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玉良相比谁更厉害?
《人民的名义》剧中李达康和高育良比较的话,是要从多个方面去比较多。
一、职务上的比较。高育良是汉东省政法委书记,是排在省委书记沙瑞金以及省长后面的第三把手,拥有着非常大的权利。而反观李达康,其虽然是省委常委,而且还是省会市长,可以说是个实权职务,但其在省委常委的排名却是第七,明显比高育良低了很多。
虽然同属副部级,但职务也有高低之分,所以如果在李达康和高育良两人的职务上来比的还,高育良无疑是要比李达康要强的。
二、从能力方面比较。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李达康是因为改革派人物,做事独断专行,却又非常有能力和手腕。但凡其执政过的地方都焕然一新,如沙瑞金所评价的那般,李达康是汉东省的一位改革大大将,为汉东省的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说李达康的政绩是靠其出色的执政能力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这样的人能力是非常强的。而反观高育良,其个人在执政能力方面是要差李达康一线的。
从剧中两人主政过的地方对比就知道了,如果不是高育良帮了省委书记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的忙,为吕州美食城的事情上开了后门,在职务升迁方面,高育良是要慢李达康一步的。
毕竟李达康能力在这,是高育良比不了的。后面的高育良也说了,因为其帮了赵瑞龙的忙,使得其比李达康先一步进入了省委常委,成为了后面的省政法委书记。
而李达康因为得罪了赵立春,使得其在职务升迁上慢了一些。所以在个人执政能力方面来讲,李达康要强于高育良。
三、从城府和情商方面比较。李达康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但其在城府和情商方面就比高育良差很多,李达康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会拐弯,比如其年轻时任县级干部的时候,就因为雷厉风行在当时的动员大会上出了意外。
好在有其好友帮其顶了雷,如若不然其政治前途也就到此为止了。而且从易学习对其的评价就是这个人很无趣,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朋友,只知道工作,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就可以看出来了。
而反观高育良,其权谋之术非常厉害,情商也非常高,其不仅跟老书记赵立春关系很好,还跟山水集团关系不错,而且剧中的高育良非常擅长官场平衡之术,说是老谋深算也不为过。所以在城府和情商方面来说,高育良是要强于李达康的。
结语:从执政能力方面李达康要强于高育良,职务上高育良要强与李达康,而且在官场权谋方面也是如此。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玉良相比谁更厉害?
在《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和李达康都是汉东实权派人物。虽然排名有先后,但人和人真的不一样。
李达康是汉东省委常委,在常委会排名第七。汉东省省会京州市的市委书记。
他这个人依靠的是政绩上台,他为政有目标,有理念,有方法。提倡绿色GDP,改造林城煤炭塌陷区为高新产业园区,使得林城的经济从全省倒数变成正数前茅。这是他为政多年,最大的政绩的见证。更关键李达康比较爱惜自己的政治羽毛,有成绩却并没有任何贪腐的把柄。
所以他虽然是赵立春的前秘书,但是在吕州当市长的时候,可以不买赵立春的账。然而赵立春也不能阻止他仕途的进步。
这就是凭成绩(政绩)说话,李达康有资本不买实权派的账。汉东只要有李达康在,经济的发展就不会停滞,更多汉东发展的成绩就会引起瞩目。所以无论是赵立春还是沙瑞金,哪怕是高育良在汉东省委书记的位置,都会重用李达康。
汉东也唯有李达康有资本不站队,虽然他在常委中只排名第七。
高育良是分管党群人事关系的汉东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在汉东省委常委排名第三。
高育良的职务甚为微妙,他掌握着两个通往实权的关键位子,因此表面看似没有实权,但是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实权派。
他这个副书记和其他副书记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负责党群人事关系,也就是说汉东大小官员的升迁,要他签字完善手续使之合法化。
他虽然掌握的不是完全的人事权,但是他至少拥有影响权。赵立春在任汉东省委书记时,应该两人配合非常默契的。
但是高育良同时兼着省政法委书记,他管得到祁同伟,但是正在的公安系统的实权却又是掌握在祁同伟手里的。他们两人合作,则整个政法系统都掌控于高育良和祁同伟手里。而祁同伟控制的公安系统又是赵家产业在汉东的保护伞。
如果中央没有发现赵立春的问题,不空降沙瑞金,高育良极有可能会在赵立春的提名下,经中央考察批准,成为汉东省委书记,顶上赵立春的缺。
而那个时候赵立春就会通过高育良,实现对整个汉东的实质性掌控。也就是说,赵立春虽然离开了汉东,但是汉东实际上还在赵立春的控制之下。
李达康看出来赵立春这么搞,迟早会出问题。所以正是当初在吕州,拒绝了月牙湖美食城项目的批复,和赵立春“划清了关系”。
自己也被调到林城去坐冷板凳了,但是后来又凭自己努力爬上去了。所以这段成就就和赵立春无关了。即便赵立春倒台,也丝毫影响不到李达康。
而高育良可选择的路线就要比李达康窄得多了。因为他已经中了赵瑞龙的“美人计”,被拖下水了。
高育良虽然后来仕途坦荡,一路做到了汉东省委常委的第三位,但是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赵立春的一颗棋子,已经深深打上了赵立春的裙带烙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然高育良低调行事,处处考虑退路。但实际上他根本没有任何退路。
所以要说谁更厉害,炒米只佩服李达康。只有心里装着百姓,靠自己努力拼搏奋斗出来的政绩,才是最坚定的靠山。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玉良相比谁更厉害?
首先纠正你个错误,育良书记,这个名字是不容修改的,自己理解。
开始回答问题。在该剧中,育良书记是该省省委班子排在沙书记和省长之后排名第三的常委,也是沙书记上任前很有希望升任省委书记的人选。达康书记是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省委常委。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进班子时间。从时间方面育良书记要长于达康书记,而进班子时间则是升职、权位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职位。育良书记是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达康书记是省会市委书记,他们两个从班子里分工而论交叉不多,育良书记主政政法工作,达康书记主持省会工作,此项无需比较。
3、权势。这点是二者相比较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同一个班子里权利博弈的方面。育良书记的优势是年老持重,手下门徒众多,为官理论深厚。达康书记的优势是年轻干练,敢打敢拼。此方面相比较育良书记要略胜一筹。
4、靠山。此项为隐喻,不说,但是都存在。育良书记的靠山是已经身居养老岗位的副国级领导,达康书记的靠山是现任书记沙瑞金。此项达康书记完胜!不仅是县官不如现管,而且老领导还是一个一屁股屎自己擦不干净的被儿子害了的腐败分子。
其实两人都是角色设定使然。综合来看,育良书记能在权势上压过达康书记,却永远输在年龄的劣势上。
我想说,做官,当如达康书记,做人,可借鉴育良书记的优点。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玉良相比谁更厉害?
笔者用“厉害”一词,可能是指权力。那么,就分析一下:
高育良,原汉东省政法大学的教授。可能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也符合当前的写照。高育良,汉东省省委副书记兼任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分管省委党务工作。在党内职务与省长(通常也是省委副书记)是平级,低于省委书记。通常,省委专职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是省长的后备人选。这个,通过现实中各个地区的人事任免中可以看得出来。当然,如果省委副书记的年龄比较“尴尬”了,也有可能到省人大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以广西自治区原副书记李克为例)或去省政协任主席或党组副书记、政协副主席(以原海南省省委副书记李宪生为例)。省委副书记,是每个省实际上的三号人物(名义上的五号人物,排名在省委书记、人大主任、省长、政协主席之后)。高育良同时兼任汉东省政法委书记,可谓是汉东省的“政法王”。高育良麾下的“汉大帮”与“秘书帮”出身的门徒遍布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省反贪局(局长陈海、)、京州市检察院(院长肖钢玉)、京州市中院(副院长陈清泉)等等。
李达康,汉东省省委常委兼任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从专车的车牌号09来看,排名靠后)。李达康在沙瑞金来汉东省之前,无论党内职务还是常委会上的发言,都难与育良书记“相提并论”。毕竟,高育良的问题没浮出水面前是极有可能“接任刘省长”到龄退休遗留下的“省长”宝座的。而李达康按惯例晋升的话,还要经历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岗位。沙瑞金到任汉东省后,“汉大帮”问题与“三水集团”问题、“赵立春家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随着沙瑞金对李达康的了解不断增多,沙瑞金对李达康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工作魄力等等得到认可。特别是李达康任吕州市长期间,在废弃的矿山上做文章让沙瑞金刮目相看。随着高育良及“汉大帮”的倒台,汉东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岗位空缺,按照剧情发展来看,李达康极有可能被中央任命为汉东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也符合剧中的“沙李配”传闻)。
笔者提到的“厉害”还有一层意思指“权谋”,高育良与李达康二人中,真正懂政治、富有政治智慧得当属李达康。
同时,揭开汉东省政法系统腐败窝案的汉东省党组成员、反贪局长极有可能任汉东省高检常务副检察长,而京州市公安局长赵东来(剧中虽为提及行政级别,从警衔与岗位来看属正厅)极有可能任汉东省公安厅厅长(虽为正厅,但是,不多久要进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序列)。
《人民名义》不单单是一部电视剧,它的素材根据国家反腐为案例改编,紧贴当下客观存在的。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玉良相比谁更厉害?
两次搭班子的经历,李达康的决断力都胜过了高育良。
李达康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曾任赵立春秘书、金山县县长、吕州市市长、林城市委书记,工作作风强势,主张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高育良汉东省委副书记、常委、政法委书记,曾任汉东政法大学教授、吕州市委书记,工作作风宽和,精通中国政治权谋之术。从职务上比较,学者官员高育良更早进省委常委,在常委中的排名靠前,然而大是大非的决断上,却屡屡输给了草根出身的李达康。
第一次搭班子的经历吕州。市长李达康为了加快吕州发展速度,强势制定新的城市规划,让市委书记高育良难堪。靠山梁群峰已退休,高育良作为吕州市一把手,对省委书记赵立春前秘书李达康听之任之。这个时候,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来到吕州,让李达康批月牙湖美食城项目,李达康巧妙的拒绝了赵瑞龙。赵瑞龙于是想到了高育良,在权力、美人、金钱的诱惑下,让他放弃党员的信仰,批下了湖上美食城项目。李达康被调任林城市委书记,高育良坐稳吕州市委书记,并进入汉东省委常委却失去了党员干部的信仰,成为一名唯权力论的官僚,或者这位学者骨头里面就有官僚思想。
第二次搭班子的经历汉东省。沙瑞金空降汉东省委书记,肩负汉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败重任,一场整顿官场秩序的反腐风暴到来。反贪局长侯良平在高速路拦下了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专车,这让李达康颜面尽失。李达康向京州公安局长赵东来询问具体情况,知道妻子欧阳菁涉嫌贪污受贿,内心感谢欣赏侯良平身上的锐气,选择主动向沙瑞金汇报自己家庭情况,并采取与欧阳菁离婚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侯良平查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涉嫌不正当男女关系,并提醒高育良远离省公安厅长祁同伟,高育良犹豫是否向沙瑞金汇报,最终选择了隐瞒个人情况对抗组织调查。最终,高育良作为汉东省最大的老虎,被中纪委立案调查。
李达康坚持原则依靠政绩实现长远发展,而高育良放弃信仰依靠权力让自己提拔,最终走向了腐败的深渊。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玉良相比谁更厉害?
这个比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人们所热议的,也就是同是常委的权力大小问题。
第一,级别是同级,但排名一定是高育良在前。虽然两人都是副部级干部,但高育良是省委副书记,排名一般是省内第三,很有机会出任政协主席(剧中也提到了)。所以,虽然是同级,也可以认为高育良的级别更高一些。
第二,实权的比较,这主要看两人的实职比较,个人认为李达康更牛一些。高育良的实职是省政法委书记,统管全省的政法工作。但事实上,政法工作的问题在于,一般是纪委的后置程序,纪委书记很大程度上分了政法委书记的权。原先政法委可以指挥武警,这是杀手锏,但18大之后也取消了。而京州市相当于南京市,市委书记可以统管该市的全部工作,同时对虽不是市属,但同在省城的其他单位施加巨大的影响。
第三,发展前途,肯定是李达康厉害。剧中已经有意显示,李达康即将出任省长,而高育良去作政协主席。因此李达康前途无限,甚至有可能通过省长的台阶,到更高的位置,而高育良已经到此为止了。
第四,能力上,我也更看好李达康。从剧中看,李达康几乎是以孤臣自居,没有什么生活乐趣,也没有那些花边新闻,完全扑在工作上,但实际上却也一样享有很好的政治资源,不然也不可能在不被赵立春看好的情况下,仍然能做省委常委和省会市委书记。这样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场狠人,抓不住小辫子,而工作成绩又有目共睹,不升官都难。而高育良的问题就多了去了,用的几个亲信,一个都不靠谱,而自己和山水庄园的高小琴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终究是一颗炸弹,迟早要引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