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小说?

耐心,谦卑,反复。

《红楼梦》这本书,我读了不下十遍,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感悟。

谦卑,是因为能被评为文学名著的书,一定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如果你没有发现,只能是自己能力不足。

耐心,是因为我当年读《红楼梦》,前3遍只觉得文字很美,不知所云,读了第4遍,才觉得写得真的太好,自此走不出来。

反复,是因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阅历都不同,再阅读《红楼梦》,就会有新的感悟。

以上,是我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下面,再来说一下怎么阅读一本书。(适用于所有的书,不止是文学名著小说)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读书的方法?

因为书本,是我们吸收高质量的知识最好的地方。

会读书,是读书变现的第一步。

我们自小接受的读书教育,就是要“老老实实一字一句“地读书,可这真的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吗?

为了得到100%的信息,我们付出了100%的努力,还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最后其实并没有得到100%的信息,因为会遗忘。而二八法则告诉我们,20%的信息里,藏着80%的信息,其实我们只需要付出20%的时间,就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很多人其实搞错了重点,读书本身不是目的,吸收里面的知识才是目的,而吸收知识的目的,是活学活用,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何高效读书呢?

上文章目录:

一、高效读书的核心三句话

  • 1. 书是仆人,你才是主人

  • 2. 仆人有良仆和恶仆

  • 3. 忘了也没关系,仆人可以随时召见

二、高效读书的正确姿态

  • 1. 五分钟预览

  • 2. 五分钟翻阅

  • 3. 二十分钟跳读

三、高效读书的常见误区
  • 1. 误以为一字一句读,就是高效

  • 2. 误以为高效读书的方法,要很费劲去学

  • 3. 过分高估速读法的重要性

  • 4. 追求完美是高效阅读的劲敌

  • 5. 浅尝辄止,是最要不得的读书方法

  • 6. 忽视选书、输出的重要性

  • 7. 凡事过犹不及四、价值1999元的一周速成专家式读书法

一、高效读书的核心三句话

如何高效读书?

记住三句话,绝对能颠覆你对读书的认知。

第一句话,书是仆人,你才是主人。

读书不是目的,吸收知识才是,活学活用是最高境界。

第二句话,仆人有良仆和恶仆。

所以,要会挑选良仆(挑书),要用公平主义,而不是平等主义对待仆人(跳读)。

第三句话,忘了也没关系,仆人可以随时召见。

读书时不要有压力,读了就好,专注于吸收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书籍是随时可以哪来温习的,所以,不要担心记不住。

好啦,如果你赶时间,读了前面三句话也就够了。

下面我会详细讲一讲每一句话的涵义。

1. 书是仆人,你才是主人

书是仆人,承载了海量的信息,而且有些是最优秀的信息。因此,学会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书,非常重要。

靠着天生的智慧来阅读,对于个体而言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后天学会了很多知识,可真的有人有意识去培养自己读书的能力,去寻找正确的读书方法吗?

一字一句地读每一本书,无疑是将自己摆放在了书本奴仆的位置。

可是你读书,目的是为了吸收知识,怎么可以变成奴仆呢?

真正的王者,是用正确地方法,从书本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然后运用到生活中吧。主体是自己,脱离书仆。

从前我们简直就像是奴仆。

2. 仆人有良仆和恶仆

做任何事,其实都要讲究效率。

读书也是,与其一味纠缠在一本书中,不如从书海中区分出真正的好书,然后用有限的时间吸收到更多的知识。

挑选好书的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如今广告肆虐,信息爆炸,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你想要找的任何信息,可你真的能找到当下最适合你的书籍吗?

这个能力,如果你不刻意训练,或许一直生活在“读书就是噩梦”的怪圈里吧。

3. 忘了也没关系,仆人可以随时召见

永远要记住,书籍是我们最好的奴仆。

如果你害怕忘记,就下一次召唤。

毕竟,记忆总会淡化,哪怕你是一字一句阅读,你也会忘记。

艾宾浩斯曲线,已经告诉过我们记忆的规律了。

如果你不想遗忘,就适当复习吧。

二、高效读书的正确姿态

每本书三十分钟的速读时间:

  • 第一阶段,用五分钟进行预览。

  • 第二阶段,用五分钟浏览书中所有的图片。

  • 第三阶段,剩余的二十分钟使用跳读法阅读。

这样合计三十分钟读完一本书。

三十分钟速读法,不是求快,而是整体把握,搞清楚这本书要不要读第二遍,搞清楚这本书的重点信息在哪里。

如果用人和人的交往来看,这是你们的第一次见面。

1. 五分钟预览

五分钟预览,是为了搞清楚“读这本书的目的”。

因为你是王者,所以你不是根据这本书是什么来读的书,而是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来阅读,根据你想要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来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

在预览时,要对书的标题、封面、腰封等内容中获取这本书的初步印象。

五分钟预览时,目录也会帮我们的大忙。

我们读目录时,不是为了搞清楚这本书在说什么,而是看一看这本书有没有我们需要的内容。要知道,读书的主体是你,你是王者,书籍是奴仆,可千万不要搞反了。

2. 五分钟翻阅

接下来的5分钟翻阅,其实就是看看书中显眼的地方,不要关注是不是获取到了重要信息,只要对书有个整体把控就好了。如果想要做标记,就用折角等不费时间的方式。翻一遍的好处,能让你的大脑对这本书有个整体印象,是在进行对下一个二十分钟的确认工作,可不要小瞧。

3. 20分钟跳读

第三阶段——用跳读法阅读最重要的两成内容,获得八成信息。

跳读,是二十分钟阅读的关键。

不过需要注意,跳读永远服务于吸取知识,服务于整体,而飞读、偏读、挑读,有些是以速读为目的,有的是以部分信息的吸收为目的。

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在短时间内吸取足够多的知识,都是可以的。因为读书这件事,一定是越读越熟练的。

三、高效读书的常见误区

1. 误以为一字一句读,就是高效

第一次和书籍见面,30分钟已经足够了,你需要判断这本书是不是好书,适不适合当下的你,适不适合你的需求。

以自己为王者,而不是当书籍的奴仆,你才能真正运用好“书”这个强大的朋友。而且,谁规定了一本书只能读一遍呢?

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你可以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对自己最有用的书籍上,这样难道不更高效吗?为什么我们只强调初次见面的平等主义呢?

因为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仔细琢磨。

2. 误以为高效的读书的方法,要很费劲去学

别让自己成为那个砍树不磨斧头的人,但也别成为一直磨斧头、不砍树的人。而负担太重的读书方法,无异于一直在磨斧头、不砍树的人一样。

所以,读书一定要记住自己的目的,然后聚焦目的,而不是别的事情。

3. 过分高估速读法的重要性

速读法,对于高效阅读一本书来说,有用,但是作用可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

什么快速动眼、一分钟一万字的读法,都是颠倒了主次顺序。读书不是目的,阅读速度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从书中得到你需要的知识。

当然,速读也是有用的,速读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在判断这本书是不是需要精读的时候吧。

我们学习速读的方法,目的不是成为速读法研究的宗师,而是用最短的时间,挑选出好书,吸取书中我们需要的知识。

速读法三十年之历史:第一代,一味快读;第二代,合理速读;第三代,脑神经学速读;第四代,根据目的选择最优速读法组合。

你自己,在哪一代?

4. 追求完美是高效阅读的劲敌

二八法则的运用,其实本质上就是大胆舍弃。

不要害怕错失信息,因为书籍是仆人,仆人是可以随时召见的。平等主义才是最浪费时间的做法。

读书,一定要确认自己得到了什么。

以结果为导向,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5. 浅尝辄止,是最要不得的读书方法

浅尝辄止,是最要不得的读书方法,活学活用,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所以,读书的时候,千万不要进入一个浅尝辄止的误区,而是要学会输出,学会运用,学会活学活用。

读书一定不要浅尝辄止,要细细品读。但细细品读,不是将漫长的时间花费在一字一句上,而是将时间聚集在好书、好篇章上。

6. 忽视选书、输出的重要性

一本好书,就等于钻石。如何挑选好书,就是挑选出如钻石一样的知识。

所以,这个本事很重要。

输出,就是得到属于自己的钻石的过程,因此,读完书以后,要输出。

输出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写笔记,写心得,但无论如何,活学活用才是最高境界。

为什么一定要输出?

因为,输出是对你输入的知识的一个再加工,是一个思考和再创作的过程,是生成属于你自己的钻石的过程。

学会的最高标准,是会教。

所以,知识的最高标准,是活学活用,灵活运用。

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知识,人很容易变得傲慢,可这种傲慢,放到实践层面上来看,只是一种幼稚。

真正的知识王者,一定是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而这,才叫做智慧。

一定要做读书笔记哦,因为这是你读过的证据,也有利于你下一次的阅读。那么,如何做不费劲但是有用的读书笔记呢?

7. 凡事过犹不及

凡事过犹不及,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地向着“用十五分钟搞定”或者“有上五分钟就足句够”的想法冒进。

过犹不及,一定要注意,速读不是目的,吸收知识才是,高效阅读不是目的,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然后活学活用才是目的。

四、价值1999元的一周速成专家式读书法

网上卖1999元的主题读书训练营,让你一周速成专家,用的,无非是以下的套路。

1. 搜集十本你想了解的领域的专业书籍。其中一定要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书、总结性比较强的书入门书等必不可少的几本。

2. 首先,阅读那本最基础的书,扎扎实实地熟读全文,摸透该领域的整体架构。

3. 其余的九本遵从二八法则进行速读。

其实,这些训练营的核心概念,就是将书籍当奴仆,运用我之前教的那些高效阅读的理念,刻意训练下的结果。

书籍才是最好的奴仆,又便宜又高效,只要你有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你何需参加1999元的主题读书训练营?

发现了没有,高效读书的真谛,是聚焦自己,聚焦结果。

真正珍惜时间的人,绝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小说?

多读几遍。

第一遍,按照你自己习惯了的读​书方式读。

掩卷默想,发觉哪些地方是自己想要注意而回忆不起的……

第二遍,翻开书找一找,查一下,打上着重号,也可以用笔记本记录下来。​

再想一想,假如这个题材由我来写,我该怎样下笔?这时,你会发现困难重重,没关系,可以进行

第三遍……​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小说?

谢谢小伙伴邀请。

初看问题里的文学名著,我想到的定位词是“经典”,既然是经典,想要读懂,一遍肯定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样的名著往往不是和我们同时代的,而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沉淀和无数人的琢磨与推敲,最后被定义为了“文学名著”。

对于怎么读这类作品,我的看法如下:

第一,认识作者。先了解这个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作品一贯有什么风格,这部作品是延续了以往的风格还是与以往不同。像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一部他思想转折期的作品,所以风格会和以往不同。

第二,联系背景。一部经典文学名著,一定要去联系写作背景的,如果经常接触文学名著,我们会发现文学名著通常都是以爱情为主线,披着爱情的外衣,在谈一些别的事情,所以写作背景非常重要。比如《霍乱时期的爱情》,每个人都能读到爱情,可是联系背景就能知道马尔克斯想要表达的除了爱,还有爱与死亡下人对恐惧的抗争,所以标题有“霍乱时期”。

第三,多读,分析配角存在的意义。首先多读是必选项,其次就是这个配角的存在,多数人读书,往往只了解主角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却忽略了那些举足轻重的配角的意义,他们的存在,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去认识主角的性格传达出来的意义,而且他们还能拥有主角身上没有的闪光点,这样的人,身上往往带着一些希望和光辉。如果初读《红楼梦》,有几个人能记住红儿这个丫头呢,但是多读几次,你会欣赏这个丫头。

以上就是我对阅读文学经典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小说?

品读一本文学名著,就像品尝一道美味佳肴,闻其美味,观其美色,赏其美形。何谓美味,作者简介、小说前言后序也;何谓美色,语言精美、字字珠玑也,何谓美形,故事情节精彩纷呈、波澜起伏也。

品读一本文学名著,就像与心仪已久的人谈一场恋爱。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怦然心动,爱不释手。执着地走进她的世界,走进她的深处,痴迷地向她敞开心扉,袒露心声。何谓走进深处,反复品读,仔细研磨也;何谓敞开心扉,袒露心声,读书笔记,读后感言也。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小说?

这个问题,我私信你[呲牙][呲牙][呲牙]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小说?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小说?这要看你读书的目的。目的不同,读书的方法就不同。

(一)只是为消遣去读名著

怀着这样的目的读书,就很随意了。你喜欢咋读就咋读,尽情享受故事情节起伏,带来的精神愉悦就好。同时能得到某些人生启迪就更好了。

(二)为了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去读名著

带着这个目的读名著,就要讲究一些方法了:

(1)先通读一边

无论小说的篇幅长短,先通读一遍。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有个大概的了解。

(2)第二遍再细读一遍

第二遍细读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然后看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是怎么样写的。

边看边研究小说的主线和付线,是怎样发展的。小说里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人物性格的刻画。矛盾冲突的设计等等。

一部好的名著只少要看上两遍。

(3)多看几遍,反复揣摩。

如果是一部你特别看好的名著,看上个五遍,六遍也不为过。只有反复的看,反复的揣摩,才能捋清作者创作时的逻辑思维。了解作品中各种人物的设计,与小说情节发展的关系。

一部名著所以被称做名著,它的框架设计,细节处理一定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只要我们反复揣摩就能有所收获。

以上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阅读体会。说的不一定都对,但希望对你能有点滴的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