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如果德军顺利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斯大林和朱可夫都在莫斯科,莫斯科守得住,苏联还有希望,守不住的话,那么斯大林和朱可夫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虏,不管是哪种结局,对苏联来说都是致命的。

众所周知,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因为这一次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局,苏联才有了缓冲的时间聚集兵力反攻。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莫斯科战役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斯大林格勒战役轻。若是莫斯科被德军攻占,那么苏联后面是否能取得胜利都很难说。

莫斯科战役时,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及作战组都在莫斯科,并没有撤离

在莫斯科战役开始前,苏联高层举行了一次会议,商讨是否要撤出莫斯科。毕竟当时的德军部队已经距离莫斯科不远,未来莫斯科是否能守住,都是一个问题。一旦被德军攻陷了莫斯科,苏联高层被抓,苏德战争都不用打了。

记得当时的斯大林眉头紧皱地问了朱可夫:“跟我透个底,你确定能守住莫斯科吗?”朱可夫想了想回答道:“如果听我的,没问题。”也就是朱可夫肯定的回答,给予了斯大林底气和信心,随后苏联最高统帅部撤离莫斯科,但最高统帅斯大林和作战组留了下来。

斯大林的这个决定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莫斯科,因为当莫斯科军民听到斯大林并没有扔下他们撤走之后,纷纷吃了定心丸并信心大增,后面才得以在艰苦卓绝的守卫战中守住了莫斯科不被攻陷。

当然,其中还有斯大林从远东地区调回了善于在严寒中作战的精锐-远东西伯利亚军团来加强莫斯科的防守的原因。但不可否认,斯大林的留守莫斯科确实给予了军民巨大的勇气和信心。

若是斯大林撤离了莫斯科,那么莫斯科大概率是会被攻陷的。毕竟当时苏联当时的军力并不占优势,面对德军队势如破竹,苏军胜算并不高。而一旦莫斯科被攻陷,那么苏联还有未来吗?

可以预见的是,莫斯科一旦被攻陷,将意味着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和朱可夫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虏,对于苏联的士气的打击将是致命的。那么后面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将会被影响,毕竟最高统帅部的威望跟斯大林个人相比,还是有巨大差距的。

可以说斯大林就是当时苏联的精神领袖,没有了精神领袖,即使苏军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军队,还有幅员辽阔的远东和西伯利亚,也很难再抵挡德国铁蹄的前进。这就是莫斯科战役的重要性,说是影响全局也不为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二战时,如果德军顺利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二战时,如果德军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也许有些人会说那么整个二战的结果就会被改写,苏联会崩溃或者无法再抵御德军的进攻,而德军会长驱直入,通过伊朗南下印度,和日本会师,然后二者携手打跨英苏的残余势力,最终成为胜利者。但桃花石杂谈君却要说,即使莫斯科被德国占领,二战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最终的德国也仍然会是失败者,只是时间可能会稍晚一些。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

其实架空历史并没有什么毛病,因为去畅想一下如果某个历史事件改写,是否整个历史进程会改变有时候对人们搞清楚一个历史事件的真正意义确实很有帮助。但在架空历史的时候,很多朋友却喜欢把历史变成纸上谈兵,忽视了当时决定决策结果以及最终胜负结果的很多客观原因。

比如具体到苏德战争,究竟什么才是胜负的决定因素呢?其实和所有现代战争一样,苏德战争打的也是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即两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人员素质,也包括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储备和人员数量。而最后使苏联赢得战争的也正是这些决定性因素,是苏联在乌拉尔山脉以东雄厚的工业基础设施,是T-34坦克这样被称为最佳坦克的战争工业科技成果,是苏联在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储备以及苏联高达1.8亿的人口基数。

成批被运往前线的T-34坦克

而这一切,并不会因为莫斯科的易手而改变。所以对于苏联来说,任何一座城市的得失其实都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当然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如果被敌军攻陷肯定会挫伤这个国家的抵抗意志。但二战时期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广播等现代传播手段已经能够大范围应用。所以莫斯科被攻陷并不会瓦解苏联的政权体系,苏联即使失去莫斯科,也仍然有大量手段和真实历史进程一样从西伯利亚调集大量有生力量组织反攻。

从西伯利亚来增援的红军在红场阅兵之后走向战场

而德国人即使攻克了莫斯科,也不会改变德军没有冬季作战装备,在俄罗斯的严冬里大量因为低温减员的事实。同时也无法阻止苏联政府在辙出莫斯科之后,仍然通过现代通信手段从西伯利亚调集18个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知道如何在严冬里作战的军队展开反攻。

如果德军攻陷莫斯科,可能斯大林格勒式的城市游击战会提前到来

而且莫斯科在当时就已经是一个拥有400多万居民的超大城市,其实是比斯大林格勒更适合开展城市游击战,也就是巷战的城市。如果莫斯科失陷,很有可能俄罗斯会利用莫斯科这个巨型城市,更早地将德军拖入城市游击战的泥潭。所以莫斯科的陷落可能会让德国在短时间内获得一些战术利益,但无法起到改变整个战争结果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让德军更早地陷入被动之中。

看看历史上莫斯科真正陷落之后发生了什么?

而且在俄罗斯的历史上,莫斯科也并不是没有被敌人攻陷过。最早波兰-立陶宛联邦就曾经在公元1610年攻占莫斯科,并进行过两年多的殖民统治。而到了公元1812年,拿破仑也曾经攻陷莫斯科。莫斯科的两次失陷都没有改变俄罗斯最终在战争中获胜的结果。

1612年俄军反攻莫斯科场景

公元1610年,波兰-立陶宛军队在波兰-莫斯科战争中曾攻陷过俄罗斯沙皇国的首都莫斯科,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甚至还立自己的儿子瓦迪斯拉夫为俄罗斯沙皇。但莫斯科陷落之后,俄罗斯的抵抗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波兰-立陶宛希望征服俄罗斯的梦想很快破灭。两年之后,俄军从其手中夺回莫斯科,之后很快联合瑞典对波立联邦形成了反攻。

1812年俄法战争期间,俄军焦土政策几乎使莫斯科被完全摧毁,但却使法军陷入危机

而在公元1812年9月7日,拿破仑的军队在俄法战争中也曾攻克莫斯科。但俄国人在撤出莫斯科之前将所有的粮食都带走了,而且俄罗斯严酷的冬天很快来临,法军补给线过长,无法维持,最终不得不在短短42天之后自行撤出了莫斯科。而之后法军在别列津纳河战役惨败于俄军,最终60万大军撤退到华沙时只剩下了6万人。

所以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当时苏德战争的具体情况来看,德军即使侥幸攻克了莫斯科,也不可能改变最终的战争结果。

二战时,如果德军顺利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想必这个问题,斯大林和希特勒都考虑过!

1941年6月22日,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德国大军开始奔袭苏联,德军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由于苏联战前准备不充分、对德国战略判断失误、大清洗运动等原因,开战之初的苏联军队损失惨重,开战仅10天,苏军就损失了数十万一线军队、近3000架战机,丢掉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在此危急时刻,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统帅部,号召苏联人民奋起反抗,苏联迅速进入战时机制,苏德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危急时刻逐渐转守为攻,最终靠着广袤的国土、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美英等国的援助,逐渐将战场向德国及仆从国境内推移,最终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卫国战争中,有许多关乎战争胜负的关键战役,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等,而对于苏联、德国双方而言,政治意义最大的莫过于莫斯科会战,因为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是苏联的政治中心。一旦,莫斯科被德国占领,那么对于苏德双方而言,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莫斯科作为苏联的首都,其意义重大。守住莫斯科,那么对苏联的士气是极有帮助的。而一旦丢了莫斯科,那苏联就真正的危险了。而对于德国而言,如果能占领苏联的首都莫斯科,势必会击垮苏联人的抵抗意志,进而为鲸吞整个苏联做准备。

另外,莫斯科不仅是苏联的首都,更是苏联的工业、经济中心,占领莫斯科势必会增强德国的军事实力,从而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在俄国的历史中,莫斯科一直作为首都而存在,只在彼得迁都圣彼得堡后才失去首都的位置。所以从苏联的政治影响上看,莫斯科的存在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回到苏德战争,开战之初的苏联由于备战不充分,面对德国的猛烈进攻,苏联数百万红军被俘,其中有超过16万的苏军调转枪口,帮助德国人进攻苏联。

如此危急时刻,倘若苏联没能顶住德军对莫斯科的疯狂进攻,也即是说,如若莫斯科再丢,那么对苏联的打击将是致命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能否守住莫斯科已然成为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守得住,苏联有希望反败为胜,守不住,苏联将会彻底丢掉东部领土。

从当时苏德战场形势看,一旦德军占领莫斯科,那么德军将会在战略上拥有巨大的优势,德军将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苏联心脏:

向北,德军可包围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切断苏联西北方的苏军,并和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德军汇合,列宁格勒将完全断绝任何补给,包括武器,粮食,人员等,这是死地。

向南,德军威胁斯大林格勒,德军从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直驱伏尔加河,要知道,这里可是有着苏联赖以存活的大量兵工厂。

莫斯科一旦被突破,苏联的重工业中心将只剩下古比雪夫附近一带了,而这也将因及其靠近前线而可能遭到破坏。自此,苏联恐怕真的是回天乏力了。莫斯科会战时,德军的南方集团军已经抵达南高加索,若莫斯科被德军攻占,那么德军可以绕后斯大林格勒,从而与南高加索的德军形成钳形攻势,斯大林格勒必将不保!

众所周知,苏联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性强国,依赖的除了自身丰富的资源外,更重要的是经过几个五年计划,苏联成功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进而转化成强大的综合国力,而西部更是苏联最为集中的工业区。一旦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沦陷,那么苏联的工业产能必将骤降,仅能依靠东迁的部分工业为苏军提供军需装备,那么苏德战争的结束时间恐将遥遥无期。

因此,正是因为莫斯科的成功防守,不仅吸引了德军的数百万主力无法支援其他战场,更使得德军无法实现南北两个战场形成突进合围的态势,最终只能被各个击破。而苏联更是因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才最终能够依托北方的列宁格勒、中部地区的莫斯科以及南方的斯大林格勒,建立一道挡千万德军的坚固新防线,为苏联的反攻以及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对于苏联而言,莫斯科真不能丢。

二战时,如果德军顺利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后果?

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莫斯科胜利保卫战,敲响法斯西,纳碎分子的丧钟!结束战争狂人称霸世界的欲望。

莫斯科不败记录,并把不败的精神力量,延续在普京身上!

二战时,如果德军顺利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二战时,如果德军顺利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结论是,如果德军占领了莫斯科,对苏联打赢苏德战争的信心有影响,但并不能影响苏联打赢这场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莫斯科是苏联的心脏和指挥中心,信心固然重要,但斯大林早就留了后手。

事实上,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在制订巴巴罗萨计划时,也考虑到了苏联国土面积太大,德军的装甲进攻也有作战半径和补给保障困难的问题。所以,在闪击苏联部署上,希特勒也是从北到南依次安排的,把占领列宁格勒排在第一,把占领莫斯科和基辅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上,这是因为在他心里,列宁格勒的影响力比莫斯科还要重要些,因为十月革命是在冬宫爆发的,如果从信心来说,占领列宁格勒对苏联的士气打击更大。

而对苏军和斯大林应对德军进攻来说,早在德军占领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即将占领莫斯科西部门户斯摩棱斯克时,莫斯科市民就已经撤退了不少,而且斯大林也早就部署了战时迁都战略,到莫斯科战役打响时,1941年10月15日,斯大林签署了将国防委员会和政府机关以及外国使团迁到古比雪夫的文件,同时也将军事指挥机构转移到了阿尔扎马斯,还对一旦德军占领莫斯科时,苏联内务部要炸毁莫斯科一些重要设施进行了重点部署,可以说,苏军早就对撤离莫斯科有了第二方案。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就算占领了莫斯科,在信心和指挥上对苏军并不能构成重大威胁。

其次,占领莫斯科对苏联的影响有限,对整个东线战场影响也有限。

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德军进攻苏联的目的是什么来说的。对希特勒个人来说,他早就看不惯苏维埃存在,认为红色苏联就是另类,这是其一,其二,德国占领苏联的最重要目的还是资源。这不仅是德国的扩张野心需要,也是发动战争的重要依据,而且从战场发展来看,后期的战场多数都在南线,因为只有乌克兰和高加索的资源才能保障德军的需要。

何况从巴巴罗萨计划的打算看,当初也只是把北起阿尔汉格尔中到萨拉托夫南到罗斯托夫作为进攻到达线,并没将莫斯科以东广大地域放在计划之中,说明德军一开始也没打算一口吃掉苏联。

从这个层面讲,即使德军占领了莫斯科,顶多在精神上在舆论上对苏联有一些影响,但就战场环境来看,德军占领莫斯科和占领斯摩棱斯克的意义仅仅是莫斯科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德军除了在攻城中损失大部兵力外,并不能在军事上获得较多的利益。

再次,占领莫斯科对苏军可能的影响有哪些?

第一,最大的影响是苏军的士气和盟军对东线战场的希望。由于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丘吉尔是最高兴的一个,因为苏军牵制了70%的德军主力,从而减轻了西线压力。虽然斯大林希望盟军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但英美两国却在犹豫观望,一旦莫斯科失守,英美援助计划就可能大打折扣,罗斯福和丘吉尔对苏军的信心也要大打折扣。而苏联军民的信心受到打击更不用说了。

第二,占领莫斯科就会使战场形势急转直下,苏军被迫全线向东撤退。由于莫斯科战役打响前,德军已经取得了基辅包围战的胜利,如果莫斯科失守,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就和南方集团军群连成一片,再集中兵力占领列宁格勒,巴巴罗萨计划的任务目标就能达到,苏军只能全线退守,虽然不能全军覆没,至少要延长战争时间一到两年。

第三,占领莫斯科,德军将要付出重大损失,苏军必将全力反攻,双方都会保持战场僵持状态。并不是德军轻松就能占领莫斯科的,继续打下去,德军将损失大半,加上西线战场的牵引,德军必然会在完成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同时,作一个长时期的调整,以消化占领地区的稳定和保持既有利益。而对苏军来说,也要聚举国之力重整旗鼓以利再战。

从上面分析看出,如果德军顺利地攻占了莫斯科,对苏军的影响也是有限的。起码歼敌三千自伤八百,德军自己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从莫斯科被敌人两次占领的历史上看,老沙俄也都是最终把侵略者打退,以打赢落幕的。

二战时,如果德军顺利攻占了莫斯科,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德三的执政党叫“德意志社会主义工人党”,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苏联)的执政党叫“布尔什维克”(国际共产主义者联盟简称共产党)。

简要辨析一下: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的种族社会主义者,又称“社会帝国主义者”,其主要特征为“内左外右”。对内崇尚“极左极权的铁幕(种族围墙)共产主义"思想,对外实行无限制屠掠策略。德三执政党的蓝图:以德国为政治中心控制欧亚大陆,以种族铁幕化社会主义思想消灭国际共产主义党。

倘若德军顺利地占领了莫斯科与斯大林格勒,那么,侵华日军肯定会在1海参崴至贝加尔湖一线2京津至乌鲁木齐一线,双向西进。日军一旦收缩太平洋战线,全力经营日德陆地会师,美英集团就会迅速抢占东南亚至华南,在亚洲大陆形成英美与德日的南北对峙局面。中国军队被迫全线南撤,以昆明或贵阳为临时首府。苏共军队退却至西伯利亚作守式游击战,中共的军队分散在华北至蒙古的广大区域内进行艰辛的敌后游击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旷时持久的攻防战模式,估计要打到2100年才能见分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