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年秋月主动表示爱慕邬思道,为什么遭到拒绝?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年秋月和邬思道相互喜欢,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哪怕是四阿哥胤禛也都看在眼里。对于两人的事情,胤禛也没有明确反对,为何面对年秋月的爱慕,邬思道却无情拒绝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四阿哥胤禛。
年秋月是年羹尧的妹妹,如果秋月跟了邬思道,武将与智囊的组合将是巨大的隐患,胤禛不可能允许年羹尧作为少数几个一开始就跟随四阿哥胤禛的亲信,可以说跟李卫一样是胤禛心腹中的心腹,说是胤禛的左膀右臂也不为过。尤其是年羹尧这样一位有能力、有手腕且手握兵权的武将,本身于四阿哥胤禛就是潜在的隐患和威胁,使用起来就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邬思道跟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在一起了,那么两人的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巩固。介于这一层关系在,未来邬思道势必会为年羹尧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甚至在胤禛的眼里,邬思道帮助年羹尧夺位都有可能!即使没有,只要年羹尧犯错找邬思道出谋划策,胤禛也不好管理了。
由此可见,当年羹尧这样位高权重的武将与邬思道这样的智囊组合一旦形成,将会成为四阿哥胤禛巨大的隐患,毕竟邬思道的才华他可是深有体会的。而善于权谋的邬思道,自然也深知四阿哥胤禛的顾虑和忌惮。
所以即使再喜欢年秋月,邬思道也要拒绝甚至点明,年秋月迟早是四阿哥胤禛的人。因为不管是为了拉拢年羹尧还是为了方便控制年羹尧,年秋月都是胤禛很好的棋子,其不可能放过,也不可能允许邬思道跟秋月在一起。
邬思道已垂垂老矣,而年秋月却是如花似玉的年纪,于邬思道而言,他不想耽误年秋月剧中的邬思道虽有经天纬地之才,然而却已经垂垂老矣,如他所说,还是一个被放出来的犯人,身份之低可想而知。而年秋月虽然目前只是四阿哥胤禛府邸的一个下人丫鬟,但有年羹尧这个位高权重的哥哥在,就决定了年秋月未来的人生轨迹和邬思道是不一样的。
况且如今的年秋月正处于如花似玉的年纪,像邬思道这样已经垂暮之人,与她在一起,确实是在耽误年秋月。换位思考,在现如今一个年轻女孩嫁给一个老头,非议仍旧很大,更别说在那个封建年代了。
于年羹尧而言,年秋月跟随有夺嫡希望的四阿哥胤禛,远比跟随已垂暮之年的邬思道要好虽然在剧中,年羹尧与邬思道两人关系极好,但那都是在没有涉及到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对于年羹尧这样权利欲望极重的人来说,四阿哥胤禛既是他的主子,又是当时夺嫡最有希望的人选之一。年秋月只要跟随胤禛,不管是未来顺利夺嫡还是失败,年秋月的路都不会太差,甚至一旦夺嫡成功,年羹尧也会因为妹妹跟随胤禛而水涨船高。
反观邬思道,虽有一身才华,但作为四阿哥胤禛来说,邬思道是见不得光的,其是否能在最后存活下来都未可知。而后来四阿哥胤禛夺取皇位后,第一时间赶回府邸想要除掉邬思道就是这个道理。毕竟雍正夺嫡路上干的各种见不得光的事情,邬思道都知道,留着这样的人存在,万一未来邬思道叛变到八阿哥那般,将会后患无穷。
所以对于年羹尧来说,邬思道个人的价值远远比不上四阿哥胤禛大,邬思道想要娶年秋月,年羹尧这一关就过不了。而且胤禛于邬思道有恩,邬思道于年秋月有情,不管是出于报答胤禛还是出于不耽误年秋月,邬思道于情于理都不能跟年秋月在一起,这个时候明确拒绝年秋月,才是最好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雍正王朝》年秋月主动表示爱慕邬思道,为什么遭到拒绝?
这个问题有意思,宋安之来回答!
在雍王府的某个深夜,平常神机妙算的邬先生,有些落寞的一个人打水洗衣服。
这时候年秋月一个人静悄悄过来,邬先生说道“这么晚了还没有歇着呀”。年秋月并没有回话,而是有些生气的看着邬先生洗衣服,然后夺过去自己去洗。
邬先生看着天上的圆月,思绪不由得回到刚刚遇见年秋月的时候,因此说道:“你到这儿来也快十年了吧,记得当时你才十来岁”。
按捺不住的年秋月并没有接邬先生的话茬,而是站起来手搭在邬先生肩膀上直接问道:“邬先生你说吧,想把我怎么样”。
邬先生自嘲的笑了笑,说道:“我不过是一个从死囚牢里放出来的犯人,一个六根不全的刑余之入罢了”。意思是自己身有残疾,不奢求这些。同时隐晦提醒到年秋月自己这条命是老四救的。
年秋月没想那么多,继续问道:“那你更不该一个人,就这么苦着自己啊。总不能一辈子孤孤单单地寄人篱下吧”。
邬先生长叹一口气,说道“秋月”。
年秋月没等邬先生继续推辞,什么也顾不得了,直接问道:“邬先生,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那一天吗”?说着都流泪了。是直接表白,让邬先生想办法带她走。
邬先生叹了一口气,说道:“秋月,你记住我一句话,你早晚是四爷的人”。意思是你是老四的人,认命吧,我也无能为力。
年秋月听罢,伤心绝望的离去。
邬先生为什么拒绝年秋月呢?
其实意思很明显,因为老四已经内定了年秋月。邬先生也无力反对。
其实老四也是知道邬先生和年秋月一直彼此爱慕,也几次碰见邬先生和年秋月两个人有着亲密举动。
所以早在热河狩猎之时,邬先生教导的弘历大放异彩,使康熙很是高兴获得了金如意以后。老四很是高兴,但并没有赏赐邬先生,而是赏赐了年秋月,又是给金银珠宝,更关键的是还给年秋月一家都抬旗,提高出身地位。说是因为年秋月伺候邬先生伺候的好,其实意思很明显,要纳年秋月为侧福晋了,毕竟都抬旗了。所以邬先生是红了眼眶,年秋月是哭红了眼,老四则是笑的有些诡异。
老四之所以内定年秋月,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尧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是老四派系中独当一面的大将,所以老四肯定要通过联姻方式加强对年羹尧的控制。
邬先生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年羹尧这个人胆大包天,属于是桀骜不驯的主儿。邬先生身为谋士,自然是对这种有兵权还不老实的主儿一直保持距离。
所以说邬先生是早就明白了老四的意思,而年秋月也明白老四的意思。因此年秋月不认命的想让邬先生带他走的时候,邬先生并没有走,而是以她早晚是老四的人拒绝了。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普通人终究是要认命的。
邬先生当年何等意气风发,因为科举不公讽刺朝廷,不惜放弃大好前途,甚至被打入死牢。
虽然邬先生后来被老四所救,算是有惊无险。但经过这么一劫,邬先生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他是无能为力的。他辅佐老四,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自己济世安民的理想,此时面对儿女情长,即使神机妙算的他也做不到两全,总不能不顾一切的带年秋月逃跑,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放弃儿女情长。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雍正王朝》年秋月主动表示爱慕邬思道,为什么遭到拒绝?
首先要肯定的是,邬思道拒绝年秋月,绝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爱!
毫无疑问,《雍正王朝》是一部讲权谋的剧集,大篇幅都给了这些人怎么运筹帷幄,怎么为了达到目的而无所不用其极。然而紧张的权力争斗背后,又穿插着很多的感情戏码:
比如太子胤礽跟郑春华的爱恨情仇;李卫跟小翠的水到渠成;老十三胤祥跟阿兰的抱团取暖;刘墨林跟苏舜卿的双双殉命……
当然,还有邬思道跟年秋月的爱情悲剧,正所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如果选全剧中最悲催的女性,我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比如郑春华,爱上了太子胤礽,到头来却被自己的爱人追杀,最终苟活一段时间后,自杀身亡;比如苏舜卿,本来是京城名妓,偏偏爱上了才子刘墨林,爱得深切,刘墨林死后,她也紧随而去;比如刘王氏,本来是一良家妇女,结果接连被强暴,最终虽然在李卫的主持下,获得自由,却不得不遁入佛门;比如乔引娣,本来可以跟老十四胤禵你恩我爱,平静过日子,偏偏被雍正帝挑中,最终也注定空老于宫中……
而年秋月却是这里面最特别的一位,她一开始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即使她抗争过,到头来,不过是他人的一颗棋子。
虽说自古为了爱情,生命都不要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有些东西,即使抛掉了爱情,抛掉了生命,那也是得不来的。
显然邬思道,就是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也是有远大理想的人,不是他不爱年秋月,而是爱年秋月的代价太大,大到了会坑害很多人。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嘛:
“我爱你,可是我不得不离开你,因为跟你在一起,就不能爱你!”
不要觉得邬思道不爱年秋月,多的例子不用举,只需要举一个例子便可,那就是邬思道离开京城的时候,老十三胤祥送了如月给邬思道,邬思道张口而出:
“秋月?”
足可见他对年秋月的感情,那么邬思道为什么不拼尽全力挽救自己的爱情呢?
要想解释清楚邬思道跟年秋月的爱情,我们就必须解释清楚年羹尧跟老四胤禛的感情,因为这两段感情,其实是互相影响的。
二、这还得从老四胤禛去扬州赈灾说起……
年羹尧这个人是有野心的,这不用过多解释,从他提前两天就在码头等候老四胤禛便知。此时他跟老四胤禛的关系,可谓是亲密无间,话里话间都是暧昧:
“奴才无论在哪,都不如跟着自己的主子贴心贴肺啊。”
年羹尧这句话是真心的吗?
是真心的,最起码在当时的条件下,确实是真心的,不然怎么能调回京城?为了能达到调回京城的目的,不仅仅是年羹尧自己前来迎接主子,连自己的妹子都被贡献了出来。面对老四胤禛对年秋月出来伺候人的质疑,年羹尧更是谄媚的不得了:
“既然是给少主子请的老师,自然也就是奴才们的半个主子……”
这是我们评价邬思道跟年秋月关系,至关重要的一句话,那就是在年秋月的眼中,邬思道确实是半个主子!
对于邬思道来讲,他确实是有点受宠若惊,按照剧中的阐述,他是刚从大牢里出来:
“郎中说了,您的腿啊是因为在大牢里呆的时间太久了,受了湿气才弄成这样的。”
因坐牢,能让一双腿变瘸,可见,他蹲大牢的时间绝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必然是很久了。一出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伺候,又是洗脚,又是捶背的,回到京城还亲手缝了一护膝给邬思道,足见年秋月对邬思道的细心。
三、年秋月为什么能爱上邬思道?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不要觉得只有男人有征服欲,女人同样也具有,不过是特殊的时代刻意被压抑罢了。
邬思道是什么人?
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而且是一个脾气古怪,很难被人征服的人,正所谓才子配佳人,虽说腿脚不便,但他还是能吸引到未谙世事的年秋月。而年秋月也很享受这个征服的过程,比如某一次,老十三胤祥到老四胤禛府上吃饭,而邬思道正在教世子读书,谁叫都不肯来。
老四胤禛偷偷跟老十三胤祥讲,他推荐一个人,保准一叫一个准,这个人就是年秋月,一去二话不说,就收拾桌子:
“快点,把他们都放了!”
弘时和弘历人都跑没影了,邬思道还能说什么,只能摇摇头默许了年秋月的行为。
这也让年秋月产生了一种感觉,邬思道最在乎的人是我,也最听我的话。而邬思道感觉也是异常的,被一个伺候的人管着,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显然,他是享受这个过程的。
为什么说邬思道很享受这个被管的过程呢?
其实在热河狩猎的时候,就已经有所表述,因为天气变冷,邬思道还在看书,年秋月偷偷过来给披上了一件衣服,还不忘撒娇:
“什么事都让我管着你,打明儿我走了,看你怎么办?”
这段对话,就是邬思道和年秋月互相表白的话,我们来仔细分析:
年秋月说自己要走了,其实就是指自己要到四福晋那边去,但邬思道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要是我不让你走呢?”
四、谁知道年秋月说了一句更匪夷所思的话:
“看你美的,一个教书先生罢了,你以为你是谁啊?”
看了没有,年秋月已经理解成了邬思道喜欢她,所以,才故意这样说,你想娶我,想得太美了!
这时候邬思道有一个手搭年秋月肩膀的动作,并说了一句:
“我可没有把你当成奴才!”
邬思道不想让年秋月走,还表明不是当奴才,那显而易见,他是想娶年秋月,这一点都不假!
但是,后来的剧情急转直下,连年秋月送上门来,问邬思道:
“我们就真的没有那一天吗?”
之所以年秋月问那一天,就证明邬思道曾经跟她幻想过那一天,不然她不会这样问,可惜邬思道的一句回答,伤了年秋月的心:
“你早晚都是四爷的人!”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既然邬思道说年秋月早晚就是四爷的人,那么为什么一开始他就没有拒绝年秋月,还跟人家玩暧昧呢?
以邬思道的聪明才智,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跟年秋月没戏,他还会投入这么多感情,最后让两个人都痛哭吗?
显然,邬思道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自己最终娶不了年秋月,这原因并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其他人身上,这个人就是年羹尧!
五、年羹尧这个人,其实最会见风使舵,最开始是老四胤禛府邸的奴才,这他没得选择。后来被外放,自己利用妹妹年秋月伺候邬思道,感动主子,被调回了京城。
随后因为追缴户部欠款的事,老四胤禛一派被打压,他感觉继续留在京城,会对自己造成影响,于是借助老八胤禩之手,再次调离京城。
这次调离是脱离了老四胤禛的控制的,由于追缴户部欠款,以及没有主审刑部冤案,老四胤禛的士气受到极大的打压,也就没有时间去考虑年羹尧的事。
可是,在热河狩猎,突然就发生了转机,那就是被邬思道教育的弘历在狩猎场上一番言论,成功俘获康熙帝的心,并且把象征着储君意味的金如意赏给了弘历。
随后,老四胤禛就送了年羹尧一份大礼,给年秋月全家抬旗,这样既能笼络住已经在摇晃的年羹尧,也能笼络住邬思道的心。之前解读时,总觉得老四胤禛给年秋月抬旗,邬思道就没机会了。实际上,邬思道此时仍然有机会,毕竟年秋月脱离了奴籍,邬思道也就不再是她的半个主子了。
情况继续变得对老四胤禛有利,废太子胤礽复立之后,老十三跟老十四干了一架,这一架打醒了康熙帝,也打醒了老四胤禛,太子的威信荡然无存,被废已经是早晚的事。而且弘历被康熙帝亲自带到了身边教导,这不由得让老四胤禛动了心思。
随后年羹尧报被抬旗之恩,拿到了百官行述以及太子跟任伯安的信件,但是他却血洗了江夏镇。然而老四胤禛却对年羹尧讲:
“出了天大的事,我给你兜着!”
年羹尧地位越高,他就越左右摇晃,他越左右摇晃,邬思道跟年秋月就越没有希望。也就是说,自从年羹尧血洗了江夏镇之后,邬思道就已经明白,年秋月这张牌,早晚会被四爷打出来,一旦要动用这张牌,自己的爱情也就飞了。
尽管他又嘱咐,又派李卫监视的,并无法扭转年羹尧左右摇晃的态度,等到年羹尧再次进京,不仅不先来拜见老四胤禛,反而去拜见了老十四胤禵,还顺便去了老八胤禩那里。
老四胤禛此时就面对两个选择,一是彻底放弃年羹尧,那么邬思道仍然有希望娶到年秋月。第二种情况是,老四胤禛继续拉拢年羹尧,而年羹尧的所作所为正促进了第二种选择,他跪在了雍亲王府,整整一天。老四胤禛当着邬思道和年秋月的面,一直在滔滔不绝,说着年羹尧心中没有他这个主子,这注定是煎熬的一天:
老四胤禛在煎熬,要不要原谅年羹尧?年羹尧也在煎熬,要不要继续跪在这里?年秋月更在煎熬,哥哥权力越大,自己离幸福越远,咋办?邬思道同样在煎熬,权衡利弊,年羹尧还得保,可保年羹尧,就保不了自己的爱情,不保年羹尧,自己的报复也得不到施展……
一个字:
难!
最终年羹尧利用给老四胤禛洗脚的机会,再次获得信任,而邬思道见大势已去,自己去洗衣,年秋月想再次帮忙,显然,已经没有了机会……
不仅如此,邬思道还做媒,把年秋月嫁给了老四胤禛,不知道是他的本意,还是被老四胤禛授意……
即使到死的那一刻,年秋月仍然没有忘记邬思道曾经给的承诺:
“告诉邬先生,我先走了……”
不知道已经做了皇帝的雍正帝,流下的那滴眼泪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年秋月?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作品,喜欢就关注吧!
《雍正王朝》年秋月主动表示爱慕邬思道,为什么遭到拒绝?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雍正王朝》,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以下内容基于电视剧《雍正王朝》,与真实历史无关。)
《雍正王朝》第一集,年羹尧在江南替四阿哥胤禛寻到了谋士邬思道。为了笼络、讨好邬思道,年羹尧让自己的妹妹年秋月去服侍他,甚至让妹妹亲自给他洗脚。
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暗生情愫,可谓郎情妾意,此事四爷胤禛也看在眼中。
然而,当秋月向邬先生示爱时,邬先生却拒绝了,他说:你迟早是四爷的人。果然,胤禛最后将年秋月纳为侧福晋,两人的爱情终于没有结果。
为何邬先生和年秋月的爱情走不到最后?为何四阿哥胤禛明明知道邬先生与年秋月相爱,还非要娶秋月呢?梦露居士认为,共有三个原因。
第一,胤禛从一开始就对年秋月有意思。第一集,胤禛来到江南,年羹尧带着他去看邬先生。胤禛来到邬先生的住所,从门缝里看到秋月在给邬先生洗脚。胤禛问年羹尧的第一句话是:她就是秋月?几年不见长这么大了。
《雍正王朝》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台词都有它的用意。这个情节虽然很短,但却表明:胤禛一直喜欢年秋月。这个意味深长的细节,为胤禛娶年秋月埋下了伏笔。
不过,胤禛并非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好色之徒,他是做大事的人,心中装的是天下。胤禛正要依仗邬先生谋夺皇位,他为何不愿将年秋月割爱给邬先生呢?
而且在前面的剧集中,胤禛也流露出成全邬先生与秋月的意思,他还开两个人的玩笑。为什么他改变了主意,要自己娶秋月呢?
问题的关键在一个人——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尧。
在邬先生拒绝年秋月的示爱之前,年羹尧做了一件事情。正是这件事让邬先生意识到,胤禛一定会娶秋月,而自己与秋月总是无缘。
当时年羹尧是四川总督,他回京述职时,得知十四阿哥胤禵举荐自己做陕甘总督,于是第一时间跑到胤禵那里,而不是到四阿哥胤禛这里来汇报。这件事让胤禛和邬先生意识到,年羹尧能力很强,但在政治上并不可靠,他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因此就有了胤禛不得不娶秋月的第二个原因:他要拉拢年羹尧。得知年羹尧跑到胤禵那里表忠心,胤禛大为光火,他狠狠地敲打了年羹尧一番。假如做这种事的是其他人,胤禛一定会抛弃他。但年羹尧不一样,他是胤禛手下最得力的干将,而且他已经开府建牙,起居八座,已是一方封疆大吏了。
胤禛想要谋夺皇位,正用得着年羹尧这种人才,特别是胤禛要靠年羹尧钳制在西北带兵打仗的大将军王胤禵。但是年羹尧却不太可靠,想要两面下注,怎么办?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大棒加胡萝卜,一边敲打,一边拉拢。最有效的拉拢,自然是娶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与年羹尧结亲。
所以,听说年羹尧之事后,邬先生面色凝重,他知道自己与秋月再也不可能在一起了。
第三,邬先生不敢接受秋月的示爱还有一个原因:他不敢跟年羹尧扯上关系。邬先生是胤禛的谋士,是他夺取皇位的最大功臣。但邬先生也知道,自己会的都是阴谋之事,上不得台面。现在胤禛用得着邬先生,自然敬他爱他,待雍正登基后,就会忌他怕他。
其实在小说中,雍正登基后已对邬先生起了杀心,只是电视剧没有拍出来而已。
邬先生是运筹帷幄、洞悉人心的谋士,年羹尧是决胜千里、统帅兵马的将军。如果这两人结为亲家,只怕胤禛夜里要睡不安稳了。
胤禛登基后,邬先生为了避祸,立刻表示自己要半隐,既不离开雍正的监视,又不做干预朝政之事,这才免除一死,保全性命。
临行之前,邬先生还告诫胤祥,一定要辞去铁帽子亲王,明哲保身。
邬先生既然看出年羹尧生有异心,并非绝对忠诚之人,怎么敢和他结亲呢?邬先生若娶了秋月,恐怕最后会和年羹尧一起走向灭亡。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雍正王朝》。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雍正王朝》年秋月主动表示爱慕邬思道,为什么遭到拒绝?
《雍正王朝》里年秋月在侍候邬思道时,他们相互爱慕,有了感情。但是邬思道很能审时度势,在年秋月问她会怎样对她时,邬思道长叹一口气对她说,“你注定是四爷的人”,而最终拒绝了她。
其实,这件事的具体原因是由年秋月的身份而决定的。
(雍正剧照)
一、历史上,有关秋月的真实的故事: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帝妃嫔之一,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妃兄,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年希尧(长兄),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次兄)。
历史上,年家官宦世家,父亲曾担任湖广巡抚,湖广总督。而秋月与雍正的婚姻可谓是比较门当户对,是皇家常有的婚姻模式。且二人感情非常好,雍正评价年妃是“克尽敬慎”。
年妃为雍正生皇四女,皇子福宜、福惠、福沛。后来,她被册封贵妃,是雍正继位后册封的第一个贵妃。年妃死后,谥号为敦肃皇贵妃。所以,正史中,秋月与邬思道根本没有什么交集,没有什么故事。
(年秋月剧照)
二、影视剧中,《雍正王朝》有关秋月的故事:而《雍正王朝》中的年秋月嫁给雍正,是为了拉拢年羹尧。雍正给秋月抬旗进了八旗,封她年妃,宠爱异常。影视剧中,如此处理,不过是为了剧情需要,让故事更好看罢了。
而正史中的邬思道对雍正作用也不是那么大,《雍正王朝》中的邬先生对于胤禛则就像诸葛亮之于刘备,是雪中送炭,在九子夺嫡中是必不可少的人物。
年秋月与邬思道彼此有意,但是年羹尧大权在握,而年羹尧也有被八爷和十四爷拉拢的可能性。因为年羹尧在回京时,竟然敢想去拜访八爷,而随后才拜访自己的曾经的主子胤禛。而且在十四爷在边疆打仗时,年羹尧负责给他押运粮草,这可是最关键的。万一二人成为好友,对胤禛是大大的不利,甚至,胤禛不会在九子夺嫡中胜出。
(邬思道剧照)
所以,为了牢牢把握住年羹尧,虽然剧中的胤禛也看到了邬思道与秋月的感情发展,但是为了自己的帝王大业,他不得不横刀夺爱。而邬思道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为了辅佐胤禛胜出,他只得选择隐忍与退让。
所以,秋月与胤禛的婚姻是政治婚姻,注定秋月和邬思道做不了主的。
在胤禛成为皇帝后,邬思道隐退时,雍正和十三爷胤祥为其送上了名字叫“如月”,相貌与秋月非常相似的侍女,算是一种补偿,更是一种变相的跟踪吧!
《雍正王朝》年秋月主动表示爱慕邬思道,为什么遭到拒绝?
邬思道是喜欢年秋月的,可是他没办法接受。
二人的结局,从开始就很明显表面上,邬思道是给胤禛的儿子教书,实际上他是胤禛的幕僚。
胤禛这一手押的很对,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邬思道的确无数次帮助他,渡过难关。
年羹尧为了讨好胤禛,让自己的亲妹子,年秋月去侍奉他。
结果一来二去,年秋月被邬思道的才学折服,俩人互相爱慕上了,人前人后都不忌讳。
只是邬思道明白,二人迟早有一天会分别,现在的甜蜜是很奢侈的。
热河狩猎之后,弘历在邬思道的指导下,成功得到了康熙的喜爱。
胤禛回来就要给年秋月一家子抬旗,邬思道就明白了,二人的缘分尽了。
晚上年秋月问:“我们真的没有这一天吗?”邬思道说:“你迟早是四爷的人。”
年秋月就是再单纯,也明白了,自己是没有选择的。
她是不可能嫁给邬思道的,如果邬思道强行同意,带着年秋月远走高飞。
当然,二人是不可能逃得掉的,兴许还有性命之忧。
邬思道只能看着自己亲爱的女人,成为胤禛的侧福晋,他也没法子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