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那一代生活水平低下,但过得幸福,为什么感觉我们这一代则相反?

不得不说老一辈过出了婚姻的最质朴,最有价值的一面。反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却过得一地鸡毛。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过得越来越差。有人说钱能解决生活中百分之90的烦恼,真的吗

父母在的时代,大家生活水平差距不大,贫富差距也不大,没有攀比,大家心里都是平衡知足的,工人靠国家定的工资标准拿工资,农民靠国家定的工分分粮食,没有太多怨言。那时花钱的地方也不多,养孩子压力很小,有口吃的,有件衣服穿就能长大。那时人们的思想也很单纯,一心都为家庭讨生活,夫妻双方再苦再累都是为了孩子、家庭在辛苦转圈打拼,谁要是离了婚那是很丢人的事情,出门能让人用唾沫星淹死。外面没有太多的诱惑,心里也无太多的杂念,物质上的贫困却磨灭不了精神上的富足,所以过去的人都很知足,知足常乐才感到幸福!

父母那一代生活水平低下,但过得幸福,为什么感觉我们这一代则相反?

要说现在不幸福,就是吃饱穿暖撑得胡说八道!父母生活水平低下连温饱都没解决幸福何来?现在温饱早已解决!住房子比面积,开车子比牌子,不幸福是红眼病吧!地球非得围你转呵?

父母那一代生活水平低下,但过得幸福,为什么感觉我们这一代则相反?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贫穷光荣的年代,你能不幸福吗?敢不幸福!资本主义国家人民水深火热,我们那么幸福必须勒紧裤带也要解放他们,支援世界革命。至于现在吃穿不愁,有新的追求,有了房子车子就想要飞机✈️,没有实现自然不满足。

父母那一代生活水平低下,但过得幸福,为什么感觉我们这一代则相反?

这样的话说出来让人寒心!父母那代人生活水平低下,缺吃少穿,青黄不接,家徒四壁,穷的叮当响,那里来的“但过的幸福”之说啊?

父母那一代生活水平低下,但过得幸福,为什么感觉我们这一代则相反?

我们那时候的生活是这样的。

每天为了一家人的食物发愁,大人每年毛粮360斤,净粮食也就300百来斤,每顿就是二两多,小孩子分的更少,正长身体反而饭量更大。虽然精打细算,口粮还是不够吃,平时以地瓜和粗粮为主,每年春天都会有几个月春荒,吃野菜充饥。每年吃肉和白面馒头可能只有那么两三次。

一家人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补丁摞补丁,大的穿了小的穿,改了又改,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最后的破布还要做千层底的布鞋。一家人的衣服,基本都是指望母亲纺线织布,点着油灯熬夜做出来的。

平时一家人的开支都指望几只母鸡,那时候人饿母鸡也饿,一年只有五月到十月才下蛋,其他时候太饿了,只能保命,不会下蛋。

在这样的状况下,吃了上顿愁下顿,怕过年过节,怕学生开学,怕人情来往,怕生灾生病,从来都是心情沉重,压力巨大,何谈幸福?哪里来的幸福?是父母为你扛下了所有,你只管无忧无虑,醉心于童年。

父母那一代生活水平低下,但过得幸福,为什么感觉我们这一代则相反?

父母那一代生活水平低下,这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事实,但说过得幸福就是胡言乱语成了神经病人了!

不管任何人在任何时代生活水平低下的人都是度日如年,冬天寒冷无衣添,夏天蚊虫叮咬无蚊帐,肚子饿了缺食物,这样生活水平低下的人能感到幸福吗?

但是现在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吃穿不用愁,冬天寒冷有衣添,夏天蚊虫叮咬有电风扇、电蚊香,再不会被蚊虫叮咬了,肚子饿了有食物,反倒觉得不幸福了?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神经病人胡言乱语不中听!

一个神经正常的人绝对不会说:“生活水平低下觉得幸福、生活水平提高反倒不幸福”的胡言乱语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