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买房,可父母不愿进城,为什么?

2020年老家拆迁,父母放弃了30万,也不愿选择县城的安置房,而是选择赔偿金在镇上买房,我很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县城,为此我和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但最后母亲的一句话让我泪崩。

现在的年轻人都向往着大城市,所以拼命地往大城市里挤,但想在现在的大城市安家落户实在太难了,很多年轻人都是借助父母的力量才得以在城市里买房定居。

买了房之后,很多有孝心的年轻人都会想着把父母接到城市里享福,让他们安享晚年。

然而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孩子,很少有父母愿意进城生活,因为没有谁希望在自己的晚年还漂泊在外,叶落归根是每个人心中最后的夙愿,谁都无法避免。

父母放弃30万拆迁款不愿进城,只为了叶落归根

我家在山东潍坊,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常年在上海工厂里打工,每个月工资只有5000块钱左右。

我们老家有5亩土地,另外父母利用多年的积蓄,2007年在老家宅基地上盖了上下四间两层的楼房,内部装修得也非常温馨舒适,我们一家人都非常喜欢我们的家。

本以为这就是我们一家人一辈子的老宅,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14年县政府在我们镇上划定了一片区域建立了化工园区,而我们村正好在园区的规划范围内。

我们就这样成了所谓的“拆迁户”,然而,我们全家甚至全村并没有人高兴。因为农村的拆迁和城市里的拆迁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在城市里“拆迁户”就是发财的代名词。比如我的堂哥在上海金桥因为拆迁分了三套房子,价值上千万,瞬间从一个月薪几千块钱的公司小职员摇身一变成为光鲜亮丽的“小老板”,让人羡慕。

而我们这边的拆迁赔偿呢

土地是按照亩计算的,一亩土地49800块钱。我家5亩土地总共赔了不到25万,然而我们家几辈赖以生存和依托的土地却完全消失,土地是农村人最后的依托,失去土地的农民已经不再是农民。

宅基地上的建筑物则是按照2200/平方的计算,我们家总共是420平方的建筑面积。此外人头费是6.6万/人。

拆迁有两种方案,如果要房子的话就没有钱,而如果要钱的话就没有房子。

老实说,要房子肯定更划算,因为房子是在县城边缘高铁站附近。旁边的商品房价格已经达到了6000块钱/平方。即使因为安置房价格要便宜一些,但我想4000块钱总能卖掉的吧!

所以,我个人是打算要房子,并极力劝说父母也要房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同一个小区生活,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父母坚决不愿意要县城的房子,反而打算要赔偿金之后在镇上买一套房子,理由是他们住不惯城市的房子。

我很难理解父母的决定,因此和他们有了很激烈的争吵,但最后却依然说服不了他们,我气呼呼地走了。

晚上母亲给我打电话:“县城再好,可总归不是我们的家,我们已经老了,走不动了,只想留在老家不给你找麻烦,也不想成为自己的负担”。

母亲的话让我默然,眼泪也突然留了下来,因为我发觉自己太自私了,只考虑自己的要求而没有考虑父母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城市的房子吗?不,他们需要的是安定和温馨!

最后,父母还是从镇上买了一套房,周边都是街坊邻居,一群人住在一起相互照应,相互帮助,让我们这群在外地打拼的游子心里放心。

我也终于理解了父母的顾虑,他们是对的!城市虽好,但不一定是最适合他们的城市,老家才是他们的根。

回到本文的话题,为什么我们在城市里有房,但父母却不愿意进城和我们一起生活呢?结合我自身的例子,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

一、故土难离

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对自己生活最长久的故乡,更是充满了最真挚的感情。

老年人更是如此,对故土充满了不舍,即使孩子在外地安家落户,但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孙子孙女,几乎很少有老人愿意进入城市和孩子一起生活。

毕竟孩子的房子终归还是孩子的家,而不是父母的家,即使儿媳对自己再好,心里始终有一层隔阂。

而在老家,住在自己的房间里是最踏实的,更何况家中还有这么多自己的老伙计、老朋友。相互照应,相互关照才是他们最舒适的晚年状态。

二、城市开销大,怕给孩子造成负担

在城市生活,每一天睁开眼都要花钱,而相比农村,城市的物价水平往往更高,开销更大。

比如,老家的青菜一般才几毛钱一斤,但在大城市可能就是几块钱一斤。

而在老家,父母在自家门前种的有各种各样的蔬菜,甚至可能还养了鸡、鸭、羊,每天几乎没有生活开支,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

父母理解孩子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不容易,在大城市生活自己帮不上子女任何忙不说,反而还拖了孩子的后腿,尽管孩子想把自己接到城市里享福,但自己更不希望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

三、生活习惯不同,易引发矛盾

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比如60后的人生活穷苦,所以生活中习惯了节俭,而生活在物质充足的90后和00后过得则更随心所欲,很少有这种节俭意识。

两种生活习惯没有对错之分,如果不生活在一起则可以相安无事,但如果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则必须有人做出妥协,这个人只能是父母。

所以,没有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父母更希望独自生活,而不是和儿子儿媳在一起。生活中我们见多了婆婆和儿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很多都是生活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

结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了孩子无私奉献。等到年纪大了之后仍然不希望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

父母不愿意进城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固然有生活习惯不同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不希望破坏孩子平静的生活节奏。这就是父母,为了孩子奉献全部却不求回报。

大家认为呢?欢迎下方评论!

现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买房,可父母不愿进城,为什么?

现在农村的年青人进城买房,有一部分是有能力,在城里有稳定的好工作,而选择在城里买房安家。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找对象结婚而选择在城里买房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买的房,买一套已经很吃力了,所以就没有能力再买房。现在很多老人都不习惯和年青人住在一块,再加上城里开销大,如果在城里不工作,跟着年青人吃住,必然给年青人增加负担。

现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买房,可父母不愿进城,为什么?

有很多都是社会和政府安排的 没办法 我们农村的六零和七零后还是愿意生活在农村吆 八零九零后虽住在城市压力相当大 有的就不用说了 大概有些人都知道 但还需要长辈的支持 这社会的中下层老百姓太难了 没办法

现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买房,可父母不愿进城,为什么?

现在的农村真的是越来越冷清了,年轻人都在城里买了房,村里就剩下老弱病残守在家里。

为什么年轻人在城里买了房,可父母却不愿意进城和孩子一起生活呢?

老人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熟悉了家里的一草一木,出来进去有热情的邻居。城里虽然比农村生活条件好一点,但是老人一点也不羡慕,也不想进城生活。

我公公80多岁了,一个人在家生活,也曾经来过几次,最多住20多天就受不了,着急回去,吃不好睡不着,按理说婆婆去世了,家里也没有牵挂的人,公公说不由人,心里着急回去,我老公很生气,说他你一个人回家干啥?

老公就硬把公公留下来,结果公公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让我和老公说,让他回去吧!他在这里虽然吃的好穿的好,可是享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情愿一个人在家喝口水吃口干馍生活的自在。

我妈的邻居一个叔叔婶婶,儿子也在城里买了房,叔叔得了偏瘫多年了,走路不利索,婶婶还没有我妈年龄大,就早早地驼了背,儿子媳妇也想让父母去城里生活,可他们就是不愿意去,觉得去城里楼上楼下的不方便,出门谁也不认识,还没有在老家自由自在。

自从我家买了房子,我也想让我妈来住段时间,可说了多次我妈就是不愿意来,说等我儿子结婚再来,我问她为啥呀?我妈说电话视频,天天见面跟当面说话一样,这么远的去几天我想回来也不方便。

我答应我妈只要你想来,啥时候想回去就送你回去,我老公也这样说,可我妈觉得即使是自己闺女家也不方便,哪有自己家里舒服,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窝,说了好多次我妈就是没答应要来。

我爸和我公公已经来过了,但都是没住到一个月就回去了,高铁也坐了,飞机也坐了,也让老人家感受一下新鲜事物,也算是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吧!

现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买房,可父母不愿意进城,为什么?

现在农村这种现象很普遍,孩子在城里住,父母在家守着二亩薄田,种地也是老人的一个乐趣,平时无聊的时候地里转悠转悠,收割的时候都是现代化了,也累不着,逢年过节的儿子媳妇孙子一家回来给老人买点吃的,住上几天,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这种生活方式挺好的。

现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买房,可父母不愿进城,为什么?

应该各有各的理由吧,比如说:一,父母不愿意和孩子同住,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同住,但是又没有力量再置办一套房。

二,生活习惯不同让人很难受。年龄大了改习惯不现实。

三,市区开销大,怕花钱。

四,本身在农村还有些活路可以做,自己也舍不得那仨瓜俩枣。

五,从生活环境来说,城市农村各有各的优点。

六,隔壁老王不能和自己再做邻居了,会很苦闷。

现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买房,可父母不愿进城,为什么?

现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买房,可父母不愿意进城,为什么?

首先现在农村的年轻人进城买房已经是现在的趋势,而且进城买房的原因也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有的年轻人因为考上了大学。等大学毕业之后在城市工作,发展好了之后就会选择在城市里买房定居。

第二个原因就是,有的年轻人进城打工同样发展得挺好的。而且这些年轻人也慢慢地适应了城市里灯红酒绿的生活,所以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也在城里买了房子。

第三个原因就是,现在农村年轻人结婚女方提的条件里都会提一条要在城里有套房。如果说这是因为互相攀比,其实也不是这样。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人们都在苦日子里生活过,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更好一点。所以等闺女结婚就会提出在城里有套房的条件,这也是农村年轻人进城买房的一个原因。

年轻人进城买房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也都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也都努力奋斗,怎么也要在城里买套房子。然后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到城里的教育,这样就可以和其他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

说完了农村年轻人为什么进城买房的几个原因,接下来就说一说: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愿意进城呢?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我来说,这个问题在我身边是非常的常见。父母们不愿意进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毕竟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

突然之间让他们进城去生活,说实话有的老人进城还能适应。多数的老人根本就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那么他们有哪些方面不能适应呢?

在农村他们可以种地干农活,有时间的时候还可以和邻居们在一起聊聊天。或者是去邻居家串门,可是进城之后他们谁都不认识。一来是他们没有自己的事情可做,二来是可能连一个能聊天的人都没有。

再有就是城里的生活环境他们也很难适应,因为城市不比农村。城市里的生活节奏要比农村快很多,但他们已经习惯了农村的慢生活。

说完了他们进城很难适应的几个方面的原因,接下来就不得不说他们进城之后的顾虑。这些顾虑也是他们不愿意进城生活的原因,接下来就说一说父母们都有哪些顾虑。

首先他们顾虑的就是进城之后没有了收入,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说。如果他们身体好也可以去工作啊,可是他们有的除了会种地。可能并不会做其他的事情,就算让他们学习。

可能有的老人学习得很快,但是有的老人就会因为学习慢而有顾虑。紧接着他们就会顾虑城里的生活成本高的问题,如果进城之后没有了收入。

或者是收入并不高,可是城里的生活成本要比在农村生活高很多。用农村老人的话来讲,吃几根小葱都要花钱。

当然在生活上他们也可以节省一点,可是他们又会考虑到会不会给儿女们带来经济负担。以上就是老人进城生活比较顾虑的几个原因,所以就导致他们不愿意进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