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得罪了赵立春为何还能进常委?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李达康得罪了赵立春之所以还能进常委,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李达康个人能力实在太强,即使是赵立春也无法掩盖其光芒。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李达康是汉东省的一名改革干将,汉东的很多地方经过其主政,几乎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主要还是因为李达康的个人能力有关。

不否认有时候李达康确实有些独断专行,但其在改革方向上的努力和成果是很多人都比不了的,哪怕是高育良在执政能力方面与李达康也有很大差距。

可以说李达康的职位的确是其一步一步靠其出色的政绩爬上去的,这样的一位能力突出的干部,即使得罪了赵立春,即使被赵立春打压,也依旧掩盖不了李达康的光芒。

二、省委常委不是只有赵立春一个人,虽然其是最大的,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虽然剧中的李达康并没有按照赵立春的要求帮其儿子开后门,从而得罪了赵立春,使得李达康的升迁比高育良慢了一步。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达康依旧还是靠其能力走上了常委。

得罪了赵立春不等于升迁不了,最后升迁与否还是要靠能力和政绩说话,而且省委常委并不是只有赵立春一个人,只要绝大部分人同意李达康进常委,李达康还是有机会的。

更何况李达康还是在政绩这么出色的情况下,即使是赵立春也没有理由和借口不让李达康入常委,毕竟赵立春也要顾及影响。

三、李达康能否入省委常委跟得罪了赵立春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否认作为赵立春的前任秘书,李达康因为之前得罪了赵立春确实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前途有一定的影响,但最大决定因素还是其能力。如果李达康能力不行,那么即使再有人看好他,也没办法帮他。

毕竟能力是基础也是硬伤。相反,即使是得罪了赵立春,只要李达康能力出色,政绩出色,那么迟早都会有人看得见其才能,而且这也不是赵立春能够打压得了的。

毕竟能力摆在这,赵立春也不可能三番五次找李达康麻烦,所以归根结底,李达康能否入省委常委,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其能力,而不是其是否得罪了赵立春。

结语:

李达康之所以得罪了赵立春还能入省委常委,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能力和政绩出色,这是大家看在眼里的,也是赵立春抹除不了的。

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得罪了赵立春为何还能进常委?

在《人民的名义》里,李达康在吕州做市长的时候,没有因为自己曾经是赵立春的秘书出身,而去批复赵立春儿子赵瑞龙的美食城项目,但这并不等于他得罪了赵立春。

因为他是吕州的市长,而高育良才是吕州的市委书记。李达康之所以反对这个美食城项目,主要是因为他破坏了吕州的整体规划,并会造成一定的个污染。而吕州整体规划如若完成,这会对吕州的整体经济腾飞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这点来讲,城市经济建设的大局是李达康视若生命的政绩。而吕州经济发展的政绩,不单单是李达康自己的,还是高育良的,还是赵立春的。

所以即便李达康没有答应批复赵瑞龙的美食城项目,实际上赵立春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且不会为难他的。因为他需要李达康给自己创造一个有一个经济奇迹,需要他的政绩。

李达康也非常明白,自己如果批复了这个美食城项目,的确可以获得更多的赵立春的政治资源,甚至更好的提拔,但是自己也必将深深打上赵立春的烙印。自己的命运前途必然和赵立春绑得死死的。

李达康年轻时和易学习一起就为改革发展经济立下了宏愿,所以他是有个非常愿意做事,干出一份功业的人,所以他肯定在这件事情上做过权衡。

他既然已经脱离了赵立春秘书这个身份,已经入局做官了,他已经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了,所以他不会为了实现赵立春私人目的,而给自己以后做事留下隐患。这点从他早早就和欧阳菁离婚撇清关系,就可以看出来了,他是不会因为个人感情影响自己的政治生命的。

李达康虽然自己清廉,但是他没道德洁癖。他虽然行事霸道,喜欢以行政命令强压同僚,但实际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是容忍贪腐小范围存在的。

首先丁义珍在出逃之前,在京州市一直被称为是李达康的化身。招商引资,和外商洽谈合作,这些很多可能会产生风险的事情,实际上都是由丁义珍这个“白手套”在做,但是整体上都是为了实现京州市的经济发展。而丁义珍左右逢源,不但和“秘书帮”打的火热,而且跟“政法系”也是深度勾兑。这些李达康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是丁义珍他还是要用。

还有李达康自己身边还有一条“干净”的商业关系,那就是曾经的同事王大路,的确他们之间不涉及贪腐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王大路的发展肯定涉及李达康这个政治资源。王大路和欧阳菁的理不清的关系,这点也使得李达康嗅到了危险。于是在风暴来临前切断了和欧阳菁的关系。

的确李达康失去了迅速进入汉东省委的机会,并且在仕途上逐步落后于高育良。但是李达康必然会比高育良在仕途上走得更远。

虽然高育良在吕州市委书记任上,被赵立春提拔为副省级,进入了汉东省委常委,多年后成为了汉东省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

但是李达康经过多年努力,凭着“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把没人敢接手的林城煤炭塌陷区,改造成了高新产业园区,让林城的经济从全省倒数,直逼全省第一。这样过硬的政绩,成了汉东省省会京州市市委书记,并且成为了汉东省常委,属于副部级干部。

一个是靠关系走上来的,一个是靠能力、靠政绩干出来的。所以李达康虽然看似多走了很长一段路,但实际上,到了后来凭实干的更经得起考验。

其实退一万步来讲,赵立春就是对李达康不替自己实现私人欲望,而故意处处为难他而言。赵立春也无法阻止李达康的进步,因为京州作为副省级城市,汉东省省会的市委书记,省委常委,省委有权推荐,任命权在中央。省长,省委书记是中央直接任命,而曾经的上一届汉东省委书记赵立春只有建议权,并没有决定权。

李达康走到哪里都不怕,因为人家不但有政绩,而且自身绝对廉洁,没有任何贪腐把柄。这样的人放到哪里都是开创新局面的人,岂又是赵立春能阻止的?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得罪了赵立春为何还能进常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把时代的背景考虑进去,那么我来浅显的分析一下,李达康,赵立春和大环境。

时代背景改革开放

剧中一直提到赵立春对汉东省改革开放的功绩,那个时代是所有官员还没有私心一心想要政绩的年代,说白了想贪都没有钱让你来贪,我也认为赵立春从开始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封疆大吏,因为剧中曾经提到过汉东省发展都快赶上北京上海了,也侧面证明了赵立春的能力,赵立春主政汉东省二十多年,如果真没能力只有贪腐和玩政治的平衡手段不会立足这么久。

赵立春为什么提拔李达康

还是离不开当时的背景,改革开放需要的是大将,而不是墨守陈规的发展者,正是因为全国的这些改革大将咱们国家的经济才能腾飞的这么快,我相信当时的赵立春在没腐化之前是非常看重李达康的,要不也不会亲自点将李达康,刘备不厉害但是能统御关羽张飞,诸葛亮,同样那时候俩人有着一样的目标和敢打敢拼的奋斗精神,也可谓是惺惺相惜。

李达康的仕途和政治智慧

李达康我想说这个人很聪明,虽然独断专行霸道但是也有讨好上级的方法,李达康可以为了政绩放下家庭和爱情,看着给京州市的官员耀武杨威但是碰到沙瑞金也是十分的表现自己,从每个动作都能看出来也有逢迎的举动。但是此人的政治智慧就在于此,自己可以大刀阔斧的去改革但是对同僚却是百般防范,易学习那么强的能力不推荐要避嫌,替他背锅的王大陆更是前期百般的叮嘱甚至要疏远关系也是为了怕别人说自己徇私。

为什么得罪赵立春,因为李达康永远有底线,有全局的政治头脑分析能力,水上美食城为什么不批其实他作为赵立春的秘书加知己早已经知道了赵立春的堕落,有句话说的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以后真的清算的时候会殃及到自己,所以索性就拖着不批,而赵立春也不好明说什么只能暗示,但是暗示并不是命令,所以拖着就好了,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李达康吃定了赵立春不会拿自己怎样,也算准了国家以后是不允许这种污染行业发展下去的,所以才敢得罪赵立春,让他另谋出路,结果最后高育良当了接盘侠。

李达康为什么会升迁

李达康没有帮赵立春办事被赵立春排挤,调到了一个不好的市当市委书记,同时破坏环境徇私的高育良当了省委常委,而治理污染区的李达康反而是最后一个上位省委的,因为什么,因为的就是赵立春一直没有推举李达康,但是架不住李达康的能力强悍,地方上政绩突出,GDP突出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巡视,这是赵立春拦不住的,所以李达康才能最后上位省委常委,国家干部不是一个人的家臣,是金子就会发光,不管是为了仕途还是为了贯穿全剧的名次GDP起码李达康造福的是一方百姓。

就此也就写这么多吧,手机写的挺累的。

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得罪了赵立春为何还能进常委?

最近刚看了20多集,很好奇达康书记是怎么进的省委常委呢?很明显达康书记是在沙书记来之前就进常委了,沙书记前任应该是赵立春,达康书记虽然当过赵立春的秘书但从剧情来看他应该没上赵立春的船,曾经说过京州市委书记不跟任何商人做交易,可以判断赵瑞龙没从他这拿到过好处,美食城他都没批,后来赵立春还把他给调走了,这很明显是看他不上船就想排挤他了,没有后台,人缘也不算好,说汉东有汉大帮和秘书帮,汉大帮人确实不少,秘书帮我还真没看到有谁,没靠山没朋友,手下还一群乌合之众,不是腐败就是不作为,在林城就发生过副市长跑路事件,在京州又发生,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就这样为什么还能被提拔进省委常委呢?靠能力?易学习能力也不弱,但受排挤也一直上不去,何况他把赵立春得罪后上面没人想干出政绩也没那么容易吧,竟然还能步步高升真让人莫名其妙。

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得罪了赵立春为何还能进常委?

虽然宋安之没有看完人民的名义全集,但得益于万能的今日头条,还是在头条上陆续看过不少人民的名义视频。有关李达康为何可以进常委的片段也看过不少,今天就来说说自己的个人见解。

在人民的名义中,沙瑞金属于是中央空降的省委书记,他在上任之际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低调的在吕州美食城附近的湖上考察,也可以视为微服私行。陪同的当地干部是易学习。

说到美食城,易学习说过当年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想要在吕州建美食城,当时的吕州市长李达康曾任赵立春的秘书,却并没有批这个项目,而是一直找各种理由推辞。最后赵瑞龙找到了吕州市委书记高育良才批下了美食城的项目,两人也不知达成了什么协议,总之高育良之后进了省委,从此形成吕州市委书记默认可以进省委的惯例。而李达康被平调到其他地区,在赵立春任上并没有进入省委。

易学习说起李达康曾经任县长的往事,当时易学习是县委书记,李达康是县长,县是一个贫困县。李达康为了发展县里经济,一直鼓动县委书记易学习说为官一任要造福百姓,顶住压力,要求县里每个人捐三块钱来修路,使县城经济大有起色。当然对于李达康的一些霸道的处理方式,易学习多有不满。

到了之后开始大反腐,李达康的妻子身为银行副行长涉嫌贪污被捕。赵立春的儿子赵瑞春过来找李达康,转达老书记对于李达康的嘱咐,让他马上与妻子协议离婚,免得牵扯到他。李达康不亢不卑的回应到自己已经与妻子离婚。

通过以上剧情可以分析出三点。

一、李达康虽然身为赵立春的秘书,赵立春当时可以说是他最大的靠山,但他政治觉悟很高,并没有与其同流合污,但并没有将路堵死。所以一直找理由不掺和吕州美食城的审批,没有直接拒绝赵瑞龙,没有与赵立春撕破脸皮,所以最后只是被平调到其他地区。

说明李达康是个老油条,既洁身自好还尽量不得罪人。

二、李达康是一个干吏加廉吏,能力强,就是行事有些霸道。

三、李达康妻子涉嫌贪污腐败入狱以后,赵瑞龙来找李达康,说明李达康并没有真正的得罪赵立春。

同时李达康不亢不卑的态度说明并没有真正的敬畏这位老领导的公子,意味着他底气十足。

结合这些来说,李达康虽然是以赵立春秘书出身为官的,但政治觉悟很高,害怕有朝一日大树会倒下或者说觉得这棵树不够大,就没有死心塌地的靠这棵树,而是一直洁身自好有意无意的划清界限,比如说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想要在吕州建美食城,李达康是找理由一在推辞,赵立春虽然生气但毕竟曾经是他的秘书,所以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将其平调其他地区,将其晾了一边。

后来赵立春下去以后,在省委依旧有不少影响力,比如说高育良就是赵立春一系的。这时候李达康因为能力很强,正好靠突出政绩可以有资格进入省委,赵立春毕竟下去了,想着拉拢一下李达康也有利于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所以授意高育良支持李达康入省委,或者说最起码没有授意高育良等人反对李达康入省委。结了个善缘,自以为李达康以后肯定会买自己面子方便儿子赵瑞龙行事,所以后来李达康妻子出事以后,赵立春派儿子赵瑞龙过去提醒,借此进一步拉拢关系,以示亲近,但李达康并没有吃这一套。

当然以上只是宋安之在头条上通过些许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片段总结而出的,并没有看完电视剧全集,纯属个人看法,如有遗漏剧情证明本人看法有误,还请多多见谅。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得罪了赵立春为何还能进常委?

李达康在得罪了赵立春之后还能进入常委,首先可以肯定这是李达康和赵立春博弈过程中取得的胜利。

李达康是如何取得胜利的?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对他的心理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1.时间,剧中沙瑞金和田国富的对话暴露了这个时间:当时沙瑞金书记谈到李达康调到林城任市委书记当一把手的时候认为李达康时升了。可是田国富书记却说道:“可是终究李达康书记还是没有在赵立春任上进省委常委班子”。这充分说明了李达康进入常委的时候,赵立春已经丧失了对他仕途的影响能力。李达康作为赵立春曾经的秘书,是一定比他年轻的,在两个人的博弈过程中,他超出赵立春的筹码就是时间,充分用好了这个筹码是李达康胜出的第一步,坚韧不拔是李达康胜出的第一个要素,就像为了追求老婆他用一夜的时间抓螃蟹送螃蟹,为了仕途他也用时间来为自己争取筹码。

2.选择,从剧中其他人的反应来看,李达康这个人很霸道,第一集就潜逃的丁义珍之所以能够混的风生水起,是因为他以副市长的身份走到哪里都说一声我是达康书记的影子,摇尾乞怜换来的。高育良为了摆脱李达康的身影,不得不向赵立春低头,甚至于在做县长的时候李达康还因为集资逼死或者说熬死过一个村支书,种种黑历史都说明了李达康的霸道,但是这种霸道是向下的和横向的,而且目的是为了获取政绩。向上李达康是一个谄媚的人,前边他是让孙连成怎么蹲在信访局那个低矮的窗口前边的,后边他就怎么主动地在沙瑞金面前蹲在那个低矮的窗口前边,只为了在沙瑞金面前表现一种深刻认识到错误的姿态。这些表现都说明了李达康懂得如何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借此作为自己的官场护身符。但是面对赵立春,这个夹杂深厚私人关系的领导,李达康选择了拒绝,这里边的意义就很深了。我们必须要说,李达康的这次选择显然没有错,为什么这么说?这是第三条。

3.面对与赵立春,李达康和刘新建不同,始终保留着一个独立意识,做事也很有边界感,用剧中的话说就是爱惜羽毛。这在官场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刘新建作为秘书对于赵家予取予求,但是东窗事发之后赵家却要杀他灭口,其冷血也不用多说了,李达康作为赵立春的贴身大秘只怕对他们一家人的了解足够的多,所以也懂得这一家人的不可靠,而自己的资本才是最可靠的部分,赵立春不离开汉东,他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要对方抓不到他的把柄他就是老资格的秘书帮,如果对方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当年硬顶赵立春的过往虽然不能算是投名状,起码也可以摆脱赵家班的身份,以一个中立的姿态避免清洗,再加上汉东老臣的身份和他谄媚的姿态,对着新书记这笔生意怎么做都不会太亏。

从李达康的官场生涯中我们不难看出,保持一个人的独立和坚持,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而李达康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李达康,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如果大家有兴趣,稍后我可以专门针对他来写一篇分析文。

每周二我们三位书乌都会在喜马拉雅进行直播聊一聊职场或者情感的话题,大家如果有兴趣欢迎加入我们,在喜马拉雅搜索三位书乌就可以找到我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