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孙策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为何差距这么大?
刘备VS孙策,他们不一样
刘备是真的白手起家,而孙策其实是伪白手起家。同时,二人战绩差距大,也和所处战区不同,对手实力不同有关。
有人觉得孙坚死后,孙策不也是苦苦挣扎,从无到有吗?其实这说法不完全属实,孙策善于征战、艰苦奋斗不假,但是白手起家就名不副实了。
孙策的发家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孙氏集团过去一直是以孙坚为领导核心,不过孙坚在攻打刘表时,被黄祖给阴了,不幸阵亡。留下了孙策、孙权等一众孤儿寡母,处境一下子很被动。
不过孙策天生就是个有抱负的主,他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在守孝结束后,便放低姿态地前去依附袁术。
孙坚死后,他的一千多旧部被袁术接管了,孙策自然想要回父亲的旧部,但是被袁术拒绝。
正好当时,吴景、孙贲奉袁术的命令攻略江东,击败了周昕,占领了丹阳郡,吴景被任命为丹阳太守,孙贲为丹阳都尉。
必须一提的是,吴景是吴国太的弟弟,孙策的舅舅,孙贲是孙策的堂兄。当初孙坚战死,就是孙贲带着孙家的部队投靠袁术。
孙策去丹阳依附自己的舅舅、堂兄,在当地自行募兵。
幸幸苦苦征募了数百人,结果拉着部队走到泾县,被山大王祖郎袭击,全军溃败,差点丢了性命。
所以,小霸王孙策也不是无敌的,也有力有不逮的时候,尤其是创业阶段,没有孙氏亲族和孙坚旧部的帮衬,也是玩不转的。
△孙策和周瑜
孙策吃了大亏后,又回头找袁术要孙坚旧部,这次袁术答应了他。
又赶上朝廷新任扬州刺史刘繇走马上任,开始抗衡袁术,吴景和孙贲因此被迫退到了历阳。
得了孙坚旧部的孙策,带着父亲遗留下来的得力干将们,开始了称霸江东的历程。
这里必须要说,孙坚手下的程普、韩当、黄盖、祖茂都是很得力的武将,显然孙策掌握的资源岂能算白手起家?刘备的父亲可没有给刘备留一个帮手。
不光如此,当时在袁术麾下,汝南太守孙香是孙策的堂兄,吴郡太守朱治是孙坚一手提拔的心腹部下。
如下图,袁术家半壁江山在孙氏集团手上,孙策岂会没有从中借力?刘备要是有这条件,哪里还会那么坎坷。
所以,江东原本就到处遍布了孙家的人,再加上孙策也有不俗才能,统一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结语孙坚虽然死了,但是孙家的底蕴还在,孙策一路奋斗少不得自己家人和父亲旧部的帮衬。
而刘备起初不管是军队还是属下都是靠自己一点点拉起来的,没有像孙策那样的亲族和旧部可以去依靠。
更何况,刘备从北方起家,北边的诸侯个顶个能打,换作孙策过去,他是能打过袁绍还是能灭了曹操?江东那边的诸侯战力低得没法看,刘备去了一样能打出一片天。
所以说,刘备是真的白手起家,孙策算不上。至于二人战绩差距大确实是客观结果,但原因也很客观——二人基础条件和所处形势不能相提并论。
刘备和孙策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为何差距这么大?
- 刘备和孙策的白手起家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 先说刘备,刘备起家的时候是什么情况?武将只不过关羽,张飞二人!兵只有几百,还是乡勇。他只有一个中山靖王后代的空名头!而这个空名头在当时能起多大作用?几乎为零!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备出场的时候他在卖草鞋,还是路边摊那种!就包括他的起兵也是靠张飞的家产和几个商人的馈赠!刚开始的刘备集团中的三位大佬,刘备算是没落的士族,张飞和关羽都是寒门!这也就是他们参与了平定黄巾之乱后才被封为芝麻官的原因!
- 再来说孙策,孙策的爹是谁?孙坚,孙坚是什么人物?是十八路诸侯之一,是打的董卓军丢盔卸甲的人物!是当时有名的猛将!孙坚还是大汉朝廷承认的太守官职,还是侯爷!孙策在孙坚死后在袁术手下做事,袁术是当时实力较为厉害的军阀。而孙策是袁术手下的大将,孙策独自领兵以后看看身边有谁?有名的大将就有程普,黄盖,韩当三人,更是有三千袁术的兵马,这三千兵马可是正规军中的正规军,不是刘备那几百人可以比的!孙策出发以后又招揽了那些人才?有周瑜,鲁肃,张昭等人!这几个那个不是后世留名的大人物?关键这几个还代表着什么?就是士族的力量,孙策刚起兵就有士族力量的支持,而刘备直到徐州以后才被士族接纳!
- 所以说都是白手起家但刘备,孙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不单单是自身原因造成,还有士族支持的原因,毕竟东汉是士族的天下!
刘备和孙策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为何差距这么大?
先说刘备三国蜀国的皇帝,有文韬武略,的确不假。然而事实并不顺利。他是三国一直最弱的一方,兵不过千,将只有关、张。兴好破黄巾军有功,弄了个县令当。家底实在是可怜!一直被追着打……
先投奔公孙瓒,又去投北海孔融,接着又投陶谦,丢了徐州后又投吕布,投曹操,投袁绍,投刘表。
结果呢?长板坡差点丢了性命!让曹操吓得刘备扔了老婆、儿子,多亏赵云七进七出救了刘禅……
怎耐刘备运气不佳也?还是对手曹操过于强大?
再说江东孙策,相比起刘备来顺利得多!江东孙策号称江东小霸王!满门英豪也!
孙坚和孙策父子,经过多次拼杀,才使孙氏在江东有了立足之地。
先说一下孙坚,曾任长沙太守。参加过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卓之战,势如破竹,威震过三军。
孙策作为孙坚之子,也是勇冠三军的主!孙坚死后,孙策投奔了袁术,用玉玺做抵押,从袁术哪里借了三千兵马,趁机攻取了江东。后来有周瑜的帮助,更是如虎添翼。
先后击败了刘繇、华歆、严白虎等割据势力,顺利统领了江东。成了一方霸主……
刘备和孙策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为何差距这么大?
三国中,刘备原本卖草鞋为生,然后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耗尽半生,最后拥有益州之地,形成三国霸业,并称帝。
孙坚死后,孙策变得一无所有,但是孙策通过向袁术借兵,进军江东,短短几年时间便占据江东,威震江东。
刘备和孙策几乎都是白手起家,刘备耗尽半生才拥有益州之地,而孙策短短数年内便占据江东,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
1.时机选择,刘备输于孙策刘备占据徐州,而当时曹操也要攻打徐州,袁术也有占据徐州想法,可见,刘备取徐州时机不当。而等到后来刘备西取益州时,时间已经过了几十年了。
孙策起兵江东的时机非常适当,刚好刘繇部下张英驻扎在当利口,而袁术派吴景和孙贲率兵进攻张英,却几年都未能攻克。因此,袁术爽快答应了孙策起兵江东。当袁术称帝失败,孙策便趁机自立,坐拥江东六郡,水到渠成。
2.地点选择,刘备输于孙策刘备为河北涿州人,做为北方人,刘备自然优先选择在北方发家。可惜古代北方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北方势力林立,有曹操,吕布,袁绍等,刘备在北方很难站稳脚根。
当时刘备仗义帮助徐州牧陶谦解围,陶谦在临死前甚至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由此,刘备成为了徐州牧,终于第一次有了一个根据地。但是,没多久徐州便被吕布占据,随后又被曹操收入囊中。后来刘备被迫四处流浪,并被追赶到南方,最后在南方的益州才打下了自己的地盘。
对于孙策,选择发迹于江东,优势明显突出,不但有亲爹孙坚在江东的经营以及威名,而且有干爹袁术的支援和保护,打的又是刘繇、王朗、严白虎这种文官草寇,加上江东没有曹操之流人物,所以短短几年,江东全部变成孙家。
3.对于拼爹,刘备输于孙策在古代拼爹尤其严重,因为,汉朝人才提拔采用察举制,出身便决定了社会地位。
刘备家里条件非常一般,并非当时豪门世家,无缘仕途。因此,刘备年近中年,仍然在市井卖草鞋为生。后来的黄巾之乱才带给刘备从军机会,并因此改变了刘备一生。所谓中山靖王之后,也只是刘备给自己贴了一块金字招牌,因为没落的中山靖王,几十代后人早已是非常普通的老百姓。刘备的爹,很早就去世,并没有留下什么。
反观孙策,其父亲为荊州太守孙坚,长期投靠表袁术,为袁术四处征战,孙策因此很年轻也加入袁术,为袁术领军打仗。孙坚不但武功威震诸侯,而且拥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另外,孙坚留了玉玺给孙策,后来孙策也是用玉玺向袁术换回军队。
所以,拼爹的话,孙策远胜刘备,这也是孙策出征时很快就拥有自己的军队,而刘备一直在组建自己军队的原因。
刘备和孙策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为何差距这么大?
刘备仅是挂着皇叔虚名的白手起家,而孙策是袁术手下大将孙坚之子,出自将门,有一班旧部将领簇拥,更兼有周瑜和鲁肃贴心知己辅佐,很快就打开江东局面,成为南方小霸王。刘备直到请出诸葛之后,乘赤壁大捷的东风,佔有益州和汉中丶荆州的三个郡,才站稳脚跟。在创业上,从一无所有到一方诸侯,更能彰显刘备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非风的才能。两者没有可比性,东吴是官二代丶世袭贵族,有现存部曲和一套班底,很早就过江经略江东,两代三人的共同努力,雄据一方。
刘备和孙策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为何差距这么大?
刘备和孙策是有着很大区别的。首先,孙策家戴着兵家孙武之后的这个光环,其父孙坚在平黄巾之乱中担负先锋大将之职,取得讨虏将军的封号,孙坚死时畄给孙策的部属还有程普、韩当、黄盖一班老将,还有一颗神秘之物一一传国玉玺。孙策靠传国不玺的抵押,借来袁术三千兵马初创基业。在取得江东地盘时又收周瑜,鲁肃,周泰,蒋钦,太史慈等迅速开创了东吴基业。这江东地盘很多都是父亲孙坚的旧治,再加上父亲在江东的威名影响,开创时虽有征战,但还是必较顺利的。孙策的确是英雄,但人们习惯在他的英雄再加两个字,叫英雄气短,的确他的志向并不远大,他向曹操讨封时只要一个大司马的官职。
刘备出道时,要寒酸得多,虽然也顶着大汉宗亲的名份,但董卓,袁绍都不认可他。平剿黄巾的征战中兄弟三人也立下了大功,一个平原县令也坐不稳,关张二人做着弓马手,每人部下不过三二十人。他需要地盘,更需要名份,前期他注重的是如何把仁义的名份传出去,拿到手。侥幸得到徐州又被吕布抢走,多么命舛。刘备要比孙策志向远大得多,说是匡扶汉室,说穿了就是要自已当皇帝。所以他要先博到仁义的口碑,才能坐稳江山,他把仁义看得很重,诸葛亮要他乘刘表病危袭取荆襄,他认为时机不成熟放弃了。刘备的前期是寒酸的,但他有着远大的志向,不屈不挠的毅力,还有着善哭的情商,这一点孙策是万万做不到的。人们惯称刘备为枭雄,这个枭雄老谋深算,大器晚成。孙策是公认的英雄,但英雄气短,英年早逝。
嗟乎!痛惜当年孙伯符,折服后来大耳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