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前犯过哪些错?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历史上伟大的一代雄主曹操,一生中也是犯过许多错误的。在这些错误中,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有三个。

典韦、曹昂之死

想必大家都对猛将典韦和魏长子曹昂的死感到有些遗憾。这两个人如果能活得久一些,也许我们能够看到典韦在日后更多的战役中发挥出色的作用;而曹昂也许能够继承魏统,那么历史的走向也不会朝着曹丕的支脉行进了。毕竟重用司马懿的曹丕最终为魏国埋下了无心但却致命的祸患。

△典韦剧照

曹操在第一次讨伐张绣时,张绣先是投降了曹操,但是很快又再次反叛并偷袭曹军。曹操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以致大败亏输,且在混战中损失了猛将典韦和长子曹昂。曹操在战后检讨自己的过失,认为自己在张绣投降后没有及时取得张绣的人质,以致让张绣有复叛的胆量。

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三国志·曹操传》

曹操的这次错误教训不可谓不惨痛,是曹操在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损失重要人员最多的一次。

华佗

第二个要说华佗。我一直觉得曹操杀死了华佗实在是医学界的一大损失,这个锅曹操要背。而曹操杀死华佗的起因仅是华佗不受曹操征召,这个绝对罪不至死,曹操在这件事上过于霸道残暴了。

△华佗剧照

具体说来就是,曹操常年有头疼病,希望华佗能待在他身边为他治疗,可是医术在当时是贱业,且华佗不愿意被人役使,于是就待在家中,拒绝征召。结果激怒了曹操,使得曹操不顾荀彧的劝说,硬是杀死了华佗。

不得不说曹操这一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有他的相应逻辑,但是从后世看来绝对是错误的。

司马懿

这最后一个就必须要说一说司马懿了。我们都知道,曹氏发展到最后反而被司马氏取代,篡夺了胜利果实,这实在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司马懿剧照

而这个事情的源头,要我说还是要归咎于曹操。因为,一方面最初是曹操征辟了司马懿,并且没有提前除掉他。当然这个不能怪曹操,毕竟曹操没有办法预见未来的事,所所以这里面只是划分曹操的责任,但并没有指望他在当时就能够看出司马懿有鬼并除之。另一方面就是之前提到过的曹昂之死。如果曹操在宛城之战中没有大意,曹昂就不会死,曹昂不会死,就极有可能继承魏统,这样就没有曹丕什么事了。

为什么要提到曹丕?因为曹丕与司马懿相交甚密,曹丕在夺嫡期间,司马懿是他的主要谋士。而后期司马懿被重用与曹丕的提携和信任是分不开的,这无意中为司马氏篡位积累了政治资本。

结语

上述所举的三个事例,只是个人觉得曹操犯得比较致命的错误,其他错误自然也有,这些错误有的其实可以避免,而有的确实难以预料。但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该是曹操的责任还是赖不掉的。

曹操生前犯过哪些错?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逼不得已亲率大军联合孙权共同进攻关羽,救援曹仁。到了冬天,孙权擒杀关羽把人头送给曹操,曹操见战事结束,就率领大军返回洛阳。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天寒地冻,曹操在回军洛阳之后一病不起,在病榻上,曹操回想自己一生当中南征北战,多次战败险死还生,也多次战胜强大的对手,见证了乱世的爆发,也让乱世在自己手中逐渐平定,这一生自己有做错、有后悔吗?

可能有些事曹操会有遗憾,但是曹操绝对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

其实对错都是不成熟的想法,成年人只讲究利益!

普通人看了《三国演义》、《三国志》觉得曹操是枭雄、是奸臣、多疑、嗜杀……其实每一桩、每一件事情在曹操看来可能会有遗憾,但绝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比如董卓当权之时,曹操弃官后一路心惊胆战逃回老家,路过吕伯奢家的时候……

魏书说吕伯奢儿子打算抢劫曹操;

世说新语说吕伯奢儿子打算杀猪招待曹操;

不论事情真相如何,曹操是杀了吕伯奢一家然后跑路了。

在全天下人都指责曹操乱杀好人的时候,曹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吗?不,曹操绝对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语如雷贯耳。

比如杀边让、杀孔融等名士招来天下骂名的时候……

建安七子的陈琳收到袁绍指示,写出了著名的讨曹檄文,其中提到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以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边让因为瞧不起曹操,多讽刺了曹操几次,就全家都被曹操诛杀。

孔融更是屡次和曹操唱反调,不论是军事征伐还是重农禁酒,还是私生活,孔融无一不讽刺。曹操忍无可忍杀了孔融全家。

因为边让之死,让陈宫、张邈背叛曹操投降吕布,使得曹操腹背受敌,大败一场,差点万劫不复。

边让、孔融都是名士,曹操杀他们做错了吗?在读书人眼里自然杀了名士是错,但是在当时的曹操眼中,有些名士只会空谈,不论治理地方、行军打仗、处理政务都一无是处(参见孔融)。这些所谓名士不事生产,还要讲究高消费生活,还要对曹操政策指手画脚,在当时年轻气盛的曹操眼中,为了大后方的稳定,自然无不可杀之人。

比如宛城之战,长子、侄子、心腹大将全部战死的时候……

宛城之战,因为曹操好色,导致投降的张绣再次叛变,半夜攻击不设防备的曹操,曹操坐骑绝影身受重创无法骑乘,曹操也右臂中箭,要不是长子曹昂舍命让马,曹操也恐怕死于乱军之中了。

曹昂之死,让曹操夫妻反目;典韦身死,让曹操少了一员虎将。试问曹操觉得自己做错了吗?

曹操恐怕只会后悔自己大意没有加强防备,而绝不是想自己在完成之战中做错了什么,再来一次的话,恐怕曹操也会如此,只不过会让张绣、贾诩不会有调动兵力的机会而已。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每个人心中的定义都不一样。

就算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看法也不一样。

可以说,曹操作为枭雄,根本不会在乎绝大部分人的想法,而曹操自己的想法,谁又能知道呢?可能只有站到曹操那个高度的人,才能体会吧。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曹操生前犯过哪些错?

曹操是历史上非常有争议的人,有人说他是奸雄,也有人说他是英雄,他的一生很精彩,也很辉煌,但是他在创造辉煌的过程中做错了几件事,其中有一件事,他到死都心怀愧疚。下面我们来看看曹操做了哪些错事?

1、误杀吕伯奢一家

东汉末年,公元189年,朝廷政变,董卓趁机控制住了小皇帝,有了小皇帝在手中,他自己实际操控了朝廷。

当时的朝廷大臣很多人都看不惯董卓的所作所为,于是这些大臣就密谋杀了董卓,保护小皇帝。曹操也参与了谋杀董卓的计划,只是谋杀计划失败了,曹操赶紧逃跑了。

曹操逃出城外,一路奔波,路过老友家附近,就去老友吕伯奢家里借宿。老友家人为了接待曹操,磨刀杀猪准备做好菜招待他。曹操由于是逃命出来的,疑心重,听到磨刀声和“快抓住它,别跑了!”的声音,以为老友家里人想杀了他报官领赏金,就先下手为强,把老友一家人都杀了。杀完后,曹操搜查房间,在另一个房间看到被绑着的猪和地上的刀,才知道自己错杀了人,心里后悔,但是事己至此,为了掩饰心虚,说了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错杀了老友一家人,还说出:宁可我对不起别人,不能别人对不起我,这句很自私的话,让人对他自私自利的行为非常唾弃!

2、为报杀父私仇屠城

公元193年,曹操在兖州当兖州牧时,他的父亲曹嵩带着家人去兖州投奔曹操。曹嵩一行人路经徐州这个地方时,徐州牧陶谦因为不满曹操攻打徐州,所以派人杀害了曹父一行人。

另一种说法是陶谦派了人去护送曹父他们到曹操处,但是被委派护送的人见到曹父他们的行李有很多金银珠宝,见财起意,杀了曹父他们,抢了珠宝,谋财害命后逃跑了。陶谦因为用人不当,背了黑锅,被认为是杀人凶手。

总之,曹父他们是在徐州出事的,曹操认定父亲他们的死与陶谦脱不了关系,发誓要攻打徐州为父报仇雪恨。曹操攻打下徐州后,下令屠城,不放过徐州的老百姓。曹操这个做法真的是很过份,徐州百姓是无辜的,曹操把百姓也杀了报仇,这件事曹操做错了。

3、害死亲生儿子

公元197年,曹操讨伐张绣,想占领宛城。张绣自知打不过曹操,所以没开战就直接投降,开城门迎接曹操进城。

曹操进到宛城,发现了个美女,就把这个美女纳妾了。曹操看中的这个美女正好是张绣死去的叔叔的老婆,也就是张绣的婶婶。张绣很生气曹操娶了他的婶婶,就带兵反了曹操,结果在这场战争中战死了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

本来不用打仗就占领了的宛城,因为曹操的好色,害死了自己的儿子、侄子和一名大将。曹操的大老婆因为曹操害死了自己的儿子,气得回了娘家。因为气走老婆这事,曹操临死前还愧疚说,到了阴间没法向儿子曹昂交代,妈妈哪去了。

4、杀死了华佗

曹操巩固了地位后,每日忙于政务,后来经常头痛,医治也不见效,有人就推荐了医术高超的神医华佗为他医治头痛病。华佗经过针灸治疗曹操的头痛,病情有缓解,但是这个头疼病要长期治疗,不能根治,华佗不愿意留在军营为曹操一个人服务,就推说家中有事要回家,回家后又一直不回曹操处,曹操发怒派人去押华佗回来,以欺骗罪、不征召罪定性,把华佗杀了。

曹操杀了华佗,让华佗高超的医术失传了,让后世的人少学了华佗的医术,是医学史上的一次大伤害。而且曹操也自食苦果了,杀了华佗,不但自己的头痛病没人医治,余生都得受头痛病折磨,后来他的小儿子曹冲犯病的时候,也没有医术医治,十三岁夭折了。

5、杀了一个神童

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是个神童,就是《曹冲称象》那个小小年纪就想出办法称大象重量的神童。曹冲因病去世后,他的好友周不疑不久后就被曹操杀死了。因为周不疑也是个神童,曹操怕他太聪明了,没了曹冲后,以后没有人能掌控他,如果周不疑成为对手就麻烦了,为了防范于未然,曹操就把周不疑杀了。

曹操考虑得大多了,小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一般从小自己培养的,他的心基本上是不会背叛的。或许可能是曹操丧子之痛,容不下周不疑还活着吧。

总结:曹操一生做错了五件事,第一件错事:疑心重导致误杀了吕伯奢一家;第二件错事:为报父仇屠城,杀了没有关系的老百姓;第三件错事:因为好美色,害死了自己的儿子。第四件错事:因为不满华佗不服从他,杀了华佗;第五件错事:杀了一个神童,只因担心周不疑太聪明,会不为己用而杀了他。

纵观历史,成大事者,均是踏着无数人的尸体走上权力巅峰的,曹操只是其中之一。

反观现在,我们是何其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乱,才可以享受生活,还能无病呻吟“好无聊”。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各位请知足吧!

感恩那些为了建设美好生活无私付出的前辈们!

曹操生前犯过哪些错?

曹操一生五大错

第一,错杀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

后来曹操处理国事,头风病严重,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华佗自恃有点才能,又看不起曹操,拒绝为曹操看病,就推说妻子病了。后曹操三番五次写信让华佗回来,华佗都拒不上路。曹操十分生气,便派人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赐小豆四千升,放宽假期期限;如果欺骗,就逮捕押送。结果华佗撒谎,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经审讯验实,华佗供认服罪(汉律:1.欺君之罪;2.不从征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最终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

后来曹操最聪明的儿子曹冲十三岁的时候得了一种怪病,曹操寻遍天下名医也没能留住曹冲性命,曹冲的死给曹操带来很大的打击,据传在曹冲死的当晚,曹操大呼:“悔不该!杀那华佗!”

第二错,错占邹氏

曹操此人,贪恋美色,尤爱妇人,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张绣,张绣被曹操打败,张绣就投降了曹操,曹操看到张绣的婶婶长得非常漂亮,于是竟然把张绣的婶婶邹氏占为已有,纳入成自己的小妾。张绣知道后,大怒,于是在曹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反叛,偷袭曹军, 杀了个曹操措手不及,这一战,曹操最得意的接班人长子曹昂战死,如果曹昂不死,会顺利的继承王位,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曹丕曹植争夺王位,司马家能不能篡权也不好说,曹操最得意的爱将典韦战死,侄子曹安民也都牺牲掉了。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第三,错放刘备

刘备依附于曹操之后也感觉到了不安全,就找了个借口请求出兵截击袁术,曹操批准后也没想到刘备一去不回还带走自己一支兵马,一念之差导致刘备后期成为曹操最大的敌人。

第四,错信庞统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奠定三足鼎立的一场战役,曹操中了庞统的连环计还要从蒋干说起,蒋干是曹操派来劝降周瑜的,不过周瑜也是聪明人,他故意在蒋干面前,展现出庞统在江东不得志,不受重用,最终蒋干的劝降工作没完成,反而劝庞统为曹操效力。 有了这个前提铺设,曹操和庞统见面后就非常的信任庞统。曹操就向庞统求教士兵们水土不服的解决办法。庞统就献上了连环计,让他把船用铁索连接起来,这样士兵们如履平地就不会晕船了,曹操果然才用了庞统的计策。

其实当时曹操以及其手下的谋士也想到了周瑜会用火攻。但是曹操想到当时的季节只会吹西风,周瑜用火攻的话只能自己烧了自己。最后人算不如天算,真的来了东风,曹操大败,至此,曹操永远的失去了他统一天下的机会,三足鼎立至此开始。

第五,错留司马懿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不输三国的任何人,其实曹操当年留下司马懿也是考虑到司马懿年龄也不小了,而自己的接班人则年轻的多,司马懿又是曹丕的老师,留下司马懿也能是为了更好的辅佐曹丕,,曹操万万没想到,曹家的接班人一个比一个短寿,司马懿又是一个极其能忍耐的人。最后因为自己的仁慈导致曹家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成了司马家的嫁衣

曹操生前犯过哪些错?

曹操的三大错误,霸占一个女人,放走一个敌人,留下一个掘墓人

我是大嘴说贵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曹操一世奸雄,依靠王霸之道逐渐吞并了多个诸侯,最终问鼎中原数十载,为曹魏政权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曹操一生有什么错误的话,我们他有三大错,分别是霸占一个女人,放走一个敌人,留下一个祸害,这从何说起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曹操第一个错:霸占了一个女人。

建安二年(196),曹操率大军征讨割据宛城的张绣,张绣自认为实力不如曹操,于是就果断率众投降。本来这是一个好事,曹操不费一兵一卒而得宛城,对于他日后的霸业十分有利。可是曹操却在张绣投降之后,霸占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不是别人,而是张绣叔叔张济的遗孀邹夫人。曹操此举让张绣十分难堪,因此忌恨曹操,就趁野攻袭曹操的营帐。曹军被打得大败,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均被杀死,其帐下的头号猛将典韦也力战身死。虽然曹操此后仍然夺取了宛城,可是长子曹昂的死已经不可挽回。如果曹昂不死,那日后建立曹魏的极有可能是他,历史也将改写。

曹操第二个错:放走了一个敌人。

建安三年(197),刘备和吕布在徐州争斗,怎奈敌不过吕布就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刘备非常器重,不仅给了刘备兵马粮草,还让刘备做豫州牧。其后,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就是你跟我。”刘备心惊,筷子掉落。恰逢当时曹操要攻打袁术,刘备就主动请缨出战,当时曹操手下的谋士都劝曹操不可让刘备统兵,可是曹操不听。后来刘备杀掉徐州刺史车胄,在徐州招兵买马,北连袁绍抗击曹操。虽然此后曹操将刘备击败,可是此后刘备先后转投袁绍、刘表等人,最终在西南建立了帝业。如果当时曹操不放虎归山,将刘备死死控制住或者杀掉刘备,可能就不会有日后的赤壁之败和三足鼎立了。

曹操第三个错:留下了一个掘墓人。

曹操奸诈一世,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为至理名言,玩弄人于股掌之间,可是在对待司马懿却出现了最大的错。司马懿权谋出众,自知曹操忌恨比他才能出众人,于是就潜伏蛰行,在曹操在世的时候表现得服服帖帖。曹操虽然屡次都有除掉司马懿之意,但奈何司马懿是儿子曹丕的得力幕僚,日后曹丕身边还需要这样的人。最终,曹操在临死之前并没有除掉司马懿,司马懿在曹魏政权历经三主,设计杀了曹魏宗室曹爽,独掌曹魏大权,成了曹魏政权的掘墓人。如果曹操当时杀了司马懿,估计曹魏政权就不可能成为短命王朝,并且可能会成为大一统王朝。

我是大嘴说贵阳,专注历史,码字不易,认同请点赞、转发。谢谢。

曹操生前犯过哪些错?

曹操一生犯了哪些错误?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伟大的曹操也不例外。

撇开小的错误不说,仅就曹操所犯的影响历史进程的错误列举数例:

第一、不杀刘备,贻害无穷。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曹操至少有三次可以杀掉刘备。但刘备每次都是“装怂”,且曹操怕担“杀贤”的名声而放过刘备,从而亲手竖起一个强敌,为日后不能统一全国而饮恨。

第二、赤壁之战,欲速不达。

赤壁之战,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曹操在短时期内统一了北方,为了尽早统一,以疲惫之师发动对吴作战,加之不习水战,结果铩羽而归。这一战,大伤元气,因而无力短期再战,至使东吴可以休养生息;更为严重的是,刘备趁机窃夺地盘,招兵买马,从而导致了三足鼎立。

第三、鄙视张松,错失良机。

张松是个卖主求荣之人,曹操很是不屑。张松本来想把西川献给曹操,因被操所慢,所以献给了大耳儿刘备。若是曹操得了西川,乘势取汉中,再发两川之兵,以雷霆之势而攻荆州,刘备诸葛亮纵有天大本事,亦难抵挡。

曹操因慢待小人而失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