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航母是活棺材的苏联军事思想?

导语:

以当时苏联人来看,只要几发导弹就可以干掉当时造价昂贵的美国航母,而且还是在苏联完全有能力击沉航母的情况下,这样说航母是活棺材也不矛盾。不否认这样的军事思想在如今看来确实片面且落后,但我们是站在后来人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的。如果我们处在那个时代,处在当年苏联所面临的环境,也许我们可能不一定会觉得航母有用,甚至跟随苏联的军事思想也不一定。而且即使在如今,航母是活棺材的军事思想照样说的过去。

航母虽然可搭载战斗机打击能力强,但那是相当于中小国家而言,对于苏联这样的强国就不一定了。

航母为何直到如今依旧存在?为何还有这么多国家想要建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航母其所搭载的舰载战斗机可以远程打击,但即使再强,舰载战斗机的打击半径在1500千米已经是极限。加上舰载战斗机携带的导弹射程500千米,也就是说,航母无论到哪个地方,其打击半径满打满算也只有2000千米。

这样的打击半径确实非常厉害,但那也只是相对于那些没有中远程导弹的小国家具有巨大的威慑力。然而对于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呢?或者是现如今的安理会五常呢?威慑力就大大降低了。当年苏联为何说美国的航母是活棺材?为何说其是移动的靶子?

主要还是因为在苏联看来,自己拥有射程超过10000千米以上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众多3000—8000千米的中程导弹,只要探测到了美国航母在大洋中的具体位置,几发弹道导弹发射过去,美国航母编队防护再厉害,再源源不断的导弹打击下,毁灭是注定的。

只是说后面代价是多少而已。以几发乃至几十发常规弹道导弹毁灭一个造价昂贵的航母编队,可以说是非常的划算。这也是为何当年苏联前期没有像美国这般发展建造这么多航母的最主要原因,因为苏联觉得不划算,这样的角度看问题,在如今看来也并不矛盾。

航母航速太慢,相比于超高速度的洲际弹道导弹,航母根本逃不了被击沉的结局。

从目前各国的航母速度来看,其最高时速无非也就30—32节,也就相当于时速60公里,在海上算快,但在陆地上来看真的是极慢了。反观洲际弹道导弹呢?目前全球主要的洲际弹道导弹速度在25马赫以上,相当于14000千米只需要30分钟。这就意味着,即使美国航母在地球另一边,如果需要,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30分钟就可以打击到它。

至于精度,对于装载有核弹头的洲际

弹道导弹而言,几百上千米的误差根本没有意义,一发就足以报报销一个航母编队。而一个航母编队和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的造价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如今的单价。俄罗斯在2003年就曾透露过,一枚“白杨M”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的造价在2500万美元一枚,而到了如今已经上升到6000—8000万美元一枚,相当于5个亿。

反观如今的航母编队造价呢?以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为例,其一艘造价高达60亿美元,加上其可搭载的90架舰载战斗机,价值40亿,相当于仅仅是航母本身所携带的装备,100亿美元已经是最低预算了。加上航母战斗群所配备的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每艘10亿美元)、2艘伯克级驱逐舰(每艘12亿美元),2艘护卫舰(每艘(8亿美元)、2艘核动力潜艇(每艘30亿美元),意味着整个航母战斗群造价就高达218亿美元!一枚洲际弹道导弹8000万美元就可以毁掉一个航母战斗群,这样不划算?可见,即使在如今看来,航母是一个活棺材,是一个移动的靶子,这也并不矛盾,只是看相当于哪些国家而言而已。

结语:

对于中小国家而言,美国的航母战斗力确实可怕,但如果对于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在其高达10000千米以上的洲际导弹射程覆盖下,航母就是一个活靶子,根本没有藏身之地,一枚造价低廉的弹道导弹就可以报销一艘航母甚至一个航母战斗群,难道不划算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怎样看待航母是活棺材的苏联军事思想?

前苏联狂热地推崇航母无用论,认为航空母舰在核武器之下那就是活棺材。美国人用十字路口行动证实了核武器面前众生平等,所以航空母舰就应当像战列舰一样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但是这种观点真的是错误的吗?

核武器之下众生平等,航母是诸多棺材中体积最大的一个

再怎么认为航母有用的国家都必须要承认,在核武器面前,航母确实是一个皮薄大馅的铁棺材。

苏联时期就已经有了弹道导弹反航母的相关策略,但是因为热障的存在,弹道导弹反航母只能够作为一个发展方向,而无法成为现实,因此苏联只能够使用常规的导弹来打航母,用威力来弥补精度的不足,只用更为庞大的导弹来拥有更为遥远的射程,花岗岩玄武岩等反舰导弹,在搭载核战斗部并使用高高弹道时,射程在600公里以上。

问题是核武器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装载核战斗部的花岗岩砸向美国航母战斗群,就意味着核战争即将被打响,就意味着数以千百计的核武器将腾空而起传播死亡。

核战争意味着同归于尽,但是战争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是争夺更多的利益空间,是获取更大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同归于尽,你我一起玩完!

所以在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当中,苏联取消了,在古巴部署弹道导弹的相关计划,美国也取消了在苏联邻国部署弹道导弹的想法。也就意味着在常规战争当中,不可能使用核战斗部反舰!苏联舰艇的权杖已去其一。

防空导弹突飞猛进,高高弹道的失败

无论是花岗岩还是玄武岩在搭载核战斗部时,射程均在600公里以上,在防空导弹无法拦截反舰导弹的时代,高空高速重型反舰导弹打航母上有一定的存在空间,但是随着美国宙斯盾舰的服役,高空高速的花岗岩根本无法穿透美国航母的防空圈,所以两者只能采用低弹道,但是低弹道的花岗岩与玄武岩射程还没有300公里,这点射程够干啥?美国的反舰导弹再弱鸡干掉离自家航母不过400公里的舰艇也跟玩一样。

所以在80年代中后期重型反舰导弹打航母的思路已经疲态尽显。 再加上在这一时期,美国防空舰艇的火力通道数量终于不是两条了,也就是说苏联的饱和打击难度大踏步的增加,导弹射程变短 可用舰艇数量减少,苏联舰艇的权杖已去其二。

航母是铁棺材,但是谁又不是铁棺材?航母是非核战条件下最为锐利的武器。

航母是不是铁棺材必须要承认航母是铁棺材,因为航母在核武器面前确实是不堪一击的棺材,在反舰弹道导弹实用化之后,航母确实无法拦截反舰弹道导弹航母,在大量的反舰弹道导弹面前确实不堪一击,而且反舰弹道的不搭载核战斗部时美国不太可能轻易挑起核战争。

航母战斗群的打击半径至多不过1300公里的条件下,射程在1300公里以上的反舰弹道导弹,完全能够在航母的防御圈之外将航空母舰击沉。

问题就是战争没有上来就开大的,总不能还在双方互相挑衅的阶段,你就直接上弹道导弹吧?其他水面舰艇也存在这个问题,在摩擦阶段时,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以碰碰船,二人转,打水仗,互相口嗨,狼牙棒和大刀为主,启动火控雷达与主炮瞄准,都意味着你在挑动战争。而且四千吨以上的舰艇出动一次很贵的,对面用渔船用海监船摩擦,你也不能用4000吨级的舰艇那太亏了,所以主战舰艇在小规模的摩擦当中束手束脚,非常被动,但是航空母舰就不一样了。

在战争的摩擦阶段,航母可以起飞舰载机,舰载机挂载导弹,低空飞掠挑衅舰艇以示警告。在小国与小国的摩擦发生时,航母战斗群也可以摆架小国附近海域,起飞大量的舰载机表示你们两个该冷静一下。当因为领海争端,国与国之间的摩擦日益激烈,航空母舰可以在热点海域进行频繁的军事演习,表示我随时有能力对你发动攻击,但是我爱好和平,现在你还有改正自己错误的机会。

当大国与大国爆发战争航空母舰就是移动的机场,航母能成为一支生力军并对附近心存不轨的小国进行威慑。

航母能做的其他舰艇真的很难做,以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为例,基洛夫在摩擦时属于蹲到家里的,毕竟他出门一趟太贵了,在热点海域基洛夫出门就意味着战争,随时可能升级。爆发在内陆的战争,基洛夫根本无能为力,反舰特化舰艇的能力全在反舰导弹上,反舰导弹,一旦发射你就没有后悔的机会,而航母的舰载机不一样。舰载机起飞意味着威慑反舰导弹发射意味着战争,两者区别非常明显。

巡航导弹核潜艇,在战中没有爆发的情况下,一点用都没有,毕竟常态化的威慑,你总不能让核潜艇浮起吧。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核潜艇,那是最大号的活棺材,一点反击的能力都没有……

小结

航空母舰真的是铁棺材,或者说在核武器爆发时,所有的装备都是铁棺材。但是在核战争没有爆发时航空母舰会是各国海军手中最为锐利的长剑。航空母舰是除核武器以外,维护世界和平最为有力的力量。

怎样看待航母是活棺材的苏联军事思想?

说航母是活棺材的是苏联第三代领导人赫鲁晓夫。

他是个狂热的唯核武器至上论者。在他看来,未来的战争就是核战争,交战双方互相扔核弹。在核武器恐怖的杀伤力面前,所有的常规武器都没有用。所以呢,他需要更多的核弹和运输、发射核弹的载具。至于其他的,他压根就不想要。当时,苏联海军司令是库兹涅佐夫元帅,他认为苏联海军需要和美国海军一样,发展航母,将来到大洋上和美国海军争霸。赫鲁晓夫说,你发展这玩意干嘛?一枚核弹就将它给炸沉了。一旦开战,它就是一副漂在海上的铁棺材。库兹涅佐夫当然不认同赫鲁晓夫的观点,据理力争。结果呢,赫鲁晓夫火了,将他解职了,军衔也由海军元帅降为中将,并勒令他马上退出现役,他的职务由戈尔什科夫上将继承。

不过,戈尔什科夫也和库兹涅佐夫一样,并不认同赫鲁晓夫的航母无用论,他认为苏联海军也是需要航母的。不过,他比库兹涅佐夫更懂得和领导打交道。首先,他要找个时机;其次,你不是不喜欢航母吗?好,我给它改个名字,不叫航母,我叫它载机巡洋舰。

很快,机会就来了。1962年,美国和苏联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海军封锁加勒比海。面对美国海军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苏联潜艇无力招架,最后只好浮出水面,在美国海军的“护送”下离开。而失去海军保护的苏联远洋货船,只好乖乖的停船接受美国海军的检查。这时候,赫鲁晓夫才后悔。有核武器,却派不上用场,美国人不吃这套;常规武器,却不如对手。要是当时苏联海军也和美国一样,拥有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苏联还会吃这么大的亏吗?古巴导弹危机一过,戈尔什科夫就提议发展航母。当然了,为了避免刺激领导,他没有直接说要建航母,而是和领导说,要建造远洋载机巡洋舰。因为美国海军装备了潜射弹道导弹,它能够在距离苏联1000公里之外的大洋上对苏联发动核弹攻击。为了消除这个隐患,所以呢,咱们苏联海军需要一种远洋载机巡洋舰,到1000公里之外的大洋上反潜。赫鲁晓夫批准了,其成果就是苏联第一代航母: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这是一艘非驴非马的怪胎。从前面看,它确实像艘巡洋舰,但后面却有宽敞的甲板和庞大的机库,可以携带十来架反潜直升机。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一共建造了两艘,分别是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1993年退役,后来被拆毁。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又研制了基辅级航母。这也是艘非驴非马的怪胎,还是被叫做载机巡洋舰。人家的航母都是尽可能的将甲板空出来,以供飞机的调度、起降、作业,它倒好,有差不多一半的甲板被用来堆放各种导弹、鱼雷和近防炮。它搭载的是雅克38垂直起降战机,其作战半径只有区区的120公里,被人戏称是桅杆保卫者。这级航母共建造了四艘,分别是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和巴库号。苏联解体后,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被卖给了我们中国,新罗西斯克号被卖给了韩国,最终被拆毁,巴库号更名为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后来被普京大帝“免费赠送”给了印度,它就是如今印度唯一服役的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

直到苏联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级才有了航母的样子。它搭载的是苏27K(后更名为苏33)固定翼舰载机和卡27预警直升机,卡32反潜直升机。采用滑跃起飞,拦阻降落,满载排水量65000吨,最高可以搭载50架飞机。虽然它长得最像航母,但它的舰艏处还是安装了8个巨大的“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井,可见它还是没有摆脱载机巡洋舰的束缚。这是苏联建造完成的最后一款航母,一共两艘。其中有一艘被卖给了我们中国,就是如今的辽宁舰。

从苏联发展航母的脉络来看,除了赫鲁晓夫外,没有人说航母是活棺材。但可惜的是,苏联领导人没有一个真正认识到航母的作用。苏联以外的航母大国,人家都是将航母作为海上的浮动机场,用来夺取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可苏联海军却让它像普通军舰一样冲锋陷阵,并非是用来夺取战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的。

怎样看待航母是活棺材的苏联军事思想?

苏联从未把航母当做是铁棺材,相反,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造航母最多的国家之一。苏联从上世纪60年代建造了1123型“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后,又相继建成1143.1“基辅”号、1143.2“明斯克”号、1143.3“新罗西斯克”号、1143.4“巴库”号和1143.5“库兹涅佐夫”号5艘航母,同时在解体之前,完成了1143。6“瓦良格”号的下水,1143.7“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也被送上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船台。

图为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他就是苏联时期建造的,当时他是美国航母之外唯一的大型航母。

图为1143.5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虽然苏联把自己的航母称之为载机巡洋舰或者重型载机巡洋舰,但是这个称呼是有其特殊的军事思想和国际背景在内的,正如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无敌”号轻型航母一开始叫做反潜指挥巡洋舰、日本海自建造的“出云”号轻型航母一开始叫做DDH,也就是直升机驱逐舰一样,苏联叫自己的航母什么名字不重要,我们知道他是航母就行了,难道他不是航母吗?

图为苏联海军基辅级载机巡洋舰,他是载机巡洋舰,但是他同样是航母,印度海军就购买了一艘基辅级,也就是4号舰巴库号,将其改造为自己唯一一艘航母“维克拉马蒂亚”号。

1143.7“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装备2条蒸汽弹射器,全部布置在斜角甲板,舰首起飞甲板则是滑跃式,整合了两种起飞方式,互为备份,也方便弹射更大的飞机,他的排水量高达75000吨,可以搭载60多架舰载机,其中48架是苏-33舰载战斗机,还有4架雅克-44预警机,虽然他保留了作为“巡洋舰”的“花岗岩”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但是这样一艘军舰,谁能说他不是航母呢?

图为基辅级航母飞行甲板上停靠的雅克-38舰载战斗机和卡-27、卡-25反潜直升机。

图为新罗西斯克号载机巡洋舰冷战时期的巡航照片。

1143.5“库兹涅佐夫”号和1143.6“瓦良格”号是姊妹舰,他们排水量为60000吨出头,进入了大型航母行列,可以搭载苏-33舰载机24架,卡-31预警直升机4架,其余各类型直升机26架,一共载机54架,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一样,他们也保留了作为“巡洋舰”特征的12单元“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但是他们已经是完整的航空母舰,其航空操作能力和战斗力,远比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要强大很多。

图为如今的俄罗斯海军航母战斗群,远处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近处是一艘1155型大型反潜舰,没有苏联的遗产,俄罗斯哪来的航母?

图为库兹涅佐夫号,苏联时期叫做“第比利斯”号。

1143系列“基辅”级,他是最接近载机巡洋舰概念的苏联航母,他们拥有直通式甲板,但是在舰首却布置了舰炮、防空导弹、反舰导弹等武器平台,他可以搭载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20多架,各类型直升机20多架,作为一艘使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载机巡洋舰,他的航空操作能力比英国海军同时期的“竞技神”号轻型航母还要强大,如果他不是航母,那英国的3艘“无敌”级更不能算了,毕竟“无敌”级也是以巡洋舰作为开始的。

图为苏联海军1143.5型航母的设计方案。

图为北约飞机跟踪1123型反潜巡洋舰(直升机航母)。

图为新罗西斯克号载机巡洋舰,这张照片成为基辅级航母的45°标准照。

说罢了这些可以很容易判断是航母的军舰,我们再说说1123型直升机航母。“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一共2艘,2号舰叫“列宁格勒”号,在苏联他们就叫反潜巡洋舰,连载机都不搭边,现在我们称之为直升机航母,是对其发挥的作用的定义。他可以携带不到20架直升机,但是他的飞行甲板非常宽大,虽然不是直通式甲板,但是却可以布置2个垂直升降机和3-4个直升机起飞点。

图为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当时还叫雅克-36M)在1123型飞行甲板上进行垂直起降测试,证明其可以携带垂直起降战斗机。

1123型“莫斯科”级曾经进行过雅克-38舰载机的垂直起降测试,证明了他可以携带垂直起降战斗机作战,而且连改装都不需要,这证明他具备成为一艘航母的潜力。这一点类似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级直升机航母,他也可以经过细微的改造就能携带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很多媒体以及迫不及待将其称为航母,那么1123型也可以携带垂直起降战斗机,自然也算是航母了。

图为1123型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飞行甲板有4个起降点和2部升降机。

苏联从来没有把航母当成铁棺材,但是问题在于,在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海军并没有开发成功舰载机发射的反舰导弹,在80年代“鱼叉”反舰导弹空射型服役之前,美国海军一直依靠战斗机携带激光制导弹药等进行反舰作战,即便是携带了“鱼叉”导弹,空射型也只有120多公里的射程。但是作为苏联来说,既然舰载机无法以满载状态或者重载状态出击,那就必须要考虑如何反舰的问题。

图为苏联海军已经开建的1143.7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后来在乌克兰造船厂平台上被美国出钱拆毁。

苏联拥有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可以在500公里外发射,2马赫的速度突防,美国海军基本上是无法拦截的,宙斯盾驱逐舰、巡洋舰也是在80年代之后才开始装备,在此之前,美苏冷战中美国大量使用的只有使用了双臂式防空导弹发射架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苏联海军完全可以依靠反舰导弹的射程、速度、威力优势压倒美国海军,又何必和美国一样走完全依赖空中进攻的路线呢?

图为我国海军辽宁号航母,他的前身就是苏联海军的瓦良格号。

而在美国研发宙斯盾军舰后,苏联也马上改变策略,发展了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适时启用了弹射器等装备,确保舰载机可以重载快速出击,携带KH-31超音速空射反舰导弹,也具备了空中进攻能力,苏联可以根据敌人灵活的调整自己,采用对自己最有利的战术,这是一种智慧,当然,苏联最后解体了,可这不是苏联海军的错,对于苏联海军的评价,还是需要有不同于西方媒体主流的声音的,苏联解体了,自然无法组织起对西媒论调的反击,但是作为一名军迷,我们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的。

怎样看待航母是活棺材的苏联军事思想?

这主要就是看看国与国之间如何相处,在相对平衡及和平之下,航母可发挥其作用,如果人类失去理智,互相动用核子武器的话,别说是航母,整個地球就是最大的棺材。

怎样看待航母是活棺材的苏联军事思想?

航母是活棺材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经典语句。在航空母舰问题上,苏联海军经历过长期曲折的道路。

红海军最初在二战前就有过建造航空母舰的设想,不过由于经济、军事战略思想等问题都没有实现。二战结束后,苏联海军司令库兹涅佐夫再次提出建造计划,斯大林认为航空母舰在波罗的海舰队与黑海舰队没有用武之地,太平洋舰队在萨哈林和千岛群岛有航空基地使得航空母舰也不太需要,北方舰队可以考虑建造2艘72型,而在1945年9月27日计划修订时取消了建造计划。

1946-1950年苏联海军又一次展开思想讨论,一些有识之士认为舰队需要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高性能飞机,以便对舰队进行可靠的空中掩护并击败敌方航空兵。不过,当时的造船工业代表反对航空母舰的建造,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没有相应的能力。

斯大林去世后,1954年10月库兹涅佐夫向赫鲁晓夫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内容涉及加强舰队防空力量建设以及尽快做出建造航空母舰的决策。在太平洋舰队演习总结大会上,赫鲁晓夫认为“舰队所展示的作战手法,无法适应导弹与核武器出现而造成的情况。今天我们在演习场所看到的一切,不能用在现实的战争中。如果大家不明白这样的道理,那么就会大祸临头”。

1956年4月,赫鲁晓夫与布尔加宁乘坐巡洋舰“奥尔忠尼启则”号在2艘驱逐舰护卫下访问朴茨茅斯,他在格林威治海军大学发表了演讲,“。。。英国支配世界海洋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导弹的出现,海军的武器体系和作战任务发生了极大改变,战列舰和巡洋舰已经成为漂浮在海上的棺木。虽然我们这次来访乘坐的是最先进的巡洋舰,但是不得不说,它搭载的武器和技术也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在不久的将来,海军的主力将是潜艇和导弹。。。”。而同时期的国防部长朱可夫也认为“航空母舰只能用于第一轮攻击,因为它们很脆弱。只有美英这样的侵略者才有兴趣。苏联一直抵制发展航空母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