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窦炎患者应该如何注意饮食?
前段时间,我姨父找到我,说他这阵子反复出现饭前肚子痛,吃饭后腹痛消失。出现这种饥饿 上腹痛的情况,首先考虑是十二指肠溃疡疾病。
我姨父是个班车司机,平时吃饭极度不规律,早班车最早五点多就要起床,末班车却可以八点多起床,所以早中晚餐都不规律,常年以往,落下了胃病。最后带他去做了个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糜烂性胃窦炎。
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其余胃病多是食物因素引起,病从口入并非空穴来风。
糜烂性胃窦炎,不一定是胃酸过多引起,但胃酸在其中起到加速胃粘膜损坏的作用。在谈饮食前,首先要明确引起糜烂性胃窦炎的原因,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必要时先要消灭幽门螺杆菌,再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治疗。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平时如何注意饮食?胃病饮食核心:清淡饮食、规律饮食、均衡营养、酸碱平衡。
①清淡饮食: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能吃得进去,肚子就能受得了,其实不然。我们的肚子是比较娇气的,吃了不对的东西,就会出现症状。胃不一定会有症状出现,但吃了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一定会诱发胃酸大量分泌,对胃病患者,绝对是禁忌。所以过咸、过辣、过香、过浓、过甜、过酸等食物,或酒精等,建议能不吃就不吃。
②规律饮食:三餐要规律,尽可能定时定量。人体的胃有生理调节,到点了会分泌大量胃酸,产生饥饿感,需要食物去中和胃酸。而且最忌讳暴饮暴食,好吃也不要多吃,浅尝即止。
③酸碱平衡:很多食物,按食材分类可以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如各种生肉类、加工肉、蛋类、奶酪、大米、李子等属于酸性食物;大部分的蔬菜、水果以及牛奶属于碱性食物。饮食不能太挑剔,饮食结构不能太单一,最好是蔬菜水果的量大于肉类的量,达到酸碱平衡。
④均衡营养:疾病的恢复需要营养,除了必要的肉类和蔬菜、水果,不能靠单一的主食提供能量和营养,五谷杂粮要交替食用。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糜烂性胃窦炎患者应该如何注意饮食?
糜烂性胃炎都有哪些饮食禁忌呢? 应激性溃疡泛指休克、创伤、手术后和严重全身性感染时发生的急性胃炎,多伴有出血症状。由于目前对此病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有了较多的了解,在外界非特异性的突发强烈刺激下,机体各系统本能地做出功能上和结构上的剧烈反应,牵涉到神经、体液和诸多炎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的介入问题,采用应激性一词,可能准确地概括病因的含义。
糜烂性胃炎 - 饮食禁忌
1、注意营养均衡: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开菲乳。如果症状严重,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有蔬菜搅碎,再烹调。偶尔,吃一些蒸热的蔬菜,例如红萝卜、胡萝卜及绿花椰菜。
2、饮食有规律:注意饮食调理养护,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避免暴饮暴食。
3、食用流食: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
4、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应戒烟戒酒。
5、避免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
6、少量多餐:一天3餐以上,比如6小餐,只要你觉得舒服就行.睡前忌进食,饮食不宜过多过饱,以免胃窦部扩张过度而增加胃酸的分泌。
7、控制饮水:胃酸缺乏者,忌冲淡胃液.饮食中宜加入醋、柠檬汁、酸性调味晶,少吃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饭前及饭后尽量少喝水。
8、喝菜汁:新鲜的卷心菜汁富含促进产生粘蛋白细胞生长的谷氨酰胺,有益于保护胃粘膜。菜汁制成后立即喝下,勿贮存。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胃痛时可喝一杯,以稀释胃酸。
糜烂性胃窦炎患者应该如何注意饮食?
(医患家特约回答:消化内科张医生)
糜烂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acute erosive gastritis)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本病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临床症状多为上腹部的隐痛或剧痛,伴恶心等症状。少数患者由于原发病症状较重,表现为呕血和(或)柏油样便,出血常为间歇性,部分病人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较重,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糜烂性胃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小可大,如果不进行及时去除病因或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发展为溃疡会胃出血,严重的出血甚至可以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糜烂性胃炎的发生与我们饮食密切相关,是一种典型的吃出来的毛病,吃进去的各种食物会含有损害胃粘膜的成分,继而导致急性胃炎发生。
1、饮食因素:浓茶、浓咖啡、烈酒、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刺激性调味品,均可刺激胃粘膜,破坏粘膜屏障造成胃黏膜损伤和炎症。
2、生物因素:包括细菌及其毒素,主要是指吃进去了一些致病菌及其毒素对胃粘膜造成的损伤,常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或者食物中毒。常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常见毒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肉毒杆菌毒素,尤其是前者较为常见。
进食污染细菌或毒素的不洁食物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胃炎或同时合并肠炎,此即急性胃肠炎。
3、其他因素:包括药物副作用(激素、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精神紧张、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以及机体的变态(过敏)反应均可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损害。
胃粘膜再生能力强,因此急性糜烂性胃炎一般来得快去得快,常在数天内恢复;如致病因素持续存在,可发展为慢性胃炎。治疗以去除病因为主,辅以对症治疗。
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但由细菌引起尤其伴腹泻者,可选抗菌药物。如是腹疼剧烈,可用解痉药。
如果伴有呕血、黑便等胃出血表现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出现危险。
由于糜烂性胃炎的发生和我们密切相关,常常一吃就发病,所以预防调理需要从饮食做起。
饮食方面,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多吃柔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干、硬、粗糙、刺激等不易消化的东西。
不食如生、冷、硬和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如酒、辣椒、浓茶、咖啡等,以及损伤胃粘膜,也不食未经洗净、煮熟的食物,以防胃内感染。
另外在用药方面,慎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水杨酸类药(保泰松、阿司匹林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降压药(如利血平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