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而支持八阿哥?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十四阿哥胤禵与四阿哥胤禛都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然而后来在夺嫡中,老十四却支持八阿哥,而不是其亲兄弟四阿哥,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十四阿哥与四阿哥虽为同父同母,但两人小时候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并不在同一屋檐下。

四阿哥与十四阿哥的生母是德妃乌雅氏,德妃在早年生下四阿哥胤禛时,其连嫔位都算不上。按照当时清王朝的祖制,其因为级别不够,也就没有胤禛的抚养权。

所以后来康熙将当时年幼的四皇子胤禛交给了当时的皇贵妃佟佳氏抚养。而说起来,后来的隆科多还是雍正名义上的“舅舅”。因为隆科多是佟佳氏的弟弟,后来的隆科多飞黄腾达也是有着这一部分关系的存在。

而因为佟佳氏为人善良慈祥,对于年幼的四阿哥非常关心和爱护,使得原本就离开生母的小四阿哥并没有失去应有的母爱。所以佟佳氏在很大程度上给了胤禛一个非常欢乐的童年。

而反观十四阿哥胤禵,因为不能抚养自己的孩子,后来在十四阿哥出生后,德妃就把所有的母爱都放在了十四子阿哥的身上。也就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同母的四阿哥胤禛与十四阿哥胤禵打小就没有什么兄弟之间的接触,兄弟情义也就无从谈起。

加上因为德妃的关系,使得十四阿哥对于其亲兄弟四哥也是十分冷漠,所以兄弟俩根本就没办法熟络,更别提在夺嫡中支持了。

十四阿哥胤禵与八阿哥胤禩打小玩的好,比较投缘和亲近。

四阿哥胤禛性格本就沉闷孤僻,与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外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八阿哥情商高为人处世滴水不漏,能够让人感觉到非常舒服,而这也使得其很有人格魅力。

自然也就获得了很多皇子和大臣对支持,比如九阿哥、十阿哥。而老十四性格虽然不算外向,但其自然也喜欢和八阿哥这样情商高有魅力的人一起玩。

加上十四阿哥自己本就讲义气,自然能够跟情商高、会做人的八阿哥玩在一起。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四阿哥自然会选择支持跟自己玩得好的八阿哥,这是非常好理解的。

三、十四阿哥胤禵也有夺嫡心思,而当时势头最盛实力最强的只有八阿哥胤禩,跟在他身边十四阿哥才有机会走上前台。

在夺嫡时的众多皇子派系中,势力强大的有两股,一股是以太子为首的正统派系。而另一股则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汇集了九阿哥、十阿哥以及十四阿哥等诸皇子的派系。

这两个派系可以说是当时夺嫡最有希望的两个,后来的太子因为自己作,使得储君之位被废,而八阿哥自然成为了太子最有希望的人选。因为当时的朝臣绝大部分都是支持八阿哥的,可想而知其实力之强。

反观十四阿哥胤禵的亲兄弟四阿哥胤禛,早期其还是支持太子一党的,而在太子胤礽被废后,四阿哥胤禛收敛光芒,对于夺嫡一事无动于衷,心如止水,看着还想似乎对皇位毫不关心。

而本就与四阿哥胤禛不熟络的十四阿哥胤禵自然也不会支持一个不想当皇帝的人。因为跟着其兄弟走铁定没前途,只有跟着八爷一党走,其才有从幕后走向前台的可能,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十四阿哥成为了大将军王,成功的走向了夺嫡的前台,实力连八阿哥都忌惮。

结语:

十四阿哥与四阿哥胤禛同为亲兄弟,但老十四却没有支持四阿哥胤禛夺嫡,原因除了两人不熟络外,还因为老十四自己也有夺嫡的心思。而在当时,四阿哥胤禛的实力明显根本不可能夺嫡,这一点十四阿哥看得很明白,也就自然不会选择支持一个没有实力夺嫡的兄弟。

为什么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而支持八阿哥?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同出于德妃乌雅氏。

至于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反而支持八阿哥,我觉得这和各自的政见有别关系不大,有关系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投缘。

说到投缘,就进入到了情感的话题。情感这事,有时是糊里糊涂的,有时却有逻辑可寻。

下面,我试着捊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十四阿哥和八阿哥的感情的确很好

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大阿哥见承继大统无望,就向康熙推举八阿哥做太子,还说八阿哥曾经找张明德看过相,是大福大贵之命。康熙很生气,因为八阿哥当时已经贵为贝勒,竟然还找人看相,说明他居心叵测。于是,康熙以“奸柔成性、妄蓄大志”的罪名锁拿了八阿哥。

这下可气坏了十四阿哥。他和九阿哥俩人一合计,每人都身上揣着毒药去谏说康熙。他们的想法是:如果康熙不从谏,就当场服毒死给康熙看。当然,他们最后没服成毒,反而是十四阿哥一句接一句地顶撞康熙,气得康熙抄起宝剑要砍他。

此事可以看出,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还是很重义气的。

还有一件事,那是十四阿哥当上了抚远大将军王以后,八阿哥那个圈子都以为他是今后的皇位继承人。正史记载和影视剧不同。正史记载的是:八阿哥和九阿哥都十分支持十四阿哥克承大统,还为他的出征试制军备。并且,九阿哥还说:“胤禵聪明绝世、才德双全,我弟兄们皆不如”。

这事说明,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感情是真心好,并不完全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

两人的感情为什么这样好呢?

这点我也说不准,我的猜测是:八、九、十,三个阿哥年龄相差不大,组成了一个团队,其中八阿哥是当头的。十四阿哥和他们挺投缘,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就有着很强的归属感。

还有就是:八阿哥管理过广善库、修建过东岳庙、还当过内务府总管,凭借着职位的便利,他铺陈了广泛的人脉,把小团队经营得十分红火。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十四阿哥有一种集体荣誉感,觉得跟着八阿哥走,是一种倍儿有面的事。

十四阿哥和四阿哥虽然是一奶同胞,却感情很不走心,这和德妃有很大的关系。

德妃乌雅氏在生下四皇子以前,连嫔位都不是,就没有对胤禛的抚养权。四皇子是在当时的皇贵妃佟佳氏膝下长大的,佟佳氏为人很慈爱,给了胤禛一个欢乐的童年。以至后来他当了皇帝,都一口一口亲热地称呼隆科多“舅舅”,隆科多是佟佳氏的弟弟。

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别的女人身边承欢,德妃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后来又产下了二子,其中皇六子胤祚刚过5岁就早夭了,她把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到皇十四子胤禵的身上。

德妃可以说是一位相当偏心的母亲,即使胤禛即位,因为十四阿哥的原因,她也多次刁难他。

雍正遗诏继续大统,她说:“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随后,她更是不吃不喝,要替康熙殉死。史载:决意从殉、不饮不食。再后来,在雍正的登基大典上,她不愿接受朝贺,她说:“ 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可以想见,胤禛和德妃的感情是十分淡漠的。而徳妃和十四阿哥的母子情份很深,受了母亲的言语行动的影响,十四阿哥和胤禛的关系自然亲热不起来。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关系不亲密,和十三阿哥有很大的关系。

十三阿哥的生母是敏妃章佳氏。她的出身低微,至死都没有升到妃位,只是个庶妃。另外,她的身体也不好,在十三阿哥13岁的时候就过世了。

根据很多相关资料的描述,十三阿哥因为生母地位卑微,在一众皇子中饱受白眼。其中,九阿哥和十阿哥会欺负他,十四阿哥也很膲不上他。

四阿哥在11岁时,养母佟佳氏去世。也许是同命相怜,四阿哥很照顾这位十三弟,他们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一方面,四阿哥视十三阿哥为宝;另一方面,十四阿哥视十三阿哥为草。这种迥然不同的观念冲突,无疑会加深两个人的隔阂。

以上,是我的真实想法,欢迎朋友们指正、补充。

为什么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而支持八阿哥?

恂勤郡王允禵,清世宗雍正帝唯一活下来的、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除此之外,包括怡贤亲王胤祥,与雍正帝也仅仅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而已……人们常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为何一母同胞的允禵与雍正帝最终非但没有“打虎亲兄弟”,反倒是走上了对立面呢?这还要从二人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说起。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画像

“一碗水不端平”的亲妈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包衣出身,并不是通过户部组织的“八旗选秀”入宫的,而是经内务府组织的“包衣选秀”入宫的。稍微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八旗选秀”选出来就是“主子”,再不济也能有个常在、答应的名分,或者被皇帝指婚给宗室。但“包衣选秀”选出来的却是“奴才”,不管你是大学士家的千金、还是将军督抚家的小姐,只要你是包衣出身,被选中只能老老实实入宫当宫女、伺候人,这是包衣对皇家的义务!

乌雅氏虽然出身官员家庭,其父威武曾任护军参领,是妥妥的正三品高级武官。然并卵!因为他家是包衣身份,所以乌雅氏被选中之后只能老老实实进入宫当宫女。不过,乌雅氏是幸运的,入宫没多久便被年轻的清圣祖康熙帝看上了。康熙十七年,乌雅氏生下了她与康熙帝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然而,根据清制,非后宫“主位”是不能自己抚养子女的,不仅所谓“官女子”(被皇帝临幸过的宫女)不行,常在、答应等等也不行!恰逢彼时身为贵妃的康熙帝的表妹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无所出,刚刚出生的雍正帝被康熙帝交给了佟佳氏抚养。而这,正是后来雍正帝管佟佳氏的亲弟弟隆科多叫“舅舅”的依据所在。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画像

中国古代,女性虽然没有“过继”之说,但康熙帝把雍正帝交给佟佳氏抚养,实际上就是把雍正帝“过继”给了无子的佟佳氏。后来,佟佳氏成了皇贵妃、皇后,雍正帝自然水涨船高、成了康熙帝的“半嫡子”。所以,雍正帝后来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的确与能力有关,但这一重“半嫡子”身份多少也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具体诸君可以参照被魏武帝曹操交给原配丁夫人抚养的庶长子曹昂,这里就不铺开赘述了。

▲潜邸时期的清世宗雍正帝画像

在雍正帝出生十年之后,允禵出生了,彼时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已经贵为德妃,自然是可以自己抚养儿子的。加之雍正帝已经被划归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名下、允祚又夭折了,允禵成了乌雅氏彼时“唯一的儿子”,乌雅氏对他自然钟爱有加!康熙二十八年,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去世,十一岁的雍正帝回到了自己的生母身边,但母子感情已经相当淡薄了。在乌雅氏眼中,允禵才是自己的“亲儿子”、是自己将来的依靠,在对两个儿子的态度,乌雅氏出现了严重的“一碗水不端平”!作为一个十岁上下的孩子,心中会有怎样的想法,不言而喻……所以,虽然一母同胞,但从小雍正帝对允禵就不是很喜欢,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是他抢走了雍正帝的母爱!

▲恂勤郡王允禵画像

允禵为什么和允禩走到了一起

允禵比允禩小七岁,按理说如此年龄差、而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应该不会太亲密才对。可为什么允禵与允禩走得那么近呢?个人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允禵与允䄉年龄差只有五岁,或许因为跟他们走得比较近一些,所以搭上了与他们二人关系亲密的允禩。二、允禩因为出身低,一直“广结善缘”,可能从小对比自己小七岁允禵比较照顾,二人关系相对比较融洽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不管怎么说吧,允禵与允禩的关系的确比与雍正帝的关系和睦很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允䄉画像

▲允禟画像

允禵与允禩真的是“同盟”吗

关系好就一定是“同盟”吗?恐怕未必!从康熙五十七年出任抚远大将军之前允禵一直都没有形成自己的一派势力来看,允禩对他恐怕并没有那么“厚道”,最起码也是且拉且防。虽然关系好,但允禵毕竟是雍正帝的胞弟,允禩不得不防!与其说允禵与允禩是“同盟”,倒不如说是相互利用来得更恰当一些。

在康熙四十七年之前,允礽是皇太子、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皇子之间虽然有争斗,但“同盟”不“同盟”的恐怕还谈不上,充其量也就是关系更加近一些罢了。但是,康熙四十七年,允礽被废了!一众皇子开始不淡定了,这其中就包括允禩。在康熙帝下令群臣举荐新太子人选时,允禩开始“上蹿下跳”,四处串联朝臣、谋求皇太子之位。殊不知,群臣纷纷举荐他却让他犯了父亲康熙帝的大忌!试想,一个连皇太子都不是的皇子居然可以“号令”整个朝堂,康熙帝就不担心允禩给自己上演一出“玄武门”吗?

▲清圣祖康熙帝画像

于是乎,允禩被康熙帝当众斥责、革去贝勒爵位,康熙帝甚至扬言永远不可能让他来继承皇位!虽然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又恢复了允禩的贝勒爵位,但彼时的允禩想要合法继承皇位,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俗话说得好,树倒猢狲散,“八爷”这棵“大树”要倒了,在上面栖息的“猢狲”们还会继续待下去吗?要想这些“猢狲”们继续在树上待下去,就必须让“猢狲”们看到希望——树倒了也摔不到他们,不是吗?而允禩给“猢狲”们的这个“希望”,就是允禵!

康熙四十八年之后,允禩在一步步把允禵往台前推,而自己则退居幕后。进,将来可以想办法搞掉允禵、取而代之;退,最起码可以保住自己经营日久的势力和家当,再不济将来最起码也能搏和富贵善终。然而,允禵也不是傻子,他就那么心甘情愿当允禩的傀儡吗?只有让允禩在老子康熙帝面前彻彻底底地玩完,他才会死心塌地推允禵上位!

▲允禩画像

康熙五十三年的一天,允禩进献给父亲康熙帝表孝心的两只海东青被送到康熙帝案头时居然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康熙帝看到之后暴跳如雷、大骂允禩不孝,什么难听的话都骂了出来!所谓“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就是康熙帝在这个时候骂的。即便如此,康熙帝依然怒气难消,最后居然连与允禩断绝父子关系的话都说了出来!这一次,允禩在康熙帝面前彻底失势了……

本着谁受益谁即主谋的逻辑,这件事只有两个受益者——雍正帝和允禵,雍正帝历来主张“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这种明晃晃栽赃嫁祸的事情,他是不屑去做的。更何况,他与允禩的关系摆在那里,允禩对他处处提防,他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允禩给康熙帝进献的海东青上动手脚!那么,主谋就只剩一个了,允禵!作为允禩的所谓“盟友”,他也的确有动手脚的机会!所以,清史上这桩著名的公案——“毙鹰事件”背后的幕后黑手最大可能就是允禵。至于动机嘛,其实也不难理解,只有彻底搞垮允禩、让他失去最后的一丝希望和机会,他才死心塌地成为允禵的“跟班”、推允禵上位!因此,允禵与允禩之间恐怕并不是什么“同盟”,更多地只是相互利用而已……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允禵这个人或许被很多人低估了!他的心机恐怕并不比他一母同胞的亲哥哥雍正帝差多少。他与允禩亲近恐怕也并不是为了支持他、推他上位,更多地还是在利用允禩、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允禩同样不是省油的灯,他对允禵也同样是且拉且防,从未真正信任过,所以才有了后来康熙五十三年的“毙鹰事件”。说白了,允禵这一招玩的就是帝王们常用的“阳谋”,允禩就算明知道是他搞的鬼,也不得不吃下这个哑巴亏、继续支持他!因为允禵是允禩彼时翻本的唯一机会,他别无选择……

▲恂勤郡王允禵夫妇画像

为什么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而支持八阿哥?

雍正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确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的生母是德妃乌雅氏。

四阿哥胤禛出生时,由于乌雅氏当时的身份低微,只是德嫔位份,四阿哥满月后就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

孝懿仁皇后是一等公佟国维的女儿,没有生过皇子,只有一个公主还早夭,所以养育胤禛于膝下,提高了胤禛在皇子中的地位。

胤禵则养在生母身边,与雍正虽然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缺少相处,感情也不见得比其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来得好。

十四阿哥支持八阿哥,是性格使然,情投意合

胤禵个性爽直,重情重义,从小就和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八皇子胤禩很好,和他同父同母的亲哥哥胤禛反倒关系一般,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性格不合,两个人没有在相处中建立起情感。

按照古代的血缘关系来说,以父系血缘为主,对于十四阿哥胤禵来说,他同父同母的四阿哥是他的哥哥,八阿哥胤禩也是他的哥哥,两人从身份上来说其实是没多大差别的。他和哪个哥哥关系好,更多的是取决于双方的性格和相处的情感建立。

胤禵之所以支持八阿哥胤禩而不是四阿哥胤禛,不是因为血缘关系,更多的是来自兄弟之间的交往,更认同哪一方,可能八阿哥胤禩一直对十四阿哥就很好,所以十四阿哥更愿意站在八阿哥这边,这更多的是来源于他们之间关系的反馈。

十四阿哥和四阿哥分别加入不同的夺嫡集团,是保证利益最大化。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亲兄弟不会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都参与了夺嫡,如果十四阿哥支持四阿哥,如果四阿哥失败了,两兄弟就都活不下来,他们的额娘就没有儿子了。

当时十四阿哥是跟着八阿哥,而四阿哥跟着太子,这两方都是当时夺嫡最大的热门,两方不管谁最终赢下来,十四阿哥和四阿哥都有一个会活下来,而且还会活得很好。

所以两个亲兄弟走入不同的夺嫡集团,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不知道他们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促成这种关系,我们现在也找不到佐证。只不过他们这样的选择对于兄弟两人来说,也是很好的一个保障。

夺嫡之战落幕,四阿哥和十四阿哥走入不同的人生

四阿哥胤禛善于治国,懂得韬光养晦,与诸兄弟都维持和气,又与朝中重臣年羹尧、隆克多交往密切。

胤禛在争夺皇储的斗争中,手段相对温和,从而他的对手,像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没有把他作为主要对手,没有集中力量的对付他,才让胤禛保持住他手上的力量。

但胤禛在关键的时刻抓住了机会,依靠自己的手上的力量,利用隆克多稳定京中局势,通过年羹尧控制十四阿哥胤禵,稳定西北地区,才成功的在九王夺嫡中胜出。

十四阿哥胤禵在夺嫡失败后,失去了他的大将军王之位。雍正胤禛登基后,十四阿哥就被远派去驻守皇陵,幽禁在此。雍正4年,才改为圈禁。直到乾隆帝弘历即位后,曾经的十四阿哥才恢复了自由。

他们这对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一个荣登大宝成为皇帝,一个被幽禁,但还是保有性命,与其他夺嫡皇子的下场相比,十四阿哥最起码还是活着,结局算是好的。

为什么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而支持八阿哥?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十四阿哥胤禵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们的母亲是德妃乌雅氏。中国有句老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按照常理胤禵应该支持雍正才对,但是恰恰相反。胤禵却并不是雍正这个亲哥哥的支持者,反而站在了雍正的对立面,是八阿哥胤禩的拥护者!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从小的生活环境不同

虽然两人都是一母同胞,但雍正从小并没有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抚养。

因为清朝有规定,嫔妃以上的才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孩子。雍正出生时,生母德妃乌雅氏地位还没有达到嫔妃的级别,所以雍正就被寄养在大清朝第一个汉人皇后佟佳氏膝下,而佟佳氏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佟国维,雍正即位之后,对佟氏一族是相当的器重,原因除了隆科多的鼎力支持外,还与养母佟佳氏有一定的关系。佟佳氏对雍正十分的慈爱,抚养雍正十几年,视如己出,两人感情十分的深厚,所谓“生母不及养母大”!

后来佟佳氏早逝,康熙就把雍正接到自己身边抚养,抚养一段时间后才回到自己生母身边。但生母德妃乌雅氏此时已经有了十四阿哥胤题,并且十分的偏爱,又加上雍正性子冷淡,与生母的关系十分的不好。以至于后来雍正当上皇帝,德妃乌雅氏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喜意,还曾当面拒绝担任大清朝的皇太后。在她心里,一直有让胤题当皇帝的想法。这让雍正对胤题的厌恶程度又增加了几分。

二、性格迥异,价值观不同

胤题个性直爽,重情重义。在康熙众多皇子中,让胤禵十分崇拜和佩服的就是八阿哥胤禩。八阿哥胤禩虽然出身不好,但为人谦和,才华横溢,素有“贤王”的美誉。两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胤禵对胤禩争夺皇位是绝对的支持者。曾经康熙帝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太子胤礽时,胤禵为其挺身而出,在康熙面前力保胤禩,更是直言"八阿哥绝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康熙极为震怒,气到拔刀准备砍他的地步了,但胤禵丝毫没有示弱和惧怕。

而反观雍正这边,性子冷淡,对谁都是不冷不热,做事原则性十分的强,丝毫不讲情面,在朝中有“冷面王爷”的称号,朝中大臣对他都十分惧怕。两人的性格大为不同,难免有意见不合的地方。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更何况是同生在帝王家。

结语

当太子胤扔二度被废时,雍正心底升起夺嫡的念头!表面上一心炼丹念佛,与世无争,瞒过了所有人。但私底下开始做各种准备,向皇位发起冲击。最典型的就是成立粘杆处,朝中所有的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这时最大的对手无疑是八阿哥胤禩了,看到自己的亲弟弟对外人如此支持和拥护,这换做是谁都会心生不快,长而久之就变成了痛恨。当八阿哥胤禩彻底无望皇位时,胤禵自己随即也开始争夺皇位,以至于雍正刚一即位,就立即着手开始收拾自己的这位亲弟弟,以泄心底的愤怒。

为什么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而支持八阿哥?

十四阿哥胤禵不支持雍正是因为不需要,支持八阿哥是因为需要,就这么简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夺嫡大战开始前,十四阿哥成了八爷党。

雍正属于内向性格,情商偏低那伙的,八阿哥胤禩属于外向性格,情商较高那伙的。八阿哥天生具有吸引人的魅力,而四阿哥胤禛天生就是孤臣。

四阿哥在九子夺嫡之前,只有十三阿哥胤祥和他好,而八阿哥胤禩周围有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围着转,大臣也有一大帮跟他好。

这时,皇储有所属,胤礽太子当得好好的,大家都没啥想法,没有支持谁不支持谁的问题,十四阿哥和八阿哥好只是臭味相投。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夺嫡大战开始,十四阿哥选择了八阿哥。

太子胤礽被废,别的皇子争储位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雍正无动于衷,一天到晚敲着木鱼,心如止水,对皇位毫不关心。雍正不想当皇帝(表面上),十四阿哥作为亲弟弟,当然也没必要去支持。

八阿哥完全不同,他想当皇帝,而且他有能力,有群众基础,是储位强有力的竞争者,希望很大。十四阿哥向八阿哥靠拢,八阿哥一旦成功,作为他的支持者,必然会得到照顾。所以,十四阿哥选择八阿哥其实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夺嫡大战结束,原来同胞兄弟才是对手。

太子胤礽被废,大阿哥夺嫡失败,八阿哥出局,十四阿哥胤禵成了康熙心目中的储君,老外南怀仁这么说,京城老百姓也这么说,连朝鲜使者也这么说。

其实,就连十四阿哥自己也觉得康熙有意选他接班,这种感觉应该没错,更何况十四阿哥的亲妈德妃乌雅氏从康熙的枕边也能透出点风来。这就是后来十四阿哥母子俩坚决认为四阿哥篡位的原因。

胤禵是接班人,这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四阿哥胤禛不清楚吗?不可能。所以他保举胤禵为抚远大将军,胤禵出征平叛,胤禛抓住胤禵的双手说,“祝你马到成功!哥哥支持你!我们是亲兄弟!”

四阿哥支持十四阿哥才是正章。四阿哥不在篇上,十四阿哥支持他什么?

而且四阿哥隐藏很深,从来没说过自己要争储位,如果十四阿哥主动找老四,说,“四哥,你好好干,我支持你争皇位。”雍正一定会很警觉,小样,还来忽悠我,你还嫩点,“哥哥就想敲木鱼,不想当皇帝,还是你来当,哥哥支持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