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孝庄是什么样的?
1625年,13岁孝庄被当作生育工具,送给36岁亲姑父当小老婆,多尔衮则娶了孝庄的侄女当正妻。此后,孝庄想尽办法生儿子,还找来亲姐姐一起为丈夫生儿子。多尔衮则在战场上拼命赚军功,只为了除掉哥哥皇太极。
民间传言,太后孝庄为了儿子福临的皇位,下嫁摄政王多尔衮。
传言可不可信,咱们不知道,但孝庄、多尔衮在人生前半场,确实没多少交集。
13岁那年,因为姑姑生不出儿子,孝庄被当成生育工具,嫁给亲姑父皇太极当小老婆。此后多年,孝庄想尽办法,也没能生出一个儿子。
于是,娘家人又给皇太极送来孝庄的亲姐姐海兰珠。
姑侄三人,共侍一夫,就为了能生出个儿子。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妹俩都怀了孕,生了儿子,只可惜,最后只有孝庄生下的九阿哥福临活了下来。
而多尔衮呢?
他娶了孝庄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两人相濡以沫,一起造小人。
后来,多尔衮接连又娶了十多个小老婆,但他对正妻博尔济吉特氏,一直非常尊重。
顺治六年,妻子去世,多尔衮还擅用职权,给妻子追封谥号“敬孝忠恭元妃”。
如此来看,多尔衮深爱原配,和孝庄没有多大的交集。
两人唯一的交集,就是多尔衮见不得哥哥皇太极拉拢科尔沁一部,也跟着娶了科尔沁女人。
孝庄是草原的小公主,多尔衮便娶了她的侄女,此后更是事业、桃花一路畅通。
而孝庄的使命,是为姑父皇太极生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孝庄的人生中,似乎和男欢女爱,没有任何缘分。
无法拥有,也不能拥有。
为女儿时,她是草原上自由的小公主
孝庄的本名是布木布泰,意思是“天降贵人”。而孝庄,是后人给她追赠的谥号简称。
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的女儿。
因为身份尊贵,她自小备受宠爱,是草原上自由的小公主。
只不过,公主的归宿,是为了部落联姻。
地位越尊贵,婚姻的交易性越大。
当时,科尔沁虽是大部落,但兵力不算强,男儿征战,女儿就以联姻拉拢周边势力。
布木布泰出生的第二年,她的亲姑姑额尔德尼琪琪格(人称“哲哲”),就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后来,科尔沁又陆陆续续向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们,送去了不少女人。
所以,小小的布木布泰很清楚,自己未来的夫婿,大概率也会在建州女真。
只是,她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被嫁给了亲姑父皇太极,和姑姑共享一个男人。
为人妻时,她是所有人期待的生育工具。
在《孝庄秘史》中,布木布泰一出生就是福星,有着“嫁给天子”的贵气。为了避免别人利用她的传说来争储,皇太极早早盯上她,想尽办法要搞到手。
但这只是人们美好的想象而已。
在真实的历史上,皇太极娶布木布泰,真的只是娶了一个生育工具。
1625年,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已经嫁给皇太极十余年了。
她的位份也从侧福晋变成了正妻大福晋。
可偏偏,这十多年来,她的肚子不争气,才勉勉强强生了一个女儿。
科尔沁是彻底着急了。
他们看好皇太极的发展,虽是四大贝勒中年纪最小的,但威望和能力却极高。
这样的香饽饽,可要牢牢抓紧。
于是,13岁的布木布泰,就被推了出来,作为一个生育工具、外交工具,嫁给自己36岁的亲姑父。
她肩负着所有的期待,如果说的更加精确一点就是,她的肚子肩负着所有的期待。
可惜,上天似乎并不是太眷顾她。
一连十余年过去了,布木布泰接连生了三个女儿。
而一起努力的姑姑哲哲,又生了两个女儿。
无奈之下,寡居的亲姐姐海兰珠又被送了过来。
这一回,科尔妻可算送对了人。
26岁的海兰珠,虽然没有马上生出儿子,却得到了皇太极的盛宠。
后来,皇太极又接连从林丹汗那里收了几个寡妇,后院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女人一多,争宠排位的事情就不免上演。
但布木布泰一点都不喜欢雌竞活动,位置也从第二,一退再退,变成了第五。
皇太极的后宫实行五妃制,她的排位是倒数第一。
若非娘家科尔沁给力,姑姑哲哲是正宫、姐姐海兰珠是宠妃,孝庄的位份,可能要跌出五妃之外了。
因此,布木布泰基本上没有感受到任何夫妻恩宠。
好在,她是幸运的,唯有她生下了健康长大的儿子——福临。
为人母时,她是制衡多尔衮的“乱伦”母亲。
成为母亲的布木布泰,日子比之前明显好过了许多,她完成了母族的使命,可以松口气好好抚养儿子了。
可这口气还没松多久,皇太极因为海兰珠去世,心情不好,冰天雪地跑出去打猎,病情加重,年仅52岁就去世了,连个遗诏都没留下。
此时,孝庄展现出她过人的谋略才能。
- 抓住机会,帮儿子得皇位
皇太极死后,豪格和多尔衮争皇位。
这种事情,看起来和布木布泰也不太相关。
她只是皇太极不受宠的侧妃,不管是多尔衮当皇帝,还是豪格当皇帝,她和福临的处境相差不会太远。
可布木布泰不是一般人,她有着清醒的头脑,还肩负了科尔沁的使命。
但凡能争取的事情,她绝不放过。
豪格和多尔衮,谁都有优势,可谁也不具备绝对优势,这就是布木布泰和福临的机会。
一番运作之后,6岁的福临被推上了皇位,布木布泰也成为了皇太后。
- 表面拉拢,暗中打压多尔衮
布木布泰成为皇太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牢牢把握住多尔衮。
她知道,豪格的谋略远在多尔衮之下,要想为福临肃清这两党,必须拉一个打一个。
而比起豪格,多尔衮又有一个致命缺陷——体弱无子。
“睿亲王(多尔衮)素善病,岂能终摄政之事!”
“和硕睿亲王非有福人,乃有疾人也!其寿几何而能终其事乎?”
(取自《清世祖实录》)
《甄嬛传》中的皇后,说过一句非常贴切的话:“没儿子的人,本宫用着放心。”
多尔衮身体弱,还没儿子,就算再位高权重,夺走皇位的可能性,也小得多。
于是,布木布泰经常和多尔衮议政。
两派有势如水火的时候,多尔衮限制布木布泰母子相见、挑唆大臣不去给哲哲抬棺;但两派也有立场一致的时候,把济尔哈朗远派、打击豪格的势力……
更为难得的是,每一次到了打击豪格时,红脸总是多尔衮来唱,白脸总是布木布泰出马,一个当坏人,一个当好人劝一劝,配合默契。
在这种谋划下,布木布泰成功把豪格挤出大局,但代价就是多尔衮权倾朝野。
但幸好,多尔衮这人,身体不好还纵欲,还有点大局观。
在满清入关的重要关头,他绝不会闹幺蛾子要夺位。
这就是布木布泰最精明的地方,看人的眼光准得可怕。
后来,多尔衮也确实是39岁英年早逝。
- 帮儿子建后院,强行“乱伦”
制衡多尔衮的目的,是护住儿子福临的皇位。
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布木布泰还有一件事情要做——牢牢握住母族科尔沁。
在整个满清一朝,蒙古各个部落都是爱新觉罗的重要盟友。
清初时期,这种盟友尤为重要。
成为太后的布木布泰,首先要做的就是握住科尔沁,既要让科尔沁护住福临,也要让福临护住科尔沁。
联络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她当年一样——联姻。
布木布泰先后为顺治娶了科尔沁的三个女人,刚好也是姑侄三人。
顺治的第一位皇后世祖废后,是吴克善之女,布木布泰的侄女,因为善妒被废为妃。
顺治的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是布木布泰的侄孙女,世祖废后的堂侄女。
另外,顺治还有一个侧妃淑惠妃,是孝惠章皇后的妹妹,也是布木布泰的侄孙女。
“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皇后妹也。顺治十一年,册为妃。”(取自《清史稿·后妃传》)
这样一算,顺治娶的也是姑侄三人。
只不过,这和当年皇太极娶哲哲、布木布泰、海兰珠姑侄三人不同。
皇太极的三个老婆和自己都没有血缘关系,而顺治的这三个老婆,和他实打实有近亲血缘关系。
这在当时,是很大胆的举动。
皇太极在位时,曾下令要汉化,改革婚姻制度,禁止娶族中女子,否则就是“乱伦”。
“自今以后,凡人不许娶庶母及族中伯母、婶母、嫂子……汉人、高丽因晓道理,不娶族中妇女为妻。凡人既生为人,若娶族中妇女,与禽兽何异。”(取自《会典》)
可布木布泰,才不管皇太极的旨意,一意孤行,把三个女人塞给了儿子。
也正是因为这三个女人,顺治和布木布泰的关系越来越差。
后来的顺治痴迷董鄂妃、贪恋佛学,大概也和布木布泰的这种压迫有关。
当奶奶时,她是牵着康熙的孤独老人。
1661年,顺治因为观看吴良辅的出家仪式,得了天花,24岁就去世了。
在他去世前,布木布泰联络一众大臣,努力争取,终于把皇三子玄烨顶成了继位者。
这是力挽狂澜的举措。
因为任性的顺治皇帝,有意要把皇位传给堂兄弟。
表面上来看,很多人都以为玄烨之所以能继位,单纯是因为在顺治临终时,因为得过天花幸运被选中。
但实际上,玄烨早就已经被布木布泰选中、精心教养。
早在顺治的诸位蒙古后妃都没能生下儿子时,布木布泰就已经开始挑选合适的继承人培养了。
“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轶,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圣祖御制文二集》卷四十《庭训》)
“幼龄学步能言时”,应该是在一两岁的时候。
早在玄烨一两岁时候,布木布泰就选中了他。
布木布泰一边安排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心腹侍女——苏麻喇姑,当玄烨的启蒙老师,为玄烨讲授国书,另一边又精心挑选老师教授玄烨骑射知识。
可以说,她给了玄烨母亲般的严厉,而不是奶奶般的慈爱。
1661年的正月初九,布木布泰牵着8岁的孙子玄烨,一步步进入太和殿。
她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告诫群臣,辅佐少年皇帝,报答顺治的恩情。
“尔等思报朕子皇帝之恩,偕四大臣同心协力,以辅幼主,则名垂万世矣。”(《清圣祖实录》)
言语中,她用了皇帝自称的“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时候的布木布泰,就是不在皇位的皇帝。
这一点,也得到了康熙和后世清朝皇帝的认可。
但她没有当皇帝的野心。
此后的布木布泰,她尽力辅佐、教养康熙,在康熙14岁亲政后,逐渐退居幕后。她有权却不弄权,心甘情愿把一切都留给康熙。
晚年时候,康熙也非常敬爱祖母。
康熙出巡时,几乎每天都要派人去问候祖母布木布泰的饮食起居,并时实报告自己的行踪。如果自己抓到了鱼,捕到猎物,他还会快马加鞭送给祖母尝鲜。
巡幸五台山时,一到上坡的地方,康熙生怕奴才伺候不好,还会主动为祖母扶轿子。
——
纵观布木布泰这一生,她基本没有为自己而活,男欢女爱也似乎和她毫无关系。
她要么是为母族而活,要么是为儿子而斗,最后还要为孙儿操劳……
她的操劳,也就此成就了清初的繁荣,将满清推向了顶峰之路。
如果说,布木布泰有任性的话,那她的唯一一次任性应该就是拒绝和皇太极合葬吧。
她不想打扰皇太极和诸位嫔妃的安宁,更不想继续当个工具人。
她宁愿待在皇陵之外,感受属于自己的风光。
而作为孙子的康熙,既不想逆了祖母的意思,又不好轻易违背祖制,就没给祖母下葬,一直放在安奉殿。
这一耽误就是几十年,直到雍正继位,才在暂安奉殿的原处就地兴建陵园,把太奶奶葬入了地宫。
如此来看,孝庄这一生,实在让人叹息,又敬佩。
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却不知该如何言说,如何评价。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历史上真实的孝庄是什么样的?
孝庄文皇后是清朝著名的贤后,一生辅佐三代帝王,亲手培养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和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孝庄在清初动荡不安的局势下,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周旋于王公大臣之间;她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时刻以江山社稷为重,奠定了清朝二百多年的基业。
姑侄三人 共侍一夫孝庄文皇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贝勒寨桑之次女。因姑姑哲哲嫁给后金四贝勒皇太极后多年未育,1625年,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以求绵延子嗣。此时的皇太极已经34岁,见到侄女如花骨朵般的少女娇颜,极为宠爱,先后为皇太极诞育三女,即皇太极的四女、五女和七女。
1634年,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后,一时宠冠后宫,姑侄三人共侍一规的局面就此形成。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册封后宫妃嫔,哲哲为中宫皇后,海兰珠为关雎宫(东宫)宸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布木布泰为永福宫(西次宫)庄妃,为五宫妃嫔之末。虽然地位有所下降,但皇太极并没有厌弃她。1638年,庄妃诞下皇九子福临,这个儿子最终使她扬眉吐气。
儿子登基 母凭子贵1643年8月,皇太极暴卒于盛京,死前并未指定皇位继承人。皇太极的几个儿子中只有皇长子豪格颇具战功,受封肃亲王,因而受到正黄、镶黄二旗的拥戴。
豪格的竞争对手是睿亲王多尔衮,他是太祖努尔哈赤十四子,背后有正白、镶白二旗支持。在双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让的局势下,多尔衮提出折衷方案,主张拥戴皇九子福临继承帝位,由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这一决议得到一致通过,庄妃母凭子贵,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称为孝庄太后。姑姑哲哲被尊为母后皇太后,称为孝端太后。
第二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崇祯帝自缢殉国。多尔衮被年仅7岁的小皇帝任命为大将军,统率八旗劲旅入关参战,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大军,随即占领北京。多尔衮奉迎两宫入京,并主持迁都事宜。此时的多尔衮独揽军政大权,孝庄太后为保母子二人性命,多番周旋,忍辱负重,甚至可能搭上了贞操,才换得多尔衮手下留情,没有废帝自立。但却迫使顺治帝一再加封其头衔,从摄政王到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1650年,多尔衮在关外狩猎,坠马受伤,伤重不治而亡。孝庄母子二人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少年天子 母子失和1651年,顺治帝亲政后,将多尔衮从坟墓中拉了出来,挫骨扬灰,以泄其愤。对于孝庄太后当年忍辱负重、虚以委蛇的作法,顺治帝并不认同。
在顺治看来,他宁肯不做这个皇帝,也不愿母亲忍辱负重,四处周旋,母子二人为此失和。此外,顺治帝在情感方面也不尽人意,他先是将多尔衮指配的表妹博尔济吉特氏由皇后降为静妃,后来又对孝庄安排的新皇后多有不满。1656年,董鄂妃入宫后,顺治才总算找到一丝做人的乐趣。只可惜这段时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仅仅四年之后的1660年,董鄂妃因丧子之痛而一病不起,不久后香消玉殒,顺治帝悲痛欲绝,万念俱空,萌生了出家的念头。
其后虽经劝阻,未能成行,但心如死灰。1661年,顺治命内宫太监吴良辅做为替身在悯忠寺出家为僧,顺治亲临观看剃度仪式。回宫后染上天花,留遗诏传位于皇三子玄烨后,英年早逝,年仅24岁。
老年丧子 抚育孙儿顺治帝驾崩之时孝庄太后已经49岁,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何其不幸。可孝庄没有时间去伤感、去哭泣,她要振作起来,教导孙儿玄烨。
孝庄太后之所以被称为贤后,便在于她从不揽权,而是在皇帝困惑不解或无法抉择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一点上,孝庄太后和二百多年后实行“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有着天壤之别,历史对她们的评价也有着云泥之别。玄烨在孝庄的精心指导下很快成长起来,他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智擒鳌拜,之后平三藩、收台湾,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皇祖母慈爱的目光注视下完成的。西征噶尔丹期间,孝庄太后病危,康熙亲侍汤药、昼夜不离,并向上天祷告,请减自身寿命以延祖母寿数。
康熙在祭天祝文中写道:“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1688年1月27日,孝庄太后以75岁高龄病逝,按照她生前所留遗嘱,没有与皇太极合葬昭陵,最终归葬于清东陵风水墙外,称昭西陵。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上真实的孝庄是什么样的?
孝庄即布木布泰,她在十三岁时就嫁给了皇太极,其实这门婚事完全是为了绵延子嗣,而且皇太极当时已经三十多岁了,布木布泰还是他的侄女,这虽然在当时是正常事情,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后来皇太极不断充斥后宫,居然还出现了姑侄三人一起侍奉皇帝的局面。后来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虽然她没有得到过皇太极的殊宠,但是皇太极对她也不是完全无情,只不过布木布泰的地位是不如姐姐海兰珠的。
在1638年,庄妃生下了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本来福临是没有机会登基的,可是由于皇太极突然病逝,所以导致帝位空悬,他生前也没有对此做任何安排,所以谁来继承皇位成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有两个人成为了竞争对手,其中之一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豪格有很多族人支持,他的声望很高,可是豪格的对手多尔衮也不让贤,毕竟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也有众多拥护者,所以豪格和多尔衮之间一直僵持不下。这个时候为了缓解矛盾,多尔衮建议让福临继位,就这样当时还是小孩子的福临登上了皇位。
由于福临继承大统,所以庄妃就成为了圣母皇太后,也就是孝庄太后。虽然福临登基了,可是朝中谁都清楚,权利一直都握在多尔衮的手中,他才是那个真正的话事人,福临只是一个空架子。遇到这样的境遇,孝庄太后自然是很担心的,她一直都为大清江山考虑,也尽力扶持自己的儿子,不想让多尔衮抢走皇位,所以孝庄太后一直都和多尔衮有密切相处和交流,也因此产生了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说法。虽然关于孝庄太后是否真的和多尔衮有染始终没有定论,但是从多尔衮离世后顺治皇帝的做法中可以感觉出一些异样。
顺治皇帝在掌权后将多尔衮从坟墓中拉出来,将他挫骨扬灰,以此泄恨,其中可能也有为母亲报仇的含义。由此可以联想到,孝庄太后当年可能是为了保住顺治的皇位,不得已和多尔衮发生过关系,而顺治也以此和孝庄太后有了嫌隙。后来顺治早逝,孝庄太后开始扶持康熙皇帝,她的一生都在为清朝努力,经过她的栽培,也成就了一位明君,更加重要的是,孝庄太后有政治头脑,但是她没有野心,没有过任何逾矩行为,所以才得到后世的称颂。
历史上真实的孝庄是什么样的?
前几年,电视剧中历史题材的剧目比较火热,在前有《康熙王朝》后有《孝庄秘史》的影响下,孝庄的形象深入人心。
这位贯穿三朝的后宫女强人,在影视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孝庄秘史》和《康熙王朝》中,对顺治和康熙的影响那是非常的大。
那么,历史中真实的孝庄是什么模样呢?- 嫁于皇太极,与姑姑、姐姐共侍一夫,争取地位!孝庄本名博尔济吉特氏·大玉儿,唤作布木布泰,在满语中是“天降贵人”的意思,1625年嫁给当时的皇八子皇太极,这个时候她的姑姑博尔济吉特氏·哲哲是皇太极的大福晋,而大玉儿自然就成了侧福晋。等到1636年,皇太极称帝,姑姑哲哲成为皇后,而孝庄此时被封为庄妃。当时孝庄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自己的姑姑排在第二位,但是伴随皇太极纳入后宫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迎娶了孝庄的姐姐“海兰珠”后,孝庄在宫中的地位只能说是前五,所幸,她的肚子比较争气,生下了皇九子福临,和两个女儿,确保了自己在宫中的地位!
- 智慧超群,为儿子谋取帝位,稳固统治!1638年,孝庄生下了皇九子福晋,到了五年后的崇德八年,皇太极突然去世,孝庄携带着年仅五岁的儿子福临加入了争夺帝位的你死我活中。这个时候,有两股势力对清朝皇帝产生了争夺。一个是以皇太极大儿子为首的豪格一派,一个势力是以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为代表的皇弟派。这两股势力力量对比相差不大,谁也赢不了谁,而孝庄看准时机,周旋于两股势力之中,在他们分不出胜负的时候,把自己的儿子福临推到了台前,顺治登基,自己和姑姑哲哲也成了后宫双太后。
- 地位超然,康熙成就帝业的背后力量!顺治时期,多尔衮作为摄政王,一家独大,隐隐有威胁到顺治统治的危机,这个时候作为太后的孝庄当机立断让顺治拜多尔衮为摄政皇父,解决了这个问题,直到熬死了多尔衮,顺治顺利掌握了权力。到了孙子康熙上位,孝庄俨然就是一座政治上的大山,虽然顺治指定了几名顾命大臣,但是这是孝庄拒绝成为垂帘听政的大清第一人以后的事。虽然有少年康熙生擒鳌拜完成了亲政的伟业,但这完全是孝庄在背后支持所完成的,也就是说,就算康熙生擒鳌拜失败,仍然无伤大雅,因为有孝庄这个政治女强人在背后,孝庄为康熙亲征和平定“三藩”,团结汉族大臣,打破“八旗”和汉族不能通亲的旧规。这些有益的政策促使了清朝的发展和统一。
历史上真实的孝庄绝对在清朝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凭借一己之力 改变了清朝统治者的面貌,并间接促进了“康乾盛世”的出现!!!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历史上真实的孝庄是什么样的?
康熙曾评价孝庄: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而清史专家杨珍也对孝庄做出过中肯的评价,认为她是明清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在清朝入关尤为困难的时候,维持了清朝皇室的团结,培养并保护了顺治帝以及康熙等一代明君,但她并未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在古代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做法。而历史上真正的孝庄亦是如此,她的功绩是任何一位清朝皇后无法堪比的,虽有能力成为武则天第二,却将儿孙辅佐成帝,是对大清王朝起到重要意义的女人。
孝庄皇后布木布泰在13岁时嫁给了皇太极,成为了他的侧福晋。在皇太极成为可汗之后,她便成为了西宫福晋;而皇太极登基称帝,她被封为庄妃,在皇太极的5位重要妃子当中排在最后,可见皇太极生前对其并不看重,毕竟当时帝王专宠的只有宸妃海兰珠罢了。若说起孝庄的崛起,是在生下福临之后。那是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在皇太极驾崩后,福临成为皇帝,将年号改为顺治。布木布泰便从庄妃一举成为了太皇太后,但顺治帝执政时间不长,在第18年时离世,有他的第3个儿子玄烨成为了下一继承人,将布木布泰尊称为太皇太后。
那时康熙年龄还小,辅佐其执政的除了朝廷大臣之外,便是布木布泰这位太皇太后了。她不仅在朝政大事上都有自己的见解,也是一个内敛简朴之人,她不喜奢华,经常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银两捐出,有时用来征兵,有时犒赏士兵,可谓全心全意辅佐自己的孙子登基。在这样的培养下,康熙才成为了一代明君。虽然,布木布泰在政治上大有成就,但她并不是喧宾夺主之人,从未想过将政治权力握在自己手中,只是在幕后指点康熙该如何去做罢了。因此,康熙亲临朝政之前,所有的事情都会问宣孝庄太后的意思之后再做决定,也是因为如此,才让康熙对孝庄太后倍加孝顺。但在康熙26年时,孝庄太后身体抱恙,一病不起,可谓生命垂危。康熙皇帝得知消息后,便日夜守护在孝庄身边不离不弃,亲自侍奉汤药,而且还带领王公大臣一起到天坛给孝庄祈福,希望她可以多活一段时间。即便康熙如此虔诚,祈祷也没能如愿。最终,75岁的孝庄在慈宁宫崩逝,康熙帝为之伤心不已,并对其一生做出极高的评价:“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赞宣内政,诞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暨朕践祚在冲龄,仰荷我圣祖母训诲恩勤,以至成立”。足以见得,孝庄生前为大清也算是做了诸多贡献,她不仅开创了清朝鼎盛局面,也帮助皇帝大一统业,自然是一个伟大之人。
综上所述,真实的孝庄,既有男人执政的能力,也有女人相夫教子的一面。终其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见证了清朝由乱到治的整个时期,辅佐了两位皇帝,让清朝处于稳定的状态中,为当时的大清王朝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历史上真实的孝庄是什么样的?
孝庄太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皇后,没有之一,一生经历三朝,见证了大清国的创立,发展与富强。先后抚养并培育了大清朝第一位真正的皇帝顺治,和最伟大的一个皇帝康熙大帝,孝庄太后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孝庄太后,原名,十三岁时嫁给了自己的亲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之后自己的姐姐也嫁给了皇太极,于是姑侄三人共侍一夫。孝庄太后在二十四岁的时候生下来唯一的一个儿子福临,并且凭借其母凭子贵。
天下未定之时,皇太极突然离世,经过各方势力的角逐,年仅六岁的福临继位,也就是顺治,因此孝庄也成为皇太后,辅佐年仅六岁的儿子登基。就这样母子相依为命多年,直到顺治长大,才算是彻底的稳定了下来。
一切本应如此,安定平稳的发展下去,但是却出了一个意外。顺治皇帝喜欢上了鄂贵妃,而鄂贵妃却染上了天花离世了,因此顺治悲痛欲绝,不久后也跟其离世了,年仅二十四岁,还有人说顺治是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出家当和尚了,这个以无从考证。
“皇位终有更替,大清江山永世长存”,孝庄太后凭借这一信念,又开始全心全意辅佐她的孙子玄烨,玄烨登基时年仅八岁,就这样孝庄又培养出一个千古一帝康熙大帝。
孝庄与多尔衮有人说孝庄曾经下嫁给多尔衮,但是我认为这个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孝庄应该跟多尔衮有过特殊的情感。皇太极死后,六岁的顺治登基,但是这时天下未定,多尔衮作为摄政王辅佐顺治,而多尔衮常年的征战,战功无数,因此也逐渐的掌握了朝中大权,根本不将年幼的顺治放在眼里,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很有将顺治取代的势头。
而正直壮年,建功立业的多尔衮为什么没有取代顺治呢?这里就不得不说孝庄太后了,传闻二人之间有一些私情,就是看待孝庄太后的面子,多尔衮才力保顺治的。而孝庄也是顾全大局,为了保护顺治可以做出牺牲。
一心为大清孝庄太后是真正的一心为大清国着想,无论是跟多尔衮,还是辅佐顺治,自己最后辅佐康熙。都是为了大清国的稳定,辅佐顺治、康熙也是一心教导其如何成才,如何成为一个好皇帝,而没有丝毫夺权之心。孝庄太后在清朝那是老祖宗级别的存在,一言九鼎,完全可以独掌大权,垄断朝纲,但是其要的只是大清的稳定,不但不夺权,而且放权,也就是因为这样才能培养出康熙这样的千古一帝。由此可见,孝庄没有一点私心,只是为大清国着想,这是吕后、武则天、慈禧所比不了的。
孝庄太后是一个伟大的皇后,我认为其是千古第一贤后。孝庄太后历经三朝,为大清国的巩固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孝庄,就不一定能有当初的大清国。所以,孝庄太后是最值得尊敬贤后。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