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操控的舆论战有多可怕?

美国的舆论战,大到世界范围内,小到你我手机上的各种信息,都有它的身影!舆论战的可怕在于洗脑成功后的各种反智!

为什么我们觉得西方很多人很反智,明明中国这么好,但是西方国家的民众其实对中国的认知却还停留在100多年前那个贫穷落后的形象?

你随便在欧洲或者美国拉住一个没来过中国的人,他们想象中的中国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你在吃惊他们为什么对中国有那么多偏见的时候,他们也在纳闷,为什么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你竟然不能理解?比如戴口罩的事情。

为什么在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上为全世界付出那么多,国际社会却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叫嚣着:病毒来源于中国,中国要赔偿其他国家的经济损失?

为什么俄乌冲突,我们选择不制裁俄罗斯,因为我们知道,制裁从来解决不了问题,美国却在此时跳出来,说我们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

美国想逼中国站队,也不看看天天跟在美国后面的欧洲国家,有哪个国家从俄乌之间真正受益了的?

这些无稽之谈,荒诞可笑的事情,但是竟然真的发生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以为战争离我们很远,其实战争真的离我们很近!每一次网络上的血雨腥风,其实就是一次考验认知的大作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叫:舆论战!

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美国的舆论战。

我是阿糖,长按点赞加评论,会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文章,谢谢您的支持。

当今社会发展,战争早已经不是只有军事战争这一种形式,战争也包括了舆论战,包括但是不仅仅只有大家熟知的网络键盘侠们,那些惟恐天下不乱的言论很多都出自境外势力之手!

在美国,有很多中国问题的专家,同时美国还有一笔特殊经费,为的就是专门抹黑中国。

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是:美国政界已经把中国作为影响美国世界霸权的头号敌人了。

一笔3亿美元的特殊拨款,扒开美国遮羞布

美国在2021年4月21日通过一项长达300页的特殊法案,法案全称《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

这个法案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曲解污蔑,抹黑中国!

这个法案是由民主党参议员梅嫩德斯与共和党牵头委员吉姆里斯商讨形成的。

这个方案明确地表示,希望美国能够在2022年到2026年的每一个财政年里都拨款3亿美元,用来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打击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为什么一定要打击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因为正在崛起的中国以及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世界的格局,这将同时影响着美国的霸权地位。

美国这么多年发展,靠的就是自己的军事霸权,靠的就是美元在全世界的霸权,自己只管躺着消费就好,剩下的只需要自己把美联储印的钞票发给全世界就好。

美国躺平吃着全世界的供给,但是他却没有真正付出过什么,毕竟美元只是随意印的,美国并没有真正付出自己的GDP,而且美国自己印的钞票,一直都在谋划着,想要定期收割一波全世界。

这样一个听起来荒谬之极的法案,但美国获得了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审议通过,目的就是想施压拜登政府对抗中国。

美国就是想要想方设法抹黑中国的政策以及散播关于一带一路的所有负面消息。

双标的西方媒体

我们经常会很困惑,明明我们做得很好,国外普通民众却好像并不认同我们。为什么外国的民众会对中国有这么多的偏见?

现在大家能理解了吗?

因为明面上美国和欧洲国家都会对中国的各种成就进行歪曲,把正面的成就说成负面的影响,把负面的事件进行大幅度的夸张,这就是大家看到BBC这样一个传统媒体行业的大佬,会把中国的建筑物都拍出阴间视角。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遭遇洪水,BBC报道德国时,言语中满是对德国经济受损的同情,以及对民众遭受灾情的同情。

同样是遭遇洪水,发生在中国BBC对此的报道会截然不同,会说这是中国城市建设规划的问题,这是中国自己管理的问题,全然不顾民众奋力救灾,不顾人间真情!

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城市规划再有远见,也不可能预见得到如此情况。

这样的双标和美国的这3亿美元的资金投入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舆论战就是这样,而BBC和CNN就是两家会双标的西方媒体,且他们的发声影响着全世界看中国的态度。

披着科普外衣的“炮弹”

之前有跟大家提过我的一个美国同事最开始来中国前,他说他以为中国遍地都是拿着枪的人,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因为这些都是美国媒体传达给美国当地民众的,为什么美国和欧洲民众对中国完全不了解,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渠道了解。

美国的3亿美元,除了会把中国正面的成就说成负面的成就外,还有一种更不容易发现的套路就是高级黑。

比如去年大家都知道的回形针事件,实际上却是披着环保科普NGO的外衣,干着在拐弯抹角摸黑中国的勾当!

最可恨的是这样的一些看似环保的科普,让不明就里的中国民众,随便吃了几口肉,就觉得自己亏欠了全世界。看似科普数据,实则是给中国民众洗脑降低民族认同感,久而久之,从内部瓦解我们。

你们说这可不可怕,这就是一种高级的洗脑啊!

像回形针这样的机构有很多,而且都很隐蔽,不容易发现。

隐藏的“高级黑”

美国的3亿美元,还有另一种用途,这种用途也是让人最初看不出有啥问题,甚至会觉得特别爱国,当实际上影响对国家未来发展特别大的一种形式。

这就是高级黑。

把国内的爱国主义言论进行夸张演绎,且用这种爱国主义变成极端主义,这种极端化的思想在社会上扩散开,其实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而这种舆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这些言论让中国变成一个极端孤立的民粹的形象,其目的就在于国际上败坏中国外在形象让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恶化。

中国外交关系上的紧张,会让美国更容易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围堵中国,限制中国的发展。

所以美国拨款的3亿美元看似没有战斗机,没有巡航导弹,但是3亿美元对所有人的认知上的改变是巨大的。

之后我们在看待国外媒体报道新闻内容的时候不要一概全盘接收,并不是西方的就更好。

也不是西方发布的任何的文字媒体都是权威,BBC不是权威,CNN也不是权威,经济学人更不是权威。

这些看似老牌的西方媒体都有明确的政治和文化立场,起码不会站在中华文化这一边,大家在面对纷纷扰扰的信息时,需要能够自己甄别,同时对于国内发生的事情有被带节奏的可能也是要冷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被境外势力渗透了。

对于美国的这个连遮羞布都不要了的法案华姐华春莹说了一番话。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元的,在媒体领域,不应该只有CNN和BBC,每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近1/5,拥有五千年绵延,不断文明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当然应该也值得在国际舆论格局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为什么国外人民完全不了解中国 ?

为什么外国博主到了中国后,会觉得自己以前完全被骗了?

为什么外国博主发声,想让全世界看看真实的中国时,某些国家开始心慌,并关闭外国博主的账户?

如上的三个问题,大家现在有答案了吗?

外国人民为什么完全不了解中国,因为他们了解到的,中国全部都是负面的报道,负面的信息,中国取得的成就,外国的媒体不会报道。

最起码欧洲主流的国家的媒体,以及美国的媒体是不会向民众来报道中国取得的成就的,因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差异很大,他们只会告诉自己的民众,中国人过得很惨,这样才能让自己本国的底层人民觉得生活还不算太差。

外国博主说:中国人是活在未来吧!

很多博主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城市发展,再看看自己国内的发展时,觉得中国完全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甚至有的博主会说,中国这完全是活在了未来吧,因为我们会可以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不需要带钱,不需要带现金。

就光是在线支付扫码支付这样的一个技术在国外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才能普及,但是在中国已经遍布着国家的角角落落,甚至菜市场流动摊贩卖根葱的大爷都在用扫码支付。

不仅仅是在线支付,我们的物流发展以及快递行业的发展,也是外国人羡慕到哭的技术。

我的外国朋友说,在中国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任何想要的东西,甚至包括青菜,这简直不可思议!

因为在美国快递送货效率很低,且快递服务业很不好,随手扔到草坪,或者快递点离家几公里,并不会像国内一样,快递送到家门口。

互联网的发展,让科技改变了我们很多生活场景和生活习惯。

这些现在我们觉得毫不起眼的收发快递,扫码支付,扫健康码这些生活场景,在国外普通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很多外国人在来中国前可以说对中国的了解基本为0。

真实发声的外国博主让西方媒体恐惧不已!

这些外国人到了中国看到中国的发展和成就,实地地感受了中国人民的友善之后,想要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了解真实的中国。

国外的facebook,以及油管上只要有的博主是夸中国好的,大概率会被油管或者黑客黑掉。

为什么关于中国美好的一面不能够传递出去?

因为舆论战,美国不会轻易给中方这个机会去表达自己。facebook美国的舆论阵地,

舆论战上,美国站在绝对的制高点上,但凡有外国博主说中方好,大概率账户会不太安全,这是很多喜欢中国文化的博主有传达过的信息,比如郭杰瑞,比如王德中,也比如贵州女婿Jason。

他们会在油管上Facebook,上发布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但是这些行为会让美国觉得受到了威胁。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郭杰瑞,王德中,Jason这些公正的外国人,在外国平台说中国好的时候,都会被质疑被国外的民众,特别是官方质疑,是不是收了中国的宣传费。

这看似很可笑,但实则却是因为在美国民众的认知中,中国的形象被美国政府和欧洲政府洗脑成一个完全扭曲的世界了,信息差太大,让普通民众接受起来需要时间。西方政客则是心里有鬼,并不希望自己的民众知道真实的中国。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过西方国家:国家维护的是资本家的利益,民众只是劳动力,他们希望这些劳动力不要学会独立思考,当个拉石墨的驴挺好,最好是眼睛也闭上。这是资本家最愿意看到的样子。

身边的舆论战

经常在网上会看到很多关于中国性别对立的帖子,不管是关于彩礼还是关于女权。我现在都有理由相信部分性别对立的帖子,都或许有无孔不入的境外势力对国内年轻人的思想渗透。

不仅仅有性别对立,还有国内生育,以及80后90后现在说得最多的就是躺平。

如果所有的年轻人都躺平了,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

无限的社会焦虑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难道这中间没有美国的这3亿美元的功劳吗?我不信,你信吗?

各种被推高的房价经济的发展,各种消费主义的套路和陷阱,这些没有美国3亿美元的功劳吗?

就算没有这3亿美元的功劳,也有美国美元霸权的功劳。

美国曾经推高日本房价,把日本东京的房价推高到一个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价格,然后大肆收割了日本的经济财富,这个俗称“房地产泡沫”的经济现象,让日本30年都走不出自己的经济困境,难道不是美国利用美元霸权人为制造的吗?

美国一定有过计划,想把中国的房价推高,然后利用美元收割一波中国的财富,只是计划落空了。

中国娱乐行业难道没有美国的渗透吗?娱乐至死让年轻人都陷入到娱乐中。

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娱乐圈让男人不像男人,娱乐圈的伪娘文化,让男孩子没有了阳刚之气,让年轻的女孩子崇拜这样的偶像,让更年轻的男孩子以为这样的伪娘形象就是他们应该努力的样子。

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的渗透,不是美国的舆论战吗?

现在大家再来看看,美国对我们发起的舆论战离我们真的远吗?

写在最后

美国不仅想要堵死中方的表达自我的通道,还要花钱让人专门来抹黑中方,以及制造各种社会矛盾,比如一旦国内出一点点事,就会被网络某些喷子抓住,想把事情闹大。

所以大家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无脑的键盘侠了吗?那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因为他们是“受人之托”啊!

日后大家上网,需要甄别所有的信息,现在网络太发达,很多消息传播很快。

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这个特性,也被很多不怀好意的人或者某些国家利用了,经常发布一些不实消息,制造和激化各种社会矛盾。

外国人总是说,我们看这个社会一定要有足够的批判精神。 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也一定要头脑清晰,不要人云亦云,不被网络带了节奏,不成为他人的工具。

近期豆瓣被下架,以及很多APP,像微博开放了IP定位功能,让境外小丑以及躲在国内充当外国大佬的人无处遁形吧!

大家警惕美国舆论战!危险无处不在。

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操控的舆论战有多可怕?

美国对舆论的操控有多可怕,主要体现在二点上,一是对舆论的超强监控能力,二是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煽动能力。

美国对世界的监控就像神经末梢一样深入世界各个地区。
  • 体现一个国家对舆论的控制力,就要看国家媒体的力量,世界前十大媒体,美国占了其中的七家,全球前五大社交软件,美国独占其中的四家。美国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的媒体遍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他说过:“谁掌控了媒体,谁就拥有了权力”。
  • 美国在2006年成立了新媒体部队,看似民主自由的美国对媒体的监控远超大家的认知,美国通过信息设备的垄断窃听120多个国家,中国购买的飞机曾经被装窃听器。美国媒体曝光,谷歌协助中情局监控全球网络。
  • 因为斯诺登美国的棱镜计划曝光于天下,美国的国家安全局直接进入国际网络公司服务器挖掘数据,脸书,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公司都参与其中,美国不仅监控各国领导人,甚至普通民众都在监控之列。
美国的舆论造势直接影响地区安全

美国在信息领域地位超然,不仅有遍布世界各地的媒体,还有深入老百姓之间的社交软件。两者双管齐下。对于地区局势的搅动

  • 阿拉伯之春的爆发固然有该地区的矛盾,或者独裁政府的原因,以利比亚为例,卡扎菲面对西方的舆论攻势只能通过断网解决,但是美国立即向反对派送上一批移动信号接收器,让卡扎菲的努力成为泡影。
  • 美国通过所谓的民主基金会,自由之家这样的组织暗地里对反对派提供支持,加上美国政府明面上的施压制裁,让地区局势迅速恶化,脱离政府掌控,叙利亚若没有俄罗斯的全力支持,估计早就倒在了西方面前。
美国的舆论战就像地震海啸一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全面摧毁,看看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美国只管杀,不管埋。你威胁不到他的安全了,生死他也不会再问了,更别提美国所说的人权民主了!

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操控的舆论战有多可怕?

仅仅是一小瓶洗衣粉,就可以当做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联合英法等国武力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府,并绞死了伊拉克前总统,让伊拉克人民长期生活在战乱中。

为了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利用南联盟内部的民族矛盾,进行夸大宣传,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幌子,率领北约各国公然轰炸南联盟,支持科索沃独立。

美国利用其强大的舆论宣传机器,为了本国的利益,颠倒黑白,把反对自己的国家妖魔化,在全世界杀人放火,对自己的恶行遮掩甚至说成他人所为,把美国的侵略战争描绘成拯救人类的行为,欺骗了世人。

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操控的舆论战有多可怕?

美国操纵的舆论战是战胜前苏联的有效武器之一。舆论战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功效。

在美国从事专门从事舆论战的的组织和人员,数量很难估计。1988年美国国防部,当时就职于五角大楼的军队和文职人员2.3万余人,其中专门做公关的五千余人。所谓公关人员,其实就是和心理战行动有关的舆论传播工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宣传工作和群工工作。

  除了军方的心理战部队和五角大楼的公关人员,新闻媒体也是美国全球舆论战的重要工具。美国政府主办的“美国之音”,是美国心理战行动的当然参与者。

中国战略学会一位学者做过统计,美国独立230年以来,发动过240次战争。所有这些侵略扩张行为,大都获得了美国媒体的舆论支持,都被媒体说得冠冕堂皇,充满正义。

美国的全球舆论战是这样进行的,一个是舆论导向,一个是方式方法。

关于舆论导向,在美国,我们极少听到舆论导向的说法。但是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舆论,尤其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舆论,是相当一致的,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一位在中国新闻媒体工作多年之后又到美国和加拿大学习传播学的朋友曾经告诉我,美国媒体的舆论一律,和我们的舆论一律其实不相上下,只不过他们在舆论一律的时候,仍然标榜新闻自由。而在他们舆论一律的背后,就有无形的舆论导向。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美国新闻媒体,就不难发现,美国新闻报道的消息源,一半以上来自美国政府机构,其他则来自有权势的利益集团和企业。所以,承担舆论导向的主体,是美国的当权者。他们并不说让新闻媒体充当他们的喉舌,但是他们以提供新闻的方式,使他们的观点通过新闻媒体左右舆论,影响公众。这种导向和我们的区别就是,我们中国的舆论导向靠的是控制,控制舆论和媒体,而美国当权者的舆论导向靠的是操纵,操纵舆论和媒体。

第一,影响美国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美国媒体决不会承认“舆论导向”之说,可是,美国政府高层的想法却几乎都能通过新闻媒体体现出来。

  第二,影响国会和政府媒体的舆论声势造足了,国会就会批准五角大楼想要的东西,比如增加国防预算。

第三,影响美国公众的政治倾向。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公众的政治倾向一度急剧右转,美国在海外的军事行动总能在国内的民意调查中获得很高的支持率。

  第四,不仅影响美国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也影响了全世界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

  关于美国的舆论导向,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他们的忧患报道。美国现在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人们普遍认为它的军事力量已经是世界之最,没有什么对手。可是美国媒体却常常报道说,美国空军的防御如何需要更多的经费来更新,增加情报、监控和侦察设备。

关于舆论战的方式方法,美国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将心理战的原则浓缩三个英文单词:“说服、改变、影响。”他们把这三个词作为心理战的行动指南,写在心理战部队的徽标上。这个徽标中间的马头象征着特洛伊木马,意味着打入敌人心脏。美国军方的解释是,它代表“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行动和各种类型的战争中施加影响的能力”。闪电和剑表示速度和在任何地方实施打击的能力。

  说服、改变、影响的实例很多,比较典型的是苏联东欧的垮台。

  1989—1991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土崩瓦解,被西方学者称为“20世纪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和西方价值观的胜利。

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操控的舆论战有多可怕?

现代战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双方在战场上短兵相接,超视距作战、信息战、电子战和舆论战在现代化战争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信息战、电子战和舆论战有称得上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它不是直接使用火力攻击敌方目标,但是这种发起战争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瓦解敌方的战斗力。

2003年,美军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直接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开战,而美军几乎兵不血刃地攻占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压倒性的优势迅速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当中,与美军首先夺取制空权有脱不开的关系,但是在发起伊拉克战争之前所操控的舆论战,为美军赢得了对战的先机。

早在1990年,美国就通过媒体手段击溃了伊拉克政府的形象。目前世界主流媒体,仍然掌握在西方国家的手中,因此它们也拥有操控舆论的能力,对于一些不能明辨是非的人来说,这时便非常容易遭受到蛊惑。1990年10月,美国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素材,画面中一位女孩哭诉着讲述自己在科威特遭遇的“暴行”,她声称自己目睹了伊拉克士兵闯进医院将婴儿摔到地上致使他们无辜的死去。

当年美国媒体的报道截图

这段报道令美国民众颇为愤怒,并顺利地为当时的美国总统赢得了“动武”的支持,后面也就顺其自然的对伊拉克军队展开了“沙漠行动”并将其击败。即使伊拉克撤出了科威特,但美军仍不满足,便开始着手策划如何颠覆伊拉克政权。2002年美国声称伊拉克境内藏匿着大量的炭疽菌,并通告给联合国,但是美国却拒绝公开此情报的来源。此后美国特意成立了一个舆论宣传组织,专门捏造关于萨达姆是邪恶制造者的谣言,并且四处宣扬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声称如果不把萨达姆政权推翻,整个世界都会跟着遭殃。

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前6个月,美军开始派遣飞机往伊拉克境内投放大量传单,内容大体就是让伊拉克人民不要抵抗美军的进攻,并对萨达姆污名化。在2002年年底,美军为了蛊惑伊拉克士兵脱离萨达姆的控制,派出EC-130心理战飞机传播反萨达姆的音频。在美军发起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军又用飞机宣传萨达姆把军队当作傀儡,他只是个独裁者等煽动性言论。

在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本就消息闭塞的伊拉克民族选择性相信了美军的宣传,就连一些伊拉克士兵的心理防线也被彻底击败了,最终在美军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之后,甚至出现了一些伊拉克民众夹道欢迎美军的场景。根据统计,在伊拉克战争当中叛变的伊拉克士兵占到了总兵力的13%左右!并且有媒体透露,萨达姆的表弟马希尔·苏菲安·提克里蒂也被CIA策反收买,除此之外,萨达姆的另一位亲信阿里·阿卜杜勒·拉希德也下达了不抵抗命令。

这一系列的舆论战准备,让美军后期几乎做到了里应外合,加上美军拥有的巨大武器优势,使美军轻而易举的就取得了伊拉克战争的胜利,这个教训也告知我们舆论的能力有多可怕,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中更要提防文化入侵,明确分辨消息的是非,不轻易做出判断!

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操控的舆论战有多可怕?

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操纵舆论是慢慢走向成熟的过程。可以把最早的两党之争看做是舆论操纵的土壤。各党为了各自利益需要阐明自己的执政观点,抨击对手,争取选民,塑造自己的形象。相比之下街头演讲不如报纸宣传来的效果好,再后来发现自己拥有一家报社来宣传自己或者自己的政党岂不是更好。值到二战美政府根据战事法案控制舆论的能力大大加强并且操控手段更加的炉火纯青。二战后更是向多个领域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没有话题就制造话题,例如台独,藏独,疆独等,最好用的莫过于所谓“人权问题”。没有证据就制造证据,例如联大上的那一小包洗衣粉。美政府,资本的既得利益者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舆论的喉舌。也正因如此他们不断的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抹成黑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