发挥要更加充分。

五.曹彰、六.夏侯惇

在魏蜀吴三方的各年轻后辈中,曹彰的武力值是最高的,军事才能也是最优秀的,虽然他出场厮杀的次数不多,但足以体现出其惊人强悍的实力。

曹彰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嫌文爱武,被曹操爱称为“黄须儿”。他膂力超群,能“手格猛兽”,他作战勇猛,经常“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冲在队伍的最前列。汉中之战,曹彰领军到阳平关支援曹操,刘备之子刘封率兵前来搦战,曹彰挥戟出阵,“只三合,封大败而回”。马超和副将吴兰从两翼分路来袭,双方混战,曹彰正战场上正遇到吴兰,两下交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

刘封也是蜀军中很能打的年轻人,随大军入川时“所在战克”,屡立战功。五界山之战,曹军猛将徐晃出阵,刘封与其厮杀,“封敌晃不住,拨马便走”;后面阳平关前徐晃再次与刘封对阵,“封诈败而走”。对比曹彰和徐晃两人与刘封的对战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曹彰的表现甚至还在徐晃之上,而且他还很年轻,隐隐然透出直追典、许的强悍实力。

夏侯惇是曹魏老将,众军之帅,大魏军的脊梁骨,将士们的精神支柱,威望很高。夏侯惇性情悍勇,坚毅不拔,勇于亮剑,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他都是“挺枪跃马”,直取敌将。敢于主动向吕布、关羽和赵云发起挑衅,夏侯惇可谓是曹魏军中的“平头哥”,正是他这种无惧无畏、敢于亮剑,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大魏的将士们奋勇直前,永不言败。

夏侯惇眼睛没有受伤之前,经常冲锋在战阵的最前列,他的武力值比弟弟夏侯渊要高出一个阶层,是曹军中阵前厮杀的主力。徐州一战,“四五十合”就打得吕布麾下第一将高顺落败而走,足见其实力应在张辽、张郃之上。“拔矢吞睛”后,夏侯惇的杀伤力锐减,再无斩将纪录,但在独目状态下仍然敢力斗关羽、赵云,毫不畏惧,可见其何等的悍勇。

我们将曹魏军中善长阵前单挑厮杀的猛将们按照不同的层次排列一下:

“超级猛将”――这一阶层有两人:典韦、许褚。他们具备与蜀汉五虎、颜良、文丑等相同一阶的实力;

“强一流”――庞德、徐晃、曹彰、夏侯惇。这四位猛将在奋勇作战的状态下,能够在一定回合内与“超级猛将”相抗;

“中一流”――张郃、张辽、夏侯渊。这几位实力上要弱一个档次,与“超级猛将”之间有很明显的胜负差距;

“弱一流”――乐进、曹洪、臧霸。这几位的战绩和表现,或者威慑力不如上一阶;

“强二流”――李典、曹仁、文聘等。

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六大猛将怎么排序?

曹操手下的猛将众多,其中六个武艺高强,作战勇猛的不在少数,但是武艺高强和勇猛程度不一定是正比,所以这两个要素应该分开来说,一一分析,以下就是个人心目中武艺和勇猛程度的排名。

超一流许褚:曹营里两个超一流的高手之一,曾经和典韦大战了不知几百回合平手;濮阳之战,许褚主动出战吕布,打了二十回合平手。单挑来说,仅次张飞大战吕布五十回合 ;潼关之战,马超半渡而击,箭无虚发,许褚身穿两重甲,手脚并用,保了曹操周全;和马超大战二百三十回合,场面平手;论武艺,许褚当是曹营中的第一,也十分勇猛,但是,白马没有出战颜良,文丑,四次遇到张飞都有些吃亏,都拉低了许褚的勇猛程度。

超一流典韦:曹营的另一个超一流高手,由夏侯惇推荐,在濮阳之战,典韦在败军中先用小戟清理了一堆小兵,再一人打败郝萌,成廉,曹性,宋宪,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论勇猛程度,宛城之战,典韦失去双戟,孤身奋战,最后牺牲,壮烈程度数一数二;但是,论武艺,典韦虽然场面和许褚打平,实际是略逊一些,大飞熊分析多次,不赘述;濮阳之战打吕布,典韦虽然参与夹击,不过许褚是主动出战,典韦是等下令才出手;所以,论武艺略逊许褚,论勇猛有过之而无不及;

强一流的夏侯惇:在曹操早期缺乏猛将的情况下,夏侯惇是最重要的力量,虽然曾经几回合败给吕布,不过是初出茅庐,却也有四五十回合败高顺的战绩;关键是,夏侯惇还开发了一套兵战战法,先后和吕布,关羽打成了平手;除此以外,夏侯惇还能和鼎峰关羽打了十余回合,武艺算是在超一流中不错了,更关键是夏侯惇那种明知不敌,还敢诱战关羽的勇气;除此以外,濮阳之战,夏侯惇拔矢啖睛,反杀曹性,凶猛程度可见一斑;所以,夏侯惇武艺虽然只是强一流,却具有接近超一流的实力,勇猛程度问题也不大;

强一流徐晃:徐晃是强一流武将中的代表人物,也是和超一流高手单挑最多的武将,比如徐晃就大战过五虎之四,虽然几乎都吃了亏,但是都全身而退了;能证明徐晃勇猛的程度,正是大战另外两个超一流,一个是颜良,二十回合大败后,曹军诸将栗然,可见徐晃武艺地位;另外一个是和颜良齐名的文丑,徐晃是明知不敌,也要一战;但是,徐晃在汉水之战遭遇武艺最高峰的赵云,却不敢交手,这点拉低了一些勇猛的程度;

强一流的庞德:庞德最经典的一战就是抬棺战关羽了,甚至从场面来看,表现还超过徐晃。因为,庞德战关羽一百五十回合时,对方只是因为人马衰老而武艺大幅下滑;徐晃战关羽八十回合上风时,关羽北伐期间已经受过两处箭伤,一处痊愈(庞德射中),一处未愈(流箭);但是,庞德还是略逊徐晃一点,因为第一,庞德是抬棺战关羽,属于死战;第二,一百五十回合后,庞德诈败射箭,可见兵器较量已经下风;至于勇猛程度,无论是在汉中战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四将,还是战如日中天的关羽,庞德一点不惧怕,甚至被擒后,气势不减,个人认为勇猛第一;

强一流的张辽:如果说前期张辽被吕布压制,单挑时比较犹豫,比如战夏侯惇,惹得吕布大怒冲阵以及官渡战张郃,惹得许褚主动出击等等,但是中后期可能在武艺上和关羽交流起了效果。比如,在平河北时,斩蒋奇,祖鹄,败袁尚,又一马当先斩单于蹋顿等等;濡须之战,和凌统打成平手,实际上风;和太史慈打了七八十回合绝对平手;所以,张辽的武艺也不低,并且延津战文丑以及合肥之战足以说明张辽的勇猛程度;

所以,综合来说,论武艺:许褚>典韦>夏侯惇>徐晃>庞德>张辽;勇猛程度:庞德>典韦>夏侯惇>张辽>徐晃>许褚;

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六大猛将怎么排序?

三国时期,曹操实力最为强大,他的麾下也聚集了众多猛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六大猛将,应该怎么排序?

第六、张郃

其实关于第六名,本文在张辽和张郃中一直是摇摆不定,他们二人总体看来实力应该是差不多的,很难抉择。不过当本文看到官渡之战两人的对阵时,终于发现,其实张郃是要略微强于张辽的。

当时袁绍曹操两军对阵,曹操这边派出了张辽,而袁绍这边则派出了张郃,两人交手了四五十回未分胜负,让人看得非常痛快。

原文: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

从原文中可以看到,当曹操看到张郃与张辽的作战状况时,他是暗暗称奇的,可见张郃展示的武艺惊到了曹操,因为张辽的武艺曹操是见识过的,他没想到袁绍在失去颜良和文丑后,还有人能和张辽打得如此激烈。

看完曹操,我们再看许褚的表现,他直接挥刀纵马前往助战,他为何要去帮助张辽呢?正常情况下,两将单挑,如果本方将领没有落于下风,许褚完全是不用主动出击的。通过分析曹操和许褚的行为,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张辽和张郃虽然是打得不分胜负,但事实上张辽已经是渐渐的处于下风了,所以许褚才主动上前助阵!

第五、徐晃

徐晃这个人,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在还没有投靠曹操时,他就曾与许褚大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当时的许褚,才加入曹营不久,急于立功,不可能有放水行为,而徐晃能和他打得不分胜负,可见当时徐晃的真实战力是非常强悍的。再从另一方面来看,白马之战中,徐晃主动挑战颜良,在被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后,众人惊骇,不敢再次出战,其实也是因为徐晃在曹营中的战力非常高,属于拔尖的那一拨,连他都输得这么惨,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徐晃战斗力不错,不过他的人生巅峰还是在襄樊之战中。襄樊之战,关羽把曹仁给压着打,吓得曹仁根本不敢出城,曹操派于禁统帅七军前来相助,结果也并非关羽的对手,被关羽水淹七军,俘虏近三万。于是曹操不得不派出大将徐晃,而徐晃到场后,先后攻破关羽数座营寨,击败关羽,甚至在单挑中打得关羽抵挡不住。虽然徐晃能击败关羽,其中关羽旧伤未愈占了很大的因素,但是徐晃之强悍还是不可磨灭的。

第四、庞德

如果说徐晃击败关羽,有乘人之危的嫌疑,那么庞德击败关羽,则是光明正大的。庞德原本是马超手下猛将,战斗力非常强悍,当时曹操派四大猛将轮流对战庞德,想要疲乏庞德,结果众人都只能打个几回合就支持不住了,只有许褚能坚持的时间稍微久一点,由于大家坚持的时间都不够久,使得曹操疲敌之策最终失败。从这一仗可以看到,曹营四大猛将在放水的前提下,根本挡不住庞德多久,庞德战力非常强悍。

当然了,除了上面那一战,庞德最具含金量的一战便是襄樊之战中他和关羽的单挑了。当时关羽并未受伤,和庞德算是公平对战。庞德和关羽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之后庞德使用诈败之计,引诱关羽追击,射伤关羽。虽然并非是在正式作战中击败的关羽,但庞德和关羽大战五十回合,已经是算得上非常的猛了。要知道按照关羽的战绩来看,基本都是属于快速斩杀对手,要是和他相持超过五十回合,那基本也就可以断定,关羽胜不了对方。庞德能做到这种程度,之后还用诈败之计使得久经战阵的关羽上当,足见其英勇、谋略都是上上等。

第三、典韦

第二、许褚

典韦和许褚,这两人武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关于他二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有人认为典韦步战天下第一,罕见敌手,宛城之战中,为了掩护曹操撤离,典韦一人拼死抵抗,成功的迟滞了张绣军队的步伐,打到最后,众人都不敢去和典韦作战了,只能远远的射箭。在民间版的三国二十四名将中,甚至是有这种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将典韦放在三国众将中的第三位,仅次于吕布赵云,足见大家对典韦的喜欢。不过这份排名具体出处不知道是哪里,而根据三国演义来看,虽然典韦武艺高超,但其实也远远达不到天下第三的地位。

事实上,典韦和许褚是有过交战的!当时曹操击败黄巾军何仪部,典韦负责追击何仪,而许褚当时还不属于曹操,为了在曹操面前博得一个大功,许褚主动抓住了何仪,并且出言挑衅典韦,想要借挑战典韦之事,来向曹操证明自己的武力,以图曹操重用自己,最终许褚和典韦爆发了经典一战。

原文: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

许褚和典韦,两人从辰时至午时,又从午时战至黄昏,一直没有分出胜负,很多人便说了,许褚和典韦是打了个平手,两人的武功差不多。不过如果我们站在许褚和典韦两人各自的战斗目的来看,就会发现,其实两人之间的胜负早就分出来了。

许褚这次作战,主要目的并非是打赢或者打伤典韦,而是要和典韦打成平手,要尽量把战斗大的非常激烈,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曹操的注意力。如果许褚不敌典韦,那曹操肯定不会高看他一眼,而如果许褚打赢了典韦,那曹营将会如临大敌,因为典韦在曹营中已经是非常强悍的猛将了。所以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许褚需要精确地把握住那个度,要维持住两人的平局,尽量打得精彩,要出乎众人意料,这样才能真正地吸引到曹操的目光。

而典韦这边,他的战斗目的和许褚就完全不同了。典韦是奉命前来捉拿何仪的,而许褚已经将何仪抓获,要拿到何仪,典韦必须击败许褚,这就意味着典韦必须拼尽全力死战,不然曹操那边不好交代。从原文中也可以看出,典韦出战是非常愤怒的,不会手下留情的。两人对战,一个全力死战,一个手下留情,这种情况下二人打成平局,谁强谁弱,一目了然。很明显,许褚是要稍微强于典韦的。

第一、未眼瞎的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营中被严重低估的猛将,很多人提起夏侯惇,直觉都是一般般,然而我们仔细分析夏侯惇的战绩,就会发现,夏侯惇太猛了!

在许褚和典韦还没有加入曹营前,曹营中打头阵的猛将经常都是夏侯惇,而且每次遇到危险任务时,都是夏侯惇率先上阵。追击董卓时,面对吕布,夏侯惇丝毫不惧,直接冲杀上去,虽然此时的夏侯惇不敌吕布,但在濮阳之战时,夏侯惇成功的找回了场子!当时曹操偷袭吕布不成,反被吕布包围,只能无奈撤退。而在撤退途中,吕布亲自带兵追击,曹军不敌,差点崩溃,在千钧一发之际,夏侯惇出现了,成功的缠住了吕布,为曹操撤离争取到了时间。

原文:吕布骤马提戟赶来,大叫:“操贼休走!”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

原文中并没有对吕布和夏侯惇的交手进行仔细描写,由此很多人认为夏侯惇其实并没有和吕布交手。但是我们回想一下三国演义,会发现,在演义的前期,罗贯中先生是非常看重两军对阵,主将单挑的,也就是说,凡是两军相遇,肯定会有大将单挑。此战,夏侯惇突然赶到,根本没有时间设置埋伏,他想拖住吕布的步伐,只能亲自和吕布交手,因为其他士兵远远不是吕布的对手,所以说,本文认为,夏侯惇和吕布肯定是有过交手的,而且吕布短时间内无法击败夏侯惇!因为从原文来看,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并没有分出胜负,直到黄昏时分,天降大雨,双方才各自引兵撤离。

从之前不敌吕布,到现在和吕布打得难分难解,夏侯惇的武力增长得非常快,很明显,按照这种速度成长下去,夏侯惇肯定是曹营中的又一员超一流猛将,可惜的是,在之后的作战中,夏侯惇被吕布部将曹性给射瞎了左眼,战力下降,不过即便如此,在和关羽的交战中,瞎眼的夏侯惇也没有落于下风!

土山之战,曹操为了收降关羽,阻挡关羽回城之路,专门安排徐晃和许褚二人拦截,结果两人合力围攻,竟然不敌关羽,被关羽给打得大败。不过接下来关羽遇到了曹操手下的王牌——夏侯惇!关羽和夏侯惇缠斗良久,始终无法突破夏侯惇的拦截,最终只能遗憾撤退。关羽一心想要回城,能够击败徐晃和许褚,却过不了夏侯惇这一关,可见夏侯惇的可怕之处。而此时的夏侯惇,还是左眼已瞎的状态,战斗力下降,若是遇到左眼未瞎的夏侯惇,形势不可想象!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六大猛将,第一是左眼未瞎的夏侯惇,第二是许褚,第三是典韦,第四是庞德,第五是徐晃,第六是张郃。对于这个排名,不知您是否有不同意见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曹操麾下武力最强的六大猛将怎么排序?

曹操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那么单论武力,最猛的是那六个人呢?如何排名?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以演义为参考)。

第六名:张郃

张郃是曹魏集团”五子良将“,在名将凋零的诸葛亮北伐时期,更是当时第一猛将,官拜车骑将军。地位显赫。

张郃许多猛将交过手,汝南之战三十合被赵云击败,潼关之战二十合被马超击败,作为曹军先锋入川时又被张飞、黄忠击败。虽然面对这些超一流猛将,张郃都是败绩,但是均全身而退。毕竟整个三国超一流猛将也就那么几个,这也反衬了张郃武艺的不俗。

张郃具有一流强将的水平。

第五名:张辽

张辽也是”五子良将“之一,在曹丕即位,他官拜前将军,位居五子第一,当然本来最有前途的于禁晚节不保。

张辽在官渡之战中和张郃交手,两人打平;第一次合肥之战张辽和东吴名将太史慈战了八十合都不分胜负。

张辽在白狼山之战一马当先,阵斩乌桓冒顿,屯驻合肥屡败吴军威震江东,而张辽还是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

第四名:曹彰

曹彰是曹操与卞皇后所生第二子、曹丕的弟弟、曹植的哥哥,曹彰武艺过人,弱冠前就能搏猛虎,臂力过。

曹彰出场很晚,战绩也不多,但是三合拜刘封,数合速杀蜀将吴兰,这个战斗力是很惊人的,尤其是吴兰也算是西蜀猛将,有二流强将的水平,被曹彰速杀,这是张辽、张郃、徐晃等曹魏猛将做不到的。

第三名:庞德

庞德武艺相当不错,曹操收伏庞德时,派帐下许褚、张郃、夏侯渊等大将分别去试探庞德武艺,回来众人都是夸赞。

襄樊之战,庞德和年老的关羽第一次交手大战一百合不分胜负,这是很高的回合了,第二次交手庞德诈败还用冷箭伤了关羽。

再参考汉中之战,曹操被魏延一箭射中人中,危在旦夕之际庞德杀到奋力杀退了魏延,庞德的武艺在曹魏阵营排第三合理的。

第二名:许褚

许褚是一员猛将,有超一流水平,屡立战功,在仓亭之战更是一人就杀了袁绍十几员部将。

许褚汝南之战和赵云第一次交手两人战了三十合不分胜败;在渭水之战,大战马超,杀到性起更是脱去上衣盔甲,裸衣战马超也成为佳话,他和马超大战二百三十合不分胜负。

许褚武力排在曹魏阵营第二是没有疑问的。

第一名:典韦

典韦武艺和许褚其实相当,两人曾经交手过,前后大战两次,从白天战到夜晚,先后打了好几百合。

一百合都算相当高的回合了,典韦和许褚战了那么高的回合,证明两人武力完全在一个水平,没有差距。

典韦为掩护曹操逃走,死于乱军中,考虑到死的壮烈,所以将他排在第一。

曹操帐下六员猛将按武力高低排,依次是:典韦、许褚、庞德、曹彰、张辽、张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