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要挑起俄乌战争?

前言:

为何要挑起俄乌战争,很多人觉得并不是美国挑起的俄乌战争,但本质上没有区别。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要让俄罗斯在现有情况下再次衰落,就必须想方设法的拖垮俄罗斯,而将俄罗斯拖入战争消耗其实力,就是最好的办法。

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让乌克兰加入北约,触碰俄罗斯的底线,让俄罗斯不想打也得打。毕竟乌克兰这些年的不断亲西方行为,加入北约就是其最好的选择,况且其如今已不可能回头。而俄罗斯自然不可能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所以美国只用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乌克兰,就将俄罗斯拖入了战争泥潭,不断的消耗俄罗斯的底蕴,这就是一个阳谋,俄罗斯不接也得接,怎么看美国都是最大的赢家,反观如今俄乌双方呢?

战争起因:

我们都知道,俄乌战争的起因,是因为乌克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引诱”下,不顾各方原因非要加入北约。而加入北约,乌克兰自然能够得到众多好处,其中美国和一众盟友的经济援助就是其中之一,还能获得西方国家的庇护,可谓好处多多。然而对于俄罗斯却就不一样了,自前苏联解体之后,十几个加盟共和国在这三十多年来陆陆续续地加入北约或亲近西方或保持中立,如今与俄罗斯交好的独联体国家,也只有白俄罗斯了。

曾几何时,乌克兰也跟白俄罗斯一样,是俄罗斯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进入本世纪之后,因为乌克兰的不断亲近西方,俄乌双方关系越来越差。尤其是在2014年,因为克里米亚事件,两国关系彻底破裂,双方战争的种子已经在那个时候埋下。到了今年,乌克兰明目张胆的扬言要加入北约,俄罗斯自然不可能允许,因为之前独联体多数国家的亲西方,使得如今西方国家的势力范围几乎已经到了俄罗斯家门口,如果此次默许乌克兰加入北约,那么北约的导弹就真的在俄罗斯家门口了,距离莫斯科近在咫尺,俄罗斯能睡得着?

可以说不管是乌克兰还是北约的所作所为,实质上已经将俄罗斯逼得退无可退,俄罗斯只有反击,打破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幻想,震慑西方国家,俄罗斯才有战略生存空间,这也是为何如今俄乌战争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但不管俄罗斯如何做,其实都是得不偿失为何?

俄罗斯如果不开打,任由乌克兰加入北约,那么俄罗斯往后都不可能安生了,北约的导弹在家门口,真要发生战争,莫斯科第一时间就被摧毁。可俄罗斯如果开打,那么在俄罗斯如今被西方各国制裁实力大减的情况下,陷入战争将使得俄罗斯实力被消耗得更快,而这,也是美国和一众盟友的最终目的。

可以说俄乌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两败俱伤,反观乌克兰这个二愣子,被西方国家卖了还帮别人数钱,国家破碎实力下跌不说,其如今两边不讨好,美国只用了一个乌克兰,就将俄罗斯拖入战争,实力再次被消耗,美国有什么损失吗?要说有,也就损失了那一点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装备,除此之外,就是看戏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美国为什么要挑起俄乌战争?

俄乌战争并不是美国挑起的,而是俄罗斯发动的。

美国为什么要挑起俄乌战争?

错误的命题怎会有正确的答案?

美国为什么要挑起俄乌战争?

不关美国的事!明明就是你发动的!

美国为什么要挑起俄乌战争?

如此提问,不是傻就是坏!

美国为什么要挑起俄乌战争?

美国挑起了这场俄乌战争?如果想说服别人,首先要能够逻辑自洽。所以,个人认为,这场“战争”应该定义为:这是一场由俄罗斯“发动”,乌克兰奋起“抵抗”,美、英等西方国家“助推”的没有宣战的“混合战争”。

一,俄罗斯打响了“第一枪”,拉开了“特别军事行动”的序幕

不管是乌克兰“找事”,还是美国故意“挑逗”,但有一点是无法否定的,那就是俄罗斯打响了“第一枪”。网络上有记忆,足可以证明这一点。而且,俄罗斯并没有否认。

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的2月21日,普京主持召开了俄联邦国家安全会议,与会的每一位俄罗斯高层都在普京的询问下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尽管与会者的用词有差异,但态度却是一致的,即:承认顿涅兹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直播了此情形)。

在“征询”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成员的意见后,普京于2月21日晚代表俄罗斯政府宣布:承认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人民共和国“独立”。

2月23日上午,普京的“特使”,被俄罗斯坊间传言为“普京的接班人”的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第一副主席,统一俄罗斯党总委员会书记小图尔恰克抵达了顿巴斯地区。尽管舆论场在猜测普京派小图尔恰克去顿巴斯的用意,但很少有人往战争方面猜测,因为,俄罗斯方面一直在否定战争“传言”。岂不知,战争即将打响。

莫斯科当地时间2月24日凌晨四点,普京向俄罗斯人民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一场战争序幕被正式拉开。

二,俄“特别军事行动”有目标、有理由,可谓是“师出有名”

在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的电视讲话中,普京阐述了军事行动的目标和理由。目标是:对乌克兰“去纳粹化”、“去军事化”和乌克兰“中立化”。理由是回应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请记住,在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的最初理由中,普京并没有提及“阻止北约东扩”问题,但“去军事化”和“中立化”的用词却蕴含了这层意思。

在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声明说:“普京总统选择了一场有预谋的战争,这将带来灾难性的生命损失和人类灾难。只有俄罗斯应该对这次袭击将带来的死亡和破坏负责。”

综合以上两点,如果是习惯于逻辑自洽的人均不难看出,一场有目标、有理由的战争显然不是别人可以左右的;如果是有军事常识的人均能判断:这样规模的军事行动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准备时间。也就是说,不管是谁“挑起”的,但俄罗斯无疑打响了第一枪。

三,即便是美国设的“套”,也是俄罗斯“偏向虎山行”

在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前,美国情报部门曾多次放出“俄罗斯将进攻乌克兰”的消息,美国总统拜登更是信誓旦旦地预言了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手”的大概时间。对此,俄罗斯是坚决否认,并将部分演习部队撤回了原驻地。于是,舆论场上对美国情报部门是一片嘲讽之声,并认为拜登是在“说相声”。

对于美国“提前”捅出的俄罗斯会动武这个消息的用意,当时的舆论场上大部分观点认为,那是美国在使用“激将法”,试图“引诱”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手。即便是以此逻辑来说,也是俄罗斯钻进了美国设的“套”。然而,换言之,一向被全球各地崇拜者视为“智慧”化身的普京又怎么会“上当”呢?所以,这个命题在逻辑上难以“自洽”。

四,这场冲突已经演变成一场“混合战争”,性质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

在乌克兰顶住俄军48小时的攻击后,俄罗斯发动的这场军事行动的性质和方式都发生了不以俄罗斯人意志为转移的变化。从俄军最初的进攻态势来看,显然是要一举拿下基辅,并实现乌克兰的政权变更。那样的话便可以在付出极少代价的前提下实现俄罗斯的战略目标。然而,事与愿违,结果却是俄军进攻基辅受阻,同时也给了美、英等国介入冲突的机会。

冲突爆发之初,拜登就建议泽连斯基转移到波兰等北约国家去暂避,约翰逊甚至给泽连斯基安排了在英国建立“流亡政府”的相关事宜。所以,当乌克兰人顶住俄军的“三板斧”后,美、英等国很兴奋。于是,一整套援助乌克兰、拖住俄罗斯、削弱俄罗斯的战略计划在西方阵营中迅速出炉。紧接着,舆论谴责俄罗斯、军援乌克兰、经济制裁俄罗斯、政治孤立俄罗斯的“大合唱”开始了。

面对战场、舆论、政治、经济等接踵而来的压力,俄罗斯不得不调整了特别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及战术打法,将“解放顿巴斯”作为了第二阶段军事行动的诉求。然而,美、英及西方集团显然不可能放过削弱俄罗斯的机会,不可能让俄罗斯轻易实现任何一项军事目标。于是,人们看到了马里乌波尔战役的残酷,看到了顿巴斯战役的焦灼。

俄罗斯军队的绝对实力远超乌克兰,这是不争之事实。所以,俄军在乌东顿巴斯地区逐渐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乌克兰军队被迫放弃了一些城市。这样的局面显然不符合美国、英等西方国家的利益。为此,美、英、法、德等国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在武器装备层面,也由轻型武器到中型武器,再到重型武器的逐渐过渡,使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不断扩大。比如,美国援助乌克兰的“海马斯”火炮系统到位后,俄罗斯的进攻势头明显被遏制。

美、英对乌克兰军援的不断升级,显然激怒了俄罗斯。于是,俄罗斯高层放话,如果西方的“拱火”引发世界大战的话,伦敦就将是率先被摧毁的目标。而普京也再次出面阐述了俄“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添加了打破美国霸权、终结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为新的选项。

显而易见,这场俄乌冲突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其军事行动目标由最初的阻止北约东扩、留出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缓冲区,到“拿下”顿巴斯和打通克里米亚“陆上通道”,再到终结美国霸权地位,显然是在随着战场及国际局势的变化而调整。

从美国方面来说,也从最初的“心中没底”到协助乌克兰抗击俄罗斯,再到削弱俄罗斯,甚至是肢解俄罗斯,进而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的战略调整。

在俄乌冲突的战场外,还夹杂着制裁与反制裁、孤立与反孤立的博弈。涉及了政治、经济、金融、道义、文化、艺术层面,包含了技术、产品、能源、粮食等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因此,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将这场冲突定义为:美西方对俄罗斯的一场“混合战争”。

五,对于美俄两国来说,俄乌冲突是把“双刃剑”

对于俄罗斯来说,如果赢得这场“混合战争”的胜利,不仅成功阻止了北约的东扩,减轻了自己的安全战略压力,而且通过将“基辅罗斯三兄弟”重新捏合在一起的方式实现了俄罗斯的再度崛起。然而,如果失败了,俄罗斯不仅在实力上会被削弱,而且还会有被“肢解”的风险。那样的话,显然得不偿失。

很多人都认为,俄乌冲突对美国有利,因为,伤亡的是乌克兰人,被打烂的是乌克兰国家,而美国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削弱俄罗斯,甚至是去除俄罗斯这个“心头大患”。客观地说,这样的观点有些片面。因为,假如乌克兰的抵抗彻底失败,俄罗斯取得完全胜利的话,美国在西方世界中的信誉和公信力将荡然无存,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将就此终结。

毋庸置疑,这场俄乌冲突,这场“混合战争”已经演变为俄罗斯和美国都输不起的“决战”。谁会赢呢?时间和战场会给出答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