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

是流氓还是正人君子?

谢邀。

杜月笙已经是一个过去了的历史人物,但围绕他的评价始终十分复杂。

他曾经是大佬,妥妥的非正经人。

可杜家祠堂建立落成时,国学大师章太炎为其作了《高桥杜氏祠堂记》。即使杜月笙的祖上早已不可追查,但在他呼风唤雨的时代里,他的家族一时十分风光。

杜月笙做了许多违法的事,可却常常被人称之为大丈夫。

国破之际,他挺身而出,积极参与抗日事业。淞沪抗战时,杜月笙帮助学生和市民前往后方避难。后来上海被攻陷,蒋介石为了阻挠日海军过江,决定封锁长江。杜月笙二话没说,第一个站了出来砸了自己公司的船。

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但也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慈善家。也是因为这样,他的一生才与其他财阀更加不同的原因。

他做了很多事,比如帮助中共组织印发《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暗杀卖国贼等等。

这些事情,没有白做。他的仁义道德,一直被人们记在了心里。

对于杜月笙,中国社科院民国史研究室主任汪朝光,总结的评价十分到位:

“杜月笙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起家于帮会,有‘黑’或‘邪’的一面,但他又支持过抗日,也就有了‘白’或‘正’的一面。而历史评价应该实事求是,该否定就否定,该肯定就肯定。”

如何评价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

杜月笙,曾经叱咤大上海的青帮头子,这个名字的背后,是说不尽的迷。

有多少人,想成为辉煌的杜月笙,怎料,却常常只能成为落魄的杜月笙。

如今百年过去了,该如何看待这个风云际会、黑白通吃的大亨,他是流氓,抑或正人君子?

杜月笙生于1888年,死于1951年,出身于市井平民,钻营于洋场闹市,在列强和军阀统治的上海干黑社会,从一个马仔,混成社会名流,他跺一跺脚,上海滩都要抖三抖,最后出走香港,在败落中沉寂。

一生故事,一世传奇。

解读一个人是流氓还是君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解读他的情感经历,和婚姻状况,这是透视人性的最佳视角。

杜月笙好色,好赌,也好戏。

一个“色”字,浓缩了杜月笙的一生传奇。

一个“戏”字,演绎了杜月笙的传奇人生。

而一个“赌”字,是杜月笙一生的最好诠释。

杜月笙一生娶了五个老婆,沈月英、陈帼英、孙佩豪、姚玉兰、孟小冬。

其中,姚玉兰和孟小冬,两个都是因为戏。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杜月笙钱多惹眼,势大藏蜚。因好看戏,好捧戏子,故流言很多,故事很多。

杜月笙的原配沈月英,是多年前林桂生为笼络杜月笙而介绍的,当时杜月笙势力不大。后来,杜月笙地位高了,而沈月英也染上了毒品,夫妻渐渐疏远。

不久,杜月笙又娶了二太太陈帼英,再娶了三太太孙佩豪。

然而,没有一个老婆能拴住他的心。

上世纪二十年代,杜月笙的事情逐渐步入辉煌,而他与女人的花边新闻,也水涨船高地多了起来。

有一段时间,黄金荣的大戏院请来了三位“母女花”,母女同台本来就抢眼,何况个个唱得醉人、长得醉人。

杜月笙一看,就迷上了!

随后,母女三人的每一场戏,杜月笙场场到场。最后,杜月笙利用自己的手段,将“母女花”抱上了床。

只是,老少通吃,名声不好,何况,杜月笙的身边,什么时候缺过女人?于是,他放过了母亲筱兰英,妹妹姚玉英,姚玉兰成了他的四太太。

不过,这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其真实性要打个大大的问号。除了杜月笙曾经确实娶了姚玉兰之外,其他故事多是杜撰,因为,姚玉英多病,筱兰英已老,尤其是对“徐娘已老”51岁的筱兰英,恐怕是下不了手的。

杜月笙娶姚玉兰,杜月笙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据说,结婚之前,姚玉兰曾向杜月笙提出要求:“第一,必须公开宴客成亲;第二,必须和华格臬路杜公馆里那三位夫人分开来住。”

杜月笙一一答应。

杜月笙一辈子目人无数,真正动了感情的,恐怕只有姚玉兰和孟小冬。

这都是因为戏。

到香港之后,病入膏肓的杜月笙仍坚持给了孟小冬一场渴望已久的婚礼。

杜月笙的确好色,不过算不上下三滥。

如何评价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

毛主席评价杜月笙:有本事,没脾气。

这个评价截取了杜月笙说过的一句话: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也就是说,在毛主席的评论中,这位叱咤风云的江湖大佬至少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1、反面

杜月笙3岁丧母,4岁丧父,8岁开始闯江湖,单枪匹马在乱世当中成就了上海滩“教父”的名声。

评价杜月笙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毕竟凡事都有两面性。

身为黑帮老大的杜月笙,要在乱世之中,创立一番事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卖过水果、看过场子,一步步从小混混成长起来,这个过程是血腥而残忍的。

当初杜月笙为了和荣氏兄弟争夺上海的面粉生意,先是花钱收买上海面粉协会其他成员,然后利用他和国民政府高层的亲密关系排挤打压荣氏兄弟,最终获得了上海滩的面粉产业。

毫无疑问,他的做法并不正当。

同时,杜月笙是上海滩最大的毒品生产、销售者,他还一手控制着人口贩卖、妓院和赌场的生意,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都是深恶痛绝的东西。

2、正面

杜月笙同时也是上海滩红十字协会的副会长,说句很讽刺的话,他控制下的黑暗势力,反倒比官方来得有秩序。

作为一个黑帮老大,杜月笙却能让别人心甘情愿称他为杜先生,与他会做人是分不开的。

杜月笙有一个评论叫做“义节聿昭”,意思是他的品德和义气值得公诸于世,供大家学习。

在当时的上海滩,如果有人落难,需要帮忙,大家就会告诉你去找杜月笙,他准能帮你搞定。

抗日战争时期,杜月笙率先带头砸沉了自己公司的大轮船,阻止了日本人继续扩大优势的作法。杜月笙没有投靠日本人,而且还帮八路军换取大批资源支援抗战,这也是他“大节不失”的一面。

3、枭雄

杜月笙从来不是英雄,他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枭雄。

我们不能单纯用非黑即白的观点来看待一个人,两面性共存才是绝大多数人的正常状态,杜月笙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利己主义者。

从目的来看,杜月笙的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从行为来看,他也确实做出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

但杜月笙只是枭雄,绝不是英雄。

杜月笙成为青帮老大后,觉得青帮不足以包容他的志向,曾经创立了一个“恒社”,打算自立门户。

恒社,出自《诗经·天保》,所谓“天保”,《毛诗序》云:“《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

大意也就是保家卫国,担当匡扶社稷的角色,此处足见杜月笙的抱负,旨在“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恒社口号)。

但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却在中日交战最激烈的时候,沦为了杜月笙和日本人交易战略物资,谋取私利的工具。

善与恶,在他身上,是那样矛盾。

他不是一个正人君子,而是一个真小人,一个乱世枭雄。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如何评价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

杜月笙的善与恶和社会地位影响不去评价,也无法客观的评价,因为不论是圣贤还是恶魔都是由一个时代环境造就的,可是杜月笙留在世上的几句话,在现今听到也很受用,一,人生有三碗面难吃,情面、脸面,台面。二,黑道白道一定要讲公道,三,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如何评价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

杜月笙。民国时期清帮老大,待人接物不是一般的好。最重要一点就是虽然是江湖人士但是还是爱国的。

如何评价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

杜月笙,流氓也罢,君子也罢,首先一点,这个人被载入历史了,就那句古话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 也要遗臭万年来讲,至少他是个大丈夫。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卖水果的穷苦人,靠着自己聪明,干练,会围人逐渐成了可以影响中国政治的大亨。也只有那样的乱世才出的那样人物。为了生存他也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他不做这些坏事那他以后也没有做好事的本钱,所以,好坏相辅相成,小人物就不必乱评那些大人物,每个人眼界不一样胸怀不一样怎么会同样看问题?就他最后所作所为,床头断金,不惜将所有借条付之一炬来言,真个酣畅淋漓,他在高位时的仗义,还会让人觉得有装裱自己的感觉,而到了最后,一家老小的未来,自己病入膏肓,他却那样坦坦荡荡,甚至不愿要回曾经借出去的钱,要也是天经地义,他却不,他做到了施恩勿念,受恩勿忘。就这点,我服,真男人也就如此。

至于那些说他流氓,无赖的人,还是那句话眼界不同,格局不同,看问题自然不同,套用一句三国演义中评曹操的话结尾“书生轻议塚中人,塚中笑你书生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